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67图形与位置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2.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老师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归纳整理】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小结: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
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3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3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旋转、翻折和平移等基本变换。
2.能够通过图形变换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直角器,建立对角线的概念和使用技能。
4.能够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满足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程重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变换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刻度尺和直角器建立对角线的概念和使用技能。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节课主要介绍图形的旋转、翻折和平移等基本变换方法,并介绍如何使用刻度尺和直角器建立对角线的概念和使用技能。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强课堂互动。
四、教学步骤1.前置知识导入询问学生最近在生活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图形变换,例如旋转的风车或平移的电动玩具车等。
2.知识点讲解1.旋转变换:画出一个旋转的图形,指导学生通过将图形固定在一点,绕着这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练。
2.翻折变换:学生通过将图形沿着给定直线对折,得到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图形,并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探讨翻折对图形的影响。
3.平移变换:画出一个平移的图形,指导学生固定一个点,利用刻度尺和直角器将图形每个点按照一定方向和距离向另外一点平移,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练。
4.对角线的概念和使用:学生通过掌握图形的对角线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探究图形对称性和计算图形面积等。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个实际例子给学生进行分析: 让学生使用旋转、翻折、平移等基本变换方法,将一个三角形变换成一个正方形,通过此例子掌握变换方法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
4.拓展练习让学生分组,随机抽取图形并进行基本变换,再根据变换后的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并使用对角线概念计算图形的面积,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位置的相对性,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坐标计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表示物体位置时,往往还存在着模糊和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位置相对性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位置的相对性,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对进行坐标计算的能力。
3.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位置的相对性,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对进行坐标计算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形和位置的关系。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坐标纸和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教室、篮球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一些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位置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来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位置,如(2,3)、(4,5)等,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用点标出这些位置。
然后,教师再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点A在点B的左边,点B在点C的右边,请问点A和点C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的位置和变换,能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的位置和变换。
- 难点:图形变换的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操作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图形的位置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位置。
2. 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图形的位置,讨论如何描述图形的位置。
3. 讲解概念:介绍坐标系的概念,讲解如何用坐标系来描述图形的位置。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描述一些图形的位置。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换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图形的变换。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图形,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3. 讲解规律:讲解图形变换的规律,如平移的规律、旋转的规律等。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问题。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讲解案例:讲解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如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等。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1教学目标:⑴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
教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自主学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图形与位置》,重点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⑵自主学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理解110页“整理和复习”,完成“练习与实践”1-3题。
同桌可以自由交流个人观点,教师适度参与。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梳理“确定位置”的方法。
交流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⑵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独立思考,准备回答题目后面的问题。
第一问:孔雀园在大门的那一面?预设: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第二问:猴山在孔雀园的哪一面?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呢?同桌试着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猴山、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相对于孔雀园的位置。
⑶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完成书后的填空,交流矫正。
⑷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自主练习描述2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同桌相互说说,并相互矫正;班级交流,进一步路线描述的方法。
⑸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图形与位置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能力目标: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学情分析:学生们具有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较好的注意力,并热衷于参加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再现知识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说位置,找朋友”的游戏。
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但是不许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描述他在教室的位置,让其余学生猜猜他们的好朋友分别是谁?师:我们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把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一下。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师:想一想,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进行适当的总结。
全班汇报,相互补充,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引导比较得出:前两种方法只能确定物体的大概位置,后两种方法能比较精确的描述出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十分熟悉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教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有意识的整理成板书,便于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掌握重点和关键。
】第二环节:分步梳理,引导建构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体力,还可以开发智力、增长见识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公园去玩一玩?(多媒体出示课本情境图)2、师:瞧!这是我们去公园的地图,我们首先在阳光小区门口集合,大家仔细观察以阳光小区为观测点,公园在什么位置呢?要公园去该怎么走呢?3、师:用画坐标图的方法,以阳光小区为观测点,沿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建立坐标系,再将公园与观测点相连,看看公园在什么方向,多少度,距离多少米的位置上。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3 图形与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3 图形与位置-教案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课题:图形与位置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种类和分类,掌握基本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图形的位置关系,通过合理的描述,掌握相对位置的方法。
3.能根据图形的要求,正确地在平面内画出所需的基本图形。
4.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图形与位置教学重点:1.基本的平面图形: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
2.各种基本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3.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左右、上下、前后等常用方法描述。
教学难点:1.各种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2.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描述方法。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笔、作业纸、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Ⅰ.导入(5分钟)教师用教材上图5,与学生一起观察、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概念和种类,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Ⅱ.讲解(20分钟)1.基本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分类:教师通过实物或图形卡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示各种基本平面图形,详细讲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分类和命名规则,并帮助学生区分各种图形的异同处。
2.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描述方法:教师通过图形卡片等具体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并教授常用的位置关系描述方法。
Ⅲ.练习(30分钟)1.识图练习: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册面上画出课本中指定图形,并标明图形名称和位置。
2.判图练习:准备若干图形卡片,将其随机排列放置在桌面或地上,并让学生根据教师出题要求,找出所需图形,并标明位置关系。
3.发散练习:让学生归纳、举例、讲解图形的分类、位置关系以及描述方法等。
Ⅳ.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本堂课程的脉络,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Ⅴ.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式:板书、讲解、练习。
教学手段:引导、讲解、示范、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理解情况,采用问答、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图形、描述位置关系等,从而检查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位置的相对性,以及图形的变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简单的图形,并理解图形的性质。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以及位置的相对性,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图形和位置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
3.位置的相对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够描述和解释位置的相对性。
4.图形变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变换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然后,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2. 让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信息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物体模型,例如小汽车、建筑物等。
2. 准备一些标有方向和距离的卡片。
3. 准备一张大地图,用于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2. 讲解和演示我会讲解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演示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练习4. 应用我会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设计:1. 方向和距离的描述2.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2. 让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信息来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
3. 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进行反思,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是一个难点。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图形与位置[设计理念]作为六年级总复习的这节课要教些什么呢?学生要学些什么呢?如何在基于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效的复习?设计复习课,教师更应考虑的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以与通过复习和整理后学生思维的提升。
于是我将涉与此内容的知识重点,难点和学习点进行分类,梳理,整合,让学生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包括在教学中有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不仅温故,而且知新的目的。
在这节复习课中不仅要突出知识之间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理念强调要珍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对于这部分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已经经历的学习过程,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节第94,9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与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
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使他们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已具有识别、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基础。
但由于各知识点在安排上比较独立,各个教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断续、独立的状态。
虽然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学生遗忘快、掌握得不够扎实。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已有所提高。
现在整理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各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沟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区级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区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是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特征以及图形的变换。
本节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初步知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分类和变换规律理解不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分类、特征及变换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特征及变换规律。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学生活动材料。
2.学具:学生自带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物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如何将它们进行分类?”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图形进行分类。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分类最准确、最快。
通过竞赛,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本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距离的测量和方向的判断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对距离的测量和方向的判断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教学卡片、尺子、量角器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场景中的物体位置关系。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这些物体的位置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展示几个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位置》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位置》主要内容有:利用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简单的路线图;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实际环境中方向的判断还较模糊,对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用方向、距离和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用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简单的路线图的绘制方法。
3.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的位置。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会简单的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用方向、距离和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路线图的绘制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球仪、经纬网图、实际场景图、卡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那么在没有数对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呢?”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球仪、经纬网图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利用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知识,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位置的表示方法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与位置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并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与位置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图形和位置概念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图形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理解和操作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性质,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图形与位置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性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理解和操作,以及数对表示位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形与位置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形的分类、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和位置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教具,如几何模型、坐标纸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与位置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图形和位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是什么?它们的位置是如何表示的?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描绘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使用相关的位置词汇进行描述。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发现图形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3. 学生能够利用位置信息解决图形相对位置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的位置词汇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利用位置信息解决图形相对位置的问题。
准备材料:1. 彩色纸2. 剪刀3. 胶水4. 黑板或白板5. 白纸6. 马克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黑板上几个形状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上面画了几个形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形状的位置关系。
3. 导入本课的重点词汇:上、下、左、右、中间。
二、教学展示:(10分钟)1. 教师准备好一些彩色纸和剪刀。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剪纸,将剪好的纸做成几个形状,然后贴在白板上。
3. 教师以一个形状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与其它形状的位置关系。
4. 教师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学生描述的位置关系。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套彩纸和剪刀。
2. 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例如:“把正方形放在三角形的上面,长方形放在正方形的左边。
”3.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使用彩纸制作相应的图形,然后放在白板上。
四、合作展示:(15分钟)1. 将小组的作品展示在白板上,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学生观察所展示的图形,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利用所学的位置词汇,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3.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回答一些问题,例如:“正方形在哪个形状的下面?”、“三角形在哪两个形状的中间?”等等。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3. 学生利用所学的位置信息,解决复杂图形的相对位置问题。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图形与位置》这一章节。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一步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我们还会探索如何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了解坐标系的构成和基本概念,以及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难点则是如何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坐标纸和一些图形卡片,同学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来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张地铁站的平面图,请大家观察并尝试指出图中各个地铁站的位置。
2.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通过观察地铁站的位置,我会引导同学们理解数对的概念,并讲解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3. 坐标系的概念:接着,我会向同学们介绍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坐标纸来展示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4. 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我会给同学们发放一些图形卡片,请大家观察并尝试判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5.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6.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纸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7.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数对 = (列, 行)坐标系的概念坐标系 = 横轴(X轴) + 纵轴(Y轴)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图形的性质 = 位置关系七、作业设计学校图书馆位于第3列,第5行。
操场位于第8列,第2行。
答案:学校图书馆:(3, 5)操场:(8, 2)图形A位于图形B的右上方。
图形C位于图形D的左下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主要围绕图形的认识和位置的确定进行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辨别和描述图形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和空间观念,对位置的描述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辨别和描述图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辨别。
2.位置的描述及其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图形和位置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准备位置描述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图。
3.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长方形有两对相等的边等。
2.呈现(10分钟)展示位置描述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图。
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各个座位的位置,如“第一排第三列”、“第四排第五列”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位置,并用手指指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描述不准确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辨别图形和描述位置两个方面。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迷宫、路线规划等。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位置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主要围绕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和位置,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相对性,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图形与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的关系理解不深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图形与位置关系的理解。
2.教学难点: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和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精品教案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一、二题;
生独立完成最后交流。
四、总结
今天复习了图形与位置,你还有什么感到困难的地方?
教师答疑。
思考,这些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上面不同点?
设想: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明确各种方法的价值以及适用的范围。
展示小学阶段确定位置的学习历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d.学生独立计算并画图教师巡视适时对后进生进行辅导
(3)下面请大家拿出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出宾馆和学校的位置。
2、小结:物体的位置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二)说一说你在班内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要注意什么?
生答:确定位置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上下前后左右只能表示生活中实际物体的位置。
二、在应用中完善认知。
二、练习与实践2
出示:书P106
1、小组合作
(1)请大家打开课本P106。先说一说:从阳光小区到公园的路线和从学校到邮局的路线。
(2)提问:我们要知道从公园到阳光小区的实际距离可以怎么办?(必须先量出公园距离阳光小区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
a.适时追问:怎样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课题
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复习教案
课时
1课时
班级
六年八班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材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
2.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3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六年级下册67图形与位置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教学
重点难点
1.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2.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归纳整理】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
呢?
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
(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
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