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泥巴》参考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捏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捏泥巴》含反思主题:捏泥巴班级:幼儿园大班教育目标:1. 帮忙幼儿把握制作泥巴的方法,并初步感受捏泥巴的乐趣。
2. 通过捏泥巴的过程,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注意力。
3. 培育幼儿的制造力,激励幼儿在捏泥巴时尝试不同的形状和造型。
4. 通过这一主题,让幼儿了解泥巴的来源及成份,并初步认得它是一种可塑性高的材料。
教学准备:1. 食用色素2. 掉落式泥巴(老师可以依据需要准备适量泥巴)3. 容器或者铺有报纸的手工作业台4. 食物制作材料,如塑料勺、面包切器等5. 评价评估工具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主题及预习(15分钟)为了让幼儿们对捏泥巴这个活动更有喜好和酷爱,老师可以在引入活动时为幼儿们介绍一个“泥巴神童”,例如彼得·发夫特(Peter Fath),并播放其捏泥巴的视频。
引导幼儿们想象下如何捏泥巴,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泥巴的形状,让幼儿猜想其用途,并商讨如何去操作。
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估算要用到多少泥巴、需要什么工具才能制作等问题。
Step 2: 制作泥巴(20分钟)让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制作泥巴。
首先,老师向每个幼儿调配一个适当的份量的干掉落式泥巴,并向他们介绍食用色素的用途,引导他们在泥巴里添加相应的颜色。
接下来,让幼儿们不冷不热地揉捏泥巴直到变得柔嫩、易于塑形。
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呈现捏面人的方法,引导他们制作简单的形状。
Step 3: 自由玩耍(30分钟)在幼儿们把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后,让他们自由玩耍,激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形态和造型。
老师会在旁边帮忙他们做出更好的灵感或更好的想法,然后撤退并让幼儿们本身尝试。
Step 4: 培育制造力(40分钟)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将泥巴造型成不同的造型。
由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都很丰富,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供应一些类比或思维刺激来帮忙他们。
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扭曲、拉伸泥巴,并激发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Step 5: 整理 & 总结(10分钟)让幼儿用面包刀或塑料勺等工具来雕刻泥巴,并将其整理到一起。
小学美术《捏泥巴》试讲教案范例

小学美术《捏泥巴》试讲教案范例在此准备的小学美术《捏泥巴》试讲教案范例中,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探索和表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子】在引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主题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亲自做一个简单的捏泥巴作品,然后向学生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想法和灵感。
【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来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包括:- 了解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材料准备;-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创造独特的泥巴作品,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习内容】我们继续进入学习内容。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给每位学生发放适量的泥巴,提供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塑料刀、竹签等。
2. 基本捏泥巴技巧:a. 揉捏:将泥巴揉成柔软的状态,便于塑造。
b. 拉长:将泥巴慢慢拉长,尝试制造不同形状。
c. 切割:使用刀具或竹签等工具进行切割,制造出不同的边缘和纹理。
d. 合并:使用湿泥巴将不同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3. 创造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创造独特的泥巴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
【示范演练】在示范演练环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泥巴作品,并解释创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然后,老师可以现场示范捏泥巴的步骤,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创作时间】现在,学生们来到了创作时间。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捏泥巴。
老师在场时,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展示分享】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和想法。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表达对作品的赞赏和建议。
【总结】在总结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全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并提醒学生,美术创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鼓励他们多多练习和尝试。
【延伸活动】最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延伸活动的建议,例如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创作、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泥巴元素或鼓励他们参观艺术展览。
捏泥巴基本功教案设计

捏泥巴基本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
1. 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3. 利用泥巴进行色彩搭配。
4. 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掌握制作简单泥巴造型的技巧。
3. 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 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四、教学难点。
1. 利用泥巴进行色彩搭配。
2. 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
五、教学准备。
1. 泥巴。
2. 调色板。
3. 调色刀。
4. 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泥巴制作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对泥巴手工的兴趣。
2. 讲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老师向学生示范捏泥巴的基本动作,包括揉搓、挤压、拉扯等动作,并讲解每个动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如动物、植物等。
4. 色彩搭配。
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尝试利用不同颜色的泥巴进行色彩搭配,制作更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
5. 手工创作。
让学生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可以是立体的造型,也可以是扁平的图案。
6. 展示和总结。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认真准备教学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和制作技巧。
3.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个性化的手工作品。
4. 教师应该在教学后及时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泥巴手工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2. 可以邀请专业的泥巴手工艺人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高水平的泥巴手工技术。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泥巴手工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 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揉、捏、压等手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泥塑技巧讲解:讲解揉、捏、压等基本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手法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3. 泥名片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名片,启发他们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创作过程,以及如何将个人特色融入作品中。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个人特色具象化,创作出既符合泥塑技巧又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泥塑示范作品、泥塑工具。
2. 学具:橡皮泥、泥塑工具、参考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名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创作经验。
板书设计- 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提纲:1. 泥塑的基本知识2. 泥塑技巧讲解3. 泥名片创作4. 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泥塑技巧,创作出一张新的泥名片。
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反思教学方法和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泥塑基本技巧的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捏泥巴听故事教案

捏泥巴听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捏泥巴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能够让孩子在捏泥巴的过程中专心倾听故事,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听觉记忆能力。
3. 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培养孩子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捏泥巴的技巧和方法。
2. 故事的讲述和引导。
三、教学准备。
1. 泥巴、模具等捏泥工具。
2. 一些故事书或者故事卡片。
3. 故事讲述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捏泥巴的活动。
首先,老师可以准备好一些泥巴和模具等捏泥工具,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老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孩子们,教他们一些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比如捏成球状、擀平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对他们进行指导和鼓励。
2. 故事的讲述。
在孩子们捏泥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选择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来确定,可以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或者成语故事等。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孩子们参与到故事中来,让他们想象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捏泥巴听故事的互动。
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泥巴,闭上眼睛,专心倾听故事。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和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情节和内涵。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故事结束后,让孩子们用泥巴捏出故事中的人物或场景,让他们通过动手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总结。
通过捏泥巴听故事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在捏泥的过程中专心倾听故事,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听觉记忆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的讲述,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价值观念,让他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道德和人生的道理。
因此,捏泥巴听故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捏泥巴的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等。
3. 泥塑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设计,提高学生的捏泥巴技巧和创作水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巴、雕塑工具、示例作品等。
2. 学具:泥巴、雕塑工具、画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切等,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创作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捏泥巴创作。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捏泥巴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泥塑基本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泥塑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泥塑作品,如兵马俑、泥人张等,来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
美术教案-9.捏泥巴

美术教案-9.捏泥巴
教学目标:
1.了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学习基本的捏泥巴技巧。
3.通过捏泥巴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
1.泥巴(可以是玩具店购买的彩色泥巴)。
2.模具、雕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介绍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泥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材料,可以通过捏、塑、雕刻等方式进行创作,常用于制作陶艺、雕塑等艺术作品。
示范:
1.向学生展示捏泥巴的基本技巧。
可以先捏一些基本形状,如圆球、长条等,然后将基本形状组合成新的形状,如动物、植物等。
实践:
1.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自由地捏泥巴创作。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如动物、人物、建筑等。
分享与展示:
1.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可以在教室或学校的展览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更多人欣赏和赞赏。
课堂总结:
1.复习学生学到的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回顾学生完成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创作并不断提高。
拓展活动:
1.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陶艺师来给学生讲解一些泥巴创作的技巧和经验。
2.可以组织学生到艺术馆或陶艺工作室参观,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艺术创作和实践的机会。
捏泥巴童谣诵读教案

捏泥巴童谣诵读教案教案标题:捏泥巴童谣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捏泥巴》这首童谣。
2. 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和节奏感。
3. 学生能够通过捏泥巴的动作,增强对童谣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童谣《捏泥巴》的歌词和曲谱。
3. 泥巴或橡皮泥。
4. 图片或实物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玩过捏泥巴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捏泥巴的兴趣。
2. 准备一些泥巴或橡皮泥,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对捏泥巴的好奇心。
导入:1. 准备一张图片或实物相关道具,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猜测和描述图片或道具与捏泥巴有关的可能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捏泥巴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正文:1. 展示童谣《捏泥巴》的歌词和曲谱,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分段教学,逐句解读童谣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按照童谣的节奏,带领学生一起诵读童谣,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4. 引导学生模仿捏泥巴的动作,配合诵读童谣,加强对童谣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捏泥巴童谣,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进行创作。
2. 分组进行童谣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童谣的特点和诵读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童谣是孩子们喜欢的文学形式。
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肯定。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诵读童谣,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读比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将童谣朗读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2. 将学生创作的童谣制作成小册子或展板,展示在学校或班级里。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泥巴或橡皮泥弄脏教室。
2.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和努力,避免批评或嘲笑他人的创作。
捏泥巴游戏教案:让孩子玩出童趣,学出乐趣

捏泥巴游戏教案:让孩子玩出童趣,学出乐趣捏泥巴是儿童游戏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种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在愉悦中体验成长。
一、知识目标1. 学习捏泥巴游戏的基础知识。
2. 了解捏泥巴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文化背景。
3. 掌握捏泥巴游戏的玩法及其规则。
4.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及动手思维。
二、能力目标1. 独立思考,自主创造面部或人体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工艺。
2. 能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视觉判断能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发现自我价值。
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孩子们对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信心。
2. 增强孩子们对生活的兴趣与好奇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 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毅力,学会如何通过不断尝试达到目的。
四、教学流程1. 捏泥巴游戏的介绍捏泥巴游戏是一种有趣和创造性的儿童游戏。
从古至今,捏泥巴游戏始终是孩子们最常进行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捏泥巴游戏中,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将泥巴状成不同的形状,包括动物、人、食品等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仅如此,捏泥巴游戏还能让孩子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并且在其中培养各种能力。
2. 捏泥巴游戏的发展历程捏泥巴游戏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壁画上的图案和民间文化。
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和公元前400年之间的古代罗马和古希腊文化中也有涂抹泥巴的活动。
在近代,捏泥巴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传播,成为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发泄途径。
在各地也有许多捏泥巴比赛和展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和观众们。
3. 捏泥巴游戏的规则捏泥巴游戏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可以是团队游戏也可以是独立游戏。
这里我们以独立游戏为例,讲述一下捏泥巴游戏的基本规则。
a. 准备材料1) 泥巴2) 模具或工具(可以是小刀、勺等)b. 游戏规则1) 孩子们利用泥巴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泥塑的定义、历史、分类等。
2. 泥塑的技法:揉、捏、搓、压、切等。
3. 泥塑的创作步骤:构思、选材、制作、修饰等。
4. 泥塑作品欣赏:分析优秀泥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泥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情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泥塑作品图片、PPT等。
2. 学具:泥巴、泥塑工具、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泥塑的技法、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2. 内容:泥塑的基本知识、技法、创作步骤、作品欣赏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捏制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2. 课后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个泥塑作品,要求造型生动、表情丰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捏泥巴教案

捏泥巴教案捏泥巴教案8篇捏泥巴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许多幼儿下课了总喜欢到沙池旁抓泥巴玩揉捏、捶打,玩的非常开心。
因此设计了这次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幼儿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并鼓励幼儿运用捶打、揉捏等多种技能,大胆、自由地创作,充分体验与人交往合作的乐趣,以及获取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感知泥土的特性,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2、能运用捶打、揉捏等多种基本技能,塑造物品的外形,完成作品。
3、学习彩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幼儿想象了,运用揉捏、捶打等多种技能,塑造物品的外形,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熟悉泥土的特性,知道泥土和水混合的比例,有一定揉捏捶打的技能。
2、物质材料准备:a、材料部:黏土、锤子、水桶等;b、制作部:树叶、树枝、碗、桌、椅凳,颜料等。
C、产品展销部:玩具柜、价格标签。
3、活动环境准备:创设塑泥巴为主题活动的游戏环境。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主题1、老师出示用泥巴捏成的各种图形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想玩的兴趣。
2、介绍材料供幼儿选择。
二、快乐活动1、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游戏的部门,扮演游戏的角色。
2、“工作人员”在自选的游戏部门展开工作。
3、“部门经理”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协调与其他部门的供需关系。
4、教师以“董事长”的身份,视察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
三、评价活动1、教师以“董事长”的身份,到各部门视察工作,进行评价。
2、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评选出“最佳员工”。
3、“董事长”颁发奖金。
4、小结: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a、将原有的产品展销部,更改为产品营销部。
b、通过购销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创作与交流,学会使用钱币的简单方法。
5、师生共同收拾游戏材料,结束游戏。
四、活动延伸:增加旅游部门,通过接待观光者购物活动,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尝试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捏泥巴》教学设计 (2)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泥塑的技巧: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刻、压等,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3. 泥塑作品的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泥塑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泥塑作品的创作。
2. 教学难点:泥塑技巧的掌握,创作出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一套,泥塑作品若干,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泥巴,泥塑工具,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捏泥巴2. 内容:- 泥塑的基本知识- 泥塑的技巧- 泥塑作品的创作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泥巴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下周上课时带来展示。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泥塑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泥塑制作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和潜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学生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泥塑的制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反思,分析在技巧、创意等方面的进步和待提高之处。
-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增进家校互动。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降低学习难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泥塑技巧上取得进步。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造力。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将生活融入美术创作。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品完成后,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拓展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尝试将它们与泥塑结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撰写一篇简短的学习笔记。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泥塑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小组讨论:
1.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作为创作对象,讨论如何运用泥塑技巧表现该物体的形态特征。
2.学生相互交流意见,共同商讨创作方案,明确分工,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其中。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捏泥巴》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如可塑性、干燥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特性进行创作。
2.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刻等,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泥塑作品。
《捏泥巴》教案(两篇)

《捏泥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
②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③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展示泥玩具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
(板书课题)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1、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很粗糙)2. 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的?3.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展示陶器图片)提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什么用的?(把手、装饰…)4. 展示陶泥,师:这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找同学上台摸一摸,说一下感受—-很软)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
5.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讲解变形手法---揉、捏、搓、压)6.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
(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用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随意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7.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
(讲解装饰与连接的手法。
)三、学生实践1、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2、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3、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教案《捏泥巴》3

二年级美术导学案
课题捏泥巴
学科美术日期9.1 备课人
班级二年级课时 2
学习目
标
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提高学生的形
体塑造能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
泉进行创作。
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一)引进课程,明确目标。
(7分钟)
1.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2.看了他们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3.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教师评价: A B C
(二)(二)感知理解,主动参与(20分钟)
一、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
三、教师介绍塑造的四个基本方法:
1. 要有创新。
2. 注意方法。
3. 注意作品的功能。
(用途)
教师评价: A B C 激活生命
尊重生命
(三)展示评价,张扬个性(10分钟)
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教师评价: A B C
(四)总结应用,拓展延伸(3分钟)
课堂总结:
学习了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能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师评价: A B C 精彩生命
创造生命。
人美版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二上《第3课 捏泥巴》 (1)

小学美术第三册教案教学内容6、捏泥巴课时 1教学目标应知初步感受泥塑的基本方法,了解体验用你进行活动的乐趣。
应会塑造出生动的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隐形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美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创造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捏泥的方法,并制作一件或多件器物。
难点: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器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具:图片陶艺作品学具:泥材料实践活动用泥塑造器物(容器)1板书设计捏泥巴搓捏揉组合刻花纹课后小结教师活动时间约为:12 分钟学生活动时间约为:28 分钟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过泥巴吗?今天我们就来捏泥巴。
板书捏泥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泥条盘筑捏成形泥板成形23)你能用刚才的泥捏一个容器吗?让学生用泥板尝试捏一样东西。
你是怎样捏出来的?都用了哪些方法?教师板书捏……学生尝试用泥捏一个容器,体会方法。
三、自学器皿成型的方法。
1.学生自学杯子,罐子的制作方法。
(运用什么方法制作的)教师板书:组合2.教师小结:制作容器的方法:①泥条盘筑②泥板成形③捏出形学生介绍自己学到的方法。
两个人相互说说4四、欣赏古代陶艺作品,使学生体会作品的造型及装饰的美感。
欣赏学生作品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体会作品的美感。
①造型②装饰2.欣赏书上作品你喜欢哪一个?他给你什么启迪?如果让你做,你打算做个什么?学生欣赏,体会作品的美感。
学生谈感受。
5五、用新方法捏制一件器皿。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①从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方法捏制一件器皿。
②注意造型美观。
③有一定的造型。
学生选择方法进行捏制。
四、尝试制作。
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蔬果,进行尝试捏制。
在学生捏的过程中,教师给与适当的启发。
重点在:①造型②肌理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蔬果,进行尝试捏制。
6六、展示作品,介绍作品。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下你制作的容器是什么?你用了那些泥塑的方法?学生展示作品,介绍作品制作的方法。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3课捏泥巴》word教案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捏泥巴》.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捏泥巴》是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的内容。
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
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
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作为第九小学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多留意这节课想捏出什么样子的作品。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游戏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二、说教学理念《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3-4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泥巴》参考教案
课业类型:
手工制作课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百宝箱、收集箱。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内容)。
3、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
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
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
(用途)
六、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