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折纸》说课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折纸》说课
设计三篇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折纸》说课设计三篇
篇一
教材学情: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
教学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
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66“折纸”及相应的“试一试”“说一说”,P67的“练一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并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理。
教学具准备:4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9-3/9= 5/10+3/10= 7/8-5/8= 1/4+2/4=
2、写出算式并口算
二、新授: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得还不错,那么今天就请大家跟随老师进一步来学习有关分数加减法的新知识。
(板书:分数加减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好的2张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两个不同的分数,并且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分数的。听清要求了吗?
(生开始折纸,涂分数,说一说,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师: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自己折的图形以及所表示的分数,并且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数是怎么得来的?
(生上台汇报,教师板书个别分数: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
师:黑板上老师写下了刚才几位同学折涂出来的分数,看着这些分数,大家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提问题,师可针对问题让学生当场口答,如果是算式,则加以板书)
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范本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范
本三篇
《折纸》是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教学设计范本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认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分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原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合作,与人分享收获,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原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制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学法上谈一谈。
教学教法:
我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教学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鹤)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提问,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引出算式1/2+1/4(板书算式)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折纸)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折纸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自主探索、渗透转化的思想,学会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折纸】
二、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手工课上,笑笑用了一张纸的2
1
折了一只小船,淘气用同 一张纸的41
折了一只小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
问题)
笑笑和淘气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2)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
(3)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要怎么列式? 生列式并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
(4)那么,你们知道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学生汇报,生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 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折纸-北师大版
一、教学背景
此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育,主要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此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分数读写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折纸验证法的方式来教学,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并运用此法验证分数加减法的正确性。
4.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团队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操作方法和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并运用此法验证分数加减法的正确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准备A4纸。
3.准备彩纸、剪刀和胶水。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次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引入、讲授、练习、总结。
环节一:引入(10分钟)
1.导入课题,简单回忆分数的相关内容。
2.引入本次课程的重点——分数加减法,了解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差异。同时,简单地介绍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环节二:讲授(20分钟)
1.教师通过PPT介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2.通过案例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操作方法,通过多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方法。
3.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折纸验证法,并将此法与分数加减法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请学生折纸与涂色,在学生折纸与涂色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同样在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算式,结合作品图进行估算,探索算法,讲解做法,教师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2)教师应成为善于挖掘教材的优秀挖掘者。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折纸与涂色,在学生折纸与涂色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折纸(1)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总结算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并观察两个分数表示的部分是否相同。
生: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和表示,和表示的部分相同,但是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
师:是的,我们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着力点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既有利于学生迁移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与方向。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
一. 教材分析
《折纸》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
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折纸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对图形的旋转、平移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组合和变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
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简单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并理解图形
的变换规律。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折纸过程。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折纸模板,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折纸过程。
4.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
《折纸》
《折纸》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
分数
加减法”中的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虽能熟练运用“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但并未完全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为此,课本设计了“折纸”这一活动情境,安排了通过画图方式得出结果的方法,目的是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卡纸及硬纸板。
一.复习旧知
计算下面各题。
31
44
+=
21
55
+=
73
88
-=
54
99
-=
二.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2.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看到这样的情境图,你能提两个有用的数学问题吗?三.探究新知
1.谁能告诉老师情境图中的笑笑和淘气在折纸的过程中用了多少纸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2.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想到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先涂出笑笑用的部分,再涂出淘气用的部分,然后把涂色的两部分加起来,结果就是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动手操作。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精品教案
学生:愿 意。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折纸) 一、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笑笑
让学生说说
折了一只小船 获 取 的 数 学 信
用了这张纸的 息,同时并提出
1
,淘气折了
2
一只小鸟用了
问题,不仅可以 培养学生的观察
这张纸的 1 。 力、问题意识, 4 同时锻炼了学生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有关用加减法
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3.抢答:
5 2 99 21 33
6-2 77 15 88
6-3 55 1- 3
5
学生独自 计算。
小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
把分子相加减。
(二)揭示课题
通过课前谈
学 生 疑 话,引起学生的
惑。
好奇心,为揭示
课题做准备。
师:真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愿不愿意去验证 一下呢?
道了异分母分数
反馈:(1)在正方形纸上用颜色涂出整张纸
的 1 ,再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剪掉 1 (有颜色
2
4
的),所以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 1 。(学生 4
一边说,一边演示)
(2)我先把 1 化成 2 ,然后利用同分母分数 24
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的。
1 -1 =2 -1 =1 2 44 44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折叠》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折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解关于平面图形的折叠、等分线与对称线的性质以及用平行线概念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 1. 了解折纸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折纸来观察、发现平面图形的性质。
3. 掌握等分线与对称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4. 运用平行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折纸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折纸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折叠过程中图形的性质是否保持不变。 2. 等分线与对称线的性质:学生需要通过折纸、裁剪等实际操作,观察等分线与对称线的性质,并能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3. 平行线的概念应用:学生需要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并能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材料: 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折叠》。 2. 教具:折纸、剪刀、铅笔、直尺等。 3.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4. 若干练习题和课堂练习的答题卡。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
1.引入折纸的概念:通过展示折纸的形态和使用示例
来引起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2.提出问题:老师可以问学生“折纸和平面图形有什
么关系?”来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探究折纸与平面图形(15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白纸和
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来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主折纸得到的算式,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利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三、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部分——通分和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五、设计思路
通过折纸形象地让学生经历通分的全过程,用学生的动手活动代替枯燥的讲解,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体会通分的必要性。用开放性的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学好本课不但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回顾和提高,更为下一节“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做好准备,在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整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读图形语言的能力。这节课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计算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画图、推导、归纳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数学的研究方法,积累相关活动经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为此,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自主探索法:通过设计学生亲手折纸来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六、作业
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
七、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教学应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请学生折纸与涂色,在学生折纸与涂色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同样在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算式,结合作品图进行估算,探索算法,讲解做法,教师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真正做到让每一名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教师应成为善于挖掘教材的优秀挖掘者。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难为易,教师打破教材的设计,从学生喜欢的折纸活动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有代表性的算式,并且让学生先估算,后计算,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意识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含有带分数的减法,于是抛出了如何验算这一问题,不仅使学生学会了验算,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中,取得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折纸(1)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
+-+
生总结算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并观察两个分数表示的部分是否相同。
生:上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和表示,和表示的部分相同,但是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
师:是的,我们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着力点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既有利于学生迁移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与方向。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预设
生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生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获取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本片段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创造了问题条件。
2.探究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先以+为例进行研究。
(1)学生独立探究。
师:先来估计一下它们的和是多少,再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学生汇报)
师:计算+。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算一算。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方法一:运用画图法计算。
学生汇报画图计算的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将再次平均分成两份的意义。
方法二:运用通分法计算。
+=+=
汇报过程中师生展开交流,明确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通分后分母相同了,分数单位也就相同了,就能直接相加了,向学生适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比较、发现。
师:观察上面两种方法,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
生1:画图法和通分法本质上是一样的,画图是把通分的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这就是数和形的完美结合。
生2:都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
(4)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画图、通分等方法体会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感受多种方法的相同之处都是把不同的计数单位转化为相同的计数单位。
3.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究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独立尝试计算-的结果。
学生尝试计算,独立汇报。
预设
生1:我是通过画图计算出结果的。
-=-=
生2:我根据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4.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归纳。
师:回顾前面的计算过程,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吗?
①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
②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算一算,说一说。
+-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与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明确方法。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判断。
(1)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也就不同。( )
(2)大于且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是。( )
(3)由于和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 )
2.看图填一填。
+=( ) +( ) =( )
3.完成教材3页2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布置作业
教材3页3题。
板书设计
折纸(1)
+=+=
-=-=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