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三数学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四点共圆问题.docx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竞赛 知识点和真题 第18讲 四点共圆

初中数学竞赛 知识点和真题 第18讲 四点共圆

第18讲 四点共圆……对数学之美的感觉,对数与形之和谐的感觉,对几何学之优雅的感觉。

这是一种所有数学家都深知的真正的美感。

而这就是一种敏感性。

——庞加莱知识方法扫描“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证明四点共圆常常利用以下一些方法思考:(1) 要证明四点共圆,可证明以这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或证某两点视另两点所连线段的视角相等.特别是先设法发现其中以某两点为端点的线段恰为一直径,然后证明其他点对这条线段的视角均为直角;此外若四边形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则四边形的四顶点共圆.(2) 若两线段AB ,CD 相交于E 点,且AE·EB=CE·E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若相交直线PA ,PB 上各有一点C ,D ,且PA·PC=PB·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共圆点问题不但是几何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直线形和圆之间度量关系或位置关系相互转化的媒介.经典例题解析例1.在锐角△ABC 中,以BC 为直径作圆与BC 边上的高AD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

以AB 为直径作圆与AB 边上的高CF 及其延长线交于P ,Q 。

求证:M ,P ,N ,Q 四点共圆。

证明 连接BM ,MC ,在Rt △BMC 中,∠BMC =90°,MD ⊥BC ,故BM 2=BD ·BC 。

即 BM =BN =BC BD ⋅,同理 BP =BQ =BA BF ⋅.因为∠AFC =∠ADC =90°,故A ,F ,D ,C 四点共圆。

由割线定理,得 BD ·BC =BF ·BA 。

故BM =BN =BP =BQ 。

于是,M ,N ,P ,Q 四点同在以B 为圆心、BM 为半径的圆上,即M ,N ,P ,Q 四点共圆。

初三 关于圆 四点共圆

初三 关于圆 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的判定是以四点共圆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证明的。

四点共圆的性质: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3)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以上性质可以根据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的一半进行证明。

四点共圆的判定定理:
方法1 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可以说成:若线段同侧二点到线段两端点连线夹角相等,那末这二点和线段二端点四点共圆)
方法2 把被证共圆的四点连成四边形,若能证明其对角互补或能证明其一个外角等于其邻补角的内对角时,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可以说成:若平面上四点连成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或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

那末这四点共
圆)
我们可都可以用数学中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开进行证明。

现就“若平面上四点连成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那末这四点共圆”证明如下(其它画个证明图如后)
已知:四边形ABCD中,∠A+∠C=180°
求证:四边形ABCD内接于一个圆(A,B,C,D四点共圆)
证明:用反证法
过A,B,D作圆O,假设C不在圆O上,刚C在圆外或圆内,
若C在圆外,设BC交圆O于C’,连结DC’,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A+∠DC’B=180°,∵∠A+∠C=180°∴∠DC’B=∠C
这与三角形外角定理矛盾,故C不可能在圆外。

类似地可证C不可能在圆内。

∴C在圆O上,也即A,B,C,D四点共圆。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四点共圆问题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四点共圆问题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四点共圆问题第四讲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1 “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例1.给出锐角△ABC,以AB为直径的圆与AB边的高CC′及其延长线交于M,N.以AC为直径的圆与AC边的高BB′及其延长线将于P,Q.求证:M,N,P,Q四点共圆.分析:设PQ,MN交于K点,连接AP,A欲证M,N,P,Q四点共圆,须证MKKN=PKKQ,即证(MC′-KC′)(MC′+KC′)=(PB′-KB′)(PB′+KB′)或MC′2-KC′2=PB′2-KB′2 . ①不难证明 AP=AM,从而有AB′2+PB′2=AC′2+MC′2.故MC′2-PB′2=AB′2-AC′2=(AK2-KB′2)-(AK2-KC′2)′2-KB′2. ②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例2.A、B、C三点共线,O点在直线外,O1,O2,O3分别为△OAB,△OBC,△OCA的外心.求证:O,O1,O2,O3四点共圆.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1O2垂直平分OB,O1O3垂直平分OA.观察△OBC及其外接圆,立得∠OO2O1= ∠OO2B=∠OCB.观察△OCA及其外接圆,立得∠OO3O1=∠OO3A=∠OCA.由∠OO2O1=∠OO3O1 O,O1,O2,O3共圆.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O1,O2,O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2 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证角相等例3.在梯形ABCD中,AB∥DC,AB>CD,K,M分别在AD,BC上,∠DAM=∠CBK.求证:∠DMA=∠CKB.分析:易知A,B,M,K四点共圆.连接KM,有∠DAB=∠CMK.∵∠DAB+∠ADC=180°,∴∠CMK+∠KDC=180°.故C,D,K,M四点共圆∠CMD=∠D但已证∠AMB=∠BKA,∴∠DMA=∠CKB.(2)证线垂直例4.⊙O过△ABC顶点A,C,且与AB,BC交于K,N(K与N不同).△ABC外接圆和△BKN外接圆相交于B和M.求证:∠BMO=90°.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连接OC,OK,MC,MK,延长BM到G.易得∠G∠BAC=∠BNK=∠BMK.而∠COK=2∠BAC=∠GMC+ ∠BMK=180°-∠CMK,∴∠COK+∠CMK=180° C,O,K,M四点共圆.在这个圆中,由∠OMC=∠但∠GMC=∠BMK,故∠BMO=90°.(3)判断图形形状例5.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BCD,△ACD,△ABD,△ABC的内心依次记为IA,IB,IC,ID.试证:IAIBICID是矩形.分析:连接AIC,AID,BIC,BID和DIB.易得∠AICB=90°+ ∠ADB=90°+∠ACB=∠AIDB A,B,ID,IC四点共圆.同理,A,D,IB,IC四点共圆.此时∠AICID=180°-∠ABID =180°- ∠ABC,∠AICIB=180°-∠ADIB=180°- ∠ADC,∴∠AICID+∠AICIB0°- (∠ABC+∠ADC)0°-×180°=270°.故∠IBICID=90°.同样可证IAIBICID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4)计算例6.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面积为1989㎝2.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45°,PA:PB=5:14.则PB=__________分析:答案是PB=42㎝.怎样得到的呢?连接OA,OB.易知O,P,A,B四点共圆,有∠APB=∠AOB=90°.故PA2+PB2=AB2由于PA:PB=5:14,可求PB.(5)其他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分析:设△EFG为正方形ABCD 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G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作正△EFG的高EK,易知E,K,G,D四点共圆∠KDE=∠KGE=60°.同理,∠KAE=60°.故△KAD也是一个正三角形,K必为一个定点.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丄AB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 也最小.当KF通过B点时,边长为2 ,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2 -3也最大.例8.NS是⊙O的直径,弦AB丄NS于M,P为ANB上异于N的任一点,PS交AB于R,PM的延长线交⊙O于Q.求证:RS>MQ.分析:连接NP,NQ,NR,NR的延长线交⊙O于Q′.连接MQ′,SQ′.易证N,M,R,P四点共圆,从而,∠SNQ′=∠MNR=∠MPR=∠SPQ=∠SNQ.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与Q′关于NS成轴对称MQ′=MQ.又易证M,S,Q′,R四点共圆,且RS是这个圆的直径(∠RMS=90°),MQ′是一条弦(∠MSQ′<90°),故RS>MQ′.但MQ=MQ′,所以,RS>MQ.练习题1.⊙O1交⊙O2 于A,B两点,射线O1A交⊙O2 于C 点,射线O2A交⊙O1 于D点.求证:点A是△BCD的内心.(提示:设法证明C,D,O1,B四点共圆,再证C,D,B,O2四点共圆,从而知C,D,O1,B,O2五点共圆.)2.△ABC为不等边三角形.∠A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1,A2;同样得到B1,B2,C¬1,C2.求证:A1A2=B1B2=C1C2.(提示:设法证∠ABA1与∠ACA1互补造成A,B,A1,C四点共圆;再证A,A2,B,C四点共圆,从而知A1,A2都是△ABC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1AA2=90°.)3.设点M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1,M2,M3(互不重合).求证:△M1M2M3也是正三角形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P是AB上的点,过A点作PC的垂线交过B所作AB的垂线于Q点.求证:PD丄QD.(提示:证B,Q,E,P和B,D,E,P分别共圆) 5.AD,BE,CF是锐角△ABC的三条高.从A引EF的垂线l1,从B引FD的垂线l2,从C引DE的垂线l3.求证:l1,l2,l3三线共点.(提示:过B作AB的垂线交l1于K,证:A,B,K,C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问题

四点共圆问题

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判定“四点共圆”的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统编教材《几何》二册所介绍的两种(即P 89定理和P 93例3),由这两种基本方法推导出来的其他判别方法也可相机采用. 1 “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例1.给出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AB 边的高CC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边的高BB ′及其延长线将于P ,Q .求证:M ,N ,P ,Q 四点共圆. (第19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分析:设PQ ,MN 交于K 点,连接AP ,AM .欲证M ,N ,P ,Q 四点共圆,须证MK ·KN =PK ·KQ ,即证(MC ′-KC ′)(MC ′+KC ′)=(PB ′-KB ′)·(PB ′+KB ′) 或MC ′2-KC ′2=PB ′2-KB ′2. ①不难证明 AP =AM ,从而有 AB ′2+PB ′2=AC ′2+MC ′2.故 MC ′2-PB ′2=AB ′2-AC ′2=(AK 2-KB ′2)-(AK 2-KC ′2)=KC ′2-KB ′2. ②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例2.A 、B 、C 三点共线,O 点在直线外,O 1,O 2,O 3分别为△OAB ,△OBC ,△OCA 的外心.求证:O ,O 1,O 2,O 3四点共圆.(第27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 1O 2垂直平分OB ,O 1O 3垂直平分OA .观察△OBC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2O 1=21∠OO 2B =∠OCB .观察△OCA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3O 1=21∠OO 3A =∠OCA .由∠OO 2O 1=∠OO 3O 1⇒O ,O 1,O 2,O 3共圆.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 ,O 1,O 2,O 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 2 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证角相等例3.在梯形ABCD 中,AB ∥DC ,AB >CD ,K ,M 分别在AD ,BC 上,∠DAM =∠CBK . 求证:∠DMA =∠CKB .(第二届袓冲之杯初中竞赛)分析:易知A ,B ,M ,K 四点共圆.连接KM ,有∠DAB =∠CMK .∵∠DAB +∠ADC =180°, ∴∠CMK +∠KDC =180°.故C ,D ,K ,M 四点共圆⇒∠CMD =∠DKC . 但已证∠AMB =∠BKA , ∴∠DMA =∠CKB .(2)证线垂直例4.⊙O 过△ABC 顶点A ,C ,且与AB ,BC 交于K ,N (K 与N 不同).△ABCA B C K M N P Q B ′C ′A B CO O O O 123??A B C DK M··A B O K N CMG外接圆和△BKN 外接圆相交于B 和 M .求证:∠BMO =90°. (第26届IMO 第五题)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连接OC ,OK ,MC ,MK ,延长BM 到G .易得∠GMC =∠BAC =∠BNK =∠BMK .而∠COK =2·∠BAC =∠GMC + ∠BMK =180°-∠CMK ,∴∠COK +∠CMK =180°⇒C ,O ,K ,M 四点共圆. 在这个圆中,由OC =OK ⇒ OC =OK ⇒∠OMC =∠OMK . 但∠GMC =∠BMK , 故∠BMO =90°. (3)判断图形形状例5.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BCD ,△ACD ,△ABD ,△ABC 的内心依次记为I A ,I B ,I C ,I D .试证:I A I B I C I D 是矩形.(第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选拔试题)分析:连接AI C ,AI D ,BI C ,BI D 和DI B .易得∠AI C B =90°+21∠ADB =90°+21∠ACB =∠AI D B ⇒A ,B ,I D ,I C 四点共圆.同理,A ,D ,I B ,I C 四点共圆.此时 ∠AI C I D =180°-∠ABI D =180°-21∠ABC ,∠AI C I B =180°-∠ADI B =180°-21∠ADC ,∴∠AI C I D +∠AI C I B=360°-21(∠ABC +∠ADC )=360°-21×180°=270°.故∠I B I C I D =90°.同样可证I A I B I C I D 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 (4)计算例6.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1989㎝2.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 =45°,PA :PB =5:14.则PB =__________ (1989,全国初中联赛) 分析:答案是PB =42㎝.怎样得到的呢?连接OA ,OB .易知O ,P ,A ,B 四点共圆,有∠APB =∠AOB =90°. 故PA 2+PB 2=AB 2=1989.由于PA :PB =5:14,可求PB .(5)其他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 (1978,全国高中联赛)分析:设△EFG 为正方形ABCD 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A BC D I C I DA I IB ··P O A BC D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 ,G 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 作正△EFG 的高EK ,易知E ,K ,G ,D 四点共圆⇒∠KDE =∠KGE =60°.同理,∠KAE =60°.故△KAD 也是一个正 三角形,K 必为一个定点. 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 丄AB 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 =43也最小.当KF 通过B 点时,边长为2·32-,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 =23-3也最大. 例8.NS 是⊙O 的直径,弦AB 丄NS 于M ,P 为ANB 上异于N 的任一点,PS 交AB 于R ,PM 的延长线交⊙O 于Q .求证:RS >MQ . (1991,江苏省初中竞赛)分析:连接NP ,NQ ,NR ,NR 的延长线交⊙O 于Q ′.连接MQ ′,SQ ′.易证N ,M ,R ,P 四点共圆,从而,∠SNQ ′=∠MNR =∠MPR =∠SPQ =∠SNQ .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 与Q ′关于NS 成轴对称⇒MQ ′=MQ . 又易证M ,S ,Q ′,R 四点共圆,且RS 是这个圆的直径(∠RMS =90°),MQ ′是一条弦(∠MSQ ′<90°),故RS >MQ ′.但MQ =MQ ′,所以,RS >MQ .练习题1.⊙O 1交⊙O 2 于A ,B 两点,射线O 1A 交⊙O 2 于C 点,射线O 2A 交⊙O 1 于D 点.求证:点A 是△BCD 的内心.(提示:设法证明C ,D ,O 1,B 四点共圆,再证C ,D ,B ,O 2 四点共圆,从而知C ,D ,O 1,B ,O 2五点共圆.)2.△ABC 为不等边三角形.∠A 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 1,A 2;同样得到B 1,B 2,C 1,C 2.求证:A 1A 2=B 1B 2=C 1C 2.(提示:设法证∠ABA 1与∠ACA 1互补造成A ,B ,A 1,C 四点共圆;再证A ,A 2,B ,C 四点共圆,从而知A 1,A 2都是△ABC 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 1AA 2=90°.)3.设点M 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 1,M 2,M 3(互不重合).求证:△M 1M 2M 3也是正三角形.4.在Rt △ABC 中,AD 为斜边BC 上的高,P 是AB 上的点,过A 点作PC 的垂线交过B 所作AB 的垂线于Q 点.求证:PD 丄QD .(提示:证B ,Q ,E ,P 和B ,D ,E ,P 分别共圆)5.AD ,BE ,CF 是锐角△ABC 的三条高.从A 引EF 的垂线l 1,从B 引FD 的垂线l 2,从C 引DE 的垂线l 3.求证:l 1,l 2,l 3三线共点.(提示:过B 作AB 的垂线交l 1于K ,证:A ,B ,K ,C 四点共圆)A BC D EF KG ······。

第四讲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

第四讲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

第一讲 注意添加平行线证题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在证明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若能依据证题的需要,添加恰当的平行线,则能使证明顺畅、简洁.添加平行线证题,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1 为了改变角的位置大家知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利用这些性质,常可通过添加平行线,将某些角的位置改变,以满足求解的需要. 例1 设P 、Q 为线段BC 上两点,且BP =CQ , A 为BC 外一动点(如图1).当点A 运动到使 ∠BAP =∠CAQ 时,△ABC 是什么三角形?试 证明你的结论.答: 当点A 运动到使∠BAP =∠CAQ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证明:如图1,分别过点P 、B 作AC 、AQ 的平行线得交点D .连结DA .在△DBP =∠AQC 中,显然∠DBP =∠AQC ,∠DPB =∠C . 由BP =CQ ,可知△DBP ≌△AQC .有DP =AC ,∠BDP =∠QAC . 于是,DA ∥BP ,∠BAP =∠BDP .则A 、D 、B 、P 四点共圆,且四边形ADBP 为等腰梯形.故AB =DP .所以AB =AC .这里,通过作平行线,将∠QAC “平推”到∠BDP 的位置.由于A 、D 、B 、P 四点共圆,使证明很顺畅.例2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BAF =∠BCE .求证:∠EBA =∠ADE . 证明:如图2,分别过点A 、B 作ED 、EC 的平行线,得交点P ,连PE .由AB CD ,易知△PBA ≌△ECD .有PA =ED ,PB =EC .显然,四边形PBCE 、PADE 均为平行四边形.有 ∠BCE =∠BPE ,∠APE =∠ADE . 由∠BAF =∠BCE ,可知 ∠BAF =∠BPE .有P 、B 、A 、E 四点共圆. 于是,∠EBA =∠APE . 所以,∠EBA =∠ADE .这里,通过添加平行线,使已知与未知中的四个角通过P 、B 、A 、E 四点共圆,紧密联系起来.∠APE 成为∠EBA 与∠ADE 相等的媒介,证法很巧妙.∥=ADB P Q图1PE D G A B FC图22 欲“送”线段到当处利用“平行线间距离相等”、“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这两条,常可通过添加平行线,将某些线段“送”到恰当位置,以证题.例3 在△ABC 中,BD 、CE 为角平分线,P 为ED 上任意一点.过P 分别作AC 、AB 、BC 的垂线,M 、N 、Q 为垂足.求证:PM +PN =PQ .证明:如图3,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交BD 于F ,过点F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PQ 、AC 于K 、G ,连PG .由BD 平行∠ABC ,可知点F 到AB 、BC 两边距离相等.有KQ =PN .显然,PD EP =FD EF =GDCG,可知PG ∥EC .由CE 平分∠BCA ,知GP 平分∠FGA .有PK =PM .于是, PM +PN =PK +KQ =PQ .这里,通过添加平行线,将PQ “掐开”成两段,证得PM =PK ,就有PM +PN =PQ .证法非常简捷.3 为了线段比的转化由于“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在一些问题中,可以通过添加平行线,实现某些线段比的良性转化.这在平面几何证题中是会经常遇到的. 例4 设M 1、M 2是△ABC 的BC 边上的点,且BM 1=CM 2.任作一直线分别交AB 、AC 、AM 1、AM 2于P 、Q 、N 1、N 2.试证:AP AB +AQAC =11AN AM +22AN AM . 证明:如图4,若PQ ∥BC ,易证结论成立. 若PQ 与BC 不平行,设PQ 交直线BC 于D .过点A 作PQ 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 E .由BM 1=CM 2,可知BE +CE =M 1E + M 2E ,易知AP AB =DE BE ,AQ AC =DECE,11AN AM =DE E M 1,22AN AM =DE E M 2.则AP AB +AQAC =DE CE BE +=DE EM E M 21+=11AN AM +22AN AM . A N E BQ K G CD M F P 图3APEDM 2M 1BQ N 1N 2图4所以,AP AB +AQAC =11AN AM +22AN AM . 这里,仅仅添加了一条平行线,将求证式中的四个线段比“通分”,使公分母为DE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例5 AD 是△ABC 的高线,K 为AD 上一点,BK 交AC 于E ,CK 交AB 于F .求证:∠FDA =∠EDA .证明:如图5,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分 别交直线DE 、DF 、BE 、CF 于Q 、P 、 N 、M .显然,AN BD =KA KD =AMDC. 有BD ·AM =DC ·AN . (1)由BD AP =FB AF =BC AM ,有 AP =BC AM BD ·. (2)由DCAQ =EC AE =BC AN ,有AQ =BCAN DC ·. (3)对比(1)、(2)、(3)有 AP =AQ .显然AD 为PQ 的中垂线,故AD 平分∠PDQ . 所以,∠FDA =∠EDA .这里,原题并未涉及线段比,添加BC 的平行线,就有大量的比例式产生,恰当地运用这些比例式,就使AP 与AQ 的相等关系显现出来.4 为了线段相等的传递当题目给出或求证某点为线段中点时,应注意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用平行线将线段相等的关系传递开去.例6 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M 在AB 边上,点N 在AC 边上,并且∠MDN =90°.如果BM 2+CN 2=DM 2+DN 2,求证:AD 2=41(AB 2+AC 2). 证明:如图6,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交ND 延长线于E .连ME .由BD =DC ,可知ED =DN .有△BED ≌△CND . 于是,BE =NC .显然,MD 为EN 的中垂线.有EM =MN .由BM 2+BE 2=BM 2+NC 2=MD 2+DN 2=MN 2=EM 2,可知△BEM 为直角三角形,∠MBE =90°.有图5MP A Q NFBDCEK图6AN CD EBM∠ABC +∠ACB=∠ABC +∠EBC =90°. 于是,∠BAC =90°.所以,AD 2=221⎪⎭⎫ ⎝⎛BC =41(AB 2+AC 2). 这里,添加AC 的平行线,将BC 的以D 为中点的性质传递给EN ,使解题找到出路. 例7 如图7,AB 为半圆直径,D 为AB 上一点,分别在半圆上取点E 、F ,使EA =DA ,FB =DB . 过D 作AB 的垂线,交半圆于C .求证:CD 平分EF . 证明:如图7,分别过点E 、F 作AB 的垂线,G 、H 为垂足,连FA 、EB .易知DB 2=FB 2=AB ·HB , AD 2=AE 2=AG ·AB . 二式相减,得DB 2-AD 2=AB ·(HB -AG ), 或 (DB -AD )·AB =AB ·(HB -AG ).于是,DB -AD =HB -AG , 或 DB -HB =AD -AG . 就是DH =GD . 显然,EG ∥CD ∥FH .故CD 平分EF .这里,为证明CD 平分EF ,想到可先证CD 平分GH .为此添加CD 的两条平行线EG 、FH ,从而得到G 、H 两点.证明很精彩.经过一点的若干直线称为一组直线束.一组直线束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在该直线的平行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如图8,三直线AB 、AN 、AC 构成一组直线束,DE 是与BC 平行的直线.于是,有BN DM =ANAM=NC ME,即 BN DM=NCME 或ME DM =NC BN .此式表明,DM =ME 的充要条件是BN =NC .利用平行线的这一性质,解决某些线段相等的问题会很漂亮. 例8 如图9,ABCD 为四边形,两组对边延长 后得交点E 、F ,对角线BD ∥EF ,AC 的延长 线交EF 于G .求证:EG =GF .证明:如图9,过C 作EF 的平行线分别交AE 、 AF 于M 、N .由BD ∥EF ,可知MN ∥BD .易知 S △BEF =S △DEF .有S △BEC =S △ⅡKG - *5ⅡDFC . 可得MC =CN .A G D OB FC E图7图8A DBN C EM图9ABM EFN D C G所以,EG =GF .例9 如图10,⊙O 是△ABC 的边BC 外的旁 切圆,D 、E 、F 分别为⊙O 与BC 、CA 、AB 的切点.若OD 与EF 相交于K ,求证:AK 平 分BC .证明:如图10,过点K 作BC 的行平线分别 交直线AB 、AC 于Q 、P 两点,连OP 、OQ 、 OE 、OF .由OD ⊥BC ,可知OK ⊥PQ .由OF ⊥AB ,可知O 、K 、F 、Q 四点共圆,有 ∠FOQ =∠FKQ .由OE ⊥AC ,可知O 、K 、P 、E 四点共圆.有 ∠EOP =∠EKP .显然,∠FKQ =∠EKP ,可知 ∠FOQ =∠EOP . 由OF =OE ,可知Rt △OFQ ≌Rt △OEP . 则OQ =OP .于是,OK 为PQ 的中垂线,故 QK =KP . 所以,AK 平分BC .综上,我们介绍了平行线在平面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同学们在实践中应注意适时添加平行线,让平行线在平面几何证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练习题1. 四边形ABCD 中,AB =CD ,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延长BA 交直线NM 于E ,延长CD 交直线NM 于F .求证:∠BEN =∠CFN .(提示:设P 为AC 的中点,易证PM =PN .)2. 设P 为△ABC 边BC 上一点,且PC =2PB .已知∠ABC =45°,∠APC =60°.求∠ACB . (提示:过点C 作PA 的平行线交BA 延长线于点D .易证△ACD ∽△PBA .答:75°)3. 六边开ABCDEF 的各角相等,FA =AB =BC ,∠EBD =60°,S △EBD =60cm 2.求六边形ABCDEF 的面积.(提示:设EF 、DC 分别交直线AB 于P 、Q ,过点E 作D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M .所求面积与EMQD 面积相等.答:120cm 2)4. AD 为Rt △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P 是AD 的中点,连BP 并延长交AC 于E .已知AC :AB =k .求AE :EC .(提示: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BE 延长线于点F .设BC =1,有AD =k ,DC =k 2.答:211k) 5. AB 为半圆直径,C 为半圆上一点,CD ⊥AB 于D ,E 为DB 上一点,过D 作CE 的垂线交CB 于F .求证:DE AD =FBCF. (提示:过点F 作AB 的平行线交CE 于点H .H 为△CDF 的垂心.)6. 在△ABC 中,∠A :∠B :∠C =4:2:1,∠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求证:a1+b1图10=c1. (提示:在BC 上取一点D ,使AD =AB .分别过点B 、C 作AD 的平行线交直线CA 、BA 于点E 、F .)7. 分别以△ABC 的边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外作正方形ACDE 和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P 点到边AB 的距离是AB 的一半.8. △ABC 的内切圆分别切BC 、CA 、AB 于点D 、E 、F ,过点F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DA 、DE 于点H 、G .求证:FH =HG .(提示: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DE 、DF 于点M 、N .)9. AD 为⊙O 的直径,PD 为⊙O 的切线,PCB 为⊙O 的割线,PO 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求证:OM =ON .(提示:过点C 作PM 的平行线分别交AB 、AD 于点E 、F .过O 作BP 的垂线,G 为垂足.AB ∥GF .)第二讲 巧添辅助 妙解竞赛题在某些数学竞赛问题中,巧妙添置辅助圆常可以沟通直线形和圆的内在联系,通过圆的有关性质找到解题途径.下面举例说明添置辅助圆解初中数学竞赛题的若干思路.1 挖掘隐含的辅助圆解题有些问题的题设或图形本身隐含着“点共圆”,此时若能把握问题提供的信息,恰当补出辅助圆,并合理挖掘图形隐含的性质,就会使题设和结论的逻辑关系明朗化. 1.1 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例1 如图1,在△ABC 中,AB =AC ,D 是底边BC 上一点,E 是线段AD 上一点且∠BED =2∠CED = ∠A .求证:BD =2CD .分析:关键是寻求∠BED =2∠CED 与结论的联系. 容易想到作∠BED 的平分线,但因BE ≠ED ,故不能直接证出BD =2CD .若延长AD 交△ABC 的外接圆 于F ,则可得EB =EF ,从而获取.证明:如图1,延长AD 与△ABC 的外接圆相交于点F ,连结CF 与BF ,则∠BFA =∠BCA =∠ABC =∠AFC ,即∠BFD =∠CFD .故BF :CF =BD :DC .又∠BEF =∠BAC ,∠BFE =∠BCA ,从而∠FBE =∠ABC =∠ACB =∠BFE . 故EB =EF .作∠BEF 的平分线交BF 于G ,则BG =GF . 因∠GEF =21∠BEF =∠CEF ,∠GFE =∠CFE ,故△FEG ≌△FEC .从而GF =FC . 于是,BF =2CF .故BD =2CD . 1.2 利用四点共圆例2 凸四边形ABCD 中,∠ABC =60°,∠BAD = ∠BCD =90°,AB =2,CD =1,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如图2. 则sin ∠AOB =____.分析:由∠BAD =∠BCD =90°可知A 、B 、C 、D四点共圆,欲求sin ∠AOB ,联想到托勒密定理,只须求出BC 、AD 即可. 解:因∠BAD =∠BCD =90°,故A 、B 、C 、D 四点共圆.延长BA 、CD 交于P ,则∠ADP =∠ABC =60°.设AD =x ,有AP =3x ,DP =2x .由割线定理得(2+3x )3x =2x (1+2x ).解得AD =x =23-2,BC =21BP =4-3. 由托勒密定理有BD ·CA =(4-3)(23-2)+2×1=103-12.又S ABCD =S △ABD +S △BCD =233. ABGCD FE图1ABCDPO 图2故sin ∠AOB =263615+. 例3 已知:如图3,AB =BC =CA =AD ,AH ⊥CD 于H ,CP ⊥BC ,CP 交AH 于P .求证:△ABC 的面积S =43AP ·BD .分析:因S △ABC =43BC 2=43AC ·BC ,只 须证AC ·BC =AP ·BD ,转化为证△APC ∽△BCD .这由A 、B 、C 、Q 四点共圆易证(Q 为BD 与AH 交点).证明:记BD 与AH 交于点Q ,则由AC =AD ,AH ⊥CD 得∠ACQ =∠ADQ . 又AB =AD ,故∠ADQ =∠ABQ .从而,∠ABQ =∠ACQ .可知A 、B 、C 、Q 四点共圆. ∵∠APC =90°+∠PCH =∠BCD ,∠CBQ =∠CAQ , ∴△APC ∽△BCD . ∴AC ·BC =AP ·BD . 于是,S =43AC ·BC =43AP ·BD .2 构造相关的辅助圆解题有些问题貌似与圆无关,但问题的题设或结论或图形提供了某些与圆的性质相似的信息,此时可大胆联想构造出与题目相关的辅助圆,将原问题转化为与圆有关的问题加以解决. 2.1 联想圆的定义构造辅助圆例4 如图4,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DC =DB =p ,BC =q .求对角线AC 的长.分析:由“AD =DC =DB =p ”可知A 、B 、C 在 半径为p 的⊙D 上.利用圆的性质即可找到AC 与 p 、q 的关系.解:延长CD 交半径为p 的⊙D 于E 点,连结AE . 显然A 、B 、C 在⊙D 上. ∵AB ∥CD , ∴BC AE .从而,BC =AE =q .在△ACE 中,∠CAE =90°,CE =2p ,AE =q ,故AC =22AE CE -=224q p -.2.2 联想直径的性质构造辅助圆例5 已知抛物线y =-x 2+2x +8与x 轴交于B 、C 两点,点D 平分BC .若在x 轴上侧的AA图3BP QDHC A EDCB图4点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BAC 为锐角,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分析:由“∠BAC 为锐角”可知点A 在以定线段BC 为直径的圆外,又点A 在x 轴上侧,从而可确定动点A 的范围,进而确定AD 的取值范围.解:如图5,所给抛物线的顶点为A 0(1,9),对称轴为x =1,与x 轴交于两点B (-2,0)、 C (4,0).分别以BC 、DA 为直径作⊙D 、⊙E ,则 两圆与抛物线均交于两点P (1-22,1)、Q (1+22,1).可知,点A 在不含端点的抛物线PA 0Q 内时,∠BAC <90°.且有3=DP =DQ <AD ≤DA 0=9,即AD 的取值范围是3<AD ≤9.2.3 联想圆幂定理构造辅助圆例6 AD 是Rt △ABC 斜边BC 上的高,∠B 的平行线交AD 于M ,交AC 于N .求证:AB 2-AN 2=BM ·BN .分析:因AB 2-AN 2=(AB +AN )(AB -AN )=BM ·BN ,而由题设易知AM =AN ,联想割线定理,构造辅助圆即可证得结论. 证明:如图6,∵∠2+∠3=∠4+∠5=90°, 又∠3=∠4,∠1=∠5,∴∠1=∠2.从而,AM =AN .以AM 长为半径作⊙A ,交AB 于F ,交 BA 的延长线于E .则AE =AF =AN . 由割线定理有BM ·BN =BF ·BE =(AB +AE )(AB -AF ) =(AB +AN )(AB -AN ) =AB 2-AN 2,即 AB 2-AN 2=BM ·BN .例7 如图7,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B 和DC 相交于E ,延长AB 和DC 相交于E ,延长AD 和BC 相交于F ,EP 和FQ 分别切⊙O 于P 、Q .求证:EP 2+FQ 2=EF 2.分析:因EP 和FQ 是⊙O 的切线,由结论联想到切割线定理,构造辅助圆使EP 、FQ 向EF 转化.证明:如图7,作△BCE 的外接圆交EF 于G ,连 结CG .因∠FDC =∠ABC =∠CGE ,故F 、D 、C 、 G 四点共圆.由切割线定理,有 EF 2=(EG +GF )·EF =EG ·EF +GF ·EF =EC ·ED +FC ·FB=EC ·ED +FC ·FB图5E A NCD B FM 12345图6=EP 2+FQ 2,即 EP 2+FQ 2=EF 2.2.4 联想托勒密定理构造辅助圆 例8 如图8,△ABC 与△A 'B ' 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与a '、 b '、c ',且∠B =∠B ',∠A +∠A '=180°.试证:aa '=bb '+cc '.分析:因∠B =∠B ',∠A +∠A '=180°,由结论联想到托勒密定理,构造圆内接四边形加以证明.证明:作△ABC 的外接圆,过C 作CD ∥AB 交圆于D ,连结AD 和BD ,如图9所示. ∵∠A +∠A '=180°=∠A +∠D , ∠BCD =∠B =∠B ', ∴∠A '=∠D ,∠B '=∠BCD . ∴△A 'B 'C '∽△DCB .有DC B A ''=CB C B ''=DB C A '', 即 DC c '=a a '=DB b '.故DC =''a ac ,DB =''a ab .又AB ∥DC ,可知BD =AC =b ,BC =AD =a . 从而,由托勒密定理,得AD ·BC =AB ·DC +AC ·BD , 即 a 2=c ·''a ac +b ·''a ab . 故aa '=bb '+cc '.练习题1. 作一个辅助圆证明:△ABC 中,若AD 平分∠A ,则AC AB =DCBD. (提示:不妨设AB ≥AC ,作△ADC 的外接圆交AB 于E ,证△ABC ∽△DBE ,从而AC AB =DEBD=DCBD.) 2. 已知凸五边形ABCDE 中,∠BAE =3a ,BC =CD =DE ,∠BCD =∠CDE =180°-2a .求证:∠BAC =∠CAD =∠DAE .(提示:由已知证明∠BCE =∠BDE =180°-3a ,从而A 、B 、C 、D 、E 共圆,得∠BAC =∠CAD =∠DAE .)3. 在△ABC 中AB =BC ,∠ABC =20°,在AB 边上取一点M ,使BM =AC .求∠AMC 的度数. (提示: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正△KBC ,连结KM ,证B 、M 、C 共圆,从而∠BCM =21∠BKM =10°,得∠AMC =30°.)4.如图10,AC 是ABCD 较长的对角线,过C 作 CF ⊥AF ,CE ⊥AE .求证:AB ·AE +AD ·AF =AC 2. (提示:分别以BC 和CD 为直径作圆交AC 于点(1)(2)图8ABCA'C'ca b a'c'b'A BCDa bb c 图9F DAB EC图10G 、H .则CG =AH ,由割线定理可证得结论.)5. 如图11.已知⊙O 1和⊙O 2相交于A 、B ,直线 CD 过A 交⊙O 1和⊙O 2于C 、D ,且AC =AD ,EC 、ED 分别切两圆于C 、D .求证:AC 2=AB ·AE .(提示:作△BCD 的外接圆⊙O 3,延长BA 交⊙O 3于F ,证E 在⊙O 3上,得△ACE ≌△ADF ,从而AE =AF ,由相交弦定理即得结论.)6.已知E 是△ABC 的外接圆之劣弧BC 的中点.求证:AB ·AC =AE 2-BE 2. (提示:以BE 为半径作辅助圆⊙E ,交AE 及其延长线于N 、M ,由△ANC ∽△ABM 证AB ·AC =AN ·AM .)7. 若正五边形ABCDE 的边长为a ,对角线长为b ,试证:a b -ba=1. (提示:证b 2=a 2+ab ,联想托勒密定理作出五边形的外接圆即可证得.)图11第三讲 点共线、线共点在本小节中包括点共线、线共点的一般证明方法及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的应用。

初中数学竞赛:四点共圆问题

初中数学竞赛:四点共圆问题

初中数学竞赛: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1“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 例1.给出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AB 边的高CC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边的高BB ′及其延长线将于P ,Q .求证:M ,N ,P ,Q 四点共圆.分析:设PQ ,MN 交于K 点,连接AP ,AM .欲证M ,N ,P ,Q 四点共圆,须证MK ·KN =PK ·KQ ,即证(MC ′-KC ′)(MC ′+KC ′)=(PB ′-KB ′)·(PB ′+KB ′) 或MC ′2-KC ′2=PB ′2-KB ′2. ①不难证明 AP =AM ,从而有 AB ′2+PB ′2=AC ′2+MC ′2. 故 MC ′2-PB ′2=AB ′2-AC ′2=(AK 2-KB ′2)-(AK 2-KC ′2)=KC ′2-KB ′2. ②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例2.A 、B 、C 三点共线,O 点在直线外,O 1,O 2,O 3分别为△OAB ,△OBC ,△OCA 的外心.求证:O ,O 1,O 2, O 3四点共圆. 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 1O 2垂直平分OB ,O 1O 3垂直平分OA .观察△OBC及其外接圆,立得∠OO 2O 1=21∠OO 2B =∠OCB .观察△OCA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3O 1=21∠OO 3A =∠OCA .由∠OO 2O 1=∠OO 3O 1⇒O ,O 1,O 2,O 3共圆.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 ,O 1,O 2,O 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 2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证角相等例3.在梯形ABCD 中,AB ∥DC ,AB >CD ,K ,M 分别在AD ,BC 上,∠DAM=∠CBK .求证:∠DMA =∠CKB .分析:易知A ,B ,M ,K 四点共圆.连接KM ,有∠DAB =∠CMK .∵∠DAB +∠ADC=180°,∴∠CMK +∠KDC =180°. 故C ,D ,K ,M 四点共圆⇒∠CMD =∠DKC .A B C K M N P Q B ′C ′A B C O O O O 123??A B C DK M··但已证∠AMB =∠BKA , ∴∠DMA =∠CKB .(2)证线垂直例4.⊙O 过△ABC 顶点A ,C ,且与AB ,BC 交于K ,N (K 与N 不同).△ABC外接圆和△BKN 外接圆相交于B 和 M .求证:∠BMO =90°. 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连接OC ,OK ,MC ,MK ,延长BM 到G .易得∠GMC =∠BAC =∠BNK =∠BMK .而∠COK =2·∠BAC =∠GMC + ∠BMK =180°-∠CMK ,∴∠COK +∠CMK =180°⇒C ,O ,K ,M 四点共圆. 在这个圆中,由OC =OK ⇒ OC =OK ⇒∠OMC =∠OMK . 但∠GMC =∠BMK , 故∠BMO =90°. (3)判断图形形状例5.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BCD ,△ACD ,△ABD ,△ABC 的内心依次记为I A ,I B ,I C ,I D . 试证:I A I B I C I D 是矩形.分析:连接AI C ,AI D ,BI C ,BI D 和DI B .易得∠AI C B =90°+21∠ADB =90°+21∠ACB =∠AI D B ⇒A ,B ,I D ,I C 四点 共圆.同理,A ,D ,I B ,I C 四点共圆.此时∠AI C I D =180°-∠ABI D =180°-21∠ABC ,∠AI C I B =180°-∠ADI B =180°-21∠ADC ,∴∠AI C I D +∠AI C I B=360°-21(∠ABC +∠ADC )=360°-21×180°=270°.故∠I B I C I D =90°.同样可证I A I B I C I D 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 (4)计算例6.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1989㎝2.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 =45°,PA :PB =5:14.则PB =__________ 分析:答案是PB =42㎝.怎样得到的呢?连接OA ,OB .易知O ,P ,A ,B 四点共圆,有∠APB =∠AOB =90°.A BO K N CMG故PA 2+PB 2=AB 2=1989.由于PA :PB =5:14,可求PB . (5)其他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分析:设△EFG 为正方形ABCD 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 ,G 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 作正△EFG 的高EK ,易知E ,K ,G ,D 四点共圆⇒∠KDE =∠KGE =60°.同理,∠KAE =60°.故△KAD 也是一个正 三角形,K 必为一个定点. 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 丄AB 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 =43也最小.当KF 通过B 点时,边长为2·32-,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 =23-3也最大.例8.NS 是⊙O 的直径,弦AB 丄NS 于M ,P 为ANB 上异于N 的任一点,PS交AB 于R ,PM 的延长线交⊙O 于Q .求证:RS >MQ . 分析:连接NP ,NQ ,NR ,NR 的延长线交⊙O 于Q ′.连接MQ ′,SQ ′.易证N ,M ,R ,P 四点共圆,从而,∠SNQ ′=∠MNR =∠MPR =∠SPQ =∠SNQ .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 与Q ′关于NS 成轴对称⇒MQ ′=MQ . 又易证M ,S ,Q ′,R 四点共圆,且RS 是这个圆的直径(∠RMS =90°),MQ ′是一条弦(∠MSQ ′<90°),故RS >MQ ′.但MQ =MQ ′,所以,RS >MQ .练习题1.⊙O 1交⊙O 2 于A ,B 两点,射线O 1A 交⊙O 2 于C 点,射线O 2A 交⊙O 1 于D 点.求证:点A 是△BCD 的内心.(提示:设法证明C ,D ,O 1,B 四点共圆,再证C ,D ,B ,O 2 四点共圆,从而知C ,D ,O 1,B ,O 2五点共圆.)2.△ABC 为不等边三角形.∠A 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 1,A 2;同样得到B 1,B 2,C 1,C 2.求证:A 1A 2=B 1B 2=C 1C 2.(提示:设法证∠ABA 1与∠ACA 1互补造成A ,B ,A 1,C 四点共圆;再证A ,A 2,B ,C 四点共圆,从而知A 1,A 2都是△ABC 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 1AA 2=90°.) 3.设点M 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 1,M 2,M 3(互不重合).求证:△M 1M 2M 3也是正三角形.4.在Rt △ABC 中,AD 为斜边BC 上的高,P 是AB 上的点,过A 点作PC 的垂线交过B 所作AB 的垂线于Q 点.求证:PD 丄QD . (提示:证B ,Q ,E ,P 和B ,D ,E ,P 分别共圆)A BC D E F KG ······5.AD,BE,CF是锐角△ABC的三条高.从A引EF的垂线l1,从B引FD的垂线l2,从C引DE的垂线l3.求证:l1,l2,l3三线共点.(提示:过B作AB的垂线交l1于K,证:A,B,K,C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定理及其推论

四点共圆定理及其推论

四点共圆定理及其推论《四点共圆定理及其推论,超有趣的数学发现!》我呀,最近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发现了一个超级酷的东西,那就是四点共圆定理及其推论。

这就像是在一个神秘的宝藏堆里发现了一颗最闪亮的宝石一样。

什么是四点共圆呢?简单来说呀,如果在一个平面内有四个点,这四个点到同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那这四个点就在同一个圆上。

这就好比是四个小伙伴,他们都离一个特别的地方距离一样远,那他们就站在同一个神奇的圆圈里面啦。

比如说,我们在操场上玩游戏,有四个小朋友站在那里,假如他们到操场中间的一个小旗的距离都一样,那这四个小朋友就可以说是在一个以小旗为圆心的圆上。

那四点共圆定理有什么用处呢?这用处可大啦。

在做几何题的时候,要是发现有四个点可能共圆,那就像是找到了一把打开解题大门的钥匙。

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一道特别难的几何证明题,图上有四个点看起来好像有点关系,可我就是想不出来怎么证明。

后来我突然想到了四点共圆定理,就试着去证明这四个点共圆,哇塞,一旦证明出来了,后面的那些证明就像流水一样顺畅。

就好像是本来堵住的水管,一下子被打通了,水哗哗地流出来。

这四个共圆的点就像是一群团结的小战士,帮助我打败了那道难题这个大怪兽。

那它的推论呢?推论可就更有意思啦。

其中一个推论是,如果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像是有一个四边形形状的小花园,它的两个对角的度数加起来是180度,那就说明这个小花园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我和我的同桌就讨论过这个推论。

我同桌当时就说:“这怎么可能呢?这四边形的角和圆有啥关系啊?”我就跟他说:“你看啊,如果把这个四边形想象成是在一个圆里面切出来的一块,那它的对角互补就很好理解啦。

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一块四边形的形状,这个四边形的对角就像是蛋糕上相对应的部分,它们加起来就是整个蛋糕的一部分,也就是180度呀。

”我同桌听了我的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说:“哎呀,原来这么神奇啊!”还有一个推论是,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那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最新四点共圆问题-(数学竞赛)

最新四点共圆问题-(数学竞赛)

P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是平面几何证题中一个十分有利的工具,四点共圆这类问题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1) 证明某四点共圆或者以四点共圆为基础证明若干点共圆; (2) 通过某四点共圆得到一些重要结论,进而解决问题 下面给出与四点共圆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1) 若干个点与某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些点在一个圆上;(2) 在若干个点中有两点,其他点对这两点所成线段的视角均为直角,则这些点共圆; (3) 若四点连成的四边形对角互补或有一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四点共圆;(4) 若点C 、D 在线段AB 的同侧,且ACB ADB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5) 若线段AB CD 、交于E 点,且AE EB CE E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6) 若相交线段PA PB 、上各有一点C D 、,且PA PC PB 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问题不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问题,而且是直线形和圆之间度量关系或者位置关系相互转化的媒介。

例1、已知PQRS 是圆内接四边形,090PSR ∠=,过点Q 作PR PS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H K 、求证:HK 平分QS例2、给定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边AB 上的高线'CC 及其延长线交于点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上的高线'BB 及其延长线交于点P Q 、。

证明:M P N Q 、、、四点共圆。

例3、在等腰ABC 中,P 为底边B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做两腰的平行线分别与AB AC 、交于点Q R 、,又点'P 是点P 关于直线QR 的对称点。

求证:点'P 在ABC 分析:C P'例4、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 是圆的直径,BD AC ⊥,AC 与BD 的交点为E ,点F 在DA 的延长线上,连结BF ,点G 在BA 的延长线上,使得//DG BF ,点H 在GF GF . 证明:B E F H 、、、四点共圆。

初中几何模型精选题专训:四点共圆...

初中几何模型精选题专训:四点共圆...

初中几何模型精选题专训:四点共圆...
初中几何模型精选题专训:四点共圆模型(17道经典题word文档)
初中课本不讲的知识点,但考试经常出现四点共圆。

先补充一下它的性质。

若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有三个性质:
1)共圆的四个点所连成同侧共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2)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3)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内容太多,需打印版和答案在评论区留言。

#初中数学##几何##中考##九年级#。

平面几何讲义之四点共圆(内容很详实)

平面几何讲义之四点共圆(内容很详实)

BB高中数学联赛平面几何讲义之四点共圆平面几何中证四点共圆的几个基本方法 方法一:平面上有四点A B C D 、、、,若A D ∠=∠, 则A B C D 、、、四点共圆方法二 线段AC BD 、交于E ,若AE EC BE ED ⋅=⋅,则方法三 线段AC BD 、交于E ,若AE BE CE ED ⋅=⋅, 则A B C D 、、、四点共圆方法四:若四边形ABCD ,180A C ∠+∠=︒, 则A B C D 、、、四点共圆DCBPB方法四、已知 AD 是ABC △内角或外角平分线,AB AC ≠,且BD DC =,则A B C 、、证明 设BAD α∠=,因为AD AD DB DC =,所以sin sin sin sin B C BAD CAD=∠∠,所以sin sin B C =,内角时180B C +=︒,外角时B C =,所以A B C D 、、、四点共圆托勒密定理:Tolemy(托勒密定理)若四边形ABCD 是圆O 内接四边形,则AD •BC+AB •CD=AC •BD证明 在AC 上取点E,使∠EDC=∠ADB,因为∠ABD=∠ACD,所以△ABD ∼△EDC,△ADE ∼△BDC ,于是(AB/CE)=(DB/DC),(AD/AE)=(DB/BC),于是AD •BC+AB •DC=AE •BD+BD •CE=AC •BD例1、(等角共轭点性质)已知 点D E 、在ABC ∆内,ABD CBE ∠=∠,BAE CAD ∠=∠.求证ACD BCE ∠=∠.BCBB证明(一)(文武光华数学工作室南京潘成华)作E关于BC AB AC、、对称点P R Q、、,易知BRD∆≌BPD∆,ARD∆≌AQD∆,于是DP DR DQ==,所以DCP∆≌DCQ∆,得到PCD QCD∠=∠,进而BCE ACD∠=∠.证明(二)作BDS∆外接圆交AD延长线于S,可知ASC DBC ABE∠=∠=∠,得到ABE∆∽ASC∆,所以ABS∆∽AEC∆,得到ACE ASB DSB∠=∠=∠,所以BCE ACD∠=∠.南京潘成华)E是ABC∆内一点,点D在BC上,且BAE DAC∠=∠,EDB ADC∠=∠.则180AEC BED∠+∠=︒证明先证明AB BEAC EC=,过E作AB AC BC、、垂线EF EG EL、、交AB AC BC、、分别于F G L、、,直线EL AD、交于J,取AF中点K,易知B F E L、、、四点共圆,E G C L、、、四点共圆,所以sinsinFLAB C FL CEBEAC B LG LG BECE===⋅(1),(B C、是ABC∆的内角),因为EDB ADC∠=∠,所以EL LJ=,于是//KL AJ,易知A F E G、、、四点共圆,B圆心是K,BAE DAC∠=∠,所以AD FG⊥,进而//KL FG,得到KL是FG中垂线,所以FL LG=,(1)得AB BEAC EC=下面我们证明180AEC BED∠+∠=︒,因为sin sin,ACAEC EACAE∠=∠sin sin,ABBAE BAEBE∠=∠,两式相除得sin sin sinsin sin sinAEC EAC BADBAE BAE DAC∠∠∠==∠∠∠sin sinsin sinAB BAD EC BD EC BEDAC DAC BE CD BE DEC∠∠=⋅=⋅=∠∠,因为360AEC BAE BED DEC∠+∠+∠+∠=︒所以,180AEC BED∠+∠=︒证明(二)在AB取H,使得AHB PDB∠=∠,所以AHD∆∽APC∆,易知H P D B、、、四点共圆,所以180APC BPD BHD AHD∠+∠=∠+∠=︒例3、叶中豪老师2013年国庆讲义一几何题我的解答已知,D是ABC∆底边BC上任一点,P是形内一点,满足12∠=∠,34∠=∠。

第四讲 四点共圆问题

第四讲  四点共圆问题

第四讲 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判定“四点共圆”的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统编教材《几何》二册所介绍的两种(即P 89定理和P 93例3),由这两种基本方法推导出来的其他判别方法也可相机采用. 1 “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例1.给出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AB 边的高CC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边的高BB ′及其延长线将于P ,Q .求证:M ,N ,P ,Q 四点共圆.(第19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分析:设PQ ,MN 交于K 点,连接AP ,AM .欲证M ,N ,P ,Q 四点共圆,须证 MK ·KN =PK ·KQ ,即证(MC ′-KC ′)(MC ′+KC ′) =(PB ′-KB ′)·(PB ′+KB ′)或MC ′2-KC ′2=PB ′2-KB ′2 . ①不难证明 AP =AM ,从而有 AB ′2+PB ′2=AC ′2+MC ′2. 故 MC ′2-PB ′2=AB ′2-AC ′2ABCK M NPQ B ′C ′=(AK 2-KB ′2)-(AK 2-KC ′2)=KC ′2-KB ′2. ②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例2.A 、B 、C 三点共线,O 点在直线外,O 1,O 2,O 3分别为△OAB ,△OBC , △OCA 的外心.求证:O ,O 1,O 2, O 3四点共圆.(第27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 1O 2垂直平分OB ,O 1O 3垂直平分OA .观察△OBC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2O 1=21∠OO 2B =∠OCB .观察△OCA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3O 1=21∠OO 3A =∠OCA .由∠OO 2O 1=∠OO 3O 1 O ,O 1,O 2,O 3共圆.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 ,O 1,O 2,O 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2 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证角相等例3.在梯形ABCD 中,AB ∥DC ,AB >CD ,K ,M 分别在AD ,BC 上,∠DAM =∠CBK .A BCOO O O 123??求证:∠DMA =∠CKB .(第二届袓冲之杯初中竞赛)分析:易知A ,B ,M ,K 四点共圆.连接KM ,有∠DAB =∠CMK .∵∠DAB +∠ADC =180°,∴∠CMK +∠KDC =180°.故C ,D ,K ,M 四点共圆 ∠CMD =∠DKC . 但已证∠AMB =∠BKA , ∴∠DMA =∠CKB .(2)证线垂直例4.⊙O 过△ABC 顶点A ,C ,且与AB , BC 交于K ,N (K 与N 不同).△ABC 外接圆和△BKN 外接圆相交于B 和 M .求证:∠BMO =90°. (第26届IMO 第五题)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连接OC ,OK ,MC ,MK ,延长BM 到G .易得∠GMC =∠BAC =∠BNK =∠BMK .而∠COK =2·∠BAC =∠GMC +A BC D K M ··ABO K N CMG∠BMK =180°-∠CMK ,∴∠COK +∠CMK =180°⇒C ,O ,K ,M 四点共圆. 在这个圆中,由OC =OK ⇒ OC =OK ⇒∠OMC =∠OMK . 但∠GMC =∠BMK , 故∠BMO =90°. (3)判断图形形状例5.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BCD ,△ACD ,△ABD ,△ABC的内心依次记为I A ,I B ,I C ,I D .试证:I A I B I C I D 是矩形.(第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选拔试题) 分析:连接AI C ,AI D ,BI C ,BI D 和DI B .易得∠AI C B =90°+21∠ADB =90°+21 ∠ACB =∠AI D B ⇒A ,B ,I D ,I C 四点 共圆.同理,A ,D ,I B ,I C 四点共圆.此时 ∠AI C I D =180°-∠ABI D =180°-21∠ABC , ∠AI C I B =180°-∠ADI B =180°-21∠ADC , ABCDI C I DAI I B∴∠AI C I D +∠AI C I B =360°-21(∠ABC +∠ADC ) =360°-21×180°=270°. 故∠I B I C I D =90°.同样可证I A I B I C I D 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 (4)计算例6.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1989㎝2.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 =45°,P A :PB =5:14.则PB =__________ (1989,全国初中联赛)分析:答案是PB =42㎝.怎样得到的呢?连接OA ,OB .易知O ,P ,A ,B四点共圆,有∠APB =∠AOB =90°. 故P A 2+PB 2=AB 2=1989. 由于P A :PB =5:14,可求PB . (5)其他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P OA BCD(1978,全国高中联赛)分析:设△EFG 为正方形ABCD 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 ,G 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 作正△EFG 的高EK ,易知E ,K ,G ,D 四点共圆⇒∠KDE =∠KGE =60°.同 理,∠KAE =60°.故△KAD 也是一个正 三角形,K 必为一个定点.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 丄AB 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 =43也最小.当KF 通过B 点时,边长为2·32-,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 =23-3也最大. 例8.NS 是⊙O 的直径,弦AB 丄NS 于M ,P 为ANB 上异于N 的任一点,PS 交AB 于R ,PM 的延长线交⊙O 于Q .求证:RS >MQ .(1991,江苏省初中竞赛)分析:连接NP ,NQ ,NR ,NR 的延长线交⊙O 于Q ′.连接MQ ′,SQ ′.易证N ,M ,R ,P 四点共圆,从而,∠SNQ ′=∠MNR =∠MPR =∠SPQ =∠SNQ .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 与Q ′关于NS 成轴对称⇒MQ ′=MQ .A BCDEF KG ······又易证M,S,Q′,R四点共圆,且RS是这个圆的直径(∠RMS=90°),MQ′是一条弦(∠MSQ′<90°),故RS >MQ′.但MQ=MQ′,所以,RS>MQ.练习题1.⊙O1交⊙O2于A,B两点,射线O1A交⊙O2于C点,射线O2A交⊙O1于D点.求证:点A是△BCD的内心.(提示:设法证明C,D,O1,B四点共圆,再证C,D,B,O2四点共圆,从而知C,D,O1,B,O2五点共圆.)2.△ABC为不等边三角形.∠A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1,A2;同样得到B1,B2,C1,C2.求证:A1A2=B1B2=C1C2.(提示:设法证∠ABA1与∠ACA1互补造成A,B,A1,C四点共圆;再证A,A2,B,C四点共圆,从而知A1,A2都是△ABC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1AA2=90°.)3.设点M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1,M2,M3(互不重合).求证:△M1M2M3也是正三角形.4.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P是AB上的点,过A 点作PC的垂线交过B所作AB的垂线于Q点.求证:PD丄QD.(提示:证B,Q,E,P和B,D,E,P分别共圆)5.AD,BE,CF是锐角△ABC的三条高.从A引EF的垂线l1,从B引FD的垂线l2,从C引DE的垂线l3.求证:l1,l2,l3三线共点.(提示:过B作AB的垂线交l1于K,证:A,B,K,C四点共圆)。

初三数学联赛辅导四点共圆

初三数学联赛辅导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四点共圆的判定方法:(1)先证三点共圆,再证第四点也在此圆上(2)若干个点到某定点距离相等,则这些点共圆(3)同底同侧张等角的三角形,各顶点共圆(4)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5)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P,且PD•,则它的四个顶=PBPCPA•点共圆。

(6)若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AB、CD相交于P,且PD=PA••,则PBPC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7)(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若四边形ABCD中,BC+AC⋅=⋅⋅ADBDCDAB则A、B、C、D四点共圆(8)(西姆松定理的逆定理)从ABC∆外一点D引三边BC、AB、AC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L、M、N,若L、M、N共线,则A、B、C、D四点共圆例1 如图,ABC∆三边上的高交于H,H不于任一顶点重合,则以A、B、C、ArrayD、E、F、H中某四个点可以确定的圆共有多少个?例 2 给出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AB 边的高1CC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边的高1BB 及其延长线交于P 、Q ,求证:M 、N 、P 、Q 四点共圆例3 在等腰ABC ∆中,P 为底边B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两腰的平行线分别与AB 、AC交于点Q 、R ,又点1P 是点P 关于QR 的对称点,求证:点1P 在ABC ∆的外接圆上NCQPMC1B1BABCQP P1AR例4 A 、B 、C 三点共线,O 点在直线外,1O 、2O 、3O 分别为OAB ∆、OBC ∆、OCA ∆的外心,求证:O 、1O 、2O 、3O 四点共圆例 5 在梯形ABCD 中,AB ‖DC ,DC AB >,K 、M 分别在AD 、BC 上,CBK DAM ∠=∠,求证:CKB DMA ∠=∠例6 如图,ABC ∆中,高BE 、CF 交于H ,且︒=∠135BHC,G 为ABC ∆内的一点,且GC GB =,A BGC ∠=∠3,连结HG ,求证:HG 平分BHF ∠oBCAB CMK DA例7 如图,ABC ∆内接于圆O ,AD 、BD 是圆O 的切线,作DE ∥BC 交AC 于E ,连结EO 并延长交BC 于F ,求证:FC BF =例8 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21989cm ,P 为正方形内一点,︒=∠45OPB ,14:5:=PB PA ,求PB例9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AM ⊥于M ,CD AN ⊥于N ,若13=AB ,CBOPDAB5=BM ,9=MC ,求MN 的长度例10 如图,已知直线AB 、AC 切圆O 于点B 、C , P 圆O 上一点,P 到AB 、AC 的距离分别为4厘米和6例11 在ABC ∆的边AB 、AC 上分别取点Q 、P ,使得A QCB PBC ∠=∠=∠21, 求证:CP BQ =CBQPAA例12在梯形ABCD 中,AD ‖BC ,1==BD BC ,AC AB =,1<CD ,︒=∠+∠180BDC BAC ,求CD 的长例13 在锐角ABC ∆中,AC AB ≠,H 是高AD 上一点,连结BH 并延长交AC 于点E ,连结CH 并延长交AB 于点F ,已知B 、C 、E 、F 四点共圆,求证:H 为ABC ∆的垂心例14 如图,P 圆O 外一点,PA 切圆O 于A ,PBC 是割线,PO AD ⊥于D ,求CBDABCBD证:CDPCBD PB =例15 如图,已知,在凸五边形ABCDE 中,α3=∠BAE ,DE CD BC ==,且α2180-︒=∠=∠CDE BCD ,,求证:DAE CAD BAC ∠=∠=∠例16 如图,AD 为ABC ∆的一条高,l 是过D 的一条直线,E 、F 都是l 上的点,满足BE AE ⊥,CF AF ⊥,设M 、N 分别为BC 、EF 的中点,证明:MN AN ⊥例17 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找出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和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例18 证明(托勒密定理)凸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共圆的充要条件是=••AB•+CDBDADACBC例19 一个凸六边形的顶点共圆,它的五条边长都为81,第六条边长为31,记第六条边为AB,求A引出的三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例20 证明(西姆松定理)从ABC∆外一点D,引三边BC、AB、AC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是L、M、N,则点D在ABC∠∆的外接圆上的充要条件(点D在ACB 内时)是L、M、N共线,亦即MN=LMLN+。

初中数学竞赛——圆4.四点共圆

初中数学竞赛——圆4.四点共圆

初中数学竞赛——圆 4.四点共圆(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1讲 四点共圆典型例题一. 基础练习【例1】 如图,P 为ABC △内一点,D 、E 、F 分别在BC 、CA 、AB 上.已知P 、D 、C 、E 四点共圆,P 、E 、A 、F 四点共圆,求证:B 、D 、P 、F 四点共圆.【例2】 如图7-55,在梯形ABCD 中,AD ∥BC ,过B 、C 两点作一圆,AB 、CD 的延长线交该圆于点E 、F .求证:A 、D 、E 、F 四点共圆.【例3】 如图,⊙1O 、⊙2O 相交于A 、B 两点,P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割线PCD 交⊙1O 于C 、D ,割线PEF 交⊙2O 于E 、F ,求证:C 、D 、E 、F 四点共圆.PE CBADFPFDC BA E【例4】 如图7-56,在△ABC 中,AD =AE ,BE 与CD 交于点P ,DP =EP ,求证:B 、C 、E 、D 四点共圆.【例5】 如图,已知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O 的直径BD 交AC 于E ,AF BD ⊥于F ,延长AF 交BC 于G ,求证:2AB BG BC =⋅.【例6】 如图7-63,在ABCD □的对角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AB 、CD 的公垂线EG ,又作AD 、BC 的公垂线FM .求证:EF //GM .【例7】 如图7-66,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DE ⊥AC ,AF ⊥BD ,点E 、F 是垂足.求证:EF //BC .OGF ECDBA【例8】 如图7-60,已知△ABC ,AB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AB 的延长线于点F 、E .求证:E 、F 、C 、B 四点共圆.【例9】 如图,已知:60ABD ACD ∠=∠=,1902ADB BDC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二. 综合提高【例10】如图7-61,在⊙O 中,AB ∥CD ,点P 是AB 的中点,CP 的延长线交⊙O 于点F ,又点E 为弧BD 上任一点,连EF 交AB 于点G .求证:P 、G 、E 、D 四点共圆.【例11】如图7-62,在△ABC 中,∠BAC 为直角,AB =AC ,BM =MC ,过M 、C 任作一圆,与AC 交于点E ,BE 与圆交于F 点,求证:AF ⊥BE .CDBA【例12】如图7-64,P为△ABC外接圆一任意一点,点P到△ABC三边的垂足分别为D、E、F三点成一直线.□中,过D、B两点作一圆,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或它们的延长【例13】如图7-65,在ABCD线)于点E、F、G、H.求证:EF//GH.【例14】如图7-67,AB为半圆的直径,弦AC、BD相交于点H,HP⊥AB.求证:∠1=∠2.【例15】如图7-68,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BC上的任一点,AE⊥EF,EF交∠BCD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求证:EA=EF.【例16】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C 上的点,且有12BD CE CD ==,连结BE 、AD 交于点P ,求证:CP AD ⊥.【例17】设凸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垂足为E ,证明:点E 关于AB 、BC 、CD 、DA 的对称点共圆.【例18】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例19】已知在凸五边形ABCDE中,3BAE BC CD DE α∠===,,且1802BCD CDE α︒∠=∠=-,求证:BAC CAD DAE ∠=∠=∠.ECBADP【例20】 如图所示,设N 是正九变形,O 为其外接圆的圆心,PQ 和QR 是N 的两相邻边,A为PQ 的中点,而B 为垂直于QR 的圆半径的中点,试求AO 与AB 的夹角.【例21】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AD 、BD 为O ⊙的切线,作DE BC ∥,交AC 于E ,连结EO 并延长交BC 于F ,求证:BF FC =.【例22】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的BC 边上取E 和F (点E 比F 更靠近点B ).已知BAE CDF ∠=∠及EAF FDE ∠=∠,证明:FAC EDB ∠=∠.EDC B AOFEDCBA O A C RQ P BF ECB【例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为钝角,且AE BC AF CD ⊥⊥,.(1)求证:A E C F 、、、四点共圆;(2)设线段BD 与(1)中的圆交于M N 、.求证:BM ND =.【例24】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2009,P 为正方形内的一点,且45OPB ∠=︒,:4:5PA PB =,求PB .【例25】 如图,已知ABC △中,AH 是高,AT 是角平分线,且TD AB TE AC ⊥⊥,. 【例26】求证:(1)AHD AHE ∠=∠;(2)BH CHBD CE=.NM F EBDAC PO DCBA【例27】 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60BAC ∠=,H 为AC 、AB 上高BD 、CE 的交点,在BD 上取点M ,使BM CH =.连结OM OH 、,求证:OM OH =.【例28】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E 交CD 于点Q ,点B 是弧DE 上一点,BC 和DE 交于点F .AB CD ⊥,垂足为M ,求证:QF AB ∥.三. 过三点的圆【例29】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C AD ==,若76CAD ︒∠=,13BDC ︒∠=,则THEDCBAN M QOF E DCB AO H MEDCBACBD ∠=_______, BAC ∠=__________.【例30】已知凸四边形ABCD ,2BAC BDC ∠=∠,2CAD CBD ∠=∠,求证:AB AC AD ==.思维飞跃【例31】如图,直线AB 和AC 与O ⊙分别相切于B C 、,P 为圆上一点,P 到AB AC 、得距离分别为49、,试求P 到BC 的距离.【例32】如图,ABC △中,90ACB ∠=,AB 边上的高线CH 与ABC △的两条内角平分线DCBAOPFEDC BADCBAAM 、BN 分别交于P 、Q 两点.PM 、QN 的中点分别为E 、F .求证://EF AB .【例33】如图,已知P 是正ABC △外接圆的弧BC 上的任一点.求证:22PA AC PB PC =+⋅.【例34】如图,PA 、PB 切圆O 于A 和B ,PO 交AB 于M ,过M 任作一弦CD ,求证:APC BPD ∠=∠.OD CPBA M PB CAMN PHBACEQ F【例35】如图,AB 为⊙O 的直径,P 为⊙O 外一点,过P 引圆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C 、D ,AD 与BC 交于点E ,求证:EP AP ⊥.作业1. 在锐角△ABC 中,三条高AD 、BE 、CF 相交于点H .求证:点H 是△DEF 的内心.2. 已知AB 是圆的直径,AD 为圆的切线,FB 和DB 是圆的割线,分别交圆于E 、C ,求证:BE BF BC BD ⋅=⋅.FE C DABOABDC F P3. 已知ABC △中,AB AC =,AD 是高,P 为AC 上任一点,PC 的中垂线RQ 交AD 于R ,求证:RPB DAC ∠=∠.4. 如图,设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边AB 、DC 及AD 、BC 的交点分别为E 、F .若E ∠、F ∠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则A 、B 、C 、D 四点共圆.5. 如图,PA 、PB 切⊙O 于A 、B 两点,过P 作割线交⊙O 于C 、D ,过B 作BE CD ∥,连结AE 交PD 于M ,求证:M 为DC 的中点.OA DM CPR DCBA Q P A FEDC BM6. 过圆外一点P 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 B 、,所作割线交圆于C D 、两点,C 在P D 、之间.在弦上取一点Q ,使DAQ PBC ∠=∠.求证:DBQ PAC ∠=∠.QPDCBA。

四点共圆问题

四点共圆问题

四点共圆问题第四讲四点共圆问题“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1 “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例1.给出锐角△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AB 边的高CC ′及其延长线交于M ,N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C 边的高BB ′及其延长线将于P ,Q .求证:M ,N ,P ,Q 四点共圆.分析:设PQ ,MN 交于K 点,连接AP ,AM .欲证M ,N ,P ,Q 四点共圆,须证MK ·KN =PK ·KQ ,即证(MC ′-KC ′)(MC ′+KC ′)=(PB ′-KB ′)·(PB ′+KB ′) 或MC ′2-KC ′2=PB ′2-KB ′2. ①不难证明AP =AM ,从而有AB ′2+PB ′2=AC ′2+MC ′2. 故MC ′2-PB ′2=AB ′2-AC ′2=(AK 2-KB ′2)-(AK 2-KC ′2)=KC ′2-KB ′2. ②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例2.A 、B 、C 三点共线,O 点在直线外,O 1,O 2,O 3分别为△OAB ,△OBC ,△OCA 的外心.求证:O ,O 1,O 2, O 3四点共圆. 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 1O 2垂直平分OB ,O 1O 3垂直平分OA .观察△OBC及其外接圆,立得∠OO 2O 1=21∠OO 2B =∠OCB .观察△OCA 及其外接圆,立得∠OO 3O 1=21∠OO 3A =∠OCA .由∠OO 2O 1=∠OO 3O 1?O ,O 1,O 2,O 3共圆.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 ,O 1,O 2,O 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 2 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证角相等例3.在梯形ABCD 中,AB ∥DC ,AB >CD ,K ,M 分别在AD ,BC 上,∠DAM=∠CBK .求证:∠DMA =∠CKB .分析:易知A ,B ,M ,K 四点共圆.连接KM ,有∠DAB =∠CMK .∵∠DAB +∠A DC=180°,∴∠CMK +∠KDC =180°. 故C ,D ,K ,M 四点共圆?∠CMD =∠DKC .A B C K M N P Q B ′C ′A B C O O O O 123A B C DK M··但已证∠AMB =∠BKA ,∴∠DMA =∠CKB .(2)证线垂直例4.⊙O 过△ABC 顶点A ,C ,且与AB ,BC 交于K ,N (K 与N 不同).△ABC外接圆和△BKN 外接圆相交于B 和 M .求证:∠BMO =90°. 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连接OC ,OK ,MC ,MK ,延长BM 到G .易得∠GMC =∠BAC =∠BNK =∠BMK .而∠COK =2·∠BAC =∠GMC + ∠BMK =180°-∠CMK ,∴∠COK +∠CMK =180°?C ,O ,K ,M 四点共圆. 在这个圆中,由OC =OK ? OC =OK ?∠OMC =∠OMK . 但∠GMC =∠BMK ,故∠BMO =90°. (3)判断图形形状例5.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BCD ,△ACD ,△ABD ,△ABC 的内心依次记为I A ,I B ,I C ,I D . 试证:I A I B I C I D 是矩形.分析:连接AI C ,AI D ,BI C ,BI D 和DI B .易得∠AI C B =90°+21∠ADB =90°+21∠ACB =∠AI D B ?A ,B ,I D ,I C 四点共圆.同理,A ,D ,I B ,I C 四点共圆.此时∠AI C I D =180°-∠ABI D =180°-21∠ABC,∠AI C I B =180°-∠ADI B =180°-21∠ADC ,∴∠AI C I D +∠AI C I B=360°-21(∠ABC +∠ADC )=360°-21×180°=270°.故∠I B I C I D =90°.同样可证I A I B I C I D 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4)计算例6.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面积为1989㎝2.P 为正方形内一点,且∠OPB =45°,PA :PB =5:14.则PB =__________ 分析:答案是PB =42㎝.怎样得到的呢?连接OA ,OB .易知O ,P ,A ,B 四点共圆,有∠APB =∠AOB =90°.A BO K N CMG故PA 2+PB 2=AB 2=1989.由于PA :PB =5:14,可求PB . (5)其他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分析:设△EFG 为正方形ABCD 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 ,G 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 作正△EFG 的高EK ,易知E ,K ,G ,D 四点共圆?∠KDE =∠KGE =60°.同理,∠KAE =60°.故△KAD 也是一个正三角形,K 必为一个定点. 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 丄AB 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 =43也最小.当KF 通过B 点时,边长为2·32-,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 =23-3也最大.例8.NS 是⊙O 的直径,弦AB 丄NS 于M ,P 为ANB 上异于N 的任一点,PS交AB 于R ,PM 的延长线交⊙O 于Q .求证:RS >MQ . 分析:连接NP ,NQ ,NR ,NR 的延长线交⊙O 于Q ′.连接MQ ′,SQ ′.易证N ,M ,R ,P 四点共圆,从而,∠SNQ ′=∠MNR =∠MPR =∠SPQ =∠SNQ .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 与Q ′关于NS 成轴对称?MQ ′=MQ . 又易证M ,S ,Q ′,R 四点共圆,且RS 是这个圆的直径( ∠RMS =90°),MQ ′是一条弦(∠MSQ ′<90°),故RS >MQ ′.但MQ =MQ ′,所以,RS >MQ .练习题1.⊙O 1交⊙O 2 于A ,B 两点,射线O 1A 交⊙O 2 于C 点,射线O 2A 交⊙O 1 于D 点.求证:点A 是△BCD 的内心.(提示:设法证明C ,D ,O 1,B 四点共圆,再证C ,D ,B ,O 2 四点共圆,从而知C ,D ,O 1,B ,O 2五点共圆.)2.△ABC 为不等边三角形.∠A 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 1,A 2;同样得到B 1,B 2,C 1,C 2.求证:A 1A 2=B 1B 2=C 1C 2.(提示:设法证∠ABA 1与∠ACA 1互补造成A ,B ,A 1,C 四点共圆;再证A ,A 2,B ,C 四点共圆,从而知A 1,A 2都是△ABC 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 1AA 2=90°.) 3.设点M 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 1,M 2,M 3(互不重合).求证:△M 1M 2M 3也是正三角形.4.在Rt △ABC 中,AD 为斜边BC 上的高,P 是AB 上的点,过A 点作PC 的垂线交过B 所作AB 的垂线于Q 点.求证:PD 丄QD . (提示:证B ,Q ,E ,P 和B ,D ,E ,P 分别共圆)A BC D E F KG ······5.AD,BE,CF是锐角△ABC的三条高.从A引EF的垂线l1,从B 引FD的垂线l2,从C引DE的垂线l3.求证:l1,l2,l3三线共点.(提示:过B作AB的垂线交l1于K,证:A,B,K,C四点共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初三数学教案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四点
共圆问题
第四讲四点共圆问题
“四点共圆”问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的目的,二是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的手段,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
1“四点共圆”作为证题目的
例1.给出锐角△ABC,以AB为直径的圆与AB边的高CC′及其延长线交于M,N.以AC为直径的圆与AC边的高BB′及其延长线将于P,Q.求证:M,N,P,Q四点共圆.
分析:设PQ,MN交于K点,连接AP,AM.
欲证M,N,P,Q四点共圆,须证
MK KN=PK KQ,
即证(MC′-KC′)(MC′+KC′)
=(PB′-KB′) (PB′+KB′)
或MC′2-KC′2=PB′2-KB′2.①
不难证明AP=AM,从而有
AB′2+PB′2=AC′2+MC′2.
故MC′2-PB′2=AB′2-AC′2
=(AK2-KB′2)-(AK2-KC′2)
=KC′2-KB′2.②
由②即得①,命题得证.
例2.A、B、C三点共线,O点在直线外,
O1,O2,O3分别为△OAB,△OBC,
△OCA的外心.求证:O,O1,O2,
O3四点共圆.
分析:作出图中各辅助线.易证O1O2垂直平分OB,O1O3垂直平分OA.观察△OBC及其外接圆,立得∠OO2O1=∠OO2B=∠OCB.观察△OCA及其外接圆,立得∠OO3O1=∠OO3A=∠OCA.
由∠OO2O1=∠OO3O1O,O1,O2,O3共圆.
利用对角互补,也可证明O,O1,O2,O3四点共圆,请同学自证.
2以“四点共圆”作为解题手段
这种情况不仅题目多,而且结论变幻莫测,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证角相等
例3.在梯形ABCD中,AB∥DC,AB>CD,K,M分别在AD,BC上,∠DAM=∠CBK.
求证:∠DMA=∠CKB.
分析:易知A,B,M,K四点共圆.连接KM,
有∠DAB=∠CMK.∵∠DAB+∠ADC
=180°,
∴∠CMK+∠KDC=180°.
故C,D,K,M四点共圆∠CMD=∠DKC.
但已证∠AMB=∠BKA,
∴∠DMA=∠CKB.
(2)证线垂直
例4.⊙O过△ABC顶点A,C,且与AB,
BC交于K,N(K与N不同).△ABC
外接圆和△BKN外接圆相交于B和
M.求证:∠BMO=90°.
分析:这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曾使许多选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把握已知条件和图形特点,借助“四点共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连接OC,OK,MC,MK,延长BM到G.易得∠GMC=
∠BAC=∠BNK=∠BMK.而∠COK=2 ∠BAC=∠GMC+
∠BMK=180°-∠CMK,
∴∠COK+∠CMK=180°C,O,K,M四点共圆.
在这个圆中,由
OC=OKOC=OK∠OMC=∠OMK.
但∠GMC=∠BMK,
故∠BMO=90°.
(3)判断图形形状
例5.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BCD,△ACD,△ABD,△ABC的内心依次记为IA,IB,IC,ID.
试证:IAIBICID是矩形.
分析:连接AIC,AID,BIC,BID和DIB.易得
∠AICB=90°+∠ADB=90°+
∠ACB=∠AIDBA,B,ID,IC四点
共圆.
同理,A,D,IB,IC四点共圆.此时
∠AICID=180°-∠ABID=180°-∠ABC,
∠AICIB=180°-∠ADIB=180°-∠ADC,
∴∠AICID+∠AICIB
=360°-(∠ABC+∠ADC)
=360°-×180°=270°.
故∠IBICID=90°.
同样可证IAIBICID其它三个内角皆为90°.该四边形必为矩形.
(4)计算
例6.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面积为1989㎝2.P为正方形内
一点,且∠OPB=45°,PA:PB=5:14.则PB=__________
分析:答案是PB=42㎝.怎样得到的呢?
连接OA,OB.易知O,P,A,B
四点共圆,有∠APB=∠AOB=90°.
故PA2+PB2=AB2=1989.
由于PA:PB=5:14,可求PB.
(5)其他
例7.设有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在这个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中找出面积最大的和一个面积最小的,并求出这两个面积(须证明你的论断).
分析:设△EFG为正方形ABCD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至少必落在正方形的三条边上,所以不妨令F,G两点在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上.
作正△EFG的高EK,易知E,K,G,
D四点共圆∠KDE=∠KGE=60°.同
理,∠KAE=60°.故△KAD也是一个正
三角形,K必为一个定点.
又正三角形面积取决于它的边长,当KF丄AB时,边长为1,这时边长最小,而面积S=也最小.当KF通过B点时,边长为2 ,这时边长最大,面积S=2-3也最大.
例8.NS是⊙O的直径,弦AB丄NS于M,P为ANB上异于N的任一点,PS 交AB于R,PM的延长线交⊙O于Q.求证:RS>MQ.
分析:连接NP,NQ,NR,NR的延长线交⊙O于Q′.连接
MQ′,SQ′.
易证N,M,R,P四点共圆,从而,∠SNQ′=∠MNR=
∠MPR=∠SPQ=∠SNQ.
根据圆的轴对称性质可知Q与Q′关于NS成轴对称MQ′=MQ.
又易证M,S,Q′,R四点共圆,且RS是这个圆的直径(
∠RMS=90°),MQ′是一条弦(∠MSQ′<90°),故RS>MQ′.但MQ=MQ′,所以,RS>MQ.
练习题
1.⊙O1交⊙O2于A,B两点,射线O1A交⊙O2于C点,射线O2A
交⊙O1于D点.求证:点A是△BCD的内心.
(提示:设法证明C,D,O1,B四点共圆,再证C,D,B,O2
四点共圆,从而知C,D,O1,B,O2五点共圆.)
2.△ABC为不等边三角形.∠A及其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中垂线于A1,A2;同样得到B1,B2,C&not;1,C2.求证:A1A2=B1B2=C1C2.
(提示:设法证∠ABA1与∠ACA1互补造成A,B,A1,C四点共圆;再证A,A2,B,C四点共圆,从而知A1,A2都是△ABC的外接圆上,并注意∠A1AA2=90°.)
3.设点M在正三角形三条高线上的射影分别是M1,M2,M3(互不重合).求证:△M1M2M3也是正三角形.
4.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P是AB上的点,过A点作PC的垂线交过B所作AB的垂线于Q点.求证:PD丄QD.
(提示:证B,Q,E,P和B,D,E,P分别共圆)
5.AD,BE,CF是锐角△ABC的三条高.从A引EF的垂线l1,从B引FD的垂线l2,从C引DE的垂线l3.求证:l1,l2,l3三线共点.(提示:过B作AB的垂线交l1于K,证:A,B,K,C四点共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