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案例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案例分析: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讲,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新的抗逆境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这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需求,而且还给人们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难题,更应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开拓好转基因植物的市场,从根本上提高国民在吃穿方面的生活质量,这是主流。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时应充分注意到它的安全性、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兴利除弊,使之很好地为人类造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 转基因植物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学家们相继开始进行地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转基因植物大都具有对害虫、病毒、除草剂、逆境等的抗性,因而人类获益匪浅,特别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更快、更新发展,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除农作物、花卉的品种改良外,还可以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糖类物质、抗体、疫苗、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及工业用酶等。如科学家们认为香蕉最适合生产培植疫苗,将来孩子们可以不必为打预防针而哭泣,吃个香蕉就可以了。这样的事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尚未定论,人们担心转基因植物会不会导致超级毒草和致病力更强的病毒的产生,是否含过敏源等问题,因此不时听到欧洲人拒绝接受转基因产品的消息。
马原经典案例及分析
马原经典案例及分析案例一:马原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始著作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原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首先,马原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源头。
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的解放和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其次,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兴起,马原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更加系统的阐述。
例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原。
例如,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原,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建立,为马原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和发展空间。
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对马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
案例二:马原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马原的核心思想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原强调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原的基本理论前提,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马原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上的,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人民谋利益、维护人民权益。
第三,马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的道路。
最后,马原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马原的核心和领导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久发展。
马克思主 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正确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研究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可以发现其经济基础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上层建筑的调整。
例如,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其经济基础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观念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
在这个案例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工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从而推动了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进程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需求。
同时,文化观念也从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向现代工业文化转变,强调创新、效率和竞争。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合适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滞后的文化观念则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案例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为例,有些地区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而有些地区则凭借先进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发展优势,如美国的硅谷。
这些地区的发展模式各具特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然而,它们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这又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
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我们可以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每个地区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独特的发展策略,又要遵循普遍的发展规律,关注共同的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会在具体问题中把握共性与个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案例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例,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1、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绪论)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2、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
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2、老子论强弱,塞翁失马(第一章)1、以上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强和弱,这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
这个故事就形象他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
朴素他说明了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一些看起来是"祸"的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福"的,看问题不要绝对化了。
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事例反映马克思基本原理
一、长江与喜马拉雅海的案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一切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运动不仅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永恒性。
这种永恒就表现在物质由一种运动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当中。
每一种具体事物的运动都是有限的,都有生有灭,但一个事物运动的终点,又是另一个新事物运动的起点。
如此无限转化下去,构成世界的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
同时,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案例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说明人类所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界也是运动变化的产物,并且仍然在运动变化。
二、花开时间提前事例分析:(1)原因:植物的花开花落是自身生长规律的体现,是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自然选择的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气温的变化可能和植物开花时间的早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大体上是气温平均每升高1摄氏度,植物的开花时间就要提前3.9天。
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开花植物,特别是开花季节为2月到5月的植物。
北半球又是全球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全球变暖是现代工业发展、环境破坏的结果,因此导致植物开花时间的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的变化。
(2)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通过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揭示事物的规律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植物的生理过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并形成了其自身的生长规律。
三、舍罕王赏麦的故事的启示:舍罕王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亏呢?因为他根本没有这巨大数量的感性认识,即使比他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现代人,也不能一下子直接觉察到这个数量,只有借助于数的概念,通过抽象的数字运算,即借助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到。
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的经典案例解析
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的经典案例解析在《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中,经典案例解析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的经典案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解析和讨论。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案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在20世纪初,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被应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变革。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列宁在苏联政权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
例如,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工厂和企业的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制。
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实行集体化农业和五年计划等措施,苏联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在斯大林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扩权乱象和政治迫害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一经典案例提示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正确性,坚持民主集中制,从而避免出现权力滥用和失控的问题。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典案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跨越。
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中国革命的初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成功地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这一经典案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阶级的重要性,以及农村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有关马原原理的案例分析
有关马原原理的案例分析概述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如何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将通过案例来阐明。
案例一: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改革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社会性工程。
在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不仅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农村土地改革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集体化和现代化。
过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分配机制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发展缓慢。
而通过改革,农村土地的流转和经营权得到明确,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有序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其思想意识。
通过农村土地改革,人们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相应的思想观念也得到进步和改变。
农村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增强,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案例二:工人权益保护工人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保护工人的权益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基础地位,并提倡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以某企业的工人维权案例来看,工人因超长工时、低薪等问题发起了罢工示威活动。
在这场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力是价值创造的基础,而资本主义社会往往将劳动力看作商品化的对象。
在这个案例中,工人通过罢工等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和社会地位。
他们的行动不仅彰显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也表达了对剥削的不满。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通过工会组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人权益得到明确保护。
这为维权行动提供了合理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改善工人权益提供了制度的基础。
案例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被视为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例如,某地区长期以重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02马克思主义哲学 案例分析
10一、案例名称:“华西”牛奶为什么倒进了下水道二、案例适用:关于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理论三、案例来源:(l)《是牛奶过剩,还是企业制度短缺》,《经济日报》2002年4月25日。
(2)《倒奶:激战前的预警》,《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6月21日。
四、案例内容:2002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倒进了下水道。
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人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
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
南京也发生过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的牛奶倾倒人鱼塘的倒奶事件。
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
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久的国家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五、案例评析: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偶然的倒奶事件其实是与许多必然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倒奶事件不是全社会性的生产过剩的表现,而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经常存在的比例失调的表现,确切地讲,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供求关系自发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除了具有配置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利益分配的作用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能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等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分析2
1狼养大的裸体的女孩问题: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
后来人们发现这两个“怪物”是两个被人类遗弃而由狼养大的裸体的女孩。
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
“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
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
怕火怕光,也怕水。
不吃素食而吃肉食,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
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
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
据研究,七、八岁的“狼孩”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
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
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
请问:这一故事中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用这一原理分析说明狼孩与人的本质区别?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都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成的.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就不可能成其为人.2.人的意识和语言也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成的.在劳动中,由于劳动和实践的需要,人们需要进行相互交流,需要改造自然,就生成了人类意识和语言.3.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成的.题中的印度狼孩由于一出生就与人类相脱离而与狼生活在一起,故不可能形成人的本质,就没有人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就不可能有语言及人类特有的意识.这就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2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问题: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勇气;相反,闷热的气候,使人精神萎靡、懒惰,使人丝毫没有进取心。
在这样的国家里合适的政治制度是奴隶制,因为把懒惰当幸福的人,只有惩罚和恐怖,才能强迫他们去履行艰苦的义务。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1.“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是在一个县里,社员、机关干部还有中小学教师近千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他们选了一块地,从各家地里选了长势好的水稻拔了出来重新“种在”新地上,这样挤得满满的,连小孩都可以在上面走,通过这种作假的方式,营造了“亩产十三万斤的假象”。
我认为在现代科学农业的水平上,是完全达不到的。
因为一亩地的养料有限,面积也有限,如果真的把水稻种得满满的,叶片又不能见到光,所以产量根本不会有那么高,“亩产十三万斤”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
2.由于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国家制定了不可实现的“大跃进”计划,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后又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后,中国总算能松下口气好好建设,由于胜了国民党,又胜了美国,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人民群众,都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信心,以为自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改善生活,赶超英美,所以从上到下,浮夸成风,才产生了“大跃进”。
“大跃进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然而由于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想违背客观规律做事,反而造成了阻碍发展,迫害人民的事情。
的确,国家需要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提升,但是不是盲目地蛮干,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但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欧洲国家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大地正经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之后的每一步都落在人家后面,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我们和别人的发展水平差了几十年,怎么能通过三五年的“蛮干”达到呢?教训是惨痛的,痛定思痛,我们有广大的人民,也有主观能动性,差的是切实可行的计划政策。
因此,“大跃进”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要盲目的蛮干,要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计划,在发挥广大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唯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3.每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全部,如果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出入,即使个人可以服从社会利益,但是也不会发出百分之百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对于计划的制定者来说,计划一定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一、量变与质变。
1. 减肥的故事。
你看哈,我有个朋友特想减肥。
他一开始呢,每天就只是少吃那么一点点,比如从每天吃三顿大餐变成两顿大餐加一顿小餐,这就是一个小的量变。
他还开始每天多走几步路,从原来基本不运动到每天走个两三千步。
这时候体重下降得很慢,几乎看不出来,但是这个小改变在不断积累。
后来呢,他加大了运动量,开始每天跑步半小时,而且饮食上也更加严格控制,高热量的食物基本不碰了。
这个量变就越来越大。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瘦了好多,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身材还不错的人。
这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
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学习外语。
很多人学外语的时候也是这样。
刚开始学英语,每天背几个单词,学几个语法点,这都是量变。
可能一开始感觉自己还是啥都不会,跟外国人交流根本不行。
但是随着每天坚持学习,单词量慢慢增多,语法也越来越熟练。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比如词汇量达到几千个,语法掌握得比较扎实的时候,突然就发现自己可以看懂一些英文文章了,甚至能简单地和外国人对话几句了。
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就是靠这种不断的量变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 看病的例子。
咱就说去医院看病吧。
人会生病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不管是谁,都有可能生病。
但是不同的人得的病又不一样,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医生看病的时候,他首先得知道生病这个普遍的情况,然后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症状来诊断。
比如说,感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这是普遍性。
但是有人感冒是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怕冷;有人是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喉咙痛。
医生就得针对不同人的特殊症状,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来开药治疗。
不能所有感冒的人都用同一种药,这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 手机市场。
在手机市场里,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像打电话、发短信,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马克思思想政治理论相关案例分析(doc 8页)
马克思思想政治理论相关案例及其分析案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1、案例呈现:下面是某高校几个学生午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议论。
学生甲:该睡午睡了,不然的话,下午上“马哲”又会昏昏欲睡。
学生乙:也是的。
你说“马哲”有什么值得学的,讲的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学生丙:唉,如果不是想得到那3个学分,我才不愿意学呢。
如果不是下午有“马哲”,我可以去做家教,挣点小钱。
学生甲:那你索性啥课都不上,做全职家教得了。
说实话,学点哲学,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还是有帮助的。
听我们学院的××院士说,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将来搞科学研究也有帮助。
学生乙:不一定吧。
西方的许多科学家都没有学、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得了诺贝尔奖呢。
学生甲:……2、案例讨论:(1)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为什么在实践中也能取得成功?(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到底有什么用?3、案例点评:(1)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以往的人们对它们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并集中体现在一些先进哲学的合理成分中。
中外哲学史上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成果就是代表。
这些成果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世界本来面貌的。
以这些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实践理所当然地也会得到一定的成功。
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人们的情况实质上一样。
以科学家为例。
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家除了像郎之万、约里奥·居里、贝尔纳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外,大多数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这是事实。
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列宁称为自发的唯物主义者的科学家。
他们坚定地相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相信物质世界规律的客观性,相信科学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描述,并认为这是科学研究的无可置疑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1.劳动使猿脑变为⼈脑,提供意识的物质器官;产⽣语⾔并为意识完善提供了必要形式;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意识向深层次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主义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使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
3.正确区分辩证⽭盾和逻辑⽭盾逻辑⽭盾是指⼈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个论断既肯定⼜给予否定的⾃相⽭盾现象。
⽤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尾不⼀、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盾则是指在客观现实中,事物⾃⾝所包含的对⽴统⼀关系。
前者是⼀种认识上的逻辑错误,应予排除;⽽后者则是认识对象所固有的,应予正确地反映。
4.形⽽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就是全盘抛弃。
形⽽上学否定观的典型:尼采的历史虚⽆主义、俄国的⽆产阶级⽂化派、中国的⽆产阶级⽂化⼤⾰命。
例如:对待⾃⼰的态度,不能是否定⼀切,容易导致抑郁5.唯物史观创⽴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是历史观的伟⼤变⾰,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发现之⼀。
第⼀、克服了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宣告了唯⼼主义的彻底破产。
第⼆、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
第四、对⽆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针和政策具有重⼤的指导作⽤。
6.西⽅经济学价值:⽆差别的效⽤价值量:边际效⽤决定价值量。
“物以稀为贵”稀缺性scarcity:经济学分析的前提资源稀缺与⽆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盾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并发展;丰富和发展8.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的暴⼒机关。
资本主义宪法实⾏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和保护⼈权等四个基本原则,归根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本文将从社会阶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级案例分析社会阶级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选取当代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作为案例,通过对比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清晰地展现阶级的存在与发展。
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差距。
在城市,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而农村地区由于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分配等问题,人们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就业和收入问题也普遍存在。
这种城乡差距恰恰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和差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权限所形成的,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在城乡差距案例中,城市居民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资本家和工人阶级,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从而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福利。
而农村居民则作为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农民阶级,相对较少地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因此在城乡差距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历史唯物主义案例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阶段性。
我们选取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可以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主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计划安排。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局限性,经济增长面临瓶颈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际案例分析及思考
马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际案例分析及思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案例一: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社会分工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不同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
然而,在实际社会中,社会分工往往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企业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分工非常明显,工人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他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工资,而企业家却可以通过获取剩余价值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
这个案例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让社会分工更加合理,避免社会不平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必须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制度根源,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这样,社会分工才能更加合理,人们的劳动价值才能得到公正的体现。
案例二:商品交换与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商品交换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商品交换是指通过货币来实现的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然而,这种交换关系往往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涉及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转化。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通过购买商品,人们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
例如,当我们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到这个品牌的口碑、品质以及与其他人的社交关系等因素。
通过商品交换,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等因素也在不断地转化和重构。
这个案例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商品交换对于社会关系的影响如何?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私有制,而私有制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
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使商品交换真正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平等。
案例三: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社会发展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社会从一个历史时期向另一个历史时期的转变过程。
马克思主 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深度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讲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时,可以引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例子。
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封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儒家的等级观念和礼教等,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而存在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兴起,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动摇。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最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的典型例子。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能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在封建社会,封建的上层建筑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它又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案例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水果为例来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水果作为一个大类,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如富含维生素、水分等。
但不同的水果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如苹果的口感清脆、甜度适中;香蕉的软糯香甜;橙子的多汁酸甜等。
在社会现象中,以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例。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普遍问题,但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其发展道路又具有特殊性。
比如,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个案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又通过特殊性总结普遍性。
案例三:质量互变规律可以通过水的状态变化来阐释质量互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思想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思想案例分析案例1 商鞅变法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在秦国推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史称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泰国由于贵族们垄断政权,因循守旧,所以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比较落后,国力很弱,国土常常受到别国的侵占。
同时,泰国国君的权力也比较小。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变法图强,改变泰国的落后面貌,于是就下了一道求贤诏令。
诏令一出,各国的贤才纷纷来到秦国,渴望得到重用。
商鞅也从魏国来到泰国。
商鞅到泰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
新法的主要内容有:(1)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
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临阵脱逃和投降敌人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凡是进行私斗的,按照情节轻重判处刑罚。
(2)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鼓励男耕女织,凡是努力劳动、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一起罚做官奴婢。
(4)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
在全国设三十一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时进行户口编制,实行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中要互相纠察告发“奸人”,有坏人而不告发的,什伍连坐。
(5)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
如以“商鞅方升”做为当时的标准量器,促进税收和经济交往。
商鞅实行的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仇视和顽抗。
因此,变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
变法之初,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秦国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声称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既熟悉,人民也安定。
马克思原理的案例
马克思原理的案例
案例: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以下是一个案例,说明了这种生产关系的存在和特征。
某个制造业公司,由一位资本家拥有和经营。
在该公司中,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如机器、原材料)和资本(如货币、资金),而工人则提供劳动力。
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资本整合在一起,通过工人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并获得了商品。
在这个案例中,工人处于被雇佣的地位,他们面临着出卖劳动力的选择。
他们必须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谋生,以获取生活所需的货币。
而资本家则拥有生产资料和资本,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并占有劳动价值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使得资本家能够获取利润,并扩大自己的资本。
在这个案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
工人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计,而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得利润,并不断扩大自己的财富。
这种生产关系使得资本家变得富裕,而工人则面临剥削和贫困的境况。
这个案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精神。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剥削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明星入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今社会,某明星被高校录取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
众多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在他们事业的低谷、转型等阶段,都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的道路。
我们将就这一现象讨论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下面是几个个例简述:邓亚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入国际奥委会等组织任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
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
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
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多体育明星念大学并不上课被指荣誉换文凭》从球星到老板,姚明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读书郎。
昨天,作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姚明时隔多年重回课堂。
连上6节课,每节45分钟,涵盖《大学英语》、《基础数学》和《中国近代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三门课程。
考虑到姚明的特殊身份,学校给了这位明星学生一些特殊待遇:为了让他在教室里坐得舒服,贴心地换上一张特制的宽大座椅;为了让他兼顾事业与学习,特别采取单独授课与随堂听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担心学业,困扰姚明的还有来自校友和媒体的“围观”。
“姚师弟”、“姚校友”……走在校园里,姚明身边总有众多举着手机、相机的“粉丝”同学追随;在他上课的教室外,无数“长枪短炮”早已守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明星入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在当今社会,某明星被高校录取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
众多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在
他们事业的低谷、转型等阶段,都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的道路。
我们将就这一现象讨论其中
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下面是几个个例简述:
邓亚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
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入国际奥
委会等组织任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 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
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
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
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
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 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
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
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 年9 月26 日《多体育明星念大学并不上课被指荣誉换文凭》从球星到老板,姚明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读书郎。
昨天,作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姚明时隔多年重回课堂。
连上 6 节课,每节45 分钟,涵盖《大学英语》、《基础数学》和《中国近代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三门课程。
考虑到姚明的特殊身份,学校给了这位明星学生一些特殊待遇:为了让他在教室里坐得
舒服,贴心地换上一张特制的宽大座椅;为了让他兼顾事业与学习,特别采取单独授课与随
堂听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担心学业,困扰姚明的还有来自校友和媒体的“围观”。
“姚师弟”、“姚校友”,, 走在
校园里,姚明身边总有众多举着手机、相机的“粉丝”同学追随;在他上课的教室外,无数
“长枪短炮”早已守候。
——资料来源:《文汇报》2011.11.8 体育版
理论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浅谈如何看待明星入大学现象?
问题分析:
案例中涉及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社会生活问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
根据。
明星选择入大学深造,其动机无外乎两种:炒作自身,提高知名度,期望在公众心中
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素质,在所在的领域继续深造,或完成事业的转型。
我们应注意到,无
论是哪种动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社会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
单一的技能不再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靠吃青春饭成为了越来越不现实和长久的生存之
路,同时,高素质人才得到的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也相应提高。
明星提升素质或事业转型必
然需要文化知识的深造,认识到这一点的明星们争相投奔清华、北大等各大名校,或为收获名声与面子,或为真正学习知识。
因此,明星入大学取得高文凭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体现,是
在面对客观规律时做出的满足自身利益的主观选择。
该案例涉及的第二个重要原理是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
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
可能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
明星入大学后的学习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明
星对自己需要的知识有明确的目标,因此认真学习,如邓亚萍、姚明。
而另一些人仅仅是抱
着蒙混心理,于是选择一些自己根本没有基础和能力学习的专业,平时缺课逃课,最后甚至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就拿体育明星上大学的案例来看,成功者的比率可能不足20%。
“某体育明星在学校的学习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学,只能悄悄退学;某体育明星从报到后就很少去学
校上课,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别人帮助完成的;某体育明星虽然长期在海外谋生,但却是某大学的在籍学生,,”此种现象屡现不鲜。
分析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原因是明星们入学目标
不同,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认识不同。
有些人看重真才实学,而有些人则认为只要一张文凭
就能解决问题,甚至只想用这种方式来跟风,提高知名度。
不同的价值观就决定了他们在学
习上的不同表现。
案例涉及的第三个重要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相互矛盾两部分。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斗争性促进事物发展。
案例中有三个方面体现了这一原理。
第一,明星的名气给他们带来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便利,他们可以轻松进入名校学习,但名气又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公众压力,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可能会受到粉丝们的干扰。
这是“名气”的两个矛盾面。
第二,从公平性角度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明星入大学的确门槛过低,特别是一些娱
乐明星,他们的特长不足以达到进入名校学习的标准,他们的文化基础也难以胜任高等教育
的学习,不免存在浪费教学资源之嫌。
但对于很多明星来说,明星在各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
贡献,为此他们已经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完全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标
准,单靠文化基础来评定他们是否具备进入大学的条件也是不公平的。
他们中不乏头脑聪慧的佼佼者,但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他们应与普通人一样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同时他们将在学校未来的发展中带来更多的资源,为学校部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
而大学一般都有少数名额,招收体育等特长生,明星作为特长生被名校招入,似乎无可厚非。
宽进严出的制度,在明星身上得以彰显,更能够警示学生,鼓舞学生。
因此,明星入大学的
现象在公平性上就具有了矛盾的两面性。
第三,从此现象产生的影响来看,也是利弊参半。
“利”有如下几点:对明星来说,提
升自身素质,为实现自身的再就业,提升知名度;对学校来说,扩大学校影响力,有利于资
金的筹集,使学生获得更多与名人交流吸取成功经验的平台,利用榜样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公众而言,增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产生积极的榜样作用。
“弊”有如下:对明星,
带来负面的公众质疑;对学校,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诱发学生中不良的追星行为,对学校
的评价和教育体制产生负面作用;对公众,对人们价值理念的错误引导,对教育体制产生怀疑。
“名气”的矛盾性最终会促使明星们产生自己在大学的行为模式,找到平衡点。
而后两点矛盾则必然会引发公众讨论,社会反思,进而会发展出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明星入大学”
的选拨和培养体制。
这就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启示与思考:
如何看待明星入大学现象?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公众的心态应当摆正。
我们要理智看待明星入大学的问题,不能武断地妄下评论,产生“明星入大学就是
教育的不公平和社会特权的表现”等偏激想法,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同时,我们应尽量避免学校中的追星行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因为某些明星的逃课行为而跟风,忘记自己求学的初衷和原则。
第二,教育机构的心态应当摆正。
学校在选择是否录取明星时,要权衡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贡献是否使其具备了大学需要的条件,而不能仅看重他们带来的商业契机或名声。
大学应是因创造名人而辉煌,而绝非因招入名人而辉煌。
若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无法摆正教育
人才的心态,那造成的不良影响远非物质所能衡量。
只有完善选择明星入校的标准,明确他们的教育形式,才能避免教学资源的分布等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