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县情简介
息县的变化作文
![息县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b261d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d.png)
息县的变化作文每当听到《谁不说咱家乡好》这首歌的时候,我内心深处对家乡的赞美就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信阳息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
淮河横贯东西,与西边的秦岭一起构成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城南濮公山雄踞淮河南岸4公里处,北宋两位著名人物在此留下遗迹——王安石题书“太阳碑”,苏东坡称之“东南第一峰”。
濮山淮水,见证着家乡的沧桑巨变,见证着“息”字三千多年岿然不变的伟大传奇,也见证着家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风貌。
我爱我的家乡。
她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众多。
据考证,约6000年前,先民在淮河支流清水河中游一带繁衍生息,今孙庙乡境内有秦楼遗址,系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约公元前2070年,夏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这里属豫州。
约公元前1250年,商王武丁发兵南击荆蛮,并派息族奴隶主贵族在今罗山莽张一带建立古息国镇守。
商朝后期,周文王势力向南发展,汝旁之国先被其化,息属汝旁之国。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邦建国,文王37子羽达创立息侯国,都城在今息县城西南5公里青龙寺一带。
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
从此,家乡2000多年数经分合,“息”字世代相沿,不易其名,不变其治,被誉为“天下第一县”。
千百年来,如诗如画的息县八景——“濮山拱翠”、“古息含烟”、“兴国寻幽”、“竖斧春耕”、“寨河晚渡”、“葛坡夜雨”、“广丰浸碧”、“淮汝交流”,不知被多少文人骚客吟咏叹唱;倒座观音堂、息州谯楼、兴国寺、塔院寺、城隍庙、万寿宫、大慈庵、黉学以及气势恢宏的72座牌坊、古色古香的青砖城墙、碧波荡漾的护城河、鸟语花香的防护林带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假如这些文物景观依然能够完好地展现,我认为,家乡完全可以和山西平遥古城相媲美。
我爱我的家乡。
她文化底蕴厚重,有着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
这里是息、赖、白三姓的发源地。
息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建立的息国,即今河南省息县,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https://img.taocdn.com/s3/m/6ddac1f7700abb68a982fbe1.png)
关于息县的诗歌
• • • • • • • • • 记东岳事 俞平伯 樱子黄先赤,红桃更绿桃。 塘春多扁嘴,延颈白鹅高。 东岳庙恢扩,闻当街北头。 他年遭劫火,空有集名留。 明日当逢集,回塘撒网除。 北头卖蔬果,南首有鱼虾。 俞平伯一生作诗数量极多,他把“人生喻为波浪,诗便是船儿”。1969年, 他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来到息县,这一段生活,成为诗人 一生中最特别也最难忘的经历。朴素宁静的乡村生活与喧嚣压抑的政治气候 形成巨大反差,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这期间,诗人进入晚年的创 作高峰期,农舍茅屋、荷塘竹林、杂乱的集市、泥泞的道路均成为素材。乡 亲们经常看到他随身携带一个破旧发黄的小笔记本,上面写满了七言或五言 诗词,从这些草稿的流畅程度来看,几乎每首诗词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改动。 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诗人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的是《息县杂 咏》、《记东岳事》、《日出》等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 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如实的记录了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民风,至 今读来依然清新爽朗!(还有其他诗人诗词,恕不一一列举)
息县部分照片
题桃花夫人庙 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 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 息夫人 王维 莫以今时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息县景点
•
• • • • • • • • • • • 息县名胜古迹,如繁星灿烂 。曾被苏东坡 誉为“ 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与县城相望。 站在封顶,可南阅楚天,北眺中原。刘邓大 军南下,将军试水,传位美谈,在中国革命 历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息县境内还有古 息国古城遗址、秦楼遗址、赖国故遗址,周代 青龙寺。还有五七干校,其中杨绛文革曾在此呆过。 最著名的莫过于息县谯楼,古息州州衙谯楼始建于元代元贞 元 元年(1295年),高9米, 面积414.5平方米,全楼 三楹,回廊四面,丹青 栋绿,琉瓦映石,蔚为 壮观!
息县 在实干中提升,在创新中超越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县委书记金平
![息县 在实干中提升,在创新中超越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县委书记金平](https://img.taocdn.com/s3/m/2c4def3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息县曾经用开拓创新的办法创造了只用 150 天就新建一所高中的“息 县奇迹”;用 7 年的时间将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成了全国的“医改小岗 村”,获得了国务院 500 万元奖金。
“息县有美丽的传说、有诱人的美食、有震撼的美景,息县人勤劳朴实、 勇于创新,有独具特色、开拓创新的产业融合方式。”金平自豪地说。
行金融扶持 ;对产业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跟
在颐和非织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踪,提供指导性、协调性、配套性和让利性的全方位政策扶持, 企业投资 6000 多万元建设的新型智能化超柔亲水无纺布生产线组
引导企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金平介绍道。
装也进入尾声。据悉,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年生产医疗
28 / 河南专版 / HENAN
河南 承接产业转移 打造万亿产业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河南服装 系列报道 (四)
HE
. All Rights Reserved.
息县明确“中国服装产业加工名县”的发展思路,规划上千亩土地用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息县 :在实干中提产业链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大力宣
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息邢和上罗
传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项目,拉长做实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
两条高速正在修建,淮河息县港即将通航,全方位、宽体量的交
做强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通物流体系加速完善。“与生俱来的交通优势成为息县发展纺织
巧媳妇工程,勇担扶贫攻坚社会责任
2018 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与息县人民政府实施“巧媳妇工程”助 力扶贫攻坚战略合作启动,标志着息县“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1000字河南省信阳市息县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1000字河南省信阳市息县](https://img.taocdn.com/s3/m/340733c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6.png)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1000字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前几天对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进行调查显示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大手笔展示大变化“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由省委、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市级文明城市。
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1995年,是郴州--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
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吃的讲营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 36.84%。
二、穿着讲时尚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 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
息县基础资料
![息县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89dfd0360cba1aa811dafb.png)
息县白土店乡徐兰围孜村建设规划一、区位条件白土店乡位于息县境内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处,南与杨店乡接壤,东与张陶乡毗邻,西邻彭店乡、正阳县西严店乡,东北界东岳乡,北接正阳县岳城乡。
全乡总面积8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2525亩,总人口40618人,辖16个行政村(大江庄、徐兰围孜、王大围孜、钱围孜、新庄、西李、时楼、白店、夏寨、魏寨、谢寨、米围孜、郑楼、白衣阁、桂庄、余围孜),228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中等农业乡。
徐兰围孜村位于白土店乡西南方向,位于乡域西南部经济发展区域,村庄与集乡距离较远,村庄周边有王大围孜村、大江庄村等,现状村庄与乡域内主要道路联系不是很紧密。
二、人口状况2007年徐兰围孜村共498户,约2062人;村庄有10个自然村庄,最大的自然村庄为后李围孜(人口为334人)。
村庄基本情况统计表三、村庄概况徐兰围孜中心村处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变化分明。
村庄地势相对平坦。
规划范围内地形相对不复杂,高程在100.39米-98.45米之间。
学校有徐兰围孜村小学,班级数为8班,学生数量为380人,教职工为12人。
徐兰围孜村有卫生室一处,职工人数5人。
村委会房6间,10KV电力线路从村庄穿过,村外围有坑塘若干,无自来水管道网,没有公厕,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普遍,堆放点主要集中在废坑塘。
总体来说,徐兰围孜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村的整体环境、村容村貌急需改善。
一、村庄建设现状分析(一)用地现状徐兰围孜中心村庄基本呈四方形,地形主要是平地,南北略有高差。
行政用地分布在村中心。
小学分布在村内道路北侧。
村庄规划用地范围内,用地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居住建筑用地。
现状用地范围内有村委会、学校等设施,其中学校用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有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300平方米,村庄中部有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各一条,长度约为450米和500米;村庄规划范围内有10kv电力线路一条,规划范围内有一条排水沟和几个小水塘。
“天下第一县活力与和谐共融
![“天下第一县活力与和谐共融](https://img.taocdn.com/s3/m/cb312a1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2.png)
“天下第一县活力与和谐共融打开文本图片集编者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县制、地名和治所沿袭至今近三千年的息县,有着“天下第一县”的美誉。
在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来临之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已超越了对工业图腾的崇拜!当发展的车轮又一次行驶在历史的节点上,如何回答好科学发展这道时代命题?如何让城乡携手共享中国发展的文明与进步?息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不仅创造了“息县速度”,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息县模式”,在短短几年间城乡面貌就“破茧成蝶”。
在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际,本刊记者赶赴息县采访,亲身感受息县发展活力与和谐社会建设,解读息县科学发展的密码……工业突围撑起经济发展脊梁科学决策大胆探索20世纪90年代,息县的工业发展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那时全县的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在整个信阳市排名第一,以金旺化工为代表的五大企业号称“五朵金花”,香飘县内外,引来蝶蜂涌,前来考察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
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该县工业发展反而停滞不前,昔日的发展与繁荣似乎只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百业待兴。
2022年5月,张富治同志异地交流到息县担任县委书记,主政息县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当年信阳全市县域经济观摩,规定只看招商引资和房地产两类项目。
当时,息县没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也只有两个,过去工业的“五朵金花”除金旺化工艰难维持外,其余4家倒闭或破产,全县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因此,在全市县域经济观摩会中,只能看小麦和农业综合开发。
对此,县委书记张富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加快息县经济发展的思路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2022年6月21日,息县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确立了“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吹响了工业撑起经济发展脊梁的号角,并召开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
“天下第一县”:活力与和谐共融:息县赞
![“天下第一县”:活力与和谐共融:息县赞](https://img.taocdn.com/s3/m/0e3fa028192e45361066f526.png)
样 , 被评 单 位都 暗 中较 劲 、 使各 争创 一 流 ,
聚 区作 为优 化经济 结构 、 转变经 济发展 方式、 实现 集 约 化 发展 的基 础 环 节 和 重 要 平 台来
个 个跳动 的音 符 ,演 奏着 热 火朝天 的生产 “ 我们 这个项 目总投 资 51 元港 币 , .亿 占
随 着 机 器 的 轰 鸣 声 ,只 见 一 袋 袋 精 制面 粉
决 策探
功 实现 “ 个 置换 ”组 建 了亚 洲新 能 源控 股 在 的“ 两 , 条条大道宽又畅, 栋栋厂房展新颜 ” 的
2 1 8T 0 0.
索0 19
。 本刊专稿
责
“ ” 走 下生产 线。公 司总经理 李 刚兴奋地 指着
喜 书记, 主政息县可谓“ 奉命于危
策 探 索
01 下 08
本 刊 专稿 。
中共 息 县 县 委 书 记 张 富 治 ( 二 ) 同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张 卓 元 左 陪
( 二 ) 入 企 业 调 研 右 深
20 0 8年息县 荣获外 商眼 中的“ 河南省 最佳投 资城市 ”
在全 国深入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观 、 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之 际 , 本刊记者赶赴 息县采访 , 身感受息县发展 亲
活 力 与和 谐 社 会 建设 , 读 息 县 科 学 发展 的 密码 … … 解
, 一
稿
工 业 突 围
撑起 经济发 展脊 梁
梁 的号 角 ,并召开 了全县 招商 引资工 作动 员
潮J
顽强生 命力 。从而 ,掀 起新一 轮工业 发展 高 织 、 雨润誉 昆生 猪屠宰 加工 项 目、 台湾食 品 工
项 目。
古老息州换新颜——息县城乡建设纪实
![古老息州换新颜——息县城乡建设纪实](https://img.taocdn.com/s3/m/a6bb90acf524ccbff12184ab.png)
不干 , 要干就要 干出精品 , 高标 准是 最 大 的节约 , 低标 准是最 大 的浪 费。” 为
了使 息 县 的城 建 规 划 有 一 个 更 高 的 起
然而 , 随着 时代 的前进 , 周边城 市
的 不 断 发展 , 朴 的息 州 城 越 来 越 跟 不 古
发出 了誓将息县换新颜 的号令 ,于是 ,
要 改 变 一 个地 方 的 城 乡 旧面 貌 , 比
流, 垃圾遍地。老百姓 自编顺 口溜来形 容 当地 的城市状况 :污水靠蒸发 , “ 垃圾 靠风刮 , 吃水靠加压 , 出门踩泥 巴。 ” 全
新建一座城市更加艰难。 因为在 “ 的 改” 过程 中要 涉及 到方方面 面的工作 ,拆 、
议 。 信 阳 市 委 书 记 王 铁 的话 说 :要 么 用 “
河晚渡” “ 、 葛陂夜雨 ” “ 、 广丰浸碧” “ 、淮
汝 交 流 ” 八 大 景 观 , 为 息 县 招 来 不 等 曾 少 游客 。
息 县 不 能 就 此 沉 默 !息 县 要 改 变 ! 要 发 展 ! 重 塑 形 象 ! 一届 领 导班 子 要 新
古老息 州换新颜
— —
息 县 城 乡建 设 纪 实
口本刊 记者 李 彩岩
息 县, 于河 黄淮
平 原 , 迎 颍 凤 曙 光 , 送 宛 申 东 西
余辉。淮河 绕于南 ,间;- -围于 . - j
北 , 如二龙戏珠 , 息县盘绕 犹 将
成 一个 淮 区小 平 原 。 息 县 悠 久 的 历 史 , 灿 烂 的
文化 , 曾让 后人 引以为豪 : 息夫 人爱 国爱 民 “ 年 不语 ”深 受 三 , 百姓敬 仰 ;秦楼 遗址 ” 新石器 “ , 时代 文 化 遗 产 犹 在 : 申 息 之 “
息姓之源——河南息县
![息姓之源——河南息县](https://img.taocdn.com/s3/m/71ac7a28e2bd960590c67740.png)
息姓之源——河南息县俗话说: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有不少息姓人在网络或媒体上不断发出信息寻问他们姓氏的发源地,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寻根谒祖。
息姓不同于因避讳由籍姓而改的“席”姓,也不同于《百家姓》中“慕连茹习”一句中的“习” 姓。
息姓在中国姓氏中是一个比较稀少的姓氏,但发源早,根源深。
它源出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后裔的姓氏之一。
经考证,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便是息姓的发源地。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黄淮海平原南缘。
巍峨濮公山钟灵毓秀,蜿蜒淮河水源远流长,息县历史久远,人杰地灵。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侯爵,文王37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国,都城在今息县城西南5公里青龙寺一带。
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掳走息侯和息妫。
亡国后的息侯子孙缅怀故国,以国名为姓氏,这就是息姓的由来。
自息国建立开始,就形成了“以国为氏”的息姓,这在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有权威的记载。
《姓苑》: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中有息国,为侯爵,史称息侯,后亡于楚。
息侯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以原国名命姓,乃成息姓。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认定息氏为姬姓,不知其何所本。
”《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和《中国姓氏起源》关于息姓发源的记载基本相同:“出自姬姓。
息侯乃西周分封之诸侯,其地蔡州新息县是也。
”《春秋》:“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2年),楚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古今姓氏出辩证》也明确记述:“出自姬姓。
息侯之国,其地蔡州新息县是也。
”综观历史文献和姓氏文化典籍,可知:息姓始祖是周文王第37子羽达;发源时间是西周初年,姬姓侯爵受封于息,建立息国;形成原因是息人“以国为氏”;发源地点就在古息国,即今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境内。
说起息姓,就不能不提起息夫人。
息夫人并不姓息,本姓妫,她是春秋时期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的女儿,嫁给了息国国君,所以称息夫人,也叫息妫。
因面如桃花,又称“桃花夫人”。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东岳镇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东岳镇](https://img.taocdn.com/s3/m/0ff500077cd184254b3535ee.png)
东岳镇基本概况东岳镇位于息县北部,南以闾河为界,与张陶乡隔河相望;北依倒流水,与新蔡、正阳两县毗邻;东与包信、岗李为邻;西与白店乡接壤;中间是被誉为“四十五里扁担城”的老唐坡。
镇政府驻地东岳集,距息县城30公里。
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
现辖20个行政村,358个村民组,1.4万户,总人口5.8万人。
东岳历史悠久,在唐李渊称帝时,曾贬李靖到黑土国〈东岳西北边一块高坡〉治理张大塘,李靖自长安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不毛之地的黑土国,不顾鞍马劳顿,在这里营造城池;历时数年,胝手胝足,挖沟造田,疏渠通道,使之成为牛羊满坡的粮仓,商贾往来的大集市,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因为李靖是唐将,所以国号将此地命名为唐坡,城为唐城;又因唐城东西长,南北短,称之为四十五里扁担城(唐朝时度量45里等于今天的12里)。
清朝初年,此处兴建东岳庙一座,民众朝庙聚会日益兴盛,吸引愈来愈多的人聚居于此,进而形成农村集市,集以庙名,后简称令台(东岳);又一说是岳飞在正阳一带(现岳城乡)驻军筑城,东岳位于岳城乡东6公里,因而称之为东岳。
民国时期,设乡公所,民国25年(1936年),东岳属二区包信的东岳联保,民国30年设东岳乡辖20保;1949年2月东岳解放,建立乡人民政府,1951年东岳设区辖18个乡,1958年8月东岳乡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东岳人民公社改为东岳乡,1998年3月东岳乡撤乡建镇。
1969—1972年,为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原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八所(经济所、文学所、民族所、历史所、外文所、哲学所、世界文学所、考古所)干校基地和学部机关在我镇(原东岳人民公社)建校落户。
各所干部职工包括家属在内共有2000多人曾在我镇农村劳动锻炼,据资料记载,他们中有106位部级领导干部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他们以丰富的学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勤奋忘我的工作作风,教育和影响了息县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中华第一县,2600多年未改县名,只因出了一位绝世美女
![中华第一县,2600多年未改县名,只因出了一位绝世美女](https://img.taocdn.com/s3/m/42475dd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7.png)
中华第一县,2600多年未改县名,只因出了一位绝世美女大家好,我们的小思姐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息县,为河南省信阳市下辖县。
在地理位置上,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西距信阳74公里,南距潢川45公里,北距郑州307公里。
息县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缓丘为主,淮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75.5公里。
淮河以北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8.6%。
在此基础上,息县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县。
同时,对于息县来说,历史底蕴深厚,人口超70万,2700年不改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县”!大图模式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80年前后,楚国先后灭掉权国、申国、息国,并分别设权县、申县、息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记载,后被秦朝借鉴沿用。
经过历史变迁,湖北的权县已改名当阳县;申县自战国中期以后,便更改县名了,始称"宛县",后名"南阳"。
而息县从建县至今,近3000年来则一直未易其"息"称。
汉代改称"息县"为"新息",隶汝南郡。
县之"息"名未变,只是加了一个"新"字。
明洪武初,降州为县,改称"新息"为"息县",属颍州。
清初,息县为河南汝宁府下辖的十二县之一。
大图模式息县位于河南,大别山北麓,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就是在这里。
息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公元前682就已在华夏大地首次设县,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
大图模式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淮河从这里穿境而过,既有淮北小麦,也有淮南稻米。
我刚刚抵达时就有当地大姐给唱了一首歌谣“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
”说的就是息县结合了南北方的饮食习惯这一特色,稻花香大米和各式各样的馍馍都同样出名。
大图模式息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武王封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
息城总体规划030年简介
![息城总体规划030年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dc8bc2b8f67c1cfad6b867.png)
息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简介一、县域概括息县位于河南省南部,黄淮平原南缘,大别山北麓,信阳市的东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4′--115°07′,北纬32°08′--32°40′之间,隶属信阳市管辖,是沿淮平原大县,辖1区6镇14乡,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点全县总面积的88.6%。
现息县辖5镇、3个街道办事处,13乡、1区、1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337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
息县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在中原经济区中,属于沿边主体区域,距离信阳市中心城区约70公里,南距武汉约200公里,北距郑州约280公里,东距合肥约240公里,东邻信阳市淮滨县、潢川县,西连信阳市罗山县,北与驻马店正阳县、新蔡县接壤。
二、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带动、三区联动;三轴一带、多点增长。
一心:中心城区和项店镇组合成复合中心,打造县域核心增长极,辐射东部主要县域腹地。
三区:东部岗李店、东岳、白土店、包信、张陶、小茴店、夏庄、长陵、陈棚、临河10个乡镇组成东部组群;北部彭店、路口、杨店、孙庙4个乡镇组成西部组群;南部关店、八里岔、曹黄林3乡镇组成南部组群。
三轴:G106、S337、S213。
一带:淮河生态保护带。
多点:7个重点中心镇。
三、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一)规划期限近期:2012年至2015年;中期:2016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本次规划分为县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县域:息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北至南湾干渠,西至城郊乡行政边界,南到淮河,东至项店镇,总面积286平方公里。
3.中心城市:范围北至产业集聚区北环路,西至城区西环路,南邻淮河,东至大广高速,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
四、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性质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县,豫东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河南省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35f78700abb68a982fbd3.png)
河南省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总数量,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一、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三、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四、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11)一、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5)一、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三、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5)四、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信阳息县城镇化率指标分析 (19)一、信阳息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二、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三、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 (19)四、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4: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表 (3)表5: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信阳息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表36: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表 (19)表37: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信阳息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一、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2: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3: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三、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分析表4: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表四、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表5: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6: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信阳息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10: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信阳息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18: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四、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信阳息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6: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7: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信阳息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信阳息县城镇化率指标分析一、信阳息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34:信阳息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35: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三、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分析表36: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表四、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信阳息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信阳息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我的家乡在息县作文
![我的家乡在息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6e04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我的家乡在息县作文【中英文版】Title: My Hometown XixianEnglish:Xixian County, located in Henan Province, is the place where I was born and raised.It is a small town with a rich history and unique culture.The town is surrounded by beautiful landscapes and rivers, providing a peaceful and picturesque environment.中文:河南省息县,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
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小镇被美丽的风景和河流环绕,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环境。
English:One of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s in Xixian is the ancient city wall, which was buil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It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town"s long history and serves as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The local cuisine is also something to be proud of, with delicious dishes like "Xixian Fish Ball" and "Sticky Rice Cake" that are loved by people far and wide.中文:息县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便是春秋时期修建的古城墙,它见证了小镇悠久的历史,也是游客们喜爱的一大景点。
文化息县
![文化息县](https://img.taocdn.com/s3/m/f430523010661ed9ad51f320.png)
息县县情历史沿革民风民俗行政区划旅游交通风景名胜息县名人特色资源一息县县情地理位置息县有“不息之壤”之称。
属于信阳市。
年降水量为946毫米,无霜期222天。
县内已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为龙头的工业生产体系;土特产有香稻丸、蜂蜜。
中药材半夏驰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称。
旅游景点有新石器时代的“秦楼遗址”、周代的“青龙寺”等。
天下第一县-息县名胜古迹息县名胜古迹,如繁星灿烂。
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与县城相望。
站在峰顶,可南阅楚天,北眺中原。
刘邓大军南下,将军试水,传为美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濮山拱翠”、“古息含烟”、“兴国寻幽”、“竖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广丰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观,把息县绘就成一幅瑰丽的画卷。
作物息县物阜年华、人杰地灵;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息县盛产小麦、水稻,历代民间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河南省油料生产20强县之一。
香稻丸乃历代贡米,素有“一块香稻香满坡,一把香米香满锅”之美誉;息石灰长期占有豫、鄂、皖三省市场;红麻产量名列全国县级榜首;息生猪在港、澳市场久享盛誉;息半夏是国家重点出口中药之一。
彭店的西瓜,白店的白菜、大蒜,关店的葡萄都是豫南名贵特产。
自然环境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南接大别山丘陵带,北缘黄淮海平原,东迎颍凤曙光,西送宛申余辉。
淮河绕于南,闾河围于北,犹如二龙戏珠,盘绕息北小平原。
淮海平原南缘,面积1895平方公里。
西距信阳市74公里、北距郑州市307公里。
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缓丘为主,呈西北向东南略为倾斜,平均海拔47米。
淮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75.5公里。
淮河以北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8.6%;淮河以南为缓丘垄岗,占全县总面积的11.4%。
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形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度,年平均降雨量为946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
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可耕地148万亩,辖6镇14乡1区,总人口103万余人。
以息县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息县为题写一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020f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6.png)
以息县为题写一篇作文《息县,我的美丽家乡》嘿,朋友!你知道息县吗?那可是我的美丽家乡!息县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春天,息县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小姑娘,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田野里,油菜花金黄一片,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微风吹来,那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难道不美吗?你看,那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欢快地飞舞着,它们难道不像是春天的使者吗?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奔跑着,欢笑着,那快乐的笑声仿佛能传到天边去!夏天,息县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大舞台。
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着,像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树上的知了也不甘示弱,扯着嗓子拼命地喊:“热死啦,热死啦!”大人们拿着蒲扇,坐在树下乘凉,唠着家常。
我们小孩子可闲不住,一会儿捉捉萤火虫,一会儿又去河里摸鱼捉虾。
那河水清澈见底,凉凉的,舒服极了!你说,这样的夏天能不让人喜欢吗?秋天,息县就像一个画家的调色盘。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人们鞠躬致谢。
农民伯伯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笑容比秋天的阳光还要灿烂!难道你不想来感受一下这丰收的喜悦吗?冬天,息县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大地都被覆盖得严严实实。
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小手和脸蛋都冻得通红,可心里却热乎乎的。
过年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那温馨的场景,难道不让人感动吗?息县不仅风景美,人更美!在公交车上,年轻人总是主动给老人让座;在马路上,有人摔倒了,马上就会有人伸出援手;在学校里,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你说,这样的息县怎能不让我热爱?怎能不让我为之骄傲?我相信,未来的息县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河南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建县已27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县”
![河南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建县已27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县”](https://img.taocdn.com/s3/m/853da3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a.png)
河南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建县已27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县”息县,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南接大别山丘陵带,北缘黄淮海平原,淮河绕于南,闾河围于北,有“不息之壤”之称。
息县地域,周朝始建妫姓息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
公元前682年,楚国灭息国后置息县,秦因之。
西汉时,息县改名新息县。
西晋建立后,新息县为汝南国治。
东晋十六国时期,均以新息县为汝南郡治。
南北朝时,新息县先后为汝南郡、东豫州、豫州汝南郡等州郡治所;北周时,改置息州,州治新息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汝南郡;大业三年(607)废息州为汝南郡,新息县属之。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新息县置息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息州,新息县属豫州;宝应元年(762年)以后属蔡州。
北宋时,新息县属蔡州。
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息县属金朝,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置息州,以新息县为州治所在地,并移今县城,并与南宋的光州隔淮河对峙。
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省息州;中统四年(1263年)复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年),将新息县省入息州。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降息州为息县,属中都临濠府(后改名凤阳府);洪武七年(1374年),属汝宁府光州,此后到民国时期息县一直隶属光州(清朝雍正二年即1724年,光州升为直隶州)。
1952年8月11日,析息县、潢川县、固始县各一部分,置淮滨县。
建国后,息县先后隶属于潢川专区、信阳专区;1998年6月,地级信阳市成立后,息县属之至今。
息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辖1区4办6镇12乡,总人口110.3万人,是信阳市人口最多的县。
息县是中华第一古县,公元前682年置县至今近3000年,是华夏大地上首次实行“郡县制”,且唯一一个历代相沿不改“息”名,不改其治的县。
楚国是第一个创建“县”制的国家,申县和息县是第一批建制县,差不多同时置县,申县置县后不久即废,而息县至今沿用,故息县有“天下第一县”之说。
带您走进“中华第一县”
![带您走进“中华第一县”](https://img.taocdn.com/s3/m/868c280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0.png)
带您走进“中华第一县”带您走进“中华第一县”息夫人纪念馆马援广场息州谯楼古息新貌濮山淮水城河荷韵城区鸟瞰图食品生产车间米线生产线她从历史的烟尘中一路起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个“息”字贯古通今。
息国、息州、息县,遍寻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找不着第二个建县以来朝代更迭不变其名、归属屡易而不改其治的县制。
因为古老,因为永恒,她毫无争议地戴上了“中华第一县”的桂冠。
历史上的息县息县,地处中原腹地南侧,千里淮河上游,淮河穿境而过75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
息县历史悠久。
春秋息国地,汉置新息县,元设息州,明改息县,一个“息”字3000年岿然不变。
据《禹贡》载:“荆、河惟豫州”,息属豫州之域。
商末,周文王向南发展,汝旁之国先被其化,息属汝旁之国。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分封赐土,文王三十七子羽达封为息侯,息国始建。
公元前682年,楚灭息设县,成为现代行政体制之“鼻祖”。
经史学界反复论证,息县是华夏大地上首次实行“县制”,且是唯一一个“息”字三千年历代相沿、不易其名、不改其治的县,堪称“中华第一县”。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爱国爱民“三年不语”,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赖子国虽为楚灭,但臣民不降,“赖、罗、傅同宗”;新息候马援,边关平叛安民,“马革裹尸”,至今激励后人;“秦楼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犹在;“申息之师”,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尚存。
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息县。
2009年,淮河岸边发现了距今3500年的商代独木舟,现陈列于信阳市博物馆,被誉为镇馆之宝。
息县古迹繁多。
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与县城相望。
站在峰顶,可南阅楚天,北眺中原。
刘邓大军南下,将军试水,传为美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古县文化、姓氏文化、以东岳五七干校旧址为代表的干校文化、以“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厚重的文化底蕴,把息县绘就成一幅瑰丽的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县县情简介
息县位于中原腹地南侧、大别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称,辖1区4办6镇12乡,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
息县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淮河穿境而过75.4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古老精深的农耕文化与绵绵细密的淮水文明在这里交汇,自古以来良田沃野、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原文化与灵动浪漫的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和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
夏、商时期属豫州,在商代即存有息方国。
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此,历史名人有“三年不语”的息夫人、“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清廉刚直的明代尚书李若星等。
2009年,在境内淮河岸边发现距今3500年历史的商代独木舟,现作为镇馆之宝陈列于信阳市博物馆。
这是一座永远不朽的红色丰碑。
壮烈之举震撼人心,英勇事迹可歌可泣。
息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息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涌现出红色战士王遵义、铁血英雄何
— 1 —
万镒、虎穴英豪隐剑、独臂战将廖政国、投笔从戎黎原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1947年,刘邓大军正是在息县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将军试水”的千古佳话。
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县委、县政府在渡淮旧址建立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程。
这是一片物华天宝的息壤宝地。
息县良田广丰、物产足满,主食优良、果蔬鲜美,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挥墨留下“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的秀美诗篇。
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小麦壮,淮南稻米香,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之美誉。
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20亿斤左右,占全省的1/50,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里出产的生猪肉质鲜美、久享盛誉,香稻丸圆如珍珠、香气馥郁,息半夏疗效卓绝、为人称道,堪称同类药材中的瑰宝。
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美城。
息县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
依托临淮滨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县委、县政府描绘了“一条大河润两岸,一山一岛紧相挽,一龙一凤映如意,一张蓝图十二团”的壮美画卷,正在着力打造滨水新城、谯楼古城、息国故城、濮公山风景区、产业集聚区五大区域互动发展新格局。
目前,城区建成面— 2 —
积达26.5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框架,建成了息州广场、马援广场、息夫人文化园等文化场馆,濮公山风景区、龙湖公园、森林公园正加速推进,城市风貌日趋靓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是一方蓄势待发的发展热土。
息县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要冲,处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带,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国道G106、G230和省道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随着息邢高速、安罗高速、濮潢铁路、淮河息县港等项目的规划实施,息县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大县实际,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提出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正着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
目前,以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三大系列为主的美食产业蓄势崛起,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