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通过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正确进行三个量的比较。

主题图,投影,天平等。

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

2.认数,教师拿着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

3.教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通过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往比较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1.学习比较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朋友。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3)同桌互相交流。

(4)集体交流。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

2.学习比较高矮。

(1)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观察比较出两个小朋友的高矮的。

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得到的。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的方面比较吗?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3.学习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天平。

(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

(3)集体讨论交流。

(4)通过讨论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亲手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

(2)交流比较的方法。

(3)集体讨论,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的路要远一些)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4.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

(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6.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方法。

(2)组织讨论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等概念。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等概念。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比较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等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学习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比较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的图片或实物,用于教学展示。

2.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比较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比较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比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比较的概念和方法。

比一比(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比一比(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比一比(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值比较大小的方法,理解“一比一”的概念。

2.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一比一”的概念;2.掌握数值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1.数值比较大小的方法;2.“一比一”的概念。

2. 教学流程1)引入教师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比大小的小游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比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2)讲授教师通过课件,讲授数值比较大小的方法、一比一的概念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等比较关系的符号。

3)练习1.让学生课堂上完成教材的练习,对获取知识进行巩固。

2.分组自主完成一些关于数字大小比较的游戏,如大小排队、抢筷子等。

4)拓展1.提供实际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比较、分析,如比一比这些物品的大小,苹果和桔子哪个重等等。

2.在生活中提醒学生关注事物大小、数量的变化,让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学生。

3. 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完成时,学生将会掌握数值大小比较的方法,认识“一比一”的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参与性、启发性、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好地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效果。

五、教学反思1.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课件内容精简、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在练习环节中,应当注意控制时间,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避免某些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

3.在下一次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拓展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精品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精品教案

课题二比一比单元目标: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单元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单元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比一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

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

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弓|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 高、XX 比XX 矮、XX和XX 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V,短的画Q(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六、作业。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课件

回顾整理
谢谢观看!
想想做做
比较方法: 水的高度相同, 杯口大,水就多; 杯口小,水就少。
想想做做
比较方法: 上翘表示轻, 下沉表示重。 平衡表示一样重。
想想做做
7.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思考题
B A
智力冲浪(1)C智力浪(2)自主检测(1)
自主检测(2)
自主检测(3)
自主检测(4)
动物越重,船下沉的越深。小动物分别在哪条船上?连一连
比一比
比一比 画一画
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想想做做
比较方法: 都要一端对齐, 比较另一端位置。
想想做做
比较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 直的比弯曲短。
想想做做
比较方法: 一端对齐,化曲为直, 数物体占的格数。
借助方格图数 横和竖方向都要数
智想力想冲浪做(做1)
比较方法: 联系生活观察, 假设思考推想。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比”来描述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够理解“比”的意义,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熟悉“比”的概念和应用。

2.能够正确地使用“比”来进行数字比较。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材。

2.教师准备比较数字的实物,如水果,文具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将两个不同数量的物品拿出来,如两个苹果和三个梨子,并将它们排成两排,让学生看一看哪排的苹果多,哪排的梨子多。

2.教师引入比较的概念,比如问学生“两排水果哪排多一些呢?”让学生回答。

3.教师解释“比”的概念,并给出比的符号“:”,让学生学习使用表示比的符号来表示不同数量的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

讲解知识点1.教师拿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材,让学生跟随课本学习如何使用比来进行数字比较。

2.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比如让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数量的文具盒或书包。

训练练习1.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比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应用题,如让学生比较两家商店的价格,让学生使用比的符号表示两个商店的价格关系。

拓展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周围更多可以使用比来比较大小关系的事物,如比较两个鸟巢里面蛋的数量,比较两棵树上的果子数量等等,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可以通过赛跑等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比的概念和应用,如让学生比较几个人谁跑的最快等等。

教学小结1.学生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应用,能够正确地使用“比”符号来比较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学生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对比概念的应用能力,并能够将比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师通过实物的使用和拓展延伸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苏教版

2022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苏教版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

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包括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简易天平进行判断。

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这是因为在进行上述比较时,不仅需要正确运用基本的比较方法,而且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以及采用一些灵活的比较策略,这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部分的教材编写有如下一些特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

教材从生活场景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求学生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做出判断。

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生对长短、高矮和轻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比较的经验。

因此,让学生通过的观察、思考,再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可行的。

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

一方面,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的天平作为比较轻重的工具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熟悉数学中的比的概念及比的表示法•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比较大小•能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1.认识比的概念2.比的阅读及写法3.比的大小比较4.生活中比的运用3. 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其表示法2.比的大小比较4. 教学难点1.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比的运用的思维训练5. 教学准备1.课件2.教辅材料3.学生的课前预习6. 教学环节设计6.1 情景引入比一比,橘子和苹果哪个重?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吃水果吧,你们知道橘子和苹果哪个重吗?6.2 学习比的概念通过课件及教具,教师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如何表示比以及比的含义。

6.3 比的阅读及写法以例题为主,进行比的阅读及写法的讲解。

让学生参与其中,探究一下许多事物之间的比关系。

6.4 比的大小比较通过多个例题,向学生演示如何比较大小。

增加难度逐个递进,让学生透彻理解比的概念。

6.5 综合训练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通过比较找出答案,让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6.6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复习,让学生透彻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巩固掌握。

7. 教学反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设计适合孩子们的课堂,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展开思维,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具体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多记笔记,增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一比-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一比-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一比-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2、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能够通过比较大小排列顺序;4、能够通过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比大小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法教学准备1、大小不同、颜色鲜艳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2、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的球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1、找出若干个水果,让学生将它们按大小排列。

2、让学生分组比较大小,找出每组大小的规律(如:苹果比葡萄大,梨比苹果大等)。

3、再把不同大小的球类拿出来比较,让学生总结不同物品比较大小的方法。

4、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如:用自己的目测来进行大小比较,或者用工具(如比尺)来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能够正确对一些简单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2. 表述大小教学方法板书教学法教学准备1、印有数字的卡片;2、三张大图,分别用数字1、2、3表示不同大小的图形。

教学过程1、老师给学生看三张大图,并问学生哪个图形最大。

2、询问学生如何描述图形的大小,并将学生的表述写在黑板上。

3、让学生手拿卡片表述不同数字大小的方式。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述,用卡片表示出三幅图形的大小关系。

5、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描述大小关系的表述方式,并将它们列在黑板上。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描述大小关系的表述是否准确、清晰,能否正确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

3. 实际应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准备1、已经排好序的三组学生;2、食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1、让学生按照身高、年龄等因素自愿分成三组。

2、让每组学生对自己的组员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身高、年龄等特征,找出每组相对大小的规律。

3、让学生将他们的食品包装袋按照相对大小排列。

4、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如:排队、买东西等)。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2.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观察和思考,找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卡片、小物品等,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比较大小时,发现和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大小的顺序和方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优质课课件.ppt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优质课课件.ppt
比一比
口令游戏 长 短
宽窄 高矮 轻重 大小 远近


底是长还是短? 是高还是矮? 是轻还是重?
我们来闯关喽!
比一比
同桌和你谁的铅笔长?
再和老师的比一 比哪枝铅笔最长?
第第第第第关一一三二一关关关关
走哪条路近?近的画“ ”。 第第第第二二二三关关关关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2021/1/142021/1/142021/1/14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42021/1/14January 14,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7:06:44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42021/1/142021/1/14Jan-2114-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42021/1/142021/1/14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 脑洞大开——比一比 苏教版 (共18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  脑洞大开——比一比  苏教版  (共18张PPT)



1、把下面的水果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 ( ③ )( ④ ) ( ① ) ( ② )
2、把下面的正方体木块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 ③ )( ② ) ( ① ) ( ④ )
3、下面三个鱼缸里各放进1条、2条、3条鱼后,3个鱼缸里的 鱼就同样多,原来几号鱼缸里的鱼最多?在括号里画“√”。
例2
比一比三种水果哪个最重,哪个最轻?最重的打“√”, 最轻的打“×”。
例2
比一比三种水果哪个最重,哪个最轻?最重的打“√”,最轻的 打“×”。


×

×
例2
比一比三种水果哪个最重,哪个最轻?最重的打“√”,最轻的 打“×”。

×

×
1、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3、最重的画“√”,轻的画“○。
感谢您的观看
2017
脑洞大开
——比一比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刘敏芳
例1 图中有三个箭头,比一比哪一个箭头最长?
通过数格子发现 ① 和 ② 都占了( 9 )格,③占了 ( 8 )格,因此( ③ )号最短;
①是横着放的, ② 是斜着放的,一眼就能看出 ② 比 ① 长,所以 ② 最长。
1、大猴和小猴跑得一样快,它们谁先吃到桃子呢?在方框里打“√”。 √

1-2、请你把小刀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 ② )号、( ③ )号、( ① )号、( ④ )号。
2-2、最重的画“√”,轻的画“○.


小猫钓鱼
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猫妈妈拿着三根同样的鱼竿,带着小白猫和小灰猫一起去河 边钓鱼,两只小猫咪可开心了,每人挑了一根自己喜欢的鱼竿。他们一边钓鱼一边嬉 笑,好久都没有鱼儿上钩,小白猫不开心地说道:“这儿根本钓不到鱼!”猫妈妈在 一旁提醒他说:“你们这么大声地嬉闹,把鱼儿都给吓跑了,怎么能钓到鱼呢?”两 只小猫咪听了妈妈的话,安安静静地专心钓鱼。不一会儿,三根鱼竿上都有鱼儿上钩 了,他们都用力地往上拉鱼竿。聪明的小朋友,你能从图中知道谁的鱼竿最短?谁钓 的鱼儿最重吗? 小朋友,从图中一眼能看出小白猫的鱼竿是最短的,而3只猫钓的 鱼暂时看不见,但你有没有发现小猫用力往上拉鱼竿时,有的鱼竿是平平的,有的鱼 竿是弯弯的,小白猫的钓鱼竿弯的最厉害,说明它钓的鱼最重。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比较的概念,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比较的概念可能还不够理解。

他们在幼儿园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比较活动,但对符号表示的大小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比较的意义,逐步过渡到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比较的意义,并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比较的概念。

3.交流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故事书、图片、卡片等教学材料。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木块等,用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比较的概念。

例如,讲述两个小兔子比赛跑步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物体的大小。

例如,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两个小球,一张是两个小木块,让学生比较哪一张图片中的物体更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受比较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物品,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学知识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比较经验,比如比较身高、比较物品的大小等,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用它们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学会用它们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含义,能够准确地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比较大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比较大小。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图片中的物品要有大小之分。

3.准备黑板、粉笔、比较符号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一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图片中的物品要有大小之分。

教师提问:“它们谁大谁小?”让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试卷及答案
3.()(○): △2. △
四、1. △ 2. △
五、 △
六、④①③②
七、()()()()()(✕)
八、1.提示:上面的路近些。2.
3.从上到下: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画一画。
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重的画“√”,轻的画“○”。
二、比一比。
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2.最厚的画“△”,最薄的画“○”。
三、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1. 2.
四、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1.
2.
五、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六、把下面的树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七、在最高的下面画“√”,在最矮的下面画“△”。
八、解决问题。
1.哪条路近?在近路旁画“”。
2.谁高一些,在高的小动物下面画“√”。
3.下面两块石头,哪一块放入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些?画“√”。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
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看图选数。

()A.1B.2C.3D.42.看图数一数:一共有()本书。

A.8B.9C.103.下图中最重的是()。

A. B. C.4.的数量多?还是的数量多?()A. B.5.先数一数每一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其中()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

①②③A.③①B.①②C.③②6.下面的水果中,最重的是哪个?()A. B. C.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丽和小明同样高。

()2.苹果比梨多,梨就比苹果少。

()3.小动物和气球同样多。

()4.比多一个。

()5.比少。

()6.气球和小动物同样多。

()三.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数一数,填数字。

()()()2.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

()>()。

3.看图填空。

()比()少;()比()多。

4.数一数,比一比,选一选。

(填序号)(1)()最多,()最少。

(2)()和()同样多。

(3)()比()多。

5.看图写数。

6.丽丽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丽丽,家人每人一盒牛奶,应该买()盒。

四.作图题(共6题,共29分)1.请你照样子把跟左边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2.看图圈一圈。

3.有4只小兔子,一只小兔子要吃两根胡萝卜,挑哪一堆比较合适?请涂色。

4.是几就圈几。

5.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数量同样多,并说出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最少。

6. 画和同样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A6.A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7;13;162.5;33.□;△;○;□4.⑤;②;①;④;⑤;②5.6;10;3;86.5四.作图题1.如图:2.略3.4.如图:5.如图:腊笔最多,青蛙最少。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