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5.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课题:5.5.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授课时间: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疾病防治。
4、细菌、真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5、学会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等。
重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疾病防治及细菌、真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疾病防治情景引入: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细菌和真菌有一个新的认识。
定向自学:1、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___或___。
2、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___,可以把淀粉分解为___,如曲霉;有的真菌可以把___转化为酒精并产生___,如酵母菌。
有的细菌含有的酶则能够把_____转化为乳酸,如___。
3、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___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发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___,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
____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______。
另外制醋要用____,制酱要用_____。
可见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___和___。
现在酿酒可以用___(制酒用的菌种),做馒头或面包可以用_____,这些都能在菜市场上买到。
4、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___和___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____,并在食品中____和____,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____。
5、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____和___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____和____。
如:可以用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冻法等方法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6、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但有些____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______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5.5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新旧衔接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或走进当地的科技馆、天文馆等,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用途,并进行操作和观察,请按用途列举望远镜的类型有:玩具用望远镜、军用望远镜、、等。
根据用途,你联想到了什么:?预学新知1.教材P132图5.5-2中的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当于,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
2.视角的大小跟、有关,视角越大,人眼看到的“物体”越大。
3.制作与图5.5-2原理相同的望远镜,取放大倍率为2倍,选用目镜的焦距是10 cm、直径是4 cm,物镜的焦距是cm,选取的物镜比目镜的直径要大一些,成像质量会更好,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和调试望远镜。
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了解教材图5.5-2开普勒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知道视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放大倍率。
2.(重点: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动手进行探究、设计、制作、调试简易望远镜。
3.(难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观察校园内远处的物体,通过交流、评估,改进简易望远镜,使成像效果更好,并进行展示。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或尝试制作其他不同类型的简易望远镜。
认识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体会这一历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课堂任务1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1.(体验)了解和记录两块凸透镜(焦距不同)的焦距分别是cm、cm,两手一前一后分持凸透镜,用眼睛观察远处的物体,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放大且清晰的像,另一同学用刻度尺或卷尺等测出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并记录为cm,估测放大的倍数是。
2.根据以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1)观察图甲,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固定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同一个物体,离眼睛的距离越近,视角越大,离眼睛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这就是物体看起来近远的原因。
(2)图乙是望远镜的光路图,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5.5点击新材料——导学案
课 题5.5 点击新材料——导学案 科 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一些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2、通过了解新材料的一些知识,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重点 了解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一些特点。
学习难点新型材料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巩固1、物体单位体积的____ __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
3、根据vm =ρ变形得到___________,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v m =ρ变形得到___________,可以计算物体的体积。
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kg/m 3,1cm 3纯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
4、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 3,锯掉一半,则剩下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
5、同一个物体也有多种属性,例如用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能说明铜的 比铝块的大,铜和铝都能用来做电线,说明他们都是 ,铜和铝做成的电线外面都包有塑料说明塑料是 。
二、自主学习1、1m = n m 1nm = m2、新材料(1)纳米材料:纳米是 单位,大小为 m 。
当材料的微粒小到 尺寸时,材料的 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比如纳米陶瓷材料可在室温下任意弯曲;纳米复合材料对光的反射率低,能吸收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层。
(2)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 ,比如 。
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二极管具有 的属性。
半导体应用广泛:小到电子表、数码照相机、电视机;大到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
(3)超导材料:对于某些材料,当温度降至一定低温时,其电阻会 ,电流几乎通行无阻,材料的这种特性称为 。
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宽广,若用它来输电能够 。
必修二5.5向心加速度 导学案
§5.向心加速度——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5.向心加速度——问题导读使用时间:3月4日——3月5日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知识回顾】1、线速度的定义式:2、角速度的定义式: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4、什么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5、指出下图的三个力中哪个力是合力,哪些力是分力:F1F2F3【问题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20—22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匀速圆周运动中由于在不断改变,所以也是变速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指向,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
这个加速度叫做。
可以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导出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a n=把代入,能够得到角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a n= 。
§5.向心加速度——课堂导学姓名 班级一、复习力和运动的关系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 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
⒉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处于 或做 运动。
⒊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 ,即改变速度的 或(和) 。
⒋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 的作用。
小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二、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分析阅读课本P20“思考与讨论”,回答其中的例1,例2。
例⒈ 答:例⒉ 答:小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总是指向 。
三、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概念⒈向心加速度及其方向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 ,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用符号 表示。
⑵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时刻变化,所以向心加速度是变量.............................。
5.5 平方根 (导学案)
5.5 平方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平方根的定义。
2 掌握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及性质。
(重点)3. 会开方运算二、学习难点:开平方运算三、导学流程:(一)情境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正数x,满足x2=a,那么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实际上:当x是一个负数是,也满足x2=a ,例如:22=4 (-2)2=4 那么-2叫做4的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平方根。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142页.143页.完成下列题目:1、平方根的定义是如何叙述的?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_2、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简便方法吗?3、0的平方根是_,负数没有平方根,也就是说:当a<0时a没有意义。
4、1-x中,x的取值范围怎样确定?5、-2、2、±2分别表示什么意义?6、开平方与平方互为_运算。
写一写你的疑惑:(三)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成果1:正数a的平方根由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表示为±a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成果2:-2表示2的平方根中的负的,2表示2的平方根中的正的,叫2的算术平方根,±2表示正的两个平方根。
小巩固:课本P145练习.习题1.2(四)精讲点拨:例2.点拨: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关键是看被开方数的大小,被开方数大,数就大。
出示例3. 若1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2-点拨:二次根号下的被开方数须是非负数。
例4.已知∆AB的三边为a.b.c,且满足1a+b2-4b+4=0,求c的取值范围?-点拨:1-a +(b-2)2=01-a ≥0, (b-2) 2≥0 ∴1-a =0 . (b-2) 2=0∴a=1 .b=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 1<c<3小巩固: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256 (2).(-18) 2 (3).81(五)课堂小结:平方根:概念;性质;开平方解题方法技巧: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的,要熟记1-20的平方。
(六)达标测评:1、化简2)3(-的结果是_。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5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意义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5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意义引言分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其四则运算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分数四则运算不仅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关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导学案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定义和运算规则: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 培养计算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进行分数四则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联系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分数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分数四则运算的概念首先,介绍分数四则运算的定义,即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解释每种运算的基本意义,例如加法和减法涉及分数的合并与分离,乘法和除法则涉及分数的扩大与缩小。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则1. 分数加法和减法:讲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强调在进行异分母分数运算时,必须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规则进行运算。
2. 分数乘法:阐述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中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3. 分数除法:介绍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
强调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三、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展示分数四则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在分配食物、计算时间、测量长度等方面,分数四则运算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则。
2. 练习与巩固: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3.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分数四则运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概念和规则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2019秋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5.5簿_含答案
第五章病毒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病毒的发现和种类1.病毒的发现: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知识点2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3.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4.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知识点3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危害: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
如禽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
6.益处:(1)接种疫苗来预防某些疾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接种的物质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2)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3)在基因工程中,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病毒的发现和种类1.埃博拉(Ebola)病毒因发现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流域而得名,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
该病毒属于(B)A.无脊椎动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知识点2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2.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关系密切的塞卡病毒近年再次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C.个体微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D.利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和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项错误。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5容积和容积的计算(导学案)
5容积和容积的计算项目内容1.一个长方体的高是3.5分米,底面积是40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得到长、宽、高的数据分别为:5分米、4分米、3分米。
(1)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如果这个水箱装35的水,那么水箱中的水有多少升?分析与解答: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升=( )立方分米1毫升=( )立方厘米(1)求这个水箱的容积,实际就是求水箱内部的体积,列式为( )立方分米;(2)装有3的水,即水的体积是水箱容积的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 )法计算,列算式为( )升。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
只有里面是空的才能够装东西,才能计量它的( )。
4.1升=( )毫升。
5.一个游泳池从里面量长是50米,宽是8米,往池中注入960000升的水,这池水的平均深度是多少米?6.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里装有一些水,水深6厘米,将水全部倒入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这时水深多少厘米?温馨提示知识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相关知识。
答案:1.40×3.5=140(立方分米)2.1 1 (1)5×4×3=60(2)乘 5×4×3×35=363.相同 容积4.10005.960000升=960000立方分米=960立方米960÷50÷8=2.4(米)6.10×10×6÷(15×5)=8(厘米)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新人教版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三、课堂小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区别。(5min)
四、课堂反馈:(in)
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2、望远镜:
(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
A、④和⑤
B、②和⑤
C、④和②
D、②和⑥
5、小莉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侧,为了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她应把被观察的物体()
A、向左侧移动B、向右侧移动C、向上侧移动D、向下侧移动
C、凹面镜
D、凸透镜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
3、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____镜。
4、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到最大倍数,应选择的镜头为()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一、课前导学——自主学习(10 min):
显微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病毒教案(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比如新冠病毒识别侵染黏膜细胞,破坏人的呼吸系统。
戴口罩预防感染。皮肤细胞就不会被侵染艾滋病毒专门侵染人的免疫细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有的能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能促使细胞膜打开。使病毒吸附和感染宿主细胞
八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
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单元课题
第五章 病毒
主
备
人
教学目标
1、说出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和繁殖、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学生结构功能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健康负责珍爱生命的社会责任
重点
病毒的结构
难点
病毒的繁殖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
【探究二】病毒的生物属性
病毒的结构、繁殖
1.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对这么小的病毒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识病毒。(向学生展示电镜下的病毒图片以及模式图,不同的病毒图片),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生物(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细胞结构图,说一说病毒结构有何特点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病毒的认识制作病毒模型(制作要求如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慧眼识“株”
1.请同学们观察上图,哪个植物是正常的哪个是患病的?(烟草花叶病毒病烟草和正常烟草图片对比图)
这个植株的病叫烟草花叶病
2.请同学们思考:同等水肥条件下,造成植株不健康的可能 原因?
3.3.给你一个各类材料均由的实验室,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请同学们写下来,两分钟)4.病毒是否可以进行培养呢?要培养它首先我们要认识他,今天我们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然后再来解决病毒是否能培养的问题。
5.5 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导学案
5.2 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复习巩固:1.y=kx+b(k≠0),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2.一次函数y=-x+2与,x轴交于(,),与y轴交于(,),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3.一次函数y=2x+1,当x 时,y>0;当x 时,y=0;当x 时,y<0。
学习过程:一、情境创设1.二元一次方程230--=是否可以写成y是x的一次函数的形式?如果能,x y这个一次函数是。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反之,一次函数=-能否写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23y x2.既然二元一次方程230=-的形式上可以互化,那么y xx y--=与一次函数23方程230=-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以二元一次x yy x--=的解与函数23方程230=-的y x --=的解为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与一次函数23x y完全相同。
3.一般地,一次函数y kx b=+图象上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kx y b-+=的解为-+=的;以二元一次方程0kx y b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 kx b=+的上。
二、讨论见课本P161一般地,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一个,那么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例题教学例1、(见课本P162例)⑴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的步骤是:①转化:把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②画图象:分别画出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③写坐标:把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写出来④写出解:把交点坐标改写成方程组的解例2、已知一次函数0.5 2.5y xy x=-+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两=+和1图象的交点为P。
⑴求A、B、P三点坐标;⑵求S△PAB四、练习:课本练习五、小结 (课外作业:补充习题、基训)当 堂 检 测1.已知一次函数35y x =-与27y x =+的交点P 的坐标为(12,31),则方程组3527y x x y =-⎧⎨-=-⎩的解为 。
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导学案
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3、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2、探究串、并联电流规律用到的器材有3、分别画出串、并联的电路图。
【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探究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后假设:设计实验:把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依次接在图中的a、b、c三点(如图甲乙丙),分别测出电流I a、I b、I c。
再改接不同的两个灯泡重复上述实验。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
用数学式表达是探究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将电流表依次接在L1支路(图甲),L2支路(图乙),干路(图丙)中,分别测出L1、L2和干路的电流I a、I b、I c。
再改接不同的两个灯泡重复上述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用数学式表达是二、知识总结1、实验中一般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是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例题讲解:例一: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数据分析表格,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分析:任何一个数据记录数据的表格都应该有单位,此表格无单位;实验探究不能只测量一组数据,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
解答:此表格存在的问题是:数据无单位;测量次数太少。
【巩固提升】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接在A处电流表的示数接在B处电流表的示数。
2、有一种节日彩灯由20只小彩灯串联而成,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为 A.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时()A、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B、通过B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C、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4、如图,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I d B、I a<I b C、I b>I c D、I c=I dA、I【课后反思】。
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二生物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导学案
1 第五章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课标导读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二、问题导思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实例?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原理?规律?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人类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生态缸制作的注意点?
三、例题导练
1.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 .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3. 对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B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C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D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物理5.5向心加速度第1课时导学案
第五节向心加速度
掌握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
掌握向心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 = = = = 、向心加速的方向
)对公式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D.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垂直于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2、甲.乙两物体都做圆周运动, 甲球的轨道半径是乙的两倍,1min内甲球转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关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B.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
C.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成像
D.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
2.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时,它的成像情况是()
A.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的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
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三棱镜D.凹面镜
【收获与反思】
学习流程
完善
一、课前导学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分别是什么?成像特点分别是什么?
2.显微镜的用途是什么?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分别是什么?
3.望远镜的用途是什么?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分别是什么?
二、课堂导学
学点一:显微镜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显微镜物镜相当于一个,成、的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像再次放大,成、的像。
A.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透镜,也可以是面镜
B.望远镜的目镜观察的是物体第二次成像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5簿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096生物精选
病毒【感悟学习目标】:1. 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 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
3.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重、难点】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9—92页,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一、病毒的种类1.发现: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首次用______显微镜观察到_________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3.分类: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三类。
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1.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举例:(1)有害:由病毒引起的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有利:人们用接种的方法,预防由引起的天花。
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5分钟)1在下图上填上相应的结构名称细菌病毒: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三、【畅谈收获】(3分钟)四、【习题跟踪】(6分钟)1、下列人类的疾病中,哪一项不是由病毒引起的? [ ]A.艾滋病B.乙型肝炎C.肺结核D.小儿麻痹症2、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人,患艾滋病的很多。
说明艾滋病病毒很容易由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空气 B.水 C.血液 D.接触3、下列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为 [ ]A.流感 B.枣疯病 C.猪瘟 D.足癣4、关于病毒的生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能独立生活B.自己能制造有机物C.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里D.腐生生活5、观察病毒的形态通常使用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低倍光学显微镜 C.高倍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6、病毒生活在 [ ]A.空气中 B.清水中 C.生物体表面 D.寄生细胞内7、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称为________________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学习目标(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体会证明中辅助线的作用,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质疑,体会转化与化归思想。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养成严谨、规范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及应用。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三、学习过程:1、情景导航:有些地板的拼合图案如右图,它是用正方形的地砖铺成的。
那么,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形呢?为什么?活动三、抢答题1、在△ABC 中,∠A = 80A = 80°°,∠B =60B =60°°则 ∠C =2、在△ABC 中,∠A=40A=40°°,∠B=∠C ,则 ∠B =3、在△ABC 中,∠A = ∠B = ∠C ,则 ∠B = 5、已知:如图,则∠A 等于( )A.60A.60°°B.70 B.70°°C.50 C.50°°D.80 D.80°°ABCD60°130°4、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活动四、拓展提升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任意四边形。
求证:∠ABC+∠BCD+∠CDA+ ∠DAB=360DAB=360°°四、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2、数学思想方法:ABCD:: 4ABC D60°130°60°°EDCB A6.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如图所示,BC ,BC ,BC⊥⊥AD,AD,垂足是垂足是C,C,∠∠B=B=∠∠D,D,则∠则∠则∠AED AED 与∠与∠BED BED 的 关系是关系是( ) ( ) A. A.∠∠AED>AED>∠∠BED B.B.∠∠AED<AED<∠∠BED BED;; C. C.∠∠AED=AED=∠∠BED D.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无法确定2.2.关于三角形内角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三角形内角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三角形内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180°;°;°;B. B. B.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6060°°C. C.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60°;°;°;D. D. D.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B. B.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C. C.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D. D.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 4.4.△△ABC 中,∠A+A+∠∠B=120B=120°°,∠C=C=∠∠A,A,则△则△则△ABC ABC 是( ) A. A.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B. B. B.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C. C. C.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D. D. D.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5.5.在△在△在△ABC ABC 中,∠A-A-∠∠B=35B=35°°,∠C=55C=55°°,则∠则∠B B 等于等于( ) ( ) A.50 A.50°° B.55 B.55°° C.45 C.45°° D.40 D.40°° 6.6.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是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是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是( ) ( )D CBAA. A.钝角钝角钝角B. B. B.直角;直角;直角;C. C. C.大于大于6060°的角°的角°的角D. D. D.大于等于大于等于6060°的角°的角°的角 二、填空题1.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_. ___________.2.2.在△在△在△ABC ABC 中,∠A:A:∠∠B:B:∠∠C=1:2:3,C=1:2:3,则△则△则△ABC ABC 是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3.3.在△在△在△ABC ABC 中,∠A=A=∠∠B=110∠C,C,则∠则∠则∠C=_______. C=_______.4.4.在△在△在△ABC ABC 中,∠A+A+∠∠B=120B=120°°,∠A-A-∠∠B+•B+•∠∠C=•120•C=•120•°°,•,•则∠则∠则∠A=•_______,•A=•_______,•A=•_______,•∠∠B=______.5.5.如图如图如图,,在△在△ABC ABC 中,∠BAC=90BAC=90°°,AD ,AD⊥⊥BC 于D,D,则∠则∠则∠B=B=B=∠∠________,________,∠∠C=C=∠∠________.6.6.在一个三角形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个钝角个钝角个钝角,,至少有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个锐角个锐角个锐角. . 三、计算题 1.1.如图如图如图,,已知已知::∠A=A=∠∠C. 求证求证求证::∠ADB=ADB=∠∠CEB.E DCBA2.2.如图如图如图,,在△在△ABC ABC 中,∠B=30B=30°°,∠C=65C=65°°,AE ,AE⊥⊥BC 于E,AD 平分∠平分∠BAC,BAC,BAC,求∠求∠求∠DAE DAE 的度数的度数. .ED CBA3.3.如图如图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已知∠AEF=30AEF=30AEF=30°°,∠BCF=28BCF=28°°,求∠求∠EFC EFC 的度数的度数. .E FDCBA四、如图四、如图,,一块梯形玻璃的下底及两腰的一部分被摔碎一块梯形玻璃的下底及两腰的一部分被摔碎,,量得∠量得∠A=120•A=120•A=120•°°,•,•∠∠D=105D=105°°,你能否求(B=2PD A。
5.5病 毒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病毒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概述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及复制的繁殖方式,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阐明病毒的分类。
2.科学思维:比较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异同,发展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病毒的模式图,小组合作制作病毒结构的模型。
4.态度责任: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体会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形成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探索精神。
任务一:探究病毒的发现史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1.病毒的发现2.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______________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3.病毒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小,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任务二:探究病毒的结构和种类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是三种病毒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病毒结构简单,由[①]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②]________组成。
2.病毒不能________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内。
根据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尝试将以下病毒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艾滋病病毒②烟草花叶病毒③新型冠状病毒④萝卜花叶病毒⑤大肠杆菌噬菌体⑥流感病毒⑦绿脓杆菌噬菌体⑧郁金香碎色病毒动物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植物病毒:_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细菌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任务三:探究病毒的繁殖和生活方式根据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靠_______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________________,制造出新的病毒,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
2.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_______。
3.【生活链接】冬季流感频发,外出回来后,最好对衣服也进行消毒,你能说出原因吗?任务四: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x04025导学案
科目数学年级四备课人魏建刚课题《小数的写法》课时安排 1
审核人史云生使用时间2013.4.8 学
习目标1、使学生会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数值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写法。
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
导学流程
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1、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同桌互相
做游戏)
找学生完成,
学生评价
汇报交流,并
适当点拨引
导。
合
作探究出示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
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
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独立思考,小
组内交流巡视
指导,并适时
点拨。
展
示
交
流
补充: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你想提醒同学要注意什么?
互动评价、适
时点拨、纠错
巩
固
练
习
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零三七一千零二点零五
五点八九四百点五八
达
标
检
测
一、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
一?
二、判断题:
1、12.8和12.8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
样。
()。
2、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
变。
()
3、908的未尾添上两个“0”,数的大小不变。
()
五、写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8分)
83.6元 4.32米 5.08千克
0.82米
明确任务、测
评反馈、及时
矫正
盘点
收获
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
主完成,然后
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