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观后感
看卢沟桥事变观后感XX字
![看卢沟桥事变观后感XX字](https://img.taocdn.com/s3/m/9636a083f524ccbff1218451.png)
看卢沟桥事变观后感XX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七事变观后感XX字,希望大家喜欢。
七七事变观后感XX字【一】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的党第29军。
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
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
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
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
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71bc7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3.png)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感想”的作文,欢迎阅读!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篇1:卢沟桥事变读后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
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
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
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e12c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01.png)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说起来,这真不是一次计划之中的行程,但往往这种偶然,更能带来深刻的触动。
刚到纪念馆门口,那凝重的氛围就已经扑面而来。
建筑外观庄重严肃,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还有那逼真的场景复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在一个展示抗战时期武器的橱窗前面停住了脚步。
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有老旧的步枪,还有已经生锈的手榴弹。
看着那些武器,我忍不住想象当年的战士们是怎样拿着它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
这些武器虽然现在看起来已经破旧不堪,但在那个时候,它们可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重要依靠。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抗战英雄的照片。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神情。
其中有一张照片吸引了我,那是一位年轻的战士,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
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心里想,他在奔赴战场的时候,有没有害怕过?他的家人是不是在家乡日夜盼着他归来?想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在一个展区里,有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
地上是泥泞的土地,周围是被炸得残破不堪的房屋和断壁残垣。
我仿佛能听到炮弹的爆炸声,能看到硝烟弥漫在空中。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舍生忘死。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家书。
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他告诉家人不要担心他,说他为了国家而战感到无比光荣。
可字里行间,又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我想,他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的吧。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些当年老百姓支援抗战的物品。
有一双破旧的布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看得出是主人用心缝制的。
还有一个装满干粮的布袋,也许这就是老百姓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着前线的战士们。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33259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d.png)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去了卢沟桥,就像翻开了一本沉甸甸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
一到卢沟桥,那狮子就把我给震住了。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还真不信邪,站在那儿就开始数。
数着数着就晕乎了,这狮子形态各异,有的在怒吼,有的在嬉戏,有的好像在沉思。
但再看这些狮子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就泛起一阵悲凉。
这些狮子经历了那场残酷的抗日战争,它们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啊。
站在卢沟桥上,望着桥下的永定河水,我就想象着当年的画面。
1937年7月7日,这儿就像被恶魔撕开了平静的口子。
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枪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
那时候的桥肯定不是像现在这样平静,而是战火纷飞,战士们在这儿拼死抵抗。
我仿佛能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能看到他们挥舞着大刀,冲向敌人。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祖国,保卫这片土地。
走在桥上,脚下的石板路都好像带着历史的余温。
那些斑驳的痕迹,也许是当年战争留下来的伤疤。
我想,这桥得多疼啊,可是它又那么坚强地挺立着,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的照片,那些简陋的武器,还有烈士们的遗物,我的心情特别沉重。
我们的先辈们用那么差的装备去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他们没有退缩,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纪念馆出来,再回头看卢沟桥,我对它有了一种全新的敬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不能把这些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当作理所当然。
卢沟桥之行,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我觉得自己以后得更努力地生活,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记住,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么悲壮又伟大的事情。
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
![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386787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f.png)
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篇1)3月16日下午,我与爸爸妈妈一起驾车去了卢沟桥,走在宛平古城那历经沧桑的街道上,感受着周围浓厚的古代气息,我仿佛真正置身于古代。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恰好说明了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还有一句话:“石狮子形态各不相同!”这又说明了卢沟桥501只狮子形态各不相同。
说真心话,我以前并不太相信这句话,因为民间流传的话,终究会带一点夸张与虚假,可能会有一点真实的信息,但绝不会是完全正确。
就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我来到了卢沟桥。
站在卢沟桥上时,我真的被震撼了,站在桥头,向远处望去,我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各样的石狮子。
接着向前走去,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狮子,好像正在对我微笑。
在欣赏这些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狮子时,我不由得佩服起来那些雕刻出来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大师们,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能雕刻出如此美妙的东西,实在是令人佩服!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同,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
这些狮子不仅大小不同,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张牙舞爪的,有带着小狮子玩耍的,有的在舞弄绣球······真是可爱极了!卢沟桥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还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产!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篇2)卢沟桥位于北京,是一座十一孔连拱桥。
卢沟桥早在13世纪就闻名世界。
南宋淳熙十六年六月,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完工。
卢沟桥的桥身是石体结构,桥长约有267米长。
桥两旁有281根望柱,柱子上有许多石狮,原有627个,现在仅存501个。
卢沟桥保存至今,已有800年历史。
走上卢沟桥,桥两旁有许许多多的石狮子。
有句歇后语叫做"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些石狮子可真有趣呀!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大的有几米高,小的只有十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眉毛都看不清。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_心得体会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_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b984ede69dc5022aaea00d5.png)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卢沟桥事变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卢沟桥事变观后感(一)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
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
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
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
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
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a4cc6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e.png)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卢沟桥事变》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电影,该片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以及中国人民为抵抗侵略而奋起抗战的精神。
观看《卢沟桥事变》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反思。
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片中描绘了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时,在卢沟桥附近拦截中国驻军的情景,以及日军使用武力虐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的场景。
这些真实的历史桥段让人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恶毒,让观众对侵略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电影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让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沉重压力和浓厚的抵抗情绪。
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活而立体,他们或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或在战火中失去家园,或在战斗中不怕牺牲。
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让人深受震撼和钦佩。
片中还通过感情线索,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希求,让观众更加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电影中的画面感和音效处理非常出色,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享受。
片中的战斗场景真实而激烈,尤其是卢沟桥一战的描绘更是让人震撼。
电影运用了慢动作、特效以及逼真的音效,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看这些场景,使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和浩劫,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想说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历史事件的纪录片,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电影表达了对侵略战争的坚决抵制和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英勇抵抗精神。
在战争的险恶环境中,人们的情感和关系也在变得更加珍贵和强大。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切体味到战争背后的人间悲欢离合,以及对和平守护的珍视。
《卢沟桥事变》是一部温润而动人心弦的电影,通过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深入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深刻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和抵抗精神。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也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希望战争可永远远离人间。
参观卢沟桥有感5篇
![参观卢沟桥有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36c68501f69e3142329420.png)
参观卢沟桥有感5篇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大战场之一的东方战场的开辟,极大地改变了东亚与世界的政治格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参观卢沟桥有感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卢沟桥有感1在北京市西南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卢沟桥。
卢沟桥也叫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
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就在于当洪水来临时,可以抵抗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的石狮。
望柱上雕有数不胜数的石狮子。
这些狮子有的仰望天空;有的抬头挺胸;有的母子相拥;有的面对着面,好像在交谈……所以民间才有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一说。
卢沟桥始建于金朝,后在明清两朝曾几次修缮,清康熙年间由于永定河洪水无法使用,康熙命人重修,卢沟桥得以恢复其容姿,而在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而卢沟晓月也成为了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
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而卢沟桥事变就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距北平《现在称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宛平县守军的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自奔赴前线指挥作战,战况惨烈……“七七事变”是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观后感
![卢沟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2688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0.png)
卢沟桥观后感
卢沟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对我来说,参观卢沟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卢沟桥的规模和建筑风格让我惊叹不已。
这座桥横跨在永定河上,共有十一个
拱门,拱门之间的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不仅如此,桥上还有许多雕塑作品,描
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站在桥上,我感受到了这座桥的庄重和壮丽,它承载
着历史和文化的重量。
其次,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使我深思。
卢沟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地,
也是中国抵抗外敌侵略的象征。
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导致全面抗战
爆发。
参观卢沟桥,我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辛和伟大,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最后,卢沟桥的保护和维护让我感动。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卢沟桥得到了很好
的保护和修复。
游览期间,我看到有工作人员在桥上进行巡视和维护工作,保持桥梁
的完好。
这让我明白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国家对于文化遗产
的重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参观卢沟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和
文化,也让我深思历史的意义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卢沟桥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
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b11a1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1.png)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一直都知道卢沟桥,知道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但真正踏上那片土地,亲身去感受它的时候,才发现那种震撼远超想象。
那天,阳光还算不错,风轻轻柔柔的。
刚到卢沟桥附近,远远就能看到那古老的桥身横卧在水面上。
走近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桥两边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这些狮子啊,有的大张着嘴巴,好像在怒吼;有的眯着眼,一副悠闲的模样;有的怀里还抱着小狮子,尽显慈爱。
它们或坐或卧,或立或趴,没有哪两只是完全相同的。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其中一只狮子,触手是冰凉而粗糙的石头质感,那瞬间,仿佛穿越了时光,与历史有了一次奇妙的接触。
踏上卢沟桥,脚下的石板路有些凹凸不平,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走在桥上,能感觉到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桥下的永定河缓缓流淌着,水波轻轻荡漾,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仔细观察着桥上的石板,有些地方已经被磨得十分光滑,这都是无数人走过留下的印记啊。
想象着曾经的金戈铁马,士兵们在这座桥上匆匆奔赴战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桥栏上的石狮子,雕刻得实在是太精美了。
每一只狮子的表情、姿态,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凑近了看,发现有的狮子身上还有一些小小的纹路,不知道是当初雕刻师傅特意留下的,还是岁月侵蚀的结果。
一只小狮子躲在大狮子的身后,只露出一个小脑袋,那俏皮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只狮子,嘴巴张得大大的,牙齿清晰可见,好像在冲着我示威呢。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块破损的石板,上面有一些深深浅浅的痕迹。
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又或是见证了怎样激烈的战斗,才会变成这般模样。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丝凉爽。
风中似乎还夹杂着历史的声音,低低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站在卢沟桥上,向远处眺望,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
岸边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条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轻轻挥动。
不远处的小路上,有几个孩子在欢快地奔跑着,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而这座古老的桥,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人们的欢乐与悲伤。
卢沟桥事观后感
![卢沟桥事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e8104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d.png)
卢沟桥事观后感《卢沟桥事观后感》最近观看了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看到卢沟桥那坚固又略显沧桑的桥身时,我感觉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
这个看似普通的桥,却见证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如此关键的转折点。
那一幅幅画面闪现在我眼前,日本侵略者以莫须有的借口想要进入宛平城搜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严词拒绝,这是多么坚定的民族气节啊。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战斗爆发时的场景。
我仿佛听到了枪炮声,看到了中国守军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毫不退缩,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抵抗。
在那个场景下,中国的战士们是在用生命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当时我就想到,这些战士他们可能有着自己的家庭,有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但是在侵略者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明知敌强我弱,却依然坚守阵地。
也许他们会害怕,但他们的爱国情怀战胜了恐惧,这种勇气实在是令人动容。
整个观看过程中我还注意到,当地的百姓也尽自己的力量支援保卫卢沟桥的战士。
虽是战争年代,但军民齐心的那股力量如此强大。
我明白了,在民族大义面前,中国人民总是能够团结起来,这种凝聚力,是深入我们民族骨髓的。
看完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卢沟桥事变只是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的开端,而后面对长达数年的抗战,我们的先辈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与牺牲。
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这种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珍惜现在的安宁生活,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敌欺负。
而且我们也要向身边的人讲述卢沟桥事变这样的历史事件,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b9320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3.png)
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七七事变观后感【1】1937年,一个让华夏儿女悲愤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财物尽失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充满血腥味的一年......1937年,日军进犯了北平丰台镇。
在一个路口,我国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相遇在了一起,两国军队都不让路,只是整齐有力的踏步着,似乎在比哪一国的气势强大。
许久,日军有人发话了,说要谈判,不过,二十九军坚贞不屈地说不谈要判。
似乎经过了一场口舌战后,日军终究让路,二十九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芦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死的死,伤的伤,芦沟桥上瞬时淌满了血。
枪声、喊杀声、呻吟声顿时震响了天空。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了芦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堆积如山,而且还有不少人掉入了滔滔大江里。
值得庆幸的是死的大多数为日本人,因此,芦沟桥事变便是我国胜利。
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原先,我国蒋芥石叛变了,宣兵退北平,可是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依然说:"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居然还用飞机盘旋在中国的天空下,还投下数百张纸,上面写着"日军犹如天上的太阳,打败日军,就等于打下天上的太阳!"看到这里,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可恨的日本人啊!如今,这件事已成了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仅是未来。
所以,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为了我的祖国,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奋笔勤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不再让祖国受到欺压,争取让中国成为在世界最前方腾飞的一条巨龙!七七事变观后感【2】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5127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8.png)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卢沟桥事变》是一部真实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影片,该片通过讲述上海女学生小青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和伤痛。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真实的历史背景,深刻地揭示了侵略者的残忍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让观众对侵华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影片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通过展现日军在卢沟桥发动进攻,然后占领北京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华军队的野蛮和残暴。
在影片中,日本侵略者屠杀无辜百姓,焚烧村庄,毁坏文物古迹,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摧残和破坏。
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他们组织起来与侵略者进行抗战,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
影片的主人公小青是一个在上海读书的女学生,她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迫害。
在影片中,小青亲眼目睹了日军对无辜百姓的残暴行径,她亲身经历了日军的疯狂轰炸和城市的被毁。
尤其是在卢沟桥事变后,她的家庭和亲人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使得她对日本侵略者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愤怒,她决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奋斗。
小青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中国观众,她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但她有着坚定的民族意识和抵抗精神,她代表了无数中国人在侵华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意志和勇气。
在观看《卢沟桥事变》这部影片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艰难和磨难,我为他们所展现出的坚强和勇敢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这部影片中,小青代表了那个时代无数中国人的心声,她的坚韧和勇敢感染了我,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和抗战精神的可贵和重要,这是中国人民在侵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伟大品质。
抗日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抗日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3a736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2.png)
抗日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去了卢沟桥和抗日纪念馆,那感觉就像翻开了一本沉重又热血的史书,心里头五味杂陈的。
一到卢沟桥,那狮子就特别引人注目。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还真试着数了数,数着数着就乱了,这狮子各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
可这么美的地方,却见证了一段特别黑暗的历史。
站在桥上,我仿佛能看到当年日军的铁蹄踏过这里,那是一种让人愤怒又难受的画面。
走进抗日纪念馆,那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凝重起来。
一进去就看到各种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实物,那些日军残害我们同胞的照片,看得我直冒火。
那些枪炮、那些被破坏的村庄模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状。
可同时呢,也有无数英雄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那些战士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却有着无比坚定的眼神,他们为了保卫国家,什么都不怕。
有个展柜里放着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我想这就是那时候英雄们的写照吧。
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家人,但是为了赶走侵略者,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
我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
从纪念馆出来,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画面。
卢沟桥不再只是一座有很多狮子的桥,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抗日纪念馆也不只是一个陈列物品的地方,它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知道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能在这儿悠闲地生活、旅游,都是当年那些英雄们用命换来的。
以后啊,我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也得把这段历史告诉更多的人,可不能让大家忘了这血的教训。
北京卢沟桥观后感
![北京卢沟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57f07c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9.png)
北京卢沟桥观后感
去了趟卢沟桥,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历史的长河,而且是一头扎进去那种。
刚踏上卢沟桥,我就被那些石狮子给吸引住了。
你说这石狮子也太有个性了吧!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姿态各异。
有的雄赳赳气昂昂,好像在守卫着这座桥;有的则像是在卖萌,眯着眼,歪着头,就差开口说“嗨,欢迎来到卢沟桥”了。
据说这些石狮子数都数不清,我就好奇了,当年雕刻这些的工匠是不是一边刻一边在想:“我就多刻几个,让你们数到头晕。
”
不过再看着这些狮子,心情又变得很沉重。
因为卢沟桥见证了一段极其黑暗又悲壮的历史。
站在桥上,仿佛能听到当年枪炮的轰鸣声,看到抗日将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
那些为了保卫家园、为了尊严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好像就融入到了这座桥里。
桥面上那一道道车辙印,深深浅浅的,就像是岁月的皱纹。
这可不是普通的皱纹啊,每一道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
有古代商贸往来的热闹,有行军打仗的紧张,还有百姓们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坚韧。
桥的两边是静静流淌的永定河。
河水缓缓地流着,就像一位老者,默默地见证着卢沟桥的兴衰荣辱。
我在想,这河水要是能说话,那得给我们讲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走下卢沟桥,我回头看了看这座桥。
它不再仅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建筑,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史书,用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只狮子、每一道车辙,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而且啊,它也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可不能忘记历史,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然都对不起那些石狮子的坚守呢!。
卢沟桥抗日观后感
![卢沟桥抗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35da90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f.png)
卢沟桥抗日观后感看了卢沟桥抗日的相关资料和纪录片之后,我这心里就像被点了一把火似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千。
卢沟桥啊,原本就是一座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又充满韵味的古桥,可就因为那一场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事变,它一下子就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我就想啊,小日本儿当时是不是瞅着这桥好看,就想过来抢,顺便在咱中国的地盘上撒野?这可就大错特错喽!咱中国军人那可不含糊。
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无理挑衅时,就像被激怒的雄狮一样,奋勇抵抗。
虽然武器装备可能没有敌人那么精良,但是那种精气神儿,那股子为国而战、视死如归的劲儿,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的战士们,端着枪,眼睛里冒着火,咬着牙在和小鬼子干仗。
每一颗子弹打出去,那都是对侵略者的怒吼:“这是中国的地盘,你们别想乱来!”那些牺牲的英雄们更是让我肃然起敬。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倒下,可他们的身影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站越高大。
他们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卢沟桥这片土地上,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当时在场,估计也得被那种气氛感染,抄起家伙就往上冲。
不过我可能还得先找个老兵学学怎么开枪,可不能当炮灰呀,得给小鬼子们来点真格的!而且这卢沟桥事变就像是一个大号角,吹响了全中国人民抗日的集结号。
一下子,全国上下都团结起来了,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老百姓们也不再是一盘散沙,大家都知道了,咱们要是再不团结起来打小日本儿,就没好日子过了。
这就是咱中国人的骨气,平时大家可能各自忙各自的,但一旦有外敌入侵,那就会紧紧抱成一团,像一个超级大铁拳,打得敌人找不着北。
从这件事里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当时日本为啥敢来欺负咱们呢?还不是因为咱国家那时候有点弱。
但咱中国人就是不服输啊,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咱们国家强大起来了。
不过可不能忘了过去的耻辱,得把这种英勇抗日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咱们的子子孙孙都知道,咱们的和平幸福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卢沟桥就像一个历史的证人,静静地立在那儿,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伟大的历史。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78dc3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9.png)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前言《卢沟桥》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关锦鹏执导的电影,该电影是根据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改编而成的。
我在周末花了一些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深受触动。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意义探讨三个方面来分享我的观后感。
故事情节电影《卢沟桥》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过程。
故事以青年学生小李和他的女友小玲的爱情为主线,通过这段爱情和历史事件的交织,展现了中日之间的悲剧和冲突。
影片的故事情节较为紧凑,通过小李和小玲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
电影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片段和真实事件,生动地再现了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角色塑造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出色,每个角色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李是电影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乐观向上的青年学生,有着一颗热爱国家的心。
他在电影中的表现令人敬佩,勇敢地站了出来,与日本军队进行抗争,并为保护身边的人负起了责任。
小玲则是小李的女友,她是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孩。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面对痛苦和困难,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
除了主角之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刻画得十分细腻。
通过他们的表演和台词,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和内心世界。
意义探讨《卢沟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影片,更是一部激发爱国情怀的作品。
电影通过讲述卢沟桥事变,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那段历史的苦难和人民的顽强抗争,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情怀。
电影中的主人公以自己的行动和牺牲,传递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同时,电影还提醒观众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付出。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学习历史的教训。
总结电影《卢沟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意义探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影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9187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6.png)
卢沟桥电影观后感《卢沟桥》是一部由导演刘冠雄执导,描述日军占领中国河北省卢沟桥的故事。
作为一名观众,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感沉重和震撼。
影片通过深入叙述历史事件的细节,将我们带入这场残酷而激动人心的战斗中,让人不禁在其中体味人性的悲壮和坚韧。
电影开端让我们看到了卢沟桥附近生活的普通人们,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战争所打破。
日本侵略者不断侵犯中国领土,使人们生活在恐怖和绝望的环境中。
在众多可怕的场景中,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个母亲悲痛欲绝地哭泣着,痛失儿子。
这一幕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毁灭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进入了日军侵占后的几个月。
河清水县长率领军队守卫着卢沟桥,而日本侵略者在不断的压力下向他们发动了攻击。
电影中展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
我感到这种暴力与存在虚伪的日本军队所使用的“和平国防兵”称号之间的对比令人震惊。
电影中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如郭春申和蓝橙子。
郭春申因母亲遭到虐待而追寻集体和民族利益,而蓝橙子则因某个人的看法而踏上战场,成为了坚实的力量。
电影里,这些角色的出现使人们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电影的最后段,河清县长无助地向居民们发表讲话之前,出现了音乐独奏和时空的洪漫。
这些表现使得电影在表达悲痛的氛围中仍然保持着希望的基调。
电影之后,我发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依然笃信着希望并且守着那些珍贵的东西。
总的来说,我认为《卢沟桥》是一部非常触动人心的电影。
剧情完整、有说服力,并且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的人性探讨。
电影所刻画出的角色有着生动、灵魂的特点,他们的故事显示出了理解复杂社会背景和人性的必要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不仅能够回顾历史,了解中国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学会珍视我们拥有的事物,并意识到战争的不可承担性,只有和平才能带来进步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卢沟桥有感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年),成于明昌三年( 1192 年),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 年)重修建,桥长 266.5 米,桥上两侧共有 1.4 米高的望柱 281 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众所周知,卢沟桥是我们的伟大历史的精华, " 卢沟晓月 " 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几乎没有相同的一只,桥东端精品文档,超值下载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 " 卢沟晓月 " 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 " 卢沟晓月 " 四个大字雄浑有力,雕刻精美。
可以说,卢沟桥是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见证,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见证,更是我国繁盛的见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现在卢沟桥已经成为了我们缅怀先烈的历史遗迹。
当看到桥两边那501个狮子,看到乾隆题字的卢沟晓月,我们不得不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折服。
走在每块基石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现在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桥头已经了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大部分抗日的史料,无论是一张张血泪的照片,还是一个个锈迹斑斑的武器,即便是一双双的草鞋,都是我们的珍贵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得出的血的教训,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莫大讽刺和最为有力的证据!历史向我们昭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兴盛,由贫穷到富强的奋进动力。
正是为了民族的崛起,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优秀中华儿女,经过浴血奋战,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深刻铭记,毛泽东同志指出 " 中国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在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为小康奋斗的今天,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
这些思想将继续指导着我们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展馆内的八个展馆依次进行参观。
一路上,真的像亲临了一次抗日战争一样,橱窗里那些展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与千千万万英勇的军民一同并肩作战,抵御日寇。
看过的所有展馆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日军细菌战和奴役战的图片和部分实物的展览,痛心疾首,惨不忍睹。
日军用来对战俘行刑的刑具----一个内壁镶满钉子的铁笼子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受刑者痛苦的脸,那种深入骨髓的刺痛。
残暴的日军,人性何在?屈辱的历史,怎能忘怀!墙上还展览了细菌战中受迫害者的照片,一双被用来试验冻疮菌后红肿的双手让我差点落下了眼泪。
那双手的主人承受的该是怎样的疼痛???还有那些被奴役的工人,一个个骨瘦如柴,完全失去了人的模样,这是我的同胞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经历过怎么样的苦痛才得来的!参观了卢沟桥后,我既对日军侵略者的言行感到忿忿不平,同时也被中国士兵这种不怕牺牲、与日寇决以死战的顽强精神所振撼。
你知道,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吗?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伤亡惨重,经济萧条,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这一切一切的罪行都是由日寇一手造成的。
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士兵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了他们,中国就会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也没有人身安全,沦为亡国奴,更谈不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景象了。
这场战争也证明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半个世纪前的旧中国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统治下奄奄一息,中国人民被别国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从而成了帝国主义的"盘中餐",个个都要来咬一口,这就是落后的中华民族所付出的血的代价。
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
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繁荣富强!返程的路上,有些沉默,心情沉痛。
当我们真的置身于那样被还原到近乎真实的场景中的时候,心疼得让人窒息。
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可能真的感受不到属于那个年代的伤痛。
可是经过今天的参观,一幕幕刻入脑海,永生难忘。
日寇惨绝人寰的侵略不敢忘!先烈们曾抛洒过的热血不敢忘!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不敢忘!我感激,感激今天的幸福的一切。
更将毕生铭记今天所感受到的痛楚,时刻督促自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的明天!参观卢沟桥有感班号:07011303 姓名:赵赫学号:1120131818篇二:卢沟桥观后感抗日战争纪念地----永定河卢沟桥观后感面对现在日益紧张的围绕钓鱼岛的中日关系问题,我们决定到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卢沟桥感受一下历史的沧桑,培养和加强爱国主义精神,于是卢沟桥成了我们校外实践的选择地。
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地起床出发,坐在公交车上我拿着手机百度了一些卢沟桥历史的相关信息,对卢沟桥有了大概的了解,才知道卢沟桥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下子可以当同学的导游了。
除了卢沟桥的历史价值,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课本就曾学过的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奇观,耳闻不如一见,我们都很期待。
下车之后首先离我们最近的是抗日英雄纪念雕塑园,于是我们改变了直接去卢沟桥的计划,先到雕塑园。
来到这里一下子惊呆了,园子里最引人瞩目的园子正中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出乎我们的意料院子里满满当当林立着各种主题的雕塑柱,他们整齐地排列在纪念碑两侧。
雕塑的主题各色各样,有我们所熟悉的地道战、铁道游击战、地雷战、工商农义捐抗日、学生的团结抗日、钢刀连刺刀队等等,惟肖惟妙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抗战时地场景。
我们静静地看着雕塑,不免心潮澎湃,抗战期间民族矛盾真正地成为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各阶层的人民都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形成了坚固的抗日革命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不懈斗争。
中国人民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在艰苦的条件下依靠人民的团结一致和民族精神开创了适合于自己的不同于攻坚战的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法使得中国军队在军备不占优的条件下仍旧能够坚决地打击到敌人,同时人民群众都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真正体现了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能够把握时代的潮流,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催的民族,尽管条件艰苦恶劣仍旧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帝国主义的胜利。
在参观完雕塑园之后我们一起前往目的地卢沟桥,这座见证了当年日军阴谋暴行与中国军队誓死守卫的古桥。
很快我们来到了这里,期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释放。
古桥的古朴仍旧不变,静静地立于水上。
这里除了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古今对照的写照。
从卢沟桥上直接就可以看到卢沟新桥,看着阳光撒过新旧两桥,顿时就有一种时光穿越和社会变迁的感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卢沟桥摒弃了作为交通这样的用途,更多的是他的历史艺术价值。
和新桥遥遥相望,古今对照,突然感觉中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巨大发展,从前的石桥变成了现在的钢筋水泥的宽阔的桥面,路面上行驶着串流的车辆。
卢沟新桥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见证,看着它坑坑洼洼的桥面,看着形态各异的狮子不免感叹中国的智慧和工艺。
然而在这之中也听到和看到了一些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展览的大炮模型的炮筒里居然塞着好多垃圾,作为一个爱国教育基地,居然做出了如此这般的事情真的感觉有点过意不去。
同时有不好游客看着在大河上静卧的古桥不免感叹说:古时候的东西多么结实,现在的桥哪能支撑这么长时间都是偷工减料。
听了这些话让我心里一酸,真的现在的建筑桥梁等的制造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中国不是缺少良好的设计者,更多的是真正的关注质量的工程师,杜绝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上面的贪污腐败,避免在民生工程上偷工减料。
在卢沟卧虹传千古的展览馆里摆放着游览者的留言,我们看到了好多关于钓鱼岛的言辞,我们也真心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正视自己二战的历史,能够诚恳地接受现实,不然战争的硝烟很有可能再次飘在中日两国的上空。
钓鱼岛是中国的毋庸置疑。
然后我们进入了宛平县城,看到了一些战争时地弹坑。
接着去参观了二百亿年前的化石以及一些珍贵的奇石,这算是与我们专业很相关的话题,没想到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能够在这里学到我们的一些知识很吃惊。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史前的玉龙、贵州龙和海百合的化石,对它的形成过程和产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了我们对岩石性质的认识。
随后我们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九一八事变的局部抗日战争到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再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的艰苦困境,同时也深深地为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所做的流血牺牲。
在这里我们深受感触,更加贴切的体会到抗战的艰难和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坚决地联合力量组成抗日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卢沟桥一行让我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更好地了解,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时的坚强不屈。
我们要珍惜现代来者不易的和平生活,而且我们要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不能够被别有用心的反动分子利用,钓鱼岛是中国的,我们要维护自己的主权,我们大学生也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切的国土纠纷都会在中国的发展中得以解决。
篇三:观卢沟桥有感观卢沟桥有感--必须把原创发明置于最受尊重的位置2011-10-2 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纪念月的25日,偕夫人参观了位于宛平古镇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舘。
这里集国家惨遭凶残的异国禽兽欺辱蹂躏的大殤大悲,与我们民族近代在列强入侵时屡遭失败的背景下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大歌大喜。
自然令人无限震撼无限感概。
追根溯源,中国的科技落后经济贫弱和日本科技先进经济国力强盛是这场惨烈战争发生的重要条件。
上述伟大的创造活动主体只不过是为统治者打工的打工仔。
设想一下,如果创新者或发明人受到应有尊重,有足够的权力和实力,他们不可能轻易地放弃自已开创的事业,肯定会把自已获得的经验知识总结起来,传承给后人,郑和是太监,没有后人,但他肯定有志同道合的助手,他们肯定期望自已开创的事业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这样中国就不乏原创的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
由此诞生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皇帝及封建统治者主宰一切,他高兴时发话让人干人才能干,他不高兴了挥手让停就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