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十)
旅游环境容量
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旅游感知容量和旅游资源容量的异同
• 旅游资源容量,就是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 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旅游感知容量是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 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 大量。
• 实际上,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也主要是考虑旅游者感知 的满足程度,即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旅游场 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合理容 量事实上同旅游感知环境容量为同一数值。
以接受的; • 对管理的结果进行检测是必要的,由此
可以确定这些行动是否有效。
基本内容
• 研究的缘起 •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 应用研究
2.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自然容量
基
生态容量
设施容量
本
旅容
物质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游量 环 境
社会容量
旅游感知容量 接待地社会容量
容 量非
• C为旅游区经济容量
中国旅游者基本消耗表
3.7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 旅游地在某一时候的容量,是旅游地的 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设施容量、 地域社会容量中的某两个或一个决定的。
• 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是从各个景 区的容量和景区间连接道路的容量和得 来的。
旅游地容量测算公式
• T为旅游地容量; •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 Ri为第i景区内道路容量; •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数; •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旅游环境容量
关于“旅游环境容量”
•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为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是 旅游环境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指特定时间内特定 旅游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最大值。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幻灯片1旅游地理学主讲:关英敏幻灯片2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幻灯片3本章主要内容●研究进展概述●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幻灯片4第一节研究进展概述●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其实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另一方面,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验质量。
幻灯片5国外研究概况●1963年,拉佩芝首次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但未作深入的研究。
●到了70年代,关心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人逐渐增多,发表了相关论文和著作。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旅游组织的专题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讨论旅游容量与旅游饱和的内容或专门的研究报告。
幻灯片6中国研究概况●对我国各种类型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流控制措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但在我国,只有少数旅游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研究,园林和城市建设部门的少数学者和规划人员在工作中也涉及过这一问题。
幻灯片7第二节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一、基本容量● 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的生态容量。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幻灯片8二、非基本容量●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幻灯片9第三节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一、基本空间标准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通常是人或人群,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如船、车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第八章环境容量
二、非基本容量
•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 旅游合理容量也称为旅游最适容量、旅游最佳容量 • 旅游极限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也是最终旅 游接待容量 • 达到极限容量,即饱和了,因此极限容量值也称为 饱和点。饱和又分为季节性饱和和非季节性饱和两 种情况
•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 既有旅游容量是旅游地当前的接待容量, 又称实际旅游容量、已开发旅游容量 • 期望旅游容量又称规划旅游容量,旅游地 未来某时间所具有的旅游接待容量。
• 一般地,我们把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的个 人空间值作为旅游感知容量计算的基本空间标准
Cp =
A
σ
=
1
σ
A = KA
T T Cr = Cp = K A T0 T0
式中: 式中: Cp为时点容量; 时点容量; 日容量; Cr为日容量;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σ为基本空间标准; 为基本空间标准; 为基本空间标准 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每日开放时间 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开敞空间 行政和中心 服务
海水浴场设施基本空间标准
• 中国大陆标准(单位:m2/千人) 设施 更衣室 保存室 净身室 管理室 仓库 厕所 停车场 公共浴场 20-40 10-20 15-30 5-10 10-15 5-10 100-150 专用浴场 100-200 包括在更衣室内 50-100 30-50 30-50 包括在净身室内 500-1000
二、中国研究概况 • 旅游环境容量 • 旅游环境承载力 • 实证研究。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 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 • 根据各种容量的属性,可以将旅游环境容 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
第八章 旅游容量
3.正确把握旅游推销的时机和力度 旅游推销和宣传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资 源开发基础上,应该考虑推销和宣传的成本和 后果把握好时机和力度。 4.在旅游活动筹划中须包括防止旅游超载的措 施 在旅游活动筹划中,应该制定预防旅游超 载与饱和的应急预案。 5.妥善解决发展旅游和当地居民间的矛盾 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便L 交通堵塞、物价上涨等)应该扩大基础建设和 发展生产解决,吸纳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增加 居民收入。
第四节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
的应用
一、旅游饱和、旅游超载与影响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 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超出 极限容量值是旅游超载。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是金和空间特点可 以将其分为入下几种情况: 1.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长期性饱和与超载与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 超载。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1.践踏后果。2.对水体的影响。3.噪声。4.对 设施的影响。
三、旅游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维持旅游地的自然生态质量 1、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能很快消除 旅游者因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 消极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于游客所产出的污染物能 够完全吸收与净化。
F0
ST
i 1 n
n
i i
P
i 1
i
F0:旅游的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量 Pi:每位游客1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A
KA
T T Cr Cp K A T0 T0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十)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课题与课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理(4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概况,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构成,掌握旅游环境容量测定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包括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难点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知识要点:(1)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概况(2)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3)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4)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概述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旅游发展观更替频繁,依次经历了“无烟产业-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作为判断旅游活动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有关研究在世界旅游研究中是争议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研究和应用上的难点,就在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解释,也在于建立一系列可靠的经历值,以用于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实际操作。
一、国外研究概况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 E. Forest,1838)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的。
他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量有一个最大值,动植物的增加相应也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数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环境容量”。
20 世纪60 年代,由于旅游的大众化发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涌向旅游地,导致了部分旅游地拥挤不堪,不仅旅游者不满意,而且旅游环境也遭受了破坏。
因此拉佩芝(Lapage,1963)首次提出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即,一定时间内某一旅游地接待的游人数量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水平,并使绝大多数旅游者满意。
随后,美国学者韦格(Wagar,1964)在其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中明确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他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产品品质的游憩使用量。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 二、旅游容量的研究进展
1963年拉佩兹(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 念,一些旅游规划人员和旅游学者渐渐地意识到旅 游地接待的游客量在一定时间内应有一定的限度, 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的水准,并使绝大多数游客满 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旅游组织开始了 由旅游容量与旅游饱和的内容或专门的研究报告。 旅游容量概念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得到 应用。旅游容量所涉及的资源、区域经济、和社会 环境自然生态和旅游者各个方面也都有大量的研究 和数据作为使用的数据和参考。
➢ 1.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旅 游效果的条件下,景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量。
➢ 2.旅游资源生态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自然生态不至退化 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3.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接纳 的旅游活动量。
➢ 4.旅游地域社会容量:旅游接待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 风俗民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 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 1.有计划地分散旅游客流 明确旅游超载原因,有计划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散客流。提高供给 能力外,最普遍的做法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平抑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 2.旅游客源的多方位化 不同的客源出游时机不同,旅游目的地也不同,因而根据旅游客源的多 元化特点,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有效地防止旅游超载与饱和现象。大道 从宏观上分流。
二、非基本容量
➢ 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和外延,导出一 系列其他的容量的概念,是旅游规划的可用工具。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从管理角度提出 来的。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从时间的意义上区 分的,又称实际旅游容量、已开发旅游容量。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二、国内研究概况
背景:
1、我国近代旅游产业起步晚,国家的旅游政策 主要关注国际旅游接待;
2、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 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导致国内旅游绝对 量的快速膨胀;
3、原有的旅游产业基础薄弱,供给与需求的矛 盾突出,老旅游地大都难以扩大容量,新旅游 地的开发速度远远低于旅游需求的增长速度, 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尖锐。
基本容量
包括5种类型,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1)旅游的心理容量
这是需求方面唯一的一个容量概念。 即游客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 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 旅游感知容量。 2)旅游的资源容量 在保持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 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的生态容量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 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非基本容量
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化与外延。这些 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比基本容量概念应用得更多, 是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直接可用的工具。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旅游极限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旅游地 域接待的容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饱和。饱和 分为季节性饱和和非季节性饱和。 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最适容量、旅游最佳容量。
研究进展:
1、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探讨;
[1]刘振礼,金健.特定区域旅游规模的研究[J].旅游论丛,1985(2): 26-29. [2]保继刚, 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87,7 (2):32-36. [3]周公宁.论风景区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J].建筑学报,1992(11):50-53.
2、对旅游环境容量理论的深入研究;
第八章第一节旅游容量的定义和类型
谢彦君(1999):旅游容量是指 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 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旅
游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游人容量是指
容 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
量 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
的 含 义
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 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
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 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
社
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 会
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 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承
载
量
空间承载量
最大承 载量
设
施
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 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承
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载
量
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 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 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旅游景区容量
是指景区内各景点的容量 与景点间道路容量之和。
旅游地容量
旅游区域容量
是指各景区容量同景区间 道路容量之和。
是指区域内各旅游地容量 之和。
三、突破旅游容量的几种形式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 的时间与空间特点
1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
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
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 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量
的 内
旅游社会容量:是一种建立在社会价值观、道德习俗、宗教
容
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社会规范基础上的量值。
划
分
旅游经济容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上由经济发展的
第8章 旅游容量
i 1 i 1 m p
Di S i
i 1
n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 i旅游景点容量;Ri为第i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数、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第三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及其宏观意义 Stephen W. Boyd在其“旅游、国家公园与 可持续性”一文中比较清晰地描述了可持续 发展思想所经历的演变过程(见图表8-3)。 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有四条 基本原则是贯穿始终的。一是总体规划和决 策思想;二是强调保护生态过程的重要性; 三是强调保护人类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必要 性;第四点,也是永续发展的核心和立足点, 是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目前的生产率能持续到 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代或几十代。
2、旅游生理容量
包括了旅游者的直接旅游心理容量和旅游目的地居 民的相关旅游心理容量。
3、旅游社会容量
是一种建立在社会价值观、道德习俗、宗教信仰、 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社会规范基础上的量值。上 述范畴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相对稳定性、普适性及 其对社会成员的约束性,就使它们构成了该社会形 态中成员用以衡量其他人行为方式适宜性的依据。 旅游社会容量是衡量作为旅游互动行为主要方面的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彼此在社会价值观诸方面 能够达成谅解的极限值。
多年来作为指导我国旅游开发实践的一些理 论与政策,正经受者旅游开发实际效应的检 验,面临着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念的挑战。这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 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 产业” “旅游资源主要是由可再生性资源组成的, 而旅游消费又基本上是‘感觉消费’(或 ‘精神消费’)的过程,因此,旅游资源不 存在耗竭的问题” “旅游业是单一性产业”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辅学资源
碧峰峡景区内设计别致的标牌
劝诱性质的景区标牌(峨眉山景区,报国寺附近)
• 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国各景区旅游容量 的管理以控制游客数量为主,以解说系统 和营销等手段为辅。
• 在控制游客数量方面,以价格调节为主。
•
谢谢大家!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主要内容
• 一、基本概念 • 二、环境容量的构成 • 三、环境容量的测定 • 四、环境容量管理的应用
研究背景
• 无烟工业成为污染产业,旅游活动中负面影响产 生并扩展
• 面临环境污染、资源退化、道德沦丧、社区关系 紧张等,国外开始关注游人规模同旅游目的地发 展之间的关系。
•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黄 金周期间。
吉普赛人
旅游景区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
• 最佳容量
最大容量
Cr
A•
KA
Cr
T T0
•
Cp
•
K
•
T T0
•
A
•
C T /Ta A/ Aa
饱和与超载
• 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拥挤
1.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时空特点
•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及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及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及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 6.饱和与超载
• 理论上,旅游景区接待的容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 饱和,超出极限容量成为超载;
• 实际管理中,达到最佳容量时为饱和,超出最佳容量 时为超载。
二、旅游容量构成及测定
• 1、旅游资源容量 • 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
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 的旅游活动量。
第八章_旅游环境容量
某单位利用者(人、车、船等等)所占用的面积(设施量) ②测定方法 1)在不同时段测定具体某景点(区)的实际旅游者人数
2)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当时密度的看法
3)比较、分析得到的结果
19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我国的基本空间标准(参照北海市旅游规划)
各国、各民族、各生活环境的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要求不一 我国采用欧美的标准:古园林20米2/人,山岳观景点8米2/人 根据不同景区的景观和开发条件,分别采用相应的估算方法 1)线路容量指标 2)面积容量指标 3)时间容量指标
周期性——要采取一定措施
短期——偶发性和周期性 长期——城市且文化古迹及人工吸引物 局部性——区域内可以调整
整体性——需要区外协作
31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③后果
重大后果是出现安全问题
一般后果是旅游者体验下降
生态后果是环境遭受破坏
1)践踏后果 踏实土壤,踩死植物,磨损建筑物 2)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对以水为特色的旅游地破坏最甚 3)噪声污染 吓走动物,破坏平衡,降低体验 4)设施破坏 设施加快损坏,或毁坏
以景区、景点的日周转率计算,如: 浴场:3.0次/日 公园绿地:日周转率为2.0次/日 水上运动:日周转率为6.0次/日(快艇)
23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旅游资源容量的量测
要求知道的条件: 每个旅游者的最低空间标准 平均每人每次利用旅游资源的时间 每天开放旅游资源的时间 旅游资源实际能容纳旅游者的空间面积
25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旅游环境容量
F0 : 扩展性生态日容量;
Pi : 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Si : 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
Ti : 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
Qi : 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污染物量;
n: 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精品课件
问题:计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旅游生态容量
污染物 粪便 废水 固体垃圾 悬浮固体
精品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床位类型 供应能力 (个)
星级酒店
300
正规宾馆
600
家庭旅馆
400
旅游地容量
定义: 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民情风俗、生活 方式和社会 开化程度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m
p
TDi Ri C 其中
i1
i1
n
D i S i i1
T : 旅游地容量;
Di : 第i个旅游景区容量; Si : 第i个旅游景点容量; Ri : 第i个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 : 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非活动区接纳人员;
精品课件
1990年黄山 旅游活动区容量5000人; 旅游接待区容量5000人: 则:黄山总容量为1万人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
饱和与超载
定义:旅游地(景点)的游客量达到其极限容量为饱和,超过极 限容量为超载
饱和与超载类型 ●周期性与偶发性; ●长期性与短期性; ●空间整体性和局部性;
旅游生态容量
定义: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
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只有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才存在
n
n
S iTi Q i
F i1
旅游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2009-07-05 14:35:00| 分类:经验and心得|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
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一)旅游环境容量测算1、测算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
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3)安全卫生原则。
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2、测算方法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1)面积容量法:C=A×D/a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课题与课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理(4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概况,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构成,掌握旅游环境容量测定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包括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难点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知识要点:(1)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概况(2)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3)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4)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概述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旅游发展观更替频繁,依次经历了“无烟产业-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作为判断旅游活动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有关研究在世界旅游研究中是争议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研究和应用上的难点,就在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解释,也在于建立一系列可靠的经历值,以用于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实际操作。
一、国外研究概况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 E. Forest,1838)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的。
他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量有一个最大值,动植物的增加相应也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数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环境容量”。
20 世纪60 年代,由于旅游的大众化发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涌向旅游地,导致了部分旅游地拥挤不堪,不仅旅游者不满意,而且旅游环境也遭受了破坏。
因此拉佩芝(Lapage,1963)首次提出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即,一定时间内某一旅游地接待的游人数量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水平,并使绝大多数旅游者满意。
随后,美国学者韦格(Wagar,1964)在其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中明确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他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产品品质的游憩使用量。
1971年,利姆、斯坦奇在20世纪60年代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对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讨论,此后,关心环境容量问题的人逐渐增多。
利姆、史迪科和麦宁(1971)提出,游憩容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而不破坏环境和游客体验的利用强度,并首次提出应将环境容量分成生物物理容量(Biophysical Capacity)、社会文化容量(Social-Cultural Capacity)、心理容量(Psychological Capacity)和管理容量(Managerial Capacity)四类进行研究。
世界旅游组织在1978~1979 年度的一般工作报告《世界旅游组织六个地区旅游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旅游容量的名词。
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的一些旅游地,管理者开始运用环境容量(实际上是限制游客数量的政策),来控制旅游使用水平以降低旅游活动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美国西部的白水河(White water river)就采取了限制特定人数的环境容量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而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系统管理方法被应用到旅游环境容量的规划是测定中来。
二、国内研究概况在我国,具有现代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只有20 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众多、导致了大众旅游绝对量迅速膨胀,再加上原有旅游基础薄弱,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很突出,旅游环境容量的问题越来越尖锐。
旅游交通设施严重超载、旅游设施损坏、旅游地环境严重退化时有发生,因此对我国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措施已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第二节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组成一、概念的阐述环境容量的概念来自一个人所共知的现实: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区域环境的资源利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利用数量(程度/时间)事实上都存在着一个阈值上限,这一阈值是指在不破坏环境的自然恢复能力和持续能力前提下的利用饱和值。
超出这一限度,不但会破坏生态稳定性,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相当长时间内(甚至永久性的)难以恢复原有状态。
二、旅游环境容量的组成旅游环境容量是多种容量概念的总称,是一个概念体系。
目前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组成主要有二种分类方法,一种是Mieczkowski(1995)的分类体系(如图8-1示),在国内吴必虎,崔凤军等人均支持此种分类方法。
其中旅游容量也称为总容量,取决于物质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容量。
而自然容量是一种典型的供给导向型计算模式,是以资源利用为基础,与旅游供给要素相关的容量值,由物质容量和生态容量两部分组成。
物质容量又称为设施容量,是以资源(旅游设施资源)可利用面积或规模为计算依据的容量形式。
生态容量是在自然生境系统及要素保持持续生存能力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区域的环境(主要是自然风景型旅游区)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指标。
而社会容量则是指旅游者和当地人口所能承受的因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程度。
它的对象包括旅游者-进入目的地区的实际参观者和当地人口-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旅游从业人员和与旅游业无直接关系的当地居民(如退休人员)。
至于规划管理容量,是一个决策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通常是根据管理者需要,借鉴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值而制定的旅游接待容许值,是一个非精确化的管理数据,常表现为一个范围。
图8-1 旅游容量的组成体系(Z.Mieczkowski,1995)第二种是根据各种容量的属性,可以把旅游环境容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非基本容量是基本容量在时间上的具体化和外延。
基本容量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体系中有,有五种基本容量,即:①旅游感知容量;②旅游资源容量;③旅游生态容量;④旅游经济发展容量;⑤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其中①旅游感知容量代表需求方面的容量,其余四种容量为供给方面的容量。
非基本容量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化和外延,衍生出一系列其它容量概念,这些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比基本容量概念应用得更多,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直接可用的工具。
①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②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③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关的容量概念。
无论是基本容量还是非基本容量,都具有如下性质:①旅游容量值在某一时段内相对稳定,表现为一个伸展不宽的华南地区,可以以中值作为容量值;②旅游容量值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其中经济发展容量和社会地域容量变化较快,而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和感知容量变化相对较慢;③非基本容量随着基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④不同类型的旅游区旅游容量不同,即使是同一旅游区,若旅游区的性质发生改变,旅游容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一、旅游环境容量的影响因子测定如前所述,根据Z.Mieczkowski 所分的旅游容量的组成体系,用以估计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参数有自然容量、社会容量和规划管理容量。
崔风军、刘家明等(1998)指出,游客密度(visitor density )、旅游经济收益(economic income )、土地利用强度 (1anduse intensity )是影响旅游容量的3个主要因子,旅游者对旅游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冲击的发生程度与范围是不同的,游客密度越大,这种冲击就越大,因此可以用旅游密度指数来表示这一影响;旅游经济收益指数是在考虑游客需求、规模等情况下,当旅游地居民和政府的旅游经济收益达到 某一临界值时所容纳的游客人数;而旅游区内旅游用地面积大,旅游活动规模空间越大,居民用地越少,当居民用地少到一定极限,会导致当地居民的心理抗拒-生活秩序被打乱,导致紧张、焦虑和沮丧,降低了生活质量,那么在此可以用土地利用强度指数进行表现这状况。
以上三个因子的计算公式分别为:游客密度指数VDI :(R)(T ) 当地居民人口数人数游客=VDI 旅游经济收益指数EII :mpc 11L 1-==EII (式中L 为漏损率,mpc 为边际消费倾向) 土地利用强度指数LII :(LUAr)(LUAt)居民用地面积旅游用地面积=LII 由于旅游容量受制于上述3个因素,因此可以构造出旅游容量(即崔风军等所指旅游承载力TBCI )LUAr L T LUAt R K LUAr LUAt L T R K TBCI ⨯⨯⨯⨯=⨯⨯⨯=1 二、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1、基本空间标准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通常为人或人群,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车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是设施量。
而基本空间标准的倒数即是单位旅游空间或是设施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称为单位空间(旅游志场所或是旅游环境)容量或是单位设施容量。
地域社会容量的量测一般与空间规模无关,多以人口比率(旅游者人数/当地社区总人口数)来衡量。
量测旅游资源容量时通常用人均占有面积(平方米/人)表示,而旅游设施容量多用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人数),而旅游生态容量则多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物量(污物量/环境规模),量测旅游心理容量时的基本空间标准也是用人均占有面积指标,此外,根据旅游场所或设施的空间特性,还常用到长度等其它指标。
基本空间标准的获得,大都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或是专项研究的结果。
一个旅游场所所要接纳的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类型是决定其基本空间标准的关键因素。
由于各地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旅游客源构成不同,及历史上形成的生活方式差异,同一细类的旅游地在规划和管理中的基本空间标准也未必一致。
在量测旅游容量的实际工作中,对不同的旅游容量有不同的量测方法,有的是取极限(最大)容纳能力,有的则取合理容量。
在实际旅游规划和管理工作中,寻求的主要是旅游合理容量,对于经济发展容量,主要量测设施容量;对于设施和自然生态,一般量取其极限容量值。
而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应与感知容量值一起考虑;对于地域社会容量,因为大多数旅游地域的社会容量会远超过旅游需求,因此对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限制。
对于所有的旅游环境容量而言,均对应于特定的时间。
2、旅游资源容量的量测旅游资源容量指旅游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一般取级限值,以资源的空间规模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的每日开放时间,就可以得到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每人最低空间标准资源的空间规模人均每次利用时间每日开放时间极限容量⨯=3、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个人在从事活动时,对环绕在身体周围的空间有一定要求,任何外人的进入,都会使个人感到侵犯、压抑、拥挤、导致情绪的不快和不安,这个空间称之为个人空间。
一般的在规划中,个人空间即是基本空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