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353e45a8956bec0975e3d1.png)
《旅游地理学》讲义邹红第一章绪论§1.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旅游系统的结构1.旅游(tourism):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游览、非定居者、暂时居留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2.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是研究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形成条件、特点、开发利用和旅游点(地区)规划布局的学科,属于应用地理学分科。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性质: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应用科学的特点。
新学科、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2.研究对象: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的组成要素、空间分布、运行机制等规律。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作用一、研究内容1.现代旅游业——旅游系统: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业)、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2.地理学观点——空间表现形式: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二、研究内容简析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2.旅游者行为规律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4.旅游通道5.旅游资源评价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7.旅游环境容量8.旅游区划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0.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三、研究方法1.综合考察法2.统计调查法3.旅游图表法4.景区分类法5.定性分析法四、旅游地理学在旅游事业发展中的作用1.提供旅游业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依据2.为旅游业发展确定旅游区,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3.划分旅游区,加强区内发展和区间联系4.对旅游者地域分布和空间移动的研究,有利于旅游市场发展5.促进旅游交通网络的合理化6.保护旅游环境7.协调旅游开发与地区社会经济关系,促进旅游业发展8.提供旅游地图服务9.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纲领和蓝图10.完善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旅游地理复习讲义
![旅游地理复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d06cecba8114431b90dd8d9.png)
兰炼一中旅游地理复习讲义(高三)一、旅游地理要点框架二、知识点简要剖析(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 现代旅游(1)现代旅游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常见形式: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和文化旅游等。
新出现的特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
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
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2、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③促进文化交流。
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3.旅游资源的特性(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1.资源价值3.客源市场:①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②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①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②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四、我国的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种类五、旅游景观的欣赏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2.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②角度(2)把握观赏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旅游地理优秀PPT讲义
![旅游地理优秀PPT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ce862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e.png)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人文 旅游 资源
建筑 景观
园林
文化 艺术 景观
碑刻
傣族
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情
泼水
节
更多地 表现在 教育性 方面的
意义
建筑 景观
具体 形式 和精 神文 化形 式
2,旅游景观的欣赏
1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景观类型
高大雄伟 的山峰
地貌的酷 似造型
秩序的冲击
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 各项服务
地居民的生活空 间;分享当地公共
设施等
附:旅游地理中常见问题举例——以黄山和庐山旅游 说明
1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 晴, 2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 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庐山、黄山比较: ①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②市场距离:黄山较 短;庐山较长;③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 ④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 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⑤环境承载量:黄 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 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
4在规划黄山旅游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旅游活动 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5黄山与庐山较好的协调了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游览区 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均获世界人类和自然遗产殊荣; 成为著名旅游区, 6制约黄山夏季旅游游客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 承载量, 7黄山与庐山两地开发条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 承载量、地区接待能力不同, 8如何才能体会到黄山天下奇:以情观景;综合感受;发 挥想象;以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知求真,
9到黄山旅游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对景 观加以全面了解: ①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②了解景观形成原理;以及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10对黄山开发为旅游区的影响作出评价: 利: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弊: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 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11对黄山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从游览价值方面分析 ①黄山天下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 高; ②集群状况优良; ③附近没有雷同景点;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5f6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1.png)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2)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特点 ①增长速度很快,但数量上还不很大。 ②以边境旅游和周边国家旅游为主,范围逐步扩大。 ③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高。
④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度假消闲旅游。 。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旅游地理讲义
![旅游地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84903910661ed9ad51f3bf.png)
• 女士优先。出入门、上下电梯、上车、上 楼时女士在先,下车下楼时男士在先,以 方便照顾女士。进餐时,要请女士先点菜, 等等。 • 讲究礼貌语言。例如,请、谢谢,对不起。 • 美国人很珍惜时间,浪费他们的时间等于 侵犯了他们的个人权利,因此拜访美国朋 友须预先约好。 • 客人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不能参观房间。 • 美国人不喜欢串门,而喜欢在周末邀上一 些 合适的朋友一同外出观光、钓鱼、搞派对 等。
5、纽约和自由女神像
• 纽约是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世 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 1、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 • 2、世贸中心 • 3、百老汇大街 • 4、帝国大厦
曾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物。 曾为世界上最高的双塔,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最 高的建筑物之一。 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
经济
• 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兼有资本主 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 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 首位,有较为完善的宏观经济体制。 • 工农业门类齐全,集约化程度高,汽车工业和 建筑业为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农业高度发达、 机械化程度高,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 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中西部大平原地区 被誉为“世界粮仓”服务员占比重大,全国四 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 纽约市的一栋著名的 摩天大楼,共有102层, 地面离天线高度448.7 米。和自由女神一起 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
自由女神像全名 为“自由女神铜像国 家纪念碑”,正式名 称是“照耀世界的自 由女神”,于1886年 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 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 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被誉为美国的象征, 创作者是弗雷德里 克· 奥古斯特· 巴托尔迪。 1984年,它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讲义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b92f4bad02de80d5d8400a.png)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现代旅游及其发展第一节一、旅游的发展(记忆)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三、旅游的基本类型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②“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③“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④“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思考:1、从旅游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购”是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香港的“购物游”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它全面促进了香港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1 第一章 绪论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1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fdd2482f60ddccdb38a01d.png)
游憩(recreation)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游憩: 闲暇时间所进行的活动
各种娱乐活动
工作时间
家庭休闲:
阅读、园艺、 看电视、社 交活动等
日常休闲:
看戏剧、上 餐馆、参加 活动、观看 比赛、社交 活动等
家庭
本地
一日游:
游览观光、 野餐等
旅游:
离开常住地或工作的地方, 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所从事 的各种娱乐活动以及为此而 建筑的各种设施的总和
地理范围 市内、省内
旅游地理学
授课人: 授课时间:
E-mail: Mobile:
第一章 绪论
提纲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习目标
辨析闲暇、游憩、旅游三个概念 掌握Leiper(1979)的旅游系统模型 了解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FIRST 研究对象 — 概念
闲暇(leisure)
旅游(tourism)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 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
1FIRST 研究对象 — 闲暇、游憩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 个人工作、睡眠和其他基本需 求满足之后的时间
3THIRD 学科关系 — 旅游研究与相关学科之间关系
旅游地理学讲义1205(新)讲解
![旅游地理学讲义1205(新)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573e3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d.png)
旅游地理学讲义1205(新)讲解旅游地理学讲义●第一讲旅游地理学对象、内容和发展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关概念(1)闲暇:人们除生产活动、睡眠和个人家庭事务活动之外的剩余时间。
(2)游憩: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游玩、游览;憩---休息之意。
(3)旅游:在闲暇时间,离开居住地到一个目的地的闲暇活动。
一天内---一日游;一天以上----过夜游。
●二、旅游地理学定义▲观光地理学----日、韩;范围较小,有语言翻译关系。
▲旅游地理学----英、中;▲游憩地理学----加;范围较大,包括闲暇时间的所有活动。
▲休闲与旅游地理学----英。
范围更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三、研究内容1、早期旅游地理学以介绍旅游资源为主。
2、现在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系统。
(1)客源地: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
(2)旅游地:旅游资源、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环境等。
(3)交通(4)旅游活动与环境关系。
请同学们对照:郭来喜、皮尔斯、保继刚体系,看哪个较全面?●参考资料:各学者意见1、刘振礼1987年(1)旅游地理学概论▲旅游资源概念、分类、开发、观赏地理因素与旅游关系旅游地图(2)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资源介绍、中国旅游业介绍中国旅游区划、中国分区介绍(3)世界旅游地理(总论、分洲)2、柴本源1997▲旅游学通论风景发育与组成山地风景、水域风景、天文与气象风景、生物风景、人文风景区域旅游地理(中国)各大区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地理(世界)概述各大洲旅游资源3、卢云亭1988▲旅游地理学科介绍旅游机制及其作用体系旅游资源概述风景区与旅游区观赏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选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选景要素分析旅游市场与旅游流研究旅游交通与路线布局4、郭来喜1985(p3)5、皮尔斯1989(p2)6、保继刚(课本目录)●保继刚体系●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为规律。
高考地理总复习 旅游地理讲义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 旅游地理讲义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f5efde580216fc710afd5d.png)
高考怎么考?
典型例题 分析上图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地理
学习目标: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旅游与区域发展
学习内容:
旅游地理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间上——地域性
季节上—-变化性
非凡性
美学观赏性
可创造性
对旅游者-—吸引力定向性
利用——永续性和易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种评价方案
旅游景观欣赏
体验性评价
资源自身评价(质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旅游环境评价
地理位置
开发条件评价 交通
客源市场
基础设施
其他的开发条件
第二种评价方案
一、旅游景观的欣赏专题
1、了解景观特点,抓住景观特色
2、精选观赏点位
3、把握观赏时机
4。更高层次-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部分 中外著名旅游资源例举
第四部分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规划基本知识结构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3、旅游者旅游活动设计
4、从旅游业角度的旅游活动设计
第五部分 旅游与区域发展
一、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1)对经济的影响
(2)对社会\文化 发展的影响
(3)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c3a47106c175f0e7cd137bc.png)
一、旅游地理学概述
1、研究对象(旅游地域系统)
2、研究内容
3、学科性质(新兴、具有综合特点的边缘学科、应用学科)
二、学习目的
三、学习方法
四、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Summary of Tourism Geography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What is TourismGeography?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Aerosphere (大气圈);Biosphere (生物圈);Anthrosphere (人类活动圈);
Surface substance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five factors)自然地理环境
landform(地貌), climate(气候), hydrology(水文), soil(土壤), organisms (生物).
——latitudezonality(纬度地带性)
thermal zones(温度带):tropiclatitudes(热带)、subtropiclatitudes(亚热带)、temperatelatitudes(温带)、frigidlatitudes(寒带)
azonal differentiation rules(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旅游者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研究内容:①旅游吸引要素;②容纳能力;
③如何合理开发、规划;④旅游对此产生的影响;
Medium ——tourism passageway中介——旅游通道
the integrat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 provided for tourists’ travel from origins to destinations and tourists’ activities in destinations.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三章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9d7b74f46527d3240ce076.png)
Chapter 3Life Cycle of tourism area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一、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areas旅游地概念和分类二、Theory of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理论(一)theory 理论(二)appraisal评价三、Application应用一、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areas(一) Concept概念1、tourism resource旅游资源all those factors which can attract tourists to travel, such as natural matters, historical heritage,culture, and artificial landscape.所有能够吸引旅游者旅游的要素,例如自然要素,历史遗迹,文化要素和人造景观2、tourism area旅游地an area where tourists stay and travel, and is composed of tourism resources, facilities, and other conditions in specific space.旅游者逗留和旅行的地方,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及其他旅游条件的特定区域。
(二)classification分类(1)by space按空间划分tourism activity area; 旅游活动区tourism reception area;旅游接待区(2)by industry 按产业划分t ourism industry is dominant among economic industries, eg: Zhangjiajie, Jiuzhaigou;旅游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如张家界、九寨沟tourism industry is one of important industries among economic industries, eg: Beijing, Dalian.旅游业只是其中重要产业之一,如北京,大连等(3)by attribute and using direction按属性和利用方向tourism areas composed mainly by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e resources, historic sites, entertainment, sports, industries and synthetic types.自然景观地,文化旅游地,历史旅游地,娱乐运动旅游地,产业旅游地,综合旅游地二、Theory of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理论(回忆旅游学概论中的相关内容)加拿大学者1980年提出,目前公认并被广泛应用。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1993cbf78a6529657d53a6.png)
例 分
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 或海域,景观的独特性与原生性使其逐渐成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 场所之一。
析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经费投入不
: 足一直是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严重限制了保护区
中 的发展。为解决保护区管护资金缺乏的问题,我国大多数省级以上
第五讲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社会文化影响
1.1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正面影响
• 增加旅游收入、政府税收 • 提高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水平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1.2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负面影响
• 人们开始以新的角度、以新的标准审视自己 的文化……
3.2 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文化 的正面影响
• 旅游开发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形式和 内容
• 旅游者行为示范提高了落后地区对公共 卫生、个体健康、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
• 主、客交流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价值 观念的人群之间相互理解
3.3 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文化 的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授课内容安排
• 第一讲 旅游地理学概论(2课时) • 第二讲 旅游者行为研究(6课时) • 第三讲 旅游需求预测(2课时) • 第四讲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2课时)
• 第五讲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4课时)
• 第六讲 旅游环境容量(4课时) • 第七讲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2课时) • 第八讲 旅游地空间竞争(2课时) • 第九讲 旅游地形象设计(4课时) • 第十讲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2课时)
管理。
3. 旅游开发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 响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2838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png)
谢谢
THANKS
旅游规划研究
研究如何根据旅游需求和供给特征,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 展。
02 旅游资源
CHAPTER
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 观赏、休闲、科学考察价值的景 观和现象,如山峰、湖泊、海滩 、森林等。
分类
根据其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可分 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 观等。
保持完整性
确保每个旅游区在地域上相对完整, 避免过度分割,以保持其整体性和连 贯性。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兼顾行政区划:在不影响旅游区划合理性 的前提下,适当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 和规划。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01
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
02
旅游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03
有利于深入认识旅游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为 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开 发以及合作性开发等。
03 旅游环境
CHAPTER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
指围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社会和人为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
旅游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综合性。
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05 旅游区划
CHAPTER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概念:旅游区划是根据旅游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地域 划分为各级地域单位,以揭示其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 过程或结果。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突出地域差异性
强调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突出旅游资源的 特色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的问题,分别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
通过讲述,学生对该门课程要有初步认识,尤其对该课程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解,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本章重点是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计划用三个课时。
§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它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1、几个基本的概念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务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扣除的时间是必需的,也是极具弹性的。
重点是要理解三个问题:休闲与工作的关系、关于闲暇与休闲的增长和休闲的障碍。
游憩(Recreation):关键在于这种活动是否达到游憩的目的。
旅游(Tourism):关于旅游与游憩的关系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各国学者出发点不一样,其看法也不一样。
本书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从旅游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K.G.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
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R.M.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
他和S.B.詹姆斯﹑A.S.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40年代E.艾塞林﹑G.F.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
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H.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
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1964年﹐加拿大
地理学家R.I.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英国地理学家H.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
70年代K.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
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
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
如1965年意大利的N.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
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
苏联 E.A.科特利亚罗夫所着《休憩与旅游地理》(1978)﹐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评价﹐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
美国地理学家R.A.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入结合数量方法﹑系统工程﹑模型研究﹐参与旅游区(点)布局和开发规划。
研究对象:旅游和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内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
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概括地说,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中外学者不同看法的对比:
皮尔斯(1989)与郭来喜(1985)
内容上差异:前者主要研究主体,后者主要研究客体
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主要为定性、经验性研究。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地理学的观点看,旅游由三个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
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背景:一般要素(国家或地区层次);个别要素(旅游者个体层次)。
2、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动机,决策行为,空间行为。
3、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意义:旅游要素评价、开发、规划的基础。
4、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趋势外推模型(短期效果较好),结构模型(变量的选择至关重要),仿真模型(前二者的综合,对数据要求高),定性模型(特尔非法)。
5、旅游通道:进入性,各种交通形式的组合。
6、旅游资源评价:妥善解决资源实际价值与地方期望,专家与一般游客认知差异矛盾。
7、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8、旅游环境容量: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心理容量、美学容量等。
9、旅游区划:是各级旅游区都要面对的问题。
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经济、环境、社会文化
11、旅游规划。
另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环境,也即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
它的研究课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旅游者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决定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旅游地理学比较公认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环境即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分布;(2)区域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可行性评价和由此而决定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及规划;(3)旅游者动机、行为与旅游地环境质量的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旅游客流规律;(4)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的研究;(5)旅游地图;(6)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3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由于实用性很强,它从一开始出现就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使地理学这门古老科学又找到了一个新生长点,并在促进旅游业这个全球最大的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