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测试卷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4春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2024春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图1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图中曲线表示的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曲线表示木柴B.②曲线表示天然气C.③曲线表示石油D.④曲线表示煤炭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B.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木柴和煤炭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木材D.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答案】1.C 2.A[解析]第1题,产业革命以前能源消费以生物能(木柴)为主。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

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优势地位,天然气比重也逐步上升。

由此可判断,①表示煤炭,②表示木柴,③表示石油,④表示天然气。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石油消费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消费呈上升趋势,且天然气燃烧效率高,是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

图2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图2为榆林市简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煤、气、岩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4.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C 4.D[解析]第3题,图中榆林地区不靠近河流,水路交通不便,②错误。

该地处于陕西省北部,科技落后,④错误。

第4题,发展重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工业属于严重污染企业,会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C.土壤次生盐碱化 D.水污染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4.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5.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6.丁省与丙省相比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8.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降水多,适宜多汁草类生长读图,回答9~10题。

9.A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水能丰富 B.劳动力丰富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10.该城市在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 )①矿产资源枯竭②劳动力短缺③空气污染严重④土地闲置⑤能耗高,效益低⑥就业压力大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卷 湘教版 必修3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卷 湘教版 必修3

单元测试卷2(一)选择题1、全球定位系统全面建成的时间为A、1990年B、1992年C、1994年D、1996年2、如果既想知道接收机所在点位的位置,又想知道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及一些附加数据,如到航路终点的距离和航向等,则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A、3B、4C、5D、63、有关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受天气、地形的影响明显B、GPS包括三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C、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D、野外旅行时,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4、目前,民用GPS标准定位服务的定位精度约为A、20~30米B、25~35米C、30~40米D、35~45米5、装有GPS设备的特种车辆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进行A、报警、定位B、反击C、逃脱D、停止运行6、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主要意义是A、增加农田面积B、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C、提高土壤肥力D、提高农业产量1993年4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座机在飞行途中不幸遇上沙暴,飞机被迫降落在撒哈拉大沙漠里。

与阿拉法特失去联系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使尽浑身解数寻找未果,最后只好借助美国的侦察卫星。

十几小时之后,才在茫茫沙漠中找到了迫降飞机的准确位置,使阿拉法特获救。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7~8题。

7、美国使用的这种卫星救援系统是A、数字地球系统B.RS遥感系统C.GIS地理信息系统D.GPS全球定位系统8、撒哈拉大沙漠位于A、西亚阿拉伯半岛B、非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C、非洲大陆北回归线附近D、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感感知事物时不直接接触B、遥感技术是遥感信息接收与应用的过程C、遥感获取的信息是电磁波信息D、通过遥感获得资料的速度快,但是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大10、在假彩色影像上,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为DA、灰色和蓝色B、灰白色C、浅蓝色D、红色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B.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C.遥感仪器只能接收地面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而不会接收地面反射的电磁波信号D.遥感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几个环节12、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13、.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A、飞机可见光遥感B、卫星可见光感C、飞机微波遥感D、卫星微波遥感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东经120°经线2、题干: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地形不利于发展灌溉农业?A、平原地区B、山间盆地C、高原地区D、河谷地带3、关于区域发展条件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区域的发展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B.自然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C.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D.区域的发展条件一成不变,具有静态特征4、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C.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产业转移使转入地的就业机会减少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6、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全年降水均匀B.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C. 夏季高温多雨D. 春秋季节温差小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B、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C、南北分布着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9、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是()A、夏季高温热浪增多B、冬季降雪频率增加C、全球范围内更强的台风、飓风频繁出现D、暴雨、洪涝灾害加剧 10、关于冰川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塑造地貌,如冰蚀谷、冰蚀平原和角峰等B、影响古气候分布,通过冰芯分析古环境信息C、形成湖泊,如堰塞湖等D、促进生物多样性增加,所有生物都能适应寒冷环境11、在地理信息系统中,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经纬度信息,以下关于GPS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用于车辆导航B. 用于地震监测C. 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D. 用于手机定位12、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B. 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C.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区D. 西南地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大,分布广的特点13、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C.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似,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经济、社会等人文因素的14、关于中心地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数目多B.低级中心地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C.中心地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少D.一个高级中心地只服务一个低级中心地1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洋流C. 经济发展水平D. 大气环流16、在下列河流中,哪一条河的水量季节变化最小?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黄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额旗中学2021—2021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班级考号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开展明显受: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2、读图1和图2,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相比拟A兴旺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开展中国家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开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兴旺国家的1/8兴旺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开展中国家的1/2强3、以下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4、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A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2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差异,因此很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根底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根据表1完成5—6。

5、有中属于第三的有:A淡水养殖B林C旅游D食品加工6、在方案施前后生了重大化,明促展,增加民收入,必: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根底地位C展高、、高效D大力展企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的就构成,答复7—8。

7、④地区一、二、三的就比例:BD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9、以下关于区域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人均国民收入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体展水平区域空构的演化表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体展在工化段,区域社会表出明的均衡增在高效益的合展段,整个区域于不平衡的加速展状10、造成我国、中、西部区域展差异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②社会原因③原因④技原因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数据A纬度、距离、海拔B经度、纬度、海拔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以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11—12。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 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以高原、盆地为主。

A. 青藏地区B. 黄土高原地区C. 东南丘陵地区D. 喀喇昆仑-天山地区2、【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B.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冰川融化导致淡水短缺3、题干:在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范畴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黄土高原的形成C、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珊瑚礁的形成4、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普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5、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只包括大气、水、岩石和生物。

B、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是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

C、人类可以完全控制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6、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使全球各地水量保持相对平衡。

B、水循环可以分为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C、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D、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影响。

7、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山区多,平原少B、山区少,平原多C、高原多,盆地少D、高原少,盆地多8、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南方地区?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不正确的是:A. 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B. 按照地形地貌划分,我国可以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山区和高原区C.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D.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地理区域 10、关于我国气候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C. 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D. 我国冬季气温普遍较低,夏季普遍较高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任何影响。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必修三全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必修三全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必修三全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1~3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答案:D解析: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

3.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答案:A解析: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五)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

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4~5题。

4.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A.等高条播B.人工锄耕C.等高犁耕D.平整坡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4. 读“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回答: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资源B.气候C.土壤D.植被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读图完成5~6题。

5.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A.销售B.加工制造C.品牌D.研发6.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

A.设备、零件B.制造加工、销售C.传播、销售D.研发、品牌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A.a、b段B.b、c段C.a段D.c段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经历了四次产业转移。

下图为全球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生物遗传工程B.电脑软件C.普通加工制造D.石油化工10.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主要原因为()①能源充足,机场密集②土地租金较低③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1-13题1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2.“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13.“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来自()A.金沙江干支流水电B.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D.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图为“20世纪下半叶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高中地理 全册综合测试基础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全册综合测试基础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试题

全册综合测试基础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黄河流域图,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C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解析: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是利用单一指标划分的,C对;不是按行政区划分的,A错;只有一个指标,B错;虽与气候和地形有关,但不是依气候区和地形区划分的,D错。

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A.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B.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乙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丙地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为渤海,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A对。

兰州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读兰州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属于兰州新区特点的是( D )A.有一定的区域界线,但界线是模糊的B.新区发展与白银具有相似性C.与周边地区相比,区域特色与优势不明显D.新区受兰州、白银等地区的辐射影响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D项正确。

4.兰州新区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具有的优势主要是( B )A.政策B.生产成本低C.交通便利D.资源丰富解析:兰州新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都较低,因而生产成本低。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5~7题。

5.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C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读图可知,四个时期中,③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说明工业化程度最低。

6.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时期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①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小,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3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3章测试题

第三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美国航空宇航局(NASA)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公布的地球夜晚卫星照片。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卫星照片。

据此回答1、2题。

1.该影像的获取及制作过程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和RSB.RS和GISC.GIS和GPSD.BDS(北斗导航系统)和GIS2.从图中灯光可以反映所示地区的( )A.地形特征B.经济发展水平C.植被覆盖率D.城市功能区分布分析:1选B,2选B。

第1题,这是卫星通过遥感RS获取的影像,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 处理后发布的。

第2题,图中灯光亮度大的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是城市密集地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图示是灯光夜景,不能反映地形特征、植被覆盖率和城市功能区分布。

3.(2020·长宁高二检测)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地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能及时查询新增病例的精确位置、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和定点医疗机构分布等信息的“疫情地图”,方便市民了解情况。

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②GIS③GPS④VR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分析:选D。

查询相关地理信息需要用到GIS技术,新增病例的精确位置需要用到GPS技术,②③正确;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获取(且突出于面状地理信息的获取),VR属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材料所示信息无关,①④错。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

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系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RS技术获取车主个人信息B.利用GIS技术获取车辆速度信息C.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D.利用GIS技术获取车位分布信息5.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 )A.缓解交通拥堵B.减少水体污染C.控制人口密度D.降低地价房租分析:4选D,5选A。

第4题,图中显示空置车位通过传感器发送到管理员手机上,并能在手机上显示空置车位的位置,方便了人们停车,在手机上能看到车位分布信息主要利用的是GIS技术。

高中地理 综合评估能力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综合评估能力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试题

综合评估能力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图,完成1~2题。

1.建筑物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的地区是( C ) A.B区B.C区C.D区D.E区解析: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冬季温和夏季湿热的南方地区,根据我国气候的差异可知该地应是D区。

2.划分A、B、C、D四个一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 )A.气温B.降水C.日照D.风解析:仔细观察图示各区,关键字有寒、冷、热,所以四个一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温。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一带一路”构想近日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读材料和图,完成3~4题。

3.“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

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A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解析:新疆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地区的陆上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处。

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现阶段新疆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联系东西的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4.图中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B )A.东北—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D.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解析:东北—蒙东经济区科技水平不高,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丝绸之路主要位于中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基础设施,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京津冀经济区,资源、能源不足,不适合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海上丝绸之路管道建设相对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必修III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共20 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 分;且每个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km2。

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

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回答第2~4题。

年份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工矿用地沼泽地和滩涂其他1954 15.9% 38.18% 9.13% 0.43% 32.74% 3.61%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2.该地形区是()A.太湖平原B.三江平原C.黄土高原D.山东丘陵3.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①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冻土广布③开发历史较短④人烟稀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B.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C.城市化水平较低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最近我国有学者指出:原有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划分,已经不适应现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可以把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划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新三大地带”。

下图是“新三大地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A.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B.新疆、青海、甘肃、宁夏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6.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A.水土流失严重B.农业基础薄弱C.自然资源不足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完成第7~8题。

7.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A.发展比较合理B.明显过快C.明显滞后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8.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加快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破坏植被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11~12题。

1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1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①②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甲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有效的检测手段是()A.洪涝灾害地理信息系统B.荒漠化遥感C.水土流失全球定位系统D.环境污染数字地球14.近年来,乙地基塘农业桑基演变为花基、养鱼演变为养甲鱼,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B.政策C.科技D.交通读安徽省地形图(左)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右),回答15~17题。

15.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典型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②甲区域以水田农业为主,乙区域以旱地农业为主③从年平均气温看都属于亚热带地区④夏季均高温多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6.关于L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B.L河为地上河,容易溃坝C.支流众多,水系庞杂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7.有关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C.应因地制宜,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D.应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

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8~20题。

18.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19.本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A.锋面活动频繁B.台风活动频繁C.气温变化大D.季风的不稳定性20.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培育良种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D.改良土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 分)21.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6分)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

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

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

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3分)(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5分)(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4分)(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22.下图为我国两个经济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共17分)(1)改革开放以来,B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主要区位优势。

(6分)(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3分)(4)B区域与A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12分)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

该市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但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已经越来越少,主要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

下图为大同市矿业城市生命周期。

(1)从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大同市目前处于哪个时期?(2分)(2)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较鲁尔区较欠缺的条件有哪些?(4分)(3)为了避免大同市城市经济进入衰退期,应该借鉴德国鲁尔区哪些整治经验?(6分)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共15分)材料一中国东北的松辽平原玉米带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合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下面为中国的黄金玉米带分布图A(阴影部分)和美国玉米带分布图B(阴影部分)。

材料二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粮食逐步摆脱短缺局面,东北玉米的生产、销售举步维艰,进入了90年代,长春市粮食生产出现了储存难、运输难、卖粮难等一系列问题,产粮大县成了财政穷县。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形成的共同条件是(多选)()(2分)A.交通便捷B.夏季气温高,降水多C.地势平坦、土层深厚D.消费市场大(2)三大“黄金玉米带”所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该地域类型种植的主要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每空1分,共3分)(3)上述三大“黄金玉米带”都位于北半球。

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推测在南半球玉米的集中分布区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

(填国家)(每空1分,共2分)(4)比较我国的松辽平原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异同点。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经营方式等方面比较)(8分)(湘教版)地理必修III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共20 个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40分;且每个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 分)21.(1)洞庭湖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1分)洞庭湖调蓄功能下降,(1分)洪涝灾害频度和强度增大。

(1分)(2)自然原因:暴雨、长江洪水倒灌、泥沙淤积(1分)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2分);②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底缩小,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2分)(3)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平垸行洪、疏浚河道等。

(4分)(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4分)。

22.(1)①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地价低廉;④著名侨乡;⑤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⑥市场广阔等。

(6分)(2)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薄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等。

(4分)(3)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

(3分)(4)B区域与A区域相比,B区域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国内经济腹地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4分)23.(1)衰退期(2分)(2)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较鲁尔区较欠缺的条件有交通条件、水源条件、技术条件等(答两点即可,4分)(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产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延长生存链,发展煤炭深加工。

(答四点即可,6分)24.(1)ABCD(2分)(2)商品谷物带玉米小麦(3分)(3)巴西阿根廷(2分)(4)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②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③玉米单产都较高。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②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济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③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

(8分)化学方程式汇总1.P27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