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和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它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开裂非常必要。
一、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混凝土中的水分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认真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措施如下:1.使用干燥的骨料和混凝土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2.使用混凝土密封剂,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混凝土的含水量进行测试,确保水分含量不超过标准要求。
二、增加混凝土中的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通过加入适量的抗裂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中的开裂现象。
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适合的抗裂剂。
抗裂剂的选择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进行选择。
2.按照标准要求加入抗裂剂。
一般来说,抗裂剂的加入量应该控制在混凝土总重量的2%~5%之间。
3.混凝土中的抗裂剂应该与其他化学添加剂分开使用,以避免相互干扰。
三、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混凝土的硬化,温度也会不断升高。
如果混凝土中的温度升高过快,就会导致开裂现象。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防止阳光直射。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冷却剂,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延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
四、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中的收缩是导致开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也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添加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
五、控制混凝土的压力混凝土中的压力也是导致开裂的原因之一。
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要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以及环境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水胶比、使用合适的水泥标号、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同时,可采用复合材料等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2.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措施: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喷雾胶涂或喷雾湿短刷涂等方法,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水保护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减少水分的渗透和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会发生开裂。
因此,可以采用加纤维和减少水胶比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并采用隔板、铰缝或预应力技术等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施工和预应力控制。
4.裂缝处理措施:一旦地下室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扩大和渗水。
可采用填充材料填充裂缝,如聚氨酯密封胶等,对裂缝进行封堵;如果裂缝较宽或较严重,可以采用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如水泥砂浆灌浆、聚氨酯灌浆等。
5.加强地下室防水层: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层是防止地下水渗透和地下室结构受潮的重要保护措施。
可以采用涂料、卷材、喷涂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从结构裂缝渗透进来。
6.地下室环境调控:地下室环境潮湿、温度变化大,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要合理调节地下室的环境湿度和温度,避免大范围、频繁的湿热和干燥,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总之,地下室混凝土防裂及裂缝处理措施的核心是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裂缝处理、加强地下室防水层以及地下室环境调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保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符合,以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裂缝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及预防措施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对构筑物外观厂房较大影响,同时对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产生影响,严重是对构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甚至于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
目前,裂缝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其补救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提出七条比较常用的裂缝处理措施。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1裂缝类型分析(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就其展开程度分为表面裂缝、贯穿性裂缝、破坏性裂缝;就其在结构表面形状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按其发展情况分为稳定裂缝和不稳定裂缝、能闭合裂缝和不能闭合的裂缝;按其尺寸大小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类,微观裂缝是混凝土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它是不连贯的,一般存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尺寸较小裂缝宽度通常情况下不超过0.5mm。
宏观裂缝是指尺寸较大的裂缝,裂缝宽度通常情况小大于0.5mm,可存在混凝土内部,也可存在于混凝土表面;按时间可分为施工期间形成的雷锋和使用期间产生的裂缝;按其影响因素可分为设计因素裂缝、材料因素裂缝、施工因素裂缝、使用因素裂缝、温度因素裂缝,不均匀变形因素裂缝、钢筋锈蚀裂缝等几大类。
(2)塑性裂缝塑性裂缝出现在结构表面,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这种裂缝太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塑性裂缝又成龟裂,严格来说属性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产生这种雷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当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而振动时间过长时,水泥浆浮在上层,骨料下沉时收到钢筋或其他物质的约束,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是混凝土的表层产生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起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因而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大,或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也会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混凝土中常见的缺陷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中常见的缺陷及预防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使用广泛、效果稳定,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缺陷。
本文将就混凝土中常见的缺陷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一种常见的缺陷,主要分为收缩性开裂和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
1. 收缩性开裂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控制不当,就容易引起开裂。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1)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材料。
(2)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适的增塑剂或添加剂,以减少收缩。
(3)在浇注混凝土时,合理安排浇注顺序,避免过早脱模。
2. 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产生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1)使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热应变。
(2)采用合适的开裂控制措施,如加入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二、混凝土表面麻面不平混凝土表面麻面不平主要包括颗粒堆积、肌理不均匀等缺陷,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质量。
预防措施如下: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砂浆用量,避免砂浆分离。
2. 加强振捣、浇注时的操作控制,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地填满整个模具。
3. 使用细石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自流性,减少麻面不平的情况。
三、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强度不达标,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预防措施如下:1.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高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3. 加强振捣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提高强度。
四、混凝土中气泡孔隙混凝土中的气泡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甚至引起混凝土脆裂现象。
预防措施如下: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气泡产生。
2. 使用外加剂或添加剂,如减水剂和气泡剂等,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生成。
3.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加强振捣,排除混凝土内的气泡。
五、钢筋锈蚀在混凝土结构中,如果钢筋遭受到湿度、氧气和盐等因素的侵蚀,就会发生锈蚀,导致钢筋的抗拉能力下降。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开裂问题开裂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所引起的。
为了预防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施工温度过高和干燥过快,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应力得到平衡,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3.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等措施,以帮助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减少开裂风险。
4.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和冷缝,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要预防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保证水泥与骨料的比例适当,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和骨料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3.在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浇筑和养护,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和步骤的准确性。
4.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度不达标的情况,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空鼓问题混凝土空鼓问题指的是混凝土表面与内部骨料之间出现空隙。
为了防止混凝土空鼓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不能充分振实。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内部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充分结合,减少空隙的产生。
3.严格按照养护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减少空鼓的产生。
4.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踩踏和碰压等操作,避免混凝土内部的空泡。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中常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对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果温度变化过大,就容易产生裂缝。
2.水分变化: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因为干燥或者湿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负载作用:长期受到重压或者外界负载作用,如人流、车辆等,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4.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适当调整水灰比、材料的选用等因素,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裂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柔韧性和韧性,提高其抗裂能力。
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以增加其抗裂能力。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变化,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或者在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温等。
4.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充分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空隙,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加强混凝土的保湿措施: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保湿,以防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引起的裂缝。
6.加强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和施工:在有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合理设计预应力布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预应力良好地控制在混凝土截面内,避免出现局部预应力损失而引起的裂缝。
7.定期检测和维修: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发现裂缝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用钢筋增强,填充防水材料等。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材料,其性能稳定、耐久性强、施工工艺简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开裂现象,给建筑结构的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开裂原因(一)质量问题1.水灰比过大或过小:水灰比过大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过小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从而导致开裂。
2.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会使混凝土中存在过多的大颗粒骨料,导致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增大,易出现开裂。
3.施工不规范:混凝土施工时,如摆模不平、震捣不均、养护不当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环境问题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膨胀和收缩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易出现开裂。
2.湿度变化:混凝土在不同湿度下吸水和排水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湿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易出现开裂。
3.荷载变化:混凝土在受到不同荷载作用时,内部应力分布不同,因此在荷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易出现开裂。
(三)其他问题1.材料老化: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等材料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2.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果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柱、梁截面面积过小或者跨度过大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三、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一)质量控制1.合理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选用水泥、骨料等材料,设计合理的配合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可塑性。
2.保持施工规范: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摆模平整、充实、震捣均匀、养护到位等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可以采用降温剂、加冰等方法,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2.湿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湿度,可以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法,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3.荷载控制: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荷载,采用合理的荷载分配方案,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建筑混凝土地面裂缝qc范例
建筑混凝土地面裂缝qc范例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地面裂缝是常见的问题。
正确的质量控制(QC)非常重要,以确保地面的均匀和耐久性。
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些QC范例。
1. QC范例一: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1 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过快干燥收缩,而低温则可能引起冷凝水结冰,加剧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因此,室温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1.2 控制混凝土含水量:适量添加水会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过多的水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易裂。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并保持在合适的水灰比范围内。
1.3 进行适当的基础处理:地面基础的处理对于减少裂缝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定。
2. QC范例二:适当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混凝土地面时,应遵循以下适当的施工方法:2.1 充分的浇筑:确保混凝土充分覆盖地面,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充分的振捣,以排除气泡和空洞。
2.2 均匀的浇筑: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确保混凝土均匀浇筑,避免厚度不均导致的应力集中。
2.3 控制材料配比:混凝土中的材料配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应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材料配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要求。
3. QC范例三: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混凝土地面施工完毕后,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地面质量的关键。
3.1 保持湿润:在混凝土刚浇筑后的初期,应采取湿润措施,防止过快的水分蒸发。
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水,覆盖湿润的棉布等方法,保持湿润状态。
3.2 控制负荷施加:在混凝土地面下方施加额外负荷可能导致地面开裂。
因此,在混凝土固化期间,应尽量避免重物、机械设备等负荷施加在地面上。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地面,发现裂缝或其他问题应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强和填缝。
总结: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施工方法和维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发生。
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治理措施
2023-11-10CATALOGUE目录•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工程实例分析01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选择低水化热、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水泥骨料外加剂选用优质骨料,控制骨料的级配和粒径,减少骨料之间的空隙率。
选用高效、质量稳定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03原材料控制0201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合理设计配合比适量增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增加掺合料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控制水灰比配合比优化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加强温度监测和控制,防止温度应力过大导致裂缝产生。
施工过程监控温度控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
施工工艺控制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减小裂缝产生的概率。
增加保护层厚度02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总结词干缩裂缝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之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而形成的裂缝。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宽度较细,一般在0.05-0.2mm之间。
干缩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表面干燥收缩,而内部湿度变化较小,收缩较小,从而在表面形成拉应力,导致裂缝产生。
此外,使用高强度水泥、水泥用量过大、砂石含泥量高等因素也会增加干缩裂缝的风险。
总结词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主要出现在隧道工程中,因为隧道内温度变化较大。
详细描述温度裂缝通常在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后出现,宽度一般在0.2-1.0mm之间。
温度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混凝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构造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但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通病,如混凝土开裂、结露、泛碱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的通病至关重要。
一、混凝土开裂1. 预防措施:(1)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应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
(2)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要充分浇水,保持湿润状态,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引起的开裂。
(3)采用合适的控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开裂。
2. 处理方案:(1)采用增强混凝土的方法,如向混凝土表面喷涂抗裂剂、增强剂等。
(2)采用钢筋或边框加固的方法,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混凝土结露1. 预防措施:(1)加强通风和排湿:建筑内部应加强通风换气和排湿,减少室内湿度,避免混凝土结露。
(2)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控制水汽的释放,减少混凝土表面结露的可能性。
(3)在混凝土表面刷涂防水涂料,增强混凝土对水的防护性能。
2. 处理方案:(1)使用加热器等设备,加快室内空气循环和干燥速度,减少混凝土结露。
(2)使用除湿器等设备,降低室内湿度,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汽。
(3)对严重结露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防止混凝土面层的脱落或损坏。
三、混凝土泛碱1. 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材料中尽量减少或控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的含量。
(2)采用低碱性水泥或添加剂来减少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含量。
(3)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和渗透,以减少混凝土的碱性物质析出。
2. 处理方案:(1)对混凝土进行除碱处理,如刷涂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等。
(2)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处理泛碱现象,如使用激光或化学溶液等。
(3)针对泛碱较严重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加固和防护措施,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防止开裂几种技术措施!
混凝土防止开裂几种技术措施!一、路桥原材料选材防开裂技术措施1. 选用强度等级为42.5 级的低水化热和含碱量在0.06%以下的低碱含量且细度适中的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水泥中C3A含量应在6%~8%范围内。
对于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选用42.5 级矿渣水泥(代号P.S),以降低水化热。
严禁使用早强水泥。
2.在混凝土中掺加优质磨细复合矿粉及优质粉煤灰,且总掺量不低于30%,降低水化热和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增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防止因水化热及钢筋锈蚀造成混凝土开裂。
3.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缓凝泵送剂,达到延缓水泥水化反应时间和速度和降低水胶比的目的。
4.夏季施工时,为进一步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在掺加优质磨细矿粉和Ⅰ级磨细粉煤灰同时增掺柠檬酸缓凝剂。
5.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质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钢筋混凝土结构)和0.0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6.严把选材关、进料关、检验关,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有疑问的材料。
二、混凝土配制防开裂技术措施1.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制全部按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进行配制,并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且在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开裂。
2.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不应小于12h。
承台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20h;承台、现浇梁混凝土在夏季施工时,增掺适量柠檬酸缓凝剂,以达到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20h 以上。
所有混凝土的浇筑均应在初凝时间之前完成。
3.在满足混凝土设计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配制混凝土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模量,避免早期混凝土收缩由于早期混凝土弹性模量过大而产生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这对于防止混凝土开裂是至关重要的。
三、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措施基本规定1.对承台、墩身、现浇梁等混凝土正式灌注前进行模型试浇筑和试养护及温度测控,以对浇筑工艺、养护方法与工序进行最终验证和确定,并给出施工过程中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和防止开裂的具体技术措施。
承台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应对
承台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承台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承台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
为了确保承台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并及时应对是至关重要的。
一、混凝土开裂的预防与应对混凝土开裂是承台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开裂不仅影响了承台的美观度,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了预防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保证其流动性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适量的水灰比。
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干燥收缩过大而引起开裂。
2. 使用适当的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例如,使用矿物粉等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开裂倾向。
3. 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合理控制浇注速度、浇注温度以及施工顺序等,避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脱硫层,从而减少开裂的风险。
4. 做好养护工作:对于刚浇筑的混凝土,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覆盖湿麻袋、喷水养护等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快速干燥导致的开裂。
二、钢筋锈蚀的预防与应对钢筋的锈蚀是承台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钢筋锈蚀不仅会导致承台的抗拉能力下降,更严重的是可能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和脱落。
为了预防钢筋锈蚀,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防止钢筋与水泥浆接触:钢筋与水泥浆的接触会导致钢筋锈蚀,应在施工前采取隔离措施,如涂抹防锈层、使用塑料套管等,避免钢筋直接接触水和水泥。
2. 做好防水层施工:承台的防水层施工应仔细、严密,确保承台与外界环境隔离,减少水分渗透,并采取防潮措施,以保护钢筋免受潮气的腐蚀。
3. 加强养护管理:对于已经铺设的防锈材料和防水层,需要进行及时养护,确保其效果持久。
注意检查和清理梁底等混凝土顶面的排水孔,防止积水导致钢筋锈蚀。
4. 定期检测与维护: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承台,定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钢筋锈蚀问题,做好维护工作,延长承台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与预防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与预防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混凝土的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常常会出现开裂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还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混凝土开裂的原因1. 强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因此在混凝土受到拉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2. 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不当操作也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比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充分,混凝土表面未及时覆盖保养,混凝土的成分比例不合适等。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个原因。
比如,气温变化、湿度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4. 基础沉降:建筑物的基础沉降会导致混凝土受到不均匀的受力,从而出现开裂现象。
5.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也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个原因。
比如,地震、风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三、混凝土开裂的预防措施1. 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的材料选用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用材料时,应该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砂等材料。
2. 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开裂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的充分振捣,混凝土表面应该及时覆盖保养。
3.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在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内力的分配情况,尽可能减少不均匀受力的情况。
4. 加强基础的处理:基础的处理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基础处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减少基础沉降的情况。
5. 加强结构的维护: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结构的维护。
比如,对于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缺陷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其扩大。
四、结论综上所述,混凝土开裂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等。
此外,适当的施工工艺也能减少外力对混凝土楼板的影响,比如避免冲击和震动,防止楼板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裂缝。
2.加入纤维材料将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使其形成多个短小的细裂缝,从而减少大面积的裂缝出现。
常用的纤维材料有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等。
掺入纤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3.加入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具有一定膨胀性能的材料,可以在混凝土硬化后发生膨胀变形。
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让混凝土在出现塑性收缩时进行膨胀,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拉应力,降低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膨胀剂有石膏、硫酸钙和铝粉等。
在使用膨胀剂时需要注意掺入量的适当性,过高的掺入量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4.使用布缝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在预定位置预留一定的裂缝,然后在裂缝位置使用布缝条进行处理。
布缝条可以起到隔离和分散裂缝的作用,将裂缝引导到布缝条上,避免裂缝扩展至整个楼板。
布缝条可使用橡胶、塑料、纤维材料制成,选择适当的布缝条材料和规格可以增加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
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楼板的抗裂性能。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降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能减少缺陷和瑕疵,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
例如,控制混凝土的振捣程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控制浇筑速度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和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入纤维材料和膨胀剂、使用布缝条以及控制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施工中防止开裂的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防止开裂的方法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但它们容易开裂,这会降低它们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防止开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
1.控制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混凝土中的水分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混凝土刚浇筑时,水分含量应该适中,过多或过少的水分含量都会导致开裂。
因此,应该使用正确的水泥、砂和石料的比例,以及适量的混凝土掺水,控制水分含量。
2.加强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是加强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混凝土的表面加入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防止混凝土在承受重压或温度变化时开裂。
3.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在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
在夏季高温季节,应该使用水喷雾或遮阳布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冬季寒冷季节,应该使用加热器或覆盖绝缘材料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这样可以帮助混凝土逐渐达到设计强度,从而降低开裂的风险。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这样可以帮助混凝土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养护时间应该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厚度来确定,一般为7到28天。
在养护期间,应该保持混凝土的表面潮湿,防止过快的蒸发和干燥,这样可以帮助混凝土逐渐达到设计强度,从而降低开裂的风险。
5.添加混凝土添加剂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纤维素、液态膨胀剂或聚合物,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能力。
这些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在承受重压或温度变化时开裂。
6.正确的施工方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使用正确的施工方式。
这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压实和养护。
如果施工方式不正确,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空隙过多或不均匀,从而增加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总之,防止混凝土开裂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正确地控制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加强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养护、添加混凝土添加剂和正确的施工方式都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有效方法。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档标题][键入文档副标题][键入作者姓名]2017/11/25混凝土作为工程中的基础材料,它的开裂将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困难。
本文简要介绍了混凝土开裂形成裂缝的种类,并就混凝土开裂的具体原因及控制或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和措施做了详细探讨。
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和措施班级:03 姓名:胡歌学号:88摘要:混凝土作为工程中的基础材料,它的开裂将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困难。
本文简要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并就混凝土开裂的具体原因及控制或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和措施做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开裂变形裂缝荷载裂缝控制或预防混凝土开裂一、引言混凝土是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胶结浆体将分散的砂、石子经搅拌而粘结在一起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抗拉强度低、抵抗变形的能力差并容易开裂产生裂缝,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什么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呢? 二、混凝土裂缝种类分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要研究裂缝分裂的原因,首先要将裂缝的种类进行分析。
裂缝是建筑施工中材料由于某种原因或几种原因共同引起的结构中产生不连续的现象。
而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观裂缝。
其分布是不规则、不连贯的,但是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于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发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连贯的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
混凝土搅拌后是一种不定型的可塑性材料,其中水泥是混凝土增强的主要胶结材料。
水泥的化学收缩与水泥的品种、标号、细度、用量及施工工艺有关。
一般来说,水泥的标号越高、细度愈大、用量愈多,混凝土的收缩率也就随之增加。
混凝土在经过收缩阶段后,总的收缩率应控制在%左右。
混凝土收缩是其固有的物理特性,也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
一般地在工程中出现裂缝的部位不同,产生裂缝的原因也不同。
特别是泵送混凝土出现裂缝一般是难以避免的。
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及时处理,将工程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混凝土裂缝一般可以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
荷载裂缝又可以分为外荷载裂缝和荷载次应力裂缝;变形裂缝也可以分为材料自身变形裂缝和结构变形裂缝。
a. 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所引起的裂缝称为变形裂缝。
这类裂缝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b. 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而出现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
这类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低,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导致结构变形,从而出现裂缝。
三、混凝土开裂的具体原因及控制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和措施水泥水化热过高(1)分析:混凝土内的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是混凝土升温,并与外部气温形成一定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其大小与温差有关,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开裂及裂缝的宽度。
(2)防控措施:a.提高粉煤灰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
b.降低用水量,从而降级胶凝材料用量。
c.掺加矿粉,进一步降低水泥用量。
d.采用低热水泥(3d、7d水化热低的水泥)。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1)分析: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
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为体积安定性不良,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过多、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CaO)必须合格;水泥中氧化镁(MgO)含量不得超过%,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水泥中三氧化硫(SO3)的含量不得超过%。
(2)防控措施: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不能用于工程中。
混凝土碳化(1)分析: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其化学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钙,使混凝土空隙中充满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其碱性介质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钢筋表面生成难溶的Fe2O3和Fe3O4,称为钝化膜。
碳化后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当碳化超过混凝土的保护层时,在水与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钢筋开始生锈,混凝土产生裂缝。
(2)防治措施:混凝土碳化破坏的防治,对于混凝土的碳化破坏,我们在施工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一是,在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对于水位变化区以及干湿交替作用的部位或较严寒地区选用抗硫酸盐普通水泥;冲刷部位宜选高强度水泥;二是,分析骨料的性质,如抗酸性骨料与水、水泥的作用对混凝土的碳化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三是,要选好配合比,适量的外加剂,高质量的原材料,科学的搅拌和运输,及时的养护等各项严格的工艺手段,以减少渗流水量和其它有害物的侵蚀,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另外,若建筑物地处环境恶劣的地区,宜采取环氧基液涂层保护效果较好,对建筑物地下部分在其周围设置保护层;用各种溶注液浸注混凝土,如:用溶化的沥青涂抹。
还有,若建筑物一旦发生了混凝土碳化,最好采用环氧材料修补,若碳化深度较大,可凿除混凝土松散部分,洗净进入的有害物质,将混凝土衔接面凿毛,用环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补,最后以环氧基液做涂基保护。
气温变化大(1)分析: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早期:自浇筑商品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
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商品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商品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晚期:商品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2)防治措施:热天浇筑商品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a.在商品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b.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商品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
c.施工中长期暴露的商品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碱骨料反应(1)分析: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简称AAR)条件是在混凝土配制时形成的,即配制的混凝土中只有足够的碱和反应性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后就会逐渐反应,在反应产物的数量吸水膨胀和内应力足以使混凝土开裂的时候,工程便开始出现裂缝。
这种裂缝和对工程的损害随着碱骨料反应的发展而发展,严重时会使工程崩溃。
(2)防治措施: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外加剂的总碱性物质含量。
一般情况下,水泥含量低于%作为预防碱骨料反应的安全界限。
加上外加剂和水个其他成分中加入的碱性物质,一般控制混凝土含碱量低于3kg/m3可防止碱骨料反应。
不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
如果水泥含碱量高或混凝土总碱量高于3kg/m3,则应对骨料进行活性检测,如经检测为活性骨料,则不能使用,或经与非活性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试验对工程无损害时,方可按试验规定的比例混合使用。
掺如某些活性混合材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如硅粉、粉煤灰、高炉矿渣等。
隔绝水和湿空气的来源。
如果在担心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部位能有效地隔绝水和空气的来源,也可以取得缓和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效果。
混凝土早期受冻(1)分析:低温条件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对处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温度的降低速率比内部要明显的多,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和由此引起的温度应力,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尚不足以抵抗该温度的应力,混凝土表面便会产生不规则的可见或不可见裂缝。
这些裂缝绝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并且会在荷载作用下逐渐扩展,慢慢成为侵蚀性成分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也正是这些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长期耐久性大大降低。
(2)防控措施:a.改善混凝土配合比:低温条件浇筑混凝土时,为减少冬季临时防护的时间,需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通过如下方法可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①使用早强型水泥,在混凝土结构不受硫酸盐腐蚀时,可以采用C3S、C3A 含量较高的水泥,因为这类水泥水化比较快,而且释放的水化热较高,利于混凝土凝结硬化和早期强度的发展。
②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一般提高60-120kg/m3,通常认为每45kg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可以使混凝土温度增高5-9℃。
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或采用富水泥浆的拌合物,可以缩短凝结时间和加快早期强度发展。
b.提高混凝土某些组分的温度当露天堆放的集料中含有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在拌合之前须将集料中的冰块融化,以免在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出现集料成团现象。
若单纯加热水不足以提高混凝土温度,也可加热骨料,但骨料温度不宜超过52℃。
如当气温低于4℃,拌合水的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集料温度应加热到15℃左右即可;若粗集料干燥且无冰冻现象,拌合水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只需将细集料加热到40℃左右即可;若集料中无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则可以不需加热集料,只加热拌合水就可使混凝土达到合适的拌合温度。
虽然混凝土中集料和水泥的质量之和比拌合水质量大很多,但是水的比热容约是集料和水泥的五倍。
在混凝土组分中,加热拌和水操作方便且温度易控制从而成为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加热后的水温不宜超过60-80℃,拌合水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水泥闪凝和水泥团聚等不良现象。
若拌合水温度超过80℃,在拌合时一定要避免水泥与热拌合水的直接接触,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各组分的投料顺序,一般可先将热水和骨料混合搅拌后再投入水泥。
拌合物各组分的温度必须加以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利于水泥水化凝结而不产生过高的内部温度,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此外,拌合物温度过高在低温环境下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这将对体积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不利。
c.掺入混凝土外加剂掺加早强剂,在低温条件下掺入小剂量的早强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结及早期强度的发展。
但是含氯的早强剂不得用于有潜在腐蚀危险的混凝土中,也不宜用于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中,早强剂的使用并不能取代必要的养护和防冻措施。
d.采取合理的养护和保温措施希望混凝土能在7-21℃下水化凝结,最重要的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之内温度不要降到10℃以下,最好是能在21℃条件下保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