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纲[901911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纲⼀、课程描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此课程简要叙述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全书分为开篇的话、上编从鸦⽚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1919-1949)、下编从新中国成⽴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9)、结束语⼏部分。

开篇的话阐述了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的和要求。

上编从综述到第三章,叙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民反帝反封建的⽃争和早期探索国家出路的⽃争。

中编从综述到第七章,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和中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命伟⼤胜利的历程。

下编从综述到第⼗章,叙述了建国后社会主义⾰命和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结束语对中国近现代史做了结论和展望,并对学习者提出了期望。

7、课程⽬标(1)⽐较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了解近代中国⾯临的两⼤历史任务。

(2)⽐较系统了解近现代中国⼈民反帝反封建⽃争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3)⽐较深刻了解中国⾛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4)提⾼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能⼒。

8、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在本门课程结束时,学⽣应该能够:1、系统地掌握或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知识。

2、深刻理解中国⾛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3、能够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和社会问题。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与项⽬预期学习成果的对照四、课程要求(⼀)出勤学⽣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完成相关的课程作业、讨论。

(⼆)阅读资料要求学⽣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和指定参考书及重要的参考⽂献。

(三)课堂展⽰计划安排⼩组讨论。

(四)课外实践根据系、部的计划和安排进⾏。

(五)⼩考与期末考课程中随机问答、开展⼩组讨论。

期末闭卷考试。

(六)课程论⽂以平时讨论为主,安排⼀次课程论⽂作为期中检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52018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 3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思想品德修养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二、课程简介(一)课程任务和任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以政治思潮为主线,以专题形式,阐述了近代百余年中国社会主要的政治思潮以及彼此间的交替、碰撞,及其对中国社会进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大变革时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解除民族忧患、救国救民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以期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所作出的种种尝试与努力。

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最终科学社会主义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主题与特征。

2.使学生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政治思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3.使学生学会辩证分析、客观评价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的政治主张。

4.使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晚清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总学时:4学时)第一节清王朝的没落与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学时:2)第二节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学时:2)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难点:清王朝的没落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清王朝的没落与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掌握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有哪些?第二章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想(总学时:4学时)第一节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论(学时:2)第二节洪仁玕与《资政新篇》(学时:2)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论;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论;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掌握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近现代史教学大纲

近现代史教学大纲

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近现代史教学大纲是指教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编写的用于教学的纲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近现代史教学大纲的参考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可能因不同学校、年级和教师而异。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时代特征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调查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近现代史时代划分及其特点a. 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概念和界定b. 近现代史的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c. 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a.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c.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d. 南京国民政府和北伐的失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a. 中共建党的历史和道路b. 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跃进”运动d.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4.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影响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进程c.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d. 各国的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5.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a. 美苏对抗和冷战的爆发b. 南北问题和第三世界运动c.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组织的兴起d.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教授历史概念和理论,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事件和个案,呈现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和作业:通过课堂小测和作业,及时检测学生对掌握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学生报告和研究论文: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查、报告和撰写研究论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也随之出台。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下面将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

二、课程设置1. 第一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演变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时间线、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2. 第二部分:近代我国的改革与变革本部分主要介绍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3. 第三部分:近代我国的对外关系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4. 第四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本部分主要进行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使命。

3.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线2. 我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迁3. 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4. 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5. 近代我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6. 近代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7. 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变化五、教学方法教师将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师将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2018修订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2018修订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系、部:政治理论课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教务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本科教学系列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修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政治理论课部2019年3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时间:2007-9-5 主要内容:➢课程说明➢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内容概要➢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实践教学课程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期间的历史,如近代中国的演变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农民群众斗争和封建王朝的自救、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革命的探索、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辟等等。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本课程3学分,48学时,包含36理论学时,12实践课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份超级实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可是把这个方案打磨得光彩照人,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实践教学目标咱们得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历史变迁,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从鸦片战争开始,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包括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等。

2.太平天国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分析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洋务运动让学生探讨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了解洋务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戊戌变法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5.辛亥革命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意义。

6.抗日战争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让学生感受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弘扬民族精神。

7.解放战争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局,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实践教学方式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

2.观看纪录片挑选一些优质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观、讨论、研究等,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2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2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实践教学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10002课程类别:全院必修适用专业:全院课程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

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极度贫困落后的中国逐步变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学习本课程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谢奋斗。

实践教学学时:6学时二、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提高大学生辨别历史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加大学生在中国工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教学基本原则1.与课程教学目标的相符合原则2.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相符合的原则3.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体受益的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四、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内容及考核(一)时间安排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周内根据各自课程表自行安排。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历史小报大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历史小报大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历史小报大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教育部05方案增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旨在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近现代国情教育,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服务。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按着陕西省教育工委和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切实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特制定实践活动暂行办法如下:
观赏一部红色经典影片,并撰写观后感(字数在1000字以上) (学时)
实践教学中可供使用的视频主要有:《大国崛起》、《中国史话》《百年中国》、《世纪中国》、《辛亥革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共和国的脚步》《中国1978》《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辑》《国共两党三次握手、《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复兴之路》、
《我的1919》、《东京审判》等。

阅读一部党的领导人在革命时期的论著或今人红色题材书籍
并撰写读书报告(字数不低于2000字)(学时)
通过让学生阅读一部红色题材书籍,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教师为学生布置阅读书籍目录,设计思考问题。

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体现一本好书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调研。

通过实践调研数据和历史史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屈辱史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历史责任和社会重任做好思想准备。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通过借鉴历史,思考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培植既不骄傲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既自信又虚心的新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以此实现课程开设的内在诉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形式①参观调查(历史遗迹)和访谈(口述史);②文献资料查阅与演讲比赛。

四、组织实施①第1周教师布置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上述三种实践形式之一种;②第2~8周起,学生个人或小组围绕实践主题开展调研;③第9~11周教师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参观走访或者资料查阅与整理;④第12~14周左右,实践小组内部讨论,撰写“纲要课”实践报告;⑤第15~16周,期末停课以前,教师根据调研情况以及实践报告撰写情况,推荐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班级内部的交流研讨,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⑥第17周,教师推荐优秀专题参加课程组的汇报,课程组根据每年实践的具体形式组织辩论赛、参观走访成果展示以及历史知识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

五、考核根据学生实践报告写作和课堂汇报,教师评分。

实践报告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

六、成果展示学生每小组交一份实践报告;适时举办“南京农业大学思正杯大学生历史知识演讲比赛”或者“南京农业大学思正杯辩论赛” 以及“近现代史中的南京——图片展”等活动。

七、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我们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1.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我们要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这里,我打算从三个部分来展开:1.近现代重大事件: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近现代重要人物: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3.近现代文化成就:红楼梦、鲁迅小说、巴金散文、老舍话剧等。

三、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重大事件,感受历史氛围。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实地感受历史。

四、实践教学安排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课堂讲解:介绍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

实践活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2.第二阶段: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课堂讲解:介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

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

3.第三阶段:近现代文化成就课堂讲解:介绍近现代文学、艺术成就。

实践活动:文学欣赏、小组讨论。

五、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收获。

2.小组互评:小组内部相互评价,促进团队合作。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1.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实践效果: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意事项:1.实践活动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跑题。

2.情景模拟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角色扮演不到位的情况。

3.实地考察时,学生安全问题和纪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4.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1.对于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设计好每个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步骤,确保实践活动不会偏离主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安排


社会实践调查
参考选题
1、了解、评价家乡近现代历史中一位重要人物及其 事迹、影响等(也可以山西为例)
2、 了解、评价家乡近现代历史中一件重大事件 (也可以山西为例,选择一个重要人物进行了解、 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理 解
3、 山西与抗日战争(或者是我的家乡与抗日战争)
4、 山西或家乡的旅游业(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 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
《戊戌喋血记》
《开天辟地》 《毛泽东在1925》《长征》
《西安事变》 《举起手来》 《地道战》
《东京审判》 《重庆谈判》 《大决战》
《横空出世》 《高山下的花环》《秋菊打官司》
《许茂和他的女 《离开雷锋的日 《走向和谐》
儿们》
子》
说明:教师可以结合“纲要”课所反映的历史背景,选择恰当的题材影片组织学生观看。 另外,由于课时有限,集中组织观看的影片数量有限,学生可根据影片参考目录在课后 自行观看。
4、调研报告要防止简单应付甚至拼凑抄袭现象,若发现抄袭雷同者则取消 该组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负责人姓名及学号 成员(注明各自的分工)
班级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实践目的: 报告内容:
报告结论:
日志一 日志二 日志三 日志四 日志五
如果有考察的照片及其他左证材料,请 一并附上。
内容: 1、小报设计内容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
编写设计,体现出历史性、多样性和一定的艺术性(艺术专业 的学生尤其应展现这方面的特长);
2、注意版面设计的风格(一份好的小报应该在版面的设 计上有独特表现方式,使读者深受吸引,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历史小报尽量在文字的基础上配有适当的图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3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近代史纲要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脉络、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课程。

实践教学是近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手册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目标1.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近代史重要事件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近代历史名城。

(2)考察内容: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近代史人物访谈(1)访谈对象: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

(2)访谈内容: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贡献等,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3. 近代史主题研究(1)研究主题: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民主革命、思想解放等。

(2)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

4. 近代史知识竞赛(1)竞赛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2)竞赛内容:近代史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

5. 近代史影视作品赏析(1)作品选择:近代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2)赏析内容:分析作品中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考察、访谈、研究等实践活动。

2. 实施阶段(1)实地考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讲解相关历史知识。

(2)人物访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物访谈,收集相关资料。

(3)主题研究:学生分组进行主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近代史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5)影视作品赏析: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近代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赏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107020012)本科所有专业(除生基)一、课程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e course)本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all undergraduat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this course are to help the students: a) to know abou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its internal regularity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b) to be awar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c) to deeply understand history and people how to choose Marx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ocialist road, reform and opening-up.2.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Basic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本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本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92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文名称: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学分: 2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国史、国情的了解,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国史、国情,熟悉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深刻领会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能力要求:具有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但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交叉的内容,要把握教学角度,力求避免重复。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根据专题教学,设讲授一个学期,建议开设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第一讲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 2第二讲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 4 6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 4第四讲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历史巨变 3 3第五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 4 7第六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 2第七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 4 8第八讲为新中国而奋斗 2 2第九讲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2 4 6总计24 16 40五、教材与参考书辅学读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解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参考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教学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其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大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整体铺开,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环节是要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及学时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总学时为36,实践教学环节为12学时,占总学时的1/3。

二、教学内容
1、读一本书活动
(1)要求同学要读一本历史书的活动,先让同学搞清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并介绍书的大致内容;期末前结合一定的主题写一篇读后感并开展“读书会”活动,现在班级内部举行,然后用一学时来展开大班级的“读书会”进行交流,每个班级选出3名代表。

(2)并要求根据情况,自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或相关的展览等。

把内容也体现在读书的读后感中。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和主题来完成读书活动。

(4)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选择结合起来。

(5)读书组还要结合“共同读一本书”的内容进行活动。

2、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就是补充不同形式的材料,进一步增强同学的学习兴趣。

确定相关的影视资料,例如资料片《圆明园》,电影剪辑《我的1919》、《南京》等影视案例教学增强历史的感性认识,并结合现实,进行问题的思考。

(2)思考问题:
《圆明园与中国近代史》。

《1919与中国近代史》。

《南京与中国近代史》。

(3)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4)结合影视案例教学,增强历史的感性认识,并结合现实,进行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学案例要能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缩影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分析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历史命运和历史任务和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5)结合这一案例教学,积极讨论,小组讨论,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形成学生基本的学术能力。

从而达到进一步学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3、参观活动
(1)布置学生参观圆明园、卢沟桥等爱国主义基地。

只要是和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内容的历史故迹都可以。

(2)参观军事博物馆、抗日纪念馆等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展览。

例如2006年《长征》;2007年《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4、历史小剧场
(1)范围:第二、三、四、五、六、七章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己设计,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小剧目。

(3)优秀剧目展演
(4)表演组的内容以20分钟为限,不准超过20分钟。

5、教学讨论
(1)观看案例教学内容,布置教学讨论题目;
(2)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小组的自由讨论,并要求课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
(3)进行讨论式的专题发言;数计学院分为若干小组,自由发言的形式。

每个组经过认真准备,阐述小组的核心观点。

在整个发言过程中,同学可以有不同意见进行争论,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指导地位要充分发挥,对每个小组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思考问题。

(4)讨论组要结合“案例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本组自行要设计一个题目讨论。

6、“历史知识大赛”。

(1)内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
必答题为教材内容,抢答题内容超出课本内容。

(2)步骤:
第一环节:先由每个班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发动全班同学读书获取历史知识要点(包括参观所知内容),组合成为班内竞赛题目。

班级比赛决出3-5名代表,成立班级代表队。

同时产生院竞赛委员会,院内竞赛题目,由各班的队员和热心人士组成,并产生主持人。

第二环节:利用一次课堂教学,组织院级历史知识竞赛。

同时产生每个学院的代表队和历史知识大赛志愿者。

第三环节:马列学院与教务处、团委联合举办全校历史知识大赛。

最终评出奖项和级别。

(3)颁奖会:结合历史优秀剧目展演,进行历史知识大赛的颁奖,总结实践教学环节。

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以热情启动同学的素质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读书活动”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如何读一本历史书。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同学的学习兴趣。

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的结合。

(2)结合影视案例教学,增强历史的感性认识,并结合现实,进行问题的思考能力。

(3)锻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基本的学术能力。

3、参观活动
(1)认知历史
(2)感知历史事件、人物
(3)感受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历史映象
4、历史小剧场
(1)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
(2)培养学生历史的纵深感,回溯历史、亲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能力培养
5、教学讨论
(1)养成思考习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讨论,使部分同学有了锻炼的机会,为自身的全面发展积累重要的实践经验。

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握问题的能力,经常问一些“为什么?”,养成习惯,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同时,可以注意到学术能力是要靠积累来实现的,而不是靠遐想。

(3)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讨论就会思考为什么中国近代历史是那样屈辱
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等等。

6、历史知识大赛
(1)加强历史知识学习;丰富教学内容。

(2)素质教育为目的,加强能力培养。

(3)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四、评价标准
1、读后感评价标准
(1)按照要求完成。

一定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容和三个主题相联系。

(2)字迹工整、内容充实、完全是自己书写的。

(3)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4)不能有抄袭现象,或者多数内容都是书籍的内容。

2、讨论评价标准
第一,参与程度、讨论认真、
第二,主题发言要清晰、充分、详略得当、利用好时间总结有特色、有内容。

第三,讨论题目的总结适当,结论多元化,允许同学们充分发表言论,但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

第四,思考问题是可以充分展开的,就是有错误也是允许的,但思想政治课不能有原则性问题,错误可以在同学的讨论中,和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更好的纠正。

强调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多元化的方式打破原有的课本为主的方式。

第五,整个过程记录翔实,材料丰富、整齐、认真。

3、观后感评价标准
第一,题目合理、内容贴切
第二,有思想性,政治性
第三,能够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系。

4、历史剧目评价标准
第一,剧目主题鲜明、内容合理紧凑、紧扣章节内容
第二,剧目充分展示学生的团结精神
第三,剧目能够唤起同学的思考、演出效果好、引起同学的共鸣
第四,剧目充分展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主动性
第五,剧目内容要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紧密相联
5、历史知识大赛评价标准
(1)时间控制好,答题准确、清晰
(2)必答题答错不扣分,抢答题答错扣分
(3)问答题准确率要达到95%。

(4)风险题准确率要达到90%。

6、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评价标准
第一,积极参与,并且能够认真准备
第二,文字材料全面、整齐、篇幅适当
第三,能够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求相符合。

第四,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和期中考试的重要内容。

第五,根据同学的表现情况,组长要给每一个小组进行等级打分。

把平时成绩的5分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分标准,由各组组长打出一个参考分,分为A、B两个层
次。

再由历史课代表打出一个分数。

第六,最后任课老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情况确定这一环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