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优秀教案
《氓》的教案(优秀8篇)
![《氓》的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ec5a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a.png)
《氓》的教案(优秀8篇)氓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关注诗歌的细节描写。
2、掌握“比兴”手法。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挖掘文本。
课堂安排:学生自主探讨,教师适当点拨。
第一课时:一、导入,然后教师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一遍,不清楚的字音查字典,然后齐读两遍。
三、对课文注释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解说和补充。
四、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五、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总共六个章节。
设问:1、能否删去诗歌第三第四节?这两节记叙很少更多的是抒情和议论。
删去这两节对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没有影响,但会使女子的形象没有那么丰满,削弱氓和女子性格特点。
(第三节写了女子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地位,告诫年轻姑娘吸取教训。
第四节是女子痛斥氓的负心行为。
)2、能否将诗歌的第三第四节调换到其它位置?不可。
此处用了“比兴”手法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第三第四节起到过渡作用。
第二课时:一、《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常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美貌,然而这篇文章用桑叶来比喻女子,为什么不用桃花呢?后文有斑鸠吃桑椹,以此来暗喻女子为爱情而痴迷。
女子回娘家的途中吟唱这首哀伤的歌,在途中她刚好看到了桑树,触景生情。
(以实景起兴的例子,在《诗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大家熟悉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以眼前实景为发端起兴的。
)二、诗歌第四节是女子对婚后生活的回忆,痛斥男子的负心,抒发了怨愤的心情。
可是有一句话似乎多余,至少用在此处显得突兀。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歌中共有三次提及“淇”水。
找出来并分别说说用意。
第一次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里的淇水应该就指河名,反映姑娘对氓的情谊,依依惜别之情见于行间。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4e2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3.png)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1.1.2 分析《氓》的诗歌结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1.1.3 掌握诗歌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的情感内涵。
1.2.2 学会欣赏《氓》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1.2.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抗争精神。
1.3.2 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1.3.3 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氓》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背景。
2.1.2 诗歌的结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1.3 诗歌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2.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情感内涵的解读。
2.2.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
3.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4 欣赏教学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氓》的背景、作者,激发学生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4.4 案例分析:分析诗歌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4.5 欣赏教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课后作业5.2 收集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5.3 调查现代社会的“氓”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b2e2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1.png)
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关于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氓》试讲教案5篇
![《氓》试讲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cd6e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5.png)
《氓》试讲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氓》试讲教案5篇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计划,也是教师的智慧结晶,在教学计划中,教案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氓》试讲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氓教案优秀教案5篇
![氓教案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84e2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e.png)
氓教案优秀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氓教案优秀教案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等,教案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氓教案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氓教案优秀教案7篇
![氓教案优秀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1712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d.png)
氓教案优秀教案7篇教案使教师在授课时有条不紊,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讲解,教案的编写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氓教案优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氓教案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
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一)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
活动记录表oo所用材料√或X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二)二次操作: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
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氓教案优秀教案篇2一、活动背景:我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较常见的颜色:红、黄、蓝、绿等,为了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我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宝宝们还认识了粉红、橘黄、淡蓝、青色,还初步尝试使用渐变的涂色方法来作画。
高中语文《氓》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氓》教案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c692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语文《氓》教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氓》的内容。
2. 分析并欣赏《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深入理解《氓》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对“氓”的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氓》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分析《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探讨《氓》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1. 《氓》的古文理解和背诵。
2. 分析《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深入探讨《氓》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氓》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2.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文献。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氓》的内容。
2. 了解《氓》的背景知识。
3.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氓》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内容理解与背诵(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氓》,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氓》内容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供一些背诵的技巧和方法。
三、分析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氓》中的语言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第二课时四、深入探讨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或段落。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作者对“氓”的看法。
3. 教师引导学生从现代的角度出发,评价作者的观点。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氓》的背诵和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氓》的主题和重点。
可以设计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氓》的内容理解和背诵第二部分:《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氓教案优秀教案最新5篇
![氓教案优秀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9b4b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8.png)
氓教案优秀教案最新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氓教案优秀教案最新5篇教案在书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氓教案优秀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氓》教师教案范文
![《氓》教师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5857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8.png)
《氓》教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意象和意境。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能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这首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高雅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诗中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氓》这首诗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其基本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探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翻译《氓》这首诗,巩固所学内容。
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改进空间,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氓》诗歌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氓》的背景资料、注释、译文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86fd5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6.png)
《氓》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氓》的内容。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了解《氓》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氓”的深刻同情,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关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氓》的诗意和主题思想。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三、教学难点1. 对《氓》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氓》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氓》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提问:“氓”在诗中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氓》,理解诗的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僻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2)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淇水”、“岸边柳”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进行深入剖析。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5. 小组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诗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氓》的诗意和价值。
7.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氓》。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氓》的情况以及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14cd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0.png)
《氓》教案(5篇)第一篇:《氓》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熟悉诗歌内容;清楚人物形象。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2.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1.第一课运用诵读法,改写民歌熟悉课文故事情节。
2.第二课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一、导入淇水边的爱情——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
翻开《诗经》,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清澈柔媚的河流旁上演过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
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三千年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我们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幻灯片)二、由淇水讲解情感的变迁,梳理情节。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1.学生朗读(注意四言诗歌二二拍的节奏)2.梳理字词音用法意义。
(幻灯片)3.学生思考淇水问题,梳理情节,形成板书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
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
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載言。
”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
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
高中语文《氓》教案范例
![高中语文《氓》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645c3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高中语文《氓》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氓》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点;(3)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解读文本;(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体会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并背诵《氓》;(2)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难点。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2)理解并运用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3)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氓》的背景及作者;(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氓》,熟悉文本;(2)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和难点;(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和朗读。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内容,概括主题思想;(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讲解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友善等问题;(3)激发学生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正确认识。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重点字词和难点;(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氓》;2. 整理并总结文中的重点字词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字词掌握情况等;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氓》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古代文化氛围。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d0bc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9.png)
《氓》教案(5篇)诗经》,《氓》教案(高一必修篇一诗经》两首,《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梁小嫦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和本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选自《诗经》的诗作--《氓》。
关于《诗经》的诗作,我们并不会太陌生。
我们初中的课文中,有什么课文就是选自《诗经》?《关雎》、《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还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不是?2、那关于《诗经》,大家又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呢?(利用《名师面对面》的资料链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印了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是各地歌谣,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导入:《诗经》中有大量爱情题材的诗作,如我们学习过的《关雎》、《蒹葭》。
氓的教案优秀6篇
![氓的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e4be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2.png)
氓的教案优秀6篇《氓》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疏通文意,把握主客感情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深入研读文章议论部分理解体会蕴含的人生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和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理性思辨走出悲情,从而体会学习苏轼客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文意疏通,还记得最后老师问大家为什么欣赏喜欢苏东坡,你们说苏轼特别有人格魅力。
那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通过《赤壁赋》我们又能感受到东坡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二、整体感知1.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回顾文意,读完之后请3位同学翻译复述,巩固对文意的理解。
2.快速默读文章,提问文章中主客感情的变化,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3.同学们很容易找到“喜——悲——喜”这一感情变化脉络,但是从“悲——喜”这一变化的缘由即文章第四段内容学生可能会忽视掉,这时教师通过设问点拨“客先悲后喜是因为什么文章第四自然段作者说的话对客有何作用”明确这里是主对客的开解。
三、深入研读1.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出主客第一次喜是因为什么,通过学生自由发言找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等文本内容,并进一步概括出“月夜泛舟、飘仙之乐”。
2.提问“客为何而悲主是如何开解他的”并让学生按照语文学习小组进行10分钟的讨论探究,教师这时巡视指导,结束之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补充讲授。
小组1: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但今天在哪里呢,悲“人生无常”。
小组2:像浮游寄生于天地,像沧海一粟般渺小,羡慕长江无穷,哀叹自身“生命短暂”。
小组3:作者用月亮和水“变”与“不变”指出万物如果我们用变的角度看,那么天地间的东西不到眨眼的功夫都在变;但是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比如我们的生命就像水和月亮不曾消失一样,可以永存,那这样我们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再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没有什么是绝对属于谁的,但是这清风和明月,耳朵听到就是声音,眼睛看到就是景色,没有人可以禁止你,你拥有也是无穷的,这些都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你和我都可以共同享用。
氓原文教案6篇
![氓原文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3389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0.png)
氓原文教案6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适当的练习,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氓原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氓原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通过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理解本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前朝治世殃民之事揭露康熙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构思。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沉浸: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松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特色等资料。
课堂交流,教师总结重点:蒲松龄字号、作品类型、艺术特色。
2、学生熟读全文,借助工具书,通解全文。
按照教师课前提示的实词虚词列表进行归纳整理。
课堂上分小组汇报成果,教师梳理总结,要求学生课后上交此项作业。
3、学生通读全文,彻底解决疑难词句。
具体进程是:①交代应解析怎样的词句、语段;②简略提示解析方法;③逐一解析一批词句、语段;④词句、语段解析小结。
关于应解析词句、语段的交代:应选择比较典型的。
所谓比较典型,是指:a有疑难,但课本未加注;b课本虽有注,但有别解;c反映一种词法、句法、修辞法,便于举一反三。
具体选析哪些,由同学提出,教师确定。
关于解析方法的提示:a有辞书作依据;b联系语境揣摩;c联系旧知识比较、拓展;d 联系课文中其他词语顺带解释。
具体做法是学生先答问(较长语段试译)然后教师点拨。
二、作业:1、思考课后题。
2、完成练习册。
三、教后记:第二课时一、学生齐读全文,理清情节,教师帮助梳理体验: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2、指名一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氓》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氓》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abbd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3.png)
《氓》教学设计(精选12篇)《氓》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的难字难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3.了解赋、比和兴的详细内含和写作手法。
4.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5.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把握《氓》中的难字字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难点]1.了解赋、比和兴的详细内含和写作手法2.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设想]首先讲解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在同学们熟识诗的基础上谈谈诗的写作特点,以便让同学们把握肯定的写作方法,另外,还要通过诗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用具]老师备课系统[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痴情女子负心郎,是诗人创作的母题。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对之进行过阐释,我们今日阅读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感受作品的震没和恒久的生命力。
体会、品尝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二、《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1、“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爽质朴,民歌情调深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学问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2、“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由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唱歌,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整体把握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氓》优秀教案
![《氓》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4a1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e.png)
《氓》优秀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氓》这首诗。
3、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4、引导学生探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和情感变化。
2、难点(1)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2)理解《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情和婚姻的话题,如“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爱情和婚姻是美好的?”从而引出《氓》这首诗。
2、介绍《诗经》简单介绍《诗经》的基本知识,包括其成书年代、内容分类、艺术特点等。
让学生对《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氓》打下基础。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4、疏通文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诗歌,遇到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做好标记。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5、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男主人公又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女主人公是一个善良、勤劳、忠贞,但又在婚姻中遭遇不幸的女子。
男主人公则是一个虚伪、自私、粗暴的负心汉。
6、探讨情感变化(1)让学生找出诗歌中能体现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句,并分析其情感变化的过程。
《氓》教案优质5篇
![《氓》教案优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f395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3.png)
《氓》教案优质5篇《氓》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习按颜色分类教学目标】知道将同一类物品按颜色属性分类教学重点】强调按物品的颜色属性进展分类教学难点】不受其它属性(大小/外形/长短等)干扰教具预备】dvd、魔法城堡,才智果及篮子、人物图、音乐磁带、海洋球、积木、塑料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上节课的vcd内容二、根底认知1、观看动画片(vcd)到其次关完毕2、教师提问:大力士的其次关是什么?1)教师示范重复其次关内容2)在黑板上让小朋友上来重做按颜色进展分类可以重复2轮或分3组同时进展分类竞赛教师在教案过程中要留意语言强调颜色的特性:这是红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黄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绿色的,放这个果篮里。
三、稳固练习指导小朋友完成同步练习p17-20四、嬉戏与拓展1、海洋球回家:把小朋友分成3个组,每组n人,每组一筐红黄蓝3色混合的海洋球,进展分类竞赛。
2、操作活动:供应积木/卡片/塑料片等玩具,指导小朋友按颜色进展分类操作。
五、总结总结:小朋友今日我们学会了按颜色进展分类,闯过了大力士阿诺的其次关;下一次我们就要闯大力士阿诺的第三关了,小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氓》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对成长中不同的照片的比拟,初步理解“成长”,激发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体会自己成长的乐趣!3、通过活动体验和同伴沟通的乐趣。
活动预备:自己的成长照片人手一份、教师制成长成长档案册人手一本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谁?”幼儿大胆猜想!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成长?”(1)教师引导幼儿“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儿猜想!假如猜对了,该幼儿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2)教师:“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么不一样呀!”“咱们再找找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比一比,你们自己照片上的宝宝都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发觉自己在成长中的不同。
《氓》教学设计(精选6篇)
![《氓》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0d7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7.png)
《氓》教学设计(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量,下面是我整理的《《氓》教学设计(6篇)》,快快拿去用吧!《氓》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常识,培育同学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力量。
2、反复朗读并把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育鉴赏作品中共性鲜亮的人物形象。
重点:1、熟背本诗,把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共性鲜亮的人物形象。
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㈠导入:(放录音)让同学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老师:今日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㈡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㈢引入《氓》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公平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公平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㈣指导诵读放录音:第一遍,提示同学留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同学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㈤词汇把握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无—毋说—脱等等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以为泣涕子贿宴)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
2、理解《氓》的故事梗概,识别赋比兴等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注释读懂本诗,培养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2、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小的时候都喜欢读童话吧?我想问一下,白雪公主被王子救起来之后,她们怎么样了?睡美人被王子吻醒之后呢?她们结婚了,从此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但是现实是这样的吗?有时候现实并不像童话一样美好。
我们的老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诗经两首》中第一首,大家齐声说,《氓》。
是念meng 吗?不是流氓的mang吗?(不是)解释氓:这个字在古代念meng,是男子的通称。
[板书“氓”]
(二)解题(引导学生回忆初中了解的并适当补充)
大家对《诗经》并不陌生了,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雎》和《蒹葭》。
我找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诗经》,其他同学都听仔细了,如果他有哪些地方遗漏了,一会儿补充一下。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三)、诵读课文
古人读诗谓之“吟”“咏”,首先我们通过朗读的方法来品味《氓》。
1、放录音(第一遍),ppt展示课文,用异色字体标注注音的字,让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音,并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3、个别同学朗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讲述整个故事
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了个初步了解,谁能告诉我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明确:《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
根据这个同学的讲述,同学们划分一下层次,并说理由。
2、划分层次。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讲解时按照下面分法讲)
[明确]1-2段为第一层:恋爱,3-5段为第二层:婚变,6段为第三层:决绝
3、分层讲解:
(1)第一层:恋爱
A、个别同学朗读此部分后,个别学生翻译并用四个词概括这段的四层内容。
[明确] 相见定情送别约期
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蚩蚩”,忠厚老实
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
男主人公:(想象)生气
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明确]氓:急噪任性
姑娘:温柔体贴痴情迁就男子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C、个别同学朗读此部分后,个别学生翻译
D、提问: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明确]:第二章前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姑娘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E、最后终于迎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明确]“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结束。
F.提问: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如何?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哪些性格?
[明确]:感情基调:热情、幸福;性格:纯洁、善良、痴情、信守诺言。
(板书)
G、齐背第一部分
(2)第二层:婚变
A、第三章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B、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
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B、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引导第四章)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结婚后的“氓”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蚩蚩”到现在的“暴怒”,给女主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C、提问: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讨论)
明确:来自娘家兄弟的嘲笑,“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可以联想到可能母亲已去世,无人倾诉,从某个意义上说,也反映出哪个时代的人的爱情观。
(4)提问:再来看看,女主人公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女孩子们可要注意学习了。
明确:“于嗟女兮……”提醒女孩子不要被男人的花言巧语迷住,不要沉迷于男子的爱情。
(5)提问:第二段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
败的原因,这一段感情基调怎样的?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感情基调:怨恨、沉痛;性格:任劳任怨。
(板书)
学生试背诵
(3)第三层:决绝
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A、看来,还是孔子说得好啊,“过犹不及”,爱情也一样,接下来看看最后一章,看看女主人公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有没有凄凄惨惨凄凄?(没有)从哪里看出,反映出她性格哪方面?((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明确]:决绝地分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出她刚毅不屈,对丈夫遗弃毅然离去,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清醒、刚烈的。
(板书)
B、这一段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五)总结及引导背诵
1、总结:《氓》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赋”“比”“兴”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不失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指责。
2、以下面的线索为提示,指导学生背诵。
相见—定情—相送—约期—相思—结婚
桑叶起兴—呼吁
桑叶起兴—回忆婚后生活—回家被耻笑
回忆:昔日—现在—做出决定
(六)、布置作业
1、查找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的含义
2、将《氓》改成现代文,可以加入合理想象
3、预习《采薇》
(七)板书:
恋爱婚变决绝
感情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理智刚烈
女子的性格:温柔多情坚强
氓的性格:老实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