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2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立意练习

202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立意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时代相处的方式多样,有人选择与时代合唱,有人选择独自吟唱,有人觉得不尽如此。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联系生活与课内所学,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主题为人与时代的关系。
题目给出三种观点一一"与时代合唱""独自吟唱""不尽如此",考生可选择一种进行立意。
"与时代合唱”可解读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顺应时代浪潮。
参考立意:①跟上时代节拍,青年大有可为;②不做墨守成规者,要做时代弄潮儿;③顺势而为,未来可期。
"独自吟唱"可解读为不随世俯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个性。
参考立意:①不和众嚣,独具我见;②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③坚定方向,无惧独行。
"不尽如此"则要求考生提出人与时代的第三种关系,并加以阐释。
参考立意: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年轻时在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盖土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恤。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上述材料能给正在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学子以启示,请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欧阳修的话重点阐述了"读书""立学""立身"之间的关系,"读书"是"立学""立身"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语文复习二元关系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二元关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考“关系型”材料作文出题方式。
2.探究高考作文体现的逻辑关系,提高审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高考原题,在探究中提高辨析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特殊情景下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重点难点1.了解高考“关系型”材料作文出题方式。
2.探究高考作文体现的逻辑关系,提高审题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二、高考真题引路: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展示学生答案:1、时间很珍贵,我们要掌控好时间我们就掌控了人生。
2、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奋斗3、时光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很重要。
4、时代发展迅速,管理时间是一门艺术。
5、科技发展有利弊,要合理运用,让科技真正地改变生活。
3、分析错误原因:①、没有全面的审读材料,找完关键词。
缺少“技术发展”这个核心词语。
②、只谈一个方面,缺乏另一个方面。
缺少“由于技术发展却成为时间的仆人”,也就是只谈因技术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掌控时间,而未谈论“由于技术发展却成为时间的仆人”。
4、小结二元关系材料作文的注意事项:①、审读材料。
全面准确的把握关键词。
②、明确二元关系:它们可能是对立的、互补的、或者是一种因果关系。
常见的思辨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条件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偶然与必然关系、主观与客观关系、过程与结果关系、现象与本质等。
不能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二者关系将会影响你的分析和讨论。
立意两个方面都要涉及。
不能只抓住一个方面。
三、典例引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大河在流动中源远流长,大树在坚守中根深叶茂。
人生亦如此,有人在不同岗位上不断历练,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有人择一事终一生,精益求精,成为行业翘楚。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

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又是人性的本质。请以“法理和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8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关键是抓住“情与法”对立而统一的辨证关系,法虽不可为情 左右,但法的本质是以规范来约束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而这 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证,现实中法律也在不 断完善更新,人道主义的关怀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情不可以驾驭在法律 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认真执法并且结合 实情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统一起来。
3.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 的故事,但是,也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 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 呢?这就是提示语。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 是话题。
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 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 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自由与纪律”
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 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 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或“扬此抑彼式”。
“偏见与关爱”
二.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起到帮助理解话题, 暗示命题者的一些意图的作用(如对作文范围与立 意的某种限定)。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 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 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 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
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 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 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 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 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 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 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作文审题立意-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九)

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九)(61至65练)目录61【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话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62【2022深圳二模】话题:要有不服输的自尊,也有识不足的自谦63【2022.5.7枣庄三调,烟台卷】话题:目标与修正64【2022.浙江模拟】话题:“坚持己志”与“顺应时代”65【广州二模漫画作文】话题:信息时代的“加”与“减”【正文】61【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话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我们吟诵过这样的古典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欣赏过这样的革命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们见证过这样的时代镜头:党员干部与乡亲们共同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这些诗句、歌曲、镜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一直滋养着我们。
上述材料对认识、理解“文化”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的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可以写演讲词、观后感、倡议书,可以写游记、书信、评论……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作文题解读这是一道凸显以“三大文化”为载体的价值导向的作文题。
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共五段。
前三段分别列举了古典诗句、革命歌曲、时代镜头三个典型例子,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的内涵,为一般考生提供写作思路。
第四段的省略号提示考生,“三大文化”的内容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留给考生丰富的写作空间。
第五段强调以上的例子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联系,并揭示出“三大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实质、意义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滋养。
提示语提醒考生,本次作文题的写作任务是不只是写某种精神,而是要挖掘这种精神折射出的“文化”,作文重心要表明如何认识、理解“三大文化”。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说到关系型思辨类作文的审题训练,我就想起之前经历过的一件事儿,那可真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仔细审题的重要性。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题目是“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这可不好写啊!但我还是决定迎难而上。
我一开始就想,结果肯定重要啊,有了好的结果,才能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于是,我就开始洋洋洒洒地写起来,说什么获得好成绩才能让父母高兴,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才能在同学面前扬眉吐气。
我觉得自己写得特别顺,心里还挺得意。
可写着写着,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我发现自己光顾着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完全忽略了过程。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这是个关系型的题目,不是让我只选一个来写,而是要探讨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我赶紧停下笔,开始重新思考。
我想到了自己准备这次作文比赛的过程,每天晚上都认真阅读优秀作文,积累好词好句,还不断修改自己写的草稿。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写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只是为了最后的结果,那我可能不会这么用心地去准备,也就不会有这些进步。
想到这里,我就把之前写的那些只强调结果的内容划掉,重新写了起来。
我开始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比如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有了新想法时的兴奋,还有不断完善自己作品时的满足感。
我写道:“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旅行,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会有欢笑,也会有泪水。
而结果,只是旅行的终点。
如果只看重终点,那我们就会错过旅途中的美好。
”写完之后,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觉得这次应该没问题了。
可当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只得了个三等奖。
我心里特别失落,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怎么还是没得到好成绩。
但是后来,老师把我的作文拿出来点评,我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老师说,我虽然意识到了要探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但是在论述的时候不够深入,有些地方逻辑还不太清晰。
比如,我在写过程的重要性时,没有很好地和结果联系起来,让人感觉有点割裂。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系列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系列篇一《快与慢的抉择》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要面临快与慢的抉择。
这就像我上次去旅游的时候,那可真是把这个问题给体验得透透的。
那次我和朋友去一个古镇旅游。
一到古镇入口,朋友就像是被什么追赶着似的,拉着我一路狂奔。
他一个劲儿地说要把所有景点都快速逛遍。
我们像一阵风似的穿过大街小巷,那些古老的建筑在我眼里就像快速播放的电影镜头,一闪而过。
我只记得我气喘吁吁地跟着,根本都没心思看周围。
当我们跑到一座小桥上的时候,我实在是跑不动了。
这个时候,我停下来,大口喘着气。
我才发现,桥上的风景真是太美了。
桥下的流水潺潺,倒映着岸边的垂柳还有灰瓦白墙的房屋。
周围的人慢悠悠地走着,有拿着相机仔细拍照的,有坐在桥边惬意休憩的。
我突然觉得,之前那么着急跑干嘛呢?于是我跟朋友说,咱慢下来吧。
之后我们开始慢节奏地游览。
我们进入一家小茶馆,要了两杯茶,坐在窗边慢慢喝。
我仔细观察着茶馆里的布置,那些古朴的茶具,还有墙壁上挂着的字画。
从茶馆出来,再走在巷子里,我能闻到路边小吃散发的香气,也能看到街边老手艺人精心制作小物件的专注神情。
这次旅游让我明白,有时候快有快的好处,能快速达成目标。
但是如果整个过程都匆匆忙忙,就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
快与慢就像两条轨道,虽然走向的终点可能一样,但路上的风景却截然不同。
篇二《大和小的碰撞》生活里到处是大和小的事儿。
就拿我开网店这个事儿来说吧。
刚开网店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可大了。
我想把各种各样的商品都往店里放,觉得这样客人选择性多,我的生意肯定就好。
我就跟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找货源,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具家电,我都想在我的店里呈现出来。
我觉得我的店就像一个超级大卖场,要应有尽有。
我把店铺捣鼓得满满当当的,然后信心满满地开始等顾客上门。
结果几天过去,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就特别纳闷。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买家的咨询,问我有没有某种很特殊的梳子。
我在那一堆杂乱无章的商品里找得晕头转向,半天都没给人家准确回复。
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典型例题】2004年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 【分析】“人文素养”与“发展”是一个“条件”
和“结果”的关系,只有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促 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国家经济、 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2、并列共存关系: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
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典型例题】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分析】两者可以并列共存(既……又),也可以
【训练二】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接受阴影,才会
有阳光的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 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见阴影,这 显然是难以办到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请以“阳光与阴影”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更”)。
3、是非取舍关系: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
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典型例题】2004年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分析】此话题只能理解为:我们可以遭遇挫折,
但决不能放大痛苦。(虽然……但是……)
4、对立统一关系: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
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理解含义,阐明关系“主流是大众化的,“另类” 则是个性化的。“主流与另类”单一来看是对立的 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 谐统一的。如“主流也罢,另类也罢,它们都是人 们思想的外化,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只 要是积极的、向上的,有益于人们的,有利于社会 健康发展的,都应该支持,都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 去包容它,特别是另类,它可能是孕育新思想,创 造新秩序的火种”。
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与立意

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与立意
《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与立意那些事儿》
哎呀呀,说到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与立意啊,这可真是有点让人头疼又特别重要的事儿呢。
就像我记得有一次,我表弟要参加高考,在写一篇关系型作文的时候,那可真是纠结得不行。
那篇作文题目大概是说“快与慢”之间的关系,表弟一开始就傻眼啦,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啥呀啥呀,这快和慢有啥关系啊!”然后就在那儿抓耳挠腮的。
他一会儿在纸上乱写几笔,一会儿又摇摇头叹叹气。
我在旁边看着都替他着急啊!我就跟他说:“你别急呀,好好想想,快有快的好处呀,比如说做事效率高;慢也有慢的好处呀,比如能把事情做得更细致。
”表弟听了我的话,好像有点开窍了,开始慢慢思考起来。
他想起他之前参加运动会跑步比赛,跑太快结果岔气了,没拿到好成绩;但平时复习功课的时候,慢慢钻研反而把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
这下他可算是有点灵感了,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通过表弟这个事情呀,我就深深体会到高考关系型作文审题与立意真的很关键呢。
只有认真地去分析题目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内容的作文呀。
所以啊,大家在面对高考关系型作文的时候,可千万别慌,就像我表弟一样,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肯定能找到头绪的哟!嘿嘿,加油吧!。
高中语文202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共5篇,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坐标中国”系列主题片发布以来,片中的一些坐标让人深深震撼:雪城天路坐标天山之上,贯通南北疆的幸福路;港珠澳大桥坐标伶仃洋里,将大湾区一体联结;中国石油双湖加油站坐标世界屋脊之上,成为雪域高原上的牧民“灯塔”;锦屏地下实验室坐标地下2400米处,将宇宙来信带回地球;世界最小铣刀坐标一粒米上,可刻出56个汉字……在奋楫扬帆的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的每一次精准坐标,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国家有坐标,青年也要有自己的坐标,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与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要信任你自己,依赖自己,从自身汲取力量。
你不能因为痛恨这个环境而痛恨自己,你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你,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否定自己。
你也不能因为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吸纳和肯定,于是就自我排斥、自我贬低。
……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崔卫平《自己就是一个起点》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李嘉诚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孟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数学家张益唐关于著名难题“朗道一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新突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他在一次学术沙龙中,坦诚分享了自己做数论研究的心境,“我喜欢干的一个事情就是告诉自己,你要把这个证明弄懂,这是很重要的。
但有时候,更重要的是问你自己,你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说的意义是在数学上的,能够用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有哪些作用。
高中作文关系型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高中作文关系型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关系型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一、认识关系型话题作文(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认识事物的关系”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XXX,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
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
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直接亮出话题,如以“冷与热”为话题。
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同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冲突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同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心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同一。
当然,按照这类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再如“寻常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寻常”也就不会有“伟大”。
还可理解为:寻常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寻常;我们只有从寻常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系列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系列篇一《“自律与自由”》一提到自律和自由,我就想起我那减肥的经历。
你说这减肥啊,那可和这自律、自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开始我决定减肥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自由。
我看到那些身材好的人,穿啥衣服都好看,在人群里走路都带风。
我就想,我要是也能那样,那得多自由啊,想去哪就去哪,想穿啥就穿啥,不用再担心衣服没有自己的码数。
可真正开始减肥,才知道啥叫难。
自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早起跑步。
第一天早上,那闹钟响的时候,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啊。
被窝就像有魔力似的把我紧紧吸住。
我心想,就这一次放纵也没关系吧。
可我一想到我那自由的理想身材,咬咬牙还是爬起来了。
跑步的时候更痛苦,气喘吁吁的,每一步都像是有千斤重。
还有饮食,看到那些香喷喷的炸鸡薯条,只能咽咽口水。
一开始真的很难控制住自己,有次路过小吃摊,那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
我没忍住就去买了个烤肠,吃的时候那叫一个香,吃完就后悔了,感觉自己破坏了减肥的自律性。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开始习惯了这种自律的生活。
每天按时跑步,健康饮食。
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律和自由其实并不矛盾。
就像我减肥这个事,我通过自律的行动,比如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我向着我的自由之身不断靠近。
当我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一点点下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离自由又近了一步。
后来成功瘦下来一些的我,真的体验到了那种自由的感觉。
穿上以前根本穿不下的衣服的时候,走在街上感受到别人投来的羡慕眼光的时候,我明白了原来在自律中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
如果当初我不能在面对美食的诱惑和被窝的温暖时保持自律,永远也不会收获现在这种自由的快乐。
所以说啊,自律和自由就像是一对连体儿,想要自由就得先学会自律。
篇二《“忙碌与悠闲”》说起忙碌和悠闲,我那开小饭馆的老街坊李叔叔的故事可太典型了。
李叔叔的饭馆生意可好了,那时候啊,从早到晚,他就像是个永不停歇的小陀螺。
作文审题立意-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三)

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三)(81至85练)目录81.【某地联考】话题:雕塑家的“加法”与“减法”82.【某地联考】话题:“原则”与“变通”83.【山东潍坊市2023届高三期中考试】话题:“蹄疾”与“步稳”84.【2023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三作文题】漫画作文话题:今胜昔85.【2022-2023学年汕头市高三期中监】话题:放低姿态深入实际【正文】81.【某地联考】话题:雕塑家的“加法”与“减法”【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雕塑家吴为山: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面加,是一种加法,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
所以雕塑是加法、减法的一个组合。
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到最后只留下精神与灵魂。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 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本题是一则典型的二元思辨型作文题。
审题时,考生一是要抓住“雕的过程”和“塑的过程”的相关表述,注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到最后只留下精神与灵魂”等关键信息,提取关键词“加”“减”,明确思辨的二元。
二是要明确语境的论述中心,材料表面上是就事论事,谈的是雕塑的“加减”技巧,实质上由事论理,表明人生同样也需要“加减”的智慧。
考生立意时必须展开由雕塑事理上升到人生哲理的联想,并深挖做好人生“加减法”的内涵、关系、意义、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审题立意较偏或不够深刻的问题。
辩证思考,整体立意论述语境中,“加”与“减”构成思辨的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两个核心要素。
因此,考生立意时要从整体辩证思考二者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
思辨的核心必须扣住“雕塑技巧”谈人生的“加减法”。
思辨的难点在于以下三点:一是要明确“减”与“加”的内涵。
由材料意义指向,我们推断“减”应该是外在的东西,即少些名缰利锁的羁绊,少些世俗之欲,少些虚浮之念;“加”应该是由内向外的东西,即要增加学识、本领、道德素养等内在的东西,这样方能淬炼灵魂的钢火,增加灵魂的含金量,从而自觉地服务社会,成就大美人生。
2024高三议论文写作之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优质课件

个人影响环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己以安人;提升自身的同时安定别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个人影响他人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赞赏理性。《礼记·中庸》载:“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贤强调要充实学问,理性地作出分析、判断,得到真理,再去践行。蜀汉名相诸葛亮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要求用理性的力量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专一,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把理性放置于人类认识的最高层次。我们也欣赏血性。关羽临终前说:“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铁骨铮铮。岳飞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腔热血。近代爱国学生高唱:“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壮志凌云。作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与血性?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024届高考作文二元对立关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点拨课件33张

华彩:明确“减”与“加”二元思辨的侧重点并揭示意义作用,即 补证。
雕的过程侧重于“减”,塑的过程侧重于“加”,具体论述则要联 系现实,注重情境和生活体验。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加减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并非只 有一个标准答案。如侧重“加”,可立意:青年学子要多做加法,学 好本领和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也要为自己减负减压,这样 才能更好地成就人生;又如侧重“减”,可立意为:人生不能太专注 于名利,要多做些减法,减去过多的功利的重负,学会宁静淡泊,做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有人认为,生活中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也有人认为,生活中 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其实也是有其价值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立意两步走
第一步: 分析作文关键要 素的特征和内涵
材料虽然制造了这两个人的观点对立,但是他们只是看似矛盾,实 则统一。
统一的点在于,人们争论不休,恰恰是他们只看到了两个孤立、割
裂的年龄段在认识事物所采纳的方法的巨大差异。而忽略了认识事物
的规律——善于发问也要接纳结论,同时也忽略一个人随着成长积累
了经验。 发问是起点,结论是终点,中间还要有的补求一证证环:,的补即过全二程思元辨。关关系唯系中有中对完至立关统整重一地历经
真题回顾
2022年上海卷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 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
• 从作文材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喜欢发问”和“看重结论”是我 们要重点分析的二元因素。
高考语文复习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课件

[审题训练]
五、有章法,写好主体段落 1.微作文训练:请你拟写正文的某一段内容: 这一段话的结构层次:分论点→阐释句→论据→分析论证→结论/强调分论点
2.例:二谓意志之强。[分论点]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肉 体强健之上的精神顽强,是强者的硬度。[阐释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道理论据]蚯蚓、蛇蟮在肉体上都无螃蟹之强,但螃蟹“弱”得 连个窝都不会造,主要是内心躁没有顽强毅力。同理,一个人躯体强壮而意 志虚弱,外强中干,那他还是一个字——弱!一个人躯体弱小但意志坚定, 毅力顽强,那他配得上一个字——强!自古以来,再强的肉体终将化尘入土, “惟有强者留取名”。[先叙后议法]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发奋图 强。”[结论]
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①血脉和灵魂:比喻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
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 程,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 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民族
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魂”,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支柱,已经
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 深深地烙进我们的灵魂。这百年的文化是首
论述2:这世界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但还有一个文明良知的人类真理。在 人类社会,强者的最高境域是文明道德。没有文明做底色,没有道义做底蕴, 一切的强大都是虚弱的必然。
[202X·甲卷]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 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 《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 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 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 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 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作文审题立意-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精选(二)

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二)(11至20练)1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作文题】话题:俯视、仰视与平视1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10月联考】话题:常识与反常识13【2022届高三炎德·英才十月大联考(长郡月考2)】话题:“增压和减压”14【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三年级10月联考】话题:经典阅读与文化自信15【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9月底联考】话题:速度与温度16【2021·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话题: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17【2021·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话题:遗憾与辉煌18【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话题:理解与包容19【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话题:经典(传统)与时代20【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话题:边界与打破边界1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作文题】话题:俯视、仰视与平视【真题传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
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
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概念理解:①俯视:居高临下,态度傲慢;人人均有独立人格、权利与自尊心,需要得到尊重,故情感上不愿意被他人居高临下地俯视;②景仰,也就是仰视,是一种崇拜,带有看轻自我的意思;③视角,也就是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俯视与仰视就是视角,这里还有一种视角,暗含题意中,值得探讨的就是“平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立意训练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明·王夫之《姜斋诗话》 作文须先闭目静坐,理会题旨。 ——清·崔学古《学海津梁》 《考试大纲》写作基础等级——符合题意
2003-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关系型作文命题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人文素养和发展” 2005年“一枝一叶一世界”(小与大的关系) 2006年“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2008年“感受乡村与触摸城市” 2009年“绿叶对根的情谊” 2010年“角色转化之间” 2014年“门与路” 2015年“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
(二)非对题目:文章和人品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 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 立意深化: 我们可以去崇拜一个高品格的作家,即便他的文品是那么 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不能以文品好坏和作家品格高低来衡量彼此,不能挂钩, 的低劣,我们追随的是“不朽的人品”,无关文品;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 无论文品或者是人品,在世间都有其各自的评判,优劣也自 我们也可以从优秀光辉的作品中汲取不竭的力量,即便它 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有公道,全在于一个客观的标准。(高尚、真理的追求) 的作者是那般蝇营狗苟,我们追随的是“不朽的文品”,无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关人品。 这是不同文品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一)对立统一关系(无此无彼式)
“忘记与铭记”学生立意展示 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忘记与铭记”
1、记住该记住的(爱、幸福、帮助);忘记该忘记的(不幸、伤害、磨难)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 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 了上来,甲在 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 2、记住痛苦、不幸、磨难;忘记成功、荣耀、赞赏 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 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3、需要铭记的东西往往是我们生怕遗忘的,想要忘记的东西也常常是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铭记。 请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 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门与路
思维三层次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 1、明概念:门,由大学之门到普遍之门;路,由大学之路到普遍之路。 2、清关系:非对立统一关系 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 3、深立意 连向已知,一边通向未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 立意提炼: 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的脚印在此交集体, (1)门,是高中的终点,也是大学的起点,是一段人生的起点,也是另 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一段人生的重点,是连接点,是栖息站,是转折点;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 (2)路,求学之路,迈向未来、成功之路,是人生历程必经的旅途; 字的作文。 (3)门是路的起点和终点,更是一条又一条路的连接点; 路的终点是一扇门,学习、探索让我们推开这扇门,踏上另一条通 往未知世界的新路; 人生之路,我们关上一扇门,又打开另一扇门,门连接着路,路串 起了门,有路的地方就有门,门本身就是路,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人生 的旅途。
1、对立统一关系(无此无彼式)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矛盾对立的,但事实上他们又相互 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关系型作文命题 如“自由与纪律”、“难与易”“美与丑”、“优势与 弱势”、“平凡与伟大”、“福与祸”等。 关系型作文命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 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写作关系型话题作文时 2、非对立统一关系(有此未必有彼式) 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概念,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各个要素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也不能相互转换, 而是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系,需要根据各要素具体 特点具体分析。如“人与路” 、“名师与高徒”
思维“三层次”
(1)明概念 明——由表及里,理解概念本义与比喻义 常见病例:偷梁换柱,另起炉灶 (2)清关系
清——精准确定概念所属关系 常见病例:关系混淆
(3)深立意 深——辩证思维深化立意 常见病例:抓一不及余,泛论不见点
作业:
依据思维三层次,修改升格“门与路”。
2015年浙江卷高考现场作文范例
有华丽的外表,却有一颗丑陋的人心,有其丑陋外表,却有着华丽的人心。 ——《观其表 不能定人心》 写字可以修身养性,相信大家都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如果你认为 那些字体优美,漂亮的像书法家写的一样的人性情都好的话,那可就大 错特错了。 ——《字有两面性》 人的一生假如用一部作品将一个人的人品定性,那么也就真的太悲哀 了!……李娜一路走得不容易!她经常在比赛中指着她的丈夫破口大骂, 或者让起哄的观众闭嘴!人们都说她做人没有打球好!而我偏不这么认为! 其实一场网球比赛也可把它说成是一幅作品。很多人看不惯李娜的作风, 那么首先你错了,你并不了解她。她能当着亿万观众破口大骂她的丈夫, 也能在获得胜利时第一个感谢她的丈夫,这一幕,我记忆犹新! ——《作品与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