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具有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争论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治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学问目标把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根底等根本学问;把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根本理论与应用学问。

〔二〕力量目标初步把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力量,取得电工〔中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维护修理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及英语三级〔以上〕证书和一般话二级乙等证书。

在具备根本根底理论和专业学问的根底上,重点把握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1、政治素养:坚持四项根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养:具备肯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养:具有安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养: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学问力量要求表学问构造根底理论学问专业理论学问技能根底学问技能专业学问主要支撑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论与数据统计、电路根底主要支撑课程: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支撑课程:计算机文化根底、有用英语、就业指导、工程制图根底主要支撑课程:电子测量技术根底、微波与天线技术、微机掌握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力量构造学习力量专业力量沟通力量创力量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力量。

培育方式或途经:开展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自学和培训,规定学生取得相应证书等。

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学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具备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和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类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2.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创新性产品;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可以担任管理和决策职务。

二、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教学为主课程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基础,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教学内容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紧扣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2. 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1.电子学课程电子学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核心基础学科,它涉及电子元器件、电路、系统、信号与系统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相关知识。

2. 模电课程模拟电路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学生需要掌握运算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设计和调试方法,以及常用的电路分析工具。

3. 数字电路课程数字信号是现代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描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新型电子产品设计需求。

4.通信原理课程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理论,学生需要掌握基本通信理论、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原理等知识,以便更好地研发高性能的通信产品。

5.信号处理课程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必修的重要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算法和应用、图像处理、语音处理,以及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处理技术,为他们未来的制定电子产品方案打下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控制术 大型 PLC
小计 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
开发 小计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劳动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小计
总 学
其中
理实 论践
技 能 考
考 核 方
学 分
时 学 学 核式数
时时
64 32 32 √ 试 4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一二 三四 五 六
4
24 32 560
00
35
12 16 7
. 专业资料 .
..
..
..
专业方向课( A:计算机控 制技术、大型 PLC等)、专 业方向课( B: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等。
. 专业资料 .
..
..
..
表 4: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其中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实 践 学
16 12 4
查1
1
小计
416 276 140
26 9 9 6 1
选修课
64
4
02021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16 48 √ 试 4 4
02015 C语言程序设计*
64 32 32 √ 试 4 4
02042 高等数学 (1)
64 64 0
试4
4

02043 高等数学 (2)
64 64 0
查4
4

业 02073 电路分析 *
基础、嵌入式系统项目开
发)等。
( 1)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公共选修课(文科类、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高质量、高素质、有创业精神,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生产、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具有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应具有如下能力: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的基本能力。

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测试、控制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和电子产品营销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体育、军事和审美的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审美训练的合格标准。

3. 做到“三个适应”:一适应——适应岗位。

学用一致,专业对口。

二适应——适应基层。

在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基层能安心工作,热爱本专业,又乐于吃苦和干一番事业的信心。

三适应——适应发展。

毕业后适应科技进步,做到既有前劲,又有后劲。

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应能够适应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从事具体生产或生产管理工作。

2.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或研究单位从事设计、研发或设计管理工作。

3. 从事电子产品的营销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诚信意识
03
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要求学生诚实守信、遵
守学术规范。
文化素质培养
拓宽知识面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 域,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开设外语课程和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 国际视野。
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
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既懂科技又懂人 文的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管理
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建 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安全保障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学生的实 验安全意识。配备专业的实验指导老师,确保学生在实践 过程中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 实践能力培养 • 综合素质培养 • 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01
引言
培养目标
掌握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识;
数据结构与算法
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培 养良好的程序设计和问题求解 能力。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
学习至少一门高级编程语言,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
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03
实践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 领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2)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进行科研和工程设计;(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协作;(4)具备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通信原理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工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与通信安全等。

这些课程将深入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通过电子信息工程实验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习和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实训,让他们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参与实际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毕业设计(1)选题要求:毕业设计选择实际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提供学术和技术指导。

(3)实践能力要求: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论文撰写和答辩:学生需按规定要求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向导师和评审委员会展示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

六、质量保证为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平台。

(2)增加实习和实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是指研究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建立和应用信息系统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加速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2.具备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有国际化眼光和思维,能够适应国际化工程实践和国际化合作。

3.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实现和管理中发挥创新作用。

4.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能够组织和管理多人、多领域的工程项目。

5.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崇高的工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EDA技术等。

2.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3.电子信息工程综合课程:包括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理论等。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人工智能、光电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等。

5.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工程实践、书面报告、毕业设计、实习等。

三、教学方法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和维护等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门人才: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制版;3、具备一定的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从事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实践课程: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电路设计实习、通信网络实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综合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素质、外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实验是本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的另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和专业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旨在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实训,培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专业技能: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技能,包括电路设计与调试、模拟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设计与调试等方面的技能。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科研实践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组中有效地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三、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1)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物理基础:大学物理等。

(3)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4)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C语言等。

2.专业课程:(1)电路与信号处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2)通信工程: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等。

(3)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等。

(4)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3.实践课程:(1)实验课程:电子电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

(2)科研实践:参与电子信息工程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实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涉及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具备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修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四、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2、专业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3、实践课程: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设计竞赛、生产实习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选修课程。

五、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质量监控1、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2、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审查制度、答辩制度等,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3、就业情况监控: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制度,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社会评价,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七、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以期为相关院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和特点1.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培养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丰富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知识,具有问题识别与分析能力、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1. 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重视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在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基础知识。

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数字通信、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网络等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应该还设立相关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环节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真正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外活动在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设学生科研项目、技术讲座、实验竞赛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701)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系统的信号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和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信息产品的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EDA技术及应用、DSP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电子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3)具有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能力;(5)熟悉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不断发展并深入,成为了当今社会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专业之一。

然而,如何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的1.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工程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

3.培养掌握纵向、横向高水平与其他工程领域交叉融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三、学科体系1.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等。

这些核心课程构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

2.子类专业课程为了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深化和分支发展需要,可以提供相关的子类专业课程,比如:RF电路和系统、光通信技术、VLSI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

3.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而非单纯的附带教育。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实现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各行业的实际情况,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题设计、毕业论文实践等。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专题设计中,学生需要独立设计、制作和调试一个小型电路或者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针对培养具备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

它依托于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上,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

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2.培养具备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进行创新研究的人才。

3.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3.工程实践: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法:1.知识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例分析、案例研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实验实践:开设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工程实践等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意识。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师制度:建立专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方向上的规划,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指导。

四、培养环境:1.实验室设施: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2.项目平台: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平台,与社会环境进行衔接。

3.学习资源:建设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书籍、论文等学习资料。

五、评价体系:1.考试评价: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

2.实验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成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知识目标掌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基本知识;掌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基本理论与应用知识。

(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能力,取得电工(中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维护维修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及英语三级(以上)证书和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在具备基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三)素质目标1、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质: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三、招生对象与学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四、课程体系简介(一)公共基础课01毛、邓、三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完整、系统、深入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和信念。

02思修与法基主要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03形势与政策主要突出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二是国内外重大形势与政策;三是学生所学专业、行业、地区及就业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既有“育才”功能,又有“育人”功能。

04实用英语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在加强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进行英语日常生活、工作会话,处理一般涉外业务信函。

课程主要内容以热门话题为中心,均由听说、阅读、语法、翻译、写作、巩固和提高六个部分组成。

05体育主要内容为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排球、羽毛球等,通过体育课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情操,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06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文字录入,操作系统WindowsXP,办公软件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与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操作应用。

07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主要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08线性代数、概率与数据统计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与特征向量和二次型。

线性代数和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及处理各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有力工具。

09专业导论主要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所含主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0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是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现阶段地区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

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

(二)专业基础课01电路基础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阻电路、磁场及其与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电容器及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正弦交流电及其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信号与系统概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

02模拟电子技术全书由半导体二级管、半导体三级管、放大电路基础、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应用、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八章和附录组成。

本书以应用为目的,用工程观点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概念的叙述,提高实用性;加强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03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

04C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内容有C语言的基本知识及程序设计结构;数组和函数的概念;C语言的预编译处理及应用;结构体、共同体、位运算及文件的相关内容;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实用的项目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05高频电子电路高频电子线路是模拟电子线路的一部分,是无线电技术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是从事无线电工作的工程人员必备的基础理论。

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电子器件和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与主要参数,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根据学习目的要求,独立地组织实施实训,会处理实训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实训报告;掌握实训的规范化操作,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

06工程制图基础主要内容有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投影,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07AutoCAD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2010基础,绘图基础知识,绘图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复杂图形,对象的选择和编辑,文字、表格的创建与编辑,尺寸标注,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三维实体,图形的输入输出与Intetnet功能,AutoCAD绘图综合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utoCAD2010的主要功能,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08Protel主要内容为:中文Protel 2002原理设计环境、原理图设计工具、原理图设计方法,中文Protel 2002电路板(PCB)设计环境、布局和布线知识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和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方法及基本操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软件的能力。

09彩电原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视传送图像原理、全电视信号组成及发送、彩色电视编码与解码原理、高频调谐器、中频通道和伴音通道、PAL解码器、行同步和场同步扫描电路、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及其附属电路、电视机电源和系统控制电路、整机电路分析以及数字电视原理和平板电视。

其中,数字电视原理介绍了数字电视概念、视频编码及数字电视机的组成原理,反映了当前电视技术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岗位就业能力。

10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容主要有矢量分析和场论,电磁场的物理量及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静电场与恒定电场,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宏观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三)专业核心课01信号与系统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述、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及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识别和信息重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

02计算机网络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互连及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基础Internet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等。

通过该门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常用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互联网络服务管理和维护等网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用。

03微波与天线技术主要内容: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波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打好基础。

04微机原理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8086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80X86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结构、微机中断系统和DMA控制方式、微机接口及其应用、单片微处理机、A/D和D/A转换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微机原理并初步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05微机控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各种应用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输出通道接口技术;人机交互接口技术;常用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微机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数字PID控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组态控制软件;微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各种应用技术。

06信息理论与编码主要内容为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保密信息理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