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1.2 机械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掌握机械设计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和任务1.3 机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原则学习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机械零件设计2.1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2.2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学习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机械零件的强度校核和选择2.3 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和寿命分析理解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和寿命的概念学习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和寿命分析方法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3.1 机械传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掌握机械传动的选用原则和设计要求3.2 齿轮传动设计学习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3.3 带传动和链传动设计学习带传动和链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第四章:机械轴设计4.1 机械轴的设计要求了解机械轴的设计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轴的设计要求和步骤4.2 机械轴的强度计算学习机械轴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机械轴的强度校核和选择4.3 机械轴的设计注意事项学习机械轴的设计注意事项掌握机械轴的可靠性和寿命分析方法第五章:机械结构设计5.1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5.2 机械结构的材料选择学习机械结构的材料选择方法和原则掌握机械结构的材料性能和应用5.3 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理解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概念和方法学习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技巧第六章:联接件设计6.1 联接件的类型及应用了解螺栓联接、焊接、铆接等联接件的类型及应用场景掌握各种联接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6.2 螺纹联接设计学习螺纹联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6.3 焊接与铆接设计学习焊接与铆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焊接与铆接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第七章:弹簧设计7.1 弹簧的类型及应用了解弹簧的类型及其在机械中的作用掌握弹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7.2 弹簧的设计计算学习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弹簧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7.3 弹簧的材料及选用学习弹簧的材料选择方法和原则掌握不同材料弹簧的性能和应用第八章:减速器设计8.1 减速器的类型及应用了解减速器的类型及其在机械中的作用掌握减速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8.2 蜗轮减速器设计学习蜗轮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蜗轮减速器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8.3 行星减速器设计学习行星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行星减速器的强度计算和参数选择第九章:机械动力学9.1 机械动力学基本概念了解机械动力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9.2 运动学分析学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方程掌握运动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方法9.3 动力学分析学习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程掌握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方法第十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0.1 机械设计实例概述了解机械设计实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方法和步骤10.2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学习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分析实际机械设计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和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机械设计的分类和内容: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了机械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才能够对后续的设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目的1.3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 机械设计的分类和阶段第二章:机械零件的材料与失效分析2.1 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2.2 常见材料的特性与应用2.3 机械零件的失效模式与原因2.4 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3.1 力学基础回顾3.2 机械零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3.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3.4 强度校核的步骤与判定准则第四章:轴的设计与强度计算4.1 轴的分类和应用4.2 轴的设计原则与要求4.3 轴的强度计算方法4.4 轴的设计实例与强度校核第五章:轴承的设计与选用5.1 轴承的作用与分类5.2 轴承的选用原则与要求5.3 轴承的设计计算方法5.4 轴承的润滑与维护第六章: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设计与选用6.1 联轴器的作用与类型6.2 联轴器的设计与选用6.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6.4 离合器的设计与选用6.5 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6.6 制动器的设计与选用第七章:齿轮的设计与强度计算7.1 齿轮的分类与特性7.2 齿轮的设计原则与要求7.3 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7.4 齿轮的材料选择与热处理7.5 齿轮的设计实例与强度校核第八章:带传动与链传动的设计与选用8.1 带传动的特点与类型8.2 带传动的张力计算与设计8.3 链传动的特点与类型8.4 链传动的参数计算与设计8.5 带传动与链传动的选用与维护第九章:弹簧的设计与选用9.1 弹簧的分类与特性9.2 弹簧的设计原则与要求9.3 弹簧的强度计算方法9.4 弹簧的材料选择与热处理9.5 弹簧的设计实例与选用第十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0.1 机械设计实例概述10.2 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和评价10.3 机械设计实例的改进和优化10.4 机械设计实例的实施和验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机械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机械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熟悉机械设计中的各种常用材料和零件。

4.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1 机械设计的定义1.2 机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2.1 设计原则2.2 安全原则2.3 经济原则3. 机械设计的方法3.1 设计方法3.2 设计步骤3.3 设计工具4. 常用材料和零件4.1 常用材料4.2 常用零件5. 机械设计的应用实例5.1 简单机械设计实例5.2 复杂机械设计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常用材料和零件的选择2. 教学难点:2.1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2 常用材料和零件的性能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设计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设计简单的机械。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教材。

2. 课件:机械设计相关图片、图表、实例等。

3. 工具:绘图板、尺子、铅笔等。

4.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动手设计简单的机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设计的机械作品,考察其设计思路、创意和创新能力。

3. 小组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小组讨论的表现,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设计相关的企业或实验室,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3)熟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设计概述1.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任务2. 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3. 机械设计师的要求和素质第2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1.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第3课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自由度和平衡条件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课时: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1. 机械系统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2. 机械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计算3. 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优化第5课时: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机械设计案例介绍2.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设计案例总结和启示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图样、设计软件教程3. 实验设备:机械设计实验台、测量工具、模拟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讲解:结合PPT课件和教材,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2 机械设计的类型和过程了解机械设计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1.3 机械设计的原则和标准了解机械设计的原则和目标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第二章: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失效分析2.1 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分类和性能掌握材料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2 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了解机械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和原因掌握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2.3 机械零件的材料处理和热处理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处理方法和技术掌握热处理的作用和工艺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3.1 机械零件的应力分析了解机械零件的应力类型和产生原因掌握应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2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了解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强度计算的公式和应用3.3 机械零件的校核和验证了解机械零件的校核目的和方法掌握校核和验证的步骤和技巧第四章: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4.1 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和特点掌握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步骤4.2 机械零件的尺寸设计了解机械零件的尺寸选择原则和方法掌握尺寸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3 机械零件的配合设计和分析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类型和特点掌握配合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分析和设计5.1 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概述了解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动态特性的分析和设计方法5.2 机械零件的振动分析和设计了解机械零件的振动类型和产生原因掌握振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5.3 机械零件的疲劳分析和设计了解机械零件的疲劳类型和产生原因掌握疲劳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六章:机械传动设计6.1 传动系统的类型和选择了解常见的传动系统类型(如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掌握传动系统选择的依据和原则6.2 齿轮传动设计了解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设计要求掌握齿轮强度计算、齿形设计和齿轮材料选择6.3 联接件设计了解联接件的类型和作用掌握螺栓、螺母等联接件的设计和选择第七章:机械轴和轴承设计7.1 轴的设计了解轴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轴的强度计算、尺寸设计和材料选择7.2 轴承的设计了解轴承的类型和功能掌握轴承的选择、寿命计算和润滑设计7.3 轴和轴承的组合设计了解轴和轴承组合的设计原则掌握轴和轴承组合的优化设计方法第八章:机械弹簧设计8.1 弹簧的类型和特性了解弹簧的种类(如圆柱弹簧、圆锥弹簧、螺旋弹簧等)掌握不同类型弹簧的特性曲线和应用场合8.2 弹簧的设计了解弹簧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弹簧的载荷、变形和材料选择8.3 弹簧的计算和校核了解弹簧计算的目的和方法掌握弹簧计算的公式和校核步骤第九章:机械密封和润滑设计9.1 机械密封的设计了解机械密封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机械密封的设计方法和选择依据9.2 润滑系统的设计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和类型掌握润滑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9.3 润滑剂的选择和润滑设计了解润滑剂的类型和性能掌握润滑剂选择和润滑设计的要点第十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0.1 实例一:减速器设计了解减速器的设计要求和步骤掌握减速器传动比的计算和齿轮参数的选择10.2 实例二:轴的设计与分析了解轴的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掌握轴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10.3 实例三:轴承的选择与应用了解轴承的选择依据和步骤掌握轴承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分析10.4 实例四:弹簧设计及应用了解弹簧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掌握弹簧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机械中的运用10.5 实例五:润滑系统设计了解润滑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掌握润滑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实例分析第十一章: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11.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概述了解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势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11.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与快速原型技术了解CAM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快速原型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1.3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与仿真了解CAE在机械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CAE软件的使用和仿真分析过程第十二章: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12.1 机械设计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设计优化的目标和类型掌握优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12.2 设计参数的优化了解设计参数优化的方法和过程掌握参数优化算法和实施步骤12.3 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了解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的概念掌握结构优化方法和工艺优化策略第十三章:机械设计的可靠性与维修性13.1 可靠性工程基础了解可靠性的定义和度量指标掌握可靠性计算和分析方法13.2 维修性设计了解维修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维修性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3.3 故障树分析(FTA)了解故障树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故障树构建和分析步骤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估与绿色设计14.1 环境影响评估了解机械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掌握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步骤14.2 绿色设计原则了解绿色设计的概念和目标掌握绿色设计的方法和实施策略14.3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则掌握在机械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第十五章:机械设计的前沿与发展趋势15.1 新材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了解新型材料的特性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掌握材料选择和应用的策略15.2 精密制造技术了解精密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掌握精密制造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5.3 智能化与信息化设计了解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掌握智能化和信息化设计的方法和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机械设计的类型和过程;机械设计的原则和标准;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失效分析;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机械零件的动态特性分析和设计;传动系统的类型和选择;齿轮传动设计;联接件设计;机械轴和轴承设计;弹簧设计;机械密封和润滑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机械设计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环境影响评估与绿色设计;机械设计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

4.机械设计中的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机械设备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识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图纸设计和选用材料、零件和构件等,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的过程。

-机械设计分为机械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和机械装置设计等几个方面。

2.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制造简易性。

-设计方法:确定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评价设计方案。

2.3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应力:介绍正应力、切应力和轴向应力等的计算方法。

-强度:介绍静应力强度、动应力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刚度:介绍刚度的概念和刚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变形:介绍零件受力产生的变形和变形计算的基本方法。

2.4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力学特性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动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几何特性和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给出一个具体机械设备的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设计方案。

4.小结和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机械设计的疑问和思考,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doc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doc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专业年级课程性质主讲教师第一章.1.章节名称:§1.绪论 1.1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1.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程序2.教学序次:第一讲3.教学内容: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程序。

4.教学目标:熟悉机器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5.本次课重点:机器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6.本次课难点:机械与机构概念的建立7.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PPT图像——图01—图03);板书(章节,概念、术语的含义等);口授(举例:自行车、钟表等构件及组成;其零件形状特征等。

)8.教学基本要求:熟悉零件、构件、机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了解机器的主要组成、熟悉机械设计基本要求。

9.课后要求:作业——思考题(A.什么是机器?B.机器的基本组成有哪些?C.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0.参考资料第二章.1.章节名称:§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2.1平面机构的组成;2.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2.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2.教学序次:第二、三讲3.教学内容:平面机构的组成;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4.教学目标:熟悉运动副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熟悉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5.本次课重点: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6.本次课难点:零件及构件的简化;复合铰链及虚约束的判定;三心定理的推导及应用等。

7.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PPT图像——图1.1—图1.24);板书(章节,概念、术语的含义等);口授(着重介绍重点和难点内容);例题(讲解教材例题1.1—和1.7,例题1.8学生自学)8.教学基本要求:熟悉运动副的基本概念,学会高副与低副的区别方法;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熟悉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了解三心定理的基本概念及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9.课后要求:作业——思考题(A.何谓构件?何谓机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B.何谓运动副?高副和低副是如何确定的?C.什么是平面机构?平面机构和空间和空间机构是如何区别的?D.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那些问题?E.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定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判别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性能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轴承和联轴器设计:分析轴承的类型、性能和选用原则,介绍联轴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5.机械结构设计:阐述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要素、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6.机械创新设计:探讨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7.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理论教学:48学时3.实践教学:16学时(含课程设计、实验等)4.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机械设计概述第2-4周:机械零件设计(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第5-7周:机械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第8-9周:轴承和联轴器设计第10-11周:机械结构设计第12周:机械创新设计第13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14周:课程设计第15周:实验第16周:复习与考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实践环节:30%(课程设计、实验等)3.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X,出版社:X)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等3.网络资源: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4.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八、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熟悉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1 机械设计的定义1.2 机械设计的内容和类型1.3 机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机械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2.1 设计准备2.1.1 收集资料和了解需求2.1.2 确定设计原则和目标2.2 方案设计2.2.1 选择机械结构形式和材料2.2.2 确定运动和动力方案2.3 详细设计2.3.1 尺寸计算和选择2.3.2 强度计算和校核2.3.3 设计图表和说明书2.4 设计评审和修改3.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3.1 设计原则3.1.1 结构合理性3.1.2 运动平稳性3.1.3 强度和刚度3.2 计算方法3.2.1 力学分析3.2.2 参数计算3.2.3 安全系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步骤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培养实际设计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机械设计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教材2. 教案:详细记录教学内容和步骤3.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4. 案例:收集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5. 设计软件:准备相关机械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机械设计方法的掌握。

3.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包括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创新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4. 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4.1 设计优化的概念4.2 设计优化的目标和类型4.3 设计优化的方法和步骤4.4 设计优化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5.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工程5.1 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5.2 可靠性预测和分配5.3 可靠性分析与设计5.4 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方法七、教学内容6. 机械设计的经济性分析6.1 经济性评价指标6.2 成本分析与控制6.3 经济效益评估方法6.4 经济性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7. 机械设计的环保与安全7.1 环保设计的原则和内容7.2 安全设计的原则和内容7.3 环保与安全在机械设计中的融合7.4 环保与安全设计的案例分析八、教学内容8. 机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8.1 CAD技术的基本概念8.2 CAD软件的选择与应用8.3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优势8.4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9. 机械设计的实验与验证9.1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9.2 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9.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9.4 实验结果对机械设计的影响十、教学内容10. 机械设计的创新发展趋势10.1 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10.2 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0.3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10.4 现代设计理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教学评价:6.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优化方法、可靠性工程、经济性分析、环保与安全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机械零件的选材和设计方法。

3. 熟悉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4. 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机械设计的定义和目的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设计方法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 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动力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载荷计算动力传输和动力平衡4. 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运动学基本概念和运动方程运动分析和运动控制5. 力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应用力学原理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设计软件:准备机械设计相关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用于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3. 设计项目:评估学生在实践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机械设计中的标准与规范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设计中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

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

2. 教学内容标准和规范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和国内常用的机械设计标准。

标准件和规范件的设计应用。

讲授法:介绍标准和规范的基本知识。

案例分析法:分析标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4. 教学准备教材:补充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资料。

教学课件:展示标准和规范的图表及应用案例。

5. 教学评价知识问答:评估学生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应用标准的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

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

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也许"机械基础教案13篇"就是你要找的,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多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的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教学基本内容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它常用机构。

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机械调速,刚性回转件平衡。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原则。

机械零件工艺性、标准化。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其它零部件设计:弹簧,减速器等。

2.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

结构工艺性。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识。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防振、减振的途径。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

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对象:机械工程、自动化、材料加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相结合所需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和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熟悉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常用零部件的设计。

3. 具备使用常见机械设计软件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和仿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5.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际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安排1.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零部件设计与计算- 轴、轴承和联接零件的设计- 螺栓、螺母和键的设计- 弹簧、传动带和链条的设计- 机械连接的原理和计算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SolidWorks、AutoCAD等机械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 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和仿真分析4. 机械设计实验- 轴承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螺栓拉伸应力的实验- 弹簧刚度和变形的测定- 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测试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课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计算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计算和分析,通过课堂作业和实验课的设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机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4.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开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02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机械设计定义及分类
机械设计定义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 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 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 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分类
机械设计可分为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三类。 新型设计是指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 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继承设计是 在设计新型机械时,对已有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 尺寸等进行继承,以此为基础设计新型机械;变型设计 是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 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及特点
传动平稳,易于实现无级 调速;
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 制;
能实现较大的力和力矩传 递;
元件布局灵活,方便系统 设计和维护。
液压与气压元件选用原则
01 根据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选择合适的元件 规格;
02
根据系统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元件的 材料和密封方式;
03
根据系统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要求选择元 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典型连接结构案例分析
螺栓组连接的结构设计。分析螺栓组连接的受力情况, 确定螺栓的规格和数量,合理布置螺栓位置,考虑防
松措施等。
输入 案标例题二
键连接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直径和传递的转矩选择 合适的键类型和尺寸,确定键槽的位置和尺寸精度要 求,考虑键的固定方式等。
案例一
案例三
铆接的结构设计。根据连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 的铆钉类型和尺寸,确定铆接孔的位置和尺寸精度要
机械设计规范
机械设计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这些规范对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各 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零件的尺寸标注、材料的选用、制造工艺的制定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案
1. 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
第15页/共476页
运动副及构件的表示方法
1.构件构件均用直线或小方块来表示,如图1-6示。
第16页/共476页
2.转动副
第17页/共476页
3.移动副 如图1-8所示,注意移动副的导路应与两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一致。
第18页/共Βιβλιοθήκη 76页4.高副两构件组成高副时的相对运动与这两个构件在接触处的轮廓形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表示高副时必须画出两构件在接触处的曲线轮廓。如图1-8、图1-9所示为齿轮高副和凸轮高副的表示方法。
第41页/共476页
平面连杆机构的缺点:(1)误差较大,降低机械效率。(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3)不宜用于高速传动。
第42页/共476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1)机架——固定件,如图2-1所示构件4;(2)连架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如图图2-1所示构件1和构件3;(3)连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如图2-1所示构件2。
目录
第2页/共476页
绪论
0.1 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机器是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机器的种类很多, 根据用途不同,机器可分为: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加工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 机、输送机等。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 机等。
第22页/共476页
【例1-1】如图1-11(a)所示为颚式破碎机的主体机构,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此机构为原动件偏心轴,从动件肋板、构件、机架共同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按图量取尺寸,选取合适的比例尺,确定A、B、C、D四个转动副的位置,即可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标出原动件的转动方向,如图1-11(b)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机械零件材料选择3.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4.机械传动系统设计5.机械轴系设计6.机械创新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难点: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教学软件:机械设计CAD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

4.实物模型:机械零件模型、机械传动系统模型。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实验法:通过实验,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机械设计,增强实践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初步认识。

2.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反馈策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1.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并计算其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2.分析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应用范围,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最新最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29
行业前沿动态分享
老师可以介绍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研 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包括新材料、新 工艺、新机构等方面的进展和应用。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领域 的热点问题和争议,包括设计伦理、 知识产权、环保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考 。
老师可以分享机械设计领域的行业趋 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绿 色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趋势和挑战。
根据被连接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选 择合适的过渡配合类型,如间隙配合、过 渡配合等,确保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
配合件材料选择
根据配合的性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 表面粗糙度要求,以确保连接的精度和稳 定性。
根据使用环境和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材 料,如钢、铸铁、铝合金等,以确保连接 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轴系零部件定义
轴系零部件是组成机械传动系统的重 要部分,包括轴、轴承、联轴器、离 合器、制动器等。
功能特点
轴系零部件在机械传动中起到支撑、 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其性能直接 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行平稳性、精 度和寿命。
2024/1/26
20
轴系零部件结构类型选择依据
2024/1/26
载荷性质 转速高低 工作环境 安装与调整
轴承校核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静载荷校核
根据轴承所受静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校核轴承的静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
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轴承,应重新选择或采取加强措施。
02
动载荷校核
根据轴承所受动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校核轴承的动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
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轴承,应重新选择或采取加强措施。
2024/1/26
03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和校核
03
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强度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机械基础教学设计机械基础课教学设计课题: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科目:机械基础设计人:郝相忠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一、分析学习内容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材《汽车机械基础》中第四篇第第十八章的第3节。

整个第十八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一共分两课时,上一节已经讲过了铰链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本节课重点讲解两大问题:急回特性与死点位置。

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十八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二、分析学生特征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确定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产生的条件;(2)明确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在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拓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为急回特性和死点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对于指导实践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我把它的探究过程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演示曲柄摇杆机构,提出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的优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的优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的优秀教案机械设计基础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论(一)教学内容1、引言2、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3、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机器的组成、特征及相关基本概念2、熟悉内容: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方法和一般步骤3、了解内容:课程内容、地位、作用和任务第二章平面机构(一)教学内容1、平面机构的组成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4、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6、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7、多杆机构简介(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自由度、约束、运动副和机构;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和几个基本概念(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极位夹角θ、压力角与传动角、死点)2、熟悉内容: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3、了解内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解析法和实验法第三章凸轮机构(一)教学内容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3、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4、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5、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按给定从动件规律设计凸轮轮廓(图解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2、熟悉内容: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3、了解内容:按给定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解析法)第四章间歇运动机构(一)教学内容1、棘轮机构2、槽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机构简介(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棘轮机构;槽轮机构2、了解内容: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机构第五章带传动和链传动(一)教学内容1、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2、V带和V带轮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利5、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6、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带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带传动参数的选择和计算;2、熟悉内容: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带的结构和规格,带轮的结构,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带传动的打滑、弹性滑动、滑动率、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带传动张紧的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绪论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2.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 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3.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学时分配:5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熟悉运动副及其分类,明确运动链和机构的区别。

2.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3.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明确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机构及运动副的概念、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自由度计算,虚约束。

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2. 明确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3.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和死点位置等基本概念。

4.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按给定的连杆长度和连杆的两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2. 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和死点位置。

3.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第3章凸轮机构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能按运动规律绘制S-ф曲线2. 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了解凸轮机构的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 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特点,刚性冲击,柔性冲击,S-ф曲线绘制2. 凸轮轮廓设计原理—反转法,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概念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4章间歇机构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2.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5章齿轮传动学时分配:1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熟悉渐开线性质,理解渐开线齿廓啮合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内容:绪 论目的要求: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对象及学习要求重点难点:重点:课程学习要求难点:课程学习要求计划学时:2绪 论第一节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机 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的定义: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机器的分类—原动机丨〉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机器-—工作机—> 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 物料、信息的机器机器主体部分由机构组成曲柄滑块机构: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连续转动凸轮机构: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齿轮机构:两个齿轮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机器的功能组成 ---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 控制部分___ 执行部分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用途广泛,如齿轮机构、连杆机构等只能用于特定场合,如钟表的发条机构第二节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一、本课程的特点是工程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工实习 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同 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家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设备的 能力,为今后操作、维护、管理、革新工程机械设备创造条件三、怎样学好本课程1. 重思考,常想几个问题:A.什么样子B.怎么运动C.工作原理、方式D.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2. 会查表、会用工具书3. 不注重公式的记忆一一哪些公式要记忆,会在课堂上和考试前提醒4. 多看一些设计方面的书,如工业设计、机械优化设计等5. 一定要会几个设计软件二维的: AUTOCA 三维的:Pro/E 、UG 等机构 的分一 类—通用机构一专用机构授课内容:第1xx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 —§1.2 ) 目的要求: 熟悉运动副的分类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副的分类难点:运动副的分类计划学时:2第一节平面机构的组成基本概念1、 平面机构的定义:所有构件都在互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2、 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个数一个平面构件有三个自由度,在空间内,一个构件有几个自由度?3、 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如:凸轮、齿轮齿廓、活塞与缸套等。

运动副的分类—12高副1、低畐U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沿某一直线相对移动组成的运动副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相对转动组成运动副2、高畐U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运动副的表示一移动副低副■■转动副 动副授课内容:第1XX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3 —§ 1.4 )目的要求:理解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原理、熟悉机构自由度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自由度计算 难点:自由度计算 计划学时:2第二节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时观察机构的组成及运动形式时,不可能将复杂的机构全部绘制下来观 看,应该将不必要的零件去掉,用简单的线条表示机构的运动形式:机构的运 动简图、机构简图1、运转机械,搞清楚运动副的性质、数目和构件数目;2、 测量各运动副之间的尺寸,选投影面(运动平面);3、 按比例绘制运动简图;简图比例尺: 卩I =实际尺寸m /图上xxmm4、 检验机构是否满足运动确定的条件。

举例:绘制图示颚式破碎机的运动简图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一、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机构的自由度保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机构中各构件相对于机架的独立运 动数目 一个原动件只能提供一个独立运动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自由度二原动件的个数平面机构的每个活动构件在未用运动副联接之前,都有三个自由度经运动副相联后,构2 A 1 T件自由度会有变化: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 +Ph ) 二、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例如: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解:活动构件数n=7 低副数PL=10F=3n -2PL -PH=3X 7 —2X 10- 0=12、局部自由度: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出现在加装滚子的场合,计算时应去掉Fp例如: 计算图示两种凸轮机构的自由度本例中局部自由度FP=1F=3n—2PL—PH—FP=3X 3 2 x 3—1 —1 =1 或计算时去掉滚子和铰链:F=3x 2 —2x 2 —1=1机械设计基础教案3、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不起作用的约束计算自由度时应去掉虚约束例如:已知:AB= Cf> EF,计算图示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自由度n=3,PL=4,PH==3n -2PL -PH=3X 3 —2X4 =1授课内容:第2xx 平面四杆机构(§ 2.1—§2.2)目的要求: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计划学时:2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一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而另一个为摇杆。

2)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曲柄。

3)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摇杆。

急回特性v1 二C2/t1v2 二C2/t2 仁180 °+ 0 , 2=180 °- 0•/ 1>2 , 二t1>t2 , v1<v2行程速比系数K = 输出件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输出件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0 =180°(K-1)/(K+1)机构的死点位置摇杆为主动件,且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有:丫 =0此时机构不能运动,称此位置为:“死点”机械设计基础教案避免措施: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靠飞轮的惯性第二节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平面具有整转副可能存在曲柄整转副存在的条件最长杆与最短杆的XX之和应w其他两杆XX之和整转副是由最短杆(曲柄)与其邻边组成的C丄-■当满足杆长条件时,说明存在整转副,当选择不同的构件作为机架时,可得不同的机构。

女口授课内容:第2xx平面四杆机构(§ 2.3 —§ 2.4 )目的要求: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计划学时:22.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可根据两连架杆是曲柄还是摇杆,把铰链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而后两种可视为曲柄摇杆机构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的演变。

通过用移动副取代回转副、变更杆件xx、变更机架和扩大回转副等途径,还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其他演化形式。

下面我们分别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几幅图来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曲柄滑块机构请看下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2. 摇块机构见下所示的卡车车厢自动翻转卸料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1导杆机构见下图的曲柄滑块机构演化的导杆机构。

(a)3.定块机构见下图所示的抽水唧筒抽水唧筒双滑块机构双滑块机构:是具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我们可以认为是铰链四杆机构两杆XX趋于无穷大演化而成。

下图所示的这种机构中的两种,一种是从动件3的位移与原动件转角的正切xx,称为正切机构。

另外一种是从动件3的位移与原动件转角的正弦xx,称为正弦机构。

正切机构正弦机构偏心轮机构再来看下图所示的为偏心轮机构。

杆1为圆盘,其几何中心为。

因运动时该圆盘绕偏心转动,故称偏心轮。

,之间的距离称为偏心距。

按照相对运动关系,可画出该机构的运动简图。

偏心轮是回转副扩大到包括回转副而形成的,偏心距即是曲柄的XX。

偏心轮机构2.4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问题:1.按照给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位置、速度、加速度)设计四杆机构;2.按照给定轨迹设计四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1.图解法:直观清晰2.解析法:结果精确3.实验法:简便易行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在下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摇杆的xx和摆动的角度,要求设计四杆机构。

设计步骤如下:1.计算极位夹角,2.任意选定转动副的位置,并按的xx和角大小画出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和。

3.连接,过作,过作直线垂直于,与相交于点。

作三点的外接圆,贝卩圆弧上任意一点与连线的夹角。

故曲柄的回转中心应在圆弧上。

若再给定其他辅助条件,如机架转动副间的距离,或处的传动角,则点的位置便可完全确定。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铰链四杆机构4.点位置确定后,按曲柄摇杆机构极限位置,曲柄与连杆共线的原理可得由此可求出曲柄XX连杆XX按给定连杆的两个或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如下所示,是连杆要通过的三个位置,该四杆机构可如下求得:按给定连杆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1.连接。

2.分别作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相交于点。

3.分别作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相交于点。

则交点,就是所求铰链四杆机构的固定铰链中心,即为所求的铰链四杆机构在第一个位置时的机构图。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知道,若知连杆两个位置,则点,可分别在中垂线,上任意选择,因此有无穷多解。

若再给定辅助条件,则可得一个确定的解。

授课内容:第3xx 凸轮机构(§ 3.1 —§3.2 )目的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重点: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难点: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计划学时:23.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组成。

凸轮通常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则按预定运动规律作间歇(或连续)直线往复移动或摆动。

请看下图所示的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凸轮1以等角速度回转,它的轮廓驱使从动件(阀杆)按预期的运动规律启闭阀门。

内燃机配气机构送料机构上图所示则是自动送料机构。

当有凹槽的凸轮1转动时,通过槽中的滚子3, 驱使从动件2作往复移动。

凸轮每转一周,从动件即从储料器中推出一个毛坯送到加工位置。

凸轮机构的分类接下来学习凸轮机构的分类如果按凸轮的形状分,可以分为:①盘形凸轮:如下图⑻所示②移动凸轮:如下图(b)所示③圆柱凸轮:如下图(c)所示凸轮的类型如果按从动件的形状分,可以分为:①尖顶从动件:如下图(a)所示。

②滚子从动件:如下图(b)所示。

③平底从动件:如下图(c)所示rlb I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下面三种:1. 等速运动规律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3. 简谐运动规律3.3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图解法原理II)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按从动件的已知运动规律绘制凸轮轮廓的基本原理是反转法。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若将上图所示的整个凸轮机构(凸轮、从动件、机架)加上一个与凸轮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此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