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案的革命——基于标准的学历案读后感
教案的革命20读书分享心得教案的革命20读书报告分享
教案的革命20读书分享心得教案的革命20读书报告分享最近一个月在读《教案的革命》一书,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兴趣,也对本书有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把最新的理念带到我们身边,为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有个伟人说过:不止要埋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
我相信,有这样一个指路明灯,我们的前行会更顺畅!通过学习《教案的革命》这本书,我有了以下以下几点感悟。
一、学与教的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其存在是为了帮助儿童在新旧经验之间发生更融洽的顺应与同化,即发生更好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的,先学后教,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教是以学为基础或前提的,没有学习,则无须教学,犹如“没有买,何须卖”,以学定教,从行为的专业性来看,教师多作出的任何教学策略都是以学为依据的,是基于学情的,不是随意的。
我了解到学历案是由教师到学生再到学生的自我转换。
我也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教师的责任在于引起学习,维持学习和促进学习,不同学生擅长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匹配教学方式,说中学,做中学,悟中学,是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历案能更清晰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并能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为何“我教了,你不会”的认识教案的专业化问题从“教”到“学”是信息的第一次转换,从“学”到“学会”是信息的第二次转换。
在现实课堂上,教师的关注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倾向于关注“怎么教”;二是倾向于关注“教或学什么”;三是倾向于关注学生“是否明白或学会”。
所以,我们要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听到“学历案”这个新奇的名字,我困惑了。
学历案是不是应该是“学案”呀,不会是打错字了吧?“学历”这个词都知道。
“学案”这个词也知道,加在一起就不懂什么意思了。
大家议论纷纷,说出了各自的猜测。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认真学习了这本书。
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经常这样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滔滔不绝的讲,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力求全面细致,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仍然不高,最后教师只得无奈的说:“我教了,学生学不会!”这种现象的出现源自于教师没有弄清楚学习过程中信息的转换过程:信息的第一次转换是信息的人际转换,即从教师到学生(自主学习中表现为从文本到学生)。
2023年《学习的革命》读后感
2023年《学习的革命》读后感学习的革命读书笔记第一篇:这学期我读了《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受益匪浅。
书中介绍了很多学习、工作方法的技巧,如人怎么使学习突飞猛进,学习效率提高六倍,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这本书还介绍了工作、生活方面教人事倍功半的方法等等。
这书最让我感兴趣的不仅是书中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而是书中有半本是写的成功人士、导师等的语言。
我认为这书中最教育人的是这些语言,既简单易懂,又像是一个个的实例。
比如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可能整天玩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但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我想这未必是一种行不通的方式。
在我们现在的教研课上,做课老师时常做一些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是从游戏中学习。
这样的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技巧,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在游戏中学到技能,在技能中感受到快乐。
书中还些着托马斯·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他们放弃努力是距离成功是多么的近。
”这就像聪明与笨蛋只是一步之差。
聪明的人知道努力后的失败与成功只有一步之差,所以聪明的人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获得成功的喜悦;而笨的人往往是一事无成的,就是因为不努力或努力后放弃。
在我们现在,只要不放弃努力,考试就能合格,在此基础上再努力下就能良好,更加努力就能优秀。
无限度的知识更新与我们有限的学习能力的矛盾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困惑。
学习的新方法呼之欲出。
《学习的革命》一书正是基于这一点来创作的,全书通过分析当今社会的动态,结合很多具体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就此提出了如何学习的关键性问题。
指出了快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切不可被自己已有的陈旧的观点所束缚,我们必须学会挑战,学会推陈出新的能力与自信,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把“不可能”的态度彻底从我们的脑海中剔除掉。
《教学革命》读后感
《教学革命》读后感《教学革命》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教学革命》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革命》读后感1最近读了一本书,题目是《教学革命》。
其中学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习后我深受启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下面我就简单学习感受和今后努力方向:一、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得紧,教学效果明显。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下,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新知识的自学,并进行检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设置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足了自学的时间、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后教”是学生完成自学和检测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不是教师毫无目的的、多个知识点的讲解。
这个环节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功底,教师要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原先备好的课,会因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让多数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扮演。
将学生的答案、思路、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学生从中类比异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思路。
“教”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当堂训练”环节。
该环节是巩固本节课知识,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
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因此,课堂上学生都在紧张有序的学习,课堂时间抓得紧,就象考试一样,真正强化了双基,达到了一定的检测效果。
二、我今后的努力方向:1、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
不能将学生困的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
《学习的革命》读后感
《学习的革命》读后感作为一名缺乏经验的年轻语文教师,面对眼前的教育形势,新的课程标准,多样的学生,我感到无所适从。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是高效的学习,到哪里去寻找我和学生在教育中的幸福感?在我困惑不解之时,读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我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的精神粮食书籍,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给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是《学习的革命》。
其实我早就听闻这本书多年前就横扫全球,号称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引发各国无数教育同仁的无限感慨,但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从未捧读,直到今年上半年,在学校这种浓厚的读书气氛下,我翻开此书,尽情翻阅,书中所阐述的思想高屋建瓴,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首先,此书的排版不可谓不独具匠心世上除它之外没有任何一本书会在目录之后紧跟整整一页的内容告诉读者如何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读完全书。
除此之外,全书几乎所有的偶数页都用简洁的大字号提纲归纳出与之相连的奇数页内容,列出的要点和引文可让读者在15分钟内快速浏览全书概要,预先在脑海里形成大图片式的概要,便于决策再次翻阅时何处应精读,何处该略读,人性化的排版设计表达了编者对阅读习惯的深入研究。
其次,此书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有关学习的各方面:怎样在四到八周内掌握一门外语的核心内容;如何让孩子在8岁前的关键时期,增长其知识;如何保持终身学习;如何在学校中领先,即使开始时处于劣势;怎样才能在商务、学业、生活方面作出最正确决定;怎样找到最适应于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工作方式;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上突飞猛进等等等等,范围较广。
其中,快速学习法让我印象最深,例如书中提到在每一节课开始前,通过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并进行呼吸和放松运动,能驱除分散的思想,使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的状态,新的知识能更容易地飘进大脑,于是我尝试性选择课前播放音乐和选择性进行呼吸训练后,学生注意力有所提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所教年级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要求的认识汉字450个、会写350个,生字新词数量庞大,仅仅靠播放音乐和呼吸训练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远远不够,此时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回到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认的传统路子上去,哪怕再放松,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读教案的革命有感
读教案的革命有感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教案的革命》的书,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我们展示了教案设计的革命性变化。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一、教学目标在《教案的革命》中,作者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向。
我深感认同,并认为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具体、可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书中,作者强调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区分。
教学重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讲解的内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的部分。
我认识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几何定理时,定理的证明过程可能是教学难点,而定理的应用则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在《教案的革命》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教学过程的设计。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引人入胜的开头、清晰明了的讲解、积极主动的学生参与、充分有效的练习、以及合理恰当的结尾。
例如,在讲解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我们可以从引入实际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而引出概念的定义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书中也讨论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我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讲授法;而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法或案例教学法。
同时,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复杂的科学现象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教案的革命》一书还提到了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的设计。
我认为,课堂练习和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时,我们应该注重题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书心得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
读书心得——《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教案一直是一名教师展开教学的必要工具,而写教案也是每位老师的必备技能。
教案如此重要,也如此有用。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直至我阅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思考,教案固然重要,但在目前不断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中,教案真的够了吗?或者说教案加学案就够了吗?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太有必要一读了。
·什么是学历案?这本书提出了“学历案”这个新词。
按照书上的说明,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和过程的方案。
学历案是指教室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构建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
学历案可以称之为“微课程”,它记录着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一种学习的认知地图,是可重复使用的学习档案,是师生、生生、师师互动的载体,也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依据。
一份完整的学历案需要包括学习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6个要素。
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根据情境、目标、学情、资源、自身特长等因素创新课堂教学形态,寻找可能的“更好”。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学历案这种模式?它出现的必要性在哪里?·教案为什么要“革命”?书里提到,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
学习科学还告诉我们,学习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是爱学习且会学习的。
儿童作为主题,完全可以自主发生学习。
而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其存在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生更好的学习。
所谓“更好”,是指在教师的帮助下,儿童更想学、更会学。
从课堂信息传递来看,教师“教”到学生“学”要经历两次转换:教——学——学会。
在现实的课堂上,教师的关注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倾向于关注“怎么教”、倾向于关注“教或学什么”、倾向于关注学生“是否明白或学会”。
《教案的革命》读后感
《教案的革命》读后感在阅读《教案的革命》这本书后,我深感教案的重要性和革命性的变化。
本书通过对传统教案进行思考和改革,彰显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进步意识。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从教案的重要性、创新和优化、教案的实施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对书中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
首先,教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和指南。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线教学中,教案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次,教案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纸质教案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学的要求。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如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案,例如使用多媒体教案、互动教案等。
这些创新教案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行优化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学。
教案的实施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
一个好的教案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在课堂上实施得当。
教师应该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供充分的互动和讨论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只有通过认真实施教案,教师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最后,教案的革命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主导者。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互动合作和批判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积极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适应教学革命的需求。
《教学革命》读后感
读《教学革命》有感读了《教学革命》这本书之后,我对蔡林森校长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初次认识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两个月前,王校在大会上向我们介绍了它,他说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符合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
它是一种简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开始认真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但收集的资料较少,没法真正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正当我要放弃之际,王校找到了我,再次给我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给了我一份相关的资料学习。
这次谈话,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开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课。
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很大的成效,因为自己对这种教学模式掌握不熟悉,导致操作困难,班级的五六个学困生没办法达到“堂堂清”,“日日清”,他们拼音不会,字也不会认,理解课文内容更困难了。
每天的学习任务其他同学完成了,他们利用课间时间,午休时间,第八节课时间都很难掌握。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成绩没有明显的进步,又临近期末复习紧张,这些困难使一开始就充满信心,生机勃勃的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但是今天,读了《教学革命》这本书以后,我又重新树立了信心。
我明白了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条曲折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蔡林森校长奉行“吃苦是福”的信条,做一个能吃苦,会吃苦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人活着就要吃苦,就是要自学。
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
他把吃苦的机会看做是一种福气。
他把每天的工作当作一场战斗,并在辛苦的战斗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他的成功,是一辈子吃苦换来的。
而我的学习才短短一个月,这种小困难,小挫折相对蔡林森校长所吃的苦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我明白了:终身吃苦,才能终身幸福。
蔡林森校长表示,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他从小就珍惜学习的机会,主动地自己学,碰到不会的,就请教别人,他还一边干活,一边自学,遇到不会的再请教老师。
教案的革命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
作者简介
这是《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本书提出课程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同时,课程标准还要兼顾学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个方面,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能培养出全面的能力。
学历案作为教案的革命,是一种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它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细化,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 学习成果。
精彩摘录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是一本致力于改革传统教案、基于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 法的力作。本书将摘录并分析这本书中的精彩观点和实施方法,最后对学历案的效果和课程标准 的改进进行总结。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强调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在教 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学历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 探讨。
在实际应用方面,本书提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理念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 好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但也需要注意到实施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对 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教学资源的配置等。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多种应对策略,例如加强教师 培训、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我还将与同事们分享这本书的观点,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相信,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案改革和 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我认识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的重要性和优势。在 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尝试和运用这些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整版)《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心得
学历案,记录着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表现,是从期望“学 会什么”出发,展示“学生 何以学会”的过程的认知地 图,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依据。
2 书籍解读
•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
第一部分
学历案的学理与实践
第二部分
开发学历案的关键技术
第三部分
普通高中各学科学历案精选
• 学历案的组成及要素
资源与 建议
教案学案学历案对比教案学案学历案立场教师立场学生立场学生立场关注点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样学学什么何以学会如何判断是否学会用户教师教师语言撰写学生学生学生语言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学生需读得懂要素以教师的教学行为组以学生练习为主尝试练习讲评纠错巩固提高以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来组织课时以课时为单位一个教案为1课时一课一练以学习主题为单位一个学历案可以是15课时疑问与收获我教了学生还是学不会
学后 反思
3 教案3、学案、学历案对比
• 教案、学案、学历案对比
立场 关注点 用户 要素 A
课时
教案 教师立场
学案 学生立场
学历案 学生立场
教什么、怎么教
学什么、怎样学
教师 教师语言撰写
学生
以教师的教学行为组 以学生练习为主,
织
尝试练习—讲评纠错
—巩固提高
以课时为单位
一课一练
一个教案为1课时
学什么、何以学会、如何判断 是否学会 学生
1、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 程标准、基于教材、基 于学情、基于资源。 2、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 是学生,是让学生来看 的,让学生要能看懂学 历案,并能根据学历案 来进行自主学习。
主题与 课时
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导学 图,也是学生学习的支 架。标明资源的位置、 阐明地位与作用、指明 学习路径、点名重难点 及其突破策略、说明评 价标准,是“资源与建 议”的五个构成要素。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笔记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笔记》1. 引言在教育领域,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
而学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文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教案和学案的革命,如何基于课程标准,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教学活动设置的目标要求和实施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课程标准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的要求,对于教案和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3. 教案的革命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案的设计要求更加科学、系统和指导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案。
教案的革命,也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以及更多的实践经验。
4. 学案的重要性学案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
设计科学的学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案设计需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本身的结构和难易程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5. 学案的读书笔记学案中的读书笔记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读书笔记中,学生需要记录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读书笔记的编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6. 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记录课堂笔记、课后思考、实践体会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知识内化和转化。
7. 总结和回顾教案和学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案读书笔记,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也需要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读书笔记的编写和使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自身学习目标。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笔记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笔记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书笔记导读:教育是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教案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教案的质量和有效性对于教育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案革命的基础是课程标准,通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旨在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教案提供帮助。
一、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定义1. 课程标准的定义和内涵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门对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旨在引导教育者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是教育的指南和保障,具有如下重要性:a. 为教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确保教育的质量;b. 提供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和导向;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d. 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确保评价公正和准确。
二、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必要性和价值1. 教案的革命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案设计局限于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能力培养的关注。
而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发展需求展开,教案的革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2. 教案的革命是教育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教育的目标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教案的革命是教育变革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适应当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3. 教案的革命是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教案的革命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能提高教案的设计质量,还能够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三、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a.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的设计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展开,确保教学活动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
b. 针对学生多样性:考虑学生的多样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案的革命》读后感1
古语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变革时代,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利于不败之地。
最近一个月在读《教案的革命》一书, 全书内容精彩荟萃, 观点讲解深入浅出, 收获颇丰。
特别是前段时间正在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撰写, 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兴趣, 也对本书有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学历案的由来, 学历案的叙写以及高中各科的学历案。
学历案, 顾名思义, 即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
具体来说, 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背景下, 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课文或单元), 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 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 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
由此可见, 区别于传统的教案, 老师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怎么教, 而是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 何以学会。
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 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在阅读中我明白了, 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怎么评价是否学会”等一系列步骤。
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与叙写学习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用好“资源与建议”、设计好学习过程、课时作业等。
这与我们所说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是类似的。
书中指出: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是教学的灵魂, 是学习质量的标准, 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 也决定评价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教材、学情和教学资源, 不仅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 更要关注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
因为, 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可操作、可评价, 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大家在撰写教学设计时, 经常将评价任务和学习目标弄混淆, 其实区分它们两者的不同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 它一般时纸笔检测(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各类题目、试卷等)和表现性评价(问答、展示、实验、调查等)两种, 要可测、可评且与目标匹配, 作用是看学生学会了没有, 学到什么程度, 还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够, 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新课标的《学历案》读书心得
寻教学之法,培研学之根——基于新课标的《学历案》读书心得假期拜读了尤小平和崔允漷先生的《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这本书,让我从备课到教学再到评价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及观点也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对新学期的工作有了很多想法。
首先,从备课来讲,我要改变以前的看教材、看教参、看资源的备课模式。
改变这种从一开始的备课就脱离学生的备课认识,改变这种被漫天飞舞的资料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书中告诉我们所有的备课要立足学生,从学生出发。
要思考一是“学生应当到哪里?”二是“学生已经在哪里?”三是“学生当前状态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什么差距,如何更好地弥合这种差距?”再仔细去研读新课标时,我们就会发现以上的三种观点就能找到一一对应。
一是“学生应当到哪里?”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备课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新课标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在展开教学之前就知道我们的教学将让学生成为什么的人才。
二是“学生已经在哪里?”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刻了解,知道自己的学情是什么,并且根据学段知道自己的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是什么。
三是“学生当前状态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什么差距,如何更好地弥合这种差距?”读完这本书,这种思想上的认识让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教学”二字又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说道其实教学是一种信息的交流。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信息交流。
当我们能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是第一次信息转换的成功;当彼此能把对方的信息再一次准确无误的成功转换出去,是第二次信息转换的成功,即信息的精加工的完成。
夸美纽斯说“知识来源于人的感官对外界信息的接收。
”书中提到课堂是基础教育最主要的空间,是信息交流的最主要路径。
所以学生学没学会基于二次信息的转换,精加工是否到位。
而我们平时的一堂课的教学完成其实只是完成了第一次信息的转换。
所以我们的教学结束应该是学生的学没学会。
而且据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信息接受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加工的效果。
《教案的革命2.0普通高中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读后感
《教案的革命2.0普通高中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读后感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的革命 2.0普通高中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暑期有幸拜读了卢明教授主编,崔云漷教授主审的《教案的革命 2.0普通高中大单元学历案设计》一书对指向深度学习的整合论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借用书中有趣的“狗”的教学示例,来看一看何为整合论教学:先用实物或语言辅助,让学生认识一只完整的狗;然后将狗按某种逻辑进行“分解”,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教、深入地教;教完之后,将所学的各个部分“组装”起来,“再次”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学生的学习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后续的考试评价要让学生回到“一只完整的狗”的层面来展开。
那么如何实现整合论教学就引出了大家频繁提到的“大单元教学”。
对于“大单元教学”这一新鲜名词,我是迷茫的。
拜读此书后才知道:大单元之“大”意在区分一般的单元设计,凸显素养目标的引领以及统摄中心的作用。
相对于之前所说的“单元”,以“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和大问题”等为统摄中心的大单元教学更符合整合论的逻辑,因而更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特别强调如下要素:①确定大单元教学的统摄中心。
统摄中心包括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和大问题。
②明确大单元教学的要素。
涉及的相关要素包括单元名称与课时、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六个要素。
③大单元教学必须介入真实的情境。
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应当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
从空间维度看,一个单元至少指向一个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知识体系与学习的关系,先通过单元开篇的教学——“单元导学”,让学生感知“森林”的全景,再通过分课时学习让学生走入“森林”去认识“树木”,进而通过认识“树木”反过来加深对“森林”整体的认知与理解,最后通过单元小结与拓展学习,形成单元知识图谱,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2022《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后感
《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读后感这个假期,认真研读了《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三遍。
第一遍草草翻了翻,给我的感觉就是换汤不换药,给教案、学案又赋予了一个新名字。
第二遍睡前又拿出来,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过程进入‘在学习’状态,实现“真学习”。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也是我一直研读在路上的课题“真学习是学生成长的最美姿态”。
也许这本书,可能就是我要寻找的课堂变革家,也许就能给我提升学生学习力途径和方法。
于是我就开始了第二遍的细读。
有用的东西太多太多,我要内化成我自己的东西,于是开启第三遍,并且边读为试着写我的第一遍学历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是高中的课题,以高中各科为例展开的,我要试着吸收其方法精髓,变成属于我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
下面是我第二遍细读是整理出来的,与大家共享。
学历案就是关于学生学习经历和过程的方案,“历”就是“经历”,“学历”就是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意思。
因此,要求教师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主题,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为出发点,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指关于学生“何以学会”为中心的方案,从主体内容和学情的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的设计,应该教或者学什么,怎么教,同时思考如何做好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以便做出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最后设计课堂评估或作业评估任务,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围绕或聚焦学生“何以学会”,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何以学会”的完整学习历程,配合指向目标检测的形成性评价,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想到学生“何以学会”,结果要做到让学生怎么能学会。
首先,学历案与教案的立场不同,学历案的立场是学生,所以在设计教案时,它采用的是逆向设计法,即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首先设计评价任务,再来设计教学活动,重点关注“学什么”“何以学会”。
如何判断是否学会,强调学习内容与学习经历相匹配,不是练习的多少,而是体现学的“逻辑”和学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教案的革命——基于标准
的学历案》读后感
最近一个月在读《教案的革命》一书,特别是前段时间正在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兴趣,也对本书有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学历案的由来,学历案的叙写以及高中各科的学历案。
虽然我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在阅读中我也明白了,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怎么评价是否学会”等一系列步骤。
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制定与叙写学习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用好“资源与建议”、设计好学习过程、课时作业等。
这与我们所说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是类似的。
书中指出: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是教学的灵魂,是学习质量的标准,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也决定评价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教材、学情和教学资源,不仅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更要关注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
因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可操作、可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学习结果
的评价。
大家在撰写教学设计时,经常将评价任务和学习目标弄混淆,其实区分它们两者的不同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它一般时纸笔检测(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各类题目、试卷等)和表现性评价(问答、展示、实验、调查等)两种,要可测、可评且与目标匹配,作用是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另外,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明确顺序,即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好评价任务后再设计学习过程;评价任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任务方式要多元化,突出检测的针对性;最后评价任务的描述也要清晰可执行,具有“导学”的功能。
总之,评价任务不等同与教学任务,也不等同于课后作业,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领教与学。
很多新教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老师全面细致地讲,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仍然不高,最后教师只得无奈的说:“我教了,学生学不会!”其实,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学会。
这是我在如何设计“学习过程”以实
现“真学习”这章中找到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原则:资源选配要指向学习目标;把知识建构的过程还给学生;活动设计必须遵循“学”的逻辑;贯彻“学--教--评”一致性。
总之一句话,让学生真正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和创造权!
最近一个月在读《教案的革命》一书,特别是前段时间正在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兴趣,也对本书有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学历案的由来,学历案的叙写以及高中各科的学历案。
虽然我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在阅读中我也明白了,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怎么评价是否学会”等一系列步骤。
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制定与叙写学习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用好“资源与建议”、设计好学习过程、课时作业等。
这与我们所说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是类似的。
书中指出: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是教学的灵魂,是学习质量的标准,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也决定
评价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教材、学情和教学资源,不仅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更要关注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
因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可操作、可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大家在撰写教学设计时,经常将评价任务和学习目标弄混淆,其实区分它们两者的不同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它一般时纸笔检测(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各类题目、试卷等)和表现性评价(问答、展示、实验、调查等)两种,要可测、可评且与目标匹配,作用是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另外,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明确顺序,即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好评价任务后再设计学习过程;评价任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任务方式要多元化,突出检测的针对性;最后评价任务的描述也要清晰可执行,具有“导学”的功能。
总之,评价任务不等同与教学任务,也不等同于课后作业,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领教与学。
很多新教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老师全面细致地讲,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仍然不高,最后教师只得无奈的说:“我教了,学生学不会!”其实,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学会。
这是我在如何设计“学习过程”以实现“真学习”这章中找到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原则:资源选配要指向学习目标;把知识建构的过程还给学生;活动设计必须遵循“学”的逻辑;贯彻“学--教--评”一致性。
总之一句话,让学生真正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和创造权!
最近一个月在读《教案的革命》一书,特别是前段时间正在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兴趣,也对本书有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学历案的由来,学历案的叙写以及高中各科的学历案。
虽然我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在阅读中我也明白了,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怎么评价是否学会”等一系列步骤。
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制定与叙写学习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用
好“资源与建议”、设计好学习过程、课时作业等。
这与我们所说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是类似的。
书中指出: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是教学的灵魂,是学习质量的标准,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也决定评价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教材、学情和教学资源,不仅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更要关注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
因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可操作、可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大家在撰写教学设计时,经常将评价任务和学习目标弄混淆,其实区分它们两者的不同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它一般时纸笔检测(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各类题目、试卷等)和表现性评价(问答、展示、实验、调查等)两种,要可测、可评且与目标匹配,作用是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另外,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明确顺序,即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好评价任务后再设计学习过程;评价任务要充
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任务方式要多元化,突出检测的针对性;最后评价任务的描述也要清晰可执行,具有“导学”的功能。
总之,评价任务不等同与教学任务,也不等同于课后作业,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领教与学。
很多新教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老师全面细致地讲,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仍然不高,最后教师只得无奈的说:“我教了,学生学不会!”其实,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学会。
这是我在如何设计“学习过程”以实现“真学习”这章中找到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原则:资源选配要指向学习目标;把知识建构的过程还给学生;活动设计必须遵循“学”的逻辑;贯彻“学--教--评”一致性。
总之一句话,让学生真正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和创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