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https://img.taocdn.com/s3/m/0aa52505f78a6529647d5369.png)
8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苯酚有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请勿弄混。 2、吸附实验中注意苯酚使用液的加入量。 3、本实验一定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
七、思考题
1、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2、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3、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义?
10
2.1 吸附等温线
一定温度下(25℃),向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活性炭和不同浓度的 苯酚溶液,当吸附达到基本平衡后,以苯酚的加入量对活性炭吸铅量 作图,就得到活性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
2.2 模型拟合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一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通过 计算可得出吸附数据与这两个理论模式的拟合程度。 C C 1 Langmuir方程的形式为: 式中C为吸附平衡时苯酚溶液的浓度(mg/Kg),M为每千克样品 所吸附苯酚的量(mg/Kg),Xm为最大吸附量,K为与吸附结合能有 关的常数(L/mg)。 Freundlich方程的形式为: log M log K 'b logC 式中C、M与(1)式意义相同,K’和b为吸附常数,上两方程中, 已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
4
M
Xm
KX m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活性炭 2、无酚水 3、苯酚标准溶液、苯酚中间液体、苯酚使用液 4、缓冲液(pH约为10) 5、2%4-氨基安替比林 6、8%的铁氰化钾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离心管、碘量瓶、比色管、移液管
5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9支50 ml的比色管中分布加入0.00, 1.00, 3.00, 5.00, 7.00, 10.00, 12.00 ml,15.00 ml浓度为10 mg/L 的苯酚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加0.5 ml 缓冲液,混匀,加4-氨基安替比林1.0 ml,混匀。再加1.0 ml 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10 min,于510 nm波长处,以蒸馏 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比色,记录数据,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的
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1bd4fd5195f312b3169a5a0.png)
1.4 实验步骤
2. 活性炭吸附实验
1)在6个500mL的三角烧杯中分别投加0、50、100、200、300、 500mL的三角烧杯中分别投加 的三角烧杯中分别投加0 50、100、200、300、 400mg粉末状活性炭 再分别加入200mL含酚废水。(含酚废水 400mg粉末状活性炭,再分别加入200mL含酚废水。(含酚废水 粉末状活性炭, 含酚废水。( 的浓度C=10mg/L) 的浓度C=10mg/L) 2)测定水温,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计时1h。 测定水温,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计时1h。 3)将震荡后的水样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滤出液50mL,倒入50mL 将震荡后的水样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滤出液50mL,倒入50mL 比色管中。 比色管中。 4)按绘制标准曲线的实验步骤中3)~7)的步骤加药剂,测吸光 按绘制标准曲线的实验步骤中3 ~7)的步骤加药剂, 度。 5)在标准曲线上查出酚的浓度。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酚的浓度。
实验4 实验4
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1.1 实验目的
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 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 验过程的操作。 验过程的操作。 掌握用“间歇”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 掌握用“间歇” 参数的方法。 参数的方法。
1.2 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 物质的吸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物质的吸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在温度一定的 条件下, 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 高二提高,两者的变化曲线为吸附等温线。 高二提高,两者的变化曲线为吸附等温线。通过吸附 等温线可以反映活性炭的吸附过程。 等温线可以反映活性炭的吸附过程。
1.4 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63bc24b90d6c85ec3ac68d.png)
科研开发化工科技,1999,7(4):35~38SCIENCE &T ECHNO LOG Y IN CHEM ICA L I ND UST RY收稿日期:1999-05-27作者简介:张会平(1964-),男,博士,副教授。
1991年6月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国家重点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工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现在厦门大学化工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分离与反应工程,环境化工,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
发表论文近20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676035)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张会平 钟 辉 叶李艺(厦门大学化工系,厦门,361005)摘 要 本文研究了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碳上的吸附平衡关系,溶液pH 值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苯酚在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和脱附动力学。
同时采用间歇法和固定床连续法研究吸附苯酚后的活性炭碱再生工艺过程,多次再生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碱法再生活性炭的初步规律。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再生分类号 T Q 243.1 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是一种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
活性炭在化工,食品,医药,军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尤其是在环境保护中,大量用于废气净化,水和废水处理之中。
含酚废水是一种十分典型且普遍存在的工业有机废水,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含酚废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一项长期有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常用的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如何合理设计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过程,有效再生活性炭使之得到循环使用,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回收酚类加以利用,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苯酚为含酚废水的代表,通过研究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固定床吸附动力学基础上,用NaOH 溶液作为碱法再生溶液,探讨再生活性炭的工艺过程,为将来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奠定一定基础。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模型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b294f58f01dc281e53af0ff.png)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254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8303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0B121) 收稿日期:2011-10-18;修订日期:2012-03-20 通信作者:王云燕,副教授,博士;电话:0731-88830577;E-mail: wyy@
1 实验
1.1 苯酚废水 模拟苯酚废水:称取 1.35 g 苯酚溶于 1000 mL 水 中,总有机碳 (TOC) 浓度为 950 mg/L ,化学需氧量 (COD)浓度为 2 850 mg/L,pH 值为 6.5。
2926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 年 10 月
程 (pseudo-second-order) 对活性炭吸附动力学行为进 行拟合[14],得到相关系数分别为 0.984 2、0996 3,其 他拟合结果见表 1。
,没有对苯酚吸附过程进行深入
研究,无法清楚地解释苯酚的吸附机理,影响该工艺 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作者在查明活性炭吸附苯酚行为 的过程后,由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及吸附不同浓 度苯酚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推测出活性炭吸附苯酚 的模型,为苯酚吸附工艺过程的优化和吸附机理的探 讨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动力学 在活性炭投加量 0.5 g, 温度 20 ℃, 苯酚浓度 1.35 g/L 时,吸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由图 1 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活性炭吸附苯酚的量在 70 min 时逐渐达到平衡,为了保证活性炭吸附苯酚能达 到饱和,采取的吸附时间为 120 min。 在活性炭吸附剂吸附苯酚的动力学研究中,分别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Pseudo-first-order)和二级动力学方
120.958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https://img.taocdn.com/s3/m/e2abbb6a680203d8cf2f242a.png)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梁晓王凤娇唐婧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梁晓王凤娇唐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东胜017000)摘要: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活性碳吸附水中苯酚的试验方法以及活性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率。
在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的情况下,确定了处理水中苯酚的活性炭用量、水的ph值、温度、粒径大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关键词:苯酚;活性炭;光度法;吸附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09)06-0141-03theadsorptionofphenolinwaterwithactivatecarbonliangxiaowangfengjiaotangjing(erdouscity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ofinnermongolia,dongsheng017000)mentalmethodsandadsorptionefficiencyofphenolinwaterwithactivatecarbonarestudiedanddiscussed.theabstrac:ttheexperiadsorptioneffectivenessofphenolwithactivatecarbonunde rdifferentconditionsarecompared,thevolumeofactivatecarbon,phvalue,temperatureandimpactsofparticlesizeonadsorptioneffectivenessarei dentified.keywords。
pheno;lactivatecarbon;luminosity;adsorption酚类属于高毒物质,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酚类的测定是环保、卫生部门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1]附条件下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活性炭指标详解(二)易择活性炭
![活性炭指标详解(二)易择活性炭](https://img.taocdn.com/s3/m/94f1194f26fff705cd170a74.png)
活性炭指标详解(二)作者:易择活性炭活性炭吸附能力指标前篇内容《活性炭指标详解(一)》我们对活性炭碘值、亚甲基蓝值、焦糖脱色率、糖蜜值、四氯化碳吸附率CTC五种吸附指标进行了阐述,本篇我们继续为大家讲述活性炭其他的吸附指标:6、比表面积m2/g指1g活性炭所具有的颗粒外表面积和颗粒内部孔隙的内表面积之总和。
比表面积的单位是m2/g,比表面积表征活性炭综合孔隙的发达程度,比表面积越大,孔隙越发达;所含微孔越发达,其比表面积也越大。
通常国内大多工厂常规检测很少检测比表面积,也不具备比表面积的检测设备和能力。
测定原理:把相对压力0.05-0.35范围内的吸附等温线数据,按BET方程式(二常数公式),求出试料单分子层吸附量,根据吸附质分子截面积,即可计算出活性炭试样的比表面积。
7、总孔容积m3/g指活性炭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总孔容积是微型孔、中型孔和大型孔的容积之和。
总孔容积的单位m3/g,测定可以通过测定活性炭的真密度、颗粒密度来计算其总孔容积。
注:真密度指不含孔隙容积和颗粒间空隙容积的吸附剂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绝对密度。
颗粒密度指包含孔隙容积而不包含颗粒之间空隙容积的单位体积吸附剂颗粒的质量。
8、水容量%指单位质量活性炭吸水量的百分数,水容量是用来评价活性炭对水的吸附能力,水容量的单位是%。
测定原理:取一定质量的活性炭,吸水饱和后,测定其最大吸水量,用活性炭所吸水量和试样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试样的吸水容量。
9、苯酚吸附值mg/g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每克活性炭吸附苯酚的毫克数。
单位是mg/g,苯酚吸附值表征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测定原理:试样与苯酚溶液充分振荡吸附,过滤,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求出每克试料吸附苯酚的毫克数。
10、硫容量mg/g硫容量有饱和硫容量和穿透硫容量。
饱和硫容量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吸附硫化氢气体,在氧气和氨气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催化还原反应,析出的单质硫附着在活性炭上,直至达到吸附饱和为止。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https://img.taocdn.com/s3/m/3e6babd36529647d272852bc.png)
精选课件
55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9支50 ml的比色管中分布加入0.00, 1.00, 3.00, 5.00, 7.00, 10.00, 12.00 ml,15.00 ml浓度为10 mg/L 的苯酚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加0.5 ml 缓冲液,混匀,加4-氨基安替比林1.0 ml,混匀。再加1.0 ml 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10 min,于510 nm波长处,以蒸馏 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比色,记录数据,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的 标准曲线。
精选课件
88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苯酚有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请勿弄混。 2、吸附实验中注意苯酚使用液的加入量。 3、本实验一定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
精选课件
9
七、思考题
1、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2、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3、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义?
精选课件
1100
式中C、M与(1)式意义相同,K’和b为吸附常数,上两方程中, 已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
精选课件
44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活性炭 2、无酚水 3、苯酚标准溶液、苯酚中间液体、苯酚使用液 4、缓冲液(pH约为10) 5、2%4-氨基安替比林 6、8%的铁氰化钾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离心管、碘量瓶、比色管、移液管
实验五: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作用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精选课件
11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学习用吸附等温式描述吸附等温曲线; 3、了解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 7701.4-8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 7701.4-87](https://img.taocdn.com/s3/m/0d6d26721711cc7931b71683.png)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炭化、活化所制成的净化水用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主要用于工业用水的脱氯、除油,以及污水的深度净化处理。
1 技术要求1.1 外观:暗黑色的炭素物质,呈颗粒状。
1.2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项目指标水分,%强度,%碘吸附值,mg/g 亚甲蓝吸附值,mg/g 苯酚吸附值,mg/g 装填密度,g/L>2.75 粒度,mm1.00~1.50>2.751.50~2.751.00~1.50≤1.00≤5≥85≥800≤2%不规定≤14%≤1%用户如对粒度、吸附值有特殊要求,可在订合同时商订。
2 测定方法2.1 水分的测定:按GB7702.1-87《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分测定方法》。
2.2 粒度的测定:按GB7702.2-87《煤质颗粒活性炭粒度测定方法》。
2.3 强度的测定:按GB7702.3-87《煤质颗粒活性炭强度测定方法》。
2.4 装填密度的测定:按GB7702.4-87《煤质颗粒活性炭装填密度测定方法》。
2.5 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按GB7702.6-87《煤质颗粒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测定方法》。
2.6 碘吸附值的测定:按GB7702.7-87《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测定方法》。
2.7 苯酚吸附值的测定:按GB7702.8-87《煤质颗粒活性炭苯酚吸附值测定方法》。
3 验收规则按GB7701.1-87《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第3章验收规则。
4 包装、标志按GB7701.1-87第4章包装、标志。
5 贮存、运输按GB7701.1-87第5章贮存、运输。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营新华化工厂负责起草。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566d25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标题: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探究活性炭在环保中的应用。
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和水的净化中。
有机物是一种主要的污染源,活性炭可以通过吸附有机物来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材料:活性炭、苯酚溶液、水。
实验步骤:1.实验组:将一定量的活性炭粉末加入苯酚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苯酚的浓度。
2.对照组:将一定量的苯酚溶液加入同等量的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苯酚的浓度。
3.测定苯酚溶液的吸附量:计算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观察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能力。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呈现出快速吸附阶段和缓慢吸附阶段。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并展示了活性炭在水处理和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活性炭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
再写一个燃烧热实验标题:燃烧热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变化,计算出燃烧热,了解物质的热能特性。
原理: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和反应的物质量来计算出反应热(燃烧热)。
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燃烧完全放出的热量,是衡量物质热能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材料:定容热量计、黄酮酸(或其他可燃物质)、稀硫酸、水。
实验步骤:1.准备:将定容热量计充满水,将温度计固定在夹层中心。
2.称量:称取一定量的黄酮酸,加入定容热量计中。
3.点燃:用火柴点燃黄酮酸,将带火的点燃细管插入定容热量计内,封紧夹层。
4.测量:记录燃烧后的最高温度,并测量燃烧前后定容热量计内的水量变化。
结果:通过测量,计算出黄酮酸的燃烧热为XXX J/g,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黄酮酸的热能特性。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0ef55af524de518964b7d87.png)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其基?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V(C0?C)qe?m式中 qe—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mg/g;V—污水体积,L;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m—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吸附等温线,通常用Fruendlich式加以表达。
qe?K?Cn式中 K、n—是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e、C相应之值,将式上式到对数后变换为下式:1lgqe?lgK?lgCn将qe、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振荡器一台;2、分析天平一台;3、分光光度计一台;4、250mL三角烧杯5个;5、100mL容量瓶6个;6、活性炭(粉状和粒状);7、亚甲基兰。
8、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①配制浓度为50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②用十倍稀释法依次配制浓度为5mg/L、1mg/L、0.5mg/L、0.1mg/L、0.05mg/L、0.01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吸附波长为665nm),记录到表1中,绘制标准曲线;④取5个250mL的三角瓶,用天平分别称取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的粉活性炭投入三角瓶中,每瓶中加入100mL50mg/L 亚甲基兰溶液;⑤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震荡器的速度要由小变大,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将活性碳粉粘到瓶壁上),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停止振荡。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试验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ca3c09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a.png)
实验五活性炭吸附试验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它由于其特殊的气孔结构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物去除、金属离子吸附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活性炭吸附试验来研究其在水处理中的效果。
实验装置:1.活性炭:颗粒径为0.3~0.5mm的活性炭。
2.试剂:酚酞指示剂、盐酸、苯酚溶液。
3.实验设备:吸附瓶、滴定管、恒温水浴。
实验流程:1.将约50ml的苯酚溶液(质量浓度为10mg/L)倒入干燥的吸附瓶中。
2.向吸附瓶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摇匀后盖上盖子。
3.将吸附瓶中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在28℃左右。
4.在水浓度为10-20mg/L时,每隔10分钟取出瓶子,取出20ml的吸附液,用滴定管滴入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0.01mol / L的盐酸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绿变至粉色,并记录所需的滴定量。
5.通过比较滴定前后pH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吸附后的苯酚浓度。
实验结果:苯酚吸附曲线如图所示。
当吸附时间延长时,苯酚降解速度越快,吸附后的苯酚浓度逐渐降低,吸附容量逐渐增加,但饱和吸附容量有限。
当苯酚浓度为15mg/L时,吸附后液体中的苯酚浓度下降了50%以上。
当苯酚浓度为20mg/L时,吸附后液体中的苯酚浓度下降了约40%。
因此,活性炭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在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活性炭吸附实验的研究,证明了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很强。
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活性炭可以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促进水环境的改善。
因此,活性炭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物去除、金属离子吸附等多个领域。
活性炭国家标准
![活性炭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a2a659804d2b160b4ec095.png)
活性炭国家标准.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
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
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佰科活性炭专家为您收集《活性炭国家标准》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2 GB/T 7702.6-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3 GB/T 7702.7-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4 GB/T 7702.8-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 GB/T 7702.9-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9 GB/T 13803.2-1999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10 GB/T 13803.1-1999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11 GB/T 13803.3-1999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 GB/T 12496.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13 GB/T 12496.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14 GB/T 12496.1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16 GB/T 12496.1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17 GB/T 13803.4-1999 针剂用活性炭18 GB/T 12496.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19 GB/T 12496.1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铁含量的测定20 GB/T 12496.1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21 GB/T 12496.1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未炭化物的测定22 GB/T 12496.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23 GB/T 12496.1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化物的测定24 GB/T 12496.1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25 GB/T 12496.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分布的测定26 GB/T 12496.2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锌含量的测定27 GB/T 12496.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28 GB/T 12496.1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29 GB/T 12496.1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氰化物的测定30 GB/T 12496.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31 GB/T 12496.1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酸溶物的测定32 GB/T 12496.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33 GB/T 12496.2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钙镁含量的测定34 GB/T 13803.5-1999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35 GB/T 12496.2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36 GB/T 12496.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37 GB/T 7702.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38 GB/T 7702.18-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39 GB/T 7701.7-1997 高效吸附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0 GB/T 7702.2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的测定41 GB/T 7702.9-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42 GB/T 7702.16-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43 GB/T 7702.15-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的测定44 GB/T 7702.1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5 GB/T 7701.3-1997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6 GB/T 7702.19-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47 GB/T 7702.1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8 GB/T 7702.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的测定49 GB/T 7702.14-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饱和硫容量的测定50 GB/T 770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51 GB/T 7702.1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防护时间的测定52 GB/T 7701.5-1997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3 GB/T 7701.6-1997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4 GB/T 7702.2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穿透硫容量的测定55 GB/T 7702.17-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漂浮率的测定56 GB/T 7702.8-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7 GB/T 7702.6-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58 GB/T 7701.2-1997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9 GB/T 7701.1-1997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0 GB/T 7702.3-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61 GB/T 7702.7-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62 GB/T 7701.4-199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3 GB/T 7702.5-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容量的测定64 GB/T 7702.4-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装填密度的测定65 GB/T 7702.13-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66 GB/T 16143-1995 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活性炭测量方法67 GB/T 13805-1992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68 GB/T 13804-1992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69 GB/T 13803-1992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70 GB/T 12496.20-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PH值71 GB/T 12496.1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酸溶物72 GB/T 12496.17-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未炭化物含量73 GB/T 12496.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焦糖脱色力74 GB/T 12496.19-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粒度75 GB/T 12496.10-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钙镁含量76 GB/T 12496.13-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重金属含量77 GB/T 12496.5-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苯酚吸附值78 GB/T 12496.7-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碘吸附值79 GB/T 12496.9-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氯含量80 GB 12495-1990 活性炭型号命名法81 GB/T 12496.3-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吸附值82 GB/T 12496.18-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充填密度83 GB/T 12496.16-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氰化物含量84 GB/T 12496.15-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化物含量85 GB/T 12496.2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强度测定86 GB/T 12496.6-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力87 GB/T 12496.1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灼烧残渣88 GB/T 12496.4-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锌吸附值89 GB/T 12496.14-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锌盐含量90 GB/T 12496.8-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铁含量91 GB/T 12496.2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干燥减量92 GB/T 12496.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亚甲基蓝脱色力93 GB 10333-1989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94 GB 7701.4-198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5 GB 7702.5-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容量测定方法96 GB 7701.5-1987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7 GB 7702.12-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98 GB 7702.9-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着火点测定方法99 GB 7701.2-1987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0 GB 7701.6-1987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1 GB 7702.14-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硫容量测定方法102 GB 7702.11-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103 GB 7702.3-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强度测定方法104 GB 7702.10-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有效防护时间测定总方法105 GB 7702.13-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率测定方法106 GB 7702.7-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测定方法107 GB 7701.1-1987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8 GB 7702.6-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测定方法109 GB 7701.3-1987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10 GB 7702.2-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粒度测定方法111 GB 7702.1-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分测定方法112 GB 7702.4-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装填密度测定方法113 GB 7702.8-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苯酚吸附值测定方法114 YC/T 223.2-2007 特种滤棒第2部分:复合滤棒活性炭一醋纤二元复合滤棒115 MT/T 1011-2006 煤基活性炭用煤技术条件116 MT/T 996-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的测试方法117 MT/T 997-2006 活性炭吸附NH3穿透容量和穿透时间的试验方法118 MT/T 998-2006 活性炭吸附SO2饱和容量的试验方法119 MT/T 999-2006 活性炭水溶物的试验方法120 HG/T 3922-2006 活性炭纤维毡121 LY/T 1615-2004 木质活性炭术语122 DL/T 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123 LY/T 1616-2004 活性炭水萃取液电导率测定方法124 LY/T 1617-2004 双电层电容器专用活性炭125 LY/T 1623-2004 木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6 DIN EN 13649-2002 固定源辐射.单个气态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活性炭127 LY/T 1581-2000 化学试剂用活性炭128 LY/T 1582-2000 柠檬酸脱色用活性炭129 LY/T 1442-1999 醋酸乙烯合成触煤载体活性炭130 HG/T 3491-1999 化学试剂活性炭131 JIS K1474 AMD 1-1999 活性炭的试验方法(修改件1)132 LY/T 1400-1999 针剂用活性炭133 LY/T 1331-1999 净水载银活性炭134 LY/T 1281-1998 味精用粉状活性炭135 DL/T 582-1995 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135 DL/T 584-1995 佰科污水处理活性炭136 WJ 2284-1995 活性炭、浸渍炭测试用试验筛检定规程137 WJ 2276-1995 活性炭、浸渍炭粒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38 WJ 2285-1995 活性炭、浸渍炭试验用测定管检定规程139 WJ 2283-1995 活性炭、浸渍炭强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40 WJ 2249-1994 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0 WJ 2251-1994 佰科空气净化活性炭使用规范141 WJ 2253-1994 浸渍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2 WJ 2250-1994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仪检定规程143 WJ 2252-1994 活性炭、浸渍炭防护性能试验装置检定规程144 EJ/T 824-1994 活性炭吸附氡子体Γ测量仪145 LY/T 1125-1993 提取黄金用颗粒状活性炭146 GJB 1468-1992 军用活性炭和浸渍活性炭通用规范147 CB 1202-1991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规范活性炭吸附法148 ZB G13 001-1988 醋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149 ZB G13 002-1988 针剂用活性炭150 HG 3-1290-1980 活性炭151 HG/T 3-1290-1980 化学试剂活性炭152 LY 216-1979 粉状活性炭佰科活性炭专家友情提示:该数据来自internet,可能数据不够完整,敬请谅解,欢迎来邮反馈***************。
苯酚的降解实验报告
![苯酚的降解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6899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酚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掌握苯酚降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研究不同降解方法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
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会增大。
苯酚具有毒性,对环境和生物体均有害。
本实验采用多种方法对苯酚进行降解,包括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和吸附法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苯酚标准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 活性炭- 菌株(苯酚降解菌)- 培养基- pH试纸- 温度计-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磁力搅拌器- 烧杯- 移液管- 烧瓶- 滴定管-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方法1. 苯酚降解实验(1)生物降解实验:将苯酚降解菌接种于含有苯酚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培养。
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研究苯酚降解效果。
(2)化学氧化实验:将苯酚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
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研究化学氧化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3)吸附法实验:将苯酚溶液与活性炭混合,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
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研究吸附法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2. 苯酚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
在特定波长下,苯酚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苯酚浓度。
五、实验步骤1. 生物降解实验(1)将苯酚降解菌接种于含有苯酚的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记录数据。
2. 化学氧化实验(1)将苯酚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2)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记录数据。
3. 吸附法实验(1)将苯酚溶液与活性炭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2)定期取样,测定苯酚含量,记录数据。
4. 苯酚含量测定(1)取一定量的苯酚溶液,置于比色皿中。
(2)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3)根据吸光度与苯酚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苯酚浓度。
水处理实验技术7-活性炭吸附试验
![水处理实验技术7-活性炭吸附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f206a7f524ccbff12184ee.png)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学校名称河海大学准考证号033109275026 姓名王宝佳课程代号60057 实验名称活性炭吸附试验实验日期2010.11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已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到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的活性炭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在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V—污水体积,L;C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X —被吸附物质重量,g;M —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费用兰德里希经验公式加以表达。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g/g;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K、h—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K、h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一一相应之值,将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法,即活性炭动态吸附法。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https://img.taocdn.com/s3/m/7d184b9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7.png)
六、实验注意 事项
实验过程中苯 酚有几种不同 浓度的溶液, 请勿弄混。
吸附实验中注 意苯酚使用液 的加入量。
本实验一定要 注意实验数据 的处理。
七、思考题
01 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02 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活性炭对苯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03
义?
10
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log M log K'blog C
三、试剂与仪 器
1 试剂: 一.活性炭
二.无酚水
三.苯酚标准溶液、 苯酚中间液体、 苯酚使用液
四.缓冲液(pH约 为10)
五.2%4-氨基安替 比林
六.8%的铁氰化钾
2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
离心管、碘量瓶、比
色管、移液管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 定苯酚。
2.1 吸附等温线
一定温度下(25℃),向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活性炭和不同浓度的苯酚 溶液,当吸附达到基本平衡后,以苯酚的加入量对活性炭吸铅量作图,就 得到活性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
2.2 模型拟合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一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通过计 算可得出吸附数据与这两个理论模式的拟合程度。
单击添加副标题
实验五:活性炭对 苯酚的吸附作用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1
一、目的要求
01
02
掌握活性炭 对苯酚吸附 研究的一般 方法和原理;
学习用吸 附等温式 描述吸附 等温曲线;
03
了解活性 炭在水处 理中的作 用
2
二、实验原理
实验研究活性炭对一系列浓 度苯酚的吸附情况,计算平 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 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f9581dc281e53a5802ffac.png)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GB/T 12496.1-1999表观密度的测定代替GB/T 12496.18-90 Test methods of wooden activated carbon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densit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颗粒活性炭表观密度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大于180μm量占90%以上的活性炭。
2方法提要以体积为100mL量筒中的紧装活性炭的质量(g)表示表观密度。
3仪器3.1量筒,100mL。
3.2天平,感量0.01g。
3.3橡皮锤。
4操作步骤4.1取试样120mL,依产品粒度要求,用最大与最小孔径筛层,在振筛机上过筛60s,除去试样中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炭粒。
4.2将试样轻轻装入100mL量筒内,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量筒底部,并再次添加试样继续敲击,直至试样的体积正好是在100mL而不再减少为止。
4.3将量筒内试样倒入容器内称量。
5结果计算ρ=m(1-m1)/100式中:ρ—表观密度,g/mL;m—量筒内试样质量,g;m1—水分,%。
6精密度和偏差同一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GB/T 12496.2-1999粒度分布的测定代替GB/T 12496.19-90 Test methods of wooden activated carbon—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颗粒活性炭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所试验的颗粒活性炭滞留在180μm标准筛上的最少量规定为90%。
本标准适用于木质颗粒活性炭。
2方法提要将已知质量的活性炭放在一组试验筛的顶部筛上,在标准条件下振动一定时间,然后测定留在每只筛上和底盘上的炭占总量的百分数。
3仪器3.1试验筛,方孔试验筛。
3.2振筛机,摇动次数约221次/min,振击次数约147次/min。
3.3秒表。
4操作步骤4.1依据产品技术要求选取一组相应的筛层,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安放在振筛机上。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b14525c2e3f5727a5e96237.png)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活性炭苯酚吸附值和碘吸附值一样,都是显示活性炭对较小分子的吸附能力。
工业废水中,含酚废水占的比例较大,如焦化厂、炼油厂、洗煤场、活性炭厂、化肥厂、煤化工厂和冶炼厂等,凡是用煤做原料的厂都会产生含酚废水。
在煤的深加工过程中,若炭化温度在1000℃以下产生一元酸和多元酚,在更高的温度下仅产生一元酚,主要为石炭酸。
酚在极低的浓度(0.001mg/L )下,也会使水变成有毒,酚的存在使人们极难或者甚至不可能由这样的水源制备用水。
对酚吸咐值的测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称取0.2g 试样,放入250mL 干燥的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苯酚溶液50.00mL ,盖上瓶塞至振荡器上振荡Zh ,静置22h 后,用干燥的滤纸,将溶液过滤。
用移液管吸取10.00mL 滤液放入250mL 的碘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 后,再用滴定管加入澳酸钾一漠化钾溶液10.00mL ,并加入盐酸溶液10mL ,盖紧瓶塞,剧烈摇晃约1min ,当出现沉淀后静置5min ;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 ,用水吹洗瓶壁,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3min 后用硫代硫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当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止,并按上述步骤做一次空白实验。
测定结果按苯酚吸附值计算公式计算:mc V V A f 68.15)(5021⨯⨯-式中 A f ─苯酚吸附值fg/g;V 1─加试样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 2─空白试验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C 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 ─试验样品的质量g.两份试样各测定一次,请允许误差应不大于3mg/g 。
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整数位。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苯酚实验数据处理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苯酚实验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595ed7bed5b9f3f80f1c1f.png)
标液浓度/ug/ml0.40.81.21.62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炯P 1/ P 吸附量q 炯q 1/q20.09 7.4 0.87 0.14 12.69 1.10 0.0840.18 15.89 1.20 0.06 24.29 1.39 0.0460.27 20.86 1.32 0.05 39.41 1.60 0.0380.36 33.62 1.53 0.03 46.74 1.67 0.02100.45 40.03 1.60 0.02 60.42 1.78 0.0230rfftFreundlish 型吸附等温线。
^^ix+o. 3231厂2 = 0.9721吸光度0.0530.1120.1630.2140.267logp30U时langndw型吸附歹髯现1/p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炯P 1/ P 吸附量q 炯q 1/q 20.09 5.32 0.73 0.19 14.77 1.17 0.07 40.18 13.43 1.13 0.07 26.75 1.43 0.04 60.27 22.87 1.36 0.04 37.4 1.57 0.03 80.36 30.22 1.48 0.03 50.14 1.70 0.02 100.45 40.79 1.61 0.02 59.66 1.78 0.0220r: langmiur吸附等温线y = 0.3046x+0. 01151/p实验分析:吸附性能的大小随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表面的大小,吸 附质的性质和浓度的大小,及温度的高低等而定,由于吸附发生在物 体的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总面积愈大,吸附的能力愈强。
活性炭具 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吸附能力很强。
一定的吸附剂,在吸附质的浓 度和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弱,所以低温对吸附作用有 利,20度的吸附效果比30度的吸附效果更好。
Freu ndlish 更加适用于中等浓度的溶液,适用于活性炭的吸附,处 理和归纳实验数据时更加简单和准确。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c3ca24dbd64783e08122b07.png)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活性炭的性能检验x活性炭的性能检验分为物理性能检验、吸附性能检验和化学性能检验1、物理性能检验指标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强度、表现密度、粒度分布、着火点、漂浮率、挥发物含量等,其物理检验指标有强度、表观密度(装填密度)等。
活性炭的应用目的不同,如对用于水处理的颗粒活性炭,一般要求测试其强度、灰分、水分、粒度分布等项目,而采用粉末活性炭时,一般可不测试强度和漂浮率;当活性炭用于溶剂回收用途时,需检测着火点、水分、强度、表观密度、粒度分布等。
①强度:指活性炭的机械耐磨强度或抗碎裂强度,其测试方法为将活性炭放在一个装有一定数量不锈钢球的专用盘中,进行定时旋转和定时击打组合运动,运动中活性炭骨架和表层同时受到破坏,测定被破坏活性炭的粒度变化情况,用保留在强度试验筛上的颗粒部分所占活性炭样品的百分数作为活性炭的强度。
活性炭强度指标是活性炭经常测试的重要物理指标,在活性炭的生产和应用中,是各种颗粒状活性炭产品必测的指标。
②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
测试方法是将活性炭震荡后落入量筒中,称取100ml活性炭的质量,计算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的高低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强度等指标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对同一种原料和工艺生产的活性炭产品,其表观密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差,强度越高,表观密度在活性炭生产和应用中是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
③漂浮率:主要是测试活性炭在液相或水中的漂浮性能,其测试方法是将烘干的活性炭样品放在盛有一定水的容器内浸渍,经搅拌静置后,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活性炭取出,烘干、称重,计算出漂浮率。
漂浮率越低表示活性炭质量越好,为了降低漂浮率,需对活性炭进行风选或水洗处理,一般水净处理用活性炭均检测此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和碘吸附值一样,都是显示活性炭对较小分子的吸附能力。
工业废水中,含酚废水占的比例较大,如焦化厂、炼油厂、洗煤场、活性炭厂、化肥厂、煤化工厂和冶炼厂等,凡是用煤做原料的厂都会产生含酚废水。
在煤的深加工过程中,若炭化温度在1000℃以下产生一元酸和多元酚,在更高的温度下仅产生一元酚,主要为石炭酸。
酚在极低的浓度(0.001mg/L )下,也会使水变成有毒,酚的存在使人们极难或者甚至不可能由这样的水源制备用水。
对酚吸咐值的测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称取0.2g 试样,放入250mL 干燥的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苯酚溶液50.00mL ,盖上瓶塞至振荡器上振荡Zh ,静置22h 后,用干燥的滤纸,将溶液过滤。
用移液管吸取10.00mL 滤液放入250mL 的碘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 后,再用滴定管加入澳酸钾一漠化钾溶液10.00mL ,并加入盐酸溶液10mL ,盖紧瓶塞,剧烈摇晃约1min ,当出现沉淀后静置5min ;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 ,用水吹洗瓶壁,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3min 后用硫代硫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当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止,并按上述步骤做一次空白实验。
测定结果按苯酚吸附值计算公式计算:
m
c V V A f 68.15)(5021⨯⨯-
式中 A f ─苯酚吸附值fg/g;
V 1─加试样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 2─空白试验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C 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 ─试验样品的质量g.
两份试样各测定一次,请允许误差应不大于3mg/g 。
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整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