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干预心理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初步构建-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初步构建心理学家G.Caplan对心理危机做出如下定义:当一个人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那些正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恢复心理平衡。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1.普及性的干预,即推行身心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大力支持和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开展“运动健心”活动;教授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和讲座交流。
2.目的性的干预,即有目的地进行干预。
首先需要明确干预对象和干预目的,对同一类学生群体进行主题性的培训或辅导,此类干预主要以团体形式进行。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辅。
3.针对性的干预,即进行一对一的干预。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充分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老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热情接待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1.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网络。
心理危机预警主要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按照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层次进行,再加上学生与家长的密切关系,最终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四级一家”的预警网络。
“四级”分别指宿舍级、班级、院级、校级,“一家”指学生家长,形成以校党委学工部牵头、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负责,班级心理委员具体实施,寝室长实时关注,家长联合反馈的完整预警体系。
2.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普查,搜集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
首先,筛选并分析数据,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进行危机干预。
其次,对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群体横向与纵向分析。
最后,建立心理健康?n案,对数据进行动态化管理。
3.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维立体干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学
报
V0 1 . 2 5 No . 2 F e b. 2 01 5
2 0 1 5年 2月
J OUR NAL 0F C HANGC HU N UNI VE RS I T Y
大学生心理 危机 三维 立体 干预体 系的构 建与实施
张海 燕
( 北京师范大学 摘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 0 0 8 7 5 ;山东工商学 院 统计学 院,山东 烟台 2 6 4 0 0 5 )
生暂 时 的心理 困扰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 ) , 这种 暂时 陛的 心理失衡 状 态就是 心理 危机 。 ¨
根据危机刺激的来源 , 心理危机一般分为两大类 , 即成长性危机 ( m a t u r a t i o n a l c r i s e s ) 和境遇性危机 ( s i t u - a t i o n a l c r i s e s ) 。成 长性 危机是 指 当个体 从人 生 某一 发 展 阶段 转 入 下一 个 发 展 阶段 时 , 由于 原有 行 为 和 能力 不足 以完成新课题 , 新的行为和能力 尚未建立 , 从而导致个体行为和情绪的混乱无序状态 。与成长性危机相 比, 境 遇性 危机 是 由外部整 个 引起 的心理危 机 , 是任 何 人在 任何 时候 都有 可 能 遇 到 的。C a p l a n和 B u r g e s s 都 将其 分为 三类 , B u r g e s s 的分类更 容 易理解 一些 : 一是 不 可预 估 的生 活事 件 ( u n a n t i c i p a t e d l i f e e v e n t s ) , 如 亲人 亡故 、 疾病等 ; 二是灾难性危机 ( v i c t i m c r i s e s ) , 如战争 、 自 然灾害 、 恐吓等 ; 三是预估发生 的生活事件( a n t i c i — p a t e d l i f e e v e n t s ) , 如 离婚 、 子女 出生 等 。 2 即使 危 机是 由外部 事 件 引起 的 , 也 应 注 意 到其 与 发 展 阶段 的交 互
危机干预的六步骤模型
2、特殊线索
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过自杀意愿 对幼辈或宠物恋恋不舍,向亲人交代存款或保险及某些 未来的后事,突然开始整理个人的物品或写下自己的意 愿。 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性事件,但经过一段情 绪低落之后,当事人的情绪突然好转,性情突然大变。 近期内有过自杀未遂行为者,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 常大 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或拒绝接受医疗,或 突然出现反常性情绪好转,要求出院或与亲友、病友、 医护人员作过分夸张的告别, 观察表明,抑郁症的自杀并不一定只出现在疾病的高峰 期,在疾病的缓解期同样有较高的自杀危险。
3、第一人称的感觉
第一人称陈述在危机干预中可能要比在其他任何心 理治疗中更加重要,因为危机工作者经常要对失去能 动性并处于失衡状态的危机当事人采取指导性的态度。
在危机干预中,对某些特殊问题而言,这种第一人 称陈述是很有用的。但干预工作者应该注意,这种陈 述的使用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危机工作者的工作主要 是针对危机当事人,而不是针对自己。注意不要过度 使用,使对象变得依赖性地顺从于你,或者是防御性 地敌对于你。
3、有关自杀意念评估量表的运用
•
贝克抑郁自评问卷 自杀态度问卷
•
自杀意念量表
其他自杀量表 自杀危险性评估简表 人格测验 心身健康自我评定量表
•
•
自我概念量表
应对方式量表
2、复述与总结性澄清
在危机干预中,复述和总结性澄清是必不可少的。 对危机当事人而言,或者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震 荡而不连贯,或者因为危机环境过于杂乱,总而言 之,他们很难将思想表达清楚。对危机工作者而言, 通过用自己的话将当事人所说的事情复述一遍,可 以就当事人说的事情以及当事人的感受、思想、行 为等与当事人达成共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大纲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大纲附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大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1、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2、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3、坚持重在预防的原则~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危机应对方法等~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人生~悦纳自我~关爱他人~做到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4、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勉互助~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
尤其在遇到困难或突发事件时~同学之间有同情心、有耐心~能彼此支持~克服困难。
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大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鼓励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避免或减少大学生中出现自伤或伤及他人事件发生。
4、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三、重点对象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严重适应不良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性格内向孤僻~学习、生活又遭挫折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方案引言心理危机是指由于激烈的情感体验、剧烈的心理冲突或者突发的不可控事件所引起的极度困扰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群体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方案。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理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心理困扰,增强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接触与评估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班主任或者其他专业的辅导员等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对于表现出心理危机迹象的学生,进行初步的评估,以确定危机程度和类型。
2. 心理支持与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与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调适策略和技巧。
3. 心理干预与治疗针对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心理行为疗法等有效方法进行干预。
4. 转介与跟进对于一些需要更深入的专业帮助的学生,可以进行转介,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心理专家的帮助。
同时,需要进行跟进,确保学生得到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实施与监督该方案的实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
同时,应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结论通过制定并实施本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处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演变模型与预防干预研究
要点三
影响因素
通过对心理危机影响因素的分析,发 现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因素都会 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 影响其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因此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预 防和干预工作。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 的演变模型和预防干预措施进行了探 讨,但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仅限于某 一地区和某一时间段,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 范围,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失败原因分析
该案例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心理医生经验不足、干预措施不够全面、家庭支持不足以及学生自身对治疗的抵触情绪。
总结
对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加强专业培训和管理,提高干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 强家校合作,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案例三
背景介绍
某高校一直以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演练。
CHAPTER 04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背景介绍
某高校一名大二男生,因家庭突发变故,出现严重心理问 题,如失眠、抑郁、焦虑等,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学校心理医生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同 时联系家长,共同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经过多次心理治疗 和药物干预,该生情况逐渐好转。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 演变模型与预防干预 研究
汇报人: 2023-12-0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演变模型 •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亲社会行为与人格心理学模型的整合研究
亲社会行为与人格心理学模型的整合研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他人的行为。
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心理学模型是对个体特质和行为的研究,它试图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本文旨在探讨亲社会行为与人格心理学模型的关系,以及如何整合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征: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关心、合作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它可以体现在各个层面,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区等。
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包括:情感共鸣,即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感同身受;合作和共享,即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分享资源;帮助和支持,即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他人的行为。
人格心理学模型的基本理论:人格心理学模型试图解释个体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大人格特质模型,它将个体的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些特质对于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人格心理学模型还包括了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等概念,这些因素也与亲社会行为密切相关。
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以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为例,研究发现,宜人性和外向性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即愿意帮助他人和积极参与社会互动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而神经质与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即情绪不稳定和焦虑的个体更难表现出关心和支持他人的行为。
自我概念和亲社会行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对个体的行为和社会互动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这是因为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体更关注他人的需求,愿意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反,消极自我概念的个体更关注自身的需求,往往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
自尊和自我效能与亲社会行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
研究发现,具有较高自尊和自我效能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特征模型版下载精选
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word版下载摘要当代大学生普遍因为心理健康知识匮乏、抗挫折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低下,渐渐沦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
本文以大学生这一“心理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理由频发的理由,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进行了构建,分析了该模型的四大板块具体内容。
关键词对象特征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型:A1研究理由的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趋紧凑,竞争日趋激烈,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进入高发期。
这种形势下,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肩上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社会竞争、人际关系中的适应困难、家庭经济的压力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
同时,大学生普遍心理健康知识匮乏、抗挫折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低下,大学生渐渐沦为“心理弱势群体”,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
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杀人和自杀事件证明了这一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
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与国内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相比,在强迫、焦虑、偏执、抑郁、人际敏感、精神病等方面成高发趋势。
相关的调查研究还显示,自杀已经占据15-30岁年轻人死亡理由的首位。
201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达25.6%(1581/6176),自杀未遂报告率达到了惊人的1.9%(120/617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状况极其严峻。
同时,焦虑、抑郁、躁狂、人际敏感等类型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出“集中爆发”、“频繁爆发”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理由分析大学生阶段在生理发育的过程中属于危险期、敏感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的发展情况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模糊、矛盾。
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包含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通过前期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际调研,大概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2.1个体的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的时间错位大学生普遍都处于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远远未达到稳定状态,青春期的个体普遍呈现出情绪波动大、敏感、情感丰富、观念极端、自控力差、渴望与异性交往又容易陷于鲁莽或羞涩等特征。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可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
因此,建构干预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解
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途径。
建构干预系统是一种帮助个体理解和处理自己的体验和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
体通过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意义来解决问题。
建构干预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构化面谈、观察、介入和评估。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自我认识,减
轻心理危机的影响。
建构干预系统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研究表明,在建构干预系统的实践中,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得到了显著减轻。
此外,建构干预系统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
总之,建构干预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大学生理
解自己的经验和问题,提高自我认识,减轻心理危机的影响。
因此,建构干预系统应该被
广泛使用,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特点、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
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帮助大学生有效处理心理危机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目前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意义与启示、不足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面对高强度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发展困惑等各种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困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不仅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型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构建合理的指标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和人格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深入探讨其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为构建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模型
环境 , 同时也 报 露 出我们 在 校 园危机 管 理 中的 一个 重 大漏洞 。往 往 大 学 自杀 都并 非 单 纯 事 件 , 是 一 它 系列 心理 危 机事 件 的突 出层 面 , 在其 背 后 大 多 具有 比较 突 出 的问 题行 为 和 事 件 , 是对 大 学 教 育 管理 这 体 系和我们 心理 健康 工作 的一个 重要 挑 战l 。 _ 1 ] 首先 , 大学 的危 机 事 件 往 往 是 学 生 中学 生 活 或 是 家庭 教 育危 机 的一 种转 介 , 很多 学 生 的问 题受 到 高考 压 力 的作 用 而被 掩盖 , 进入 大 学 则 催 化 了矛 但 盾 的释 放 , 学 生 的心 理 危 机 问题 的 出现 蕴 涵着 深 大 刻 的必然性 因素 在里 面 。如 果 不能 有效 的化 解这 些 问题 , 会 对 学 生 的发 展 和社 会 的稳 定 产 生 巨大 的 将
冲击 , 牵 涉 面 是 非 常 广 泛 的 , 破 坏 性 也 是 巨大 其 其
的 。深 刻 的影 响着 学 生 的家 庭 幸福 、 校 的健 康 发 学
展、 以及 相关 的 同学 、 师 的心 理 和 行 为 , 谓 触 一 老 可
发而动 全身 。社会 和家庭 往 往会 因为这 些 危 机事 件 付 出沉 痛 的代价 , 强对 心理 危机 的认 识 , 加 加大 干 预 的力度 已经成 为我 们大学 教 育工 作 中一 项 必须 认 真 对 待 的紧迫 任务 。
维普资讯
齐 齐 哈 尔 医学 院学 报 2 0 0 7年 第 2 8卷 第 8期
大学 生 心 理 危 机 干 预体 系模 型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立体支持系统构建
实 现 心 理 平 衡 , 也 有 部 分 人 不 会 自我 恢 重 挫 者 ; 但 人格 有 明显 缺 陷者 t 期 有 睡 眠 障 内容 多 、 围 广 、 时 少 、 度 快 , 重 培 育 长 范 课 速 注 心 理 治 疗 等 心 理 干 预 手 段 的 介 入 。 响 面 己 无 能 , 不 到 “ 路 ” ; 明 显 的精 神障 适 应 。 们 对 教 师 的 启发 式 教 学 不 适 应 , 影 看 出 者 有 他 缺
复 , 需 要 心 理抚 慰 、 理 辅 导 、 理 咨询 、 而 心 心
一
方 面 , 要 是 学 习 特 点 与 学 习方 法 主
体疾病、 家庭 变 故 、 际 冲 突 等 明显 的 突 遭 的 不 适 应 。 学 生 的 学 习特 点 是 专 业 性 强 、 人 大 碍者 t 强 烈的罪恶感 、 陷感者 , 到 自 有 缺 感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 分 大 学 生 对 此 极 为 不 部
效, 内心 的 平 衡 和 稳 定 被 打 破 , 常 容 易导 交 往 者 ; 去 有 过 自杀企 图或 行 为者 ; 恋 2 2 学业 方 面的 心理 问题 常 过 失 .
致 严 重 性 的 灾 难 和 后 果 。 管 大 多 数 人 在 或 恋 爱 关 系 破 裂 者 ; 在 诸 如 学 业 失 败 、 尽 存 躯 危机事件后都会逐渐适应变化 , 受现实, 接
很 多 学 生 在 学 习 领 域 、 际 关 系 等 方 面 饱 述 , 理 危 机 干 预 也 称 为 心 理 干 预 或 危 机 养及 全 民素 质 的 提 高 。 人 心 他们 正处 于 青 春 期 , 受抑郁、 焦虑 、 自卑 、 惧 、 力 和 适 应 不 良 恐 压 干 预 , 一 种 通 过 调 动 处 于 危 机 之 中 的 个 这一 时 期 是 人 生 中最 美 好 、 宝贵 的时 期 , 是 最 等 情 绪 问题 的 折 磨 。 由于 学 生 对 心 理 危 机 体 自身 潜 能 , 重 新 建 立 或 恢 复 危 机 爆 发 被喻 为 人 生 的 “ 金 时 期 ” 然 而 也 是人 生 来 黄 , 问 题 的 重 要 性 认 识 不 足 , 乏相 关 专 业 知 前 的 心 理 平 衡 状 态 的 心 理 咨 询 和 治 疗 技 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建构的三维模式研究
2010年12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D ec.2010第10卷第4期Journa l of l t e bei U ni vers i t yof E c onom i cs andBus i nes s(C om pre he ns i ve E di t i on)V01.10N o.4●教育教学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建构的三维模式研究杜彦杰1,刘刚2(1.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处,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从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在时间、空间以及特殊人群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0)04—0084--05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着社会的飞跃式前进,社会的快节奏、高风险、强竞争在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大学生这一群体尤其如此。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5%的大学生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11I。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所表现出的三维特征尝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维模式,以求提供一种现实建构心理危机于预模式的新思路。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三维特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建构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特点为基础,如此才能具有针对性,提升有效性。
根据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来源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在时间、空间以及特殊人群这三个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金字塔模型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金字塔模型研究作者:郭立秋张丽波向鹏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02期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关系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社会和谐进步。
依据心理危机管理的一般流程,根据控制理论,从关键环节着手,在心理危机的前期、中期、后期建立预防和干预的金字塔状模型,包括金字塔关系模型、组织模型、职能模型、预警模型和应对模型,从不同维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快速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为学生、学校、社会、家庭谋福祉、谋发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大学生;金字塔模型;预防和干预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2-0076-05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数据显示:2013年7月22日至2014年9月21日之间接受调查的人群状态,排除痴呆后,任何精神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2017、2018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4-2016年间,每年全球约有80万人自杀死亡。
男性因自杀死亡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关系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社会和谐进步。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研究综述(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和研究主要脉络心理危机概念最早由G. Caplan于1964年率先提出并一直被普遍认同至今,即一个人面临困境时,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广义心理危机指地震、山洪、火灾、战争等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事件引发大面积人群的心理失衡状态。
狭义的心理危机包括暴力、性侵、自杀、杀人、重要丧失、重大挫折等生活事件对个体或小面积人群造成的心理失衡状态。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演变模型与预防干预
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
建立心理档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心理 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 节能力。
心理危机演变的过程与阶段
阶段三:危机持续阶段 心理问题持续存在,个体开始尝试解决危机,但效果不佳。
表现:自我评价下降、无助感增强、行为异常等。
心理危机演变的过程与阶段
阶段四:危机解决阶段 个体逐渐适应新的状态,积极寻求帮助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危机。
表现:情绪稳定、社交关系改善、生活恢复正常等。
各阶段的特征与表现
03
设立24小时热线、咨询室等,让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心理支持。
实施科学合理的危机干预
建立危机评估机制
对危机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干预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提供系统性的干预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系统性的干预方案,包括紧急处理、短期干预 和长期干预等。
实施跟踪干预
在干预过程中,对受危机影响的学生进行跟踪干预,确保其心理状 况得到有效改善。
特点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痛苦性和危险性的特点,需要得到 及时关注和干预。
心理危机的分类
根据来源
可分为学业危机、人际危机、家庭危机、恋爱危机和自我认同危机等。
根据性质
可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等。
心理危机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
心理危机会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自卑和社交障 碍等问题。
潜在危机阶段
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107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作者简介:李琴义,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王丽沙,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田悦,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李琴义王丽沙田悦(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本研究随机选取在校本科生500人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的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采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量表(PTM)、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和Davis 人际反应性指标共情问卷(IRI)。
结论:大学生共情和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在是否是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学生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共情与社会责任感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共情社会责任感亲社会行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07-03一、引言(一)共情在西方共情这一概念的出现已有百年历史了。
共情来自于德文术语“Einfühlung”。
[2]将共情应用于心理学的的重要人物之一的T.Lipps 认为,共情是共情者因为对方富有感染力的表现而被迫感受到对方的情绪状态时的一种体验。
而Titchener 认为,共情是通过内心的模拟产生心理意向的过程。
他认为共情包含的情感不是对对方活动的直接感受,而是共情者自己想象中重建对方的感觉体验。
不同学者对共情的定义是不一致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情的概念有三种取向情感取向、认知取向以及同时包含情感和认知的多维取向。
本文的共情是指共情者对对方的情绪状态、所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感受的一种觉察,包括对对方感受的差异性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 干预心理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郑 林科 , 刘 潇
( 西安石 油大学 心理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摘要 : 采用“ 亲社会倾 向量表” ( P T M) 和“ 学 生生活应激 量表” ( S L S I ) 随机 抽样大学 生 5 5 2 人, 通过 S P S S
刘
潇, 女, 河南商丘人 , 硕士生 , 研究方向 : 亲和利他与心理危机 。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B e t we e n S e r i o u s I l l n e s s .Di f f e r e n t Ec o n o mi c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Ru r a l Ho u s e h o l d g
MA Z h i — x i o n g h, D I NG S h i - j u n , Z HANG Yi n - y i n h ,L U Ha l — y a n g
( a S c h o o l o f Bu s i n e s s a n d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h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 Ad mi n i s t at r i o n , 1 . Z h o n g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a n d L a w ,W u h a n 4 3 0 0 7 3 ,Ch i n a ;
省高教工委心理健康教 育研究项 目《 积极心理学视角 : 大学生心理 资本培养与心理危机预警 干预》 ( 1 1 J G O 1 7 ) ; 西安石油大学创新 基金项 目《 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研究 2 ( 2 0 1 1 C X1 0 1 0 3 8 )
作者简介 : 郑林科 , 男, 陕西宝鸡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人格心理学 与积极心理学 ;
2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f o r R u r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Z h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9 , C h i n a )
第2 8卷 第 5 期
V0 I . 2 8 No . 5
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 S t a t i s t i c s 8 L I n f o r ma t i o n F o r u m
2 0 1 3 年5 月
Ma y, 2 01 3
【Hale Waihona Puke 统计调 查 与分析】 显 示, 亲社会行为对生活应激产生显著干预效应 , 并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干预效应 , 亲社会行为使生活应激对
心理危机的诱发效应衰减 。研 究结果说 明, 大学生亲社会行 为具有缓解 生活应激( 前因) 和干预心理危 机( 后 效) 的双重 中介效应 , 大学 生亲社会行 为是预 防心理危机和维护 心理健康 的积极力量和潜在心理资本 。研 究 结果可 以为大学生危机干预管 理提供实证参考和指导 。
关键词 : 大 学生 ; 亲社会行 为 ; 生活应激 ; 心理危机 ; 结构方程模 型
中 图 分 类号 : B 8 4 8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O 7 —3 1 1 6 ( 2 0 1 3 ) O 5 一O 1 O O —O 7
收稿 日期: 2 0 1 2 一l 1 —1 8
Ab s t r a c t :Th i s a r t i c l e i S t O s t u d y o n t h e r u r a l h o u s e h o l d s " f i n a n c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f i n a n c i n g b e h a v i o r s u n d e r s e r i o u s i l l n e s s , wh i c h 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f i n a n c i n g c o n s t r a i n t s o f s e r i o u s i l l n e s s
Fi n n c a i ng Co n s t r a i n t s:Ba s e d o n 1 1 0 5 Ru r a l Ho se a h o l d g I n v e s t i g at i o n i n To n g s i To wn,S i c hu a n Pr o v i nc e
拟合线性回归模 型和 A MOS拟合结构方程模 型 , 探索大学生亲社会 行为对其 心理 危机 的干 预效 应。探索性 线性 回归模型显示, 亲社会行为及其交互因子( 利他亲社 会行 为、 依从亲社会行为 、 情绪亲社会行为 、 公 开亲 社
会行为 、 紧急 亲社会 行为、 匿名 亲社会行 为) 均对生活应激和心理危机 产生显著负效应 ; 验证性结构方程模 型
基金项 目: 教育部 人文 社 会 科 学研 究 专 项 任务 项 目《 陕 西 高校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实 效性 评 估 及影 响 因 素 实证 分 析 》
( 0 9 J D S Z K 0 5 7 ) ; 陕 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 目 《 大 学生心理 资本培养 与心理危机 预警干预 》 ( 1 1 J K 0 0 2 8 7 ) ;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