河流水质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p(
1x)
exp(
2 x)]
1
ux 2DL
(1
1
4DL
K1
/
u
2 x
)
2
ux 2DL
(1
1
4DL
K
2/uFra bibliotek2 x
)
李光炽
水质模型
当忽略弥散项时有如下形式的解:
L L0 exp( K1x / ux )
O
Os
(Os
O0
)
exp(
K2
x
/
ux
)
K1L0 K1 K2
[exp(
K1x
/
ux
)
exp(
李光炽
水质模型
对于稳态情形
ux
L x
DL
2L x 2
K1L
O
2O
ux x DL x 2 K1L K 2 (Os O)
边界条件
x x
0, L L0 ,O O0 , L 0,O Os
李光炽
水质模型
解为
L L0 exp( 1x)
O
Os
(Os
O0
) exp(
2 x)
K 1 L0 K1 K2
均匀混合模型适用于均匀河段,要求x足够
小,否则会造成较大误差。
李光炽
水质模型
5.3 一维BOD-DO水质模型
BOD-DO模型的基本假定是:
(1) BOD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即 在任何时候反应速率都和剩余的有机物数量 成正比。以L表示BOD浓度,则 r K1L 。 (2) 水体中溶解氧DO的减少只是由于BOD降解 所引起的,而且与BOD的降解有相同的速率。
(3) 水体中复氧的速率与氧亏量成正比。氧
亏是指溶解氧浓度O与可能达到的饱和溶解氧
浓度Os之差。
李光炽
水质模型
一维BOD-DO水质方程(Streeter-Phelps模型)
L t
ux
L x
DL
2L x 2
K1L
O t
ux
O x
DL
2O x 2
K1L
K 2 (Os
O)
式中 L — BOD浓度;O — 溶解氧浓度, ux — 断面平均流速,DL — 纵向弥散系数; K1 — 耗氧系数:K2 — 复氧系数; Os — 饱和溶解氧浓度。
李光炽
水质模型
排放口混合距离L估算式:
1.8B 2u L
4Hu *
u* gHI
式中 B — 河流平均宽度; u — 河流平均流速;u* — 摩阻流速; g — 重力加速度;I — 河流水力坡降; H — 平均水深。
李光炽
水质模型
根据河流中的各混合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河 流水质模型。例如当研究河流水质规划时, 河段长度比横向尺度大得多,可以主要考虑 第三混合阶段,采用一维模型或零维模型。 而当研究污染物排放口与取水口相互位置的 关系,而且河面相对较宽阔时,宜应采用二 维模型或三维模型。
由此可解得C为
C C0
1 K1V / Q

C C0
1 K1t
其中t=V/Q,称滞留时间。
水质模型
李光炽
水质模型
李光炽
水质模型
将零维模型应用于实际河流的稳态水质模型 或预测时,首先需要将河流分成若干河段, 每一河段再划分为长度为x的若干微段,每 一个微段即视为一个完全混合的反应器
Cm Cm1 /(1 K1x / u) C0 /(1 K1x / u)m
式中 C0 — 第i 河段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 m — 第i河段内的微段数。
李光炽
水质模型
每一河段起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C0,可按质
量 式平 中衡Q方i1法—求上得游流C入0 i河Qi段1CQ的ii11流量qqxx;11Cx1 q x1 —河段起始端旁侧入流(支流或排污
口)的流量; Ci1 —上游来水的污染物浓度; Cx1— 旁侧入流的污染物浓度。
K2
x
/
ux
)]
D
D0
exp(
K2
x
/
ux
)
K1 L0 K1 K2
[exp(
K1x
/
ux
)
exp(
K 2 x
/
ux
)]
D Os O 表示氧亏浓度
D0 Os O0
李光炽
水质模型
BOD和DO的沿程变化
李光炽
水质模型
溶解氧的沿程变化曲线表明,河段内可能出
现量低溶解氧浓度值,相应的氧亏值称临界
李光炽
水质模型
(2)从竖向充分混合起至河流横向开始充分混 合为止。天然河流的河床一般是宽浅型的, 宽深比大于10。达到横向混合所需要的河段 长度比达到竖向混合所需要的河段长度大得 多,河越宽则所需距离就越大,可达几公里、 几十公里,对于大河甚至达上百公里。
李光炽
水质模型
(3)从横断面上开始充分混合以后的阶段。在 这个阶段,河流断面上各点水质浓度的偏差 远比各横断面间的断面平均浓度偏差小。因 此,一般只需考虑断面平均浓度沿河流纵向 的变化就可以了。 从排放口至第三混合阶段开始之间的距离L可 按下式估算:
S - 除含r(C)项以外的源和汇强度。
李光炽
水质模型
如果S=0,可简化为
V
C t
Q(C0
C)
r(C)V
当所研究的水质组分在反应器内的变化过程
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时,可表示为
C V t Q(C0 C) K1CV
式中 K1― 一级反应速率。
李光炽
对于稳态情形, dC 0,则有 dt
Q(C0 C) K1CV 0
氧亏Dc,相应的距离称为临界距离xc。
dD 0
dx
xc
ux ln{ f [1 ( f K1 ( f 1)
1)
D0 ]} L0
Dc
L0 { f [1 ( f f
1)
D0
1
]}1 f
L0
式中f为水体的自净系数。 李光炽
水质模型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 Streeter—Phelps 基 本 模 型 暴露出它的某些局限性,因面出现了许多修 正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水质模型
例如排出水与河水之间因流速分布和紊动作 用而产生的质量交换;排出水与河水的温差 所产生的热交换;排出水与河水的密度差而 产生的浮力作用;排出水与河水的动量交换 等。对于浮力为中性的非射流排放情形,竖 向混合区的长度与水深成正比,大致为排放 处水深的几十倍到一百倍,其距离较短。对 于浮力出流和射流问题,也有许多估算其混 合区范围的公式。
(一)BOD沉淀的修正式(Thomas修正式) 当废、污水很少处理就排放时,在排放口下 游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物质的沉淀,从面导致 了BOD的减少。为此,可在BOD方程中引入沉 淀系数K3,将K3与K1相加;但在DO方程中仍然 保留一个Kl,这是因为BOD的这一部分减少并 不是降解所致,与DO的减少无关。修正的模 型可表示为
李光炽
水质模型
5.2 均匀混合水质模型(零维水质模型)
均匀混合水质模型是把一个水体,如一个河
段,看作是一个均匀混合的反应器。假定入
流进入反应器后立即均匀分散,各水团完全
均匀混合。其质量平衡方程为
V
C t
QC0
QC
S
r(C)V
式中 V — 反应器内水的体积;Q — 反应器
入流及出流流量;C0、C - 入流及反应器内污染物 浓度;r(C) - 反应器内过程的反应速率,与C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