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采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
徽
考
察
报
告
班级:环艺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安徽采风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10月9号——2012年10月19号
考察地点:安徽黟县歙县等地的古村落
考察形式:速写、摄影
考察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要求大家在实习中遵守实习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并在风景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主要实习的落脚点安排在宏村,以宏村为起中心,我们在实习的10天时间里参观考察了南屏、关麓、唐模古镇、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渔梁古坝)、宏村、西递等地点。
一、宏村布局形式
未到宏村之前,我们已经通过老师的提前讲解和上网收集资料大体的知道了宏村的布局。到达宏村之后,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了,宏村的整体布局。
图一图二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说道宏村的布局不得不说的是宏村的风水,这是一座严格按照风水来设计的村落。
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查审。何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如图一);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如图二),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两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种着花木果树的庭院和砖石雕镂的漏窗矮墙,曲折通幽的水榭长廊,小巧玲珑的盆景假山。弯弯曲曲“牛肠”,穿庭入院,长年流水不腐。然后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根据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
“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引而不发的羽箭”,南湖(牛胃)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样式,整个湖面呈大“弓”形,“弓背”为两层湖堤,上层宽达4米;贯穿湖心的长堤如箭在弦上,一座拱桥如同羽族。
南湖湖面浮光倒影,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历史上南湖曾经有三次整修。
南湖四时景色不同,日夜风光各异。清人有诗“夹岸桃李花,浓英殊窈窕”“入夏菱荷香,镜面净为扫”“最是夜阑风浪静,楼台灯火半模糊”。
按照当时风水的设计形成了现如今风格独树一帜的村落。为世界文化遗迹留
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对徽派建筑风格的认识
实习的十天时间里,在老师,当地学着和导游的帮助下,我们对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1、徽派建筑的形成
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的古建筑流派之一,徽州的先辈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在为改善居住环境而成年累月的劳动创造之中,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此后雄踞中国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唯一可以与财力雄厚的晋商平分秋色、鼎足而立的商贾大帮。与此同时,一批批富商大贾不断涌现,清代垄断盐经营的徽商竟富得可以先后接待清帝康熙、乾隆南巡。另外,徽州人“儒而后贾”、“贾而好儒”,广交官府、文士,有的本人就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因此“亦儒亦贾”,实现了“官”“贾”“儒”的三位一体。
这些徽商为光宗耀祖、炫跃乡里而大兴土木,建豪宅、修祠堂、竖牌坊、造园林……给徽州的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装饰精致,变化自然,具有纯正天然的乡土气息;加之徽州盛产木材,民间向来就有雕刻、绘画传统,砖雕、木雕、石雕别具一格;同时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布局结构、内部装饰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派系”。
徽州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早期徽派建筑是典型的“楼上厅”形式,这是越人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在潮湿山区能有效防止瘴疠之气的入侵。后来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人稠地狭,构建楼房就成为最佳选择。为了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解决通风和光照方面的问题,由中原士族带来的“四合院”形式逐步演变成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另外,山区木质结构的房屋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马头墙应运而生了。正是在外来文化与原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徽派建筑风格一步一步地形成了。
2、徽州建筑的特点
通过十天的考察,我对徽州建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它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六点:
(1)、在布局特征方面,徽州建筑布局一般顺应自然山水形势,包括建筑的起承转合和层高的起伏。这使徽州建筑群的秩序依附于自然山水的脉络。而徽州建筑中天井的灵活性及单体形态的简练性,使得建筑与自然更加协调。
(2)、从形象特征来看,徽州建筑除祠堂、牌坊和景观建筑外,民居等大多数建筑的形象,都通过国粉墙黛瓦的马头墙组合起来,而失去单体的个性。这使得徽州建筑形象上群体组合的韵律更突出。
(3)、就其精湛的砖、木、石雕工艺而言,从入口门罩和八字墙上的砖雕,到登堂入室后,梁架隔扇栏杆上的木雕、彩绘,以及台阶、柱础的石雕,无不精美绝伦。大凡见过徽州建筑中的三雕,再看中国其他地区民居的类似雕刻,总不免有粗疏之感。
(4)、徽州“其风最为近古”。徽州文化的精神特征更多地体现儒家伦理的有序、敦厚、沉稳、静谧。如果说,苏州建筑园林特质如汤显祖所概括的那种不拘法度的“风流”,徽州建筑则表现为一种“理趣”。
(5)、街巷景观量丰富,几乎达到“步移景异”的程度。街巷空间目标模糊,曲折通幽,层次丰富。
(6)、徽派建筑注重人本观念,如:用于村民交往的公共亭阁、廊桥,增加了私密性的影壁,以及小巷的门楼或拱门,无不体现对人的关怀之心。
3、徽派建筑的艺术
说道徽派建筑的艺术,不得不说的是徽派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特点里面已经略微提到这三雕,下面是对这三雕的详细讲解。
砖雕:
图三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