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8-2019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6)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C 2.A3.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4~5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4.C 5.A6.读图,完成(1)~(5)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二当代环境的产生及其特点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二当代环境的产生及其特点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课时达标验收(二)当代环境的产生及其特点一、选择题.下列不属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人口的压力过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农田水利建设.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解析:选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什么关系().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解析:选这句古训意在告诫我们,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即个人行为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当代的环境问题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下列关于这些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是可以预见的.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可以完全恢复.某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所有人类活动都会引发环境问题解析:选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因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被人类破坏的环境不能完全恢复其原貌,例如,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绝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有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比如植树造林。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题。

.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解析:第题,大量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破坏问题;进入环境的废物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第题,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课时作业13: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时作业13: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基础过关]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人均资源占有量多B.城市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2.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A.矿产枯竭、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4.关于我国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主要是硝酸型酸雨B.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C.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D.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在华北地区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

据此回答5~7题。

5.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资源短缺D.任意排放废弃物6.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将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7.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8.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表(“△”越多,危害越严重)。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后巩固·提能(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A.环境问题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全球性的B.酸雨只会影响局部地区C.“臭氧层空洞”目前只在南极上空出现D.全球增温会使海水大量蒸发而导致海平面下降2010年3月由山东临淄区人民法院判决了“6·23”太公湖污染事故案。

在这个案件中,王某等罪犯从2008年以来,多次用罐车拉“酸焦油”等化工废料到临淄、张店及其偏远山沟偷倒偷排,并直接导致了太公湖重大污染事故。

据此回答2、3题。

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省面积广阔,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属于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C.企业把需要耗费大量处理资金的废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排放,逃避监管D.这样有利于上海等地的环境保护3.地区间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___________的矛盾(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4、5题。

4.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

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受到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A.得克萨斯州沿海B.佛罗里达州沿海C.墨西哥沿海D.古巴沿海5.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是( )A.休斯敦的石油化学工业B.新奥尔良的海产品加工业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6.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C.随着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联系的不断增强,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全部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问题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二、非选择题(共26分)7.下图是环境问题的产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1.2今世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1.2今世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今世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

这份报告除评估全世界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按照每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

据此,完成1~3题。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A极易被破坏 B.利用潜力大 C.数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2.“生态脚印”说明()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捐躯环境为代价B.们对环境规律的熟悉具有必然的局限性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3.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如果因为这些国家()A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过小C.资源消费量大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4.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乃至蔓延全世界,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彼此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域环境的改变,会使全世界所有地域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不同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我国北方某地域的部份统计资料,回答5~6题。

5.上述资料反映,致使该地域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B.气候发生异样,出现水旱灾害C.毁林拓荒现象严重D.人口增加过快6.目前,该地域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D.光照条件变差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上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

据此回答7~9题。

7.国务院做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需加以保护B.食用发菜等会危害人体健康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利用的药材D.保护草原植被,避免荒漠化和沙尘暴8.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硕,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开发东部丰硕的煤炭资源B.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D.增加牧场的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9.下列各项法规、通告中,惟一与国务院此通告目的不同的是()A.鄱阳湖每一年10月至次年3月休渔B.禁止捕杀藏羚羊C.南方农田禁止捕食青蛙D.上海市限制骑摩托车进入主要市内干道北京市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近几年无法有根本性改变。

课时作业15: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时作业15: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读表回答1~2题。

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阻挡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

完成3~4题。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4.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②退耕还林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④围湖造田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⑥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2016·衢州模拟)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下图为“我国主要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部分呈现)。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6.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D.全球气候变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A.自然原因引起的B.人为原因引起的C.人口增长引起的D.全球变暖引起的(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3)结合图中内容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同步练习 湘教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同步练习 湘教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答题时间:20分钟)1.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 环境发展的必然C. 人为原因更为重要D. 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中新网2011年12月5日电据“中央社”报道,印度尼西亚东部干那低岛上的1 715米高的加马拉马火山昨晚首次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迫使数以千计的居民紧急撤离,印尼政府今天(5日)也已紧急关闭位于山脚下干那低镇的一座机场。

据此回答2—3题。

2. 火山爆发会喷出大量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对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这种污染属于()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原生环境问题D. 次生环境问题3. 按产生的原因来说,下列图片与火山造成的大气污染属于同类型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

据此回答4—5题。

4. 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 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 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 治理污染5.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 开展生态旅游B. 发展畜牧业C. 增加木材总量D. 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6—7题。

6.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 病虫害防治不力B. 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 生存环境改变D. 人为破坏严重7. 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8. (南安模拟)读我国西北部地区略图。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试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甲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高二】高二地理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高二地理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高二地理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1时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及特点每一练(人教版选修6)我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土壤侵蚀与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与气候变暖2.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a、造成红潮;臭氧层空洞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鱼类因缺氧大量死亡;洪灾增加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3.图中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a.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b、连续性原则和公平原则c.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d、公平、共同性和可持续性原则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测性,人类不应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以避免环境问题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的面貌c、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和联系的不断加强,现阶段的所有环境问题都已演变为全球性问题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在绿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一些城市花了很多钱把大树移植到城市里。

据统计,移植树木的成活率不超过60%,所以回答5~6个问题。

5.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的损害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6.大量移植树木对原林地可能产生的影响为()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答。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题号123456答复二、综合题7.阅读图片并完成以下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解释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下能力提升(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下能力提升(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解析)

课下能力提升(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连年超载放牧,浑善达克沙地严重退化,流动沙丘已经达到70%。

据此完成1~2题。

1.正蓝旗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酸雨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2.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发展旅游B.气候干旱C.过度放牧D.乱砍滥伐解析:1.B 2.C第1题,结合材料“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部”“浑善达克沙地严重退化”可知,正蓝旗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2题,结合材料“由于连年超载放牧”可知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据此回答3~4题。

3.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资源短缺D.生物多样性减少4.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2.5就是空气中的浮尘,肉眼可见B.PM2.5对呼吸道健康的人没有危害C.PM2.5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D.PM2.5在海洋上含量高,因为海洋上空水汽充足解析:3.A 4.C第3题,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

第4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肉眼是不可观测的,因为可入肺,故对健康的人也有危害。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故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含量高。

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 题。

5.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B.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长远环境效益C.为局部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6.热带海洋的珊瑚礁被破坏后,人们即使再投放一些人工鱼礁也难以重现其生物多样性。

2018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人教版选修6

2018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人教版选修6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二)教材第7页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学业达标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大气污染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森林破坏2.该区域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旱B.人口激增C.土壤贫瘠D.植被破坏解析:第1题,从图中“农作侵入牧区”造成的后果来看,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增长过快”是造成图示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根源。

答案:1.C 2.B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解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

课时作业3: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时作业3: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选择题今天的人类不仅是对控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体之间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绝对优势种群,而且成为外部环境中“生物地化”循环不可忽视的巨大地质动因。

现代人类的能力足以毁灭整个地球,也足以将生态系统引入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下列现象属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是()①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②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③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④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⑤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⑥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⑥2.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包括两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面积减小,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3.能促进人类把生态系统引向良性发展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4.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高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5.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属于()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灾害D.资源短缺(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6~7题。

6.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7.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2011年高考上海卷)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高中地理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 测试题

高中地理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 测试题

高中地理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测试题2019.2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读“我国部分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A.丙地区——水土流失B.丁地区——土壤盐碱化C.乙地区——水土流失D.甲地区——土地沙漠化2.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赤潮(赤潮是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发生频率是:A.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

B.长江口> 珠江口>渤海湾C.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

D.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下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跨越赤道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该国居民曾经幸福地生活着。

而今,居民却面临着“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

为了不让海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

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的烦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这是因为①领土全部位于东十二时区②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③首都在日界线西侧,且领土向东跨度大④位于地球的最东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该国居民“烦恼”是因为A.全球气候变暖B.农产品供给不足C.潮汐规律变化D.水资源质量变差5.为了应对上述“烦恼”,该国可行的方案有A.局部修筑大堤B.减少 CO2 排放C.购买国土迁居D.修建海防林二、综合题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主要是指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装饰反射光线引起的光污染)、人工白昼污染(酒店、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广告灯、霓虹灯,以及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发出的强光,使得夜如白昼)和彩光污染(夜总会、夜间游乐场所的旋转灯、荧光灯发出的彩光等所引起的光污染)。

【师说】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习题《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师说】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习题《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2 新提升·课时作业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

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

据此完成1~2题。

1. 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2.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A.不可预见性B.不可逆性C.全球性D.区域性1~2.【解析】第1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

第2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答案】 1.A 2.C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3~4.【解析】第3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C 2.A3.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4〜5题。

4.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水蚀作用D .沉积作用5.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 .过度放牧C. 开山取石D .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

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4.C 5.A6.读图,完成(1)〜(5)题。

(1) 图中A B 、C 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填空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环境变化。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________、 ________、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________。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____、过程的________、规模的________。

4、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能消除环境污染,而是________污染,促使环境污染________ 。

5、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________,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二、选择题6、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会造成()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音污染B、有害废水噪音大气粉尘污染C、噪音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的是()A、环境污染B、人口增长过快C、生态破坏D、资源短缺8、下列选项,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A、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落后B、片面追求利益增长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追求短期利益9、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 )A、大型港口的建设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1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11、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B、大气、海洋、生物圈遭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就要恶化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D、局部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环境污染1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B、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D、禁止捕捞鱼虾13、对煤矿工人而言,工作中危害最大的污染是()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14、下列不属于当前环境问题的是()A、太阳耀斑增多B、垃圾乱放,污染土壤C、地球可能因CO3增多而日趋变暖D、森林因被砍伐而不断减少15、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

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

据此完成1~2题。

1. 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
2.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
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
C.全球性 D.区域性
1~2.【解析】第1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

第2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答案】 1.A 2.C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
3~4.【解析】第3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

第4题,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

【答案】 3.B 4.A
(2018·无锡高二检测)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5~6题。

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肥力下降,引起土地荒漠化。

(3)根据图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减轻沙尘危害可以从削弱风力和增加地表植被等方面考虑。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的灌溉。

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 C
1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展开,但伴随着2018-2019年亚欧等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千年寒冬”的说法又引发一场全球变暖是“阴谋论”的口水战。

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2019年11月公布的基林曲线。

(1)基林曲线显示的气温变化和CO2的体积浓度呈现出极为吻合的________相关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的变化趋势。

(2)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第(1)题,首先阅读好基林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轴,方向和常见的数轴方向相反;纵坐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气温的变化,下半部分是CO2的体积浓度变化曲线。

通过阅读两条曲线发现,二者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纵坐标的值都是越来越高,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全球变暖的含义需要正确理解。

第(2)题,变暖后的影响应该是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分析,目前侧重分析的是不利影响。

具体影响很多,只要分析得合理即可。

【答案】(1)正
(2)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迅速减少。

影响:①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威胁沿岸地区的安全;②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类的农业生产;③气温和干湿度的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和分布范围的调整,例如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④极端天气增多,将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⑤对能源的消耗量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用电量增加;冬季取暖季节节省燃料。

(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