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儒学摘要
三、孔子对孝敬父母提出了哪些要求?简述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孝”的原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孝”的原因在于:农耕文明的基础(守土惧迁);注重实际的生存方式(耕而有获);敬祖传统的意识(血缘亲情、经验承接)
五、孟子“忧乐”与“穷达”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请结合你的认识予以说明。
(1)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显示出历代志士仁人,为国为民的信念追求;(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历代具有操守的文人士子的立身之本。
历史上,孔子的道隐、庄子的心隐、西汉东方朔的朝隐、陶渊明的田园之隐、魏晋名士嵇康和阮籍的酒隐及唐朝白居易的中隐等都是“独善其身”的表现;六、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孟子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王道,强调道德感化之力,所以主张“性善”。荀子主张以“礼法”治国,具有明显的“以礼容法”(后世统治者大者施行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方针,盖源于此)特征,意欲治人,必更多关注人之缺点,故认为人本“性恶”。
其实,以“善”或“恶”界定人的先天之性,都是不够正确的。人的品性的养成,更多地是由于后天的因素决定的,相对而言,荀子认为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及本人的刻苦努力,可以达到“性善”的说法,具有合理性。
8 项籍
三、苏洵认为:成就大事业,必须具备“虑、才、量”三种素质。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虑”实质上就是目标和规划;“才”是实现目标和规划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量”是胸襟和气度。(2)但必备素质不等于全部素质,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其他方面的修养。
姑且不论成就大事业的标准是什么,人生在世,如同草木一秋,非常短暂。而人们还是非常积极的在这个世间打拼,目的是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必定要和周围的人接触,必定要做事,因而,就需要基本的素质,苏洵认为的“虑”实质上就是目标和规划;“才”是实现目标和规划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量”是胸襟和气度。无疑,这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必备素质不等于全部素质,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其他方面的修养。
10 呵旁观者文
一、文中指出:“旁观二字,代表吾全国人之性质”,你认为形成这种国民性的原因何在?
形成这种国民性的主要原因是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个制度中君主即国家,君主的利益即国家的利益,国民的权益则来自于君主的恩赐,普通国民基本被剥夺了参与国事可能性,成为“旁观者”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12 今
一、你如何理解“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昨日的事件,与今日的事件,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此数个复杂事件,与明日的数个复杂事件,更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
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就如同中国是从远古走来,才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未来的走向也绝不能脱离昨天和今天所积淀的历史传统,我们可以向先进的美国学习,但是却不能讲美国模式全部搬到中国来。
16 晋公子重耳之亡
一、结合重耳的经历,分析“磨难”对人生的价值。
重耳是一个养尊处优,不谙世事的贵胄公子,经历一系列的磨难,可谓大器晚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单纯的公子,
被作国王的父亲追杀——亲情的重伤
乞食于卫——流离失所
曹国窥浴——高位者的侮辱
郑国不纳——同侪的无视
没有亲情的伤害,不能洞悉人情险恶;没有流离失所,不知和平安定家园的可贵;没有曹国窥浴,不会警醒熟睡的大志;没有同侪的无视,就不具有练达人情的成
熟。
一次次的磨难使重耳在世态炎凉中成熟起来,人情练达,逐步具有了国王的姿态,乃至春秋霸主的威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诸多磨难,也许不会有历史上的晋文公。磨难是一笔财富。
磨难是重耳成长路上的助推器,人格裂变中的催化媒。
六、赵姬在文中有何表现?你如何评价这一角色?
赵姬: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女性形象
在宗法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春秋时代,面对激烈的争嗣斗争,赵姬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度。
她,本有子息可以承嗣,却不待宠专位,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请回赵盾,并主动让出嫡嗣之位。
正是她的宽容大度、唯才是举,为晋国觅得了一位难得的贤相,为晋国霸主地位的巩固做了间接的重要贡献,昭示了她深名大义、知书识礼的光辉形象。八、你了解的介之推的故事是怎样的?据称“寒食”(清明节)源于介之推的
故事,请从社会文化角度予以说明。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则禁火为周的旧制。汉刘向《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介之推死事无关;晋陆翙《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介之推事。
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元仙村人《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吴兰修《黄竹子传》:“临行,﹝竹子﹞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侬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真娘墓一吊;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明张煌言《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郁达夫《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宋洪迈《容斋三笔·介推寒食》、清袁枚,《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综上:
1、“寒食”,与春日草枯天燥,易起火灾的提醒防火有关;
2、悼念介之推成为防火与怀逝结合;
3、悼念介之推(名人)逐渐转化为悼念自己的亲人,防火之意失去;
4、这一节日的确立,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血缘、历史传统的文化特征。
5、当今应将此节予以保留与重视。
20 马伶传
四、当代社会同样充满着竞争,马伶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