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
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提纲--教学纲要
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提纲研究生:李巨奇导师:张横柳教授李赛美教授朱章志副教授吴浩祥讲师大青龙汤证(38、39)原文38条,太阳伤寒兼里热证证治(原文略)(一)分析太阳中风——实指太阳伤寒,亦可视为病因——风寒。
脉浮紧,发热恶寒伤寒证身疼痛,不汗出1、启发(1)太阳伤寒、中风之辨,关键在于脉证。
(2)学习原文不能孤立地以字解字,应全面地综合分析,紧把脉证。
2、 结论 (1) 不汗出是烦躁之因,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故仲景在其之间加一个“而”字这个连接词,可见其二者内在联系。
(2) “不汗出而烦躁”一句是风寒束表,热聚胸中的病机的病机反映,故为本条文辨证的要点,也是重点。
临床应用大青龙汤应以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为着眼点。
(3) 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而不汗出又因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风寒外束,热聚胸中这一病机矛盾主要方面在风寒外束,即病机重心仍在外。
言症状——与无汗机理同义,但同中有异,异在风寒束表,卫气受压,营阴郁滞更甚。
言病因——治疗不当,如病重药轻失治、发病后未及时就医——表邪不但不解,反而化热入里。
不汗出 烦 躁—— 因 果风寒束表(为主) 热聚胸中(病机) 外寒郁遏,阳气不得宣通,郁而化热。
(二) 治法: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代表方。
1、 方义:麻黄汤是麻黄倍量——开发腠理 石膏——清胸中郁热,预保阳明姜枣——补中调营卫,防传太阴2、 启发:(1) 为辛温解表之峻汗剂,即其发汗力较麻黄汤更强。
推之,大青龙汤证表郁较麻黄汤证更甚(以不汗出及汤中麻黄用量可据)。
(2) 辛温之品合辛凉之品于一方是变解表剂为表里双解剂。
后世医家师其法化裁加减的著名方剂有: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治疗风热壅盛,三焦俱实;清·吴鞠通之银翘散,用豆豉、薄荷、荆芥代麻黄,牛子、桔梗代北杏,苇茎、银花、连翘、竹叶代石膏,并去桂枝、生姜、大枣,可治疗风温邪气在气分之初期。
表里俱实表寒里热。
伤寒论教学大纲
伤寒论教学大纲(供中医本科使用)前言[教学目的]《伤寒论》(梅国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既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又是基础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掌握临床辨证治疗原则、思维方法与技能,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适应21世纪中医药高素质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学要求]本门课程应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学习后。
《伤寒论》内容分绪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及厥阴病六经病证治,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证治等八部分。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伤寒论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发展概况,学术渊源与成就,与中医其他三大经典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关系,伤寒的涵义,病因、发病与传变,辨证方法与治则治法,突出《伤寒论》临床经典的性质,展示其学术价值,并使学生了解《伤寒论》在近两千年以来传承中的发展脉络与主要成就。
第2~9章分别论述六经病、霍乱病于阴阳易差后劳复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旨在使学生通过《伤寒论》原文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六经辨证体系、相关汤证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与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伤寒论的概念及学科确立的基本要素、伤寒的涵义、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及六经传变规律。
2.熟悉伤寒的辨证方法与治则治法。
3.了解《伤寒论》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伤寒论》与《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 11.伤寒论的基本定义。
2.《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发展概况。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 学术地位、形成与发展:介绍了《伤寒论》在中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 学术渊源与成就:探讨了《伤寒论》的理论基础和成就,以及它对后世中医的影响。
3. 伤寒的含义及六经病的传变:解释了伤寒的基本概念,以及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4. 《伤寒论》辨证体系:详细介绍了《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的分析。
5. 《伤寒论》的临证思维:通过实例,讲解了《伤寒论》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6. 太阳病辨证纲要:对太阳病的证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解释。
7. 阳明病本证与变证:介绍了阳明病的本证和变证,包括其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
8. 少阳病与少阴病:对少阳病和少阴病的证候进行了探讨,包括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
9. 咽痛证与少阴病预后:探讨了咽痛证的病因、症状和治疗,以及少阴病的预后情况。
总的来说,《伤寒论选读》是一本全面介绍《伤寒论》的书籍,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伤寒论条文全398 教材提纲顺序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节太阳病辨证纲要一、太阳病提纲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二、太阳病分类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發于陽者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
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证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
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
伤寒论大纲
伤寒论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伤寒论》的作者伤寒的含义六经病的传变六经辨证方法第二单元太阳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太阳病辨证纲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病的分类细目二:太阳病本证要点:1.桂枝汤证1-1主症 1-2病机 1-3治法 1-4方剂组成1-5方义 1-6煎服法2.麻黄汤证2-1主症 2-2病机 2-3治法 2-4方剂组成3.大青龙汤证 3-1主症 3-2病机 3-3治法 3-4方剂组成4.小青龙汤证 4-1主症 病机 4-3治法 4-4方剂组成细目三:太阳病变证1.变证的治则2.辨寒热真假3.辨虚证实证4.辨表里先后治则5.辨标本缓急治则6.太阳蓄水证 6-1主症 6-2病机 6-3治法 6-4方剂组成6-5方义7.太阳蓄血证 7-1主症 7-2病机 7-3治法 7-4方剂组成7-5方义第三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要点:细目一:阳明病辨证纲要要点:1.阳明病提纲2.阳明病脉证细目二:阳明病本证要点:1.白虎汤证1-1主症 1-2病机 1-3治法 1-4方剂组成1-5方义2.白虎加人参汤证 2-1主症 2-2病机 2-3治法 2-4方剂组成2-5方义3.三承气汤证 3-1主症 3-2病机 3-3治法 3-4方剂组成3-5方义第四单元少阳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少阳病辨证纲要要点:1.少阳病提纲2.少阳病治禁细目二:少阳病本证要点:1.小柴胡汤证的主症2.小柴胡汤证的病机3.小柴胡汤证的治法4.小柴胡汤的方剂组成5.小柴胡汤的方义6.小柴胡汤的方药加减法细目三:少阳病兼变证要点:1.大柴胡汤证的主症2.大柴胡汤证的病机3.大柴胡汤证的治法4.大柴胡汤的方剂组成5.大柴胡汤的方义第五单元太阴病辨证论治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病本证 2-1主症 2-2病机 2-3治法 2-4代表方药第六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少阴病辨证纲要要点:少阴病提纲细目二:少阴病本证要点:1.四逆汤证1-1主症 1-2病机 1-3治法 1-4方剂组成1-5方义2.真武汤证2-1主症 2-2病机 2-3治法 2-4方剂组成2-5方义3.黄连阿胶汤证 3-1主症 3-2病机 3-3治法 3-4方剂组成3-5方义细目三:少阴兼变证要点:1.少阴兼表证的辨证治疗2.四逆散证2-1主症 2-2病机 2-3治法 2-4方剂组成2-5方义第七单元厥阴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厥阴病辨证纲要要点:厥阴病提纲细目二:厥阴病本证要点:1.乌梅丸证 1-1主症 1-2病机 1-3治法 1-4方剂组成1-5方义2.当归四逆汤证 2-1主症 2-2病机2-3治法 2-4方剂组成2-5方义3.吴茱萸汤证 3-1主症 3-2病机 3-3治法 3-4方剂组成3-5方义。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91.0.2课程名称:伤寒论选读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bstracted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限选经典课(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学分:4分学时:56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授课对象:中医学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中医学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考察(论文、作业、课堂讨论)、考勤。
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论文或作业得分、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进行评定。
一般论文或作业得分占总成绩20%左右,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占总成绩10%左右。
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原则上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仍由论文、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讨论表现、出勤等方面决定。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奠基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
在当代,则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列入了中医院校的五年制中医专业和七年制多个专业教育的课程。
在五年制与七年制教育中,学习其中的主要原文,并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其学术内涵和应用价值,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The course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bstracted> picked 10 essential parts including 112 recipes within 398 doctrines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s its main text.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basic idea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based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book, the principle of recipe designing, thelaw of medicine combination and how to use them clinically.For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aking this course more impressive,we developed the software of "Recipe-Syndrome Practicing System o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is software is mainly based on reception-syndrome treatment theory system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 Man-Computer Dialogue is established between patient emulated by PC and doctor emulated by student. Therefore, in selected parts of the course, the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education method is used by discussion on clinical cases. Our purpose is to set upthe clinical thinking ways of TCM of th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hem.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后人学习、研究、整理、提高。
伤寒论教案
4. 布置作业
1.六经的主要脉证是什么/? 2.六经病的治则既代表汤方?
课
题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论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1.了解太阳病概况 2.掌握太阳病提纲、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提纲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中风提纲和太阳伤寒提纲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具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病机特点 讲授法 多媒体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1. 汗 出 项 强 — —柔痉 反——与无汗相 比较
复习提问
1.“营弱卫强”的涵义是什么? 2.桂枝汤有哪些禁例,为什么?
2. 讲授(时间) 约 94 分钟 讲授(时间) 桂枝加葛根汤证的症机治药 课题内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症机治药 桂枝加附子汤的症机治药 桂枝去芍药汤证的症机治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的症机治药 桂枝新加汤证的症机治药 掌握要点 1.桂枝加葛根汤的证治 2.桂枝加附子汤证的证治 3.桂枝新加汤证的证治 举 例 桂枝新加汤证的临床应用病例 21 条促脉指脉象急 促而言 20 条阳复汗止, 自可 化气生津 18 条平素有喘证 43 条新患肢喘证
掌握要点
中风表虚证的证机治药
举
例
桂枝汤证的临床应用举例
提
问
营卫的功能有哪些?
3. 小结(时间) 小结(时间)
约 3 分钟 小结本课重点内容
4. 布置作业
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煎 服法应注意什么?
课
题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教学目的
进一步阐述桂枝汤证的治法、 病机, 明确桂枝汤的其他用法。 熟悉桂枝汤的禁例。
复习提问
初服桂枝汤反烦 不解,邪郁较重, 阳郁不宣 先刺风池、风府, 1. 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 疏通经络以泄 方义? 邪,却与桂枝汤 2. 桂枝汤的煎服法应注意什么? 则愈。 53 条:常自汗出 的病机与治疗。
伤寒论教学大纲(一)2024
伤寒论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对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本文档旨在为伤寒论的教学提供一份大纲,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该经典。
本大纲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伤寒的概述、病理机制、辨证论治、方剂应用和教学方法。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掌握伤寒论的核心内容和临床应用。
正文内容:一、伤寒的概述:1. 历史背景和文献来源2. 伤寒的定义和分类3. 伤寒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4. 伤寒的临床表现和病程5. 伤寒的预后及并发症二、病理机制:1. 伤寒的病因与病机理论2. 伤寒的病理变化与病程演进3. 伤寒的证候与脏腑病理关系4. 伤寒的病机与辨证施治的指导意义5. 伤寒的病机与现代医学认识的结合三、辨证论治:1. 伤寒的四诊特点及辨证要点2. 伤寒的六经辨证与治疗原则3. 伤寒的热病辨证与治疗4. 伤寒的寒病辨证与治疗5. 伤寒的中药辨证及方剂应用四、方剂应用:1. 伤寒常用方剂的组成和功效2. 伤寒方剂的配伍原则与应用技巧3. 伤寒方剂的剂型选择及剂量调配4. 伤寒方剂的煎煮和用药注意事项5. 伤寒方剂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五、教学方法:1. 伤寒论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2. 伤寒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整合3. 伤寒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4. 伤寒论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设计5. 伤寒论的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总结:通过以上五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全面地介绍了伤寒论的教学大纲。
学习伤寒论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伤寒的概述、病理机制、辨证论治、方剂应用和教学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实施本教学大纲,将有助于培养具备扎实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
伤寒论教学大纲
伤寒论教学大纲伤寒论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研究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综合素质。
掌握伤寒论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伤寒论的基本概念:伤寒的定义、分类、病因、病理等;伤寒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伤寒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等;伤寒病的治疗与预防: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本课程共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
理论课部分包括上述五个章节的内容,共计30个学时;实践课部分包括病例分析、临床见习和实验操作等,共计20个学时。
课程安排在教室和医院进行,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考试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标题:从综合大纲到分析大纲:论第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范式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学大纲的设计是决定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重要环节。
过去的教学大纲设计往往偏重于综合大纲的方式,但随着人们对语言教学认识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分析大纲的设计范式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综合大纲,顾名思义,是通过对语言整体的把握来制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它强调语言的流利度、词汇和语法的广泛使用,强调学生在全语言的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这种大纲常常以语法、词汇和功能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和使用规则。
然而,综合大纲的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需求,也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比之下,分析大纲则更注重对语言使用情境的分析和教学。
伤寒论-课程教学大纲
《伤寒学Ⅱ》课程教学大纲(Treatise Febrile Disease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3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先修课程:中基、中诊、中内、中药、方剂、内经后续课程:金匮、温病、选用教材: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王庆国伤寒论选读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5本[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 尤怡《伤寒贯珠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选读书目:5本[1]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4] 有关伤寒学研究的近现代期刊等二、课程教学目标《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和重要学术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
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初步综合分析能力,全面掌握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与《温病学》相联系,以了解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学术发展史。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和重要学术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会《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应记忆《伤寒论》的基本条文,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辨证论治的初步综合分析能力,全面掌握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与《温病学》相联系,以了解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学术发展史。
逐步养成自觉运用《伤寒论》辨证论治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的习惯和培养热爱中医经典、研读经典的职业情感。
1.单元名称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教学目标1、2)教学要求识记:(1)六经与六经辨证的涵义;(2)六经辨证的方法;(3)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4)《伤寒论》的治则。
伤寒论纲要~总论
伤寒论纲要~总论第一章总论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有伤寒与杂病两部分。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的伟大著作(宋朝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医学经典,它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因此它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巨著,对于临床治疗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原则下重视了“扶正祛邪”、“保存津液”的基本治则,进行全面的辨证治疗。
全书分十卷、凡二十四篇、按赵开美本分为397法、88味药、113方(缺禹余粮丸一方)第一节伤寒的涵义“伤寒”这一名称有两种含义,一为广义的“寒”,如内经云:“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皆为病热”,此即广义“伤寒”,它是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另一为狭义的“伤寒”,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如难经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难经所说的伤寒即狭义的伤寒。
伤寒论所说的伤寒是指广义的伤寒,所以它是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理论来讨论各种急性热病的发展规律及辨证论治的专书。
第二节六经得意义和性质六经的名称来源于内经,但伤寒论是借用其名词,而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所以说它是从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充实起来的证候分类方法,它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
所谓六经即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病人正气充沛,病情亢奋的热性的称为阳证,反之,若病人正气趋向衰弱病情衰沉的寒性的称为阴证,三阳证多属实证热证;三阴证多属虚证寒证。
这是三阴三阳的两种不同的基本性质。
六经是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错综复杂的症状,结合病位、病机及病人正气盛衰予以分析归纳为六个证候类型,六经世平行分列的,但又是互相关联的,凡抗力强病势抗奋的三阳证治宜祛邪为主;抗病力弱病势虚弱三阴证,治宜扶正为主。
总之,六经分证对辨证论治得进行有了依据,掌握了规律,既是它的特点,也是伤寒论重大贡献之一。
第三节伤寒论的传变规律“传”是传经,病情循一定的规律发展叫做传。
《伤寒论》大纲
《伤寒论》大纲《伤寒论》祖方绛雪园古方选注条目(仲景《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也。
和、寒、温、汗、吐、下六者为祖方。
盖方之有祖,犹字之有母,由兹或复或减,或因或变,扩成一百一十三方,井井有条,丝丝入扣。
标而出之,窃谓心有所得。
及观柯韵伯《伤寒论翼》具载靡遗,可谓先得吾心之所同然者矣。
)桂枝汤,和剂祖方也。
白虎汤,寒剂祖方也。
四逆汤,温剂祖方也。
麻黄汤,汗剂祖方也。
栀豉汤,吐剂祖方也。
承气汤,下剂祖方也。
栀豉汤、瓜蒂散,宣可决壅也。
五苓散、十枣汤,通可行滞也。
附子汤、理中丸,补可扶弱也。
陷胸汤、承气汤,抵当汤,泄可去闭也。
麻黄汤、葛根汤,轻可散实也。
龙骨牡蛎汤,重可镇怯也。
石脂丸、桃花汤,涩可去脱也。
猪胆导、蜜煎导,滑可去着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燥可去湿也。
黄连阿胶汤,润可去枯也。
白虎汤,寒能胜热也。
白通汤、四逆汤,热可制寒也。
桂枝汤,解肌表之汗,是宣发形肉之阳气也。
麻黄汤,发经络之汗,是疏通血脉之阴气也。
葛根汤,解肌肉之汗,是升提津液之清气也。
大青龙汤,泄胸中之汗,清内扰之阳气也。
小青龙汤,发心中之汗,涤内蓄之水气也。
麻黄汤,邪伤营而不伤形者,竟发汗以散邪也。
桂枝汤,邪伤卫而已伤形者,服之歠粥渍形以为汗也。
麻黄细辛汤,用附子升肾液以为汗也。
附子汤,用人参固肾液以止汗也。
柴胡汤,重用寒凉,阳经之邪不欲其太升也。
乌梅丸,重用辛热,阴经之邪不欲其太收也。
麻黄汤,病从外之内者,仍治其外也。
栀豉汤,病从内之外者,仍调其内也。
桂枝汤,病虽入里而表症仍在者,当先和其表也。
调胃承气汤,症虽有表而里症甚者,当先调其内也。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从半表半里者,当和其内外也。
小柴胡汤,治轻邪在腠理。
大柴胡汤,治浊邪入募原。
桂枝汤,仅解太阳初感之邪。
柴胡汤,可调三阳半表之症。
麻黄附子汤,治邪从阳分注经之症。
附子汤,治邪从阴分内注于骨之症。
小青龙汤,治表热里寒。
大青龙汤,治表寒里热。
伤寒论教学大纲(二)2024
伤寒论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伤寒论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对于诊断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体系化,本文撰写了伤寒论教学大纲(二)。
该大纲将以五个大点为主线进行论述,包括:课程简介、基本理论、病机病因、诊断与鉴别、治疗原则。
在每个大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五到九个小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份系统的伤寒论教学大纲。
正文:一、课程简介1. 伤寒论的历史背景介绍2. 伤寒论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 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4. 课程内容概述5. 教材和教辅书籍推荐二、基本理论1. 伤寒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2. 伤寒论中的热邪观和伤寒证类型3. 伤寒论中的外感热邪与内伤热邪的区别4. 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论与病证关系5. 伤寒论与其他经典著作的关联与比较三、病机病因1. 伤寒论中的病机观点与演变规律2. 伤寒论中的疫病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3. 伤寒论中的邪正交互作用与防病的方法4. 伤寒论中的病因分类与病证形成机制5. 伤寒论中的病机辨析与临床应用四、诊断与鉴别1. 伤寒论中的诊断原则与方法2. 伤寒论中的病证鉴别与辨证方法3. 伤寒论中的辨证要点与辨证特点4. 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与病证临床表现的对应关系5. 伤寒论的诊断与鉴别与现代医学检查方法的结合五、治疗原则1. 伤寒论中的治疗思想与原则2. 伤寒论中的治疗法则与具体方法3. 伤寒论中的方剂选择与使用4. 伤寒论中的治疗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5. 伤寒论中的治疗原则与现代中医临床的融合总结:本文根据伤寒论教学大纲(二)的主要内容,对伤寒论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通过课程简介、基本理论、病机病因、诊断与鉴别、治疗原则等五个大点的分析和阐述,为中医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份全面且系统的教学大纲。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中的经典著作,在传授和学习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理论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伤寒论》见习教学大纲
《伤寒论》见习教学大纲见习周数(或学时数):3周(或12学时)。
适用专业:中医、针灸。
一见习的目的与任务《伤寒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也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
其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拟定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诊疗程序。
学习《伤寒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六经辨证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辨证论治规律。
《伤寒论》见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对临床带教老师具体诊治过程的观摩,以及老师对基本环节的讲解,加深对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理解,初步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二见习教学的基本要求认识:通过见习,加深对《伤寒论》独特理论体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辨证论治的理解;加强对中医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的认识。
操作:通过见习,会辨别常见的六经病证,如太阳病之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阳明病之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少阳病之大小柴胡汤证,太阴病之理中汤证,少阴病之四逆汤证、黄连阿胶汤证,厥阴病之乌梅丸证、白头翁汤证等。
掌握:熟练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过程;熟练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伤寒论》中至少3个方证的临床实际运用。
三见习内容和时间安排1 见习地点:医院。
2 见习具体内容:六经辨证的临床运用;《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
3 见习形式、方法、及时间安排:观摩带教老师临床诊治。
四考核形式、方法、与成绩评定考核形式与方法:由带教老师根据见习实际情况,选择《伤寒论》中的3个常用方证,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实际诊治操作。
考核成绩的计分方法: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3个级别。
就3个方证的提问或实际诊治操作全部正确者为优秀良;2个正确者为及格;正确不到2个者为不及格。
见习成绩单独计算分数。
中医学专业《伤寒论选读》课程标准
中医学专业《伤寒论选读》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伤寒论选读》本课程是我校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考查)课程,属专业基础课。
是结合中医经典《伤寒论》,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联系临床实际,讲授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教材。
《伤寒论》是一部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的专著。
其理、法、方、药对临床各科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长期实践证明,《伤寒论》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整理、提高。
通过讲授和教学实习,要求学生理解《伤寒论》的理论体系,系统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以提高学生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的能力。
2.1素质目标:在熟悉医圣张仲景、学习《伤寒论》原文及方证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热爱,树立学习中医的信心,了解作为一名优秀的医者当有的素质,能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并通过课堂思政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进一步提高职业素养、人文修养,以期服务于社会及人民。
2.2知识目标:在掌握伤寒论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意,掌握六经的传变规律。
重点把握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脉证并治,掌握其具体方证的病机、主证、治法、方药,并能够初步运用于临床。
熟悉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的脉证并治。
学会六经辨证,领悟张仲景的“保胃气,存津液”的用药思想,了解六经病的预后,为更深入地进入中医临床,熟悉临证技巧打下基础。
2.3能力目标: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整体思维能力,能够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维进行中医诊疗,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辨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提高其能够运用网上资源获取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能够形成团体协作、互帮互助、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后续的课程的学习及将来进入临床医疗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伤寒教学大纲
伤寒教学大纲伤寒教学大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伤寒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框架。
伤寒病是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伤寒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医学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培养。
然而,对于伤寒病这种复杂的疾病来说,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伤寒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进行实践操作,例如通过病例分析、模拟诊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伤寒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内科、传染病学、免疫学等等。
因此,伤寒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伤寒病的同时,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伤寒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伤寒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多个医学专业的协作,例如传染病科医生、内科医生、药师等等。
因此,伤寒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伤寒病的同时,要学习团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团队讨论、病例讨论等活动,学习如何与其他医学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最后,伤寒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伤寒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因此需要医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伤寒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伤寒病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伤寒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全面的教学大纲,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医学人才,为伤寒病的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伤寒实训课_大纲
《伤寒论》实训课教学大纲(供本科五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专业使用)(伤寒教研室修订)前言中医诊疗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理、法、方、药等综合体现。
作为中医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今后要在临床上取得理想的疗效,没有坚实的基本功和基本的诊疗技能是很难实现的。
《伤寒论》课堂教学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外感病辨证论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如外感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病证及辨证治疗方药等。
教学按章节进行,病证相对独立。
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要对其所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培训和考核,为此,开设了适应临床诊治技能培训需要的《伤寒论》实训课程。
《伤寒论》技能实训课,旨在提高外感病辨证论治的诊疗技能。
本大纲将《伤寒论》中涉及的病证,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差后病篇的病证,按照五大部分进行系统归类,按照原发六经病与合并病、转属病、六经病兼变证、病证动态辨治、综合辨治等五个实训单元,分别以病案的形式进行模拟辨证训练。
对学生进行相关病证的辨证方法、病名证型诊断、立法及选方用药等全方位的训练与考核,使之学会灵活运用,提高其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能力,突出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对外感病基本理论和方药运用能力在实训中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教学要求及内容实训一原发六经病与合并病实训[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原发六经病与合并病的诊断,通过病案分析与测试,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各类原发病诊断要点,正确辨识与治疗原发病。
[实训内容]1、六经病诊断要点、典型病案(1例)讲析2、常见合并病的诊断要点、典型病案(1例)讲析3、六经原发病典型及非典型病案实训4、合并病病案实训实训二转属病实训[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转属病的诊断,通过病案分析与测试,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转属病诊断要点,正确辨识与治疗转属病。
[实训内容]1、转属病诊断要点、典型病案(1例)讲析2、转属病典型及非典型病案实训三六经病兼变证实训[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六经病的兼、变证的诊断,通过病案分析与测试,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六经病的兼、变证的诊断要点,正确辨识与治疗六经病的兼、变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91.0.2课程名称:伤寒论选读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bstracted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限选经典课(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学分:4分学时:56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授课对象:中医学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中医学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考察(论文、作业、课堂讨论)、考勤。
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论文或作业得分、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进行评定。
一般论文或作业得分占总成绩20%左右,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占总成绩10%左右。
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原则上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仍由论文、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讨论表现、出勤等方面决定。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奠基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
在当代,则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列入了中医院校的五年制中医专业和七年制多个专业教育的课程。
在五年制与七年制教育中,学习其中的主要原文,并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其学术内涵和应用价值,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The course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bstracted> picked 10 essential parts including 112 recipes within 398 doctrines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s its main text.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basic idea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based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book, the principle of recipe designing, thelaw of medicine combination and how to use them clinically.For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aking this course more impressive,we developed the software of "Recipe-Syndrome Practicing System o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is software is mainly based on reception-syndrome treatment theory system of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 Man-Computer Dialogue is established between patient emulated by PC and doctor emulated by student. Therefore, in selected parts of the course, the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education method is used by discussion on clinical cases. Our purpose is to set upthe clinical thinking ways of TCM of th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hem.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后人学习、研究、整理、提高。
《伤寒论》课程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
《伤寒论选读》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与临床相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实际应用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各种证候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辨证的方法与技能,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选择宋本《伤寒论》中的十篇398条、112方,系统讲授《伤寒论》的基本精神、辨证论治原则,《伤寒论》方的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及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等。
为培养学生在临床上具有独立辨证论治的能力,并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我们选择部分章节,以医案讨论为切入点,开展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伤寒的含义;熟悉《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学术渊源与成就;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
了解《伤寒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一、《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
二、《伤寒论》的内容、贡献与成就。
三、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四、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说:太阳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目的要求】掌握太阳病表证的主要脉证和病机,掌握太阳病的分类提纲和病机,了解太阳病的传经和欲解时。
【教学内容】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1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 3 6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7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 5 8 10五、太阳病欲解时 9【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二节太阳病证【目的要求】掌握太阳中风证治、桂枝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掌握太阳伤寒证治、掌握麻黄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熟悉表郁轻证的因机证治。
掌握太阳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因机证治。
【教学内容】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的适应证 12 13 95 24 42 44 45 15 57 53 542、桂枝汤禁例 16 17 193、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证 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43 18(3)桂枝加附子汤证 20(4)桂枝去芍药汤证 21(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2(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62(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适应证 35 51 37 46 47 55 362、麻黄汤禁例 83 84 85 87 88 89 50 493、伤寒兼证(1)葛根汤证 31 32 33(2)大青龙汤证 38 39(3)小青龙汤证 40 41(三)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加半汤证 23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5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27二、太阳病腑证(一)蓄水证 71 72 74 73 127 156(二)蓄血证1、桃核承气汤证 1062、抵当汤证 124 1253、抵当丸证 126【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三节合病与并病【目的要求】掌握合病与并病的概念;掌握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的证治。
【教学内容】(一)太阳阳明合病1、麻黄汤证362、葛根汤证及葛根加半夏汤证33(二)太阳少阳合病1、黄芩汤证172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172(三)三阳合病 268【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四节太阳病变证【目的要求】掌握变证的治则;掌握表里先后缓急治则;掌握寒、热、虚、实诸种变证的证治;掌握结胸、心下痞、上热下寒证治,了解脏结证、火逆证、和欲愈候。
【教学内容】一、变证治则 16上二、辨寒热真假 11 120 122三、辨虚证实证 70 60 75四、辨汗下先后标本缓急 90 91 92 56五、热证(一)虚烦证1、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 76 77 782、栀子厚朴汤证 793、栀子干姜汤证 804、栀子豉汤禁例 81(二)邪热壅肺证 63 162(三)协热下利证 34六、虚证(一)心阳虚证1、桂枝甘草汤证 64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118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124、桂枝加桂汤证 117(二)阳虚兼水气证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65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67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28(三)脾虚证1、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证 662、小建中汤证 1023、桂枝人参汤证 163(四)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证 612、茯苓四逆汤证 693、真武汤证 82(五)阴阳两虚证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29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3、炙甘草汤证 177 178七、结胸证(一)结胸辨证 128 131上(二)热实结胸证1、大陷胸汤证 128 135 136 1372、大陷胸丸证 131下3、小陷胸汤证 138八、脏结证(一)脏结辨证 129(二)脏结证治禁及危候 130 167九、痞证(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151(二)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54 1642、附子泻心汤证 155(三)寒热错杂痞证1、半夏泻心汤证 1492、生姜泻心汤证 1573、甘草泻心汤证 158(四)痰气痞证 161(五)治利四法159十、上热下寒证 173十一、火逆证 110 111 113 114 115 116十二、欲愈候58 59【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四节太阳病类似证【目的要求】了解悬饮证和胸膈痰实证的证治。
【教学内容】1、十枣汤证 1522、瓜蒂散证 166【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概说:阳明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
第一节阳明病概论【目的要求】掌握阳明病脉证特点,了解阳明病的成因。
【教学内容】1、阳明病提纲1802、阳明病病因病机179 181 185 1883、阳明病脉证182 183 184 186【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二节阳明病本证【目的要求】掌握阳明热证和阳明实证的因机证治,了解阳明禁下证,熟悉阳明寒证的因机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