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

方框A代表“ 方框 代表“质量不合格产 代表 方框B代表 代表“ 品”,方框 代表“危险产 品:, 深色方框部分代 缺陷产品“ 表”缺陷产品“。
目前,世界上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模式 大体有三种 目前 世界上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模式,大体有三种 世界上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模式 大体有三种: 一是扩大解释、适用原合同法、侵权法中的有关规则, 一是扩大解释、适用原合同法、侵权法中的有关规则, 如法国、荷兰等;二是在相关的立法中,对产品责任作出 如法国、荷兰等;二是在相关的立法中 对产品责任作出 若干规定,如英国、加拿大等国颁布的《 若干规定,如英国、加拿大等国颁布的《消费者保护 三是制定专门的产品责任法,如原联邦德国、 法》;三是制定专门的产品责任法,如原联邦德国、意 大利、丹麦、挪威、日本等国。 大利、丹麦、挪威、日本等国。 美国的做法另有特点,其产品责任法包括判例法和制 美国的做法另有特点 其产品责任法包括判例法和制 定法。美国商务部1979年公布了专家建议文本《统一产 年公布了专家建议文本《 定法。美国商务部 年公布了专家建议文本 品责任示范法》 此外,联邦政府还通过了 联邦食品、 联邦政府还通过了《 品责任示范法》。此外 联邦政府还通过了《联邦食品、 药品、化妆品法》 消费品安全法》等单行法。 药品、化妆品法》、《消费品安全法》等单行法。 在我国,《民法通则》 在我国 《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 产品质量法》 权益保护法》等构筑起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框架。另外, 权益保护法》等构筑起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框架。另外 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工业产品质量责 任条例》 药品管理法》 食品卫生法》 任条例》、《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等。最高 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是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内容 之一。 之一。
产品责任法案例

产品责任法案例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曝光,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安全法》被不断完善,而其中的《产品责任法》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介绍《产品责任法》的相关条款以及其实施情况。
一、《产品责任法》相关条款1、被侵权人权益得到法律保护《产品责任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被侵权人是指因产品质量缺陷受有害后果,依法享有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侵权责任的权利人。
”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享有其个人财产和身体安全受到法律保护的权益。
2、质量缺陷责任和侵权责任《产品责任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者应当为其生产的产品承担产品质量缺陷责任。
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存在生产者应当为其生产的产品承担产品质量缺陷责任的情形,可以责令生产者采取措施改正,并可以公告。
”同时,第十九条对产品质量缺陷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说明,并规定了消除缺陷、修理、换货、退货和赔偿等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第二十条明确规定:“销售者应当为其销售的产品承担质量缺陷的责任,但能够证明其不是产品缺陷的产生原因的除外。
”可以看出,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者和销售者均需承担相应责任。
3、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产品责任法》第四条规定:“生产者在生产产品时,应当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增强产品安全性能,并进行有关的技术检验和试验。
”同时,第五条规定了生产者必须为其生产产品的质量安全承担终身责任。
而消费者则享有购买适销性产品的权利,并要求生产者承担其质量安全责任。
换言之,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分析2017年,北京市一名消费者就因为使用了一款涉嫌质量问题的电动自行车,导致车辆突然加速、刹车失灵,严重受伤。
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生产者,最终赢得了案件。
在此案例中,生产者未能按照《产品责任法》规定,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也未能为其生产的产品承担产品质量缺陷责任。
国际商法之产品责任法

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1985年欧盟《关于有缺陷产品责任的指令》, 产品范围由消费品扩展到初级农产品。欧盟各国 在基本问题上达到统一:各成员国均确立了严格 责任原则;多数国家均将发展风险作为抗辩事由; 多数国家未对同一产品缺陷导致的累计损害赔偿 金设定上限;各国和产品责任法均适用于农产品。
(二)抗辩 1、担保的排除或限制,只能抗辩“违反担保” 之诉,不能抗辩侵权的疏忽之诉。在消费交易中, 卖方如有书面担保就不能排除默示担保。 2、承担疏忽指原告在使用被告所提供的有缺陷 的产品时本身也有疏忽,由于双方共同的疏忽而 使原告受到伤害。原告不能要求任何损害赔偿。 相对疏忽指法院按原告的疏忽在引起损害中所占 的比重,相应减少其索赔的金额。许多州把相对 疏忽原则适用于严格责任之诉。两种疏忽在侵权 之诉中才能作为抗辩的理由,而不能在合同之诉 中采用。 3、自担风险指原告知道产品有缺陷却甘愿冒风
产品责任法
产品缺陷指产品未提供使用者有权期待的安全 或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有设计上的缺陷、原材 料的缺陷、制造和装配上的缺陷、指示上的缺陷、 科学上尚不能发现的缺陷。 最初,产品责任建立在传统的契约原则之上。生 产者或销售者对于产品缺陷给他人造成的财产损 失与人身伤害,承担责任与否,承担多少责任, 取决于他与对方之间在合同中所规定的担保责任。 产品责任是侵权(tort)责任,不以过错为条件, 只要产品缺陷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
侵权责任即告成立。
产品责任案件的赔偿金额一般要比货物买卖法 的赔偿金额大得多,因为在货物买卖法索赔案件 中,其赔偿金额一般不超过合同金额。但产品责 任赔偿金额不是根据合同,其补偿受损失者或受 伤害者的全部损失,包括过去的损失、实际开支 与将来的影响,而且包括其所受痛苦的代价。此 外,赔偿金额必须一次性支付,并且不得扣除原 告可能从其他途径取得的任何补偿或津贴,如保 险赔偿或社会救济金等。
产品责任法课件.pptx

科罗拉多法院在对相关因素以及原被告出 示的证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 证据表明,被告本来可以通过投入可接受 的成本安装该防护装置,并且不会减损该 产品的效用或实质性地改变其性能,从而 使该产品依“危险—效用标准” (riskutility test)包含了不合理的危险性。
2、中国产品缺陷标准:
该原则源于1916年的“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 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 原告以疏忽为由向法院起诉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有疏忽之 处,并证明由于被告的疏忽而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实践中原 告以疏忽为由对被告起诉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被告有 疏忽,如原告可以证明产品的设计有缺点,也可以证明被告对产 品的危险性没有作充分的说明,提醒消费者注意,原告还可以证 明被告在生产、经销该产品时违反了联邦或州的有关这种产品的 质量、检验、广告或推销方面的规章、法令,而违反这种规章、 法令的本身就是一种疏忽行为。
这一报道引起了我国消费者的关注,联合利华生产的立顿速溶 茶销售下滑。
危机出现后,联合利华(中国)公司随机购买在我国市场上销 售的立顿产品,送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该中 心根据我国茶叶行业标准,对不同批号的4种立顿产品进行了4轮检 测,结果显示,4种产品均符合茶叶行业标准中每公斤茶叶中氟化 物含量应低于200ppm的规定,4种立顿产品含氟量全部符合国家 标准,不存在氟含量超标问题.
问:能否认定立顿红茶是有缺陷的产品?
(四)产品责任归责的原则不同:
1、美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1)疏忽责任原则:疏忽责任是指产品的制
造者或销售者因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因主观 上的疏忽导致产品有缺陷,而造成产品的消 费者或使用者遭受损害所应承担的责任。受 害人必须证明以下事实: (1)被告负有“合 理注意”的义务 ;被告没有尽“合理注意”的义 务,即被告有疏忽之处;证明损害与使用缺 陷产品有因果关系。(不要求原告与产品提供 者有合同关系)
产品责任法ppt课件

产品责任法概述 美国产品责任法 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 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1
▪ 产品责任制度是伴随着世界各国近现代工 业的发展,为了解决消费者因使用有缺陷 的产品而蒙受损害的问题。因而,它的基 本理念和目标是强调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要求生产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使消费者免 受有缺陷的产品的损害。与一般的调整民 商事关系的法律不同,它的许多规定是强 制性的,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得事先加 以排除。
(三)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有缺陷而致消费者或其他第 三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承 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构成要件)
(四)生产者 (五) 销售者
9
▪ 承担条件 承担方式 追偿
▪ 产品瑕疵责任 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 事先未作说明的 售出的产品,(不符合产品或者其 包装上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 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给购买产品的用户、 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 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 销售者赔偿损 失后,属于生产者或供货者的责任的,有权向生产 者或供货者追偿
▪ 产品缺陷责任 生产者 产品存在缺陷 造成人身伤害 的,经营者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 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属于产品的 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赔偿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 者追偿
10
七、产品责任构成
▪ (一)产品存在缺陷
▪ 【思考】 ▪ 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品?
危险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品?
11
【案例】
▪ 我国某玩具进出口公司向美国某玩具公司 出口塑料弹弓。出口后不久,就反映质量有 问题.称美国儿童使用弹弓时弓柄断裂,并 已发生多起伤害案件,有的眼睛致残。经法 院审理,美方提出证明表示,我方出口的弹 弓所使用的材料不安全,仅经受9磅拉力弓柄 就断裂,香港同类弹弓弓柄能承受60磅拉力。 问:产品属于质量不合格还是缺陷产品?我国 出口商是否应承担产品责任?应对谁承担产品 责任?
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一、概念(一)产品责任法•产品责任法是以有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缺陷致使消费者或其他使用者人身或财产损害时所负责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产品和产品责任•1、产品•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是指由生产者生产并已投入流通领域可供使用的有形物品。
•应当是限于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2、产品责任•产品责任是指由于产品存在缺陷而使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所依法应该承担的一种损害赔偿责任。
•3、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一,产品存在缺陷。
(1)产品设计时,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考虑不周而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2)在产品原材料的选择上或产品的生产制造或装配方面存在疏忽而缺乏必要的考虑;(3)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或必须采用特殊的使用方法的产品示作必要的说明或指示,或作了不真实或不充分的说明或指示,都可视为有关产品存在瑕疵;•第二,必须使产品的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第三,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所遭受的损害必须与产品的瑕疵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是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本身的过错或其他任何人过错而造成了损害事故的发生,变不存在产品责任的问题。
例如没有按产品说明使用。
•4、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1)生产者过错推定责任原则•(2)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原则•(3)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承担连带责任(三)生产者和销售者•生产者,应从广义上理解:一般包括产品的生产制造者,加工者,装配者,修理者,运输者,仓储者等。
•销售者,包括进口商和出口商;批发商;和另售商等。
二、产品责任的权利义务关系(一)产品责任的权利义务主体•1、权利主体•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即产品责任赔偿关系的权利主体,是指因缺陷产品而遭受财产、人身伤害的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一权利主体只能是个人。
•2、义务主体•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即产品责任赔偿关系的义务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为生产者和销售者。
产品责任法课堂PPT

▪ (2)不符合国标/行标(欧美无此规定)
.
2
▪ PS
瑕疵——
小缺点、小毛病,不影响正常使用——担违约责任
缺陷——
(1)设计缺陷(构造、配方、理念) (2)制造缺陷(制作、装配、铸造) (3)指示缺陷(说明、危险警告、使用方法) (4)发展缺陷(现行技术手段未能发现有害、将来科技发达时才 发现问题)——不可追责
▪ 案件发生 在1942年,原告(Tacob E.Decker and sons)购买了被告(Capps ) 的香肠,但该香肠变质了,原告一家人食用 之后均得病,并致使一人死亡。
▪ 在本案的审理中,尽管陪审团认为被告无过 失,但是法院判决认为:制造者在此案中所 负的责任,不是基于过失,而是基于保护人 类健康和生命的公共政策的一般原则,制造 者承担默示担保责任
为了将糖和奶粉加入咖啡,她停了车,但由于车 内无处放下杯子,老太试着将杯子夹在两膝之间好 打开盖子,结果杯壁突然向内凹陷,热咖啡迅速洒 了出来并渗入裤子,老太因此遭受严重的三度烫伤。
而在此前,已有超过700次的其它类似事件发生 并投诉。但“麦当劳”始终不去咨询烫伤问题的有 关专家,也不降低过烫的温度。
结果:原告律师认为,由于炖锅的电线不象普通 家电一样是黑色或白色,而是花色,引起了孩子 的好奇心,导致其拉电线,因此制造商应为此负 责。法院判决,制造商赔偿受害人约200万美元。
.
16
1999年,北京的5岁女童熊某(原告)和她的家人及 其保姆一起去“肯德基”享用炸鸡快餐。用餐时,保 姆将吸管插入热饮料的杯盖上的“插孔”后,把这杯 以为不烫的饮料自然地交给了熊某饮用(而纸杯上注 明了“小心热饮烫口,请勿用吸管”)。 熊某随后拿着吸了一口,结果热的饮料吸入嘴里,烫了 女孩的嘴。熊某反射性地将手放开杯子去捂嘴。于 是,杯子掉落并将其中的饮料洒在她的身上。短短一 瞬间,熊某下身被二度烫伤。
产品责任法

缺陷:产品的“缺陷”就是对消费者或 使用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不具备消费 者有权期待的产品合理的安全性。
原告如果要以疏忽说提起诉讼,需要证明: 1)被告存在疏忽 2)由于被告的疏忽导致产品存在缺陷 3)由于产品的缺陷导致原告的损失。
3.一日,李女士在家中做饭时高压锅突然 爆炸,李女士被炸飞的锅盖击中头部,抢救 无效死亡。后据质量检测专家鉴定,高压锅 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设计不尽合理,使用 时造成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爆炸,本案中,可 以以下列何种依据判定生产者承担责任? ()
A.产品存在的缺陷
B.产品买卖合同约定
C.产品默示担保条件
分析
如果我国出口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约定弓柄承 受拉力应超过9磅,属产品质量不合格,但 同时构成缺陷产品。如果该缺陷产品给消费 者造成了损害,生产者或进口商应承担产品 责任,对受损害的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如 果涉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应由出口商对美国 的进口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给产品的消费者或其他第三者造 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
三、原告可以请求赔偿的范围 1、对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1)难受与疼
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 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 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 权向销售者追偿。
2、违反担保说:担保是生产商或销售商就产品作 出的声明。违反担保是指产品存在缺陷或瑕疵, 卖方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如果原告 由于产品有缺陷而遭受损失,他可以以违反担保 为由对被告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这种诉讼是根据合同提起的诉讼,故要求原 告被告之间有合同关系。即原告只能是买方,被 告只能是卖方。但现代商法倾向于从纵深两个方 面给予延伸。 以违反担保为理由提起诉讼时,原告毋需证 明被告有疏忽,只要产品有缺陷,就可以要求被 告赔偿其损失。
第六章国际产品责任法案例

• 当原告以疏忽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 告赔偿其损失时,原告必须提出证据证 明:①被告没有做到“合理的注 意” (reasonable care),即被告有疏忽 之处;②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 告的损失,仅凭原告使用产品造成了损 失这一事实的本身一般并不能推定被告 有疏忽。另外,如果由于原告自己的疏 忽造成了损失,原告也不能要求被告赔 偿损失。
3.严格责任
• 严格责任又称侵权法上的“无过错责任”, 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责任理论。按 照严格责任的原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 对使用者或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 (unreasonable dangerous),并因此而使 他们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失,该产品的生 产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 对原告来说,以严格责任为依据对被告起诉 是最为有利的,因为严格责任原则消除了以 违反担保或以疏忽为理由提出损害赔偿时所 遇到的种种困难:第一,严格责任是一种侵 权行为之诉(a form of tort action),它不用 于以合同为依据的违反担保之诉,不要求双 方当事人之间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第二, 在以严格责任为理由起诉时,原告毋需承担 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因为它要求卖 方承担无过失责任.
• 原告的举证责任仅限于:①证明产品确实存在 缺陷或不合理的危险;②正是由于产品的缺陷 给使用者或消费者造成了损害;③产品所存在 的缺陷是在生产者或销售者把该产品投入市场 时就有的。只要原告能证明以上三点,被告就 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但是,如果使用者或 消费者在拿到产品之后,擅自改变了产品的性 能,因而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财产上的损失,他 就不能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赔偿损失。
• 美国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对以违反担保 为理由提起的产品责任的诉讼,逐步从 纵横两个方面放宽和取消了对双方当事 人要有直接合同关系的要求。从纵的方 面来说,原告不仅可以对卖方起诉,而 且可以对生产或销售这种有缺陷的产品 的各有关责任方起诉,其中包括零售商、 批发商、进口商、出口商,一直到制造 厂商。从横的方面来说,有权提起产品 责任诉讼的人不仅包括买方,而且包括 一切因使用有缺陷的产品而蒙受损失的 人,如买方的家属、亲友、客人,甚至 包括被伤害的过路行人。
第四章 国际商法产品责任法new

15
(二)对策
1 、组织人员精心系统研究欧美国家产品责任法和有关的 国际公约,搜集、整理和储存有关涉外产品责任和国际产 品责任的案件和资料; 2 、严格遵守合同,把好产品质量关,实行国际标准化, 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减少和避免产品责任诉讼; 3 、对出口产品严格进行检验,防止有缺陷的产品流入国 际市场; 4 、出口产品在广告宣传或附在包装上的说明必须注意真 实性,并对危险作出警告; 5 、从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进口产品时,要力争打掉“免 责条款”,保留我方索赔各种损失的权利; 6、投保产品责任保险,以分散责任风险。
2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产品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看缺陷产品与损害结果与损害事实 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而无论产品制造商、批发商和销售商等是否有过错。
(二)客观条件
1、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质量有缺陷 (1) 设计上的缺陷 (2)原材料的缺陷 (3)制造装配上的缺陷 (4)指示上的缺陷 (5)科学上尚不能发现的缺陷 2、必须有人身或财产损害的事实 3、产品质量不合格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
11
六、涉外产品责任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 适用损害发生地法; (二)适用对原告最有利的地方的法律。
12
七、美国产品责任法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一)美国产品责任法发展的特点 1、在追究责任方面,美国产品责任法理论经历了疏忽、 担保、严格责任三个阶段,由宽趋向严。 2、在观念上,从“使买方注意”(let buyer be ware)变 为“使卖方注意”(let seller be ware)。 3、在举证责任上,逐渐从原告转向被告。 4、在保护对象上,从资本主义初期保护生产者、销售者 利益转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保护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利 益,又发展到现在平衡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5、在法律性质上,从合同法转向侵权行为法。 6、在产品责任损害赔偿上,从直接人身或财产损害赔偿 趋向间接损害赔偿或经济损害赔偿。
国际商法 第06章 产品责任法

6.2各国产品责任法
6.2.1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1.产品责任的相关概念 (1)产品 ❖ 美国《统一产员责任示范法》指出:产品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
市场而生产的,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件交付的物品。
6.2各国产品责任法
3.产品缺陷
❖ 《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 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 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4.责任主体
❖ 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
6.2各国产品责任法
5.归责原则
第6章 产品责任法
第6章 产品责任法
6.1
产品责任法概述
6.2
各国产品责V任法
6.3
关于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
本章导读
❖ 介绍介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产品责任法 律制度;
❖ 介绍各国关于产品、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赔偿范围等方 面的规定和差异;
❖ 介绍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斯特拉斯堡公约、欧洲产品责任指令和海 牙公约。
❖ 产品生产者对于缺陷产品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严格责任; ❖ 产品销售者则承担过错责任。 ❖ 但是,如果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
提供者,即使销售者对产品缺陷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损害赔偿的范围
❖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0-44条的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财产损失 和人身伤害。
6.2各国产品责任法
(2)产品缺陷
《产品责任法》课件

种危 险,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应该具有更高 的责任感,并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来防止 可预 见危害。
[判例5]
费利来对盛利敦案
[主要事实]布莱恩•费利来到托马 斯•盛利
敦夫妇家,查看他们打算出售的一 辆旧汽车,车子
是福特公司1991年出产的金 牛牌,已经行驶了 126000英里,他们一起讨 论了车子是传动装置、轮
年英国温特伯顿诉赖特 一案是英国关于产品责任最 古老最著名的案 例。该案确立了处理产品责任案件 “无合 同、无责任”的原则,即在没有合同关系的 情况下,缺陷产品的提供者对于受害人既不 承担合 同责任,也不承担侵权责任。这项原 则在英美法中 奉行了一百多年。
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补充阅读资料1】 英国虽是产品责任法的发源地,早在1842年英 国法
而背对着研磨机站在路上的罗杰斯被机器碾过 而至残 废,罗杰斯把英格索尔-兰德公司告上 了联邦地区 法院,以设计缺陷为由,要求该 公司承担一部分直
接责任,陪审团判给罗杰 斯补偿性赔偿金1020万美 元,惩罚性赔偿金 65万美元。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上诉,强调他 们给予了足够的警告。
[最终裁决]美国上诉法院维持了哥伦比 亚巡 回法院的陪审团的决定。
本章重点]
1、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2、 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本章难点] 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思考题目] || 1、简述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的法律适 _ 2、论美国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 !
_用原则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 一、产品责任法、产品和产品责任的概念 ♦产品 责任法:指由国家制定的调整生产者、 销售者和消费者、使用者之间基于产品侵权 行为而 引起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责任:产品的制造者、生产者和销售者 由于 其产品不具备合理的安全性(一般是合 理期待的安 全性)而致使消费者、使用者人 身受到伤害,财产 受到损失,所应承担的民 事上的强制性责任。
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的区别

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的区别产品质量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产品质量的要求和相应的责任。
在这方面,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责任法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框架。
虽然二者都与产品质量有关,但具体来说,它们在目的、适用范围、法律要求和追责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目的的不同产品质量法的目的在于规定和监督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其重点在于规范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低质量和不安全的产品流入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产品责任法的目的则是确保当产品发生缺陷或导致消费者受伤害时,消费者能够得到赔偿。
它主要侧重于强调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生产者在产品质量缺陷导致损害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适用范围的差异产品质量法适用于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范围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
它关注的是从产品制造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产品在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与此不同,产品责任法主要适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它要求生产者对其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承担法律责任,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受伤或财产损失时,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主张赔偿。
三、法律要求的不同产品质量法主要通过法规和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生产者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销售者则应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产品责任法注重对产品缺陷的追责。
当产品因设计、制造或警告不当等原因导致消费者损害时,消费者可以主张产品责任,并要求生产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产品责任法还规定了生产者的赔偿责任范围、追溯责任、证明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四、追责方式的不同产品质量法主要追究产品的质量问题,一旦产品质量不达标,在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相关责任主体都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关系

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关系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责任法是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法律概念,它们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本文将探讨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产品质量法的定义与要求产品质量法是一系列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的法律规定。
它规定了生产者应当遵守的一些基本要求,包括产品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过程、使用说明等。
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的要求并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涉及到生产过程、销售环节等。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并承担起产品质量监督和责任。
二、产品责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产品责任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产品服务提供者等在产品质量问题出现时的责任和义务。
产品责任法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情况。
根据产品责任法,如果消费者因使用产品而遭受伤害或遭受财产损失,他们有权要求相应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
而产品责任法要求企业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召回产品、修理、替换、退货等。
三、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的关系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紧密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产品质量法确保了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防止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
而产品责任法则在产品质量问题出现时定义了相关责任和义务,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实施和执行的基础。
只有当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存在缺陷时,产品责任法才会适用。
因此,产品质量法的存在为产品责任法提供了依据,并规定了企业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和义务。
四、产品质量法与产品责任法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责任法的实施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美产品责任法比较

中美产品责任法比较产品责任法是一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旨在规范生产企业的行为,确保其生产并销售的产品符合安全标准,以减少或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损失。
中美两国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法,虽然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点。
一、适用范围中美两国的产品责任法都适用于生产者制造、加工、修理、加工配件、装配等的产品,同时也适用于进口产品。
在中国,产品责任法还适用于在进口时发生缺陷的进口产品,而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则加入了“产品责任风险管理制度”(Product Liability Risk Management System),要求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评估、检测和监督以确保产品符合产品安全标准。
二、赔偿责任中美两国的产品责任法都规定了赔偿责任的范围和标准,但存在一些不同。
在中国,产品责任是基于有关民事法律法规的损害赔偿规定,对于消费者的个人损失和财产损失都予以赔偿。
而在美国,产品责任是基于一种名为“没有过错的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 Without Fault)的责任原则,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论生产商是否存在任何过错,都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证明责任另外一个不同点是证明责任的范围。
在中国,消费者通常需要证明产品有质量问题,且该问题是由制造商的过失引起的,以便获得赔偿。
而在美国,消费者无需证明制造商的过失,只需证明产品存在问题并导致了其财产或个人损失。
四、赔偿标准中美两国产品责任法还有一个不同点是赔偿标准。
中国的产品责任法规定生产者应赔偿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所遭受的个人损失和财产损失。
而美国大多数州的产品责任法规定了独立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收入损失、财产损失、疼痛和痛苦、以及精神和情感的损失等。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的产品责任法都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生产企业能够生产安全可靠、符合标准的产品。
但两国在制度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也反映了两国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之处。
产品责任法.ppt

产品责任法主要有两个目标。 第一,为补偿受伤害的原告提 供机制。
第二,通过强迫接受严格责任, 产品责任法已经寻求鼓励生产 商和分销商采取措施以将缺陷 产品的危险从市场上移开。
美国产品责任法 介绍
起诉理由
疏忽责任 违反担保原则
严格责任
担保
明示担保 默示担保
合同条款约定 广告宣传 使用说明 标签
美国产品责任法 介绍
产品责任法
2012.12
2008年5月6日,李某从某商店购买20箱可乐,用 卡车拉回家中。当李某卸货时,其中一瓶可乐突 然爆炸,致使旁边张某脸部受伤。
请问:张某该向谁就其收到的伤害要求赔偿?
李某?
商店?
厂家?
产品责任法概述
本
章
美国产品责任法
主
要
内
中国产品责任法
容
3个国际公约
产品责任法概述
1,产品 2,产品责任 3,产品责任构成 4,产品责任法特征
2,调整对象
3,严格责任原则 4,保护消费者权
益
4,产品责任法特征
原告
被告
产品消费者
产品使用者
任何涉及的第三 人
产品生产者 产品销售者
进口商 代理商 批发商 商经销 零售商
过错责任原则
追
无过错责任原则
究
责
任
严格责任原则
原
则
公平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
违约行为与 损害事实
有无免责事由
是否承担责任
免责事由
原告自己的疏忽
抗辩
不得违反强 制性规定
风险的承担 非正常使用 合同的特殊约定
美国产品责任法 介绍
损害赔偿
人身伤害赔偿 精神赔偿
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一、产品责任法。
(二)产品责任法的法律性质。
产品责任法属于侵权法,其与合同法不同,不属于任意性法律而属于强制性法律。
(三)产品责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
产品责任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其生产或销售的有缺陷的产品给消费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
第二节美国、欧盟及中国产品责任法比较一、“产品”及“缺陷”的定义二、责任主体(一)美国法美国法律基本上认为,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当承担产品责任美国麦科夫森诉别克汽车公司案法庭认为:被告汽车生产商不能因为它是从一个制造商那里买来的车轮而免除检测的责任,它要对最终产品负责,在将零部件进行常规的、简便的检验之前,它不能随便地将成品投放市场。
最后法庭的结论是:由被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该案所确定的原则:就法律而言,检验产品的零部件,即使是外购来的零部件,是成品制造者的责任。
(二)欧共体《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和美国法不同的是,欧共体指令认为只有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
(三)中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三、责任原则(一)违反担保(二)过错责任(三)过错推定(四)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五)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一)违反担保也就是所谓的违反合同,以货物质量与合同不符为理由起诉卖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疏忽责任中的免责 第二,担保责任中的免责 第三,严格责任中的免责
根据美国法律,免责理由是: A.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 B.产品投入市场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并不存在 C.产品不是为了营利目的而生产、销售的 D.产品的缺陷是由于遵循政府的强制性规定 而导致的
E. 产品缺陷是将其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 尚不能发现
美国早期的产品责任法属于契约责任范畴。 Winterbottm V. Wright 该案原告温特伯德姆是受雇于驿站长的一名赶车 夫,被告赖特曾与驿站长签订合同,为驿站长提供 合格和安全的邮车来运送邮件,原告在驾驶马车时, 马车的一个轮子崩垮致使原告受到伤害,为此原告 向被告提出索赔之诉。被告辩称原告与他无直接合 同关系,不负赔偿。法院认为被告抗辩有效,判决 原告败诉。由此“无契约无责任”原则确立,即因 缺陷产品致害的人不能起诉与其没有契约关系的生 产者和销售者,无契约关系的产品提供者不承担契 约责任亦不承担侵权责任。
F.对于具有不可避免的危险性的产品
五、赔偿范围—原告可以请求的诉讼范围
美国对产品损害的赔偿采用全面赔偿为主,兼有 惩罚性赔偿的原则 第一,关于人身损害赔偿
第二,关于财产的损害赔偿
第三,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
Vossler v. Richards Manufacturing Co. (1983)
被告理查德制造公司生产一种玛莫组合膝盖的修复 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在骨头表层嵌入特制的金属或 塑料片来修补膝关节,以治疗某种膝关节疾病。该 装置包括三种型号,每型号包括三个部件:一个模 板部件、一个测试部件以及一个最终部件。每型号 的三个部件要求彼此匹配,否则,会给部件的使用 者带来疾患。在该装置中等型号的最终部件的生产 过程中,由于被告公司的管理失误,导致最终部件 不能与模板和测试部件相吻合。随后,被告发现了 这一失误,但为了阻止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此种产品 的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他隐瞒了这一事实。原告 沃斯勒由于使用被告的缺陷修复装置而受到伤害。 原告向被告主张损害赔偿。
3、严格责任
严格责任是指受害人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有缺 陷,产品的制造人或销售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的法律制度
严格责任最早是由美国创设的
1944年的“埃斯卡勒诉可口可乐瓶装公司案”
原告埃斯卡勒为餐厅服务员,在她将雇主从被 告可口可乐瓶装公司处购买的可乐瓶从包装箱拿出 至冰箱时,由于可乐瓶爆炸而受损害。原告以过失 为由起诉被告,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原告 无法证明被告的过失行为。如果按照疏忽责任原则, 原告无法获得赔偿。加州最高法院法官特雷诺在评 论该案时指出:“不应继续以制造者的过失为追究 责任的根据。当制造者将商品投放市场时明知其产 品不经检验就使用,一旦这种产品有致人损害的缺 陷,制造者应负绝对责任。”
1、产品存在瑕疵或缺陷 2、给产品的消费者或其他第三者造成 人身或财产的损害 3、消费者或其他第三者所遭受的损害 必须与产品的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 系 【小思考】 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 品?危险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品
第二节
美国产品责任法
【补充阅读资料1】
英国虽是产品责任法的发源地,早 在1842年英国法院于 Winter bottom v.Wright 出案中确立“无契约、无责任” 的原则,是最早出现产品责任判例并以契 约关系确定产品责任的国家,但在产品责 任的发展过程中,如在适用“疏忽责任”、 “严格责任”等法律制度方面却远落后于 美国。
第四章 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
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责任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产品责任法
是调整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因所制造 或销售的产品具有某种瑕疵或缺陷给消费者 或第三人造成损害而引起的赔偿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
(二)产品责任法的法律特征 调整的范围是消费者因缺陷产品所 遭受的人身或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 财产损害的赔偿关系
2、违反担保
担保责任是合同法上的责任,根据美国 《统一商法典》的规定,卖方对其交付的货物 的品质负有保证符合合同条款要求的义务。担 保义务分为明示担保和默示担保,前者是由订 立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所决定的,后者是 由法律所规定的。由于明示担保通常是记载于 合同之内,或者记载于产品标签、广告或使用 说明之上,特别是后者,对广大的消费者构成 了一种广泛的品质担保。
但这并不意味着严格责任原则下,原 告就可以轻松获得赔偿。美国法认为当缺 陷产品的受害人以严格责任为基础要求产 品提供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他必须证 明: 第一,产品存在缺陷。 第二,产品出厂时缺陷已经存在。 第三,损害与产品缺陷之间有因果关系。
六、免责——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诉讼依据
免责是指产品责任的承 担者可以法定的免责事 由提出合理的抗辩以及 对抗受害人损害赔偿的 要求,免除自己赔偿责 任,在不同的产品责任 归责理论体系中都规定 了被告可以提出抗辩的 事由
2、产品缺陷的种类
⑴产品制造缺陷 ⑵产品设计缺陷 ⑶产品的警示缺陷 ⑷违反品质担保的缺陷 (5)开发缺陷
三、责任主体
根据美国1979年《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 104条、 105 条规定,产品的销售者及制造者为承担产 品责任的主体,其中产品制造者是指在产品出售给使 用者或消费者之前,设计、生产、制作、组装、建造 或者加工相关产品或产品组件的自然人或实体;还包 括不是但自称是制造者的产品销售者或实体;此外制 造者还包括主要经营产品批发、分销或者零售业务的 产品销售者。
调整对象主要是没有合同基础的侵 权关系
调整的手段为强制性
(三)产品责任法的作用 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意识。
二、产品责任 所谓产品责任,是指由于产品存 在瑕疵或缺陷而导致产品消费者或其 他第三人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时,该 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的一种 损害赔偿责任。 产品责任的构成主要由以下三个 要件:
第三节 中国的产品责任法
一、产品质量法
产品 质量法 体系
法 律
法 规
司法 解释
消费者 工业 民法 产品 卫生 食品 产品 合同法 质量法 权益 管理法 安全法 通则 质量责任条例 保护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经过上面的分析,如果产品的使用者 或消费者或任何第三人因产品缺陷或者说 不符合品质担保的承诺而受到损害,均有 权获得赔偿。而对于默示担保,由于它事 实上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如果产品提 供者所提供的产品不符合默示担保的要求, 就已经意味着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得对 任何因此受到损害的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 任。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几个概念解析
一 产品的概念 根据美国1979年《统一产品责任示范 法》第102条(c)项将“产品”定义为: “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市场而生产、 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作为部件、零件交付 的物品。但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组成成 分除外”,“本法所称‘相关产品’是指 引起产品责任索赔的产品及其部件和零 件”。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出于各种对 保护消费者和公共利益的考虑,常常会做 出比法律条文更为宽松、灵活的解释。
二、瑕疵或缺陷 1、瑕疵或缺陷的含义 《侵权行为法重述 (Ⅱ)》第 402 条 A 款 规定: “凡销售有不合理的危险的缺陷产品 者应对最终使用者或消费者因此而遭受的 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不合理的危险”是美国产品缺陷的 核心概念。对于那些在正常用途范围内存 在的不可避免的危险,属于合理的危险, 并不构成产品的缺陷
1932年巴克斯特诉福特汽车公司(Baxter v. Ford Motor Co.)
该案中福特汽车公司在广告中声称其生产的汽 车挡风玻璃不易破碎。原告信赖被告广告中的保证 并从零售商处购买了一辆福特汽车。但其在驾车外 出时,一个石子击碎了挡风玻璃,并导致其眼睛受 伤失明。原告向被告提起违反明示担保之诉并获得 胜诉。该案的意义在于尽管当事人之间无直接的合 同关系,原告也无需证明被告有疏忽行为,但他有 权通过法院要求被告履行其担保的诺言(广告中声 明的)。
四、请求赔偿的主体
凡人身或财产遭受缺陷产品致害的当事人:
使用者、消费者或第三者
五、产品责任法的归责理论——美国 产品责任法的诉讼依据
(一) 美国产品责任法归责理论的发展 概况 产品责任法的归责理论是产品责任法律 制度的核心,决定着其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保 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的 归责理论可以说在世界各国产品责任法中最 具代表性。事实上它正是世界产品责任法归 责理论发展过程的见证者、最好的实践者和 引导者。
对原告而言,以严格责任为依据对被告提起诉讼 时最为有利的。 因为,严格责任原则消除了以违反担保或以疏忽为 理由提出损害赔偿诉讼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首先, 严格责任是一种侵权之诉,它不同于以合同为依据 的违反担保之诉,不要求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直接 的合同关系;其次,在以严格责任为理由起诉时, 原告无需承担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严格责 任理论既解决了依照疏忽责任理论证明产品责任的 困难,又避免了依照担保责任理论证明产品责任不 可避免的局限性。
它是一种侵权责任,因此,产品缺陷的 受害人以疏忽责任为理由寻求法律救济时, 应负有举证责任,即受害人必须证明以下事 实: a.被告负有“合理注意”的义务; b.被告没有尽“合理注意”的义务,即 被 告有疏忽之处; c.由于被告的疏忽,造成原告的损害, 即证明损害与使用缺陷产品有因果关 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疏忽责任的产生是产品责任发展史上的一大 进步,其目标是为了更公平合理地保护产品受害人 的合法权益。 首先,疏忽责任突破了传统的合同关系原则, 扩大了产品责任的适用范围。 其次,疏忽责任将侵权责任引入产品责任领域, 使产品责任的适用更为科学合理。 最后,疏忽责任在观念上实现了从要求买者注 意到要求卖者注意的转变。
(二)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归责理论——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诉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