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和蔓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更加凸显出来。由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市场运作不规范、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等原因,使得融资难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从而也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此,金融危机下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迫在眉睫,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方式、对策等方面对融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透彻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由于研究此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存在了差异性。

1中小企业融资概念的界定

1.1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与大企业相对应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业,中小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界定标准。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国际上所设定的参照系标准一般有三个因素:一是实收资本;二是企业职工人数;三是一定时期的经营额。

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经过了数次调整。2002年8月发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而后,国家经贸部于2003年2月发布新的《关于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该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规定了新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李玉潭(1992)在《日美欧中小企业理论与政策》一文中归纳:所谓中小企业,是指相对大企业来说经营规模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他对中小企业的这种定性界定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

英国1971年9月J.E.博尔顿提出的著名的《博尔顿报告》,他也是从生产的规模来定义中小企业的,他把小企业定义为在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企业。与李玉潭(1992)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企业的规模来定义中小企业的。

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都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每种界定标准都有其各自的道理,这个界定应该具有灵活性,适应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政策。

1.2融资的概念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王铁军(2004)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和迟宪良(2007)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研究》对于融资的概念,都认为其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又包括资金的运用。他们对于融资的概念描述得比较全面,而张昌彩(1999)的《中国融资方式研究》只是从融出的角度来研究融资方式,他认为融资主要是指资金供给者融出资金。

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国外的研究首先是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分析的。Stiglitz 和Weiss(198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样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

陈晓峰和林求(2003)认为,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其本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机制缺乏等导致的信贷市场上局部的“市场失效”。

王铁军(2004)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一书中,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体制性、银行方面、企业方面、环境方面四个方面对造成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杨峰、朱静毅和袁若宁(2005)主要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其中也涉及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影响交易(如融资安排)的顺利进行。

而Strahan和Weston(1998)的研究则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因为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银行对

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

3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陈晓红等(2003)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中指出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方式:风险投资。并且详细叙述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目前融资难的情况下,风险投资无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明智选择。接着,又针对性地提出中小企业要介入风险投资,需考虑的一些问题,这为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指明了方向。

阮兢青和陈文标(2009)在《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一文中,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提出了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这几种融资创新方式。

此外,刘斌(2009)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析》中提出了5种主要的融资新工具,包括融资租赁、典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信用担保贷款。

尽管目前我国融资工具品种尚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则更少,但在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外,还是有一些成长中的新型融资工具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应放开眼光,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度过金融危机。

4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

Berger(1998)和Udell(2002)从关系融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们在“硬信息”和“软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张铝和李献华(2006)在《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中谈到“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还从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应发挥独特作用、靠自身优势吸引资金等方面阐述了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

张优勤(2009)针对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比如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体制,实现自救;完善金融体系;政府的扶持。确实,在金融危机下,只有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政府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叶陈毅、叶陈云和裴富才(2009)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透析与应对举措》提出对策:始终遵行宏观政策与微观方法并重的原则;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