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_第三章 公孙丑上

合集下载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这一篇的文言文是我来说比较喜欢的一篇,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必须课,现在我将这篇文言文进行全面的解释。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子三章原文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哲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著作中,尤其是《孟子》一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孟子》一书中的三章进行翻译和介绍。

一、梁惠王上孟子三章的第一章是《梁惠王上》,主要探讨了一个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这一章中,孟子通过讲述梁惠王对的苏秦与张仪的依依惜别来引申出“仁政”和“不仁政”的概念,以及为什么应该推行“仁政”。

孟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仁政”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管理国家,还应该保障人民的福利。

只有在一个政府遵循“仁政”的原则,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章中,孟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公正是仁的前提。

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人们才会产生真正的仁心。

二、公孙丑上孟子三章的第二章是《公孙丑上》,主要讨论了人性的本质和自由意志的问题。

在这一章中,孟子通过他的“天性论”来解释人的自然倾向以及道德行为的根源。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这也是人类与众生之间的根本区别。

他强调人的思维和行为中,应该坚持自己的良知和本真。

同时,孟子也认为,虽然人天性善良,但如果缺乏教育和培养,也有可能产生恶行。

在这一章中,孟子还对自由意志的问题做了探讨。

他认为,人类在决策时应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只有当人类有了自由的选择,才会尽可能地做正确的选择。

三、公孙丑下孟子三章的第三章是《公孙丑下》,主要探讨了道德行为的正确性和价值。

在这一章中,孟子通过描绘仁义和道义之间的关系来解释道德行为的本质。

孟子认为,仁和义都是道义的一部分。

他强调,人类应该始终遵循道义,追求精神和道德的自由和坚定。

只有在遵循道义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产生真正的仁心和真理之美。

此外,孟子还主张人类应该追求“天下大同”的理念,即不分彼此的互相帮助与合作。

他认为,人类应该彼此尊重、友好相处,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总结:通过对《孟子》三章的翻译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哲学与国家治理、人性本质、道德行为等领域密切相关。

公孙丑章句上解析

公孙丑章句上解析

公孙丑章句上解析
《公孙丑章句上》是《孟子》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政治、道德和人性的看法。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内容的解析:
1. 孟子认为,仁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主张“民贵君轻”,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因此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2. 孟子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改变人的性格。

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善良品质,引导人们回归本性。

3. 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包括实行井田制、减轻赋税、保障农民权益等措施。

他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性。

4. 孟子还强调了“义”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道义,而不是只注重个人利益。

他以“仁者爱人”为出发点,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关爱和帮助的。

5. 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阐述了“浩然之气”的概念,认为这种正气是由内心自然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使人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正直的品质。

他认为只有培养出这种正气,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以上是对《公孙丑章句上》的部分解析,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文或相关注释版本来获取完整信息。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公孙丑上,前两章记载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个人言论的记录。

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

即便是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仕政”之上。

全篇原文共9章,选8章。

其中第2章原文较长,节选一部分。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原文】公孙丑①问曰:“夫子当路②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③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4) 曰:‘吾子⑤与于路孰贤?’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8)不悦,曰:‘尔何曾(9)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10) 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12), 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13)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14),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15)辅相(16)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17)’。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8)而传命。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这一篇的文言文是我来说比较喜欢的一篇,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必须课,现在我将这篇文言文进行全面的解释。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子三章原文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公孙丑上,前两章记载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个人言论的记录。

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

即便是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仕政”之上。

全篇原文共9章,选8章。

其中第2章原文较长,节选一部分。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原文】公孙丑①问曰:“夫子当路②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③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4) 曰:‘吾子⑤与于路孰贤?’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8)不悦,曰:‘尔何曾(9)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10) 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12), 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13)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14),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15)辅相(16)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17)’。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8)而传命。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管仲?’”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 皆贤人也 - 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而民不改聚,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食。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何则?时势异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违君命,君命益尊,而夫子之德益众,夫如是,夫子何不为之?”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所以重其身而轻天下者,必不为也。

”“今之人,富贵而不知礼义,贫穷而不知廉耻,此皆失其本心者也。

《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孟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孟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关于孟子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第三节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第三节译文
孟子说:“凭着自己的实力,假借仁义之名者,可以称霸于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家实力的雄厚强大。

依靠道德的力量,推行仁政者,可以称王天下,称王天下不一定要求国家强大;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

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

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

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心悦诚服。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是《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全名为《公孙丑章句》。


一章中,孟子与公孙丑进行讨论,探讨了人性的善恶本质、人与天的
关系、人的道德责任等重要问题。

以下是对孟子三章的全解:
第一节讨论了人性的善恶本质。

孟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人天生具有内在的善良倾向。

就像人天生具有四肢和触觉一样,
善良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孟子使用“性善”这个词语来阐述这个理论。

第二节探讨了人的责任和义务。

孟子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善良
本性,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实现自己的善良,并将善良贡献给社会。


应该通过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成为有道德责任感的人。

孟子使用“覆醢如也”这个比喻来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三节探讨了人与天的关系。

孟子认为,天也有自己的道德和
法则,人应该与天保持和谐、顺应天命。

人应该遵循天的道义标准,
与天合作,以保持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孟子使用“天子之言忠信,山
海之间悦善”这个句子来表达天对善良的欣赏和赞美。

这三个章节的内容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和
人与天关系的重要观点。

通过阐述人性的善良本质、提倡人的道德责
任和强调人与天的关系,孟子试图启发人们追求善良和道德,以建立
一个和谐、稳定、公正的社会。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用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⑥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解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②孺子:小孩③怵惕:惊惧。

④内交:即结交,内同“纳”。

⑤要(yào)誉:博取名誉。

要同“邀”,求。

⑥贼:伤害、残害。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孟子《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公孙丑上》译文“敢问夫子恶乎长?”【译】(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译】(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孟子说:“难说清楚啊。

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

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

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

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何谓知言?”【译】(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译】(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知识点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伦理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孟子三章,分别为《公孙丑》、《离娄上》、《尽心下》。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孟子三章中的知识点。

一、《公孙丑》《公孙丑》一章主要讲述了“仁”的内涵和意义。

孟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要做的事情,它包括了利他和爱他两个方面。

利他是指为社会公共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爱他则是指关心和爱护个人。

孟子认为,“仁者爱人”,只有对他人具有真正的爱和关心,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和社会和谐。

二、《离娄上》《离娄上》一章主要探讨了天命之说和君臣关系。

孟子认为,天命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结局,君臣之间要实现和谐,就必须借助天命之力。

同时,君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君臣需要相互了解和信任才能完成天命的任务。

孟子还提倡了“仁政”,即不断关心和照顾农民和百姓,让社会上下能够和睦相处。

三、《尽心下》《尽心下》一章主要讨论了教育和德行。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行高尚的人,教育者应该是把学生们视作自己的子女,并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孟子提倡“尽心下”,即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和德行,教育者应该耐心付出,并传播正确的道德和人生观。

以上是孟子三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三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还可以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孟子强调的“仁”、“天命”和“德行”等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新时代价值观的重要内核。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是《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公孙丑下》和《孟子·公孙丑中》这三篇文章的总称,下面是对这三章的注释全解:
《孟子·公孙丑上》
这篇文章主要包括了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论述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不加以培养和修炼,人的善性就会被埋没。

所以,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善性。

《孟子·公孙丑下》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孟子的“性善论”而展开,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能否在修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发扬光大。

他以孔子为榜样,主张人们要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和德行来提升自己,实现人性的善良。

《孟子·公孙丑中》
这篇文章主要以“兴过于理”和“知兴止”两个观点为核心展开。

孟子认为,人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理想中的境界,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努力和实践,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梦想中。

他还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身心充实、修炼完善,才能实现人性的善良和高尚。

总的来说,这三篇文章都是孟子对于人性本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问题的论述和观点,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篇章的内容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孟子的思想体系。

孟子公孙丑章句注音 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注音 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注音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3.3[原文]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①。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②: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③。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④。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⑤。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⑥。

”3.3[原文通释]孟子说“靠力量借助仁的招牌的君主,可在天下称霸,称霸一定拥有大国。

靠德行施行仁政的君主会拥有天下,行王道不必等待土地广大。

商汤靠七十里的土地行王道而拥有了天下,周文王凭一百里的土地行王道而一统天下。

靠力量让人顺从的,并不是内心顺从,是顺从的人力量不够大。

凭德行让他人顺从是发自内心愉悦的真顺从,就像七十名弟子顺从孔子。

《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谁不想着顺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3[注释]①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靠力量借助仁的招牌的君主,可在天下称霸,称霸一定拥有大国。

以,凭借,用,靠。

霸,作动词,称霸,在天下作霸主。

有大国,依托大的诸侯国。

有,占有,拥有,依托。

②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靠德行施行仁政的君主会拥有天下,行王道不必等待土地广大。

德,道德规范,好品行。

行,实行。

王,音wàng,行王道,拥有天下,统治天下。

待,等待。

③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商汤靠七十里的土地行王道而拥有了天下,周文王凭一百里的土地行王道而一统天下。

这两句是对“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的解说,因此句前用了冒号。

这两句分别省略了中心语“而有天下”。

④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靠力量让人顺从的,并不是内心顺从,是顺从的人力量不够。

服,使动用法,使……顺从。

非,并非。

不赡,接济不上。

赡,供给充足。

⑤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凭德行让他人的顺从是发自内心愉悦的真顺从,就像七十名弟子顺从孔子。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是判断句。

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的”。

诚,真。

孟子公孙丑上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注释

孟子公孙丑上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注释

孟子公孙丑上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注释卷三·公孙丑上本篇九章,从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两组。

其一、三、四、五是一组,论述仁政的问题。

这部分对于当时各诸侯国的暴政有所揭露,并认为这样的形势正是推行仁政的大好时机,因为必能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从而实现统一天下的“王道”;与此相反的“霸道”则是靠武力征服,那是不能使人心悦诚服的。

至于仁政的具体措施,在第五章提出了五项政策,大意是尊贤使能、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

另一组则论及个人修养以及人性论方面的问题,包括其二、六、七、八、九各章。

第二章从“不动心”说起,最后涉及对孔子的评价,是《孟子》一书中重要的篇幅。

所谓“不动心”,指的是不因处境、待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心态,达到这种境界的两个环节,一是“知言”,二是培养“浩然之气”。

“知言”是思想认识能力的表现,“浩然之气”尽管是一种正大刚毅的道德情感,仍然是道义原则指导下的日积月累的道德实践的成果。

知言则不惑,气盛则意志坚定,所以是“不动心”的条件。

第六章提出的以“四端说”,意谓仁、义、礼、智等品质在人的天性中有基础,集中概括了孟子在人性问题上的主张。

七、八两章,分别谈到“反求诸己”和“与人为善”的修养方法。

第九章批评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不严肃。

二者既然各有所偏,在出处问题上,合理的态度应当如何?可以参见本篇第二章对于伯夷、伊尹和孔子的评论一节。

从中可见孟子的用世心切,从而主张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具体条件调整应对的措施,这也可以看做是对“不动心”的一个补充说明。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

《孟子》第03章 公孙丑上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03章 公孙丑上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03章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

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儒家学说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对孟子公孙丑上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对当时社会的启示。

公孙丑问孟子曰:“地何如?”孟子曰:“广大。

”孟子对公孙丑的回答简明扼要,只以“广大”两个字来形容地,表明其对于地的理解和价值认知。

公孙丑问曰:“何以知其广大?”孟子曰:“吾观河出图,知其广矣。

”孟子通过观察河流出现在地图上的情况来回答公孙丑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地的广大。

可见,孟子不是凭空臆断,而是以真实的观察为基础进行判断。

这一点展示了孟子重视实证和经验观察的思维方式。

公孙丑问曰:“人亦广乎?”孟子曰:“不如地之广。

”公孙丑再次提问,探讨人与地的广度之间的关系。

孟子回答说:“人的广度不如地的广度。

”孟子通过这样的答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不能相比拟的思想。

公孙丑问曰:“何以知其不如地之广?”孟子曰:“凡人而已矣,得其所通者类马牛犬豕,微乎微矣。

”孟子解释说,人的广度不如地的广度是由于人只能通过有限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进行理解,受限于人类自身的能力和条件。

所以,人的广度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公孙丑又问曰:“子之欲人何如?”孟子曰:“各得其所欲者则吾不欲人之如朝廷若宾,如朝廷若祭肺腑安之。

”公孙丑通过询问孟子的意图,探讨人的定位和价值。

孟子回答说,他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们所期望的,这样他就不会奢求人们都像朝廷中的臣子或是祭肺腑般地安排他们。

通过这一回答,孟子表达了他对于个体选择和自由意志的尊重。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施展才能的空间,并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亮。

总结起来,孟子公孙丑上是一篇短小精炼的对话篇章,通过几个简短的问题和回答,展示了孟子对于地和人的广度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体自由和选择的重视。

这一篇章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为本、尊重自由和平等。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3集义生气圣不自居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3集义生气圣不自居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3集义生气圣不自居《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3集义生气圣不自居题文诗:公孙丑问,夫子之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塞天地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集义所生,而非藉义,袭而取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我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必有事焉,而勿正期;心勿妄也,勿助长也,勿若宋人.宋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其子趋视,苗则槁矣.天下不助,苗长者寡.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所谓知言?辞知所蔽,淫辞知陷,邪辞知离,遁辞知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公孙丑曰: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闵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于辞命,我则不能.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是何言?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乃曰:不厌也智;不倦也仁;仁且智矣,夫子既圣.夫圣孔子,不自居之,是何言也?【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2,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3;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4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5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6;心勿忘7,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8者,芒芒然9归,谓其人10曰:'今日病11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12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说:“我说话得体,还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孟子说:“很难讲清楚。

它作为一种气呀,最浩大,最坚强。

孟子中的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中的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中的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公孙丑上是其中的一篇篇章。

下面将对《孟子·公孙丑上》进行原文及其解析。

公孙丑问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何故也?”孟子曰:“人有两耳,两目,有好嗅、好听、好视之心,有不忍人之心。

夫听者不听戏言,不视不庄不正之色,不嗅臭物。

是故好善恶恶者耳也,好听恶听者耳也。

好辨恶辨者目也,好望恶望者目也。

好美恶恶者心也,好利恶恶者心也。

人之性也。

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

”原文解析:这段对话以公孙丑的问题作为开场,他询问为什么人们都具备不忍心的特质。

孟子回答他的问题,并从人的感官出发,解释了人之所以有不忍人之心的原因。

公孙丑又问曰:“人皆有恶人之心也乎?”孟子曰:“人之有不忍人之心也,人皆有之;人之有恶人之心也,人亦皆有之。

质之者类也,教之者改也。

”原文解析:公孙丑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是否也都具备恶人的心。

孟子回答说,人们都有不忍心,也都有恶心。

不忍心和恶心是人的天性,但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

公孙丑请问恶人之心和不忍人之心相较,哪一个更容易养成?孟子回答说,养成不忍人之心相对更容易,因为人们本来就有不忍人之心;而克制恶心则需要各种教育修养。

公孙丑对于孟子的回答表示疑惑,认为天性本来就有恶心,为什么还说人只有不忍心?孟子解释称,天性会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恶心是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和教育提升修养来减弱甚至克制的。

这篇《孟子·公孙丑上》展示了孟子对于人的本性和修养的思考。

他认为人性中同时具备不忍心和恶心,但通过正确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和强化不忍心,减弱甚至克制恶心。

这为人们在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结:通过对《孟子·公孙丑上》原文的解析,我们了解到了孟子对人性和修养的思考。

人们天生具备不忍心和恶心,但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培养和提升不忍心,并减弱恶心的表现。

这篇篇章给我们提供了在修养和行为规范上的重要启示,引导我们努力培养正确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公孙丑①问曰:“夫子当路②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③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④曰:‘吾子⑤与于路孰贤?’曾西蹙然⑥曰:‘吾先子⑦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⑧不悦,曰:‘尔何曾⑨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⑩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

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①公孙丑:孟子的学生,齐国人。

②当路:当权,当政。

③许:兴盛,复兴。

④曾西:名曾申,字子西,鲁国人,孔子学生曾参的儿子。

⑤吾子:对友人的尊称,相当于“吾兄”“老兄”之类。

⑥蹙然:不安的样子。

⑦先子:指已逝世的长辈。

这里指曾西的父亲曾参。

⑧艴然:恼怒的样子。

⑨曾:副词,竟然,居然。

⑩为:同“谓”,认为。

由:同“犹”,好像。

百年而后崩:相传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

百年是泛指寿命很长。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助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辅助成王定乱,安定天下成为鲁国的始祖。

作:在这里为量词,相当于现代口语“起”。

相与:双音副词,共同的意思。

辅相:双音动词,辅助。

鎡基: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

置邮:置和邮都是名词,相当于后代的驿站。

【评析】孟子不屑于与“霸道”政治家管仲、晏婴相比,因为他是儒家“王道”政治的推行者。

这有点类似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他一样不予回答。

他一直热衷于在齐国推行“王道”政治,靠实施“仁政”来统一天下。

而且,他认为无论从土地、人口,还是从时机来看,目前都是实施王道的最好时候,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姑且先不谈孟子关于王道的种种论述,只看他关于乘势待时、事半功倍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是较为深刻的。

俗语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不如运气好”。

其实,不外乎是强调抓住时机、捕捉机遇的重要性罢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在某种意义上说,工具优良的确不如时机重要,个人智慧也的确不如时势造英雄。

所以,很多人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就是强调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这里所说的“乘势待时”,当然主要是说要分析情况,抓准时机,而不是说在政治上窥风向,赶形势,搞投机。

这里的区别,可以以田径赛中的起跑为例。

如果你错过了起跑的口令,老是慢半拍才回过神来,这是没有抓住时机,自然要影响你的成绩,被别人甩在后面。

但是,如果你投机取巧,抢在口令发出之前起跑,那你就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反而还犯了规,有可能会被逐出赛场了。

反过来说,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真正要乘势待进,其实也离不开智慧。

有智慧才能正确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出决断,抓准时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让时机从自己的身旁悄悄溜走而不自知。

就像有人所说:“许多人对于时机就如小孩子们在岸边所做的一样,他们的小手盛满沙粒,又让那些沙粒一粒粒的漏下去,以至毫无保留。

”如今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无论是做生意、炒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机遇的问题。

如何乘势待时,抓住机遇,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孟子关于“王道”、“霸道”的论述也许不会引起你的多大兴趣,但他关于“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的看法。

关于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讨论,也许一定会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了。

【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①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②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④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⑤,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⑥,其苗之不长而揠⑦之者,芒芒然⑧归,谓其人⑨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曰:“波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注释】①这一段系节选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

问这话的是公孙丑。

②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

③慊:快,痛快。

④告子:名不详,可能曾受教于墨子。

⑤正:止。

“而勿正”即”“而勿止”。

⑥闵:担心,忧愁。

⑦揠:拔。

⑧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⑨其人:指他家里的人。

⑩病:疲倦,劳累。

耘:除草。

波(bì)辞:偏颇的言辞。

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辞。

遁辞:躲闪的言辞。

【评析】至大至刚之气,才是浩然之气。

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他才不是呢。

他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不是属于医学的生理的范畴,而是存在于人文的精神范畴。

这种气,阳刚而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说大人则藐之,匆视其巍巍然。

”(《孟子·尽心下》靠的就是这种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靠的依然是这种气。

乃至于文天祥的那一千古名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气歌》)靠的也仍然是这种气。

可是,这种气又养而不可得。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就是养也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是要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但是,孟子还说过:“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能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又有几许呢?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讲这样的道理给我们听:地里庄稼,即使你站在它的面前随时观察,眼睛紧盯住它不放过,也绝对不能亲眼看到它生长;但是久而久之,隔一段时间去看它,却可以发现它已经长高了。

人的身体长高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时,老师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是勉励我们要勤奋学习。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心急图快,囫囵吞枣。

现在想来,当然也包含着老师不拔苗助长的一份苦心在内。

这些,我们当时可怎么能体会出呢?其实,不仅技艺学习如此,知识积累也如此。

我们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关键在于营养的涉取,年力的增强。

万事总有规律,不是你一厢情愿就可以如愿以偿的。

放眼观世,红尘滚滚。

再看看你的周围,那些追名逐利,急如律令的人们,一个个不正像宋人那样“茫茫然归”吗?【原文】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②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③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诗》云④:‘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⑤,此之谓也。

”【注释】①假:借,凭借。

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③赡:充足。

④《诗》云: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⑤思:助词,无义。

【评析】和孔子在《论语·子路》及《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差不多,都是不是在讲以力服人而讲的是以德服人。

孔孟一脉相承,都是攻心为上的策略,以柔克刚的总体方针。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也可以说成是活学活用孔孟思想的典范。

成都武侯祠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需略加讨论。

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告诉我们,似乎还是离不开力。

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

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

”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

不然是不能开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严重时还会自食其恶果。

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相结合。

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为了谈。

”只有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所以还是要以德服人。

【原文】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

虽大国,必畏之矣。

《诗》云②:‘迨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

今此下民⑥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⑦是自求祸也。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诗》云⑧:‘永言配命民⑨自求多福。

’《太甲》⑩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注释】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内忧外患。

②《诗》云:引自《诗经·邪风·鸱鸦》。

③迨(dài):趁着。

④彻:剥取;桑土(dù):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

⑤绸缪(móu):缠结。

牖(yǒu):窗子;户:门。

⑥下民:民义同“人”。

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

⑦般(pán):乐。

怠:怠情。

敖:同“邀”,指出游。

⑧《诗》云:引自《涛经?大邪?文王》。

⑨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配:合;命:天命。

⑩《太甲》:《尚书》中的一篇。

违:避。

活:“逭”(huàn)的借字,“逃”的意思。

【评析】规劝当政者施行仁政是孟子的本意,可他指出的“恶湿居下”现象却是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比如说,酗酒是要误大事的,抽烟是损寿的,睡懒觉也是对健康不利的。

而大家都知道的是:赌博可能倾家荡产,嫖妓也可能患“爱得死”(即通译“爱滋”,但“爱得死”却译得更为深刻)。

可我们偏偏要抽烟,喝酒,睡懒觉……尽管我们厌恶损寿,厌恶误事,厌恶不健康,更厌恶倾家荡产、“爱得死”……谁还去管“未雨绸缪“或”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些警句格言呢?这样的现象有可能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也完全可能在国家行政上的大事上发生这样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