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教案【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 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3. 数学思维的应用。
4. 练习题和思考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学数学时遇到过哪些难题?为什么会觉得它们难?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讲解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推理等。
举例说明数学思维的应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解决逻辑问题等。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行尝试解答,并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4. 拓展应用(20分钟)
给学生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比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要平分给3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
鼓励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5. 总结归纳(10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维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他们对数学思维的掌握情况:
1. 用观察法找出下列数字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2, 4, 6, 8, __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逻辑思维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逻辑思维【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 教师:数学教材、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 学生:学生用品、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喜欢数学的原因。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学逻辑思维。
二、新课讲解(10分钟)
1. 老师通过举例解释什么是逻辑思维,并强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有哪些特点?学生们踊跃回答。
三、课堂练习(30分钟)
1. 老师出示一道简单的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2. 学生依次上台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和评价。
3. 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小组合作(20分钟)
1. 老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
2. 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思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老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数学逻辑关系。
五、归纳总结(10分钟)
1. 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上节课讲解的数学逻辑思维特点问题。
2. 学生们进行广泛讨论,并总结出关键特点。
3.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长期培养的必要性。
六、课堂作业(5分钟)
1. 老师布置适量数学习题作业,用以巩固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
2.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提高家校合作的意识。
【广州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清晰地表达教学目标,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此外,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文介绍了一笔画的特征和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观察、讨论统计结果并得出结论:有两个奇点或全都是偶点的连通图可以一笔画。学生举例验证结论并深入研究一笔画的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一个数学思维训练教案,通过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最后,文章列举了一些应用题,让学生练解题策略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例题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并让学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解答,锻炼
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老师也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练解决类似的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倒推法
解题步骤:
1、将题目中的计算顺序倒过来,即先乘2,再加25,再
除以5,最后减去10.
2、得到妈妈的实际年龄为45岁。
练题】
1、有一辆公共汽车载着16名乘客进入车站,先下车4人,后上车4人,再到下一站上车10人,下车4人,再到下一站
下车11人,上车6人,再到下一站下车4人,上车4人,再
到下一站下车8人,上车15人。最后到达终点站,共停了几站?
解题策略:列表法
解题步骤:
1、将每一站上下车的人数列成表格,如下所示:
站数 | 上车人数 | 下车人数 | 当前人数 |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3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4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5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6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7次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8次教案
21 / 21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数学思维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证明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课时安排:
本次课程安排为三个教学时段,每个时段45分钟。
一、解决问题的意义(5分钟)
1.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
2.解决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方式(20分钟)
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0多组实际问题,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笔和纸。
2.示例讲解:老师示范一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把其中一个苹果分给了小红,还剩下几个?
解答过程:分析问题,推理证明,计算得出小明剩下2个苹果。
3.学生自主答题:学生独立或分组自主解答问题,老师适时提醒并指导。
4.共同讨论: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解答过程和答案,发现问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5.总结归纳:老师指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学习笔记。
三、拓展实际问题(20分钟)
1.老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
例如:小明的生日离父母的生日相差163天,就是离谁的生日近?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教案(2024)
游戏背景:在一个神秘的岛屿上,隐藏着珍贵的数学宝 藏。学生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系列挑战,找到宝 藏的线索,最终揭开宝藏的秘密。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4-5人。
线索将指引学生逐步接近宝藏所在地,最终找到宝藏的 小组即为胜利。
20
活动过程组织与实施
1. 游戏准备
• 教师准备游戏所需道具,如挑战卡、线索卡、计时器等。
25
活动过程组织与实施
2024/1/30
01
5. 游戏结束与总结
• 当有小组找到宝藏时,游戏结束。该小组为胜利小组。
02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总结和分享,回顾游戏中的数学知识
03
和思维方法。
26
游戏结果评价及反馈
2024/1/30
•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挑战完成 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2
家长参与及建议收集
家长参与度
大部分家长积极参与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提供了良 好的学习支持。
家长反馈与建议
家长们认为课程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有很大帮助,希望学校能继续开设类似课程 ;同时建议增加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2024/1/30
33
THANKS
• 学生分组,并选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小组行动。
2024/1/30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解析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解析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思维拓展的方法,提高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并培养
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加减法、图形等。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教案所需教材:二年级数学教材。
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卡片、图示工具等。
教学步骤:
引入: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们对数学有什么感受?”
1. 基础知识概念的引入
a.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入加减法的概念,让学
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b. 教师可以使用卡片或者手势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2. 练习与思考
a. 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
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b.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并鼓
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数学思维拓展
a. 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
的问题,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想和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通过思维导图、创意表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4. 总结与展望
a.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提
出疑问。
b.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数学
小学《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
全册教案
一、教学计划
1.1 教学目标
《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 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分和合。
- 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加减法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 数的分和合: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
进行数的分和合。
- 观察、比较、推理:通过图片和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比较和推理。
1.3 教学安排
本学期共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具体的教学安排
如下:
- 第1-4周:加减法运算
- 第5-8周:数的分和合
- 第9-12周:观察、比较、推理
二、全册教案
2.1 加减法运算
第1周:加法概念
-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第2周:减法概念
-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第3周:加减法计算
-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第4周:加减法应用题
-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利用思维导图巩固乘法口诀知识
二年级数学教案:利用思维导图巩固乘法口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背诵1~9乘法口诀表。
2.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乘法口诀的规律,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3. 在生活和实际的问题中,能够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乘法口诀表。
2.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合乘法口诀的规律,深化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 用乘法口诀表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乘法口诀。
2.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3. 利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应用乘法口诀,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掌握乘法口诀表。
1×1=12×1=23×1=34×1=45×1=5
1×2=22×2=43×2=64×2=85×2=10
1×3=32×3=63×3=94×3=125×3=15
1×4=42×4=83×4=124×4=165×4=20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
1×7=72×7=143×7=21 4×7=285×7=35
1×8=82×8=163×8=244×8=325×8=40
1×9=92×9=183×9=274×9=365×9=45
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背诵乘法口诀表,重点是1到9的口诀表。在背诵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数数,揭示其中的规律。
2.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思维导图,主要包含乘法口诀的规律。例如,乘法表中的任意一项可以换算成另一项,例如2×8和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题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题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数字的奥秘——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题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或教学板
2. 数学游戏和趣味题材的数学练习册
3. 学生小组分组卡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情境,如“神奇的数字世界”。
2.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谜题或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奥秘和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步骤二:小组合作探索(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数学练习册和小组分组卡片。
3. 向学生介绍一个趣味数学思维题,例如:有一个数字,它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它是多少?
4.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寻找答案,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步骤三: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是否有其他可能的答案。
3.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 继续向学生展示更多趣味数学思维题,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解答。
2. 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多元解决问题的能力。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二年级数学教案5《有余数除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案5《有余数除法》1: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有余数除法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数学技能之一。了解有余数除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整除、余数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清晰地讲解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教授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3)指导学生加强练习,提升计算实际难度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1)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2)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
先让学生思考一道简单的问题:4÷2的余数是多少,答案是什么?让学生举一些类似的问题来练习。
2. 教学核心
(1)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整除:如果一个数 a 能够被另一个数 b 整除, a 就可以表示成b 的倍数。
余数: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得到的比商低的部分叫余数。
(2)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有余数除法的基本公式: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
例如:9 ÷ 4 = 2 (1)
解释:9÷4,商是2,余数是1
如果被除数恰好是除数的倍数,则余数为0。
(3)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布置一些较难的计算题目,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体验数学习得过程中的成就感。
例如:58 ÷ 4 = ?(答案为14……2)
3. 常见问题讲解
解决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避免混淆概念,认识更加深刻。
4. 教学总结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堂上的知识点,全面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四、总结
有余数除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基本概念,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数学思维训练教(二年级上册)
本册教学内容:
1.测量计算
2.少走弯路
3.找规律
4.巧算连加、连减
5.巧算加减混合
6.巧算加减应用
7.有趣的角
8.摆摆、移移、变变
9.切西瓜
10.一笔画问题
11.巧算乘加乘减
12.巧安排
13.巧解倍数应用题
14.图解和倍、差倍应用题
1.测量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能够用不同的直尺、卷尺(尤其是有残缺的尺)等以厘米、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进而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1.在生活中经常用尺子来测量,巧用直尺、卷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
⑴一般测量方法:将刻度线对着所量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在什么刻度上,它的长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⑵残缺尺量方法:最后的刻度数减去“空白”刻度线那端的刻度数就等于实际长度。
2.例1:XXX与XXX拿了一个开头断了一截的卷尺量一根木材的长度,木材的一端在2米的刻度上,另一端在6米80厘米的刻度上,这根木材长多少?
解:6米80厘米 - 2米 = 4米80厘米
答:这根木材长4米80厘米。
3.思考:如何计算有关接头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常常把两条绳子、两根铁条连(焊)接为一条,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接头问题。
算法:
⑴将“两端”接头的长度都减去;
⑵只减去“一端”接头的长度。
4.例2:把两根长都是45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如图)都用去5厘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厘米?
解:45 + 45 - 5 = 85(厘米)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作业本、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产生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什么是数学思维,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2.介绍数学思维的分类,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三、实践(30分钟)
1.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可以在下节课讲解的时候进行讨论。
六、课堂活动结束。
以上是一个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本,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可以
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一)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
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二)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
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先标出图
中的奇偶点,再进行研究。
4、分组合作研究连通的图形可以一笔画的特征。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可以一笔画的图形
图形奇点数偶点
数
不能一笔画的图形
图形奇点数偶点
数
(2)小组观察、讨论统计结果,发现规律。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有两个奇点或者全都是偶点的连通图可以一笔画。
5、学生举例验证结论。
6、深入研究一笔画的方法。
(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1、汉字一笔画
2、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图3的每个图形吗?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3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
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典型例题】
例1:一根绳子原来长20米,第一天剪去3米,第二天剪去的和第一天同样多,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几米?
解题策略:这题要求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几米,通常我们用以下的数量关系来解:
解法一:20-3-3=14(米)20-14=6(米)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聪明的小朋友是否考虑到“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的米数”就是剪去的米数,这样只要用一步计算就能解答。)
解法二:3+3=6米这种方法是不是更简便?
【画龙点睛】
解答应用题时,我们不但要多动脑,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还要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解答,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应得更聪明。
【举一反三】
1、水果店有52箱水果,卖出16箱,又运进23箱,现在水果的箱数和原来比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箱?
2、饲养场养的羊比牛少36只,牛比猪少29只,那么羊比猪少几只?
3、把两条长38厘米的纸条粘在一起,成为一条长72厘米的纸条,中间粘贴部分的纸条长几厘米?
4、小明、小李和小红三个朋友做红花,小明和小李共做27朵,小明和小红共做32朵,小李和小红共做25朵,问:三个小朋友各做几朵?
5、五(1)班有20名少先队员,而五(2)班的少先队员比五(1)班多9名,问两班共有多少少先队员?
6、一道既简单又复杂的题:游戏开始了,请你们快速计算:
一辆载着16名乘客的公共汽车驶进车站,这时有4人下车,又上来4人;在下一站上来10人,下去4人;在下一站下去11 人,上来6人;在下一站,下去4人,上来4人;在下一站又下去8人,上来15。还有,请你们接着计算:公共汽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下去6人,上来7人;在下一站下去5人,没有人上来;在下一站只下去1人,又上来8人。好了,记住你的计算结果,回答:这辆公共汽车究竟停了多少站?(不要重新计算哦)
7、商店共有61千克红糖,第一天卖掉19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4千克,商店还剩多少斤红糖?
8、买来17米布,做床单用去7米,做衣服用的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