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专业知识讲座
关于陶行知的演讲稿

关于陶行知的演讲稿尊敬的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陶行知。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他出生于1871年,去世于1946年。
陶行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创造能力。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他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权威者和灌输者。
他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他强调教育是一个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体。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教育的实践性。
他认为,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鼓励学校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他倡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培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教育观念深深地激励着我。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来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传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最后,我要向陶行知先生表达我对他的崇敬和感谢之情。
他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者,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走进陶行知-讲堂ppt

教育公平
教育模式的创新
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观念有助于 打破教育资源的阶层和地域壁垒,实 现教育公平。
陶行知的观念为现代教育模式的创新 提供了思路,如产学研结合、社区教 育等。
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该观念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 联系,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才。
07
走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方法论述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教育 的本质所在。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紧 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 践中成长。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 中“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强调 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 认为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缩影和反映 。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 合,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增长见 识、锻炼能力。这一理念扩大了教育 的范围和功能,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 、服务社会。
倡导全面发展
陶行知主张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这一思想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行“小先生制”
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一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 用。
要点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国际影响力,未 来将有更多国际学者关注和研究陶行 知教育思想。同时,中国学者也将积 极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 传播与发展。
05
走进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解读
生活即教育内涵阐释
生活本身具有教育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教育的 元素,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陶校长的演讲》ppt课件

陶校长在演讲中注重情感表达,善于通过情感共鸣来拉近与 听众的距离。他善于运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将情感融入到 演讲中,使演讲更加生动和感人。
演讲的创新和变化
陶校长在演讲中注重创新和变化,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 和思路。他善于运用幽默、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演 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陶校长在演讲中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点和见 解。他善于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将最新的信息和趋势融 入到演讲中,使演讲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演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陶校长的演讲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听众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他在 演讲中会给出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听众能够轻松地掌握和实践。
陶校长在演讲中注重与听众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听众提出问题和建议。他善于根 据听众的需求和反馈,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演讲内容,使演讲更加贴近实际和实用 。
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社会进步
陶校长的演讲内容积极向 上,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 进步。
提高社会意识
陶校长的演讲能够唤起人 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提 高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变 革。
传播正能量
陶校长的演讲传播了正能 量,让人们更加乐观向上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推动教育改革
THANKS
谢谢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使人成 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强调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
方面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还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主张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众的评价
学陶行知的演讲稿

学陶行知的演讲稿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学陶行知”。
陶行知,作为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恰恰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呢?首先,我们要学习陶行知的“以人为本”理念。
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魄、美感等各个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塑造,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我们要学习陶行知的“因材施教”理念。
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因材施教,要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我们要学习陶行知的“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理念。
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促进社会和谐,要促进社会公平,要促进社会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
只有真正做到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谢谢大家!。
学习陶行知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此,我将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学习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性。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内容,以生活为目的。
他强调教育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2. 陶冶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得到陶冶。
他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 个性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者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他提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质量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提高教育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教育、陶冶教育、个性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些理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学习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增强教师职业素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教育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习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4.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内涵。
校本教研讲座:学习陶行知,做幸福成功的教师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家境清贫。 1910年入金陵大学文科。 1914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学 习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获“都市学务总监资 格文凭”。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 育科主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等职。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创办暑期学校,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最 早的继续教育)。1921年发起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任该社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了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31年受史量才之聘,任《申报》政治顾问,在副刊《自由谈》上发表 文章,主张抗日救国,发动科学下嫁运动,创办自然学园,编辑《儿童科学 丛书》、《大众科学丛书》,他是中国最早的科普 教育发动者与实践者。
1932年,发起组织新安工学团、山海工学团、新安旅行团,提倡小先生 制,倡导即知即传,推行乡村教育、普及教育。 1936年,成立国难教育社,任社长。推行战时教育,救国教育。 1936年7月,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 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
1938年9月回国。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简介
1、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以“教学法”代替传统教育的“教授法”。 1917年,陶行知回国后,即认真地研究了中国教育现状,指出了中国旧教育的 五大流弊:依赖天工、沿袭旧法、率任己意、仪型他国、偶尔尝之。 1918年,提出了“教学法”理念。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行为。 进而指出师生人格平等,主张儿童六大解放,倡导民主教育。 2、首创“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乡村教育、普及教育、 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 陶行知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要求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 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中说:“生活教育是生 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 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 他在《生活即教育》还说:“学生应该过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 生活、改造社会的生活。”他要求教育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进步生活相 结合。“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发展而教育。”
陶行知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此,我谨以《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做新时代人民教师》为题,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感悟。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强调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实践中成长。
2. 爱国主义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倡爱国主义教育,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他主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平民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他提倡“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4. 师德教育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师德教育,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
他强调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做新时代人民教师1. 坚定教育信念,忠诚教育事业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念,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坚守教育岗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 关注学生成长,践行生活教育我们要紧密联系生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民族情怀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 倡导平民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走进陶行知讲堂ppt课件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 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 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他 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 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 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 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 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 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 深理解。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 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 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 主观感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贰
陶行知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叁
陶行知教育理念与 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 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检 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第十五讲-陶行知教育思想课件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10
生活教育理论之社会即学校
在批判杜威“学校即社会”基础上提出的。 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
少了,“一切都减少了,校外有经验的农夫, 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 人也不能受益。”因此,他批评“学校即社会” 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 子里一样 。
14
社会即学校分析
社会即学校在概念上虽然绝对,一定程度 上忽视了学校的特殊性。
但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 拓展了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 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
15
生活教育理论之教学做合一
(三)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1、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8
生活即教育思想分析
生活即教育强调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实 际生活中、改造生活中接受教育,在反 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脱离社会生 活、脱离民众方面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将生活与教育的概念相等同,忽视了教 育的特殊性
通过教育改造民众生活的思想继承了杜 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改良思想
9
生活教育理论之社会即学校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 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 系说: 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 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 来学,方是实学。” 1 做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2 做的含义是“在劳力上劳心” ,手脑联盟;
18
生活教育理论之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有很强的 针对性的,他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 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种陈 腐的教学方法,它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只 注意教师的教和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而提出来 的,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师的 教,而且要注意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 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要把教与学与实 际的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在教学方法的改 革中是有巨大意义的。
6月23号陶行知演讲

6月23号陶行知演讲
摘要:
一、陶行知演讲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概述
三、演讲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在2023年的6月23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演讲。
这场演讲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陶行知先生的背景。
陶行知,原名陶知行,字行知,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生活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次演讲中,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他强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使教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陶行知先生的演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生活教育理念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我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这次演讲,无论从其本身的内容,还是从其对后世的
影响来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高中教师学陶师陶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关于“学陶师陶”的感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传承和发扬他的教育精神。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他还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学陶师陶呢?一、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和贯彻的。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素质。
二、践行“生活即教育”,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成长。
三、倡导“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我们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
我们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传承和发扬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是我们教师应该传承和发扬的。
我们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陶行知专业知识讲座共17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专业知识讲座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时间,经常组织爱国演讲和义捐活动,
支持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解决财政困难
问题。 1914年6月,陶行知以全校总分
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 陶行知的“求学梦” ? 陶行知的“救国梦” ? 陶行知的“教育梦”
品格。
1915 年,陶行知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
时,与导师合影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 陶行知的“求学梦” ? 陶行知的“救国梦” ? 陶行知的“教育梦”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救国梦
? 1915年陶行知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学习和 研究教育科学。杜威当时最欣赏的两个中国留学生,一个是胡适,一 个是陶行知。陶行知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并不是一味的盲从,而是 创造性地接纳和吸收。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结合中国实际, 把杜威的教育理论翻了个个儿,变“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从教中学”发展为“教学 做合一”,创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教育理论。 1917年陶行知在 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这年,他谢绝了导 师孟禄挽留他申请博士学位的好意,决定回国。同年秋,年仅 26岁的 陶行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的宏愿,毅然回到灾难 深重的祖国——他要用自己所学,报效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陶行知生平
?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男,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 教育 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 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 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 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 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 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 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 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 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 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教育梦
? 当时的中国有四亿人口,却只有八千万人有机会读书。陶行知对此触动很大。 怀着“要使中国人都能受到教育”的宏大志向,陶行知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平 民教育实践活动。他把教育惠民、教育强国,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伟大目标, 并为之不懈探索和努力。
? 1923年5月,陶行知与朱其慧、黄炎培等又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筹备会, 陶行知为干事,在北京开办了四所平民实验学校。 6月陶行知等人又组织了 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用募集的钱款开办了3所平民实验学校。陶行知与朱 经农合编的《平民千字课》教材,短期内发行了 200多万册,将全国平民教 育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本教材,不仅是平民识字读本,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平 民精神、唤醒了千百万沉睡的民众,这是史无前例的。
?
1908 年,陶行知怀着医学救国的
思想,进入杭州广济学堂读书。后因不
满校方歧视非教徒学生,愤而退学。
1909 年,陶行知考入南京汇文书院。
次年春,汇文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
金陵大学,陶行知即升至金陵大学文科
就读。此间,陶行知热心公益,关心时
事,积极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
?
辛亥革命爆发后,陶行知微利用课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行知行”,他的名字的每一 次变化,实质上是他教育哲学 思想一次又一次发生质的飞跃 的表现:从王阳明的主观唯心 主义发展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 学,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发 展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他易名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不 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过程。 他信奉的哲学思想在不断变化, 他的名字如影随形,但是永不 变更的一点,就是他的“真人”
帝反封建斗争中,深受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这对他平民教育思想
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 陶行知的“求学梦” ? 陶行知的“救国梦” ? 陶行知的“教育梦”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信》、《行知诗歌集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陶行知名字由来
?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 ? 1912年,他另取“陶知行”为名,次年将
之用作笔名。1917年留美归国后,他正式 改名为“知行”。 ? 1927年,他又想改名为“行知”。 ? 1934年7月16日,他发表《行知行》,终 于公开宣布将名字由“知行”改为“行 知”。
?
陶行知回国后,长达30年的教育生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
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
“五四”运动时期,陶行知积极投身到爱国运动之中,参加组
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卖国贼。他支持学生爱国
运动,并担任学生联合会顾问。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
南大学,陶行知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在“五四”运动的反
求学梦
? 歙县隶属于徽州府,是人文荟萃之地, 历来重视教育,家家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培养。陶行知自幼聪颖好学,家里却无 力送他入塾读书。在陶行知 6岁时,蒙 馆先生方庶咸喜其聪颖,愿意免费为其 开蒙。 15岁的陶行知,进入歙县城内的 教会学校 ——崇一学堂免费就读,陶行 知的母亲在学校作帮佣。陶行知学习之 余,偶尔帮母亲做杂活。在崇一学堂的 三年时间里,陶行知学习了国文、英文、 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了西方新 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