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

合集下载

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

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

[提要]基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制度目标,本文首先对蚌埠市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对蚌埠市养老保险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蚌埠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的路径依赖。

最后借鉴其他地区统筹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就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模式、水平、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待遇;待遇差距;蚌埠本文为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项目编号:201610378058)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2月17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

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缓冲器”,是缩小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经济正在经历着由高速发展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虽然导致养老金的上调额度有所减少,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并没有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养老保险机制因城乡经济差距过大表现出不公平发展态势,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改革。

因此,研究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并解决好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下,国内一些省市如广西、北京、上海等已提出行之有效的养老金调整办法,部分地区养老金总体涨幅超过了6.5%,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合理调整机制,这对改善安徽省城乡养老保险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以蚌埠市为对象的专门性研究更加欠缺。

本文以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具体分析蚌埠的实际情况,构建蚌埠市未来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设想,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使其更具公平性和互济性。

城乡养老差异研究

城乡养老差异研究

结论与展望:未来养老趋势
国际比较:城乡养老差异模式
▪ 国际养老保障趋势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际养老保障趋势是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养老 保障水平。 2.许多国家正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3.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成为国际养老保障领域的重要趋势,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障的管 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城乡养老差异研究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城乡养老差异背景介绍 2. 养老差异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3. 城乡养老资源分配情况 4. 养老政策在城乡的实施效果 5. 案例分析:城乡养老差异实例 6. 国际比较:城乡养老差异模式 7. 缩小城乡养老差异的建议措施 8. 结论与展望:未来养老趋势
城乡养老差异研究
城乡养老差异背景介绍
城乡养老差异背景介绍
城乡养老差异的背景
1.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老年 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在快速增长,养老需求日益增长。 2.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中 国的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城乡养老差异较大。
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差异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增加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 服务质量。 2.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提高服务规模 和水平。 3.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养老服务 ,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城乡养老差异研究
结论与展望:未来养老趋势
结论与展望:未来养老趋势
▪ 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压力增大
1.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未来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2.需要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3.发展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 的需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为了全面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整理了相关数据。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养老保险参保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关。

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参保意识。

2. 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标准对待遇水平的确保起着重要作用。

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养老金标准较低,未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亟需加以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待遇差距较大的问题,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3. 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对待遇水平和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调研显示,一些地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配置不合理,运营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加强投资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

4.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在制度设计上加强社会统筹,完善补充性个人账户,鼓励多元化的养老金投资理财方式,以及优化养老保险的管理和服务。

三、建议和对策基于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参保意识和参保率;2. 调整养老金标准,确保养老金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4.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制度设计和管理服务。

四、结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待遇水平,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调整养老金标准,改善投资运营管理,并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这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全面、稳定和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蚌政〔2015〕18号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蚌政〔2015〕18号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蚌政〔2015〕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经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5月8日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巩固和拓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强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二章参保范围第三条凡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章基金筹集第四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差异与统一

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差异与统一

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差异与统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乡居民养老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与统一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差异原因、差异带来的问题以及实现统一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的原因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发展机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城市居民养老金的缴费基数和待遇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养老金的缴费基数和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2.制度设计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缴费,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薄弱,政府财政补贴有限,导致农村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3.城乡居民户籍差异:我国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上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更加稳定和丰厚,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少。

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差异。

二、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带来的问题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不公平: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城市居民享受较高的养老金待遇,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待遇不平等。

2.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由于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很多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3.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也加剧了城乡人口流动问题。

由于城市居民养老金待遇相对较高,很多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迁往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

三、实现城乡居民养老金统一的路径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问题,实现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金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缩小城乡居民养老金差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解读政策与优化方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解读政策与优化方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解读政策与优化方向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严重,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着许多挑战,政策与待遇之间的差异问题仍然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优化方向。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原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因此他们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缴纳的保险费用则相对较少。

其次,城乡居民的养老观念和习惯也存在差异。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程度较低。

最后,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居民覆盖范围、待遇计算方法以及经办机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二、政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解读政策在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政府针对农村居民制定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财政补贴和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等途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其次,政府鼓励城市居民参加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此外,政府还推动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支付机制,对于具备条件的城乡居民可以在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账户之间进行转移和结转,从而缓解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问题。

然而,政策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解决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不够到位,导致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仍然较低。

其次,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仍然有限,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说,仍然依赖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

最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支付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一体化。

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

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

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待遇问题的存在分析入手,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以及实施的可行性。

一、问题的存在1. 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明显: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农村居民的待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养老金发放标准较低,很难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与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关。

2. 养老保险缺乏灵活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乏灵活性的问题。

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过于僵化,没有顾及到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这使得一些特殊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比如一些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年后无法获得相应的养老金。

3. 养老金支付困难: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支付面临的困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导致养老保险资金的支付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解决对策1. 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倡导公平公正,根据居民的缴费情况和个人需求确定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从而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

2. 考虑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解决养老保险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应该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农民工、城市低收入者等,应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他们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 建立养老金支付机制:为了解决养老金支付困难的问题,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养老金支付机制。

比如可以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将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支付工作由金融机构承担,通过金融工具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及时支付,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三、实施可行性1. 加强政府支持: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相应的支持。

浅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养老保险论文-保险论文

浅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养老保险论文-保险论文

浅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养老保险论文-保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生产社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日渐现代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与农村;社会差距;未来方向一、城乡养老的现状对比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来比较,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在城镇开展并逐步完善,国家承担一部分财政责任,城镇大部分劳动者都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能够维持参保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金稳定且可靠。

而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大部分地区农村施行效果不理想。

此外,资金主要由个人缴纳为主,实质是农民自我储蓄、保障水平很低。

城乡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二次元性。

再从城乡养老保障水平来比较。

我国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障水平已经比较高,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较完善的多层次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开展过程中强调以农民自身力量来保障,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制度的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从城乡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来分析,自从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管城市的社会保障事务,结束了以往城镇“多头管理”的局面。

而农村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还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

不同的保障项目属于不同部门管理。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实行县级统筹的,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而且由于分散管理,基金被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现实情况目前农村仍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

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耕种土地的不断减少,单纯的土地养老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需求。

家庭养老随着家庭结构的缩小,家庭保障功能明显弱化。

从制度设计方面来分析。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制度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该制度过于强调个人自助,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而政府扶持集中体现在乡镇企业职工参加的养老保险中,大部分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享受不到这个优惠措施,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无法体现互助共济的特征,不具备社会保险的含义,而较多地体现出商业保险的特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养老保险的普及情况调研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仍存在差距。

在城市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80%以上,而在农村地区,参保率仅为50%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缺乏参保的意识和能力。

二、养老保险待遇的公平性问题调研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一方面,城市地区的养老金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也较大。

这种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加大了城乡差距。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调研发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且,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较低,导致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高投资收益率、增加参保人数等。

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次调研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1.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意识和能力。

2. 提高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水平,缩小城乡养老金差距,实现待遇公平。

3. 推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多元化,提高投资收益率,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养老金的滥用和浪费。

5.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实现全面保障。

总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居民的老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范文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范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安徽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数据发布机构。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定的变动趋势。

总体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且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然而,在具体年份和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差异。

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

2. 政策因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农村扶贫政策、农业支持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等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 社会因素: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安徽省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和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蚌埠市居家养老现况、困境及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蚌埠市居家养老现况、困境及对策研究

DOI :10.16675/14-1065/f.2019.07.027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蚌埠市居家养老现况、困境及对策研究□周忠旺,李雅蕾,吴博伟,王楠,关屹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和养老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机构养老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我国面临的养老形势越发严峻,居家养老随之产生。

分析了蚌埠市居家养老的现况,根据蚌埠市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问题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7-0051-02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1蚌埠市居家养老现况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及精神关爱服务。

居家养老的形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另一种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人可以被托付到服务中心,享受日托服务[1]。

居家养老符合我国现实的国情,可满足人们的基本养老需求。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见表1,出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同步的情况。

采用居家养老方式,能实现各养老方式的优势功能互补,并且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表1反映了我国老龄化的整体趋势。

截至到2017年底,蚌埠市381.24万人中,有60.99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蚌埠市人口总数的16%。

其中,市区总人口114.88万人,19%左右是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21.87万人。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显然,蚌埠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严重。

蚌埠市是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1997年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在蚌埠市60.99万老人中,有92%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5%的老年人选择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选择入住机构养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区域差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区域差异

contents •引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概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目录contents •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区差异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区域差异问题逐渐凸显,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区域差异对于保障老年人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030201研究内容与结构3. 现状分析4. 影响因素分析5. 对策建议研究内容与结构6. 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结构01养老保险定义养老保险特点养老保险基本概念与特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试点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推广阶段完善阶段缴费标准参保人需要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分为不同的档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参保范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范围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

待遇享受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0103城乡间待遇差距明显地区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差异分析01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02城市间待遇差距大地区间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差异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参保率较高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就业机会多,居民参保意识强,参保率相对较高。

农村地区参保率低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收入较低、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参保率普遍较低。

城市地区的养老保险服务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包括经办机构覆盖率、服务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

农村地区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的经办机构和服务人员数量较少,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服务质量相对较低。

城市地区服务水平较高地区间养老保险服务质量的差异分析VS0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地区财政投入的差异影响地区人口结构的差异影响政策实施力度大的地区,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保障程度高,养老保险待遇相对较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异与合理性探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异与合理性探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异与合理性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参保对象的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则主要面向农村居民。

2. 缴费方式的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采取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缴费基数,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则采取固定缴费标准。

3. 待遇水平的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原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1.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2. 缴费能力的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工资总额计算的,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相对较低,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关。

3. 政策设计的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存在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更加完善,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等;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相对简单,只有基础养老金。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合理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1. 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经济相对发达,职工的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 缴费能力差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城镇职工的收入相对较高,因此缴费基数相对较高也是合理的。

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采取固定缴费标准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 政策设计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设计更加完善是为了满足城市职工的需求,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设计相对简单是为了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参保范围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城市地区,由于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普遍存在,参保人员相对较多。

而在农村,由于农民自谋职业和非正规就业的比例较高,参保范围相对较窄。

2. 缴费标准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标准也存在着差异。

在城市地区,由于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缴费标准相对较高。

而在农村,由于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缴费标准相对较低。

3. 待遇水平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亦存在差异。

在城市地区,由于工资水平较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

而在农村,由于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低,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

二、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差异的因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由于就业机会多、平均工资水平高,参保人员较多,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对较高。

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较低,参保人员相对较少,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2. 政策规定政策规定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由于城乡发展差异和居民收入差距,国家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政策。

政策规定中的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差异产生影响。

在城市地区,由于公民的社会意识相对较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参与度较高,因此城市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完善。

区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

区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

区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

然而,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制度设计的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在实施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差异实施效果。

一、经济效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在经济效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由于城市居民通常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稳定的职业,其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额度较高,相应地也能享受到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而农村居民的个人缴费额度较低,养老金待遇也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在养老金支出方面的差异。

其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在财政支出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由于城市居民的个人缴费额度较高,其养老金支出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国家财政的压力相对较小。

而农村居民的个人缴费额度相对较低,养老金支出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国家财政压力较大。

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经济运行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二、社会效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在社会效益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由于城市居民的职业稳定,退休后往往可以继续从事兼职或者创业,以增加收入来源。

而农村居民大部分依赖养老金生活,相对而言,社会效益较低。

其次,由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较高,缴费年限较长,养老金待遇相对较高,能够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并提供一定的福利。

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较低,缴费年限较短,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在经济效益方面,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具有较高的个人缴费额度和财政支出,相应地享受到较高的养老金待遇;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计划则收到经济收入水平和财政支出的限制,养老金待遇较低。

在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居民由于职业稳定和兼职创业的机会较多,社会效益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则更依赖养老金生活,社会效益相对较低。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8•【字号】蚌政办[2012]20号•【施行日期】2012.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蚌政办〔2012〕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蚌埠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依据《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蚌政〔2012〕3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

第三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政府主导与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条本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由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区经办机构)、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具体经办,村(居)委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协助办理,实行属地化管理。

第五条市经办机构负责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参保信息与公安等部门信息的核对、个人账户建立管理、参保人员缴费计划的核定及与代扣代缴金融机构之间缴费信息的传递、待遇核定与支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和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归集至基金收入户和审核报批、综合统计、信息化管理,对区、乡镇(街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指导、培训、监督和考核。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实施意见个别条款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身保险
【发文字号】蚌政[2012]96号
【发布部门】蚌埠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8.07
【实施日期】2012.08.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个别条款的通

(蚌政〔2012〕9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蚌埠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的批复》(皖城乡居保〔2012〕4号)要求,现对《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蚌政〔2012〕30号)个别条款进行调整,原对应条款同时废止,《
1 / 1。

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研究

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研究

06
提升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提高保障水平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养老需求。
合理确定养老金待遇水平
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养老金 待遇水平,确保居民基本生活。
建立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保险领域。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改革
01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并轨,转移接续机制
02 实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顺畅转移和接续,保障
居民的养老权益。
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改革
资金筹集
养老保险资金由个人缴费、集体 补助和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其 中政府补贴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待遇支付
参保居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养 老金待遇与个人缴费档次和政府 补贴标准相关。
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
行政管理
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实行政府主导、部门 协同、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
经办服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缴费 管理、待遇支付等具体经办 服务工作。
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 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全程 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 效使用。
信息化支撑
安徽省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保 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 省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业务 协同。
03
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 障水平现状分析
政府对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和补贴政策是保障 水平的重要支撑。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创新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蚌政[2012]30号【发布部门】蚌埠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3.16【实施日期】2012.07.01【时效性】部分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部分失效依据】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个别条款的通知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蚌政〔2012〕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全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9〕13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7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基本原则:(一)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二)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政策引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三)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四)坚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一致的原则。

第三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按本实施意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具有本市(县)户籍;(二)年满16周岁(不含全日制在校学生);(三)不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和农村居民。

第四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基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制度目标,本文首先对蚌埠市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对蚌埠市养老保险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蚌埠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的路径依赖。

最后借鉴其他地区统筹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就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模式、水平、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待遇;待遇差距;蚌埠本文为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项目编号:201610378058)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2月17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

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缓冲器”,是缩小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经济正在经历着由高速发展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虽然导致养老金的上调额度有所减少,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并没有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养老保险机制因城乡经济差距过大表现出不公平发展态势,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改革。

因此,研究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并解决好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下,国内一些省市如广西、北京、上海等已提出行之有效的养老金调整办法,部分地区养老金总体涨幅超过了6.5%,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合理调整机制,这对改善安徽省城乡养老保险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以蚌埠市为对象的专门性研究更加欠缺。

本文以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具体分析蚌埠的实际情况,构建蚌埠市未来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设想,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使其更具公平性和互济性。

从现实意义来看,第一,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可以减少养老基金不断上涨的压力,减少财政赤字,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能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实现中国梦。

二、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养老保险待遇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

和俊民、杨斌(2013)提出,为实现养老保险体系的改进,有必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责任的作用,对城乡居民加以引导,尽量提高其缴费档次水平,积极推进养老保险体系保障水平增长机制的建设,综合各方面因素,如当地物价、居民消费能力等,对养老金待遇进行调整。

杨阳(2014)提出,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有助于降低经办管理成本,并提高体系的运行管理效率。

温秋玉(2015)指出,应大力推进养老金增长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共享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

何书凯(2015)指出,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够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将城市和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发展,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还能够发挥养老保险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

彼特·鲍泰利指出社会保障的建立需要不断加强法制与监督机制的建设。

迪斯尼(Disney,1985)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必须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加以管理。

理查德·杰克逊(2004)指出,在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为应对严重的养老危机,会使得已经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大。

(二)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学界对城乡统筹视角下养老保险待遇差异仍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及具体的应对建议。

很少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问题进行具体可行性分析,以地市级为对象的专门性研究更加缺乏。

这些不足使本文研究成为了必要。

三、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现状概述目前,蚌埠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采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

拥有本市户籍,除在校学生外的16周岁以上的市民,均属于参保范畴。

处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外的城乡居民,和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要想参保,需在户籍地办理。

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补贴、缴费补贴所需资金,市辖区由市、区两级财政按3∶7比例承担,各县由县、区财政承担。

四、缩小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蚌埠市持续优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有效改善了城乡养老保险存在较大落差的状况,但在促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研究□文/周杰(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公共/财税《合作经济与科技》No.3x2017 166--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政策覆盖不全面。

养老保险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根据人口统计调查结果,目前蚌埠市流动人口多达90多万,占蚌埠市总人口的25%,而流动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是外来农民工。

外来农民工是蚌埠市服务业与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但是蚌埠市目前并没有相关的针对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设立的法律,蚌埠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本市户籍,大多数外来农民工并没有其他的参保方式,这使得大量外来农民工的养老成为了很大的问题。

(二)城乡养老保险法治力度不够。

我国通过法律形式来保障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时间不够长,而地方政府以法律形式规范养老保险工作更加缺乏,致使蚌埠市目前城乡养老保险还存在着征收基数不统一、违规人员与企业处罚力度不透明、灵活度缺乏等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权威性。

(三)城乡家庭财力基础不一致。

由于蚌埠市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农村居民收入低,经济条件有限,使得参保数额不高,甚至有的贫困家庭根本无法承担缴费压力,这部分群体就被排除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从而不能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依”。

(四)部分群众参保意识淡薄。

我国传统的孝道根深蒂固,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由子女来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不需要交纳所谓的养老保险,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自己无关,殊不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每一个公民切身相关,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五、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借鉴(一)国外实践经验的借鉴。

英国是最早尝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国家。

二战以后,英国短时间内即完成了全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为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

然而,经济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爆发,使政府不得不通过调整私人养老金功能,降低公共养老金占比,推行“公平”原则,对养老金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延迟养老金发放年龄等方法,确保养老金精算平衡目标的达成。

在长期改革之后,英国所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做到了多支柱、多层次的保障,还表现出机构设置科学、制度规划合理的特点,不管在制度可持续性上,还是在给付充足性上,都居于世界前列。

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从诞生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20世纪80年代,在筹资模式上,逐步以“积累制”取代“现收现付制”,同时,以“缴费确定型模式”逐步取代“待遇确定性缴费”,自1999年起,将新型养老保险机制推广至整个国家,主要分为公共基础养老金、工作单位养老金以及商业养老金三个层次。

瑞典在总体上遵循城乡一体化思路,虽然在养老金保障水平等方面有着城乡差异,但这种差异是非常小的。

就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日本当前的情况较为复杂,表现出基础多、部门多、层次多的“三多”特性。

日本由三方即国家、雇员、雇主共同分担养老金所需经费,且同时设有老年福利年金、养老金两种养老机制,其中,前者每年需投入18万日元费用,但无需受益者承担保险费。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在长达50年的演进历程,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整体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迅速完善并成长起来,对我国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实践经验的借鉴1、郑州。

从2015年1月1日起,为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含退职人员,不含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者)。

调整办法为:(1)定额调整,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5元;(2)挂钩调整,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2.5元。

缴费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的0.5%计算增加。

2、上海。

自2015年开始,对各类养老人员,如城乡(镇)按月领取养老保险者、城镇企业退休职工等,放宽养老金发放额度,具体规定如下:将2015年底前每月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协议领取养老金的市民的基础养老金额度提高105元。

将2015年底前每月根据“镇保”相关协议领取养老金的市民的基础养老金额度提高170元。

2015年底前正常退休的企业职工,每月根据城镇养老保险相关协议享受基本养老金的,2015年将对其养老金领取额度进行提高,具体办法是和养老金水平、本人缴费时长相关联,增加绝对额,适度照顾高龄者。

六、改善蚌埠市城乡养老保险存在较大落差现状的建议(一)促进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化发展。

政府应当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城镇与各乡村,全面考察蚌埠城乡养老保险情况,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求,出台能得到群众认可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灵活调整政策,不断调整相关的工作方案,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符合人民的需求。

(二)发展城乡经济,增加人民群众收入。

充分利用蚌埠市资源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就业,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好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保积极性。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宣传内容,积极组织集中的宣传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利用蚌埠市的电视台、报纸、电台重点报道最新出台的养老保险政策,使广大居民了解政策的最新动态,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四)提高养老保险经办能力。

加大对经办机构人员的政策培训力度,让他们熟悉最新政策,从而提高服务意识与业务素质,吸引更多城乡群众参加养老保险,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对养老保险办理流程的监督,使其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与完善城乡养老保险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加强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1]和俊民,杨斌.中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问题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13.11.[2]杨阳.城乡统筹视角下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4.[3]温秋玉.张家港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4]何书凯.三亚市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5.[5]社保新闻.蚌埠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2016.12.14.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