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答题策略与方法一、命题规律:(1)选项设置的方法是“变”(变换原文说法)、“压”(压缩原文内容)、“调”(调整原文顺序或结构)、“推”(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
(2)“题点”(错误设置)指向明确,决不含糊。
“题点”设置方法如下:从词语角度设题点(如指代错解、词意错解、词语偷换、词语增删等);从时间、地点、对象角度设题点(变换时间、地点错位、偷换概念);从语句的角度设题(曲解文意、语意杂糅等);从逻辑角度设题(变换因果、以偏概全、绝对化、不合常识常理等)。
(3)三道题的逻辑顺序非常明确。
第一题是判断表述是否与原文相同,重点要在细节上对比;第二题是判断理解和分析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重点要从内容上分析;第三题是判断根据原文内容所做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重点要从逻辑上进行分析。
思维的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二、答题总原则——“速读文本,精读选项”读文本的目的有二:为阅读选项提供知识背景,能够迅速找到选项所对应的阅读区间。
因此,不必用精读的方式花费太多时间。
速读时,只需抓住关键,理清思路,明确论述对象,抓住主要观点,能大致复述文章内容和思路即可。
对选项的阅读,是解题的关键,所以必须采用精读的方式。
精读选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结构分析——读出对象,读出层次,读出内容重点(2)内容分析——读出选项核心内容,读出相关限定(3)特征分析——有无敏感词值得注意(4)逻辑分析——是否符合逻辑(5)事理分析——是否符合常识常理三、答题程序与技巧(1)常识常理推断。
如果选项违背常识常理,便可断定其错误。
(2)敏感词推断。
注意选项中的敏感词,出现这些词语,极可能有错误。
常见敏感词如下:表数量或范围的词: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凡、全、都、所有、部分、一切、一些、有些、几乎、左右、只、仅等。
表程度轻重的词:特别、十分、非常、稍微、很、极其、最、一般等表频率高低的词: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表时态的词: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正、了等表可能与必然的词:可能、大概、大约、也许、一定、肯定、必、必然、估计、未必等表条件关系的词:只有、只要、无论等表因果的词:因为、所以、之所以、由于等指代词:这、那、其等(3)逻辑推断,有些选项本身在逻辑上就存在错误,如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等。
技法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技法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方法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1.养成精心分析、明确方向的审题习惯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阱,准确审题、明晰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
2.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
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4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重要概念”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
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分散于文章的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答案。
方法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含丰富意味的语句。
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
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意(信息)较难理解(提取)的句子,可从分析其结构人手。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进而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针对在文章中起结构作用的句子,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统领句,理解句意时就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整体把握行文思路。
4.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针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正目的,进而准确解读句子的含意。
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篇1一看题抓关键二精准锁定原文三仔细比对四准确判断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篇21.偷换概念:将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概念的修饰语位置发生调换—范围/对象2.张冠李戴:转换文意弄错对象--(比如文中是张三生病了,答案是李四生病了)3.无中生有:本没有的东西捏造出来—曲解文意(比如A比B重要一类的)4.因果错误:逻辑问题(局间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5.以偏概全:程度范围:全/都/一定/非常/可能/也许/绝对(推断词)时间词语:已经/将要指代词语:之/此/其/这/那(指代有误) 否定词语:没有/没/无/拒绝/妨碍6.混淆是非: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7.混淆时间:已然未然—混淆时态8.混淆条件概括文本关键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意义,必要性,类型,手段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篇31论点:(中心点+分论点)2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论证:(过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高考语文论述类答题技巧精选篇4(一)问题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类*的基本模式是:*通常以某种现象或话题开篇,该现象或话题可能涉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接着,针对此现象或话题展开分析讨论,找出其存在或产生的根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议论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结论这类*的基本模式是:在*开始,作者列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用所掌握的论据对此观点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三)立论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驳论型: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这类*的基本模式是:在*开始提出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者现象,接着作者阐述自己对此现象或者观点的看法。
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作者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
如果作者持赞成态度,就直接对它加以论证;如果持反对态度的话,则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分论据证明。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编写:魏峰命题特点一、看法鲜亮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归纳( 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构造清楚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连接3、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重视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有关内容的直接变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量的迁徙。
许多设题不再是许多地照搬原文或略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葛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语词看法内涵的细微差异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琐信息的掌握、挑选。
采纳一种有必定跨度的信息挑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变换中经常还包括了必定的因果推测意味,隐含了必定的能力迁徙要求。
这类能力迁徙能够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中心看法)为依照,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说起,但又与之相像的某些情况。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虑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论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看法、感情和态度是如何的;③本文依照如何的次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突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资料二、考取的突出(“五缺”)缺少整体感知和整体掌握意缺少构意,不擅长借助次剖析掌握内容重点缺少文本义,作答于主任意或盲目缺少提整合手段,有效剖析常常不足缺少作答范意,字病出三、解答一般方法第一、对比原文弄清看法掌握句意辨析.情况有三种:形赞同同(信息符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一致)形似意异(诱惑性大分外留神)第二、懂得辨志性。
能够作志性的有:序、关、指代、范,、渡。
别的有文中不一样地方频频出的同或近的。
以下的关在文本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1)年月 ( 多次出 ) 、数据 ( 多个数据 ) 及其概(如多半、少许、部分、凡、凡是、全部、都、全、几乎、、等表范的)(2)重要的修限制 ( 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特别、共等表程度的 )(3)未然未然 ( 迄今止、到当前止、在所的等表的)或然必定(假如、可能、也、必定、必定等表判断的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防止的:(1) 因果 ( 因、所以、⋯⋯的原由是、因此、因为、进而)(2)折 ( 可是、反而、其、上 )(3)并列或 ( 也、又、不再是⋯⋯而是、不⋯⋯ )(4)分分 ( 第一、其次⋯⋯“;”等等 )(5)例子 ( 比如、如、人名 ) [型拓展 ]抓住关要注意:1、尽量落到,集中注意焦点;2、能够用符号将实用信息作好;3、如有目依据目掌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目找出率高的,赶快弄清文章的及点;4、注意掌握全文的序,理清思路,完整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要旨。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在高考语文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重要的题型之一,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先粗略阅读全文:初次阅读时,不必深入细节,可以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从
而获取整体的理解。
2. 注意文章的标题和导语:往往文章的标题和导语能给出一些重要线索和主题,帮助
理解文章的意图和论述方向。
3. 关注关键词和引号:通过关键词和引号可以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论述依据,有助于把
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4. 关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通过推敲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论述意
图和主旨。
5. 理清逻辑关系和结构框架:论述类文本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逻辑关系和结构框架,
需要考生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转折、因果、并列等关系,理清论证思路和论述脉络。
6. 分析论证方法和手法:作者常常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和手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举例、比喻、引用权威、对比等,考生需要注意分析这些方法和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7. 注意细节和细致揣摩:细节可能包含着作者的深意和意图,需要考生通过细致揣摩,把握文章的细微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8. 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有时候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需要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断
和理解,考生需要善于把握上下文的线索,进行逻辑推理。
9.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熟悉解题思路和模式,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以上是针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
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
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
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1、通读原文。
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编辑:峰命题特征一、观点鳞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3、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容的直接转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迂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題("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槪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类型题拓展]抓住关键词要注意:h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髙的词, 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202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答题技巧
202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答题技巧202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是指在阅读一篇包含观点、论证或事实陈述的文章后,通过选项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类题型对于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就能有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202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的答题技巧。
一、理解文章主旨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阅读文章的首段和尾段以及标题,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和核心论点。
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心和作者的观点。
在回答客观题时,要始终围绕主旨进行答题,避免被细节或次要论点所迷惑。
二、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对于答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往往能够用来解答问题,而关键句则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细节。
在考试时,在回顾选项之前,可以将问题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划出或圈出来,以便帮助理解和筛选选项。
三、注意段落结构和逻辑关系一篇文章往往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了解和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条理,并在回答客观题时准确选择答案。
例如,段落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对比关系等,这些关系对于推理和归纳出正确答案非常重要。
四、注意修饰语和副词修饰语和副词在文本中起到限定和修饰的作用,对于回答一些具体细节的问题非常有用。
例如,"全部"、"大部分"、"有时"、"或许"等修饰语可以帮助确定某个观点的程度或频率。
在答题时,要注意这些修饰语和副词的含义,以便在选项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词语。
五、注意常识和常见知识有些客观题可能涉及到常识和常见知识,而不仅仅是对文章的理解。
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积累和熟悉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以便在答题时能够准确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例如,关于历史人物、科学原理等的问题可能需要考生了解相关的知识。
总结起来,要想提高202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的答题准确性,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把握段落结构和逻辑关系,注意修饰语和副词,以及提前积累常识和常见知识。
答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答: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必备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2)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4)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驳论文的阅读(1)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3)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二、常见考点(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4、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5、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2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 思路: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语境,其次要画出要点以便提高做题效率,最后要对自己画出的要点进行筛选领悟。
2 规范解答:点题.分条(很重要,防止遗漏关键点,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分。
).升华(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由家庭到社会等等。
)3 举例解答:连自己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08江苏卷)理解:1.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
2.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
3.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3点全部由斜体得出)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 .基本.大致.最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4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方法1 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段意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指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指要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每一张高考卷上都会出的题目,可是这种题目难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这篇文章上错了,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的相关资料。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1、读通读懂原文。
许多同学在刚开始接触这种题型的时候,只关注后边的题目,而不读全文,时间久了,基本功没训练出来,往往在这一环节满盘皆输。
最开始的训练,必须按步骤走,熟练以后,在考场才能游刃有余。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
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
关键词语主要包括:(1)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2)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主要是表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的副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最……”“除……之外”等);。
(3)有指代意义的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
关键语句则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的过渡句以及结论句。
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
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仔细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
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
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
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
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
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变为了完成时等等。
高中语文论述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论述文阅读答题技巧1高中语文论述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2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考试目的:两三分钟准确把握文本要点思路。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
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
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
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1、通读原文。
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
浅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浅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也称“说明文阅读”,是指对一定主题和话题进行阐述加以说明的一类文章。
它的主旨明确、逻辑严密,因此在高考中也成为常见阅读材料之一。
以下是本人在备考中总结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理解题意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多涉及文章主旨、标志语、段落大意、词语理解等方面,因此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深入理解题意,不要草率回答。
一个常见的阅读题目是“以下哪项最能概括全文的主旨?”考生在回答此题之前,需要先仔细阅读全文,理解全文中各个段落的意思,然后找出文章的标志语,从而得出文章的主旨。
此外,在理解题意时,还需要仔细研读选项中的每个单词和短语,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选项的含义。
二、分析结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文章一般是按照一定结构来组织的,因此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是“一分为二”、“主次分明”、“总分总”等等,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在分析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文章段落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上一段与下一段之间的转折、承接和推进等等,这些都是理解文章整体意思的关键。
三、寻找关键句关键句通常是文章中为了表达重点而特别强调的句子。
它们可以表现为该文章所阐述的论点,可以是引言,也可以是概括性的结论等。
通过寻找这些关键句,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重点,为回答后续问题打下基础。
在寻找关键句时,考生需要注意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上下文,进行逐词、逐句研读,从而确保自己理解准确、深入。
四、注重细节虽然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主旨醒目、结构清晰,但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答题情况。
比如文章中所经常使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转折等等,这些细节可能会直接涉及到后续问题的答案。
因此考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段落的内容,注意理解其所表达的细节,并在后续题目中正确引用。
五、总结归纳在回答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问题时,考生应该总结和归纳文章的要点,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关键。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4技巧与8个常见设题陷阱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4技巧与8个常见设题陷阱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点。
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在第一卷中出现。
做选择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一般来说不是很难。
但是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如何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文章,希望大家看过后都能有所收获。
技巧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
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
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技巧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启后省略了相关内容。
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
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
可采用如下方法: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浅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浅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随着高中阶段的结束,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也成为了考生备战高考的重点。
但是,这类文本的特点是要求考生具备分析、解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需要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文学素养,以下是几点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分享:一、了解文本类型认清文章属于哪种文本类型是文本阅读的基础,因为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高考论述类文章多为议论文、评论文或分析文,考生需要针对不同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比如,议论文容易体现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考生应主要关注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引导自己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解读文章,以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二、理解文本结构每篇文章都由开头、主体和结尾构成,并通过逻辑结构来展开和呈现文章。
因此,了解文章的结构对于阅读和理解文章至关重要。
开头常常是一些引言、背景介绍或问题引入,主体部分则会围绕论点展开请求论据、引例明理等方式进行论证,最后结尾部分通常会给出总结、建议、展望等,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文本的重点和逻辑关系,把握好文本的推进方式,避免在答题中理解偏差。
三、把握语言特点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文章行文离不开长难句,这些难句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思考和推理过程,考生需要通过逐字逐句的读、想、问,找出难句中的词和句法结构的逻辑关系。
二是文章语言表达需要多角度解读,考生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语言,通过对文本中的词语、结构等的解读,准确了解作者的意图。
四、提高自主思考能力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更注重考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文本内容自行推理、分析、判断,然后在阅读中进行答题,因此,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自己发问、思考,思考文本之外的问题,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逻辑关系。
此外,熟练掌握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规律,有助于提高文本解读和答题能力。
以上技巧只是整个阅读理解技巧中的一部分,但和对其他文本类型的阅读和理解一样,该类型的阅读和理解同样也需要考生的实践和积累。
(完整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知识梳理】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解答科技说明文要做到快速、准确,可以用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
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
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基本方法如下:(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
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3)巧用选项法。
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知识梳理】筛选判断,逐步排除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属于议论文阅读范畴,所以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1.速读全文,把握中心观点。
首先要求抓住标题,明确话题、观点、重点。
如2017年全国卷(Ⅲ)论述类文本《留住乡愁》,论题是“乡村的城镇化与乡愁”,体现了作者对当今我国乡村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所突现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新理念。
时代性和人文性,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选材的重要特征。
其次要求抓住事关要旨和结构的重要语句,抓住表述中心观点和分论点的语句、表现文章层次变化的语句。
《留住乡愁》第一段提出基本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第二段论说要“留住乡村记忆”: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第三段论说要“呵护乡村记忆”: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第四段论说要“活化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2.以图串文,把握逻辑关系。
首先整体把握,要求能够抓住文章的结构框架,把握作者的中心观点和分论点的关系等。
《留住乡愁》首段总领全文,既指出主要问题,也提出了基本观点。
作者观点中有三个针对“乡村记忆”的关键词:“留住”、“呵护”、“活化”。
第二段先论及“乡村记忆”的两种形态(“物质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记忆”)及两者间的关系,再论及“乡村记忆”的功能。
然后,简要论述了如何“留住乡村记忆” 第三段先略及必要性,再着重谈“呵护乡村记忆”的做法。
谈做法,先概括,再举例论说。
第四段先通过比较“活化”与“留住”、“呵护”的不同(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借此论说了“活化乡村记忆”的必要性,再论及“活化乡村记忆”的做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考查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设误手段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特别注意的是它的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三、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局部代团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广泛。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别。
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曾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把握
快速阅读,认识结构
1.通过寻找核心概念来确定论文话题。 2.通过快速搜寻表达观点的议论句(以段首句、过渡句为主) 概括段意,同时扫视材料是否与观点一致。 3.把握文章思路,认识文章结构。
“四重比对”:
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 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曲解文意 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 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4.比对依据和结论,看依据是否有据合理,结论是否成立
1.范围、程度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 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
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 体(把部分说成整体,或把
键词,如:全部、都、全、整体说成部分),扩大与缩 混淆范围、
一些、部分、所有、人人、小(任意扩大或缩小外 程度不当
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延)、偶尔与往往、轻度与
可能、似乎等
• (十五)混淆或然和必然
• (十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十七)对原文论证的分析
• (十八)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
(一)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念”(偷换词语、 偷换句意、曲解原文):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 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解析:C项将“选择”偷换成了“修正”,属于偷换词语。
六大命题手段
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 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 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 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或无中生有等现象。 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 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关键词,如:之 成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情况就
所以、是因为等 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样,但
选项把原因给替换了
三、比对依据和结论 论述类文章仍然是议论文,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文中 的观点句、结论句)、论据(说理的依据,如事实材料数字等)、论 证(原因材料、条件材料与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因而高考命题者 就会在分析文意(原因、条件、依据等)或内容(观点、态度)推断方 面设题。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 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 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 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 门显学。 解析:将“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偷换为“不属于美 学的研究范围”, 属于偷换句意。
否有依据
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
理的逻辑关系
• 十八种命题技术:
• (一)偷换概念
(二)无中生有
• (三)强加因果
(四)因果颠倒
• (五)夸大事实
(六)扩大范围
• (七)以偏概全
(八)颠倒是非
• (九)主要与次要
(十)充分与必要
• (十一)表述绝对化
(十二)张冠李戴
• (十三)答非所问
(十四)混淆已然和未然
(二)有一种命题技巧叫“无中生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
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 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 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1)增加了试题难度,增强了选拔功能; (2)重视了论述类文体的文体特证; (3)突出了阅读中思维能力的考查。
考纲在线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 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 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1.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
1.比较选项句中和 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
原文中陈述对象、 被陈述对象的位 置。 2.比对选项中原 因、条件、结论是
成结论与依据互换而不合逻 辑。 2.选项所述原因、条件、结 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 否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
主客倒置 无中生有 偷换依据 偷换结论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 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 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 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 此。 解析:问题在于:美学上的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是否“全在于此”? 应该看到,“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种 “抗争与拼搏”会振奋人心,激发观众和读者奋发向上、顽强战斗的精神 和意志,并进而追求“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原文在论述过程 中,对于这一点是十分强调的。由此可见,悲剧除了能令人“悲伤、畏 惧、怜悯”以外,还能引起人们的激情,并且这同样能使人获得快感,同 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B项对于“以悲为美”的概括是有严重缺陷的, 遗漏了信息,概括得不全面,属于以偏概全。
没有、每、无、无非、拒 的词,或者把否定的词
绝、妨碍等
换成肯定的词
二、比对关系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 要注意选项中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 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因此, 比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总分关 系等)是比对的重要内容。比对关系常常在因果关系上设题。
(四)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因果颠倒”: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
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 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 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解析:“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是“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的原因,表述因果颠倒了。属于因果颠倒。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
1.选项句中的 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 “因”与“果” 语句错断为“果”,“果”的
在原文中是否在 语句错断为“因”,颠倒了两 因果颠倒、
同一位置。2.一些 者的逻辑关系;二是强加因 强加因果、 改换因果关系的 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 变换原因
(七)有一种命题技巧叫“以偏概全”
例: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 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 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 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 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 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 愉悦。
一、比对词语 高考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常运用以下手段设置干扰项:删(删 减定语、状语等,改变原意)、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 的曲解)、改(换用别的词语代替,曲解文意)。 因此,可以通过比对词语来快速把握,即看选项在对原文的 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语,添加了哪些词语,改换了哪些词 语。改造后是否和原文意思一致。高考常在以下几类词语上做文 章:
(六)有一种命题技巧叫“扩大范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
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 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 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解析:将“宋代新型信用工具”扩大为“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 具”,属于扩大范围。
代内容”有误,或是类别
一些代词,如:之、其、
偷换概念
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
此、这等
是陈述对象方面
4.是非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或原文中往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
往会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 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
定的关键词,如:有、一 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 混淆是非
定、接受、顺利、出现、 肯定的词设置成否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
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 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 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 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解析: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 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属于扩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