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流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摘要2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摘要2](https://img.taocdn.com/s3/m/a446251acc7931b765ce154f.png)
28.室内外综合调绘法是在室内直接对影像进行解译,依据影像将能够确认的地物要素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绘片上,不能确认的地物要素用特殊符号予以标记,然后到实地对内业标绘的地物要素内容逐一进行核实、补调和补测。
18.航摄像片以影像的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地面信息,根据像片影像所显示的各种规律,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及有关资料,采用一定上网方法对像片影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认影像所表示的地面物体的属性、特征,
为测制地形图或其他专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地形要素,这一过程称为像片判读或像片解译。
19.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把解译者的专业知识、区域知识、遥感知识及经验介入到图像分析中去,根据遥感图像目标及经验介入到图像分析中去,根据遥感图像上目标及周围影像特征(色调、形状、大小、文理、图形及影像上目标的空间组合规律等),
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经采用统一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整体确定点位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同期作业接边原则上接西、北图边,查东、南图边。测区外围图边按自由图边处理。
31.新增地物是指影像在获取时不存在,作业时新增加的地物。新增地物必须在调绘是进行补测,可采用交会法、截距法、坐标法和比较法确定新增地物的位置。地物相对稀少的区域,应利用GPS、全站仪等进行满足精度要求的解析方法补测。
所有国家等级三角点、水准点及小三角点均应刺点;各类野外像控点根据刺孔位置在实地打桩,以备施测时用。
12.像片控制点在刺点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简要说明,说明和略图用黑色铅笔一律写绘在像片反面,称为控制点的反面整饰。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c544c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9.png)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引言: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土地测量到建筑设计再到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和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用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工作流程1. 数据采集数字摄影测量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这可以通过使用航空摄影、地面摄影或无人机来实现。
航空摄影适用于大面积、高精度的测量,地面摄影适用于小面积、详细的测量,而无人机则可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测量。
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保证相机的稳定性和位置的准确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2. 影像处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获得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是相机标定,通过测量相机内外参数,确定每张影像的几何关系,以实现后续的精确测量。
然后是影像匹配,通过寻找共同特征点,将多张影像进行配准,形成连续的影像序列。
最后是影像校正,通过去除影像中的畸变,使得影像数据更符合实际场景。
3. 三维重建在经过影像处理后,可以开始进行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的目标是根据影像数据恢复出现实世界中的三维模型。
这可以通过特征点的三角测量或结构光法等方法实现。
三维重建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照、纹理、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数据分析三维模型重建完成后,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比如,可以对建筑物的体积进行计算,对地形的高程进行测量,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提取出所需的信息,并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5. 应用与展示最后,通过应用与展示,将数字摄影测量的结果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比如,可以将三维模型用于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规划,将地形数据用于土地管理和灾害预警,将遥感影像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漫游,以提供更直观、沉浸式的展示效果。
二、应用指南1. 数据采集时,建议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566a9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导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测绘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其中,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测绘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获取、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流程,并探讨其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概述航空摄影测量是指利用航空摄影的方法,通过对摄影测量仪的安装和使用,获取地面目标的影像,进而对地物进行测量与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流程包括摄影任务准备、飞行与定向、底片的测量与扫描、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精度检查及产品制作等多个环节。
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详解一、摄影任务准备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前,需要进行周密的任务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测区的遥感图像、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查,确定航线、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并绘制出航摄任务布局图。
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摄影机型和摄影仪器,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测,以确保摄影的质量和精度。
二、飞行与定向飞行与定向是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进行飞行任务时,需要根据摄影任务的布局图进行航线导航和飞行轨迹的确定。
同时,还需设置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以确保摄影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航向、姿态、位置等参数测量,以获取准确的航向信息。
三、底片的测量与扫描完成航摄任务后,需要对航空底片进行测量与扫描。
这一步骤是将航拍底片上的地物特征进行测量和提取,进而建立地物的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光学扫描仪对航空底片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取底片上的灰度值和坐标信息。
通过校正和配准等过程,将不同底片上的地物特征相对应,建立立体模型。
四、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在完成底片的测量与扫描后,需要进行立体模型的建立与坐标的计算。
首先,将不同底片上的像点坐标进行匹配和配准,建立起像对关系。
然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根据像对关系计算出地面上的地物点的立体坐标。
摄影测量与遥感 专业课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24f7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6.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门涉及地球科学、地图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
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其研究范围涵盖了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以及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和应用等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气象、地质、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遥感数据获取方面,传感器的发展和卫星技术的进步使得获取地球
表面信息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通过卫星、航空器等平台获取的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全球监测,为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在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遥感图像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
特征提取、目标检测等步骤。
结合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遥感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等领域。
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和应用是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可以实现对地表地貌、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摄影测量领域,摄影测量是利用相机和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精
确测量和记录的技术。
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地形、建筑物等信息,并实现对这些信息的三维建模和精准定位,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等提
供重要支持。
让我们让我们总结一下,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程涉及领域广泛,应用范围广泛,是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将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处理等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航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
![航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ac55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1.png)
航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航摄测量是一种基于航空器的遥感技术,通过采集航摄影像数据和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实现对地表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
航摄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是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的基础。
本文将对航摄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航摄测量方法航摄测量方法以航空摄影为基础,通过航空器对地面进行高空拍摄,获得影像数据。
其中,摄影测量是最常用的航摄测量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影像测量和测绘摄影测量。
1. 影像测量影像测量是通过对航摄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获取地物信息的方法。
它主要依赖于影像解译的技术,包括分析影像中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从而识别和提取地物信息。
影像测量可以用于制图、地物分类、地物变化监测等领域。
2. 测绘摄影测量测绘摄影测量是通过尺度问题解决影像测量的方法。
它使用地面控制点,通过地面测量和影像测量相结合,确定摄影测量的几何关系,实现对影像的测量与分析。
测绘摄影测量可以用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正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等应用。
二、航摄测量数据处理流程航摄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预处理、影像解译、精度评定等过程,下面将详细阐述。
1.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航摄测量的第一步,主要通过航空器进行高空摄影拍摄,获取航摄影像数据。
航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获取,包括有人机载摄影平台、无人机、卫星等。
在数据获取时,需要注意航线设计、摄影参数设置等因素,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航摄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的过程。
其中,几何校正主要包括摄影测量数据的几何纠正、辐射校正等,以提高影像的几何精度。
而光学校正是根据摄影原理,对影像进行畸变校正和亮度调整,以提高影像的色彩、对比度等特性。
3. 影像解译影像解译是对航摄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和地物识别的过程。
通过分析航摄影像中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识别和提取地物信息。
影像解译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解译技术,也可以借助专业人员对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与遥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bb9cf527284b73f342501e.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1摄影测量1.1基本原理1.1.1摄影测量的定义摄影测量学是通过影像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
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对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摄影测量学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摄影距离的远近分,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分类,有地形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的技术手段分,有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
1.1.2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模拟法摄影测量(1851-1970)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
解析法摄影测量(1950-1980)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数字摄影测量(1970-现在)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1.1.3单张航摄像片解析航摄影像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原始资料。
像片解析就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被摄景物在航摄像片上的成像规律,像片上影像与所摄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建立像点与物点的坐标关系式。
像片解析是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
为了由像点反求物点,必须知道摄影时摄影物镜或投影中心、像片与地面三者之间的相关位置。
而确定它们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称为像片的方位元素,像片的方位元素分为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为元素两部分。
内元素3个: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与像片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参数(x0,y0,f),可恢复摄影光束。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4a9b6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0.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测绘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涉及施工前期的勘探设计、中期的施工定位以及后续的竣工检测等工作。
传统的测绘技术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而摄像测量和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意义,提出了这两种测绘技术在建筑面积核算、土方测量等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要求,以期为建筑行业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工程测量;无人机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意义在应用遥感、摄影测量这类测绘新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借助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还能够借助地面控制台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可以测量计算的电脑模型。
遥感和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存储容量大、测量精度高、范围广以及效率高等性能优势,它们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对于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施工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1]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支持下,测绘人员无须携带设备到达现场,并且能够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快速测量工作。
另外,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施工区域监控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
在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区域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能够借助无人机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各项高精度测绘任务,从而解决了建筑工程在恶劣工况中的测绘难题。
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规划竣工测量中的应用(一)无人机摄影测量的作业流程1、航线规划设计在摄影测量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无人机航线的规划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涉及航摄分区划分、比例尺确定、航速航高控制等方面。
在分区划分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地形做好区域划分工作,以确保地形起伏不会影响摄录影像的精度。
[2]在比例尺确定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周期、精度等因素,避免因比例尺过大而影响工作效率或因比例尺过低而影响测量精度。
在航高设计方面,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相机参数、地面分辨率等因素,并且结合重叠度、比例尺等相关要求来控制航高。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7393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6.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一、实习项目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二、实习目的摄影测量实习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和作业程序,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技术。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习任务1.像片控制测量2.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内业四、实习准备1.GNSS接收机8套2.无人机1台2.铅笔一只,红色碳素笔一只,蓝色中性笔一只3. 校内控制点资料4. VirtuoZo软件使用指导手册5.摄影测量与遥感教材五、实习内容第一部分像片控制测量1.室内布点像控点的布测应事先在室内布点,其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像控点距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距像片上达各类标志(摄影框标、摄影编号、气泡影像和压平线等)应大于1cm;2)航线两端各对控制点,宜布设在偏离像主点不大于1.5cm,上下两个点间左右偏离应不大于半条基线;3)每个单像对宜布设4个平高点,一般分布于像片重叠区的四角;4)像控点的编号应为五位数字(××××),前两位为航带号,后两位为本航带中的像控点序号,序号的编号应遵循奇偶与像片的上下对应的原则。
注:像片如上图所示,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像片的选点要求,在以上两张像片上选点2.像控点的施测根据室内布点方案,在实地上找到像控点的位置,根据影像的特点和形状绘制草图,草图绘制完成后应由另一人现场校核,刺点后做好点之记。
在室外选择像控点应十分注意避免尴尬位置,所谓尴尬位置就是高差很大的位置如房顶、塘梗等地,因其侧面在照片上很有可能与平面混淆,造成内业困难;此外野外选点应在像片重叠区内选择影像清晰的点。
像控点的控制测量最好使用4台以上的GPS施测,其中两台GPS作为基站使用,另两台在像控点观测,这样该两台GPS任意时刻的观测均构成一个三角形,使最终的控制网成为一个向量三角锁,在其中所有的点具有多余观测量,避免基线解算失败时需要返工或者基线解算错误引起点位偏离。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影像处理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影像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dbc0f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f.png)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影像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测绘方法正在被现代的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所取代。
摄影测量技术利用数字相机和计算机软件对复杂的地形进行精确测量和建模,而遥感影像处理则通过卫星和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图像,从而为地图制作、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摄影测量技术1. 原理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数字相机对地面物体进行拍摄,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在于将拍摄区域分成许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是由数字相机所拍摄的照片组成的。
通过对这些照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配准,可以得到地面物体的三维坐标和形状,从而实现精确地形测量和建模。
2. 应用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地图制作、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矿产勘察、环境监测等。
其中,地图制作是摄影测量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
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机进行拍摄和处理,可以获得非常精确的地图数据,从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服务。
3. 发展趋势随着数字相机的不断升级和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完善,摄影测量技术将发展出更加高效、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案。
未来,摄影测量技术将在精度和速度上迎来飞跃式的进步,为地理信息服务领域带来更大的便利。
二、遥感影像处理1. 原理遥感影像处理是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等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高分辨率图像,并采用计算机软件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遥感影像处理是一种非接触式遥感方法,可用于地球表面环境的动态监测、资源调查、地理空间信息提取、环境污染的动态监测等领域。
2. 应用遥感影像处理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天气预报、灾害监测、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领域。
其中,环境监测是遥感影像处理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可靠地监测气、水、土的环境状况,掌握环境变化的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3. 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遥感影像处理将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精度和实时性更高。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438d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f.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科学、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该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2. 能够运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进行实际项目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合作完成项目任务;4. 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基础知识: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2. 硬件设备:了解各种摄影测量与遥感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3. 软件应用:掌握各种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4. 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创新探索: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直观感受;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定期考核:通过作业、实验报告、项目成果等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五、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3.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情况,评价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20%;4. 项目成果:根据实际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评成绩的20%。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2ed0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d.png)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摄影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获取方法,通过利用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相机的成像原理,获取地物的形状、位置和空间关系等信息。
本文将探讨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光学成像到数字图像处理,从地面摄影到航空摄影,为读者全面了解摄影测量提供指引。
一、光学成像原理摄影测量的基础是光学成像原理。
当光线经过透镜或镜头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在感光介质上形成倒立且与原物相似的实像。
在摄影测量中,我们利用相机的成像原理,通过调整相机参数(如焦距、光圈、快门速度等),来实现将地表上的地物以几何比例表达在胶片或数字传感器上的目的。
二、摄影测量的方法1. 垂直摄影垂直摄影是最常见的摄影测量方法之一。
利用具有垂直视角的摄影设备(如手持相机、航空相机或无人机相机),在垂直方向上拍摄地物。
借助于垂直摄影,我们可以获取地物在平面上的位置信息,进而进行地图制图、地形建模等应用。
2. 斜向摄影斜向摄影是指通过人工或航空器悬挂的相机设备,以一定倾角对地表进行拍摄。
相对于垂直摄影,斜向摄影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地物纹理信息和立体感。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城市规划、森林资源调查等领域。
3. 立体摄影立体摄影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相机同时拍摄同一目标,以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
通过测量不同相机位置下的视差,可以计算出地物的三维坐标。
立体摄影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建筑物立面测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4. 遥感摄影遥感摄影是指利用航空器或卫星从高空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的摄影测量方法。
遥感摄影所获取的图像可以用于遥感影像解译、环境监测、农业调查等领域。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摄影在大规模地理信息获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摄影测量的处理流程1. 内方位元素计算内方位元素包括相机的焦距、光轴偏角、主距等参数。
通过摄影畸变校正、特征点匹配等方法,可以计算得到相机的内方位元素。
2. 外方位元素测定外方位元素指的是相机拍摄时的位置和姿态参数。
通过影像地面控制点的测量、相片影像的解析和摄影几何的计算,可以推算得到相机的外方位元素。
原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指导书1
![原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a25dccced5bbfd0a795673ad.png)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指导书(一)指导教师:赵泉华、王丽英、王竞雪一、实习目的“数字摄影测量测图”实习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数字摄影测量测图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习,它是对摄影测量课程中所学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应用。
该实习应用VirtuoZo系统来完成。
通过该实习了解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并掌握摄影测量的专业技能(立体观测),制作出符合生产要求的4D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LG);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缩写DRG)。
二、实验项目的基本要求⒈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和对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认识,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⒉掌握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参数解算,沿核线重采样,为后面的立体量测做好准备工作;⒊熟悉测图、图形编辑;⒋掌握DEM、正射影像图制作。
三、计划和安排实习一预备知识(1节)实习二数据准备(2节)实习三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4节)实验四制作数字正射影像 (DOM) (2节)实验五制作数字线划地图(DLG)(3节)实习六 4D产品成果分析(2节)实习一预备知识数字摄影测量:由计算机视觉(其核心是影像匹配与识别)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
4d产品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习,它是对四年本科所学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应用。
该实习在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应用VirtuoZo NT系统来完成。
不仅要求掌握4d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且强调摄影测量的专业技能(立体观测),制作出符合生产要求的4d产品。
§ 1.1 目地与要求本单元实习是通过阅读实习指导书,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遥感测绘操作规程
![遥感测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7ed0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f.png)
遥感测绘操作规程遥感测绘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准备和校验1. 确保遥感测绘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各个仪器设备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是否连接稳固,传感器设备是否完好。
2. 进行设备校验。
根据需要,进行仪器设备校准和调试,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二、区域选择和航线设计1. 根据测绘的目的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绘区域。
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或项目组进行协商。
2. 进行航线设计。
根据测绘区域的情况,设计航线和航点分布。
考虑航线的长度、密度和方向等因素,确保遥感数据的全面和连续性。
三、飞行前准备1. 飞行计划编制。
确定飞行的起止时间、航线和航点的坐标、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程序编制。
2. 检查和保养飞行器。
确保飞行器的航空器材和设备功能正常,进行机身结构、机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消除故障隐患。
四、飞行操作1. 飞行器起飞前准备。
确认飞行器的各项设备与地面站的连接情况,检查导航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飞行轨迹记录。
飞行员应按照事先设计的航线进行飞行,记录飞行轨迹和航点的坐标。
3. 数据采集。
根据测绘目的,设置和启动相应的遥感设备,采集地面或大气反射、辐射等信息,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4. 安全飞行。
飞行员应根据航线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安全飞行,遵守相关空域和空中交通规定,确保遥感测绘过程中的飞行安全。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传输和保存。
将采集到的遥感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
2. 数据处理。
根据测绘的需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编码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
根据测绘的目的,运用遥感技术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提取所需的信息和特征。
六、成果制作和报告1. 数据成果制作。
根据测绘的要求和需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生成测绘成果。
包括数字地图、影像产品、专题报告等。
2. 报告编写和提交。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6364a2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c.png)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应用指南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和地理信息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利用数字相机和计算机处理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分析地理数据。
本文将介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和一些常见的应用指南。
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
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阶段是数字摄影测量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使用数字相机进行拍摄。
相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包括景深要求、像素分辨率等。
在拍摄时,需要注意拍摄角度和距离,以确保获取到的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阶段是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校正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图像进行去畸变处理,以消除镜头畸变引起的图像变形。
然后,需要进行图像匹配,即将不同图像中相对应的特征点进行匹配,从而建立图像间的关联。
最后,需要进行图像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的转换,以将图像的像素坐标转化为地理坐标,实现摄影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阶段是数字摄影测量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的结果进行各种地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数字模型和三维重建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地形分析、地物提取、变形监测等多种应用。
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指南1. 地图制作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图制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字相机采集的图像,结合数字摄影测量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理底图制作。
这些底图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2. 环境监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
通过利用数字相机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大范围的地理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河流湖泊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监测环境的变化和灾害的发生,从而进行预警和防范措施。
3. 建筑物检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物检测方面也有很多应用。
通过数字相机采集建筑物的图像,可以进行建筑物的三维重建和变形监测。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3c30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9.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是研究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对地物进行多角度、多时相的观测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是一种现代化的测绘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空间传感器获取地面、地表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对解决各种水土资源、环境、安全、发展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一、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主要是利用空中摄影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和重叠程度,根据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通过像点的数字化处理,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坐标,进而绘制出高程、坡度、坡向等测量图件。
摄影测量技术的优点在于观测数据量大、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数据可靠性高等,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除了在地质测绘、作业设计、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外,它还可以用来绘制军事作战地图,从而在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主要是基于卫星或飞机等从空中获取的图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图上各种物质、环境和地貌等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观测,尤其是在地表地貌的研究及其它研究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灾害监测预测、农业资源调查、城市规划、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遥感技术具有特殊的优势。
遥感技术可以同时、快速、准确的获取地表状况,同时还可以获取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水体分布、土地利用、建筑物和道路等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各种地图和专题图。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绘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多角度、多时相的观测和测量,可以获取大量精确的地理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可以作为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基础数据,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整合使用,可以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精细化的描述及分析,实现对实际问题的动态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详细度和测绘质量,有效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测绘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步骤详解
![测绘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步骤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885e9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8.png)
测绘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步骤详解现代测绘技术是一门全面发展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
而在测绘技术中,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技术中航空摄影测量的步骤及其流程。
首先,航空摄影测量的第一步是航空摄影规划。
在摄影规划中,需要确定航空摄影的飞行高度、航线、摄影机型号等参数。
飞行高度通常由相机的焦距和比例尺来确定,航线则是根据待测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规划的。
此外,摄影规划还需要考虑地形、气象等因素,以确保摄影的可行性和精度。
第二步是航空摄影数据采集。
在此步骤中,摄影测量使用航空相机对待测区域进行航空摄影。
航空相机通常安装在飞机上,通过摄影机在飞行过程中对地面进行连续的拍摄,获得大量的影像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摄影时间、天气和光线等因素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第三步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航空摄影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像的打开和导入、控制点的标注和测量、影像的配准和纠正、相片模型的建立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得到带有坐标和高程信息的数字影像,为后续的地图制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第四步是地物解译和遥感信息提取。
通过对处理后的数字影像进行解译,可以获得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属性等信息。
地物解译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通过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方法自动进行解译。
在地物解译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地物信息,如道路、建筑物、植被等。
最后一步是数据分析和制图。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解译和提取的地物信息进行分析,通常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进行。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布特征等信息,为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提供支持。
制图是测绘技术中最后一步,通过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制作出具有空间信息的地图产品。
总结起来,测绘技术中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步骤,其步骤包括航空摄影规划、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物解译与遥感信息提取以及数据分析和制图。
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点
![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16fd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5.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点1.测绘航空摄影的作业流程①工作准备——②航摄设计——③航空摄影——④影像处理——⑤质量检查——⑥成果提交其中航摄设计包括:①航摄比例尺的确定②航摄分区的划分③基准面高度的确定④航线的敷设⑤航摄基本参数的计算⑥航摄季节和时间的选择⑦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⑧航摄胶片的选择与测定2.摄影分区原则①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②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一般不大于1/4 相对航高(摄影比例尺<1/7000),1/6 相对航高(摄影比例尺≥1/7000)③分区内的地物景物反差、地貌类型尽量一致④在地形高差允许的前提下,分区跨度应尽量大⑤当地面高差突变或有特殊要求时,征得用户同意可以破图廓划分分区⑥应考虑飞机侧前方安全距离和安全高度⑦当采用GPS 辅助空三航摄时,划分分区除遵守上述各项规定外,还应确保分区界线与加密分区界线相一致或一个摄影分区内可涵盖多个完整的加密分区3.航空摄影质量检查内容(飞行质量、影像质量、数据质量、附件质量)(1)飞行质量①像片重叠度⑤摄站航高差②像片倾斜角⑥航摄漏洞③像片旋偏角⑦航线偏差④航线弯曲度(2)影像质量①影像密度及反差②像点位移误差③框标和数据记录④清晰度、色彩等4.航测仪检定内容5.测绘航空摄影提交成果①航摄分区略图②航片索引图③航摄底片、像片④航摄仪检定表⑤航摄底片压平质量检测数据表⑥航摄底片密度抽样测定数据表⑦航摄飞行报告⑧附属仪器记录数据⑨成果质量检查报告⑩技术总结⑪航摄资料移交书⑫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6、航空摄影(遥感)影像预处理7、野外像片调绘作业的内容①准备工作②像片判读③综合取舍④着铅⑤询问调查⑥测量⑦补测新增地物⑧清绘⑨接边8.空中三角测量作业过程另外:区域网平差计算时,POS 和GPS 辅助空三测量需导入测站点坐标、外方位元素进行联合平差。
9.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片控制点的选点要求(1)选野外控制点时,应选在林间空地的明显地物点上。
(2)选加密控制点时(内业加密),应尽量选在林间空地的明显地物点上,若困难时,可选在左右像对和相邻航线清晰的树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流程
测绘航空摄影项目:航摄空域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仪的选用和检定、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摄区划分、航摄基本参数计算、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摄影测量的主要工序:控制测量、调绘、碎步测量、影像扫描、空中三角测量、数据采集和编辑、元数据制作和图历薄(文档薄)填写等。
遥感资料获取主要工序:控制测量、调绘及空中三角测量、影像处理、元数据制作和图历薄(文档薄)填写等。
遥感影像预处理:
1、影像格式转换
2、轨道参数提取
3、影像增强
4、去除噪声、滤波
5、去薄云处理
6、降位处理
7、多光谱波段选取
8、匀色处理
空中三角测量作业过程:准备工作、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和区域网平差计算、区域网接边、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7个环节。
1准备工作2匹配加密点3交互量测控制点、检查点等像点坐标4平差计算5区域网接边6质量检查、7成果整理与提交7个环节
数字线划图(DLG)制作过程:资料准备、数据采集与属性录入、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接边、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5个环节。
1资料准备、技术设计2外业像片控制测量3空中三角测量4创建立体模型5立体测量地形要素6外业调绘与补测7矢量数据编辑8成图9成果检查
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过程:资料准备、定向、特征点线采集、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内插DEM、DEM数据编辑、DEM数据接边、DEM数据镶嵌和裁切、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9个环节。
1资料准备、技术设计2外业像片控制测量3空中三角测量4创建立体模型5影像匹配、DEM立体编辑6生成DEM数据7DEM分幅裁切8成图9成果检查
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过程:资料准备、色彩调整、DEM 采集、影像纠正(融合)、影像镶嵌、图幅裁切、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8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