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
第四单元第1课时《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在生活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长辈的情感,感受歌曲中传递的温馨家庭氛围,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过程与方法:运用音乐实践、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技巧。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提高音乐素养。
-在旋律方面,学生需要学会歌曲的主旋律,并能够准确地唱出每个音。
-在节奏方面,学生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如2/4拍,并能跟随节奏演唱。
-在歌词方面,学生应理解每段歌词的意义,注意歌词中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音高转换,如音程跳跃,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
-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2/4拍的学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外婆的澎湖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一首歌是如何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亲人的感情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表达情感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音乐情感表达的背景资料,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是最早传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曲调优美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很喜欢唱。
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校园民谣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因为它清新、明快的风格使它在歌坛独树一帜,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教学目标1、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这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进行演唱处理,体味美感;并在演唱中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感悟亲情。
2、通过《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了解和感受台湾校园民谣的魅力,补充欣赏《童年》、《蜗牛与黄鹂鸟》等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校园民谣,同时补充欣赏各种不同版本《外婆的澎湖湾》,增加学生音乐信息的积累。
设计特色:以丰富的体验为载体开展音乐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能流畅、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摇啊摇》用LU模唱唱歌要求:身体坐正、笑肌提起、口腔打开。
三、导入孩子们,你们的声音真好听。
一起来看大屏幕(教师手指地图上的台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台湾有人去过台湾吗?能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吗?看来大家对台湾的了解还需要再丰富一些。
(直接切入鸟瞰图,开始介绍)从地图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其实就是一个的岛屿,四面环海。
沿着海岸线上,沙滩、椰林,景色美不胜收。
台湾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同时,又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之岛”,全岛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
特殊的地形成就了这边风景独好!像大家很熟悉的阿里山,日月潭都是台湾俊美风光的象征。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以及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录音及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正确表现。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音准等方面的问题。
(3)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处理:(1)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2)学生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教师进行指导。
4. 练习演唱:(1)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纠正。
(2)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所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台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台湾经典歌曲,如《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家乡的风土人情,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对台湾歌曲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更加热爱家乡,感受到音乐的的魅力。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外婆的澎湖湾》歌曲2. 教学PPT:歌曲图片、歌词、乐谱等3.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台湾著名民歌《外婆的澎湖湾》,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唱歌曲:(1)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音演唱和节奏。
(2)跟音频学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3)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海景和浓厚亲情。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熟唱《外婆的澎湖湾》,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歌曲,感受亲情的美好。
3. 思考并回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伴奏。
2.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歌曲创作比赛,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类似风格的歌曲。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外婆的澎湖湾》,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感受到歌曲中的亲情和美好画面。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2. 通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歌曲的内涵和背景。
2. 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看外婆的澎湖湾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家乡的美丽。
2. 向学生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和创作灵感。
3.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二章:歌曲学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2. 运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回顾外婆的澎湖湾的美丽风光。
2.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家乡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婆的澎湖湾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并理解其歌词内涵。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外婆的澎湖湾》,理解歌曲的意义,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乐谱、音响设备、教学PPT 等。
2. 学生准备:熟悉歌曲,了解歌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熟练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水平。
3. 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看是否能理解并表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七、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让家人也体验歌曲的美感。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音乐,扩大知识面。
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是钢琴家黄建炜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以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音色描绘了外婆的故乡澎湖湾。
下面是对这首音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婆的澎湖湾》这首钢琴曲的艺术背景和音乐特点。
2.体验并表达音乐中描绘的意象和情感。
3.学习演奏《外婆的澎湖湾》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外婆的澎湖湾》钢琴曲音频。
2.课件或PPT展示音乐背景资料和音乐特点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钢琴曲音频,让学生静心聆听。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理描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交流。
2.音乐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使用课件或PPT展示澎湖湾的美丽景色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家黄建炜创作这首曲子的初衷和灵感。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呼吁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乡。
3.音乐特点分析(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谱曲手法。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分析曲子的基本曲式和旋律特点。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贴近自然、充满情感的表达。
4.分节细读(20分钟)教师将曲子分成几个小节进行讲解,解释每个小节的情感和意象。
学生边听边体验,运用词语和表情来描述每个小节的特点。
教师演示如何演奏第一个小节,然后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奏。
5.整体表演(2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一起演奏《外婆的澎湖湾》。
教师分组指导学生练习各个小节的演奏技巧和配合。
最后,全班合奏,表演整首曲子。
6.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
学生分享体会和感受,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演奏优秀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延伸:1.请学生了解澎湖湾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可以安排一次参观或实地考察。
2.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的《外婆的故乡》音乐作品,表达对自己家乡的感情。
3.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分享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学习和演奏的成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检查学生对音乐背景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音乐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把握。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2. 乐谱和歌词。
3.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新歌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
3.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讲解演唱技巧。
4. 实践演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5.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指导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欣赏其他台湾歌曲,如《高山流水》、《阿里郎》等,感受台湾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加强对自己发音、节奏的把握。
2. 深入理解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十、课程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为一个课时,后续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整。
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以《外婆的澎湖湾》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歌曲。
《外婆的澎湖湾》精品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2.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温馨情感,体会家庭的温暖。
3.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三、教学方法
听唱法、示范法、练习法、表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海边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海边的美丽景色。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去过海边?海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出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叶佳修。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学唱歌曲旋律,重点练习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4.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曲中对外婆的思念之情和对澎
湖湾的赞美之情。
5.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自然和亲切。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可以加入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故事,分享感受。
4.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珍惜家庭,关爱家人。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台湾歌曲的韵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歌词及歌曲背景。
2. 台湾歌曲的特点及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2. 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演唱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演唱歌曲的表现。
2. 关注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合作精神,以及对于台湾歌曲风格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家长签字确认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看学生的演唱展示,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座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八、教学资源: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音频、视频资料。
2. 台湾歌曲的相关资料,如歌曲介绍、歌词翻译等。
3. 教学PPT,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4. 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精选7篇)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精选7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2、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3、创编歌曲、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用具:电子琴、电子白板、打击器(铃鼓、沙锤、三角铁、手摇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出示歌曲课件,歌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相信同学们都听过这首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小时候外婆喂我吃饭。
生:我想到了小时候外婆带我玩耍。
生:我生病了,爷爷奶奶整晚都没有休息,一直照顾我。
生:我现在上学和放学,都是他们接送。
……师:是呀,我们的父母现在工作非常繁忙,很多同学小时候都是由老人带大,她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照顾我们,非常的辛苦,同学们,你看看一看下面的图片,你们遇到过吗?出示课件:老人和孩子的图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外婆的澎湖湾》,他的演唱者是台湾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者潘安邦,潘安邦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生活在台湾的澎湖湾,那儿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出示课件)后来,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叶佳修听说了这个故事,了解到潘安邦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就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出示课件,介绍叶佳修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我们爱唱的(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曲都是由叶佳修编创的。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以及对家乡的怀念。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优美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学唱歌曲。
3. 歌曲的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
4. 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学唱。
2. 歌曲的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
3. 演唱技巧的指导与实践。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歌曲的节奏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频、视频资料,歌词投影。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学用具:乐谱、歌谱架、节拍器。
教案内容请稍作调整,我会提供符合您需求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歌曲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旋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调性、节奏等。
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 歌词理解与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讲解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
6.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7.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8.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旋律特点、歌词含义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音准、节奏准确性。
2. 学生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外婆的澎湖湾歌曲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歌曲教案《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
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婆的澎湖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3、通过学生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互精神。
教学重点: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各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过程:表演《外婆的澎湖湾》: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精华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1)注意调性是1=G,无论是钢琴还是竖笛,都必需注意第七级音“7”的位置是#F。
(2)第二乐段的分解和弦的伴奏有一定难度,要单独练习,熟练后才能合成。
(3)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初听歌曲,了解澎湖湾:1、初听歌曲。
问:1)听了歌曲你想到什么?2)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生答(澎湖湾)。
最新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5篇外婆的澎湖湾教案(1)《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四课《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正确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的B部分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节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完整、流畅,并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及附点节奏的旋律,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后半部分伴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情境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出示背景图,歌曲《童年》),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是由歌唱家罗大佑演唱的校园民谣《童年》。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接着解释校园民谣的含义,导入我们来认识一位台湾音乐人——叶佳修,他写了很多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现在我们到澎湖湾去游览师:美丽的澎湖湾就在这里,潘安邦因演唱这首歌曲而出名,澎湖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澎湖湾的风光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意境。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词曲解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3. 家乡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词曲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澎湖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及相关图片。
2. 教学音频设备: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
3. 乐器:吉他、钢琴等。
4. 教学视频资料:有关澎湖湾的纪录片或歌曲MV。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讲解澎湖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 演唱技巧讲解: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4.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逐一指导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家乡文化的传承。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和澎湖湾的文化内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
4. 案例分析法:观看有关澎湖湾的纪录片或歌曲MV,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文化。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积极发言和互动。
3. 家乡文化了解评价: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澎湖湾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澎湖湾为题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 举办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
3. 邀请澎湖湾当地的艺术家或文化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外婆的澎湖湾》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流畅地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3. 课件或图片,展示澎湖湾的风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展示澎湖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澎湖湾的美丽风景。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音高。
4. 学习旋律:教师弹奏乐器,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和音高的准确性。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或集体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方面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一节课进行演唱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演唱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观摩,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和舞台经验。
2. 组织班级或学校的音乐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安全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提醒学生注意乐器的使用安全,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了解澎湖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感受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歌词解析,体会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3.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4.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技巧和合唱部分的编排。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合唱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教授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3. 合唱编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4. 演唱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老人讲述澎湖湾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澎湖湾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澎湖湾,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 开展澎湖湾图片展,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澎湖湾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描写澎湖湾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
2. 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作曲家许冠杰对家乡澎湖湾的美好回忆,通过歌曲传递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歌曲在民间传唱广泛,成为澎湖湾的标志性歌曲之一。
八、歌词解析1. 歌曲歌词描绘了外婆在澎湖湾的日常生活,如捕鱼、晒盐等,展现了澎湖湾人民的勤劳朴实。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亲情珍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难点:歌曲中一些音高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歌曲乐谱。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解析: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
b.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进行分组练习或个别指导。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或全班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长。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加强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一节课进行歌曲抽查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的表现。
2. 通过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歌曲。
2. 组织班级音乐会,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3. 开展家乡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音乐和文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完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和简单表演。
2. 下节课进行歌曲的深入学习,加强音高和节奏的训练。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外婆的感激之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及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钢琴、吉他、音乐教材、投影仪、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置温馨,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 歌曲分析: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练习演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演唱水平。
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要求音准、节奏准确,情感表达到位。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
3.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澎湖湾的美丽景色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步骤1. 让学生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第4课可爱的家——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动作编创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他们在这个环节中,有时会过于关注动作的新颖性,而忽视了与歌曲情感的紧密结合。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适时给予引导和提示,让学生们更好地将动作与歌曲情感相结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理解歌曲温馨、亲切的氛围,体验并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在歌词学习上,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涵。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和歌词时非常投入,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首歌的教学,我意识到了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情感表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授这首歌曲时,我努力让学生们体会到歌曲中温馨、亲切的氛围,以及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能够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但在某些细节上还稍显生疏。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运用情境创设、故事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歌曲的情感。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提出许多有趣的观点。但有时候,讨论可能会偏离主题,导致时间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内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理知识与视谱练唱的要领,能流畅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在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乐理知识与视谱练唱的要领,并注意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且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1、教师讲解澎湖湾的历史与地理位置的基本概况,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澎湖湾处于台湾海峡,靠近台湾。
由于历史等的原因,现在由国民党军队驻守,但它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侵犯。
澎湖湾,美丽的澎湖湾,它时刻与祖国同呼吸、血脉相连。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抒发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2、师简介歌手叶佳修创作《外婆的澎湖湾》背景。
音乐人叶佳修在唱片公司安排下认识潘安邦,知道
潘安邦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为他写下这
首歌,潘安邦当天立刻用公用电话,从台北打长途电话
到澎湖给外婆。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背后藏著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这首歌,俨然成了澎湖观光的
代言歌曲,它已经传唱将近30年,这首歌也是歌手潘安邦主唱的成名作,是民歌手叶佳修第一次为别人填词谱
的歌,结果一炮而红,直到现在这首歌旋律一响起,许
多四、五、六年级生,甚至七、八年级生都能跟著哼唱,连对岸大陆的民众也会唱,足见它跨越世代与地区的魅力。
3、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美丽澎湖湾有关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二、教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校园歌曲,又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G调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
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
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
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
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
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2、乐理知识:‖:&bd&bd:‖为重复符号,︵为连音线符号,
==为切分音符号。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歌词美在哪?
4、学生倾听范唱带,思考用什么情绪去演唱?
(师用录音机播放磁带)
5、学生跟范唱带学唱一遍,师提出要求,在学唱过程中教难部分用笔勾出来。
(师用录音机播放磁带)
6、学生跟电子琴慢速学唱歌曲,难点地方切分音重点联练习。
7、学生完整地跟电子琴唱一遍,个别学生提出不会的地方单独练习。
8、学生跟范唱带有感情地唱一遍。
(师用录音机播放磁带)
9、师有感情范唱歌曲第一遍,第二遍师生共同演唱。
(师弹电子琴)
10、学生分组合唱歌曲,师要求做到各组之间配合
默契,声音均衡。
(第一组
唱歌词第一部、第二组唱歌词第二部、第三组唱歌词最后一部、)
三、表现歌曲:
1、分男女组比赛,每组推选四名同学演唱(音乐伴奏)歌曲。
2、师生共同点评表扬。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师生再次共同演唱歌曲。
四、总结歌曲:
这首歌曲是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赞美之情,也
勾起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这首歌曲,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的过好每一天,愿你们在澳前小学愉快地度过这六年美好时光!
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本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