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教育》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
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
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
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
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
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
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也要改变。
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吸取新鲜血液。
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要只打个“花架子”!要有真学识,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以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容小视的,我们要加油!篇二: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看完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怀念。
《幼儿园》观后感汇集精选5篇

《幼儿园》观后感汇集精选5篇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中,从家庭到幼儿园是一次较大的环境变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幼儿园》的读后感”,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吧!《幼儿园》观后感样文一:在这学期的最后一次课上看了一部纪录片《幼儿园》,再现了我们曾经拥有却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从开始的哈哈大笑到后来平静中我有些被感动,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当初的选择。
妈妈说幼儿园时的我哭了一个星期,每次吃饭的时候妈妈都偷偷来看我,可是我总是一声不响,饭也不吃,一个人坐着哭,片子里的小朋友拉着妈妈哭着喊着要回家。
又联想到填报大学专业时,本来想选择学前教育的我因为成绩达不到二本分数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今天的会计专业,可是这半个学期的通识课依然让我看到了学前教育的魅力。
片子的开始的那句“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发感慨,幼儿园,它是我们最初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独立的开端,那里充满了最真实的泪与笑、最放肆的吵与闹、最纯净的歌声与舞蹈。
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当我们已不再是孩子,看这部影片,可笑之余,忽然觉得我们跟孩子的距离并不远。
片子一开始,就有一个心算小天才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整个短片中不断地穿插着他在算着不同的心算题。
与之对应的是,开学了,孩子们要适应跟爸妈分离,哭得嗓子都哑了,第一次吃饭,吃的一腿一地孩子委屈的哭,第一次午睡,边睡边叫着妈妈,第一次被爸妈以外的别人洗澡,一边任凭肥皂水在脸上流淌,一边哭着要跑,第一次在别处的夜晚睡觉,被老师叫起来撒尿;要自理了,一遍遍地坚持自己穿好衣服,摆不好那把椅子就重复的摆,执着的摆,耐心地不断地自己给自己系鞋带,穿不上衣服,不肯服输偷着哭泣;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小朋友之间开始有互动了,一起笑着做游戏,或者哭着打来打去,甚至打到出血,和好和打斗就在一瞬间转变;学习着本领,背诗、学日语、说英语、了解着时事,同时从大人的言行中感受着世故,孩子们就这样一点点地在幼儿园里长大、被同化。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篇《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刻意营造的冲突,却以一种最真实、最朴素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也让我们反思了自己的成长。
影片开篇,一群孩子初次踏入幼儿园,他们有的哭闹着不愿离开父母,有的则充满好奇地四处张望。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天上学的情景,那种既害怕又期待的复杂心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习、玩耍、吃饭、睡觉,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却充满了无数的细节和瞬间,让我感受到了童年的纯真与无邪。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是那么的天真无邪。
他们会因为一块饼干而争吵,也会因为一个拥抱而和好如初。
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两个小男孩为了争抢玩具而互不相让,最后在老师的调解下,他们不仅互相道歉,还一起分享了玩具。
这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善良和纯真,他们的世界是如此的简单,没有成人世界里的勾心斗角和利益纷争。
然而,孩子们的世界也并非完全无忧无虑。
纪录片中有一个小女孩,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孩子玩耍。
当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时,她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这也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情绪,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
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还要教导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影片中的老师们非常有耐心和爱心,他们会细心地为孩子们梳头、穿衣,也会耐心地教导孩子们认字、画画。
但是,老师们也有疲惫和无奈的时候,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也会忍不住发脾气。
这让我看到了老师们的辛苦和不易,他们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起了教育的本质。
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孩子们的呢?是过早地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还是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探索世界、发现自我?我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教育应该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观后感2000字左右

《幼儿园》观后感2000字左右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观后感》《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幼儿园这个小小世界里的大乾坤。
影片一开头,那些孩子哭闹着被家长送进幼儿园的场景,真让人揪心。
你看那一个个小脸蛋,挂满了泪珠,就像清晨被雨打湿的花朵。
有的孩子紧紧拽着家长的衣角,嘴里喊着“我要回家”,那声音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家长们呢,也是满脸的担忧和不舍,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狠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这时候我就在想,幼儿园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不是就像一个巨大的怪兽,要把他们从熟悉的怀抱中夺走?随着影片的推进,孩子们开始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在课堂上,他们的表现千奇百怪。
有的孩子特别积极,老师问个问题,立马把手举得高高的,那小模样就像等待检阅的小士兵,眼睛里满是期待,仿佛在说:“选我呀,选我呀!”而有的孩子呢,则是东张西望,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像个小迷糊。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小男孩,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急得小脸通红,就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不知所措的时候呢?午餐时间到了,那可真是一场小小的“战争”。
孩子们有的狼吞虎咽,像是饿了好久的小馋猫;有的则是挑三拣四,把不喜欢的菜偷偷扔到桌子底下,还以为老师看不到呢。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她把自己碗里的青菜一根一根地挑出来,旁边的小男孩看见了,还很“正义”地对她说:“老师说不能挑食。
”小女孩白了他一眼,说:“我就不喜欢吃青菜。
”这就像我们大人世界里,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只不过孩子们表达得更加直白。
这时候老师就像一个指挥官,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营养均衡。
午睡的时候也特别有趣。
有的孩子一沾枕头就睡着了,还发出轻微的呼噜声,那小模样可爱极了。
可有的孩子呢,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有个小男孩甚至偷偷爬起来,想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有没有睡着。
这让我觉得,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像一把火,永远都在燃烧,哪怕是在该睡觉的时候也停不下来。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之前偶然间看了纪录片《幼儿园》,这一看,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
这部纪录片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氛围,有的只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纪录片里的孩子们,刚入园时,那一张张哭花的小脸,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他们有的死死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有的则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还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看着他们那可怜巴巴的小模样,我忍不住笑了,同时心里也泛起一丝心疼。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上幼儿园的自己,也是这般抗拒和无助。
其中有个小男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他叫明明,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
第一天入园,别的小朋友都在哭,他倒是没哭,只是一脸的迷茫和懵懂。
到了午睡时间,问题来了,明明怎么都不肯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
老师过来哄他,他却倔强地说:“我不要睡,我不困。
”老师无奈,只能在旁边守着他。
过了一会儿,明明可能是实在撑不住了,眼睛慢慢闭上,进入了梦乡。
看着他睡着时还紧紧皱着的小眉头,我不禁想,这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还有个小女孩,叫朵朵。
她特别乖巧,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玩玩具。
有一次,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工,朵朵不小心把胶水弄洒了,她紧张得快要哭出来,小声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老师温柔地安慰她:“没关系,朵朵,我们一起收拾干净就好。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暖暖的,老师的耐心和关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善良和宽容的种子。
幼儿园里的吃饭时间也是相当有趣。
孩子们围坐在小桌子旁,有的吃得津津有味,有的却挑挑拣拣。
有个小胖子,为了多吃一块肉,跟旁边的小朋友争了起来,那副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而有的孩子,吃着吃着就开始发呆,不知道小脑瓜里在想些啥。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尽情地奔跑嬉戏。
有个小男孩总是摔倒,但每次摔倒他都不哭,自己爬起来继续跑,那股子坚强劲儿真让人佩服。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
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
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
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
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
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
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也要改变。
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吸取新鲜血液。
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要只打个“花架子”!要有真学识,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以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容小视的,我们要加油!篇二: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看完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怀念。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观看纪录片《幼儿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真实地展现出了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以及老师们的教学和付出。
下面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精选了6篇内容。
篇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天地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园的真实情况。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天地,是他们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影片展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学习的场景,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和认真的表情,一遍遍地背诵儿歌、认字、画画。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深刻感受到了幼儿园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的明珠,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和培养。
篇二:幼师的辛勤付出纪录片中,我被幼师们的辛勤付出深深感动。
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耐心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影片中展示了幼师们上课前准备的场景、教室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与孩子们亲切互动的情景。
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对作为幼师的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幼师的辛勤付出值得我们倍加尊敬和敬佩。
篇三: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纪录片中,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认知以及动手能力。
影片中展示了幼儿园老师们设计的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成长。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的学习更加有趣和自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四: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纪录片中展示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良好互动。
无论是家庭作业的指导还是教育观念的交流,幼儿园与家庭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们的面对面交流和充分的沟通。
这种互动关系让孩子们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获得了更全面的成长和教育。
篇五:幼儿园的社会责任纪录片中,幼儿园的社会责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幼儿园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社会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篇一: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我想每位观众看完这部纪录片后都应该是感同身受的、都能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生活,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幸福时段,天真无邪、淳朴自然。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以纪实的形式,完美的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本真。
这种完美的展现与导演拍摄的手法、选取的角度、以及一些艺术手法的融合是分不开的。
该纪录片从一行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切入,给人一种意味深长之感,接着出现的是老师领着一群孩子渐行渐远的画面,画面也逐渐的模糊,紧随其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幼儿园”三个字,明确的指出,接下来将讲述的是发生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故事。
整部片子记录的都是幼儿园中孩子们生活的琐碎,并没有一条主线,也没有上学应有的主旋律,如:上课、老师、家长、校园、能强烈孩子们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等等。
片子中选取的是一些特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特定的孩子、特定的表情,展示在观众面前的都是常态生活中让人想不到的、非常态的东西,这样的表现手法并不显得僵硬,反而生动、感人。
通过字幕我们知道,该片选取了几个特定的时段:小班(全托)入托第一天,第一顿饭,第一次午睡,第一堂课,。
学前教育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学前教育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观后感》哇塞!我看了《幼儿园》这个纪录片,真的有好多好多想说的呢!一开始,看到那些小朋友们小小的身影,背着小书包走进幼儿园,我就在想,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点小紧张又有点小期待呢?纪录片里的小朋友们真的太可爱啦!有个小男生,总是哭着要找妈妈,那眼泪汪汪的样子,让我都忍不住心疼他了。
我就想,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呀?还有个小女生,特别乖巧,自己吃饭、自己睡觉,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我不禁问自己,我能像她那么懂事吗?还记得有个场景,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那场面热闹极了!大家你追我赶,笑声不断。
这让我想起了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那种快乐简直无法形容。
这不就像一群小鸟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吗?老师教小朋友们唱歌、跳舞、画画,可认真啦!可是,也有小朋友不听话,调皮捣蛋。
这时候老师就得又哄又批评,真不容易呀!我就好奇啦,老师难道不会生气吗?纪录片里还有小朋友们一起吃饭的场景,有的吃得干干净净,有的却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
这让我想到我在家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让我不要挑食,要珍惜粮食。
难道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就不这么说吗?看到他们午睡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快就睡着了,还打着小呼噜。
有的小朋友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我就笑了,这多像我有时候呀,明明很困,可就是睡不着。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也会吵架、会和好。
有一次,两个小朋友为了一个玩具争得面红耳赤,可没过一会儿,他们又手拉手一起玩了。
这让我明白了,朋友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但是只要互相理解,很快就能和好如初。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觉得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在这里,小朋友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互相帮助,也学会了独立。
这不就像我们在慢慢长大的路上,一步步地学习和进步吗?我想,幼儿园的生活虽然有哭有笑,有闹有乖,但一定是充满了快乐和成长的。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纪录片里那些勇敢的小朋友一样,快快长大,变得更加懂事和坚强!示例文章篇二:《<幼儿园>观后感》哇塞!最近我看了一部叫《幼儿园》的纪录片,真的让我感触好多好多呀!在这个纪录片里,我看到了好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5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5篇)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篇1今日晚上和老公一起看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记录片,在看的时候我想了许多。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没有生孩子之前看到那些孩子第一次离开妈妈那种歇斯底里的哭泣和单独流泪的样子,虽有心疼但心里总会想,老师这么爱你们,到幼儿园还有这么多小伴侣和你们一起玩,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和食物,为什么还要哭得那么难过呢?还不太理解家长为什么送孩子来上学看到孩子哭泣时依依不舍的样子,当时就在想,家长就不能狠点心说走就走开,或许孩子也不会这么长时间的难过,老师也能轻松一点。
今日看到纪录片里一个小男孩刚入园时那种歇斯底里的哭泣,那种担心的眼神,那份要妈妈的坚持,我的心里很酸。
我就在想3年后我的宝宝入园时发生这种状况我是否还能那么的坦然,是否还能那么轻松的离开?心里有个声音告知我,我不能,我舍不得。
这时,我能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去感受,感受孩子当时离开妈妈的那份担心和焦虑,感受到妈妈离开孩子的那份不舍和不放心。
宝宝百天的时候我和老公把宝宝抱到我们幼儿园,再看到星星班的那群孩子现已升为月亮班,看到孩子见到我叫我小语老师的那种兴奋,我的眼睛潮湿了。
孩子是那么的纯真,赐予我感动!回想过去的一年里对他们的一些严峻,我的心里很是内疚。
我想我再回到教育岗位的时候,我将会多了更多的宽容与关心,更多的耐烦和爱心,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宝宝的到来让我成长,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这也是我的功课,需要我去学习和调整。
不仅要调整我的时间,更要调整我的心态。
不仅要学习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更不要遗忘学习做好一个妻子,由于我先是成为一名妻子之后才成为一名妈妈的。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篇2通过观看纪录片《幼儿园》,里面的8个场景深深感染着我,分别如下: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时的哭闹不止,到升到中班后的训练有素,可谁知两个简洁画面的剪切,里面包含了我们幼儿老师多少的辛勤汗水和无私付出啊!2、有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却都没有胜利,但是孩子丝毫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尝试,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也深深感觉孩子是那么的无助,关心每个生命,该是多么重要啊!3、独特的马玉兰,本应也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是被无情贴上标签后的她,竟是显得那么的不和谐,老师的一句引导有时或许真的可以转变孩子的一生啊!4、周五放学了,可是还有一个孤独等待的孩子,迟迟没有人来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极度渴望的眼神,都让我们心酸不已。
《幼儿园》观后感14篇

《幼儿园》观后感14篇《幼儿园》观后感篇1幼儿园,多么遥远而又熟悉的记忆啊,那是最纯真的年代,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年代。
虽然看着幼儿园好像离我们的记忆很遥远,但那是记忆最初萌芽的时候,虽然幼稚,但很多事还是依稀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都说小孩子和动物是最令导演头疼的两个,而却有人能够聚焦于小孩,拍摄出《幼儿园》这样的纪录片,听起来着实令人敬佩。
本片拍摄于,历时14个月,真实记录了湖北一幼儿园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们的生活。
没有剧本创作,拍摄场景也没有选择明显的主题,基本上是拍一段小班拍一段中班拍一段大班然后又拍小班。
影片活动从镜头上来讲,场景多用长镜头,摇镜头虚焦镜头、平拍极少俯拍、统一交叉叠化转场大量运用中远景,特写多用固定镜头,极少推拉,使影片风格统一、画面切换流畅、情节发展自然、情绪变化平稳)。
此外,《幼儿园》讲述的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小班讲到小孩子幼儿园毕业,真实还原了小孩子一个完整的幼儿园故事,若干年后的今天,这群孩子已经长成我们这般大的年纪,回忆起来应该是感慨万千的吧。
多年之后,观看《幼儿园》会引起许多共鸣。
影片中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
小时候,我的家离幼儿园很遥远,每天父母需要骑行很远的距离来接我放学,由于工作繁忙,接我时迟到是常有的事,但有幼儿园老师和小伙伴的陪伴,现在想来心里还是暖暖的。
此外,片中小孩子之间的大闹也是常有的事,但多年之后,如果有一个从小打到大的小伙伴,岂不是一种幸事?《幼儿园》观后感篇2在这个穿着绿装的初夏,又一个国际“六一”儿童节,满怀热情地向我们走来。
今年的“六一”与往常的格外不同,这次的“六一”和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走到了一起,我们一家人享受着“两大”节日的快乐。
另外,中央电视台还为我们少年儿童奉献一台《在五彩缤纷的节日里》的大型晚会。
我期待着节目的开始。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电视机前,晚会开始了,我们都非常激动,开场的节目真是火爆,歌舞《飞旋的梦》震撼全场。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导读:本文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一)新学期的教师培训,我们观看纪录片《幼儿园》,讲述了一所全托幼儿园里孩子的生活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缩影。
通过观看电影,我觉得老师们的集体教育,过多地统一化标准,让孩子们越来越早地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个性。
片子里一个小朋友被问为什么能长这么高时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心很沉重。
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孩子就会讲如此公式化的话语?原来在幼儿园里,他就已经被教育要讲这样的话了吗?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慢慢地孩子们成了标准产品,一旦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就被认定为"不合格",需要"整风",需要"反省".通过观看电影,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识世界,但是又并不完全懂得这个世界。
在他们眼里,警察是抓人的,把坏小孩带走;在他们眼里交警的罚款变成了收钱,自己收的钱要给领导,因为领导不能没有钱;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那一份天真在一点点的流失,想到这里我慢慢地感到淡淡的无奈与哀伤。
其实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
然而,有些家长和教师往往自居的扼杀了孩子的天真,孩子被关得像小大人似的,如果孩子无拘无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会被斥之为不懂事。
为了孩子更好的快乐成长,我们的教育应该宽松些,开放些,还孩子的天真,让他们自由表现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通过观看电影,影片中让我最深刻的是,大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前很开心地聚在一起:"不是天天有户外活动。
饭饭要吃,就是会来得晚些。
户外活动可以去外面紧玩紧玩。
户外活动太好玩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每个孩子在这个时候都笑得非常开心,对他们来说,上了幼儿园不是总能有这么自由玩耍的时间,这些时间对他们来说变得少而珍贵。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在观看了纪录片《幼儿园》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心弦,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部纪录片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真实生活。
没有华丽的场景布置,没有刻意的情节编排,有的只是最真实、最纯粹的日常点滴。
那些小小的身影,稚嫩的脸庞,充满好奇的眼神,让我仿佛穿越回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叫牛牛的小男孩。
他初到幼儿园时,显得有些怯生生的,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
妈妈好不容易哄着他进了教室,他却一直站在门口,眼睛红红的,随时都可能哭出来。
看着他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牛牛慢慢适应着幼儿园的生活。
有一次吃午饭,他坐在小桌子前,盯着面前的饭菜,眉头紧皱。
原来是他不喜欢吃胡萝卜,可是老师规定必须把饭菜吃完。
牛牛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拿起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里塞着胡萝卜,那表情简直比吃药还痛苦。
他一边吃,一边偷偷瞄着老师,生怕老师会批评他。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挑食的情景,真是如出一辙啊!还有一个小女孩,叫悦悦。
她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每次上音乐课都特别积极。
有一次,老师教大家唱一首新歌,悦悦学得特别认真,小嘴巴一张一合,跟着老师的节奏,声音又甜又脆。
等到大家一起合唱的时候,悦悦的声音格外响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她那投入的模样,仿佛自己就是舞台上的小明星。
幼儿园里的午睡时间也很有意思。
孩子们躺在床上,有的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有的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有个小男孩偷偷睁开眼睛,看看老师有没有注意到他,然后悄悄地把小手伸到枕头下面,摸出一个小玩具。
正当他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轻轻走过去,拿走了玩具,小男孩一脸无奈,只好乖乖闭上眼睛睡觉。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会有争吵和打闹。
有一次,两个小男孩为了争抢一个玩具车,互不相让,最后竟然打了起来。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华丽的特效,却以最真实、最朴素的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时而欢笑,时而沉思,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影片开篇,一群孩子初次踏入幼儿园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有的哭闹着不愿离开父母的怀抱,有的则好奇地四处张望,还有的一脸懵懂,不知所措。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情景,那种既害怕又期待的复杂心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看着这些孩子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份纯真和无邪,是如此的珍贵。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世界简单而直接。
他们会为了一块饼干而争吵,会因为一个拥抱而和好如初。
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没有丝毫的掩饰和伪装。
有一个场景让我忍俊不禁,一个小男孩因为不会穿衣服而急得大哭,旁边的小伙伴们却在一边偷笑。
这就是孩子,他们不懂什么是嘲笑,只是单纯地觉得有趣。
但当老师过来耐心地帮助小男孩穿好衣服后,他又破涕为笑,继续开心地玩耍。
这种简单的快乐,是成年人世界里越来越稀缺的东西。
然而,在这个小小的幼儿园里,也并非只有欢笑和快乐。
孩子们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冲突。
比如,两个小女孩因为争抢玩具而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批评谁对谁错,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反思,去学会分享和互相尊重。
通过这件小事,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影片中,孩子们午睡的场景也让我感触颇深。
他们安静地躺在床上,有的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有的则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看着他们可爱的小脸,我不禁想到,在他们的梦中,或许有着五彩斑斓的世界,有着无尽的想象和憧憬。
而这片刻的宁静,对于忙碌的成年人来说,是多么难得。
幼儿园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着相似的节奏,但孩子们却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画画。
学前教育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学前教育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最近看了一部学前教育纪录片叫《幼儿园》,哎呀,感触可多啦!一开始看到那些小不点们,一个个懵懵懂懂的样子,真的太可爱啦!他们有的哭着找妈妈,有的乖乖坐在那里发呆,还有的调皮捣蛋,满屋子乱跑。
我就忍不住想,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我们嘛。
看着他们在幼儿园里学习、玩耍、吃饭、睡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那些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时候,虽然有时候会闹别扭,但是一转眼又和好如初,这种纯真的友谊真让人羡慕。
还有啊,老师们也不容易。
要照顾这么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得教他们知识和规矩。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老师也会着急,但更多的还是耐心和关爱。
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小朋友,自己穿衣服怎么都穿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穿上了,那一脸的成就感,真让人欣慰。
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让我更加珍惜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同时也明白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更多的陪伴和引导。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棒,推荐大家都去看看!第二篇亲人们,我跟你们说哦,我看了那个学前教育纪录片《幼儿园》,真的是被萌到啦!从那些小朋友们第一天进幼儿园,哭哭啼啼的样子,我就觉得又好笑又心疼。
他们就像一群小天使,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和一点点的害怕,走进了这个新的大家庭。
在幼儿园里,他们学唱歌、学跳舞、学画画,每一个小动作都那么认真。
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有的吃得满脸都是,还在那吧唧嘴,简直太可爱啦!我发现小朋友们之间的交流也特别有趣。
一句简单的“我不和你玩了”,可能下一秒又手拉手一起跑开。
他们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
还有老师们,真的是又当妈又当老师。
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擦鼻涕,教孩子认字,忙得团团转。
但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她们脸上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
有个场景我一直记得,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其他小朋友都跑过去扶他,那种互相帮助的样子,真的让人心里暖暖的。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觉得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独立。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1500字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1500字《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一)嘿,朋友们!我刚看完《幼儿园》这个纪录片,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被那些小娃娃们萌到了。
他们一个个小小的,走路还不太稳当,说话奶声奶气的,太可爱啦!可是看着看着,又觉得有点心疼。
你瞧,有的小朋友刚进幼儿园,哭着找妈妈,那小模样真让人心疼。
我就在想,他们得多无助啊,离开了熟悉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不过,也有勇敢的小家伙,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两个小朋友为了抢玩具打起来了。
这让我想到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嘛,为了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
但一转眼,又能和好如初,继续一起玩耍。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不容易,要照顾这么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得教他们知识,培养好习惯。
有时候孩子们调皮捣蛋,老师也会生气,但更多的还是耐心和关爱。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真的觉得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开始学习与人相处,学习规则,学习成长。
这纪录片让我又笑又感动,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不知道你们看完是什么感受呢?《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看完《幼儿园》这个纪录片的想法哈。
哇塞,这片子可太有意思啦!看着那些小朋友们的一举一动,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里面有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那场面简直了。
我就忍不住笑,想起自己小时候好像也这么调皮过。
还有他们午睡的时候,有的乖乖睡着,有的翻来覆去就是不睡,太真实啦!不过,也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小伙伴马上跑过去扶他,那种纯真的关心真的特别美好。
而且我发现,小朋友们的想法特别简单直接。
他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比如说,老师教唱歌,有的孩子唱得可大声了,那股子认真劲让人佩服;有的孩子却坐在那里发呆,好像心思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有啊,他们之间的友谊也特别纯真。
今天可能吵架了,明天又手拉手一起玩,这种单纯的感情真让人羡慕。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在观看了《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揪住,久久不能释怀。
纪录片里的那些小娃娃们,一个个就像刚破土而出的小嫩芽,带着懵懂和天真,探索着这个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的世界。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让我对“成长”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刚入园的时候,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胖乎乎的小脸蛋上挂满了泪珠,两只小手不停地挥舞着,想要抓住妈妈的衣角。
老师在旁边怎么哄都不行,他就像一个小炮弹一样,到处横冲直撞,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看着他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同时心里也酸酸的。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场景,虽然没有像他这么夸张,但那种离开家人的不安和恐惧,却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一个小女孩,特别乖巧可爱。
吃饭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拿着勺子,努力把饭菜送到嘴里,可还是有不少米粒掉在了桌子上。
她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周围的小朋友,又看看老师,那小眼神里充满了紧张和羞涩。
老师走过来,轻轻地帮她擦掉嘴角的饭粒,她抬起头,给了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仿佛变得柔软起来。
午休时间也是充满了故事。
有的小朋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会儿摸摸被子,一会儿踢踢腿;有的小朋友则像只小猪一样,头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还打起了小呼噜。
有个小男孩偷偷睁开眼睛,看看老师有没有发现他没睡,结果正好和老师的目光对上,他赶紧闭上眼睛,假装睡着,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幼儿园里的活动也丰富多彩。
做手工的时候,小朋友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彩色的纸和胶水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的做了一朵小花,有的做了一个小飞机,还有的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
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小伙伴们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神情。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嬉戏。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幼儿园》,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纪录片里的那些小娃娃们,一个个天真无邪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看着他们在幼儿园里的一举一动,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让我对“成长”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先说刚入园的时候吧,那一个个小家伙,有的哭天抢地,死死拽着家长的衣角不肯放手,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有个小胖墩,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一边哭一边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老师在旁边怎么哄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只能强行把他抱进教室。
还有个小女孩,比较文静,默默地站在角落里掉眼泪,那小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恐惧,看得人心都要碎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那场面更是热闹非凡。
有的孩子吃得满桌子都是,米饭粒、菜汤到处都是,自己还浑然不觉,依旧吃得津津有味。
有个小男孩,坐在椅子上左扭右扭,就是不肯好好吃饭,老师过来喂他,他还把嘴巴闭得紧紧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好不容易吃了一口,又吐了出来,还一脸嫌弃地说:“不好吃,不好吃!”老师哭笑不得,只能耐心地哄着他再吃一口。
睡午觉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
有的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儿踢踢被子,一会儿又坐起来看看旁边的小伙伴。
有个小调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下了床,想去拿玩具玩,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又被拎回了床上。
还有个孩子,睡着睡着突然哭了起来,原来是做噩梦了,老师赶紧过来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他:“别怕别怕,只是个梦。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特别有趣。
有两个小女孩,为了一个玩具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一个说:“这是我的!”另一个说:“明明是我先拿到的!”最后还是老师过来调解,让她们一起玩,这才平息了这场“战争”。
还有一群小男孩,在操场上玩滑梯,一个个排着队,兴奋得不得了。
有个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其他孩子马上围过去,有的问:“疼不疼?”有的伸出小手帮他拍拍身上的灰,那场面真是温馨极了。
印象特别深的是一次做手工课。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幼儿园》观后感1《幼儿园》是张以庆执导的一部纪录片,获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的纪录片大奖。
通过记录一所幼儿园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为我们真实展现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从一堆堆生活的碎片中,以微观的角度审视世界,诠释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真无邪。
本片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连续的情节,是一个毫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但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只是用孩子们日常、偶然、本能的表情和动作,向我们诠释了孩子对这个世界初步认识的懵懂不安,也带我们回忆了孩童时不加修饰的天真美好。
但孩子们逐渐深刻的思想、成熟的性格,也令人始料不及、思绪沉重,小小生命的深沉诉说,又展现了世界让人不得不接受的另一面。
片中的对白朴实而富有情感。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便是孩子们第一次进幼儿园与家长分开。
对一个新环境的陌生不安,家长和老师强制性的动作,令孩子们用他们的方式表达此刻心中的惶恐,不停的哭喊声让人听了揪心、同情。
一句“老师别抢我”和“把老师当妈妈”以及下文不断出现的一句“我要回家”,简单真实的几句话,其实反映了孩子们对父母强烈的依赖感。
从出生到现在,他们的视线里总是出现的两个身影,令他们觉得放心习惯,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家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信任,但这种心理的平衡感在家长骤然离开时被打破。
孩子的心,总是简单而平静,成年人心中的喜怒哀乐在他们那会被放大千倍万倍,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天地,心中被放大的不安令他们本能的抗拒。
也许,这种抗拒也是人们心中最初的纯善对这个现实冰冷的社会一种无声息的反抗吧。
本片的拍摄技巧拿捏得当,在拍摄外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景深——操场上的玩耍场景,淅淅沥沥下着雨的场景,新年将到大雪纷扬的场景.....刻意的虚化,突出了孩子们真实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孩子的心中对这个世界懵懂的认识。
导演别具匠心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
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
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
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
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
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
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也要改变。
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吸取新鲜血液。
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要只打个“花架子”!要有真学识,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以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容小视的,我们要加油!篇二: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看完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怀念。
是啊,这就是曾经的我们。
在那一个个幼小的儿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回忆。
虽然少不了离别的泪水,在刚开始进入如此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是多么无助,在挣扎中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面对周围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陌生面孔,就只有停不住的哭泣声相伴。
可是,这段时光是人生最美也是人生第一寄居的场所。
它是一个给人开始脱离父母的锻炼机会。
是的,在这里我们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没有人会喂我们吃饭,没有人帮我们穿衣服,穿鞋子。
我们开始靠你自己去实践它,或许刚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可能我们会哭泣没有人帮忙,可能我们会失去了耐心,可是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幼儿园让小小的心灵开始独立。
幼儿园同时也是开启我们启蒙之路。
我们同周围的和自己一样还是刚擦完泪水的同龄人齐口同唱儿童歌谣,同跳着幼嫩的舞步,学习看似简单可在我们看来却需要花费我们大把时间去磨练的阿拉伯数字,拿着画笔开始我们人生的一场色彩世界。
我们在其中收获或多或少,却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与同龄人嬉戏的快乐。
我们和恕不相识的同龄人成为了朋友,我们彼此描述着彼此的父母,我们彼此告知自己所知道的,我们同吃着一碗饭,可是那时候的我们却彼此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友情。
直到毕业我们没有像现在一样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
当我们真的意识到时,它已经远去了,再也无处可寻。
那时的简单是再也不可能重演的了。
当多年后,我们去重寻那个曾经庇护过我们童年的幼儿园时,或许建筑依旧,可物是人非了。
当我们再看到那一个个新的幼小面孔时,眼眶不禁湿了,在他们身上看到曾经自己刚开始到这里的恐惧,可是又是那样纯洁、单纯。
踏入幼儿园,每到一个角落十几年前的一幕幕又在眼前上映着,不知不觉得仿佛自己回到了过去,可是猛得又被拉回了现实。
人生是如此匆忙,就连回忆也不允许自己久留。
所以,从这一刻起就抓住它吧,被再让自己仅仅活在回忆中了。
篇三: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幼儿园》的片头出现这样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正是我们自己。
为整部纪录片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的时间里,就讲述了这群孩子从刚入园吵闹着要回家,到慢慢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最后毕业离开幼儿园的成长过程。
镜头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那样鲜活的面孔,那样清澈见底尚未被尘世污浊的眼睛,每一个动作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每一句话都在表达最纯真的内心。
这样的他们怎么能不让人心灵感到震撼?《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来看的确让人感动,而作为一部获奖的影片,它的拍摄手段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这部片子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解说词,仅仅凭借几段音乐去过度连接大量散乱的画面,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拍摄者对观众感情的干扰和误导,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首先纪录片里的配乐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一首《茉莉花》在全片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五次。
这首歌的旋律柔美并富于变化,被运用在孩子们不同的阶段,配合着画面引发人们心底的无尽无奈何感伤。
这样的安排不仅增加了电影细腻悠长的抒情意味,而且也使得电影主题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
除了配乐外,《幼儿园》也巧妙的运用了同期声。
通过采访和现场拍摄交叉剪辑,我们可以看见孩子前后的巨大变化。
比如片子的开始是小班入托第一天孩子们哭喊吵闹的声音。
此时插入幼儿园心算班优等生的心算回答,接着声音又换回小班,一个孩子大声哭泣,另一个被拖进幼儿园办大门时吵嚷着的声音。
当然,每部影片最重要的支架就是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画面。
这些画面都是从众多镜头中精心删选出来的,每一个镜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中以室内镜头为主,主要以一些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真实生动的再现了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情绪变化。
相对而言,室外的镜头运用的较少,并且都做了虚焦处理,比如拍摄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唱歌的场景,孩子的身影模糊成一片,只听见他们做游戏时喊的口号和高兴随性的笑声。
这种朦胧的表现手法,正是导演某种主观寓意的传达。
观众在观看这些镜头时,就会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导演的用心。
纪录片《幼儿园》以独特的表现手段给我们别样的体会,它充分调动镜头、画面、音乐等手段为我们献上了一部深刻的电影作品,让我们不仅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而且更让我们学习到了拍出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各种技术手段。
篇四: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这部纪录片前后观看了有四五遍了,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
体会最大的就是,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的不足,离开了实践的理论必将浮于空洞。
纪录片一开始便呈现给我们,幼儿第一天入园的情景,哭声一片,简直有惊天动地之势。
在校内上分享了这一视频,很多朋友都说看到这些孩子哭的实在是太可怜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可能因为学了这个专业,我反而没这么深切的体验,更多的将这看做是一个正常现象。
一些幼儿有分离焦虑症,哭闹不适应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幼儿,是真的当成正常现象置之不理么?我想不然。
毕竟声嘶力竭地哭,对幼儿的健康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幼儿。
首先我觉得纪录片中教师对幼儿采取的欺骗策略是不正确的,骗他们不哭就打电话给妈妈,或叫妈妈来接他们,这只能起一时作用,等幼儿发现妈妈没有来会哭得更厉害。
我们要做的应是努力引导幼儿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跟幼儿一起逃避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来分散他们的焦虑情绪,比如幼儿喜欢小动物,让他去饲养角喂喂小动物,让幼儿玩玩喜欢的游戏,以逐渐转移其注意力。
之所以哭闹焦虑,归根结底还是幼儿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幼儿园可以办亲子班,让家长陪同幼儿来园一段时间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还可以允许幼儿带其心爱的玩具来园。
我们队这样的幼儿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恐吓威胁,适当的时候抱抱幼儿,亲抚他们也能使他们平静下来。
幼儿多方面尚未发展全面,就更多的需要我们的帮助。
纪录片中第一顿饭,小女孩将饭菜泼了一身,怯怯地叫着老师“泼了”。
此刻的老师应当立即去帮助幼儿处理一下,提供适当的帮助并鼓励她学会自己用餐。
夕阳下,昏黄的教室中,一个小男孩在一排凳子前反复尝试,怎么也不能将自己的椅子倒扣上面。
他翻来覆去地尝试着,这时老师在后面提示“反过来,掉个面”,小男孩听到声音后急切扭头并立刻将椅子转了个面,然而仍旧没有成功。
画面定格在小男孩无止境的尝试中。
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情景都会心酸,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帮助。
对于一个理解能力尚处于象征性段的幼儿,言语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亲身示范一下呢?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另外从纪录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儿的差别,小班幼儿主要与老师的沟通较多,同伴之间的交往还是很少的。
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随而来的冲突和攻击性行为也在增多。
纪录片中有一个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连续打伤几个同伴后,老师威胁将其送回小班。
这种做法实际是很不理智的,老师应当做的是引导幼儿化解冲突,而不是带领其他幼儿去孤立打人的幼儿。
更不能随意给幼儿贴标签,说他就是个坏孩子,幼儿有攻击性行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师应了解原因帮助幼儿去克服。
期待的作用是强大的,只要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是好的,他们都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否则就会造成“5+2=0”的现象,即幼儿园5天加上家里的2天等于零。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父母才是影响幼儿最大的人。
纪录片中关于“爱”的一个调查不禁让人心寒。
“你有没有想对谁说我爱你呀?”“没有”“妈妈对你说过爱你么”“没有”“你为什么不好意思说”“我觉得那个恶心”……诚然中国传统文化重于含蓄内敛,但是何以我们的孩子如此冷漠?又是什么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觉得爱是个恶心的东西?还有个小男孩说:“我爸爸妈妈都很忙,我妈妈忙着去医院做美容,我爸爸忙着接人家吃饭……”,也许我们会觉得很可笑,但是孩子不会这样想,他们内心可能充满了失落与孤独。
对于他们而言,父母的爱是无可替代的。
片中还有一个等妈妈来接的小男孩,前瞻后顾的神情,噙满泪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与失落。
对于他而言,看着同伴一个个被父母接走,心里该是多么彷徨。
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该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责幼儿园的失职,想一想作为父母自己做的够不够。
培养一个幼儿需要一个社会的力量。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或者社会,都应给我们的孩子以爱和尊重,套用一句常说的话,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未来的我作为一名幼师,我相信我不会忘记自己今日所看所感,不会忘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一定努力为孩子,做到最好。
篇五: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通过观看纪录片《幼儿园》,里面的8个场景深深感染着我,分别如下: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时的哭闹不止,到升到中班后的训练有素,可谁知两个简单画面的剪切,里面包含了我们幼儿教师多少的辛勤汗水和无私付出啊!2、有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却都没有成功,但是孩子丝毫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尝试,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也深深感觉孩子是那么的无助,帮助每个生命,该是多么重要啊!3、独特的马玉兰,本应也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是被无情贴上标签后的她,竟是显得那么的不和谐,老师的一句引导有时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啊!4、周五放学了,可是还有一个孤独等待的孩子,迟迟没有人来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极度渴望的眼神,都让我们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