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云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a34b01763231126edb1173.png)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摘要:云计算是当前it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云计算的应用必将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是对高校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能提供快速便捷的资源存储、共享、学习和计算能力。
本文从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提出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信息资源库建设策略。
本文就如何在云模式下建设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进行研究。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教育资源云教育平台1 概述当前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从而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也转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化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把“课程、教材与共享资源建设”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校“质量工程”的核心任务。
云计算作为it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应用云计算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云计算的应用必将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解决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之间的矛盾带来了希望。
把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中去,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2 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以及平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的延续与革新,从商业角度来说云计算是一种成功商业化的计算机概念。
云计算已经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相互交换和使用的模式,通过网络按需求扩展的方式获取用户所需的软件、硬件以及应用与开发平台等多种资源。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资源池中进行计算,资源池由大量的计算机构成,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应用系统对于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的需求。
它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型。
从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类型上看,云计算可以提供三类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基于虚拟化技术高校云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虚拟化技术高校云平台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69e4d16ff00bed5b9f31d54.png)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校云平台的构建研究摘要:为解决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成本、资源利用及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了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特点,给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云平台的构建方案和云平台提供服务的流程。
方案利用了云计算的按需提供服务、资源池及高效性等特点,构建了具有资源集中、灵活配置等优势的云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率相对不高、管理繁杂等问题,让现有资源更好地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资源池;云平台构建中图分类号:tp3931云计算在我国高校的应用现状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1]。
目前,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的发展,高校对云计算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高校数据中心的发展,经历了“物理数据中心”、“虚拟化数据中心”、“私有云”到“混合云”的阶段性发展,当前高校的云计算发展主要应用于第三阶段的发展,并逐步进入第四阶段的发展。
高校云计算在以上的阶段性发展上[2]。
2高校云平台面临的问题在综合性高校中,各学院、职能部门多,小型的应用系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校内大部分应用系统的特点:用户访问轻量级;应用系统架构简单,基本是网站+数据库模式;存储空间要求不大。
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1)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低。
高校采购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主流的配置。
校内各个学院、职能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备采购,很多设备都是重复采购,导致成本增加。
其中一些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易淘汰,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而一些小应用系统因为资金问题,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2)存储增长的限制。
有的应用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数据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存储的升级导致原有存储的淘汰。
学校云平台实施方案
![学校云平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ce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c.png)
学校云平台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管理的需求,学校云平台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就学校云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学校云平台的实施需要充分调研和规划。
在实施之前,学校需要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明确目标和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学校云平台的实施需要注重技术支持和保障。
在选择云平台服务商时,学校需要考察其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和口碑声誉,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供应商,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团队,及时处理和解决技术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学校云平台的实施需要进行全员培训和推广。
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人员都是学校云平台的使用者,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云平台进行教学、学习和管理。
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增强大家对云平台的认知和接受度,推动云平台的广泛应用。
最后,学校云平台的实施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云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确保云平台能够真正为教学和管理服务。
综上所述,学校云平台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充分调研规划、技术支持保障、全员培训推广和监督评估,才能实现学校云平台的有效应用,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学校能够根据本文提出的建议,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云平台的顺利实施和应用。
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
![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e4b0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b.png)
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式也逐渐向着智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演进。
近年来,威海市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加大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力度,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本文将对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其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意义1. 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
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和资源。
2. 提高学习效率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学习,提供更为贴近实际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促进教学改革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据了解,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包括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和评价系统等。
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学资源库纷纷加入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完善的网络学习空间。
2. 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在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学资源相当丰富多样,包括数字化的教材、教学设计、课件、视频教学、网络直播课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获取到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
3. 教学应用逐步深入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也逐步深入到学校教学及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线上授课、作业批改、教学评价、学生档案管理等。
基于云平台的校园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校园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539a9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b.png)
2020.06随着高校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集成应用办公系统的出现将传统的零散、无序的应用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了服务资源利用率。
在传统的部署中,服务器、终端用户、数据等资源都是零散存在,效率不高,但当某个系统无法提供服务或某台服务器无法提供服务时,只影响该服务,不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云平台是一种通过云方式架构的综合服务平台,它将虚拟化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分布式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等有机整合,可粗略地认为是在网络上存在一个服务器,该服务器能提供不同的服务,甚至完成一个单位或机构的所有业务。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便于统一管理。
文献[1]至文献[6]都提出了校园网云服务平台的设计或构建思路。
将基于OpenStack 来构建校园网云服务平台,为高校校园网服务平台提供建设思路。
1当前校园网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校园网服务平台是一个资源及应用高度集中的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工作及娱乐的需要。
教师可利用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或网络教学,传输音视频及文字资源。
学生可利用服务平台进行学习,将教师发布的各项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开展在线办公,完成各类发文、签章等审批操作。
随着应用系统越来越精细化、碎片化,当前校园网服务平台无法满足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校园网服务平台为零散平台,独立服务。
传统的校园网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各应用系统独自为政、单独完成其功能,如财务系统则由财务处负责管理与维护、公寓管理系统由后勤处管理或公寓办管理、教务系统由信息中心管理、无纸化考试系统由教务处管理等,每个单独的系统都是由其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与维护,其在架构上较为零散,资源耗费大,管理复杂。
(2)无法满足高并发的在线教学需要,在线教学效果不佳。
高并发的在线教学是当前高校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在无法进行线下教学时,在线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教学服务平台在其用户并发数、存储空间、计算节点等内容上,由于受到硬件限制,无法进行高并发在线教学。
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实践及创新应用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
![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实践及创新应用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ab4d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9.png)
2、教职员工服务
智慧北航的智慧办公平台为教职员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视频会 议系统实现了远程会议和协同办公,减少了不必要的出差和会议成本;文档共 享平台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递和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线客服系统 则为员工提供了实时的问题解答和事务处理渠道,减少了办事环节和等待时间。
其次,深化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在线课程平台和教 学管理系统,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学校还强化了信息化 在科研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
在创新应用方面,中央财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成果显著。例如,学校运用大数 据技术对教育教学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师生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 同时,学校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例如,校 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身份识别、消费支付、信息查询等多重功能,方便了师生 的校园生活。
2、应用系统建设
智慧北航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了智能感知平台、智能客服系统、 电商服务平台等应用系统。智能感知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校园各类设 施的智能化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智能客服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师生提供 24小时的在线咨询和服务;电商服务平台则整合了校园内外的各类资源,为师 生提供了便捷的在线购物和服务。
总之,中央财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为国内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 借鉴。智慧校园建设是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 模式等措施,高校将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并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加强团队建设。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开展团队 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云计算平台建设与部署实践与应用
![云计算平台建设与部署实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d55ee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1.png)
云计算平台建设与部署实践与应用1. 学习现状分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云计算平台。
本文旨在介绍云计算平台建设和部署的实践和应用。
在介绍云计算平台实践和应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当前云计算平台的现状。
目前,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和部署有两种主要形式:公有云和私有云。
公有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用户只需要购买服务即可享受云计算的各种功能。
私有云则是由企业自己搭建和维护的云计算环境。
2. 云计算平台建设实践在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实践中,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设施包括物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软件环境搭建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需要支持特定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
对于这些软件环境的选择和配置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3. 安全保障云计算平台涉及到很多敏感数据,因此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者遭受攻击等安全问题。
3. 云计算平台部署实践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可以选择基于公有云或者私有云来实现,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式的具体实践:3.1. 公有云部署实践公有云部署实践相对较为简单,企业只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即可。
公有云服务商会提供一定的服务等级协议(SLA),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服务等级。
3.2. 私有云部署实践私有云部署实践比较复杂,但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私有云平台搭建需要考虑基础设施、软件环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4. 云计算平台应用实践云计算平台应用范围广泛,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实践:4.1. 数据备份和恢复企业经常需要备份和恢复重要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将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4.2. 数据存储和计算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存储和计算成本,同时提高处理速度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云平台实践
![清华大学云平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a0e2fb10912a216147929fc.png)
清华大学云平台实践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刘乃嘉2019年11月•院系和部处内部信息化需求–校系两级信息系统建设模式–院系信息化需要基础设施–院系几乎无能力维护基础设施,安全问题频发•教学、科研环境需求强烈–教学中大作业、实验、项目需要在一段时间有稳定计算、存储环境–科研过程中研发、测试、演示等需要有快速部署的基础环境•资源型系统增多–传统信息系统对硬件资源消耗基本可控–服务型应用逐步变为主流•网盘:存储•视频直播、点播:带宽、IO•开源软件镜像站:带宽、IO•反向代理:带宽•云相关技术的探索–服务器虚拟化技术•vmware:07年开始•kvm、xenserver、openvz:12年开始尝试–存储•Moosefs:11年开始,近800TB裸容量,用于备份和大文件存储•CEPH:与kvm配合,作为kvm的存储•Swift:与知识管理等业务配合–几点体会•管理复杂度比较高•技术更新很快基础云平台项目概况•基础云平台项目–2017年改善办学条件专项–IaaS层•建设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为院系、教师提供计算、存储资源–PaaS层•建设校级云盘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为师生(5万人)提供云盘服务,每人可用容量100GB•建设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软件代码托管环境•进一步丰富开源软件镜像服务总体框架•基础云平台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设施云平台•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云管理软件–云盘–开源软件镜像站–代码托管•基于商用Openstack平台构建–计算•基于KVM虚拟化技术•支持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FreeBSD,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国产操作系统•支持裸金属服务器管理–存储•基于Ceph的3副本分布式存储架构•使用SSD盘作为journal,加速写速度•采用独立双万兆网络提高读写速度–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融合•基于商用Openstack平台构建–网络•SDN架构,基于VxLAN•采用支持VxLAN的交换机和网卡,对流量进行卸载,降低系统消耗•采用虚拟路由器实现多租户三层隔离•用户可自选网络架构–虚拟机采用内网IP地址,公网使用浮动IP–虚拟机直接使用公网IP•支持IPv6静态地址•支持用户配置的防火墙和负载均衡•服务器–120台•2路CPU•4块万兆网卡•11块10TB硬盘(ceph存储)、2块480G SSD(ceph journal)•网络–汇聚、接入两层,柜顶接入交换机连接服务器–服务器•业务流量10G*2,存储流量10G*2•采用LACP协议实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接入和汇聚交换机•采用二合一虚拟化架构•接入下联万兆,上联100G*2•网络拓扑2*10G 链路100G 链路汇聚层2台接入层12台数据中心核心层(已有)………………………………120个节点•在基础设施云平台上搭建•为学校5万师生提供每人100G可用容量的云盘服务•功能–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Mac OS、Linux操作系统•iOS、Android移动终端•Web方式访问•WebDAV方式访问–支持链接方式共享、用户操作审计•架构–直接采用ceph的rados接口对接ceph–服务器(5万用户)•前端:5台8核16G内存虚拟机+2台office预览虚拟机•后端:3台数据库虚拟机、2台全文检索虚拟机–存储•空间需求满配5PB,实际配置3PB,比率60%•信息安全–不良信息与不良文件–文件版权代码托管服务•在基础设施云平台上搭建–采用gitlab ce版本搭建–使用虚拟机–对接学校统一认证–不允许建立公开的项目–存储•先期配置1TB硬盘•使用ZFS作为文件系统,方便扩容和备份开源软件镜像站•基本情况–2台物理机,统一由云平台管理–本机盘作为数据存储盘•一台采用传统raid(SSD由raid卡管理)•一台采用ZFS(SSD由ZFS管理)–使用云平台负载均衡进行流量分发–2台物理服务器独立从上游同步•运行情况–国内较为著名、使用量较多的开源软件镜像站–现有100多项(个)开源软件–由TUNA协会同学负责维护–Apache、CentOS、Arch Linux等多个项目成为官方镜像站–高峰带宽超过6Gbps,通过负载均衡限制在4Gbps几点体会——IaaS•复杂度高–虚拟化、存储、网络、防火墙•软硬件集成程度高–硬件设备需要统一由云管理平台调度•实施成本高–最低可用的硬件需求不低•技术成熟度一般–相对11、12年,技术成熟度有大幅度提升–标准化程度一般–新技术不断涌现:容器、GPU、FPGA等•处于可用、可以部署状态几点体会——SaaS•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多–邮件→云盘→日历→代码托管→问卷……–无业务软件→通用业务软件→专业服务•构建模式需要讨论–公有云or私有化–是否定制•后期维护模式与维护成本–自行维护or公司代维–持续的维护费谢谢!。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089b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b.png)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云计算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方式。
在这种技术方式的支持下,我们可以进行许多新的设计与实现,从而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品质。
而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云计算在智慧校园中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智慧校园这一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在设计与实现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中,优秀的云计算平台可以为智慧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平台可以将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多种资源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并且支持可视化的数据存储、管理、分析与决策,从而实现对智慧校园的全方位支持。
在云计算支持下,我对智慧校园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个可视化的教学资源库系统。
在实现的过程中,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按照各个学科和课程的不同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标准化和集成,使其成为一个可视化的教学资源库,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们查找和使用。
其次,在智能化校园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云计算智能管理平台。
该平台可以实现对校园管理数据采集、分析与交互的全过程管理,方便信息共享,实现数据挖掘及分析,并且可以自动生成计划与建议,提高校园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开销。
最后,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学生信息管理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选课、查询个人信息、评教等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在线答疑、查询学生成绩等活动,学校可以针对各类需求,自主开发和维护多种功能,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们查询和使用。
总而言之,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与实现智慧校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
通过充分发挥云计算平台的优势,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快捷、高效的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进一步提高校园的智能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为教师提供更优秀的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c2a4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1.png)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
其中,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之一,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成为了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一、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定义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是指将智慧校园的各项服务整合到云服务平台上,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平台。
它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整合校园内部的信息系统和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为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方式,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效率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可以将校园内部的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流。
师生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访问数据,方便快捷。
2. 降低 IT 投入成本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方式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需要不断投入新的资金进行更新和维护。
而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则由第三方服务商负责硬件、软件的购买、维护和更新,减少了校园对 IT 资源的投入。
3. 增强信息安全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加严格的数据安全保障,通过对云端数据的加密和控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数据被篡改。
4. 促进校园数字化转型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可以整合校园内部的各种信息系统和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服务,促进了校园数字化转型。
三、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应用案例1. 浙江大学智慧校园平台浙江大学智慧校园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平台整合了学生教务信息、学生生活信息、校园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实现了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无缝衔接。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应用等多种方式访问平台,并享受到高效、便利的服务。
高校云教育平台的构建研究
![高校云教育平台的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dc483af111f18583d05a77.png)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 的推进 ,师生对 网络信息 资 源 的需求 不 断增 加 ,同时 ,对 网络 的承载及 资源 配 置能 力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现有 的软 、硬件 系
Ab s t r a c t :Cl o u d c o mp u t i n g i s a n i n e v i t a b l e c h o i c e f 0 r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mo s t c o l l e g e sf or
,
o f n e t wo r k s y s t e m, d a t a r e s e r v e wa y s a n d s o f t wa r e d e p l o y me t, n a s we l l a s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c l o u d mi g r a t i o n
关键 词 :云教育;云计算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 号 :T P 3 9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2 — 0 1 0 5 ( 2 0 1 3 ) 0 1 — 0 0 2 4 — 0 4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fbbb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6.png)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等,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
这些政策为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育改革需求: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任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及有效的教学管理工具,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学生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建设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对于教师来说,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建议和辅导服务。
浙江大学CNSPOC云课程平台探索与实践2
![浙江大学CNSPOC云课程平台探索与实践2](https://img.taocdn.com/s3/m/e6b923ca2cc58bd63186bdda.png)
信息技术
由教师或教师团队创建 内容的模式,无法支撑 或持久支撑网络课程教 学的深层次变革。 CMS、LMS如此 MOOC如此 SPOC亦如此
教学模
式
课程内
容
(五)SPOC生态圈:学校共创智慧和商业智慧
本校使用 选择高校开放 社会开放
课程类型
引用元课程 教师 创建课程 元课 程 数字 教材 出版 浙江大学 SPOC 学习课程
(三)形面向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的信息化 支撑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支持下 的高等教育教学 模式研究试点
学院 课程建设
信息中心 计算存储与网络 支撑
出版社 课程内容出版 支撑
教育技术中心 课程开发 支撑
搭建高校校园信息云平台的意义及实施方案
![搭建高校校园信息云平台的意义及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129b4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5.png)
搭建高校校园信息云平台的意义及实施方案杨文利(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一、高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系统不统一。
各个部门内部存在着多种彼此孤立的应用系统,系统之间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系统中可复用的功能重复建设,数据一致性也无法得到保证,使得应用系统各自为战。
(2)未形成科学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于一台服务器,服务器资源浪费严重。
鉴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成为电子公务建设的主流,这项工作对机制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3)未形成跨部门应用系统建设的良好环境。
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是以需求为主导的工作,着重解决当前校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在短时间内建设好跨部门应用系统,是提高学校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搭建高校校园信息云平台的意义(一)让学院的信息建设从重点系统建设转向全面均衡发展目前学院各个部门都推行节能减排,推广无纸办公,各部门的信息基本都使用电子文档的方式保存和使用,系统建设的推广力度很大,但也局限在重点部门的重点任务建设了系统,本课题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得更多应用可以共享基础信息,省去分别建设独立系统的麻烦。
(二)实现从基础网络建设转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单纯的信息传输是网络基础建设完成后即可提供的功能,但这已经不能符合现在的应用和发展,面对产生的信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信息是否可以共享,以减少多余信息的产生,减少数据垃圾,提高虚拟空间的使用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特征,本平台的搭构就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物理支持;再次,从各部门系统应用转向“大部门”应用,本平台的搭构,将这些部门的功能进行整合,使得独立的系统独立的部门上升到一个整体的部门。
(三)通过云平台的搭构可以实现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能为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想实现数据分析和挖掘,必须有海量存储做为依据,本平台就可以实现海量数据存储。
智慧校园一体化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一体化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798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展现层
支持PC、移动终端等多终端展现, 提供统一、个性化的信息门户,提 升用户体验。
技术方案概述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计算资源的灵活扩展和动态分 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感知、识别、监控 和管理,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 ,为决策提供支持。
采用SOA架构,实现业务系统的松耦合集成,促进信 息共享与交流。
关键技术实现
数据安全
云计算资源管理
采用数据加密、容灾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和分 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数据分析
物联网应用
采用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等技术,提高数 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采用智能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现设备 的智能化管理。
教育改革需求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要求高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创新和 改革,建设智慧校园云平台是适应教育改革需求的必然选择 。
需求分析
数据整合
整合全校各部门的数据,打破 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交
换。
服务整合
整合各部门的服务资源,提供一 体化的服务体验,提高师生办事 效率。
管理整合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提高 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05
平台部署与实施方案
平台部署策略
云计算基础设施
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 以满足智慧校园一体化云平台 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数据安
全等需求。
平台部署方式
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将平台 组件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 上,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处
理。
自动化部署
利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实现平 台的快速部署和配置,减少人
山东省云教育平台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事例
![山东省云教育平台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73027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b.png)
山东省云教育平台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事例
日前,山东省大数据局发布了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惠民”领域优秀案例榜单,XX市教育局“一体化云服务推动教育服务应用创新”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惠民—教育服务”优秀案例。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结合实施XX市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启动“智慧教育”建设项目——XX市“智慧教育”云平台。
云平台的建成,为全市域师生的优质资源共享、移动化碎片化的在线教与学、随时随地的网上备课、跨时空的在线点播、精准创新的在线备课与网络教研、智能化教学评价、教学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全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XX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汇聚海量优质资源,全面覆盖中小学知识点,建成了完整的中小学数字化优质资源体系,试题总量超过11 00万套,XX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个年级所有学科的全部知识点内容。
云平台的网络学案比日常学校里班级授课时使用的学案更丰富,不仅包括引领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和其中的环节要素,还可以包括教师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精选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以及用于诊断、评价的作业、测试题等。
云平台利用录播教室覆盖全市100%中
小学校的优势,把全市的录播教室连接起来建成跨越时空的空中课堂,真正实现了教学和教研活动的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
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的研究报告
![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e9dc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e.png)
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的研究报告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的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引领出一种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教学平台,它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能力与网络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详细分析了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下远程网络教育的需求上。
最后,探索了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后续研究的形式,如全球合作、交流和共享等,以促进其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远程教育,全球共享引言云计算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之一,它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却是比较新的领域。
云计算教育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接收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了其应对未来并具有竞争力的机会。
网络教学平台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领域。
国内外许多学校和机构都采取了网络教学模式。
然而,根据近期疫情的影响,远程教育已经变得无所不在。
由此,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支持来应对这一挑战,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教育资源。
本文通过对云计算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这两个领域的结合点和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同时,本文还将展示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践应用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及其特点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提供的可以共享的计算资源。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可扩展性、弹性、可靠性、易管理性、按需分配、高性能和安全性。
云计算能够根据应用的需要提供弹性的资源分配,例如可动态调整计算资源,从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网络教学平台及其特点网络教学平台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平台。
其主要特点包括课程管理、资源管理、信息沟通和交流、互动教学和多种形式的评估等。
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基于云计算平台搭建的网络教学系统,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此外,云计算还可以极大地降低对硬件和软件的投资。
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
高校云平台建设方案
![高校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45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1.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高校云平台建设方案# 高校云平台建设方案## 1. 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云计算作为一种创新的计算模式,已经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校云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
本文将介绍高校云平台建设的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实施和推广等内容。
## 2. 需求分析高校云平台建设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需求- 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件、习题等,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 支持远程教学,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
- 提供虚拟实验室环境,满足实验课程的教学需求。
### 2.2 科研需求- 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支持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 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满足科研人员进行复杂计算和模拟的需求。
- 提供协同办公环境,方便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
### 2.3 管理需求- 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 提供校园网、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无缝集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 提供集中化的设备管理和监控功能,方便进行维护和管理。
## 3. 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高校云平台的架构设计如下:### 3.1 整体架构- 前端界面: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 云计算平台:提供虚拟化、资源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 存储与计算:提供大规模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持教学和科研需求。
- 网络与安全:提供网络接入、身份认证和安全防护等功能。
- 数据库与应用:提供数据库存储和应用服务。
### 3.2 分层架构- 用户接入层:提供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的功能。
- 平台管理层:提供设备管理、资源调度和监控等功能。
- 计算服务层:提供高性能计算和虚拟实验室等服务。
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设想与实现
![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设想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1695b1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4.png)
1概述灵活运用当前海量智慧教育资源和结合信息技术环境趋势,由点及面,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智慧、自由、共享的学习要求。
智慧教育云平台能为学习者提供很好的智慧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旨在探讨传统教育环境的弊端,提出改进与发展方向,以期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理念重新构思与设计,进而实现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理论架构,为未来万物互联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建设提供重大参考价值。
2设计原则2.1立足教育,稳定生态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要始终围绕实际应用价值展开[1]。
立足教育本身主体地位,拓展思维模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当前诸多教育难题提供条件。
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互为支持,坚持“科教一体”的基本理念,创新协调发展,整合技术优势,克服现实难题,坚持教育互动性以及“教”与“学”的本质这一主线不动摇。
互联网作为工具,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在线教育的发展。
2.2角色互换,软硬一体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要实现从“软件为主”到“硬件为主”再到“软硬一体”的变革,要抛弃以前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的知识传授思路,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模块化、定制化、多媒体化的智慧教育。
2.3统筹整合,分步实施统筹学校教育资源与配置,促进教学条件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有效协调整合,进行系统化运维管理,对资源分配利用实现最优化,整体效益实现有效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趋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知识获取的环境。
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教育有机统一体制,步步为营,分步实施,阶段性发展,打造出涉及社会全民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信息化服务平台,进而推动教育平台建设,推进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4统一标准,理念融合通过统一目前教育课程体系标准,融合当前智慧教育平台理念,体现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以此促进平台及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特性与学情,产生针对性辅导效果以及标准的课堂校验体系。
2.5教学一体,智能交互智慧教师借助智慧教室,运用多元化授导、研讨、远程互动等方法,结合前端信息技术,对教室场景和学生需求精准挖掘,最终完成教学任务[2]。
云管平台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云管平台建设问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b3a5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5.png)
云管平台建设问题探究报告本文就云管平台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度探究和分析,起首介绍了云管平台的观点和重要性,并总结了目前云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后,通过对几个典型的云管平台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建议和措施,以增进云管平台的建设和进步。
一、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普及,云管平台作为云计算环境下的管理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云计算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管理功能,包括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监控和性能管理等。
它可以提高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二、云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1. 问题一:标准缺失目前,针对云管平台的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导致不同厂商提供的云管平台之间存在差异,限制了云计算环境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2. 问题二:安全性不足云管平台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和重要的任务管理工作,因此安全性是一个分外关键的问题。
然而,当前云管平台在安全方面的能力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各种安全攻击。
3. 问题三:性能瓶颈随着云计算环境规模的扩大和任务数量的增加,云管平台的性能瓶颈逐渐显现。
同时,云管平台还需要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因此性能问题对其的影响尤为重要。
三、案例分析本探究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云管平台建设案例进行分析,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探究,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和挑战:1. 问题一:功能不全在云管平台建设中,功能不满是一个非屡屡见的问题。
我们发现,一些云管平台的功能并不完善,或者存在一些缺陷。
2. 问题二:部署复杂云管平台的部署过程往往比较繁琐和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给云管平台的建设带来了浩繁困难。
3. 问题三:监控不足在对云管平台建设案例进行探究时,我们发现一些云管平台的监控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准时全面地监控云计算环境的各项指标和性能。
四、建议与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增进云管平台的建设和进步,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建议一:制定统一标准云管平台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增进不同厂商的互操作性和云计算环境的可扩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云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孟占永(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摘要:面对高校信息化管理运维存在的问题,对云计算相关技术进行学习与研究,并通过对高校IT基础架构需求分析,提出了高校私有云平台建设的需求目标,给出了私有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对云平台的规划与设计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给出一个比较合理、适用、可扩展的云平台建设方案。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私有云1 引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个高校建设的应用系统从几十到几百个不等,使用的虚拟化架构也存在多样化,同时对IT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也比较低下,可用性不高,造成管理运维压力较大。
如何更好地支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保障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态化和高可用的运行,并减少管理运维压力、节能减排,是高校IT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成为未来IT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云计算是未来IT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主要技术支撑[1]。
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答案。
2高校建设云平台需求分析2.1学校现状分析以笔者所在学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运维,建设有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机房,完成全校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建设,并完成了初步的系统与数据集成。
但还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没有完全实现数据共享。
计划通过虚拟化技术搭建学校私有云平台,完善智慧校园建设。
2.2需求目标高校私有云平台建设不但要满足系统应用对底层平台的技术要求,更要服务教学、管理、科研为中心,要将现有IT资源完成统一平台管理调度和监控,更好地保障应用稳定性并减少运维压力与成本压力。
针对高校信息化的管理和运维,云平台设计需达到基本目标如下:(1)构建具备柔性、弹性特征的IT基础设施架构(2)满足大数据对底层的技术要求(3)有效降低IT总拥有成本(4)增强业务可用性(5)提升业务响应能力3云平台总体架构规划3.1 关键技术选择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核心和基础[2],也是搭建校园云平台的主要技术。
通过对前期使用过的主流虚拟化技术产品:VMware VCenter/ESX,Microsoft System Center/Hyper-V,Citrix XenServer/Xen的比较和市场调研。
综合其使用和管理成本、后期技术支持、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对云服务的支持能力、对大数据平台的支持能力等各个方面考虑,最终选用VMware公司的产品为基础架构配合国内知公司的云计算管理软件搭建校园云平台。
3.2 平台规划区域管理控制区:负责整个云平台的管理、调度工作,是云平台的核心,通过主备模式部署,充分保证云平台的可靠性。
虚拟计算/分布式存储区:提供云平台的各种计算能力、自动化服务能力。
采用计算、存储一体化部署模式,服务器既作为计算节点,同时也作为分布式存储节点使用。
每个分布式存储节点建议使用1-2块SSD做数据缓存加速提供更高IOPS。
存储阵列区:云平台计算节点服务器通过光纤交换机与现有SAN设备相连,为云平台提供高性能的共享存储资源。
3.3 逻辑架构设计西亚斯大数据私有云平台整体逻辑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层、资源池层、服务层、应用层。
1、基础层由机房环境、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组成的硬件资源基础。
2、资源池层云资源层是将基础层的IT硬件设备进行池化后的资源,然后按功能划分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和应用资源池进行使用,满足不同业务系统需求。
3、服务层通过云管理平台软件将资源层的资源聚合,提供各种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如弹性计算服务,自动化部署、虚拟机高可用、网络管理及安全等,可以在配额范围内通过云平台门户自助完成资源的使用工作,同时还包括资源准入、资源使用、资源监控、资源统计和资源考核等,通过自助的方式实现对配额范围内自动化云服务和云资源池的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
4、应用层各类应用运行是由云资源池提供的计算、存储资源等以及由云服务提供的各种功能上承载。
3.4 硬件平台采用8台2路12核X86服务器和两台高性能双活FC存储,配合VMware的VCenter和VSOM及NSX构建虚拟化计算平台,利用8台低端和老旧X86服务器构建分布式存储集群,通过云管理软件对原有异构虚拟化资源和新建虚拟化资源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报表分析,提升资源的调度灵活、智能弹性管理,加快业务系统部署,实现IT运维向IT资源服务的转变。
4 云平台方案设计4.1 计算资源设计1、虚拟化架构云平台将分散给不同应用系统的基础硬件资源进行整合纳管,构建统一虚拟化资源池。
通过在X86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引擎,将X86服务器的CPU、内存、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从而实现在一台X86服务器上运行多台虚拟机。
2、Linux容器技术支持(LXC)云平台应对对容器的支持,同时也可以摒弃hypervisor层,支持在裸机之上搭建容器。
搭建完成后同样使用品高云管理平台做统一资源调度和监控管理。
3、计算功能设计(1)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2)动态迁移(3)资源调度●轮循模式:自动在所有服务器中逐一遍历创建计算资源。
●贪婪模式: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中剩余资源最多的创建计算资源。
●节约模式: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中资源占用最多的创建计算资源。
●最大能耗服务器优先: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中功耗使用最大的创建计算资源。
●最小能耗服务器优先: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中功耗最小的创建计算资源。
●利旧服务器优先: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中早先加入的创建计算资源。
●利新服务器优先:自动使用所有服务器新加入的创建资源。
(4)资源快速交付●快速交付大量虚拟机●快速交付大容量存储空间,并且可以提供给未迁移至云平台的应用使用●快速交付多个IP地址、VLAN、子网资源(5)弹性伸缩●弹性策略设置:可依据系统访问量、CPU压力、网络压力等设置弹性策略,当策略被触发时,云平台自动做出的反应,如增加、减少虚拟服务器数量。
●计划任务:可针对业务周期设定在特定的时刻触发弹性的能力,如周末、月初等。
自动补齐:弹性虚拟机集群中的任意虚拟机宕机,会自动依据模板创建一个新虚拟机,补足集群总量。
(6)数据库自动化(7)软件自动化安装(8)应用自动化部署4.2 存储资源设计1、整体架构存储子系统负责管理调度存储设备,如FC SAN、IP SAN、分布式存储,将这些存储设备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的存储空间。
不仅如此,存储子系统同时还支持先进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将多台存储服务器串连成一台大容量的存储服务器,可以在内部自动完成数据切片以及冗余操作,并通过内置对HIVE 海量数据仓库的技术支撑,为将来的海量数据处理做好了准备。
另外存储资源的使用计量也由存储管理子系统完成。
SAN存储+分布式存储,构成了云存储的两个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级和二级存储分级。
2、存储功能设计(1)数据副本自动冗余(2)在线增减存储节点(3)多服务器同时对外提供服务,避免单点故障(4)应用直连(5)支持对象存储加密(6)支持SSD缓存加速4.3网络架构设计1、整体架构作为云平台的核心区域虚拟化计算的网络架构部分采用了VMware的NSX技术。
NSX网络虚拟化平台实现了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的解耦,是基于骨干-枝叶节点的Folded CLOS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3],无需关心底层网络架构,更不关心底层物理网络的品牌,只关心服务器、虚拟机之间的IP是否可达。
当然也对网络的一些功能提出了要求,要求物理网络具备的特性是:简单性、可扩展性、高带宽、容错、QOS。
IP网络用于管控区、计算区、分布式存储区连接。
若分布式存储使用SSD 缓存加速功能,建议每节点至少配置两个万兆网口避免产生性能瓶颈。
光网络用于FC-SAN存储的访问,计算节点服务器通过光纤交换机与FC-SAN 设备相连,推荐采用2个或以上的高速FC接口,提高链路冗余性。
2、功能设计(1)网络资源管理云平台部署完成后,将能够对云中的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子网资源、VLAN资源、IP资源等。
云平台支持用户通过界面进行配置子网、申请VLAN/IP、绑定IP等操作。
支持云平台管理内部网络,还支持对接现有的网络体系,由现有的网络设备负责IP地址的管理。
(2)网络自动隔离云平台支持网络安全组功能,将不同的应用、不同用户划分在不同的安全组中,实现彼此间网络的自动隔离。
(3)虚拟防火墙虚拟防火墙提供了对虚拟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的安全防护。
云平台用户通过界面自定义防火墙的开放端口、允许访问的地址段。
(4)软件负载均衡云平台提供软件负载均衡功能,用户通过自助界面创建负载均衡器,并可选择任意数量虚拟机组成集群,降低宕机风险,提高应用系统应对大规模访问的处理能力。
根据应用实际运行状况,可随时动态增加、减少负载均衡集群的服务器的数量,并可设置负载端口的转发策略。
4.4预期效果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现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成一个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良好的扩展性、自动化管理的数据中心。
并利用云管理平台统筹规划全校的数据和硬件资源,形成基于校园网的内部私有云。
实现业务的持续性、并能根据相应的规则实现IT资源的按需分配,实现数据中心透明可视化管理,促进数据中心云建设。
5 结束语云计算相关技术成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是解决高校IT资源运维管理和应用的首选,根据高校自身的条件,利用现有软硬资源建设适合自己的云平台,实现对学校的各类IT资源统一管理,使其得到有效利用,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与数据安全,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1] 姚立.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型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3(12):23-24.[2] 柏忠贤,崔纯,张健.高校云计算机实验室虚拟化解决方案探究[J].软件导刊,2014(6):5-8.[3]范恂毅,张晓和.新一代SDN VMware NSX网络原理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