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读后感初中作文10篇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5篇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15b1f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d.png)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5篇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史记》的书。
这里面的所有故事让我明白做人应该怎么做;明白了史上哪些是明君,哪些是昏君,我的感悟真的很深。
这个《史记》它主要讲了历史上人物的功过和是非,一些篡权夺位的人;一些功绩很高,下场却很惨的人;一些后宫干预朝政的人和一些从小努力奋斗的君臣。
即称赞了历史上优秀人物,又揭露了丑恶的现象。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是:有些帝王可真是残忍,比如:商朝最后一位帝王纣,为了让妲己开心竟用炮烙烧大臣,挖比干的心,还有更惨的,把他们的肉剁碎,骨头给狗吃,用肉做大饼让他们的儿子或父亲吃,;周幽王,就为了让褒姒笑一笑竟然点燃如此重要的烽火,虽然千金难买一笑,但也不用这么过分把!最终还是自食其果,像这种昏君还多着呢。
简直是数不胜数!因为他们的坏,才能体现明君的好,比如:黄农氏,为了要医治百姓,让百姓可以吃上即好吃又无害的东西,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当赌注,勇试百草,还教他们如何耕种,敢问,历史上有像黄农氏一样的明主吗?我很敬佩他;唐尧,他重用贤才,不用小人他不因为丹朱是自己的儿子就让他当君主,他禅让贤让虞舜这样的孝顺的人当上君王。
在远古时期,在五帝的统治下,这个世界是远离战争的,过着这样和平的日子,这才是百姓向往的世外桃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体现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
无论是体列还是写作风格都影响着后代史书的撰写和编纂。
所以这本书被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篇2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五帝到丝绸之路,从大禹治水到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完成了这部大著作:《史记》。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至极,每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史记》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残暴的昏君——纣,人人得而诛之。
更有昏庸无能的周幽王,还有许多人被司马迁描绘的淋漓尽致,有卧薪尝胆的`勾践,百战百胜的韩信,一生流离漂泊的孔子,也有自刎乌江而死的项羽,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讲了许多故事,让我从中受益。
《史记》的初中生读后感10篇
![《史记》的初中生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a95a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8.png)
《史记》的初中生读后感10篇《史记》是司马迁在监狱中倾全部精力写的,被鲁迅先生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史记》的读后感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利用几天的时间认真细致的读了《史记》一书。
它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共有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回顾了各种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编本,原作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里面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有许许多多的历史典故、成语和名人故事。
通过看炎帝、黄帝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炎黄子孙”的真正含义,让我忍不住崇敬他们;我也知道了尧、舜、禹的传说,对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非常敬佩;我知道了“战国七雄”指的是什么——齐、楚、燕、赵、魏、韩、秦七个国家,他们之间频繁的战争,让老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我还知道商汤、勾践、苏秦、孙膑、张仪、张良、秦始皇等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的足智多谋、有的英雄善战、有的博学多才、也有的残暴无良。
我最喜欢爱国诗人屈原,他不仅博学多才、见闻广博,而且做事光明磊落、坚持正义,有一颗爱国的心。
我真希望他不要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
我看完了一遍这本书,真的还想再看一遍。
这本书大大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通过看《史记》我也能讲几个历史故事了,而且对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读了这本书,我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了更多的理解,历史实在是博大精深,以后我还要看原著的《史记》,更要看其他有关历史的书,从而来丰富和提升自己。
《史记》的读后感《史记》这本辉煌的巨著是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作品,司马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人生故事,就与他的这本书有关。
《史记》它是中国的古典名著,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曾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读书心得初中范文5篇
![《史记》读书心得初中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2ca738be23482fb5da4c53.png)
《史记》读书心得初中范文5篇《史记》是我国历史名著,文化瑰宝,作者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史记》的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读书心得篇1在《史记》中,我读出了不同形象的孔子。
孔子所尊敬和推崇的人都是出生时间比他早的人,可见孔子的博古。
在当时孔子是一个十分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但他不但没有骄傲自大,反而非常谦虚。
他虚心向别人请教,传说孔子还向老子请教过问题。
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谦逊有礼、不耻下问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所崇尚的是道义,只崇尚勇敢而无道义的人就是作乱。
真正的君子必须要有道、义。
所谓“道”是指道德;所谓“义”是指诚信。
孔子又是一个道义兼有的君子。
孔子又是一个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的人。
相传,孔子小时候学习非常主动、刻苦。
母亲教的字,晚上会认真地复习好几遍,别人都觉得他是神童,可在孔子那超人天资背后,更多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知疲倦的学习态度。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和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正如鲁迅、爱迪生所说,世上的天才都是刻苦、勤奋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求学要实事求是。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告诉我们:要尊敬父母,百善孝为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告诉我们:君子是心胸宽阔,神定气安的人,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
要做胸怀宽广的人,不做争斤论两的人。
孔子是一个温文谦和,不耻下问,实事求是、尊敬父母、重视孝道,胸怀宽广,为人坦率的君子。
《史记》读书心得篇2今年暑假,我读了《史记》,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书中许多历史故事给了我启迪,历史人物给我教育。
其中关于项羽的故事,我印象很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诗赞扬了项羽宁死不苟活的精神.但是,当我读过《史记》中关于项羽的内容后,我对项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项羽是一个英雄。
《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初一作文10篇
![《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初一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4241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6.png)
《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初一作文10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初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范文一这个暑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
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
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范文二讲信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读了《史记》这本书。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烽火戏诸侯,里面的内容讲了:在2700多年前西周后期,有一个昏庸无能的周幽王。
他为了讨宠妃褒姒的欢心,竟听从了一个大臣荒.唐的建议,让士兵点燃边防线上烽火台的烽火。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后来发现平安无事,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褒姒见到各路诸侯如临大敌,率兵奔来跑去,一阵忙乱,不由得一笑。
初中语文史记读后感大全7篇
![初中语文史记读后感大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cb5df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初中语文史记读后感大全7篇初中语文史记读后感篇1近日,我又回顾了《史记》。
在这次阅读中,我的收获及感受都与上次大不相同。
《史记》这本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合称为史学“双壁”,文学家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史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遂自荐》。
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的事,都要有勇气尝试,不能连推荐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一个人只有尽了100%的努力,就算没有收获,也不会留下遗憾。
生活中,我也要善于毛遂自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鸿门宴》这个故事我也同样喜欢。
主要说了项羽想利用吃饭的机会杀刘邦,让项庄舞剑,意在蓄谋杀害。
但项羽优柔寡断,刘邦识破诡计,借上厕所之机在侍卫护送下逃跑。
因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刘邦,最终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在江边自刎。
我从中懂得了“该断不断,必受其乱”的道理。
我以后做事要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练就雷厉风行的办事习惯。
《勾践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我也读得津津有味。
一听故事名字就可以知道故事的大意。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在屋内挂一苦胆,每天都要尝尝苦胆的味道,以激励自己,力图雪耻。
最终勾践一举打败夫差。
生活中,我们也要发扬卧薪尝胆的精神,激励自己,永远进取。
五年级时,我的英语成绩跌入了最低谷,创下了79分的记录。
徘徊、失意之后,我提起精神,在Sarah老师帮助下,虽然没有天天尝苦胆,却时刻提醒自己,要奋发、要图强。
现在已经提升到98分。
《史记》里面,太多的故事都让我难忘,太多的故事都让我深思,它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同时也是人生中的一条条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
初中语文史记读后感篇2假期里,我读完了《史记》。
透过它,我看到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善于用兵的孙武,围魏救赵的孙膑,知错就改的廉颇仿佛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颗夜明珠,赵惠王的和氏璧;秦始皇焚书抗儒,商鞅立木取信也令我印象深刻。
史记初一读后感
![史记初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36d6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6.png)
史记初一读后感史记初一读后感(精选36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史记初一读后感(精选3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史记初一读后感篇1《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
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
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
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
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
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
《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
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
《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一定受益匪浅。
初中读史记感悟(六篇)
![初中读史记感悟(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6ad7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f.png)
初中读史记感悟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____多年的历史,前后历经____年才得以完成。
读完史记后,我不禁感叹这本书不愧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首先,史记的创作对后人了解这____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司马迁为保证历史的准确性耗费大量时间心力四处探寻游走,记录下真实的故事,但在上古传说中的故事上司马迁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极富文学艺术性,该种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其次,史记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司马迁是个极其让我敬佩的人。
李陵寡不敌众,被俘投降。
司马迁看不惯同僚对李陵落井下石,忍不住为其辩解,结果汉武帝迁怒于司马迁判其宫刑,读后感.受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固然绝望过,但凭着惊人的意志力,为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辜负父亲的遗托,他毅然决然地继续编写史记。
他的坚强不屈让我震撼,让我觉得像司马迁这样的人注定会创作出史记这本恢弘巨著。
除此之外,史记中司马迁的许多看法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先是他对于”禅让“的推崇,小到伯夷的让位,大到荛舜的禅让,可见司马迁对那些不争权夺利以及在权势面前淡然洒脱的人的敬仰;在史记中,司马迁还特意在世家中描写了孔子,孔子与史记中其他人相比只是一个文人,但司马迁眼光独到,他预言孔子的思想会对后世影响深远,果然如此,孔夫子的思想如今传扬四海。
刘向认为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总之史记是一本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品读的书。
初中读史记感悟(二)《史记》是我国文化的灿烂瑰宝,它的作者是古代文学家司马迁。
《史记》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故事,每看一个都会有不同感受,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了。
周幽王残暴无道,丧尽天良。
可他独独喜爱宫中的一位女子——褒姒。
为了让她开心,周幽王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把军国大事当儿戏,点亮烽火,迫使全部将士匆匆赶来,就为了博褒姒一笑!可长期以往,将士们渐渐对他失去了信任,到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将士们已经完全不相信周幽王了,全都不愿前往,最后被匈奴杀得片甲不留。
《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08e1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a.png)
《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1今年的暑假里,我看了《史记故事》这本书,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史记》写得那么完整,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
今天,我把《史记故事》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
我以前已经知道,《史记》是汉朝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全书有52万6千余字,内有“本记”12篇,“表”10篇,“书”8篇,还有“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内容真是非常丰富。
她说,《史记》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太初年间共约三千年的史事。
司马迁的《史记》为二十五史之首,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这本《史记故事》则不止将史记译为白话文,将《史记》里的记录,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让我耳目一新。
我非常喜欢历史知识,每一个历史故事,我看过后大多能牢记心中。
通过《史记故事》这本书,我知道了五帝、周武王、秦穆公、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成就与恶行。
阅读了《史记故事》,我知道了《史记》这部杰作,记述了黄帝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候纷争,秦的兴亡和汉的崛起,等等,也教会了后人一个又一个的道理,劝导后人不要再走上一条条险恶的错路。
我爱史记,我爱历史知识。
《史记故事》初中的读后感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司马迁写的。
在司马迁笔下的每个人物都被他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读每个故事都让我身临其境,我仿佛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大唐;闻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烟雾;认识了卧薪尝胆的勾践;也了解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精选7篇)
![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00f2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9.png)
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精选7篇)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精选7篇)《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初中读史记有感的满分作文(精选篇1)《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既是中国伟大的失血著作之一,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学经,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分为四个部分——本纪,世家,列传。
其中最精彩的便是记叙人物的列传了。
拿《刺客列传》来说。
提起刺客,一般人可能认为只是暗中偷袭,附和权贵,唯利是图,卑鄙无耻的小人,但读了《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后,你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在《刺客列传》中,有着豫让为智伯报仇的忠,也有聂政报答严仲子的义。
其中聂政刺杀侠累后为不连累家人,竟自己剥掉面皮,令人感动。
荆轲,曾是一位平民,被燕太子丹器重,后来在明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情况下仍为太子丹行刺秦王。
再说说《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田文,门下宾客众多,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这些被别人认为不务正业,品行不端的人,竟能在孟尝君遇难时帮他逃脱困境。
其实,在《史记》这部千古著作的背后,还有着司马迁本人的努力。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世代史官的家族,自幼受父亲司马谈的熏陶。
司马谈为汉武帝时太史令,他深感处于国家一统,国力强盛,百废俱兴的时代,却未能写出一部像孔子《春秋》那样的传世之作。
于是临终前交代司马迁“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担任太史令,为了撰写史书,司马迁可谓是耗尽了毕生精力,他大量搜集文献资料,二十岁就开始四处游历,足迹几乎遍布了西汉王朝的全境,考察过很多古代遗迹,搜集了诸多古代逸闻,从而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素材。
在这期间,他还曾受宫刑的痛苦和耻辱,但这也使他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精选5篇)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9855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e.png)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精选5篇)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精选5篇)读了《史记》,不仅了解了大量历史故事,更是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无穷的快乐。
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学生史记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篇1)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
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难以企及更无法超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
后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
我相信现在的人很少有他这种毅力和勇气。
常人从狱中出来,就自甘堕落,萎靡不振,别说做点有用的事了,就是活出精彩的自己都有点。
史记虽然没读明白,很多古文都看不明白什么意思,可总是读过一遍了。
本纪,世家,记住了一个个人物,可是要表达什么也看不明白。
唯有“太史公曰”让我记忆在心。
我看,苦,吃的太多容易让人对生活比较畏惧。
如果不吃苦,就回不珍惜生活,不为生活付出努力。
我长这么大,没吃过什么苦,太懒,相信如果让我放弃现在父母给我的一切,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
他成功了!向司马迁学习,不求名垂千古,只求无愧于心。
中学生史记读后感(篇2)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史记》,那里面一个个小故事令我深有感触、大有启发。
《史记》由西汉司马迁编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它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共有一百三十篇。
其中《卧薪尝胆》的故事令我很感动。
它主要讲了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被夫差羞辱天天在马棚干活。
他立志报仇雪耻,于是睡柴草、尝苦胆,回到越国后奋发图强,最终打败了吴国。
史记作文大全(精品10篇)
![史记作文大全(精品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cd9d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a.png)
史记作文大全(精品10篇)史记作文大全(精品10篇)史记作文大全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史记作文大全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史记作文大全(精品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史记作文大全篇1《史记》的读后感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记》的书。
《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
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吸收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
其它史书记载的历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资治通鉴》,也只是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十国的一千多年的历史。
而《史记》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的史书。
我更佩服司马迁那种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
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记》中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司马迁写《史记》秉笔直书,他的*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
在某些方面,敢于批评朝廷,这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
他在《史记》中直言不讳地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惹恼了汉武帝。
而当时正好发生了李陵兵败投降事件,李陵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便把他投下监狱处以宫刑。
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自杀,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宫刑。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完成了《史记》。
《史记》读书心得(15篇)
![《史记》读书心得(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c509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c.png)
《史记》读书心得(15篇)《史记》读书心得(15篇)《史记》读书心得1我钦佩司马迁能够如此深刻地写《史记》,钦佩《史记》中的每一位英雄,钦佩中国丰富而悠久的历史。
今天,我终于读了一本厚厚的《史记》。
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了很多。
《史记》这本书讲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的叙事简洁生动,非常吸引人。
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的文学价值体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在人物塑造方面,司马迁真正统一了历史、人物和主题,既写活了历史人物,又栩栩如生地读完了每一个故事,仿佛每一个人物都出现在我面前。
他还擅长通过人物的言行来描绘人物的.性格。
我认为《史记》的语言真的值得后来被视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记》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秦穆公在春秋战国时期珍惜人才,用五块羊皮与楚人交换,最后秦穆公赎回了他最喜欢的大臣。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就像文章中的秦穆公一样,如果他用很多钱赎回百里奚,楚人认为秦穆公非常重视他,不会轻易交换。
但如果用五块羊皮交换,楚人肯定会鄙视百里奚,同意交换。
聪明的秦穆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如愿以偿。
我想我应该向秦穆公学习。
总之,在《史记》一书中,我学到了中国五千年的伟大历史,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很多硕果。
我觉得《史记》值得一读。
《史记》读书心得2《史记》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这本书创作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历代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着它,我觉得我在和一个活着的人说话。
我同情司马迁,钦佩他。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之父。
他的羞辱精神被后人背诵。
与其他历史书籍不同,他生动地描绘了几千年来黄帝到汉武帝的人物,而不仅仅是列出皇帝和将军。
这本书很伟大,作者更伟大。
当我们“读书想见别人”时,我们必须读《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很重要,认为只有读了这篇文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和名师教学。
《史记》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史记》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faaf6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9.png)
《史记》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史记》读书篇1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
今天,我读完了《史记故事》这本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炎帝、黄帝、唐尧、大禹、虞舜……在这些人的背后,又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神龙氏尝百草大家都听说过吧!炎帝发现一些植物可以医病,他为了让百姓们过上不受病痛折磨的生活,用自己的身体作实验,一一去品尝那些植物,检验药性,最后不幸吃下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植物,身亡了!但他的这种精神却很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大禹治水、嫘祖制衣等等,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衣足食,为炎黄子孙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史记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爱国的伟人,虽然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祖国。
他们当中有的当兵保卫国家,有的则是发明新产品来解决国家的问题,还有的在各种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等等。
我们虽然不能像屈原那样,处理国家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
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国家尽一点力。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比如: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国家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些爱国行为看似渺小,但是久了必定聚沙成塔,我们的国家也会因此永远兴盛。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
古今中外,有许多的人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丰衣足食。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那乐于助人的精神,学习那英姿飒爽的神态,学习那尊老爱幼、以德服人的高尚品质。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还亮的智慧,是我们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信念。
让我们自由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在飘香的翰墨里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史记》读书心得体会篇2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河。
”李清照的这首诗赞扬了项羽宁死不苟活的精神。
《史记》读后感范文
![《史记》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b82c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d.png)
《史记》读后感范文《史记》读后感范文1读完《史记》这本书,我对司马迁有了无限的佩服,敬佩,他虽然受到了宫刑,但他没有放弃,写道:周文王被拘禁,完善了《易经》;孔子终生困顿,删定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创作了《离骚》,左丘失明,完成了《国语》;孙膑断了双腿,撰述了《孙子兵法》;吕不韦流放到了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韩非子被秦国拘禁,写下了《说难》,《孤愤》。
《诗经》三百篇,大抵都是圣贤们发愤努力写成的啊!他决定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努力完成《史记》。
这本司马迁的.《史记》被人称为“历史的长城”。
我很欣赏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赵氏孤儿》,因为公孙杵和程婴为保护婴儿,公孙杵不幸被杀。
司马迁的《史记》对古代优秀人物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显露无遗。
《史记》读后感范文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史记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故事,如:为人们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平定天下大乱的轩辕氏(黄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射伤齐桓公,但还被齐桓公重用,完成了齐桓公当时的春秋霸业,这体现出了齐桓公的大度,才让诸侯臣服他;廉颇与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在渑池相会上维护了赵惠文王的尊严,赵王让他当了大官,他也知道廉颇嫉妒,但为了国家利益忍气吞声,最后竟让廉颇主动负荆请罪。
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在少年时因别人威胁,忍受了胯下之辱,也受过一位漂母的恩惠,当上大将军后不忘报恩,送了那位漂母许多酒菜,还赏给她一千两黄金看完《史记》就仿佛看了一步宏伟的历史巨片,深深的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了,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不愧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读后感范文3这本书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
《史记》的读后感作文10篇
![《史记》的读后感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acfd4998fcc22bcd10dd3.png)
《史记》的读后感作文10篇《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统体统史。
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成的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史记》的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史记故事》读后感我读的《史记故事》,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的白话本。
这本书只节选了30篇史记中的故事。
古人说过”一叶而知秋“,读《史记故事》我完全可以领略《史记》的历史、文化的精深。
仰望夜晚的苍穹幽深而遥远,繁星闪烁,又使多少人沉醉其中,迷恋、憧憬,感慨万千。
《史记故事》犹如这深邃的夜空一样给人思考、哲理,前车之鉴的警醒。
走进《史记故事》一个个帝王将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谈笑风生跃然纸上。
跟随他们的脚步,我目睹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留下的串串印记。
有的人圣德,有的残暴,有的英武,有的昏庸,······帝尧禅让开启圣德,商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无不揭露其有多残暴,周厉王防民之口,让百姓道路以目的暴虐无道,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昏庸,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的风起云涌的治国策的较量,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成为古今文学典范。
这也许就是母亲说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文化树的根基。
只有这如此丰厚的根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一点也不假。
《史记故事》作为历史书籍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穷无尽,它的哲理让看过他的人一生受益。
当我读到《卧薪尝胆》时,越王勾践的毅力,改正错误的决绝,让我心生佩服,他让我明白:面对困境时,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让我对军事家项羽、韩信敬畏不已。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让我们这些后辈明白:身处绝境拼死一搏的能量有多么巨大!《纸上谈兵》赵括惨败秦军,让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语言的巨人,却可能是一个行动的矮子。
初一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初一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88a1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b.png)
初一史记读后感初一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史记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史记》的书。
这本书笔触细腻,能引人入胜,是一本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极高的鸿篇巨制。
《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高祖本纪》。
高汉祖刘邦为人仁厚爱人,喜欢施与,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得大度,他几次看相,人家都说他有贵人之相。
后来称帝后,善用良臣,巧用计谋,打败项羽,终于建立了汉王朝。
这件历史事件让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一意孤行,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管鲍之交》的故事令我大有感悟。
主要讲了管仲年轻时与鲍叔牙有交往,两人曾一起做生意。
后来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管仲跟随公子纠,小白继位后,鲍叔牙推荐管仲来代替自己,管仲当了相国,鲍叔牙的职位一直在管仲之下。
我觉得鲍叔牙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人,他本为相国,权利至高无上,可他不贪图名利,觉得管仲有能力便推荐。
《史记》这本书人物立体,情节生动,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使我们逐步增强爱国意识。
初一史记读后感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史记》的最高评价。
《史记》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记叙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之初年间大约30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
阅读《史记》,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为《史记》中的典故、成语、人物、史实能使我们妙笔生花,使文章生动,具有深度和广度。
记得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鉴“,这在我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心领其会。
《史记》读后感(精选40篇)
![《史记》读后感(精选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dab20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a.png)
《史记》读后感《史记》读后感(精选4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读后感篇1我从初中开始读《史记》,直到如今,床头总还是摆放着这本书,虽然读了不下五遍,却仍然觉得,《史记》所蕴含的知识还远远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礼貌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
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
细细品读完《史记》,能够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
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
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最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的读后感初中作文10篇《史记》是一本充满文学色彩的史书,它积聚着坐在一生的心血,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史记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史记》的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史记》里的大禹的故事。
尧在位期间,洪水泛滥,尧任命大禹的父亲鲧担任治水的领导工作。
后来鲧因为治水不力,被虞舜流放到羽山。
虞舜听说大禹贤明能干,又令大禹负责治水。
大禹到任后,他吸取父亲的治水教训,努力实践,他认为父亲用堵的方法治水是行不通的,必须用疏通的方法才能根治洪水。
他不辞辛劳,日夜苦干。
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大禹不避风霜雨雪,总是在奔波劳碌,忙于治水。
他的儿子生下来后,他也没回家去看一眼。
有一次,天下着大禹,他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
那个做父亲的不爱自己的子女啊?他多么想进家门去看一看,科室治水的工程在等着他,天下的黎民百姓在看着他,他不能因私废公。
于是他毅然转过身,带着治水的人顶风冒雨上路了。
在治水期间,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去看一下。
后来,洪水终于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向大湖、大海。
大禹这种为了黎民百姓不辞辛劳治水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史记故事》读后感徐欣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通史,而且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文学名著,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史学各文学。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出生于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
而《史记》这部书,是他在囚牢里写的。
司马谈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嘱咐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我死后,你也会做太史,继承先祖传下来的事业,别忘了来年要完成《史记》啊!”可是在汉武帝三年,一桩飞来横祸降临到了司马迁的头上。
因司马迁为辩护地陵受牵连被捕最终被处以宫刑。
在囚牢里的司马迁悲愤交加,痛不欲生,但他一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安下心来写《史记》司马迁用他自己的全部心血完成了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记》司马迁他坚强,正直,不怕困难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关于《史记》的读后感我非常喜欢《史记》这一本书,因为它不仅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史记》的作者是汉朝史官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谈最开始著作《史记》。
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续著作《史记》。
但是有一次,因为李陵事件,汉武帝以侮辱皇帝的罪名将司马迁关进大牢,服了“宫刑”(割掉生殖器官)。
受了刑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了著作《史记》!司马迁的事让我感到:“没有博大的胸怀,是不会有大的作为的!”还不不畏强暴,如实记史。
《史记》是一本史书,记述的是自皇帝以来3000年的历史,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有130篇,52万多字。
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大禹治水》、《国人暴动》等等。
《史记》是一本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史书,如果没有《史记》这一本书,估计没有《史记》,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原来的历史。
《史记》是一本举世闻名的史书,仍在传授着历史的往事!关于《史记》的读后感《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史记》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古代,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里面的人们个性鲜明,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古代的的历史事件,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
司马迁本是一个平凡的官人,他读书破万卷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折磨和屈辱。
但值得赞叹的是即使这样,他还是完成了《史记》。
《史记》让我看到了一个人杰地灵文的明古国。
《史记》让我感受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关于《史记》的读后感自轩辕氏联手神农氏共同击溃蚩尤后,中原沃土便成了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好地方,最高统治者也有几代,其中最受人拥戴之一的王就是尧。
尧称王之后,他在人民眼中的形象一步登天,“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尧仿佛是子民心中的神,处处受到敬仰,认为他能对中原造成改变。
果不其然,尧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并派遣四位大臣去往四方制定历法,以此让人民知道播种正确时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样也加固了尧的统治地位。
这样的春秋走过七十个,他的生命已近结束,但尧还是时刻想着政事,苦心寻找下一代君主。
如此精神引来大批志士,他不愧为司马迁笔下一代明主。
关于《史记》的读后感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记》的书。
《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
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吸收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
其它史书记载的历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资治通鉴》,也只是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十国的一千多年的历史。
而《史记》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的史书。
我更佩服司马迁那种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
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记》中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司马迁写《史记》秉笔直书,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
在某些方面,敢于批评朝廷,这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
他在《史记》中直言不讳地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惹恼了汉武帝。
而当时正好发生了李陵兵败投降事件,李陵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便把他投下监狱处以宫刑。
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自杀,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宫刑。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完成了《史记》。
《史记》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秦始皇本纪》。
我觉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等,为中华文明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但他也非常残暴,焚书坑儒、废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万人,是个残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灭亡了。
《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在巨大耻辱下写成的著名史书。
让我明白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治国不能太残暴,但也不能偷懒放松。
我要读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开创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关于《史记》的读后感最近读了《史记》这本书,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笔墨,为后世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
他发表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
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
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史记故事》读后感牛一帆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发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坚毅和智慧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我国自古以来朝代的兴替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文字符号记载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后来炎帝发现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细小的植物种子。
他就把这些植物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收获之后,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饱肚子。
于是,炎帝向人们介绍这种谷物,推广种植这种谷物的方法。
为了耕种方便,炎帝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农具。
从此,这种谷物,也就是粟子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人们能够获取较充足的食物。
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的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尝遍百草,多次误食有毒的食物,几乎丧命,幸亏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
为了不让人们重蹈覆辙,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仍然去尝试各种植物。
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绿叶黄花植物。
这种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后,有一段时期非常混乱,各地诸侯乘机而起。
轩辕氏决心消除战祸。
他修行德政,安抚百姓,整顿军旅,收复了各地的诸侯。
他又在逐鹿擒杀了南方诸侯首领蚩尤,统一了天下。
后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执政后,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发生战乱,黄帝就去征讨,扫平判乱,安抚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
他制定历法,让百姓按季节播种收获;劈山开道,方便天下人往来。
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劳碌,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的居住过。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楷模。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私精神的普照。
他们的精神将永世长存,我们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我们还要把他们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永远发达,永远年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