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共3个课时,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各种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但是,学生的观察往往是表面的,缺乏深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物体的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观察物体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复杂物体的观察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对观察物体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难点:对复杂物体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物体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物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物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形状吗?”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发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物体的方法,共同解决难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观察物体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了解容量的概念,知道容量是表示物体能容纳多少液体的量。

•认识容量单位“升”,知道“1升”是多少,并能在生活中找到接近1升的容器。

•认识毫升:•认识比升更小的容量单位“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能正确使用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表示液体的容量。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掌握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理解算理。

•笔算除法:•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试商、调商等过程。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正确书写除法竖式。

•商的变化规律:•探索并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变化时,商的变化规律。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学习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并描述看到的形状。

•理解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搭积木比赛:•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知识。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统计表:•学习用统计表整理和表示数据,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意义,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理解条形统计图中条形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解决问题:•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通过列表来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

•能运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可能性•认识可能性:•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体验可能性:•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回顾并巩固不含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含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括号的作用。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苏教版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苏教版

【学霸笔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

2、学生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3、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体验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汇总】从不同方向观察统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典例1】从一枚棋子(如图)的正上方向下看,下面( )图是看到的这枚棋子的形状.章节总复习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A.B.C.D.【思路引导】这枚棋子是一个圆锥形,从上面看的形状是一个与底面大小相等的圆,它的上顶端是一个小球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较小的圆,与底部的圆同心.【完整解答】从一枚棋子()的正上方往下看,看到图是.故选:B.2、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首先观察物体的样子和特点,然后以观察者的角度想一想是在物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照,得到正确的答案【典例2】(2019•武威)一些正方体堆积如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侧面看到的是.【思路引导】由看到的图形进行推理,因为看到的图形是最下层横着4个,上面一个,所以是从正面看的;第二幅图看到3个,只能是从侧面看,据此解答即可.【完整解答】由分析得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侧面看到的是.故答案为:正;侧.3、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典例3】(2019•株洲模拟)几何图形一般根据()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A.1B.2C.3【思路引导】我们观察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一般从前面(正面)、上面和左面(有时根据具体情况也从右边)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然后进行绘制出它的三视图.【完整解答】几何图形一般根据3个个方向(前、上、左)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故选:C.4、我们通常观察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所学的内容较多,大家在整理思路时可能不是很方便。

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及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表示。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升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升水大约能倒满4个纸杯,3升水能倒满4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升水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常用符号“mL”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毫升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件


练习六
10.先摆一摆,再从前面、右面和上面 看一看。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练习六
11.先想一想,再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 摆一摆。
(2)从上面看到的是

练习六
12.
80÷4= 20 270÷4= 90 120÷4= 30 600÷2= 300 450÷9= 50 800÷8= 100 84÷7= 12 90÷5= 18
它的前面是什么图形?
新知讲授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 面看一看,连一连。
它的右面是什么图形?
新知讲授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 面看一看,连一连。
它的上面是什么图形?
试一试
如果摆成右图的样子,从前面、右面 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在方 格纸上画一画。
前面
右面
上面
试一试
从右面和上面呢?
练习六
3.用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 (如图),先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 看,再说说看到的分别是下面哪个图形。
前面

上面

练习六
5.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横着摆一个长 方体。先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 再画出看到的图形。
练习六
6.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 从上面看到的是 ,该怎么摆?

练习六
16.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分别摆 一摆。
(2)从右面看到的是

练习六
16.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分别摆 一摆。
(3)从上面看到的是

练习六
17.下面的房子模型,有的从某一面看
到的是
,先找一找是哪几个,
再分别说说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单位的产生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ml 、mL)作单位。

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5、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 、mL)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 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一个数是786,除以某个数商是24,余数是18,求除数是多少?解:(786-18)÷24=768÷24=324、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除数-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观察物体》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观察物体》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观察物体》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所观察的物体是()。

2 . 观察,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A.B.C.3 . 下面四个图形中,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有()个A.0B.1C.2D.34 . 将下面各物体的平面图形画在纸上,()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A.钢笔B.球C.三角尺5 . 你知道下图是从物体的哪面看到的吗?()A.前面B.后面6 . 观察一个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A.B.C.D.7 .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A.B.C.8 . 从前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A.B.C.9 . 有一辆小汽车(如下图),小红从空中往下看这辆汽车,下面哪幅示意图是小红看到的形状?()B.C.A.10 .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下面的()。

A.B.C.D.11 . 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A.B.C.二、填空题12 . 夜晚,人与头上的路灯之间的距离越近,人的影子就越(____)。

(选填“长”或“短”)。

13 . 用一些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图,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_________)cm3。

14 . 观察下面的立体,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

15 . 一个立体图形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图形如图所示,那么搭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需要______个小正方体。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16 . 我们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少可以看到________个面,最多只能看到________个面.17 . 数一数,分别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共有(_____)个面露在外面。

2020-2021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观察物体》复习讲义 苏教版

2020-2021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观察物体》复习讲义 苏教版

【期中复习】2020-2021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观察物体》复习讲义苏教版知识回顾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我们通常观察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视图定义: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称的角叫做视角.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实战演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从左面看到的是()A.□△B.□C.△2.你做小裁判。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这是在左边看到的B.②这是在前面看到的C.③这是在下面看到的3.在下面的3个图形中,从左面看到形状是的图形是()A.B.C.4.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A.可能不同B.一定相同C.一定不同5.淘气看到的是()A.B.C.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从左面看,看到形状的是()A.B.C.7.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如图,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下面的()A.B.C.8.有一堆立方体,正视、俯视、右视分别如下,这堆小立方体共有()A.8 B.10 C.11 D.17二.填空题(共8小题)9.苇苇想要小正方体拼搭图形,至少要准备个这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搭成一个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都是“田”的立体图形.10.右图中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11.同一物体,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影子最短大约在时左右。

12.图是小朋友从正面看到的.(填序号)13.下面的三个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物体有,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的物体有.14.小强观察一个建筑物模型(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分别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图案如图所示,那么该模型共由个小正方体拼成.15.用一组积木摆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它至少是用块积木摆出来的.16.搭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种不同的搭法。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知识梳理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正方体、长方体或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看到两个面,有时能看到三个面,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物体视图的方法:观察物体时,一般面对观察者的那一面称为前面,朝上的那一面称为上面,右侧的那一面称为右面。

如图:4、观察由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组合: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不变,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个组合体,判断该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判断视图的方法相同。

模块一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例1 看一看,连一连。

从前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例2 摆一摆,看一看,填一填。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面()面()面例3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下列图形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变式1 看一看,连一连。

前面右面上面变式2 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连一连。

前面上面右面变式3用有四个正方体,六个面都按同样的顺序写着1、2、3、4、5、6,如下图所示,你能看出1、2、3的对面分别是多少吗?模块二从同一方向观察物体例4 下列立体图形中,从()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例5 观察下面的两个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吗?从右面和上面呢?例6 按要求在下面括号填上合适的序号。

(1)从右面看到的是的有()。

(2)从前面看到的是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的有()。

变式4 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变式5 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连一连。

变式6 看一看,说一说。

(1)从上面看是的有()。

(2)从右面看是的有()。

模块三根据指定视图摆物体例7 由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这个图形从前面和右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摆一摆,画一画。

例8 想一想,摆一摆,填一填。

(1)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以在()号正方体前面摆放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原卷)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01: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的方法:观察物体一般从前面、右面和上面去观察,观察物体的某个面,要正对着这个面进行观察。

一般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不相同。

知识点02: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1)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以观察者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2)根据已知图形摆物体:根据指定的已知图形摆物体时,先思考这个已知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再根据已知图形的特点摆出物体。

知识点03: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可以先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看到的图形,再同已知图形对比,判断出已给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考点01: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1.(2022四上·龙口期中)下面的物体从上面和左面看,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A.B.C .D.2.(2022四上·徐州月考)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下边的物体,从()看到的形状相同。

A.右面和上面B.前面和右面C.上面和前面3.(2020四上·赣榆期中)同一个圆柱体,从正面和右侧看到的图形()。

A.不相同B.相同C.无法确定4.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七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5.(2022四上·响水期中)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放成,如果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这样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不同的摆放方法。

6.(2022四上·响水期中)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面面面7.(2022四上·南通期中)下面数字都是从图形的哪个面看到的?写一写。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 )个 ( )个
错解:5 3
正解:6 4
一、观察物体:我们观察像冰箱、柜子等有门的物体时,一般把有门的这一面称为前面。如果没有门,那么把物体正对着我们的一面称为前面,在我们右侧的面称为右面,物体顶部的面称为上面。
二、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1.观察物体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观察几何体:观察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时,要弄清从每一面能看到几个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
举例:
判断:任何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不相同。( )
错解:(√)
正解:(✕)
解题技巧:单独的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什么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要点提示:要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想象,才能正确判断。
易错点:仅凭从某一方向看到的图形来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正方体的个数。
举例:填一填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1.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可以先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出看到的图形,再与已知图形对比,判断出已给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六、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
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时,先思考这个视图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再根据视图的特点摆出物体。
1.观察时应在正对着几何体的一面进行观察。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四、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应从观察者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目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三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我们观察像冰箱、柜子等有门的物体时,一般把有门的这一面称为前面。

如果没有门,那么把物体正对着我们的一面称为前面..,在我们右侧的面称为右面..,物体顶部的面称为上面..。

二、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1.观察物体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观察几何体:观察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时,要弄清从每一面能看到几个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

1.观察时应在正对着...几何体的一面进行观察。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四、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应从观察者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观察要点提示:观察物体时,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观察到的直观图的排列方式。

举例:判断:任何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不相同。

( )错解:(√)正解:(?)解题技巧:单独的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什么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目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五、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1.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可以先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出看到的图形,再与已知图形对比,判断出已给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六、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时,先思考这个视图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再根据视图的特点摆出物体。

七、解决问题1.运用观察法...和分析法...解决组合立体图形的问题(1)运用观察法解决组合立体图形的问题①判断组合立体图形的形状,应弄清各个立体图形合并时的位置和每个立体图形中含有的正方体的个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包括通过观察物体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快速准确地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观察物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观察物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观察物体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通过多种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积极探索精神,培育学生乐学、仁义学,学会观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看见的形状恰当推论观察者的边线。

1、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1、观测右边的图形,并填空题。

这个图是从()看到的;这个图是从()看到的;这个图从()看见的。

()()3、下面就是小华给这个物体拍摄的照片,说道说道她就是在什么边线拍摄的。

4、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抹红色的存有()个大正方体;存有两个面涂红色的存有()个大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大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抹红色的存有()个大正方体。

2、练习实物,观察物体1、小雨沿着台阶向一座建筑物踏上回去,在下面的两幅图中,哪幅就是在a处为看见的,哪幅就是在b处为看见的?在()里写下出。

()()2、明明生日,爸爸妈妈送来了一个音乐盒给他。

(1)明明从正面看;(2)然后向右转了90°时看;(3)又再向右转90°看。

请你在下面三个画面下的()里标出明明看到的顺序。

3、从上面看见下面三种物体,分别看见什么形状?你能连吗?4、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拍摄下图中上的物体,将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写在相应图形下的(5、小华在草地上已连续摄制了正在高速行驶的一辆汽车的一组照片。

上面三幅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6、找到从负面、上面、右面看见的形状,在括号里写下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的含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

2、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1 升即 1L。

3、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L。

(不计壁厚)4、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1 毫升水大约有 18 滴。

毫升可以用字母“ mL(ml)”表示, 1 毫升即 1ml。

5、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ml。

(不计壁厚)6、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 1 升= 1000 毫升或 1L= 1000ml。

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毫升。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362 ÷43,将 43 看作( 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 ÷ 48,将 48 看作( 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讲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讲义

第五讲 观察物体【知识梳理】)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础上,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2、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

3、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教学重难点】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例题讲解】 例1、例2、数一数,这个立方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思维流程:【综合练习】 1、^共有多少个第一层(上面)第二层(下面)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前面右面上面从()面和()面看是完全相同的形状,从()面看是。

2、从()面看是,从(,从()面看是3、;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4、数一数,下面的物体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个()个()个5、给添一个小正方体,使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放的方法;若从前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放的方法;若从右面看形状不变,又有()种摆放的方法。

`6、左图形是由()个小正方拼搭成的,从(。

7、用两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从上面看是,画一画从右面看是( )6、左图从()面看和()面看都是。

从()面看是。

7、①②③④.A B C D E(1)从前面看是图A的是立体图()(2)从右面看是图B的是立体图()(3)立体图④从前面看是(),图①从上面看是(),从前面看是()(4)立体图( )和图( )从右面看,图形一样。

(5)从上面看,得到正方形最多的是图( )。

…二、连一连。

1. 2、'3.三、选一选。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②③⑤ ⑥(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立体图形有( )。

(3)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

、(4)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

前面右面上面上面前面右面前面 …右面2.小亮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搭成下面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四年级数学上册3观察物体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素材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3观察物体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素材苏教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观察物体
新知识点
1。

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2。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及判定物体的形状。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观念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1.利用教具和学具学习观察物体,组织学生在实际摆一摆和观察后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判断。

2。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激发参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观察物体
一、观察物体:我们观察像冰箱、柜子等有门的物体时,一般把有门的这一面称为前面。

如果没有门,那么把物体正对着我们的一
面称为前面
..,在我们右侧的面称为右面..,物体
顶部的面称为上面
..。

二、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1.观察物体时,视线要垂直于
...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
状可能是不同的
......。

三、观察几何体:观察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时,要弄清从每一面能看到几个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

1.观察时应在正对着
...几何体的一面进行观察。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
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四、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应从观察者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观察
要点提示:观察物体时,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观察到的直观图的排列方式。

举例:
判断:任何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不相同。

( )
错解:(√)
正解:(?)
解题技巧:单独的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什么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和题目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五、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1.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稍复杂的物体所得到的图形时,可以先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出看到的图形,再与已知图形对比,判断
出已给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时
.............,.看到
..
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
六、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
根据指定的视图摆放物体时,先思考这个视图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再根据视图的特点摆出物体。

七、解决问题
1.运用观察法
...和分析法
...解决组合立体图形的问题
(1)运用观察法解决组合立体图形的问题
①判断组合立体图形的形状,应弄清各个立体图形合并时的位置和每个立体图形中含有的正方体的个数。

要点提示:要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想象,才能正确判断。

易错点:仅凭从某一方向看到的图形来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正方体的个数。

举例:填一填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②观察时也可以通过从前面和上面,或从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来确定摆放的层
数、行数和每行的个数。

(2)运用分析法解决根据视图摆立体图形的问题
综合所有的条件进行判断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运用排除法
...解决猜正方体上相对面上的数字的问题
用排除法时,我们可以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入手。

3.运用转化法
...解决观察物体的问题
用正方体搭物体,搭法不同,但是从同一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 )个( )个
错解:5 3
正解:6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