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静女》、《氓》)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旧教材)

诗经两首(旧教材)

静女【来源介绍】选自《诗经邶②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称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本篇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

【原文】静女①《诗经邶②风》静女其姝③,俟④我于城隅⑤。

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蹰⑧。

静女其娈⑨,贻⑩我彤管⑾。

彤管有炜⑿,说怿⒀女⒁美。

自牧⒂归荑⒃,洵⒄美且异。

匪女⒅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解说】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

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蜘蹰”,这两句平实如话的描写,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

既而约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又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

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

吟诵此诗,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

【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俟(sì):等待,等候。

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⑧踟蹰(chí 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娈(luán):美好。

⑩贻(yí):赠送。

⑾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有人说是茅草。

⑿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⒀说怿(yuè 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⒁女(rǔ):通“汝”,你。

《卫风氓》和《邶风静女》的比较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卫风氓》和《邶风静女》的比较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卫风氓》和《邶风静女》的比较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卫风氓》和《邶风静女》的比较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将探讨人教版高三必修的诗歌选读中,《卫风氓》和《邶风静女》两篇诗歌的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这两篇诗歌都属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珍品之一,浓缩了古代社会生活、文学思想和艺术审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卫风氓》和《邶风静女》两篇诗歌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朝代、题材、意境等。

2.掌握《卫风氓》和《邶风静女》两篇诗歌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

3.理解《卫风氓》和《邶风静女》两篇诗歌的主旨和内涵,深入分析其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

4.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启迪学生的诗歌创作潜力和艺术追求。

二、教学内容1.《卫风氓》的基本情况《卫风氓》是《诗经》中的一篇民谣,共分为上、下两篇。

其作者不详,约创作于春秋时期晚期。

《卫风氓》描绘了一名青年氓对于自由的不懈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借鉴了这一形象来唤醒人们对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诗中还借助了一系列朴素质朴的描述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打造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和崇高的人文思想。

2.《邶风静女》的基本情况《邶风静女》是《诗经》中的一篇闺怨诗歌,共分为上、下两篇。

其作者不详,约创作于春秋时期晚期。

《邶风静女》描绘了一名青春少女因为流离失所、思乡怀人而悲伤沉寂的心情,充满了感人肺腑和凄美动人的色彩和情感。

诗中的对称和平衡构图、婉转柔美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象,都凸显了古代诗歌的文学美学和审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女性的复杂内心和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3.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卫风氓》和《邶风静女》两篇诗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篇诗歌的异同之处,思考它们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进而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和文学审美。

在比较阅读中,可以考虑下列方面的对比:(1)题材和意义的对比:《卫风氓》描写自由和理想,体现了民歌的热烈和朴素;《邶风静女》描写闺怨和思乡,强化了女性的柔情和缱绻。

《诗经》(节选《氓》《静女》《采薇》《蒹葭》《无衣》《关雎》六篇)

《诗经》(节选《氓》《静女》《采薇》《蒹葭》《无衣》《关雎》六篇)

《诗经》选文《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关雎》图片
• 赏析 •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 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 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 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 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马瑞辰《毛诗 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 窈,美状为窕。”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 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 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 (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

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 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 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 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 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 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 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 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 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 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 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 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前面说过,《关雎》是 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诗歌在 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 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 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 美观。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一、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氓》、《静女》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氓》、《静女》在表达方式、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 《氓》、《静女》两首诗的基本内容。

2. 《氓》、《静女》在表达方式、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难点:1. 《氓》、《静女》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氓》、《静女》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氓》、《静女》两首诗,理解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3. 课堂讲解:讲解《氓》、《静女》中的生僻词语,分析诗中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4.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氓》、《静女》在表达方式、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异同。

5.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氓》、《静女》的理解和感悟,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课后作业:1. 翻译《氓》、《静女》两首诗。

3. 推荐一首类似的古代诗歌,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氓》、《静女》两首诗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对比分析、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氓》、《静女》中的情感表达及其时代背景。

2. 利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氓》、《静女》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氓》、《静女》的原文及其注释版本,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 搜集相关资料,如古代诗歌鉴赏、诗经研究等,用于课堂讲解和拓展。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播放音频资料。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静女》两首诗;(2)理解《氓》、《静女》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意义和主题;(3)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静女》两首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氓》、《静女》两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情感;(2)认识古代诗歌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氓》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了解《诗经》的产生背景和特点;(2)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氓》,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4)诗歌拓展:探讨《氓》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静女》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了解《诗经》的产生背景和特点;(2)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静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4)诗歌拓展:探讨《静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两首诗,了解诗歌背景,收集相关资料;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产生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3. 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4. 诗歌解析: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培养合作精神;6. 诗歌拓展:探讨两首诗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情况的评价;2. 学生对诗歌内容、意义和主题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精神;5. 学生对诗歌现实意义的探讨和思考。

诗经两首 (《静女》、《氓》)

诗经两首 (《静女》、《氓》)
诗歌同赏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一、中国诗歌发展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古 体 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近 体 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关于《诗经》:
作品时间、数量:《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名称: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 百》,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地位:
现代诗歌


心灵之约 高高的城墙掩映着角楼 掩映着我美丽姑娘的身影 飞扬的裙袂藏在哪 如花的笑容藏在哪 姑娘啊 你是否看到了 我焦急等待的狼狈模样 红红的彤管红红的相思 思念的笛声在我心底 当初的欢笑藏在哪 海誓山盟藏在哪 姑娘啊 我要用彤管为你吹奏一曲 悠长缠绵的相思 水灵灵的白草芽啊 就像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 你采来田野的灵气 你采来世间的纯真 姑娘啊 让我拉起你的纤纤小手 相伴相爱终生
顶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 的词语的修辞方式。又叫顶针、 联珠。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 朵,云朵游动起笛声,笛声悠扬卷 浪波。浪波翻腾涌激情,激情滚滚 似江河,江河流水深又长,长笛伴 我唱新歌。
细节描写——
*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 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可 以是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 一颦一笑;或平常生活场景中 的一个小小瞬间。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
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 揭露他们的残暴
《诗经》体例:风、雅、颂。
一、风,诸侯国的土风歌谣,15国风,共160 篇; 二、雅,宫廷宴享的乐歌 , 分为《大雅》 《小雅》共105篇; 三、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周颂》,《鲁 颂》 ,《商颂》 ,共40篇 。

《诗经》两首(静女、氓)课件-小马

《诗经》两首(静女、氓)课件-小马



桑未落,新鲜润泽, “桑”比的是什么? 既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又比喻恋爱的甜美。 桑之落,枯黄脱落, 既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又比喻婚姻的失败。
用鸠鸟贪食桑葚而 昏醉,比喻女子沉溺 爱情而不能自拔。
比、兴手法通常是结合起来运用,称为 “比兴”,具有以下艺术效果:
①给人以形象感受,增 强艺术感染力; ②渲染气氛,增加韵味, 引发联想和想象。
恋爱
曾经的感动
1、这两章中采用叙述的方式,表现了两人什么性 格? 2、她的婚
1.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痴情。 2.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 主。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 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 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婚变——心力交瘁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 隅。爱而不见,搔首 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贻。
静 女
《 诗 经 邶 风 》 ·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静女”形象?
全诗刻画了一个美丽、天真活泼、聪 明可爱的“静女”形象。
2.诗歌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诗歌写了一对热恋中的男女青年 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塑 造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 静女形象和憨厚、痴情的男青年 形象,表现了男女青年之间真挚、 纯朴、热烈的爱恋之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 成对比。 2、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情感体验 形成对比。

诗经两首(静女、氓)

诗经两首(静女、氓)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喻女子 桑的之容落颜矣亮,丽其。黄而陨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喻女子
引的起被联弃想憔,悴增。强意蕴,引发下文。 兴
第1章:赋
第2章:赋
第3章:比、兴 第4章:比、兴
第5章:赋
第6章:赋、比、兴
民歌中的赋、比、兴
落雨大(广东粤语民歌)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明确:重章叠唱。《诗经》善用章句来表达思 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 效果。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只换几个字; 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 首重尾。 作用:使句式匀称,语意往复推进,有强调意 味,有利于感情的抒发。
《静女》小结
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即男子的口吻运 用“赋”的表现手法铺写出了他约会的过程。 诗中两青年开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欢快 的情绪跃然纸上,洋溢着青春与爱情,具有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
粒粒圆滑无疵瑕。
……
高山青(台湾高山族民
歌)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啊。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啊。高山常青,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高山常青, 涧水常蓝,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活儿我 一个人来担。早起晚睡实在辛苦,朝朝 日日数也数不完。你的心愿已经满足, 就把我折腾你越来越凶残。亲弟亲哥不 知我的处境,见我回家只是讥笑得欢。 静下来前思又后想,只能自己为自己伤 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沉痛教训,告诫来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浅析《诗经二则》 ——《静女》、《氓》中的女性的魅力

浅析《诗经二则》 ——《静女》、《氓》中的女性的魅力

浅析《诗经二则》——《静女》、《氓》中的女性的魅力摘要:《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来源于民间生活,反映了那个时代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的文化积淀。

在《诗经》中与女性相关的作品占了三分之一,《诗经》是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对女性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中《诗经二则》(《静女》、《氓》)中所描写和塑造的两位女性的形象,揭示周代社会的女性的精神面貌和情感面貌,进而浅析古代女性的魅力。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女性魅力《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

几乎每位中国人,在孩童时代都接触过里面的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诗经》所涉及的题材,无论婚恋、战争、农事还是祭祀,都流露出一种真挚、单纯的情感。

《诗经》形成的阶段,正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如今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它们的基因密码。

在《诗经》很多作品中都描写过女性,《国风-周南》让我们看到一位劳动的少女,她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清新自然之美,在《蒹葭》中那在水一方的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女子,让多少痴情男子魂牵梦绕,仿佛触手可及,又似远在天边。

《静女》和《氓》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不同的女性形象,一个天真烂漫,一个坚忍决绝。

这两首诗为我们揭开了那个遥远时代女性的神秘面纱,同时向我们展示当时普通女性的婚恋观。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本诗描绘了一个恋爱中的女性与自己心爱的男子幽会的情景,诗中虽然以女性中心,描写了女孩子在恋爱中顽皮可爱,天真烂漫的个性,但整个描述的视角却是男性。

女子赠送了礼物给男子,男子满心欢喜,全然忘记了女子故意躲在城隅“戏弄”的把戏。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静女》两首诗;(2)理解《氓》、《静女》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意象和意境;(3)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比兴等;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静女》两首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氓》、《静女》两首诗所表现出的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2)理解《氓》、《静女》两首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氓》、《静女》两首诗;(2)理解《氓》、《静女》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意象和意境;(3)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氓》、《静女》两首诗中的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2)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比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背景及地位;(2)介绍《氓》、《静女》两首诗的背景和作者;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氓》、《静女》两首诗,感受其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句意;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主题和意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诗歌欣赏:(1)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比兴等;(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氓》、《静女》两首诗所表现出的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2)引导学生理解《氓》、《静女》两首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氓》、《静女》两首诗;2. 结合注释,理解《氓》、《静女》两首诗的全文内容;3. 分析《氓》、《静女》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比兴等;4. 写一篇关于《氓》、《静女》两首诗的鉴赏文章。

《诗经》两首(静女、氓)预习

《诗经》两首(静女、氓)预习

重 章 叠 句 反 复 咏 唱
高山青(台湾高山族民歌)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 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
兴 比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嘿!那里努力海多那呀,嘿伊呀嘿亚鲁娃哪呀, 荷海呀荷那鲁 娃伊都哎多那呀 荷海呀), 高山常青, 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涧水长围着青山转。(嘿!)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垝垣(音guǐ yuán):倒坍的墙。 垝:倒坍 以: 连词,来。 复关: 第一个“复关”是卫国地名,指诗中“氓”的住
地。第二、三个“复关”借代住在复关地方 的
“氓”。 载……载……:又……又…… 如:载歌载舞。 尔:第二人称,你。 如: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 咎:不吉利,灾祸。 以:介词,把。
探讨: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⑴“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 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由此可见一斑。 ⑵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⑶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 姻危机,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⑷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 兴夜寐,靡有朝矣。” 年老色衰,引起“士”的 变心。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第⑴⑵中较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 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靡:没有,不。 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言:1.(言既遂矣) 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一、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多为四言诗。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诗》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

被列为“五经”之一。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还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和屈原的浪漫主义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

二.《诗经》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大雅——天子宫廷乐歌;小雅——诸侯乐歌颂: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正如现在的表现方式——叙事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相当于现在的表现手法——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

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

三、1.读文,正音。

学生齐读,进一步熟悉课文。

2.解决文言现象3.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

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一)、学生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

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

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

(二)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三部分【相恋】1、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氓:求--怒--卜--娶我:送--劝--盼--嫁2、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我: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真诚热烈,传统,痴情氓:忠厚老实,急躁,热情,向往,任性3、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恋爱的特点。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热情、幸福。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4.第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婚变】1.文中男女在婚后有什么表现?女子婚后表现: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

《诗经》之《静女》、《氓》(毛)

《诗经》之《静女》、《氓》(毛)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浪漫 取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悔
忠贞
分离
诵读节奏:“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 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 愆期,子无/良媒。
兮——“啊”,可拖点尾音,读出抒情意味 矣——“了”,短促停顿。
课外拓展:《诗经》中的定情信物
biāo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jì 注释
⑴摽: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⑵七: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⑶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⑷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 女子率真大胆求爱。 ⑸今:现在。 ⑹倾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给。 ⑺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无 准则 三心二意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 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分析
第三四节开头为何要从桑树叶写起? 知识链接 《诗经》三大表现手法:
“赋”:陈述铺叙 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比”: 比喻
例: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兴”: 借自然界的景物开头,联想到人的情感/事。
1.象征、比喻作用 (和“比”一起连用——比兴)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男子 迷恋
唉,女子啊, 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还可以解脱。 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就无法解脱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主谓之间 tuō 通“脱”,解脱

初中语文下册知识点诗经两首

初中语文下册知识点诗经两首

初中语文下册知识点诗经两首初中语文下册学问点诗经两首第一篇静女《诗经·国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释】①姝:秀丽。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迟疑徘徊。

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⑥炜:鲜亮有光的样子。

⑦说怿(yuè yì):宠爱。

⑧牧:郊外田野。

归:赠送。

荑:初生的细嫩茅草。

⑨洵:诚然,的确。

⑩异:特别。

“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焦灼、紧急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出来了,表达了“我〞对“静女〞的喜爱和思念之深。

“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宠爱吗?不是,“说怿女美〞中的“女〞一语双关,既指“彤管〞,又指“静女〞。

男主人公借物抒情,外表上是宠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赠他彤管的姑娘的喜爱之情。

初中语文下册学问点诗经两首第二篇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未晞(xī)水中坻(chí)溯洄(sù) 蒹葭(jiā) 水之涘(sì) 水中沚(zhǐ)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蒹葭苍苍苍苍:茂密的样子(2)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道阻且长阻:艰险(4)白露未晞晞:干(5)道阻且跻跻:(路)高(6)道阻且右右:向右迂曲名篇名句默写。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蒹葭》一诗,通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初中语文下册学问点诗经两首第三篇阅读《关雎》,完成后面的题目。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雅、秀丽、喜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活的姿态。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喧闹情景。

〖2021年整理〗穿越千古的真情绝唱《静女》、《氓》赏析

〖2021年整理〗穿越千古的真情绝唱《静女》、《氓》赏析

穿越千古的真情绝唱——《静女》、《氓》赏析邓建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打开《诗经》,我们能倾听到各种从旷古绵亘而来的纯朴而诚挚的声音。

但是,最让我沉迷缠绵的是关关雎鸠,是爱而不见的静女,是在水一方的伊人这一曲曲从旷古走来的真情绝唱,越过千年万年,淌过千山万水,走进了现代,走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与灵魂之中。

(一)《静女》:热烈淳美的欢快恋歌细细比较,《邶风-静女》应该是《诗经》305首诗歌当中最生动活泼的一首热烈淳美的欢快恋歌了。

全诗三章加起来只有50字,却将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个即使在现代也会让人觉得浪漫美好、无限向往的爱情故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 一开篇就用赋的手法,展示了一段丰富的情节:美丽的女孩和我有了一个美丽的约会,我们约定在那隐蔽的城墙角相会。

我似乎看到她娇俏的身影一闪,她却故意躲藏起来不让我看见。

我本来就因为迟到而自责不已,现在又看不见心上人,怎不让我五心不定、心急如焚?站在女孩的角度,还有大量精彩的潜台词:憨厚的水伙子和我约在浪漫的城墙下幽会。

我情急急地赶到那里,左等右等不见他的踪影。

远远看到他跑来,我心头一恼躲起来。

谁叫你这么拖沓,就让你心急火燎,抓耳挠腮。

全章无一字心理刻划,无一处声音描写,但却通过“俟”、“爱”、“搔”三个动词,将一对恋人之间的逗闹形声毕肖地描绘出来,不仅写活了焦急渴望的心理,甚至还能隐约听到他们为情所迷的“咚咚咚”的心跳。

接下来静女会否出现,二人约会能否成功,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第二章在云遮雾罩的悬念之中顺势而来:在小伙子焦灼的等待中,静女终于不忍心了,现身露面。

为了安慰憨厚的心上人,她将新采的彤管送给了他。

彤管明亮照人,发出美丽的光采。

小伙子看看明艳动人的姑娘,又瞧瞧奕奕生辉的彤管,一时不知身在梦里还是现实。

作者的高明,在于对二人会面的场景不作任何交代,但是姑娘的活泼俏皮与小伙子的憨厚纯情却尽在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