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神奇的眼睛》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ppt课件优秀课件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 8cm和16cm。哪个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些? 据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再考察一下透镜的 凹凸程度,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凸透镜越凸,折光能力越强!
提出问题: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 的?
可
能
与
人
猜想:
眼
的
特
殊
结
构
有
关
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幻灯机和投影仪
注:点击播放视频
原理:
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思考:
1、在放映时,幻灯片应该如何放置?
2、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完全相同吗?
85.鞋底磨穿了,不等于路走到了头。 9.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30.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 1.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8.梦想,不去实现,终究只是梦想。 89.因为已经落后了太多,所以只有拼命冲刺,就像跑步一样,落后了好几圈,只有拼了命的往上追。 86.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100.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9.困难和挫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做人的志气和勇气。 94.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76.慢慢明白,生活不会因为某个节点而变得与众不同,未来的幸运,都是过往努力的积攒。 53.命运,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有人相信命运,走到了塔顶,或者坠落到崖底。有人想逆天改命,但成功的几率,依然很小,这中间就需要 一个最关键的东西——毅力,有了它,终有那么一天,前方,不再是灰色的雾霾。 3.生命不轻言放弃。 42.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96.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7.大成功者,非疯,即颠。你的激情能达到那种程度,离你的成功就不会很远了。 3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14.多死一点脑细胞总比以后天天酸痛的身体要好。 52.人生就是一万米长跑,如果有人非议你,那你就要跑得快一点,这样,那些声音就会在你的身后,你就再也听不见了。 14.成功就是两股力量:一种支持我们的力量;一种反对我们的力量。 2.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6节《神奇的眼睛》学案 教科版
《神奇的眼睛》
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
与评价
教学(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1)当物距u>2f时,成、、像;
(2)当物距f<u<2f时,成、、像;
(3)当物距 u<f时,成、、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眼睛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79页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眼睛就是一个活的机。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2.眼睛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上,成一
个、、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____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
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的实
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
3.一般的照相机的镜头是可以移动的,以便使像清晰地成在上。
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系统,眼睛的睫状肌牵拉,会改
变它的形状。当你登高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远处的风景清
晰得映在你的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
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上。
[及时练习]1.眼睛与传统照相机比较
眼睛照相机
成像原理
结构
角膜和晶状体—()
视网膜—( )
镜头—()
底片—()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靠改变()焦距不变,靠改变()
要求:
1、先独立
思考
2、组内交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三分钟
后小组展
示。
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
示,其他
4.6神奇的眼睛(1眼睛与视力矫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第一课时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知道弱视和散光眼。收集近视眼成因和预防的信息,学会从图书馆、书店和网络等处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掌握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路径和方法,由视力矫正探究实验与整合《生物》、《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用实验与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通过收集与交流近视眼成因和预防的信息,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迪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了解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探究矫正的方法,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
【课型课时】:新授,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音频】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赌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美国)海伦·凯勒
【提出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第四章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对比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认识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2.认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材内容全解
知识点一眼睛
1.眼球的结构和视物原理(图4-6-1)
眼睛是由睫状肌、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部分构成,如图4-6-1所示。人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射进眼里的光线,经过这个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物体。
拓展
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大约在10 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例1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能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B
知识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变强,从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前会聚,造成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4-6-2甲所示,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
《 神奇的眼睛》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强化眼保健意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分析、实验,提高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4.了解天文望远镜。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用具
成语卡片、自制眼睛模型(水凸透镜,通过连接的注射器来改变焦距)
四、相关资源
多媒体课件、【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模拟、【知识解析】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mp4、【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练习、【知识探究】近视眼的模拟及矫正、【知识探究】远视眼的模拟及矫正、【教学实验】认识显微镜.mp4。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讲述: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自然界的美景。同时想一下,你怎样感受到自然界的美的呢?
教师展示多张视觉美图。
生:眼睛。
教师讲述:有了眼睛就一定能看到物体吗?戴眼镜的同学请摘下眼镜再看看画面。告诉大家,现在你还能看清这幅画面吗?
教师讲述:可见眼睛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眼睛和眼镜有关的问题。
【新知讲解】
(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教师讲述:眼球是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眼球最前端的结构叫做角膜,其他结构分别对应哪个名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插图。
神奇的眼睛教案
神奇的眼睛教案
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认识和理解眼睛对视觉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保护眼睛,并保持良好的视觉健康。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模型展示眼睛的结构。
2. 实际的眼保健工具,如眼药水和太阳镜。
3. 关于眼睛和视觉的故事书籍或视频。
教学过程:
1. 导入:
-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眼睛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眼睛是如
何工作的。
- 引入话题,问学生们关于视觉的一些常识问题,激发学生
们的好奇心,并了解他们对眼睛和视觉的理解程度。
2. 讲解和讨论:
- 讲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 讨论眼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
认识到视觉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3. 活动和实践:
- 分发眼睛保护小贴士,让学生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
例如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戴太阳镜、定期眼保健等。
- 展示实际的眼保健工具,让学生们了解并尝试使用,如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4. 故事书或视频:
- 通过故事书或视频,讲述一个关于眼睛和视觉的故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5. 总结和复习:
- 回顾学生们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关于眼睛和视觉的知识。 - 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眼睛,并保持良好的视觉健康。
教学扩展:
1. 组织眼保健俱乐部,学生们可以共同关注和学习视觉健康的知识。
2. 邀请一位眼科医生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眼睛和视觉健康的相关知识。
3. 进一步研究眼睛和视觉的科学原理,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关于眼睛的奥秘。
神奇的眼睛教案
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活动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维护眼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对眼睛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用眼习惯和保护眼健康的意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眼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2. 学习如何正确用眼、保护眼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眼健康的意识;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
1. 相关图片和PPT素材;
2. 活动材料:画纸、彩色铅笔、眼贴纸等;
3. 视频资源:介绍人眼结构和功能的短片。
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引入
通过播放一个有关眼睛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对眼睛的兴趣,引发
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与他们互动,逐步引
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认识。
第二步:人眼结构的解释和学习
通过PPT或者图片展示,详细介绍人眼的结构,包括眼球、角膜、
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重要部分,并解释各个部分的功能。教师可
以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片,引导他们发现眼球在不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进一步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步:实践活动一 - 眼睛的景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画纸和彩色铅笔。要求学生先
用一只眼睛遮住另一只,用遮住的眼睛观察教室内的不同景象,然后
用铅笔在画纸上绘制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再用另一只眼睛进行同样的
操作。最后,让学生交流和比较两只眼睛眼见的差异,引导他们明白
眼球的透视原理。
第四步:实践活动二 - 眼保健操
通过展示一些眼保健操的示范视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眼球运动和眼部肌肉的舒缓,加强眼部血液循环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科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研究问题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尽可能地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眼睛与视觉是人教版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内容较多,分两课时讲述,本课为其后半部分。在内容展开时,有多处较为抽象的地方,例如,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时,会使由近视眼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如果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他们就只能通过“机械记忆”,机械地记住知识。在研究教材时,我发现这些内容与物理知识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我能设计一些适当的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摸索,自己发现、形成知识,所达成的效果也许将是非同一般的。
二、设计依据
1.教学分析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把“眼睛与照相机的类比”,“眼睛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瞳孔大小与光线强弱的关系”学完了,并且对“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这一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时包括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结构机理,近视眼的预防等内容。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后,我把教材进行了“全新改版”:本来没有实验,现在有了实验;本来最多也就安排教师的演示实验,现在我就给改编成了学生的分组实验。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所以我已在上节课尽可能地把它们穿插在一起讲了。然而很多与眼睛有关的疾病,都和视觉形成的机理有关。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这第二课时的内容很重要,所以学生对本节课已有了足够的兴趣。更何况本节课还有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另外,我还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相信也足够激发他们的热情。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 神奇的眼睛 课件(共15张PPT)
远
近
处
处
眼 镜
晶 状 体
视 网 膜
A组探究近视眼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调节晶状体的 凸度,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 膜上,关闭注射器开关。
(4)得出结论:
①近视眼 看远处物体时,清晰的像成在 视网膜的前面,配戴合适的凹透镜矫 正。
②远视眼 看近处物体时,清晰的像成在视 网膜的后面,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
要 读写姿势 正确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③取下光屏,在视网膜前后 慢慢移动,找出像的位置是 在视网膜的前面还是后面?
③取下光屏,在视网膜前后 慢慢移动,找出像的位置是 在视网膜的前面还是后面?
④戴上眼镜,调节眼镜凸度 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并观察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 透镜?
④戴上眼镜,调节眼镜凸度 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并观察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 透镜?
睫状肌
学习一:认识眼睛
一、眼睛
看远处——睫状体放松
2
晶状体变薄
看近处——睫状体收缩
2
晶状体变厚
学生体验活动:
近视眼: 能看清近处物体, 看不清远处物体。
远视眼: 能看清远处物体, 看不清近处物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共49张PPT)
9.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 镜在一张白纸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这个像 是( A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虚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10.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 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 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16.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 D.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
放大镜就是: 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原理 u<f 正立、放大、虚像 —— 物近像近小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像的变化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
视网膜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晶状体受睫状体控制可以改变弯曲程度,也就是改变 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厚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强,薄时 对光的偏折能力弱。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案例分析《神奇的眼睛》
《神奇的眼睛》教学案例分析
麻斗波物电学院2011级物理学
一案例背景
一个教学过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整体功能。这些因素包括: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其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主题动作于客体而实现的。教学是教与学两种活动的统一为特征的。这种统一是以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指导着进行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物理知识的地位,其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在灌输物理知识的地位。由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得到体现。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环境,让学生在物理环境中受到全面的物理基本训练。
所以,在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神奇的眼睛》一节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放弃传统讲授课的模式,采用自学讨论模式。
二案例描述
1.备课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设置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及眼睛的视物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情况;
3.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第6节神奇的眼睛
[八年级物理上]第6节神奇的眼睛
第6节神奇的眼睛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Ø 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Ø 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
Ø 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Ø 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Ø .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像机理。(2)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的作用。
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课件,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在这部分内容中,角膜与晶状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凸透镜,涉及到了透镜组的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疑问;因在前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故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等效”的物理思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不必做过多纠缠。
(新)北师版物理八上《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公开课(课件)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取一块机械停表,仔细观察:
59 0 31
57 28
14 13
0
1 2
2
26
12
3
55
11
4
10
5
24
98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10
49
41
18 47 16 45 14 43 12
大盘一圈_30_s _ 每一小格_0._1s_
小盘一圈_15_mi_n 每一小格_0.5_m_in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
远视眼
讲授新课
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
讲授新课
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
讲授新课
补充:眼镜的度数 1、什么是透镜焦度?
焦距的倒数,Φ=1/f ,单位:m-1 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 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Φ,单位:度 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 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讲授新课
保护眼睛
讲授新课
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
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
远眺几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④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⑤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⑥不躺卧看书。 ⑦不走路看书。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眼睛与视力矫正;神奇的眼睛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眼睛与视力矫正;神奇的眼睛上海科技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眼睛与视力矫正;神奇的眼睛
二. 教学过程:
(一)考点点拨
1. 知道凸透镜及其有关的概念。
2. 知道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和难点内容)
3. 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4. 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5. 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二)跨越障碍
1. 透镜:利用光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外形,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
思考:如果现有两个透镜,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你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将它们区分开?
我们可以观察透镜的形状,中央厚边缘薄的就是凸透镜,反之就是凹透镜。
透镜的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透镜的光心:透镜的中心。
2.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
用F来表示。(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做会聚透镜)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来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左右各有一个。一个透镜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
由折射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由焦点上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平行光源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将物体(一般来说用的是烛焰)、凸透镜(焦距f已知)、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便于成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某一位置,如40厘米处。然后在标尺上标出两个焦点的位置和两个二倍焦距处。将烛焰放在某一位置后,算出它到凸透镜的距离(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字母u来表示),然后去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字母v来表示。让烛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神奇的眼睛)多彩的光教育教学课件(第2课时)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正常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视力的缺陷
知识总结
1.放大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透镜的应用
2.照相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物距在一倍、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
巩固练习
1.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B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巩固练习
2.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3.下列两示意图中属于远视眼的是( 乙 )
甲
乙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4.在下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 矫正做法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2.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及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教学难点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眼眼与大脑的配合,我们才能看清物体,判断距离,
欣赏五彩缤纷的景色。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视力正常的人是不戴近视、远视眼镜的,
而患有近视或远视的人需要戴眼镜,你知道为什么吗?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赶
快进入正面的学习,去一控究竟吧!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眼睛;(2)保护你的眼睛。 一、眼睛
多媒体播放眼睛的构造图和模型。
展示:多媒体播放照相机和人眼球的对比图片
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说明:学生根据对比图片,理解人眼球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
设计意图:从对比中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升能力、学习知识。
体验:教师指导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纹,然后马上眺望远方,亲自感受眼睛是怎样调节的。
点评: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亮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
总结: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历体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问题: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说明:播放课件演示眼球的自动调焦
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总结: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
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
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
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
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1.近视眼及其矫正
活动1:小游戏:三字经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视力正常的同学,一个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教师出示印有三字经的卡片,从两位同学眼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
说明:从活动中引出近视眼的外在表象。分析近视眼的形成原因,进一步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问题: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点评: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引导学生设想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活动2:阅读课本P77,实验探究:模拟近视眼。
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说明:鼓励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镜进行矫正,试试效果如何。
参考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近视眼镜。
方案:组装好器材,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前方,此时像变得模糊。把凹透镜放在凸透镜前观察。
现象: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结论: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分析,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亲自动手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才能对知识有更清晰的感受和较深刻的理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问题:请学生猜想一下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说明: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根据刚才对近视眼如何矫正的推测,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结论: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
这里有几个老花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
知识拓展:
(1)透镜的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Φ)
公式:Φ=1/f(f为透镜焦距)
单位:Φ:m-1f:m X
(2)眼镜度数=透镜焦度×100
(3)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
板书设计
6.神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