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圈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课件(22页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课件(22页ppt)
②消费者---大多数动物; ③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部分提供 物质和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 生 物 与生物 圈 课 件 (22 张ppt)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 生 物 与生物 圈 课 件 (22 张ppt)
2.科学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应选用D( )方
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收集和分析资料
D、实验法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 生 物 与生物 圈 课 件 (22 张ppt)
三、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②注意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③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 ④注意个人安全 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 生 物 与生物 圈 课 件 (22 张ppt)
习题举例: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
于生物因素的是
()
A.温度C B.土壤 C.草 D.水分
2.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 十分优越。这主要是和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水和温度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第一单 元 生 物 与生物 圈 课 件 (22 张ppt)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每小组应准备多少只鼠妇做实验(C )
A、1只 B、2只 C、10只 2.铁盘一侧遮光,另一侧不遮光 的作用是什么?

(完整版)2017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ppt

(完整版)2017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ppt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举例):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_非__常__少__; 荒漠中的骆驼刺,_根__系__非常发达;寒冷海域中的海豹,_皮__下__脂__肪__ 很厚。 (2)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_土__壤__疏__松__。
科学探究的方法: (1)探究的六大环节:提出问题、_作__出__假__设__、制订计划、_实__施__计__划__、 得出结论、_表__达__和__交__流__。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_研__究__对__象__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这种条件_不__同__以外,其他条件都_相__同__的实验。
三、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_空__间__范__围__内,_生__物__与_环__境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生态系统由_生__物__部分和_非__生__物__部分组成,后者包括_阳__ _光__、__空__气__和__水__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吃__与__被__吃__的关系而 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很多条_食__物__链__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判断能力。由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 环境中,所以,在较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会慢慢增加,开始时数量为 1 m,最后接近m,所以选项D正确。
2
考点一: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适应 环境
影响 环境
方式
以不同形态、不同生理特征 适应环境
【典题示范】 (2015·威海学业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 实验设计,以下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PPT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PPT
织、输导组织等 ❖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得生物体
❖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 眼虫、变形虫
❖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得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得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得分化,而 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 较高大。
❖ 本105页1题 ❖ 人工受粉 ❖ 当传粉不足得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 被子植物得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得萌发、植 株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与死亡。
❖ 生物圈中得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 类与种子植物。`
❖ 绿色植物得生活需要水
❖ 水分在植物体内得作用 ❖ 水分就是细胞得组成成分 ❖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得固有姿态 ❖ 水分就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与运输得溶剂 ❖ 水分参与植物得代谢活动 ❖ 水影响植物得分布 ❖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得途径 ❖ 根吸水得主要部位就是根尖得成熟区,成熟
❖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得有机物可以作 为鱼得饵料,放出得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 且就是大气中氧气得重要来源。
❖ 藻类得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 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得碘、褐藻胶、 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得生物——病毒
❖ 病毒得种类
❖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 毒(噬菌体)
❖ ▲植物细胞得基本结构
❖ 细胞壁:支持、保护 ❖ 细胞膜:控制物质得进出, ❖ 细胞质:液态得,可以流动得。细胞质里有液
泡,液泡内得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 细胞核:贮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得场所, ❖ 液泡:细胞液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课件)(37张ppt)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课件)(37张ppt)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知识巩固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 物因素的是:
A.温度
B.土壤
C.草
D.水分
知识巩固
1.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 A.二氧化碳.水.昆虫等 B.耕牛.农民.农业害虫等 C.空气.阳光.水.杂草等 D.空气.阳光.水.土壤.肥料等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PART
01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知识巩固
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紧密不分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它生物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精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精讲课件ppt
第一篇 过教材 考点透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1课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考点梳理 常考点突破 实验突破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命现象举例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鲸换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天气炎热时,人体会出汗
第 13 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解析: “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 传的特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B
规律总结:常考生物特征的对应实例: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施肥、土壤营养液、捕食; ②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落叶、出汗; 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触碰含羞草、动物发现危险后逃命。
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
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都有细胞结构。由此可知①⑤
⑥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非生物,②③④⑦属于生物。
答案:D
第 15 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方法指导:区分生物和非生物,需清楚生物(除病毒外)应同时具有多项特征, 单凭其具有的一两项特征就轻易判定,则容易出现误判。
第3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 生物能繁殖 生物有遗传特性 生物有变异特性
生命现象举例 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逃走
蘑菇能由小长大 鱼、鸟等产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同一窝小狗的毛色不同
第4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积累。
食物链 (4)图中大鱼小鱼属于生态系统的__
__者
强调:只有食物链和食物网不能构成生态系统,必须加上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2014中考试题
• 28.(4分)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 简图。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
水稻属于

(2)该食物网包含 条食物链。
蛇 青蛙
生产者
4田鼠 麻雀螟来自 水稻(3)图中螟虫与田鼠之间是
关系。
竞争
(4)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稻田生态系统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自动调节
蛇 青 蛙
田麻 鼠雀
螟 水稻 虫
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而是互相联系的,
2-31,交流试卷“考点 ④淡水生态系统 ⑤湿地 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生物圈是一个统 一的整体
1-4”。 ⑥农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⑦城市生态系统
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最多,非生物环境范围最大
考点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阳光、水、 空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箭头指向捕食者 (3 )中途不能停下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 物网流动的。
生物富集: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 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4年世界 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 努力改善环境的质量,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 家园。
还记得人类以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 园是指什么吗?
考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约20千米厚.
•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如蚯蚓能疏松土壤,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一些植物还能净化空气,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 风固沙;植物蒸腾作用可增加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互制约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 的整体。
1.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2010)(2012)
考点6、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 调我查时国应森注意林的资问题源∶每五年清查
• 考纲要求:
复习1 生物和生物圈
1、 列举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Ⅰ
2、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Ⅱ
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4、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Ⅰ
5、 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Ⅰ
6、 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Ⅰ
7、 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Ⅰ
分解者---细--菌? 、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
关系(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 生(产1者)开(始初于级生)产消费者者,结…束.于.. 最(高最级高的级消)费消费者者。
【答案】苹果、鸡蛋、种子都是生物体的一部分, 而不是生物;树苗是生物。
考点5、生物的特征(课本P3-11)
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呼吸 2、生物能进行 .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 和繁殖.
.
废物
生长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 由 细胞 构成的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寄生关系、竞争 关系、 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捕食
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 (1)仙人掌的叶刺,鱼类的流线型体型等。典型事例:
冬眠、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2)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尿液少,不易出汗. (3)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4)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别厚. (5)旗形树∶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
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011) 池塘中有一食物链:浮游植物→ 水蚤→鱼→鱼鹰。若池塘被农药污染,体
内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 B.水蚤 D
C.鱼
D.鱼鹰
2010生物中考试题 • 29(4分)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
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构质。请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 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
(和2)__写_非出生图中物_所部示分的部一分条食。物链。
(3)该池塘被有霉物质污染,从图中看出大鱼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说明有毒物质会沿 着
•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
•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
请阅读“双基训练” ①森林 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不是彼此孤立的
②草原生态系统
P13-14,结合教材P1 ③海洋生态系统
(2014) A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

2.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
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 )(201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
3.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 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
A.水分 B.土壤 C.阳光 D.温度
A
4.荒漠植物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种现象说明了(2014中考)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A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改造生物
考点4 生态系统
• 1、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生产者---植--物?

部 分
消费者---动--物?
一般来说,分解者 与非生物部分在食 物链中不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