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评析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繁荣与停滞:战后日本

第五章  繁荣与停滞:战后日本
繁荣与停滞: 第五章 繁荣与停滞:战后日 本经济发展的悖论
第一节 二战前日本社会经济 发展概况即制度性根源
一,大萧条与强制性卡特尔(cartel企业联 大萧条与强制性卡特尔( 企业联 盟)的产生 二,全体就业的早期模式 三,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控制 四,间接融资与主银行制度的建立
日本金融制度中的"主银行制"
"主银行制度"一词可以指制造商与银行之间两种不同的关系.第一 种涉及公司债务的结构,虽然每一个公司都从若干银行贷款,但 其最大的贷方银行是比较固定的,这就是该公司的主银行.第二 种涵义涉及最大的贷方银行为借方提供的服务.一个公司的主银 行不仅负责该公司的支付,公司股票发行及其它服务,而且还作 为向该公司提供贷款的所有银行代表为公司提供详细的信息服务 和在紧急情况下为该公司提供援助.第一种关系是战争动员的直 接后果,第二种关系也是在战争动员的过程中形成的,但在战后 得到了更加充分发展.间接融资的增加导致了股东对企业管理层 控制的减少;主银行制度的建立削弱了银行对举贷企业的监督. 由于企业对利润原则的关注减少,产生了一些效率低下的做法. 制度与机制还鼓励了道德隐患:银行大胆地放贷,对举贷企业不 进行认真的审查;企业也大胆地举贷和投资,使举贷额远远超出 自己资产的价值.银行过多地放贷和企业过多地举贷为了占领市 场而进行过度竞争
第二节 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
(一)国际经济环境 (二)导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制度方面 的因素 1,以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和体系 2,对银行业"护送舰队式"的管理模式 3,相互持股的对企业保护制度 4,终身雇佣制度
(三)导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因素 1,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通过宏观的 财政和金融政策调节经济发展. 2,投资增长与银行的过度放贷 3,产业政策导向 4,日本政府对弱者的保护 5,以强化卡特尔的形式保护中小企业和夕 阳产业

刍议战后日本“赶超型”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刍议战后日本“赶超型”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性。
“ 均衡发展 战略 ” 非 是在受各种 “ 计划 ” 调控 的市 场经济 体制下实施 的 , 以“ 即 国家导 向” 型 市 场经济 为基础 , 以经济 高速增 长为 目的 , 以各 时期赶 超型产业政 策和经济 计划 为手段 , 过 通
国家干 预弥补市 场机制不 完善 等因素造成 的 “ 场失灵 ” 以此 实现资源 的合理 配置 。在 这一 市 ,
现代 产业 政策 , 是应付非 常事态 的一项 临时对策 。 而
维普资讯
刍议 战 后 日本 “ 赶超 型 ”战 略 的非均 衡发 展模式

日本政 府 以恢 复生产 、 现经济 自立为 战略 目标 , 实 以美 国占领政策 改变为界 线 , 实行 了两 种性 质不 同 , 但相互 联 系的产业政 策 。 1 产业 复兴 政策 : . 倾斜 生产方 式 (9 6年一 14 年 ) 14 98 战后初 期 , 日本 处于封 闭型 经济状态 , 这是 “ 斜生产 方式 ” 以成立 的前提 。日本 通过努 倾 得 力开发 国 内资源 来代替进 口原材 料 的不 足 ,这一政策 在某种 意义上 可称为 “ 被强加 的进 口替 代政策 ” 。所谓倾 斜生产 , 即增加 煤炭生 产并将其 侧重 用于增产 钢铁 , 增产 的钢铁 又重点转 用 于增产 煤炭 ; 内煤炭不 足 , 口重油加 以补 充 。该政 策 目标 在于 以煤炭 和钢铁 为重点 部门 , 国 进 带动 生产全 面恢 复 , 加生产 资料 和消费 品供给 , 增 以保证 国民生活 的基本 需要 。 采取 的政策手
行最佳 配置 , 以主导 产业部 门带动整个 国 民经济起 飞 。


非均衡发展 战略的理论依 据
日本 采取 的“ 赶超型 非均衡 ” 发展 战略是指根 据不 同经济发展 阶段 的需 要 , 重点 支柱 确定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工商系09(2)班第五组学号41至50号一、二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有两大阵营:以德意日为主要代表的轴心国和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国为主的同盟国两大阵营。

日本作为轴心国中重要的一员,在二战中,对日本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开始走向法西斯道路。

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不久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策源地形成。

之后日本在亚洲发动多次战役,主要有名的是1941年日本袭击美国太平洋上的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发动“中途岛战役”,取得胜利。

日本在亚洲地区,从中国大陆,然后延伸到太平洋岛屿上,日本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国内的资源比较稀缺,加上这样拉动的长战线,日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军火资料到战场上。

这对日本资源采用是个非常大的数目,对日本自身发展经济需要的生产资料受到缺少。

2、虽然二战的战火在战争中没有烧到日本本国,但是日本实行军事化政策,强行征大量的青少年去参军,国家的后备人才大量缺失,并且本国国民无心发展军事外的生产,至专注于战事。

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无非是个重大的受挫,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1945年8月,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国为了报复日本两次的袭击,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了代号为“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

广岛和长崎死伤人数无数,从此变为荒地,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才恢复。

广岛和长崎作为日本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两地经济的影响对整个日本经济而言是重要的打击。

二、二战后日本对本国经济的整顿措施和外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二战后日本本国对经济的整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主要从内外两部分进行整顿:1、日本本国内部主要采取措施是以下几点:⑴、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完成了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以后,通过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国家对宏观经济全局的间接控制与调节。

它从1955年编制第一个指导性经济计划时所迄今先后实施的13个经济计划,其主要控制目标(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一般都基本上(或超额)实现了。

有时甚至比某些国家的指令性经济计划完成得还好。

日本这种经济计划模式,在西方主要国家中也是最成功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的正反两面的经验,特别是在其经济体制转换初期以及那些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实现计划调控的若干经验,诸如开放式的计划编制方式、经济计划控制目标的合理化、计划机构的改革与高素质化以及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同步实施等,对当前我国的经济计划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计划体制,都具有现实的研究与借鉴价值。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政治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往往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和推行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1年《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罗列了世界上成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三种主要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日本经济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日本政府适时地制定和实施了与其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了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奇迹。

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宏观调控法作为政府间接干预经济的一种制度设计,地位逐渐重要和提升,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法立法内容和体系上的一个明显变化趋势是各国加强了对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立法,逐步完善其内部体系;并使这方面的立法在经济法立法体系中的地位上升,使之逐渐成为经济法体系中最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构成部分。

目前,宏观调控法正在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前沿经济 —




战后 日 本经济发展历程对 中国径济发展的启 示
口 马丛 丛 山西 财 经 大 学 国 际 贸 易 学 院

要: 战后 的 日本 经 济发 展 历程 与我 国现 阶段 的经 济 发 展 状 况 有 很 多相 似 之 处 , 文 在 回顾 战 后 日本 经 济 发 展 历 程 的 基 础 上 , 该
虽 然 中 日两 国在 各 自的 经 济 增 长 时 期 存 在 很 多 的相 似 点 和
共 同 的 情 境 , 是 由于 所 处 的时 代 不 同 , 日两 国在 经 济 发 展 过 但 中 程 中 的非 类 似 性 也 有 很 多 ,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点 : 一 , 日两 主 第 中
代初 , 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达到了 1%, 了 2 0 到 0世纪 7 0年代
时, 日本 的 G P 已经 超 过 了 当 时 的 西 德 , 为 仅 次 于美 国 的 资 N 成
展方式、 节能减排、 构筑循环经济等的政策和理念 , 如何尽快落实和
实 现 以上 政策 和 战略将 成 为产业 结 构调 整 和优 化 的关 键 。 们要 吸 我
达 到 一定 水平 后 往 往 导 致 金 融 资 产 膨 胀 发 生 ,而 金 融 资 产 危 机 引发 流动 性 和 信 用 紧 缩 , 而导 致 实 体 经 济 衰 退 。经 过 近 几 十 年 进 的快 速发 展 , 国虽 然 已 经 发 展 成 为 世 界 第 二 大 经 济 体 , 金 融 我 但 制 度 还 不 完善 , 且 现 在 还 面 临 着 国 际 收 支 双 顺 差 、 民 币升 值 而 人 压 力 等 一 系列 亟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因此 , 们要 顶住 来 自美 、 我 日等

二战后日本的重建与经济崛起

二战后日本的重建与经济崛起

二战后日本的重建与经济崛起在二战结束后,日本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

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破坏和国家经济崩溃,日本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国家的重建和经济的崛起。

本文将探讨二战后日本的重建过程和经济发展,以及影响日本崛起的因素。

一、战后重建战后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和提供住房等,以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发展和重建破坏的城市。

同时,政府还实施了一套新的教育体系,重点培养技术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这些措施为日本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二、产业的崛起日本在战后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即重点发展工业部门。

政府提供了贷款和补贴,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并提高关税。

这些举措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了扩大市场,日本政府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策略。

政府提供了低息贷款、税收优惠和出口补贴等措施以吸引外国投资和增加出口。

日本的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价格也更具竞争力,因此畅销世界各地。

日本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教育和研发投资为了保持竞争力,日本政府大力投资于教育和研发。

政府增加了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拨款,并提供奖学金和研究经费以吸引人才。

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其出色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帮助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领域的投资,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企业和技术专家。

五、劳动力市场改革日本政府进行了劳动力市场改革,推动了世界著名的雇佣型经济模式。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高工资、加强劳动法规和推行全员参与等,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这些改革措施使日本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六、国际合作与协调二战后,日本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协调。

日本政府参与了各种国际组织,并与其他国家签订了贸易协议和投资协定。

日本经济发展史(战后)

日本经济发展史(战后)

日本经济发展史(战后)默认分类 2010-01-20 11:25:22 阅读3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日本的经济发展史,是一部以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追赶史。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跃居世界第二位。

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

这些表明,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追赶时代在日本已经结束。

以追赶为目标建立的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以及经营思想等,面临着深刻的调整。

但是,日本似乎没有意识到大转折时期的到来。

它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思想和发展模式,没有注意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

大量的过剩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出泡沫经济。

由此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股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消费低迷,巨额财政赤字等,至今困扰着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目前正处在130多年未有的大转折时期,这是由追赶型的经济增长向成熟的、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的转变。

这种转折,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弯道,行驶速度下降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转折的迟误和泡沫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大了转折的难度。

世界经济的低迷和“9·11”事件的影响,对于日本经济有如雪上加霜。

2001年日本出现经济负增长可以说毫不奇怪。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有其客观必然性像日本经济辉煌时期引起世界瞩目一样,日本近10年来的经济低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实,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其客观必然性,除了日本正处在转折期之外,还有如下两方面因素。

第一,经济基数的增大。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总人口相当于中国的1/10,然而日本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是中国的4.44倍。

这说明,日本的经济基数已经相当大。

按照2000年中日两国GDP的比值来算,如果日本GDP增长2%,中国要在GDP绝对量的增加上与日本持平,就需要有8.88%增长速度。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至今。

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阐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问题;展望目录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2(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3(二)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3(三)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3(四) 经济衰退期(1991-2000年)4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4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4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4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5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5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5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5(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6(二) 日本的宏现经济政策。

61.财政方面日本大部分财权由中央所掌握62.金融方面63.企业特点6三、日本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7(一)公司治理结构机能的衰退7(二)长期雇佣体制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重组7(三)主银行制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7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7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总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经济也在二战中遭受重创。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一、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1、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及其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随着日本被击败,遭到美国的空袭,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东京为首,全日本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战争的轰炸破坏的40%的城市建筑,船舶的吨位从战前630万吨下降到135万吨,煤产量减少了一半。

此外,由于战败,日本对外贸易业几乎中断了,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结果在国内农业等产业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不足,进而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1934~1936年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1947年就上升到了10910,提高了108倍。

1946年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只是战前的55%,城市就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是战前的31.2%。

在此起点上,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一方面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

恶化的经济从1947年开始好转,几经曲折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粮食危机解除,工业生产恢复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结束。

实际GNP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8.9%,工矿业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经济有战前积累的较好基础,同时有美国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的刺激,加上政府较好的政策引导,使其在10年间就将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最好水平。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因为这样的机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而且政府正确的引导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此时,日本GDP仅为美国1/1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此后日本开始赶超欧美,在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由此走向了经济现代化。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二战后,日本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公害大国。

但是,日本在较短时期内又克服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制约,一举改变了公害大国的形象,走上了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能不说是创造了日本的另一个奇迹。

日本在环境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与政策。

1.1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赶超式经济模式,迅速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然而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却实践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线性经济发展虽然使日本实现了数量型的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却背道而驰,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了世界公害大国。

严重的公害不仅给日本带来了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而且使环境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针对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公害问题,日本政府成立了“公害对策特别委员会”,采取了相应的环境对策,但当时的政策措施是针对污染及废弃物进行治理的,属于环境末端治理模式。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首次产生了省能源、省资源的理念,开始采取能源合理化和节省能源的措施。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开始尝试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进行“管端预防”,提出了相对完善的生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型,实现了发展战略和思路的一次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尽管如此,“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传统线性发展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临环境问题的新特点,日本政府根据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于1994年12月制订了《环境基本计划》,提出了“建设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新思路和环境保护的四个基本方针:一是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构筑环保型经济社会体系;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长期共存;三是在公平负担环保费用的前提下,由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个人共同参加环境保护;四是推进国际环境合作。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评析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评析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Post-war Japan
作者: 田丰伦
作者机构: 重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庆400020
出版物刊名: 现代日本经济
页码: 1-5页
主题词: 日本 战后 经济体制 日本模式 政府主导型经济
摘要:东亚经济发展进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各国(地区)经济发展运动的内在迭加形成了东亚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总绩效和总趋势.因此,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既是一个加速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整体,也囊括了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若干范示.日本经济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功的发展模式颇具典型意义,对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战后日本经济史战后日本经济史讲述的是从1945年“尽头之战”结束到当今的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应对战后破坏,全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

这一历程不仅标志着日本经济得以复兴,而且还宣告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在战后日本,由经济部长麻生义太郎担任首相的“太田内阁”长期执政,推出了一系列大胆的经济改革政策,以重建日本经济。

其中包括政府对大型企业进行控制,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市场作用发挥,以及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借贷支持。

此外,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了优化,以促进低价劳动力的适应性。

同时,对外贸易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政策,通过刺激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切都结合起来,让日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拉开了序幕。

1953年至1963年,日本实现了每年10%的经济增长率;将近1964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后来,由于对外贸易面临着挑战,日本经济发展出现了放缓,“太平洋之声”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给复兴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随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激励经济发展,比如政府提出了减税、财政政策优惠等举措,以及实施巨额建设、投资和改良等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

到19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受到长期低迷的影响,这也导致了日本进入了一个被称为“被动增长”的期间,其中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最终,为了摆脱低迷,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比如金融体制改革、税收改革等,从而使日本经济受到提振,实现了从“被动增长”到“自主成长”的转变。

综上所述,战后日本经济史是日本经济从破坏中复兴起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加上发达国家的援助,使日本经济实现了跃升,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也是日本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战后经济发展是指二战后初步恢复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时期,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以下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第一阶段:战后恢复与经济(1945-1952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几乎被摧毁。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和重建措施,促进了战后经济发展。

针对农业,政府推出了土地政策,将大规模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对于工业部门,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贷款来重建企业。

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劳动法和推动劳资和谈来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人的待遇和福利。

第二阶段:高度增长时期(1952-1973年)1955年至1973年期间,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以上。

这一时期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的黄金时代。

这是通过工业化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实现的。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加了投资,包括修建高速公路和建设港口设施,促进了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财政补贴和低利率贷款,帮助企业进行现代化和技术升级。

在出口方面,政府实施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以发展制造业的出口为重点,通过提供关税减免和财政支持来支持出口企业。

第三阶段: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泡沫经济时期是指从1973年石油危机开始到1991年泡沫破裂为止的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政府鼓励银行放贷,金融业获得了大量资金。

同时,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价格飙升。

在此期间,日本的股票和土地市场都处于高涨状态。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积累了许多问题,包括过度借贷和过度投资。

1991年,泡沫破裂,日本陷入长时间的经济低迷。

第四阶段:经济停滞时期(1991年至今)自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包括降息、财政刺激和结构性等。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日本经济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和高债务等。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毕业论文网摘要:日本在二战之后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但其存在的问题在日本不断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崛起与战后的日本经济相类似,研究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应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启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国民财富45%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变为废墟。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的经济就能崛起并且位于世界前列。

20 世纪50 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20 世纪60 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并且在90 年代初年人均GDP 超过了美国,但从1995 开始,日本的经济开始下滑,辉煌的经济成果的背后隐藏着众多消极后果及负面的影响,时至今日,某些危害仍然在困扰着日本经济,日本的经济仍然没有走出低迷的状态。

一、战后日本经济取得的发展战后日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阶段:恢复期、起飞期、高增期、萧条期。

恢复期:1945-1955 年,这一重要时期日本完成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思想在日本国内的统治地位,从而转轨为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扫平道路。

起飞期:1956-1960 年,从1955 年以后的10 年里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2%,GDP由1955 年的17 万亿日元增长到1965 年的41 万亿日元,这期间日本主要投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电视等,使得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战前水平。

另外,在此期间日本开拓了海外市场,通过赔偿被侵略国,而占据东南亚市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相反东南亚经济落后、资源丰富,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日本的大举进入赢得了市场又获得了宝贵的资源,其战争赔款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等原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日本完成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思想在日本国内的统治地位从而转轨为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扫平的道路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二战中日本人忍受着漫长的饥荒煎熬, 妇女们在煤矿中吃力的挥舞着镐头,孩子 们在工厂里长时间的工作,老人则挖掘松 树的根来做燃料,甚至和尚们也被征去从 事军事后勤服务。日本最终作为战败国, 当然损失十分惨重,但战后的日本很快走 出了战败的阴影,制定发展的策略迅速崛 起,特别是在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迅 速发展。
发展概况
• 日本战后教育,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增长,从数量到质 量实现了相应的发展与改善。初期的教育改革,深受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学力水平的下降。经 50年代 教育理论的大辩论, 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后,布鲁 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受到重视。60年代,由于中小学教学 大纲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脱离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 力,曾导致大量落后生的出现。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不仅使高等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且使中小学 教育面向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方向,既保持注重基础知 识的划一性,又有适应地区与个性特征的灵活性,力图使 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在数量方面 也有很大发展。
3.注意适应日本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 新潮流 日本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和成效之显,关键在 于不但学习西方,又时时不忘密切结合本 国国情,是科技政策充分适应日本各时期 的特点。日本是先发展成功率高的实用型 技术,再发展风险性较大的高技术,这是 完全适合日本国情的。日本科技政策不断 适应新形势和新潮流的变化,在历史发展 的各个时期都能制定相应的科技发展策略。
日本科技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日本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日本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第一章:日本经济模式的概述日本经济模式是指战后日本经济所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以及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日本经济模式不但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度被认为是其他亚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的借鉴之一。

然而,由于日本经济在1980年代晚期爆发的泡沫经济危机和1990年代中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日本经济模式走向了瓶颈。

第二章:日本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优劣势2.1政府的干预和支持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支持。

这种干预和支持的结果是,日本政府成功地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钢铁、化学、电子和汽车等行业。

2.2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的策略。

企业通过规模扩大和资源整合来提高效率,并通过各种合作方式来实现产业链的优化。

这种模式的结果是日本重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制造业的强大。

2.3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这种关系建立在双方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使得企业更加稳定和创新。

同时,企业也通过本土化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来获得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

2.4优势和劣势日本经济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以及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有效地攻克技术难关。

然而,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内部创新和激励不足、固化的公司结构和管理、国内市场的垄断问题等。

这些问题一度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难点,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第三章:日本经济模式的对中国经济的借鉴3.1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中国而言,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世界经济大视野: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

世界经济大视野: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

世界经济大视野: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却在二战之后快速复苏发展经济,追赶上了发达国家的脚步。

日本的经济复苏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讨论价值。

很多研究总结,日本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日本的经济发展既是国内政策的实施与国内形势的变化,同样也离不开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

日本在战后由于排除了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影响,虽然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极为困难,但是战后日本政局比较稳定,日本军费开支在1944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8.9%,1976年降为0.88%,是资本主义强国中最低的。

日本虽是多党制,但自民党从195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通过党内派系斗争实现权力更迭,政策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

在这种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得以实施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产生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日本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实施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

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

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

当然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选择它,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这些产业,政府在确认市场必定不去选择,便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它们,由政府采用法律、金融税制、中间组织协调利益手段的干预来补足。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

战后(1945-1970)日本经济发展评析

战后(1945-1970)日本经济发展评析

战后(1945-1970)日本经济发展评析摘要: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势头都位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作为一个建立在废墟上的战败国,日本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日本在战后(1945-1970)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由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和日本自身的内政外交政策所共同推动。

在美苏争霸的战后国际形势下,日本迅速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时也倚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美苏冷战中大获红利,初步恢复了战后经济建设的元气。

而日本政府在战后积极推行符合日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内政外交政策,成为日本在战后经济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助推器。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于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日本不仅借此机会升级了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依靠奥运会带动了经济,同时也提振了国民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战后崛起的“新日本”。

关键词:战后;日本经济;国际格局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格局与日本1945年,在遭受两次原子弹轰炸和日军在亚太战场的全面溃败后,日本作为仅存的法西斯轴心国,终于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盟国的伟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在共同打击法西斯的任务完成后,在战时并不突出的美苏矛盾,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以意识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图争夺战后世界霸权、建立战后秩序的争霸活动拉开了帷幕。

战后的日本由美军独占,因此这也大大方便了美国把日本纳入自己的全球争霸战略,作为其在远东对抗苏联的基地。

在“冷战”的国际关系格局中,日本虽然是二战的战败国,但是此时已经成为美国布局东亚的一枚重要棋子,日本也因此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获得了美国所提供的“巨大福利”。

这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重建和发展相当于起到了“造血性的作用”。

在军事上,日本成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东亚的反共堡垒和后勤基地,同时日本也借此机会取得了庞大的军备订单,获得了大量外汇。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日本从一片满目疮痍的景象中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令人瞩目的“日本经济奇迹”。

这一奇迹不仅改变了日本的经济地位,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经济奇迹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一、背景与起点1. 战后重建的挑战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导致无数生命的丧失和城市的毁灭。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领土的缩减,军事力量的解散,以及盟军对其的占领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面临着巨大的重建挑战,如何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成为了战后日本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

2. 美国的援助与改革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日本,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援助和改革措施。

美国通过向日本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其恢复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美国还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如土地改革、工会发展和妇女选举权的扩大等。

这些改革为日本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奇迹的实现1. 政府的积极干预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汽车、电子、钢铁等关键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中逐渐占据领先地位,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还通过扶持小企业、促进出口和技术创新等措施,增强了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 教育与技术创新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

战后,日本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

同时,日本企业也加大了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

以丰田、本田、索尼等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青睐。

3. 劳动文化与企业制度日本的劳动文化和企业制度在经济奇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企业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为特点,形成了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