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5.菩萨蛮(其二)[肖舒]【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菩萨蛮》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优秀诗歌作品,以其唯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通过学习和解析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菩萨蛮》的背景和作者温庭筠的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通过欣赏和解析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菩萨蛮》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3.掌握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
1.教材:《菩萨蛮》诗歌原文;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诗歌解析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唐代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2.提问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诗歌背景介绍(15分钟)
1.简要介绍《菩萨蛮》的作者温庭筠,以及他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和贡献;
2.讲解《菩萨蛮》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三步:诗歌欣赏(20分钟)
1.教师朗读《菩萨蛮》的诗歌原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段解读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中的重要词句和意象,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四步:诗歌分析(3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古代诗词鉴赏》第四章《花间集》中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温庭筠。详细内容包括对词牌的了解、诗词内容的解读、艺术特色的赏析以及诗词背后的文化意蕴。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菩萨蛮》词牌的特点和结构;
2. 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分析并评价温庭筠的诗词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诗词的艺术特色。
重点:掌握《菩萨蛮》词牌的结构和特点,赏析温庭筠的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诗词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仕女图的幻灯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女性生活状态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菩萨蛮》词牌的起源、结构和特点,让学生对词牌有基本的了解。
3. 阅读诗词: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教师逐句解读诗词内容,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诗词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词中的其他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6.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历史、艺术等多角度赏析《菩萨蛮》,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黑板左侧:菩萨蛮词牌结构图;
2. 黑板右侧:诗词全文及重点句子解析;
3. 黑板中间: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艺术特色,
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解读。
菩萨蛮韦庄教学设计一等奖
菩萨蛮韦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理解词句的内容、含义及主旨。
2、体会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爱国悲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
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菩萨蛮,词牌名,属小令。“书江西造口壁”即诗人将这首词书写在江西造口的石壁上。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
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
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2、背景资料:宋孝宗淳熙
二、三年,作者在江西为官,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他来造口登临时,联想起四十年前中原沦陷,百姓涂炭的史实,抚今追昔,于忧愤中写下了这首先今追昔、即景明志、表现了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
3、教师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词。
三、细读品味: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这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个“望”字,一个“可怜”,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盛时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教材第四章“花间集”中的
《菩萨蛮》,由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创作。内容主要描绘了春日里女
子的离愁别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菩萨蛮》的词牌特点,了解温庭筠的生平及其创
作背景。
2. 领悟诗词中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鉴
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掌握《菩萨蛮》的词牌特点,鉴赏诗词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本
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温庭筠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牌《菩
萨蛮》。
3. 诗词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详细讲解诗词的内容,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例题讲解:选取诗词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菩萨蛮》温庭筠
2. 内容:
a. 词牌特点
b. 诗词意境
c. 情感表达
d. 艺术魅力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a.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菩萨蛮》中的修辞手法。
b. 比较《菩萨蛮》与其他词牌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 答案:
a. 修辞手法:拟人、对偶、夸张等。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教案
1.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2.教学重点/难点
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Fra Baidu bibliotek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明确: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第三、四两句写出江南的景色美。从总体着笔,澄澈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一碧的天色;从局部着墨,水乡的春雨声韵和生活情趣,一句一图,历历在目。
5《菩萨蛮》-韦庄 教案 一等奖
(((江南好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人物美)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迷恋热爱思乡怀人
依恋
侧写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上阕两句先从美景写起,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在碧蓝的水上、精雕细刻的画船中,听雨入眠的悠闲意境。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温庭筠菩萨蛮优秀教案
温庭筠菩萨蛮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单元《唐代诗歌》中的《温庭筠菩萨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详细解析温庭筠菩萨蛮的诗意、韵律、意象以及创作背景,具体涉及教材第78页至第79页。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温庭筠菩萨蛮的诗意、韵律美,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意象解析。
教学重点:菩萨蛮的诗意理解、作者情感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唐代诗歌》选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讲解:详细讲解温庭筠菩萨蛮的诗意、韵律、意象以及创作背景,结合教材第78页至第79页,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扮演温庭筠,朗诵菩萨蛮,其他同学闭眼倾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中的意象,讲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中的其他意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1. 《温庭筠菩萨蛮》
2. 内容:
a. 诗歌背景
b. 诗意解析
c. 韵律特点
d. 意象分析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温庭筠菩萨蛮中的意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在诗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课件
南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画船听雨眠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好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皓垆 腕边 凝人 霜似 雪月 。,
(1)好在景美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春水碧于天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江 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南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画船听雨眠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春 水 碧 于 天 ,
(1)好在景美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春水碧于天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江 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南 画船听雨眠
好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画 船 听 雨 眠 。
(1)好在景美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春水碧于天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江 绿,令人心旷神怡。
小组讨论:词作中哪些地 方流露出词人的思乡之感?
《秦妇吟》韦庄
• 内库烧为锦绣灰, • 天街踏尽公卿骨
《江外思乡》韦庄
• 年年春日异乡悲, • 杜曲黄莺可得知。 • 更被夕阳江岸上, • 断肠烟柳一丝丝。
《绝句》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登楼赋》王粲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案(程凡公开课教案)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案(程凡公开课教案)
XXX《菩萨蛮》其二(韦庄)
执教者:XXX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朗读并背诵全词。
2.置身诗境,XXX:透过诗句,体会情感。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
【教学重点】
置身诗境,XXX:透过诗句,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质疑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以歌曲《半城山半城水》将学生引入课堂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歌中所描绘的风景,是特有的江南美景;古往今来,在世人眼中,江南总是美好的,人们思江南、XXX、
望XXX。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是怎样的情愫?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感受!
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让学生通过个体自在诵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2听范读,品评感悟;再集体诵读,领略词义。
要求:
①、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②、韵律节拍,处置得当;
③、情感丰沛,运气自若。
三、置身诗境,XXX
1、诗中哪些句子写到江南?韦庄笔下的江南是什么样的?
明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好。春水碧于天——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生活美
垆边人似月——人物美(板书)
教师小结:江南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春水碧于天”是写“风景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写“生活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是写“人物美”。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
重组吟诵
•
《菩萨蛮 》 (其二)
•
韦庄
•
人人尽说江南好,(瞧!)春水碧于天 自行添加标题
,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Fra Baidu bibliotek凝霜雪
。
• 游人只合江南老,(是啊!)未老莫还 乡,还乡须断肠。(重复一遍)
五三、、课精读外文拓本展,阅再读次探情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江南风情
美读,读出美
•
《菩萨蛮 》 (其二)
•
韦庄
• 男人)人。尽春说水江碧南于自好天行(添女,加)画标,题船游听人雨只眠合。江南老(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齐)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白描
• 描写事物简洁却不简陋。不花俏,却耐人 寻味。
春水蓝
六、 作业
• 请以《写在春天里》或《点击春天》为题, 写一篇散文或者诗歌。
谢谢大家!
好 生活闲
美人伴
三知、人知论人世论世知,人精论读诗文本
早年为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 (《关河道中》)的抱负,始终“强亲文墨 事儒丘”(《惊秋》),但也曾游历江南。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 词。本词为第二首。广明元年(880)十二 月,黄巢的农民起义军以迅猛之势一举攻破 长安。年约45岁的韦庄身陷重围,与弟妹、 友人失散,只身藏匿,大病几死。直至中和 二年(882)春天他才脱身长安 ,避乱江南 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 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优质课《菩萨蛮》其二 韦庄
写作背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
呼应的组词,本词是第二首。 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 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即是他避 乱江南时所作。
领悟情感
结尾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 断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的极度赞美和留恋之情。
②对故乡欲归不得,想回不敢的的愁苦和无奈 之情。 所以有人评价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哪些是正面描 写,哪些是侧 面烘托? 大家都说江南美,美得 让人宁愿老死于斯。 侧面烘托。 这么美的地方、这么美的 人,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侧面烘托,照应开头。
(1)A.视听结合;B.描写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C. 赞美江南之美,表达喜爱、留恋之情。 (2)A. 比喻和细节描写;B.生动地写出了皮肤之白皙、细腻; 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故对皓腕加 以特写;C.通过人的美,表达对江南的喜爱、留恋之情。
领悟情感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寄居他乡的 人总是为思乡之 情所苦,这首 《菩萨蛮》却写 道:“未老莫还 乡,还乡须断 肠”。
知人论世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人,晚 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早 年屡试不第,乾宁元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 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 左补阙。天复元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 四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 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 代张唐英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 之任也。”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 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律诗圆稳整 赡,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 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 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与《孔雀东 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选修)
创作背景:韦庄身处于唐朝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他为了躲避战乱而流落 到江南地区。
背景介绍:韦庄通过对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的描写,表达了对 江南地区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背景与诗歌内容的关系:韦庄的创作背景与诗歌内容紧密相关,他的经历和感受成为 了诗歌中的重要元素。
背景对诗歌的影响:韦庄的创作背景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的艺术 手法和修辞手法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 历史意义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和意境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 式和表现手法
体会作者的情感和 思想内涵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 力和文化内涵
讲授法:教师讲授本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知识点 练习法: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标
导入方式: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如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导学生进入 本节课的学习
导入效果:简要介绍导入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氛围等
导入新课:通过 展示江南美景图 wenku.baidu.com或视频,引导 学生进入课文情 境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菩萨蛮(其二)》名师教学案例
《菩萨蛮(其二)》名师教学案例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⒈鉴于高三学生特点,教学中重视文学审美功能与诗词鉴赏实用技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⒉注重“诗歌之部”的整体意识,将“想象”“旨趣”“意境”“吟诵”等鉴赏要点有机融入课堂。
总体说明:《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一首词,是文学作品,教学时就必须恪守教学文学作品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要重视挖掘蕴涵于作品中的审美功能;但该课的授课对象为新高三学生,鉴于高考升学考试的现实之需,教学时又要给学生提供鉴赏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技法。审美与实用两相兼顾,是本堂课的一大追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分为三个单元,每一单元之首配有一篇指导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短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的知识短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的知识短文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教材中的某一作品,应关注作品与单元乃至整册书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样的教学才会达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教授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笔者就对“诗歌之部”的三个单元的三篇知识短文进行了了研究和梳理。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旨趣”“想象”“意境”“吟诵”等知识点有机到融入课堂之中。
教学步骤:
一、形式认读:
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和集体齐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诵读讨论后明确:
第一、二句为七字句,其余各句均为五字句。
押韵规律:(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探究·讨论题一”再进行品咂体会)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诵读时,遇平声字“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做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一些。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优质教案教学设
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
级上册古诗词《菩萨蛮》。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作品,描绘山水
间一种朦胧美景象。具体内容为第一章“小山重叠金明灭”,我们将
深入解析诗句中意象、韵律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菩萨蛮》,分析诗句中意象,体会
诗人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热爱和欣赏,激发对中
国传统文化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诗句中意象解析,对诗人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诗句,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自然美,进而
引出本节课主题《菩萨蛮》。
2. 新课内容学习:
(1)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句韵律美。
(2)解析诗句,分析意象。以“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引导
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诗句,进而深入探讨意象背后寓意。
(3)小组讨论,交流心得。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中意象和情感,然后汇报成果。
3. 例题讲解:针对诗句中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诗句。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菩萨蛮》
2. 内容:
(1)意象:小山、金明灭
(2)情感:朦胧美、山水意境
(3)韵律:平仄、对仗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中意象,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写一
高二《菩萨蛮(其二)》
①学生自由诵读 ②学生代表诵读 ③听范读 ④师生配乐诵读
①与白词进行对比 阅读 ② 回忆相关诗作, 了解“江南情结” ③布置课外作业
• 预设问题:
• 拟在“理解美”这个环节中,在学生品读优美词 句,感受到江南美丽风光后概括词作抒发了对江 南的热爱依恋之情后提出以下问题:
• 江南如此美,词人也表达了对江南的浓浓喜爱。 那么,你觉得“未老பைடு நூலகம்还乡,还乡须断肠”是不 是词人乐不思归的表现?你怎么理解这两句?
菩萨蛮(其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第10课
•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诵读入境,感受词作的音韵复叠之
美,能有感情地背诵全词。
• 2.来一趟发现美欣赏美的诗歌之旅,激发学生 学习诗歌的兴趣。(重点)
•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理解“江南情结” 这一文学现象。(难点)
• 1、对教材的理解 • 2、对学情的把握 • 3、对新课标理念的践行 • 4、对诗歌教学的定位
观看小视频,用简 洁之语描述江南印 象
① “发现美”—— 找出优美词句 ② “欣赏美”—— 品读优美词句 ③ “理解美”—— 合作探究情感 ④ “回味美”—— 再次诵读全词
情景导入 诵读入境 品读赏美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抓住意象,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江南情结,提高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必修教材的学习和渗透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于诗歌中意向和意境也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但如何让学生置身到特定的诗歌的意境当中,根据诗歌呈现的特有景象,再造想象,深入其中,借诗人特设的身份,切身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得到更多审美享受,正是现阶段学生有待培养的,也是我们在研读必修教材中时常忽视的。
3重点难点
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情境导入
印象江南
龙艳如
江南是风里的云,水里的梦,
她是诗人的圣地,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她有六朝古都的繁华,亦有细雨绵绵的温柔。
江南是淅沥沥,点滴滴的雨迷蒙,是圈圈晕晕,天天年年的水缠绵,是
落花似雪的春夜,是蛙鸣蝉噪的夏天,是湿漉漉的青砖黛瓦的寂静,是
丁香姑娘手中的油纸伞,是画家笔下黛青的水墨纸鸢。
更是小桥流水,绿柳荫啼的闲适,物阜民丰,繁花似锦的市坊和雨落屋
檐望满月的相思,以及南朝四百八十寺,烟雨楼台的叹惋。(ppt展示)
学生活动一: 合作朗读,教师读印象江南1、2、3段,学生读第4段,师
生齐读第5段。
过渡语:我想,凡是到过江南的人,谁也忘不了江南特有的黑白居,青石巷,还有那柳絮纷飞墨点香,想起江南,不少人都会沉醉于江南的烟花笑,雨朦胧,还有伊人持伞独自彳亍的意境。
可是,有一位词人,他眼中的江南却跳出了这些画面,今天我们就一
起走近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他眼中的另一番江南情致吧!
二、置身诗境,整体感知
1、提问
问题一、从词中挑选一他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其二) 》所写的内容。
明确:江南好。
问题二、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放音乐营造意境)
具体分析:
“春水碧于天”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颜色,言外尚有水面开阔、明净,倒映着整个蓝天白云的美丽意境在。【点评:“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诗)】
板书: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 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悠入梦。
板书:从听觉角度写:描绘了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生活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听”有读出一种聆听雨声慢慢入眠的感觉。
“人似月”比喻把人比做皎洁月亮,一种缠绵,
“皓腕凝霜雪”。比喻“完全沉醉于酒家女的柔美之中,读完了似乎还在回味江南女子的温柔美丽。
拓展:【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诗经》)俊俏的脸蛋笑得很美,眉眼转动得令人销魂。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李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人如月柔和、美丽,“皓腕”、“霜雪”极言其皮肤白皙、细腻,江南女子温柔美丽的特点跃然纸上。
板书:温柔、美丽(人物美)
学生活动二:
1、自由朗读后,学生抢答问题一。
2、思考5分钟之后,回答问题二根据提示分角度自主赏析,与同学分享赏析成果。
小结:填空
好在风景美
好在生活美江南好(板书设计)
好在人物美
过渡:江南风景美好无限,江南生活闲适自得,江南女子温婉美丽,我们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丽的江南美景,
2、提问:请同学们大胆猜想诗人是要寄寓怎样的情呢?明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解读: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ppt展示)
学生活动三:运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思考后回答
三、缘江南景,明心中情(ppt展示)
情境再现,(播放音乐,营造氛围)运用足够的意象,创设意境,写一段有关江南风情的文字。
假定身份:(ppt展示)
1、你是一个对江南有无限向往,又从未到过江南的游客。(戴望舒《雨巷》,白居易《忆江南》
2、你是一个烟锁重楼的思妇。(温庭筠《望江南》)
柳永《望海潮》)
3、你是一个落榜的失意文人。(张继《枫桥夜泊》落榜之后所作)
4、你是一个亡国之君。(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你是一个远离故土,客居江南的游子。(韦庄《菩萨蛮》)
学生活动四: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身份进行创作,诗词、散文化的文字皆可。
四、点评习作
学生活动五:
1、学生自主创作
2、小组商议,选出组员中最好的作品上交。
3、教师收集作品,师生共同品评。
学生作品展示:(ppt展示)
菩萨蛮
寒日萧萧上重楼,梧桐未见(展)霜枝头。浅饮断肠酒,相思泪断(欲)流。
秋尽日犹长,思远更凄凉,雨润燕梳妆,东篱菊蕊黄。
------ 1211班人才组姜馨(烟锁重楼的思妇)
江南忆
风动帘,轻纱微遮眼,
香花散,落红有谁怜。
南飞雁,此去几重涧,
半( )玉,再见待何年。
断桥上,雨与(共)愁缠绵。
西湖边,离别多少怨。
江南景,曾几何时变,
三生定(缘),把酒明月前。
思不止,梦中执手牵。
痛难绝,欲梳(书)已无颜(言)。
----1211班BOMB组李慧(烟锁重楼的思妇或客居他乡的游子)
客京邑,金瓜羽扇四色旗,蜀铠锦衣执长戟。侍左右须臾不曾离,戍邪?囿也。
梦还乡,夜起腾云秋风凉,且行且止至建康,闻秦淮嘤嘤低声语,歌邪?泣也。
忽归殿,忠骨四落玉街边,梧桐历截倒殿前,芙蓉残太液波光涟,泉邪?泪也。
游西湖,宫娥持练当空舞,俯身拔荷弄清浦,影流离恍惚何所睹,帝邪?奴也。
1211班国际组张莉君(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