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合集下载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associated dermatitis intervention tool[J*.Pflegewissen-schatt,2012,12:85-92.[17*Streiner D L,Kottner J.Recommendations for reporting the re-sultsofstudiesofinstrumentandscaledevelopmentandtest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4,70(9):1970-1979.[18*Braunschmidt B,Muller G,Jukic-Puntigam M,et al.The in­ter-raterreliability ofthe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nterventiontool-Dbetweentwoindependentregisterednursesofnursinghomeresidentsinlong-termcarefacilitiesJ*.Jour-nalofNursing Measurement,2013,212:284-295.19*Beeckman D,Verhaeghe S,Defloor T,et al.A3-in-1perineal care washcloth impregnated wth dimethicone3%versus wa-terandpHneutralsoaptopreventandtreat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randomized,contro l edclinicaltrialJ*.Journal of Wound Ostomy f Continence Nursing,2011,38(6:627-634.[20*Clarke-O'Neill S,Farbrot A,Lagerstedt Eidrup M L,et al.Is itfe:sibleto useincontinence-:ssoci:ted derm:titis:ssess-menttoolsinroutineclinic:lpr:cticeinthelong-termc:reset-ting?[J*.Journal of Wound Ostomy f Continence Nursing,2015,42(4:379-388.)21*BeeckmanD,Campbe l JL,Campbe l KE,etal.Inc<ntinence-ass<ciated dermatitis:M<ving preventi<n f<rward.Pr<ceed-ings fromthe global IAD expert panel[EB/OL*.[2018-03­31*.http:///media/other-re-sources/_/1154/files/iad_web.pdf.[22*OfenlochR F 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consensus onitsseverityassessment[J*I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2018,178(6:1238-1239I(修回日期"019-05-16)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朱莉莉1付洋洋1陈苏红2(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0009&.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发病率;筛查工具;护理Keywords Rapid eye movement;Sleep behavior disorder;Incidence rate;Screening tools;Nuring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21/ki.hsjx2019.13.010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以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时期肌肉弛缓消失时出现的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为特征的睡眠障碍,主要体现在异常发6、异常运动行为和梦境改变3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夜间睡觉时说梦话、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从床上跳下来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及床伴的睡眠质量,造成自伤或他伤,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13]$曾有研究4显示,RBD造成受伤的原因多是对RBD的认识不足$因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旨在对RBD的发展和分类、发病率和不良影响,影响因素,筛查工具和护理措施进行文献综述,以提高RBD的认识度,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减少受伤的发生$1RBD1.1RBD的发展和分类RBD的临床表现最早由Jouvet等5于1965年在猫中发现,首次被描述是在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中,而首次在人类身上被证实是在1986年Schenck等7的研究中,并于1987年被命名为"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简称RBD[*$虽然RBD自首次被证实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国内外学者均认为RBD广泛存在于普通老年人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中,且不易被识别,仍为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9]$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10*:性RBD(Idio p athicra p ide y 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1RBD)指RBD的发病原因不作者简介:朱莉莉(1993—),女,安徽黄山,硕士在读,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陈苏红,E-mail:1160946310@明确,患者不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认知功能障碍;继发性RBD(Secondary or symptomat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sRBD),是指其发生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物、P受体阻滞剂等)或戒酒有关$1.2RBD的发病率1.2.1原发性RBD发病率目前国内外对原发性RBD发生率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于2014年提出全球约有3500万原发性RBD患者,发病率约为0.5%$ Ohayon等通过电话访谈方式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睡觉时会出现暴力行为的人占2%,发病率达0.5%$2000年,Chiu等)13*在香港在开展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的1034例社区老年人群中发生原发性RBD的约占0.38%$Suk-Hoon Kang等研究发现,韩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2%$Montserrat等口5*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社区老年人中,发病率为0.74%$而我国乔园等)16*通过使用中文版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量表(RBDSQ)对上海五里桥社区所有年龄&50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发生率为2.8%,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2继发性RBD发病率目前,研究学者认为继性RBD的生多经系统行性有关,其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路易小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或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多见)17*$为此,本文重点对与该3种疾病有关的RBD发病率进行文献综述$Friederike等期对伴有睡眠障碍的457例P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发现,其中有46%患者发生RBD,与Michal等)9*研究结果类似$2016年Xia-ona Zhang等)0*纳入的28项研究(包含6869例PD 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约50%的PD患者存在RBD$而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资料閃*表明其发生率只有24%,而我国张勇等⑶*在湖北地区开展的PD 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达49.1%。

快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或异相睡眠)

快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或异相睡眠)

快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或异相睡眠)20世纪50年代,法国人米歇尔杜维(Michel Jouvet,)将猫的整个大脑皮层去除,并试图测试其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研究者记录了动物的肌肉活动以及无大脑皮层的EEG,结果发现,在行为上明显处于睡眠状态的猫能够产生高兴奋水平的脑电活动,而其颈部肌肉则完全松弛。

因此J0uvet将此种现象命名为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因为这种睡眠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深度睡眠的特征,而在其他方面则看起来不像睡眠,如此自相矛盾,于是就用“paradoxical”一词来形容。

在同一时期,两位美国学者克莱特曼(Natharliel Kleitman)和阿瑟林斯基(Ellgene Aserirlsky)的睡眠实验室中的,研究人员以睡眠中被试的眼动作为睡眠深度的测量指标。

原先他们简单地认为在睡眠过程中人的眼睛活动将会越来越少。

起初研究者在每个小时中仅对被试作几分钟的眼动记录,之所以这样做,可能因为当时实验所用的记录纸张比较昂贵,更可能是他们原先并没有预料到在午夜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睡眠现象。

然而当偶尔发觉被试在入睡几小时后出现几阵眼动现象时,他们以为是实验仪器出了故障。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测量后,研究者终于肯定人们在睡眠中确实发生所谓的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trlent sleep,REM)现象,他们将发生REM的睡眠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此后不久他们又确定快速眼动睡眠就是杜维所称的异相睡眠。

现今研究者一般对人采用快速眼动睡眠这一术语,而对其他动物则采用异相睡眠的名称,因为很多种类的动物缺乏眼动行为。

在快速眼动睡眠或异相睡眠过程中,EEG显现不规则的低振幅快波,提示此时的大脑活动比较活跃,与浅睡期的脑电状况相似,然而此时睡眠者的肢体肌肉的松弛程度高于其他任何睡眠期,这种状态又似深度睡眠。

此外,在此睡眠阶段,睡眠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率与睡眠2期至4期的状况相比则显得更加变化不定,同时其脸部表情也可能显得不太安宁,生殖器官的兴奋性也会提高。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分析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分析

• 117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m Biomedicine VoL21 NO.6 MAR2021d o i: 10.1324 l/j.c n k i.p m b.2021.06.039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分析*张靖1吴小云2王俊男3贾婕,刘冬1艾伟平1(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3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三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目的:探究合并不同发作形式的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 B D)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变化_方法:采用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量表及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对20例合并简单型 (R B D)的帕金森病患者(R B D-简单组)与20例合并复杂型(R B D)的帕金森病患者(R B D-复杂组)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帕金森病 患者的一般情况、左旋多巴药物日剂量、疾病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合并复杂型(R B D)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部分评分高 于合并简单型(R B D)的帕金森病患者(P C0.05)。

两组患者之间在非震颤、强直、运动减少症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 B D)复杂组评分均高于(R B D)简单组,多因素丨ogistics回归显示,复杂型(R B D)的存在与U P D R S-山部分评分相关,而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左旋多巴药物日剂量等无显著相关,与运动减少症状最为相关,与震颤、非震颤、强直症状无相关性,,两组患者运动障 碍类型与(R B D)发作形式无明显相关性(卢0.108) _结论:合并复杂型(R B D)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更重,并且累及运动障碍的 诸多方面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复杂型(R B D)症状主要与U P D R S-U J评分相关,其中与运动减少方面显著相关..,关键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273(2021)06-丨174-04Clin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 DuringRapid Eye Movement Sleep*ZHANG Jing1, WU Xiao-yurr, WANG Jun-nan3, JIA Jie't LIU Dong1, AI Wei-ping1(1 Department o f N eurology, First Hospital ofZhangjiakou,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2 Department o f N eurosurgery, First Hospital ofZhangjiakou,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3 No.l Hospital o f Z hangjiakou, No.3 respiratory department,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 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autonomic nerve dysfunction of R E 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nd Parkinson's disease c o m b i n e d with different seizure forms. Methods:2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 o m b i n e d with simple R B D (RB D-s i m p l e group) and 20patients with c o m p l e x R B D-c o m p l e x group (R B D-c o m p l e x group)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and studied b y using the R A P I D eye m o v e m e n 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scale and 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neral condition, daily dose of levodopa drug, and the course of disease between the tw o groups (P>0.05). T h e motor sco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c o m p l e x R B D w 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simple R B D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non-tremor, rigidity, and reduced m o tor s y m p t o m s between the t wo groups (P<0.05). T h e scores of the R B D co m plex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 B D simple group.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 h o w e 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 o m p l e x R B D w a s related to partial scores of UPDRS-I1I, but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ge, course of disease, years of e d u­cation, daily dose of levodopa drug, etc., and w a s most related to reduced s y m p t o m s of exercise, and w a s not related to the s y m p t o m s of tremor, n o n tremor and rigidity. There w a s n 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ype of m o v e m e n t disorder and the form of R B D in the t wo groups (P=0.108). Conclusion:P d patients with c o m p l e x R B D have m o r e severe m o tor s y m p t o m s a nd involve m a n y aspects of motor disorders, w h i c h i s associated with U P D R S - HI score, and i s mos t related to reduced s y m p t o m s of exercise.Key words:R A P I D eye m o v e m e n 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Parkinson's disease; A u t o n o m i c nervous dysfunction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742.5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673-6273(2021)06-1174-04帕金森疾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一种,以静止性颤动、运动缓慢、姿势步态障碍、躯体肌僵直等运动症状作为特征*基金项目: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1091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4000689)作者简介:张靖(1985-)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电话:180****5668,E-mail:**********************(收稿日期•2020-09-27接受日期:2020-丨0-23)• 1175 •现物医学SM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21 NO.6 MAR*2021性表现,同时也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U1.当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指出,合并和未合并R BD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明显不同的临床特征,患者年龄高,疾病病程进展速度快,发病病程长,运动症状重,认知障碍明显%。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研究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研究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研究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指患者在REM期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同时发生了躯体肌张力失迟缓。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RB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在0.38-0.5%之间。

RBD已被证明在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发作性睡眠患者中更为普遍,已被认为是共核蛋白病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

前瞻性研究显示,RBD人群在5年内转化为α突触核蛋白病为20%~45%。

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的肌肉弛缓是大脑中多个神经元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动物研究已经证明了脑干(如蓝斑-蓝斑下复合物、中缝核和黑质)和前脑(如下丘脑、丘脑)的结构参与。

这些运动系统允许正常的快速眼动睡眠;一个系统负责产生肌肉弛缓,另一个系统负责抑制运动活动,据推测,这些通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路的功能障碍是导致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肌肉张力丧失和RBD发病机制的原因[2]。

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可以监测到RBD人群在REM期发生的暴力行为,同时能记录时相性和或紧张性的肌电活动。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修正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定义,诊断RBD最重要的元素是RWA(PSG监测)+DEB(临床症状):也就是PSG记录的肌张力失迟缓(REM-sleep without atonia,RWA);及梦境演绎行为(dream enactment behavior,DEB),即与梦境高度吻合的行为[3]。

PSG监测对RB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RWA比例和REM期位相性肌电密度可能成为RBD诊断的敏感指标。

PSG监测内容包括:视频监测睡眠时的行为及活动、麦克风记录梦语及鼾声、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眼动电图、下颌及肢体肌电图等[4]。

快速眼动行为障碍筛查问卷(RBDSQ)旨在提供一种简单的快速眼动行为障碍筛查工具。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2例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2例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2例病历一:张xx,女性,63岁,出现睡眠中尖叫、手脚不自主抽动3月。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半年前遭遇家庭变故,抑郁寡欢。

3月前,出现睡眠中喊叫、拳打脚踢,手脚不自主抽动,强行唤醒后自诉梦境中有相似行为。

每周平均发作3-4次,严重时每晚发作1-2次。

于当地医院诊治,查脑电图、颅脑CT、MRI、血生化、血糖均未发现异常,考虑癔症,给予谷维素口服,并嘱家人加强关怀。

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无好转,遂入我院。

行多导睡眠图显示REM睡眠期可见肌张力增高,颏肌出现大量动作电位,肢体活动显著增多。

脑电图未见明显痫样放电。

诊断: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给予保证睡眠环境安静、安全,必要心理疏导,氯硝西泮0.5mg,每晚一次,口服。

住院10天,未再发作。

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病历二:王xx,男性,68岁,出现睡眠中喊叫、翻滚、拳打脚踢2年。

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

2年前,出现睡眠中异常行为,尖叫,拳打脚踢,翻滚坠床,甚至试图点火烧床。

曾因坠床致肋骨骨折。

醒后对过程不能回忆。

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曾因恐惧伤人及自伤在睡眠前采取自我束缚,仍不能避免症状发作。

因此终日抑郁,惧怕入睡,导致血压升高,情绪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多次查动态脑电图均无异常。

多导睡眠图显示REM睡眠期肌张力增高,不出现肌张力丧失,下颌肌电活动增多,REM睡眠密度和数量增加。

诊断: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给予氯硝西泮0.5mg,每晚一次,口服,住院2周,未再发作。

随访3年,患者未再出现睡眠期行为异常,但逐渐出现双手静止性震颤、少动、动作迟缓、走路姿势不稳、嗅觉减退,无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经上级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普拉克索口服。

讨论:正常人据脑电图、眼球活动、肌电图和自主神经功能等变化,将睡眠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反应不同的睡眠深度,而且每一阶段的时限也各不相同。

每一睡眠周期分为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1]。

REM睡眠行为障碍1例

REM睡眠行为障碍1例

REM睡眠行为障碍1例王燕玲;李洪新;赵晓昙;张建红【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8)005【摘要】1临床资料代某,男,57岁,因头晕、睡眠多梦、多次从床上跌下2年就诊。

2年来患者自觉夜间做梦增多,晨起后头晕,全身乏力。

家人诉说睡眠时有梦呓,并伴有不自主肢体运动,曾多次从床上跌下,造成头部等部位受伤。

曾在外院多次就诊治疗均未见效。

查体:BP 160/100mmHg,心肺腹(-)。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头颅、颈椎CT,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测均未见异常。

多导睡眠监测(PSG)显示(结合视频):REM期(快速眼动期)颏肌肌张力增高,出现肢体活动,并伴有情感性发声。

因夜间大于5min觉醒次数为5次,故REM期无明显增多现象。

【总页数】1页(P331-331)【作者】王燕玲;李洪新;赵晓昙;张建红【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建翔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22;胜利石油管理局建翔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22;胜利石油管理局建翔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22;胜利石油管理局建翔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8.63【相关文献】1.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J], 畅怡;聂秀红;詹淑琴;赵昕;吴思琪;顾朱勤;陈彪2.REM睡眠行为障碍 [J], 袁勇贵3.REM睡眠期行为障碍的护理 [J], 张晓琴;王莉;李晶;成祥林4.REM睡眠行为障碍的执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J], 黄小群; 扎圣宇; 陈捷; 李庆云; 李宁; 汤荟冬; 陈生弟; 马建芳5.保护REM睡眠为主的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睡眠中的应用及其对夜间突发病变的影响 [J], 杨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文版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中文版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论著·中文版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量表的信效度检验陈先睿1,林晓霞2*,徐萍3,陈燕惠2,陈珊2,姚拥华4【摘要】 背景 目前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障碍研究较少,且缺乏较为有效的量表进行筛查评估。

目的 评价儿童睡眠障碍量表(SDSC)在中国学龄前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为拓展SDSC 的学龄前儿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6—11月,通过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分别抽取城市和农村各1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课题研究专家组多次讨论,对SDSC 条目进行了修改、筛选和评价论证,形成的中文版学龄前SDSC 共23个条目、6个维度,通过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2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04%。

据中文版学龄前SDSC 总分,采用临界比值法将27%作为分割线,前27%为高分组(n=106,≥49分)、后27%为低分组(n=113,≤37分),两组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文版学龄前SDSC 的Cronbach 's α系数为0.86;中文版学龄前SDSC 的评定者间一致性水平为0.87,I-CVI 均>0.78,Kappa 值均>0.74,S-CVI/UA 为0.87,S-CVI/Ave 为0.98;中文版学龄前SDSC KMO =0.85,Bartlett 's 球形检验χ2=3 013.30,P<0.001。

采用主成分法共提取出7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5.125%;采用原量表6公因子结构可解释总变异的60.539%,各条目的因子负荷为0.34~0.85。

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66,CFI =0.84,TLI =0.81,SRMR =0.08,RMESA =0.08。

快速眼动疗法[业界研究]

快速眼动疗法[业界研究]

25
专业倾力
8、反馈与再评估
通过眼前的反馈及日后的随访 反馈,对眼对疗法再评估,以 利于后期的治疗。也有利于我 们再次运用时改进技术。
26
专业倾力
五、注意问题
不要让患者自己回家去做眼动。 这是老师特别强调的,眼动必 须在咨询室里才有效果,不能 回去自己做。
8
专业倾力
主观不适度
是主观的自己感受到不适的程 度,从零到十,零是 没有不适, 十是极大的不适,恐惧焦虑抑 郁紧张。在眼动前后要做这种 主观的评价。(等级量表)
9
专业倾力
认知效度
实际上是他自己掌握自己改变 的程度 也就是说有多大程度上 相信,他自己能改变自己。
1——7分(1是不相信自己能改 变,7坚信自己能改变)
10
专业倾力
图象
灾难事件中的图象 。也就是他能 看到一幕场景,看到一个失去亲人 的场景,或者看到一个悲惨的景象 在他头脑里面挥之不去。(包括当 时的形象、想法、声音、气味、情 感、身体感觉,以及当时出现的自 我信念)。
11
专业倾力
躯体的感觉
创伤事件过后在他身体上引起 的反应(酸疼热麻凉痒涨)
4
专业倾力
适应症
抑郁、焦虑、多梦以及多种创伤后的恐惧 等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来处理 “闪回”和 一些过敏性恐惧或焦虑症状。一般认为, 症状越强烈效果越明显。
适合人群:文化素养较低人群、儿童(效 果更好)。Leabharlann 5专业倾力禁忌
1、精神病性障碍要严格鉴别
2、新近戒毒的患者和长期药物 (安非他命)依赖者
快速眼动疗法
薄章圭
1
专业倾力
一、疗法的产生
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弗兰琴·萨皮 诺发明此技术。后发展成一个主要用 于创伤记忆和症状的技术。1991年开 始发展和推广。后被推荐作为美国士 兵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主要治疗 方法。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畅怡;聂秀红;詹淑琴;赵昕;吴思琪;顾朱勤;陈彪【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eye movement (REM )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everity scale in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ee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who underwent video pdysomnography were scored according to the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everity scale .Results Of the 118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 47 (39 .8% ) showed typical proximal extremity movements and vocalization ,26 (22 .0% ) dis-played subclinical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28 (23 .7% ) demonstrated distal extremity move-ments and vocalization ,and 17 (14 .4% ) revealed axial movements and vocalization (P<0 .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sleep parameters between those with typical or subclinical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P>0 .05) .Conclusion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everity scale can be used in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Different clinical prot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protocals should be made fo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ccordingto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严重程度量表(RBDSS )评价特发性RBD (iRBD )患者症状特点的异质性。

伴临床可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分析

伴临床可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分析

伴临床可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分析吴丽;和青;赵蕾;姜春燕;陈伟;董幼镕;刘建仁【摘要】目的:调查伴临床可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clinical possible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cpRBD)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德国版RBD筛查量表(RBDSQ)及相关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调查110例中国PD患者cpRBD的发生情况及与患者人口学资料,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抑郁症状、便秘、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等)及主要运动并发症(剂末现象、异动症)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36.4%)PD患者伴发cpRBD.与不伴cpRBD的PD患者相比,伴cpRBD的PD患者中男性更多,非运动症状问卷筛查量表(NMSQ)评分及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分更高,嗅觉减退、慢性便秘及抑郁症状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运动亚型及主要运动并发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3.541,95%CI1.269~9.877,P=0.016)、抑郁症状(OR=5.365,95%CI 1.161~11.470,P=0.027)、高SCOPA-AUT评分(OR=1.098,95%CI 1.005~1.200,P=0.038)是PD患者伴发cpRB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伴发cpRBD的PD患者以男性多见 ,非运动症状受累更严重.抑郁症状和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累与PD患者RBD的发生密切相关.【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帕金森病;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非运动症状;抑郁;自主神经功能受累【作者】吴丽;和青;赵蕾;姜春燕;陈伟;董幼镕;刘建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乔迪;伊新艳;张璇【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43)001【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α-突触核蛋白病生物学标志物【作者】乔迪;伊新艳;张璇【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异态睡眠的形式,主要特征是在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间,出现骨骼肌迟缓现象消失(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without atonia,RWA)及梦境演绎行为(dream enactment behavior,DEB)。

其中RWA,又称为骨骼肌失弛缓,是一种由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发现的异常电生理表现,主要特点为REM睡眠期间颏下肌电位持续或间断地过度升高,和/或颏下区或肢体出现过多的短暂性肌肉活动。

DEB是指患者夜间睡眠中反复出现的各种复杂、暴力的动作及言语,据患者描述此时正在做噩梦,且上述这些行为与梦中一致,仿佛“梦境被演绎出来一样”。

RBD可以分为特发性RBD(idiopathic RBD,iRBD)和继发性(或症状性)RBD。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1-2],iRBD与α-突触核蛋白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是α-突触核蛋白病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之一[3-4]。

iRBD可以协助筛选出未来发展成α-突触核蛋白病的高危人群,有助于神经保护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2020年第22期· 76 · 第47卷总第432期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白雪1,黄作义2*(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在REM期异态睡眠和肌张力失迟缓为特点的睡眠障碍。

RBD通常被认为与突触核蛋白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PD),路易体痴呆(DLB)和多系统萎缩(MSA),通常早于这些疾病的首发症状出现数年。

RBD与PD有着密切而重要的联系,本文围绕二者之间相关性新进展进行一系列阐述。

[关键词]帕金森病;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α-突触核蛋白疾病[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2-0076-01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pid Eye Moving Sleep BehaviorDisorder and Parkinson's DiseaseBai Xue1, Huang Zuoyi2*(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musi 154000;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Abstract: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is a sleep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sleep and dystonia in REM period. RBD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associated with synaptic nucleoprotein disease,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PD),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and multisystem atrophy (MSA), usually years earlier than the onset of the first symptoms of these diseases. There is a close and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RBD and PD.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α- synaptic nuclear protein disease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着多种非运动症状,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为帕金森病(PD)最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RBD近年来成为前驱诊断帕金森病最有前途的标志之一,随着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及多种睡眠量表的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有极大概率发展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RBD是常见的,代表了大部分散发性疾病,并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前驱诊断提供了独特的突破口。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_孙世辉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_孙世辉
有报道表明 PD 患者中 14. 6% ~ 33% 的患者 出现 RBD,且 REM 睡眠期骨骼肌失弛缓的患者 发生 RBD 的 可 能 性 为 58% 。 [13] 但 不 同 亚 型 的 PD 患者,发生 RBD 的风险可能并不相同,与震颤 为主的 PD 患者相比,非震颤的 PD 患者更容易发 生 RBD[14],伴有 RBD 的 PD 患者多为少动 - 强直 型,震颤为主型与少动强直型 PD 患者发生 RBD 的风险分别为 14% 和 53%[15]。RBD 的症状可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不同,而 RBD 的存在可能是 运动功能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运动 迟缓的恶化[16]。PD 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近几年引 起了学者的关注,其中以睡眠障碍为主,几乎是所 有 PD 患者都被困扰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且在患 者认知功能降低伴有抑郁的状态的下,PD 患者日 常活动能力的丧失呈 逐 渐 加 重 状 态。有 报 道, 18% ~ 22% 的 PD 患者 RBD 症状是先于 PD 症状 之前发生的[17],这一时间段为 3 ~ 13 年[18]。伴 有 RBD 的 PD 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研究发现,伴有 RBD 的 PD 患者夜间觉醒更频繁,并且在发病 12 年内 出 现 严 重 幻 觉 和 妄 想 的 风 险 增 加 了 3. 5 倍,[19]以及生活质量比没有 RBD 的 PD 患 者 更
患者男,65 岁,以“乏力、多梦 2 年,加重伴夜 间不自主活动 1 年”为主诉,于 2011 年 8 月 18 日 入我院诊治。患者自 2009 年开始做梦,梦境主要 为被人追杀、殴打、争吵等,自诉贯穿于整个睡眠 过程,伴有呓语、咀嚼等异常行为,白日感到乏力 嗜睡,近 1 年其家人发现,患者夜间睡眠中出现喊
·986·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EEG功率谱及功能连接研究: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的运动皮层网络异常

EEG功率谱及功能连接研究: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的运动皮层网络异常

EEG功率谱及功能连接研究: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的运动皮层网络异常韩国的研究人员在睡眠领域的专业杂志sleep上发表了关于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在时相性快速眼动睡眠期(phasic REM)运动皮层网络的活动异常。

研究者通过记录iRBD和控制组的睡眠脑电,采用脑电功率谱和功能连接分析,探讨了iRBD和控制组在REM期的活动变化。

结果发现,相较于控制组,iRBD患者在phasic REM表现为sigma和beta频段power的显著降低,和功能连接的增强。

摘要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特发性iRBD患者和控制组在时相性和位相性REM睡眠阶段EEG功率谱密度和功能连接变化。

方法:采集了13个iRBD患者(平均年龄66.3岁,男性占84.6%)和10个控制组(平均年龄62.3岁,男性占70%)的脑电数据。

选取了30段3s(1.5min)的时相性和位相性REM睡眠。

研究者首先计算了6个频段的相对功率谱,然后采用加权相位滞后指数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最后在两组间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脑电功率谱分析发现sigma(P=0.009)和beta (P=0.002)频段REM睡眠状态(phasic vs. tonic)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较于控制组,iRBD患者在PhasicREM阶段sigma和beta 频段功率降低更为明显和广泛。

功能连接分析发现,alpha ( P=0.029)、sigma (P=0.047)、beta (P=0.015)和gamma (P=0.046)REM睡眠状态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iRBD患者在phasic REM阶段的平均加权滞后指数(wPLI)显著高于tonic REM, 控制组并未发现这种效应。

这种功能连接的改变主要涉及beta和gamma频段的额叶和顶叶区域。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phasic REM睡眠阶段病理性运动皮层激活提供了神经生理证据,这可能和iRBD患者梦境诱发行为的产生有关。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策略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策略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策略
李璐;李振光
【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7(44)5
【摘要】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发生于快动眼睡眠(REM)期的异态睡眠,常见于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等突触核蛋白病,并可作为上述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前驱症状。

RBD的确诊有赖于多导睡眠图。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行症、夜间癫痫发作及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睡眠安全、应用氯硝西泮/褪黑素等。

【总页数】6页(P558-563)
【关键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病变;多导睡眠监测
【作者】李璐;李振光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
【相关文献】
1.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J], 畅怡;聂秀红;詹淑琴;赵昕;吴思琪;顾朱勤;陈彪
2.快眼动睡眠调控机制及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神经通路相关研究 [J], 王艺璇;刘丰韬;卜璐璐;于欢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黄隽英;张金茹;毛成洁;沈赟;韩菲;刘春风
4.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视频多导睡眠图变化的特点 [J], 扈杨;左丽君;连腾宏;余舒扬;王方;余秋瑾;王瑞丹;张巍
5.快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 袁媛;张益萌;李宁;詹淑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ults: Both RBDSQ and RBDQ-HK had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of overall scale =0.87 & 0.83 , ICC=0.91 & 0.88). ROC curve revealed that score of 7 or 8 points on RBDQ-HK factor 2, score of 17 points on overall RBDQ-HK and score of 6 points on RBDSQ represented the best cut-off value for detecting RBD. The validation coefficients for RBDQ-HK factor 2, overall RBDQ-HK and RBDSQ were,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90.43%, 84.35% and 82.60%; specificity 82.38%, 80.95% and 92.38%;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73.76%, 70.80% and 85.58%,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 94.02%, 90.42% and 90.65%, showing that both RBDQ-HK and RBDSQ are reliable assessment of RBD, with a higher sensitivity given by the RBDQ-HK factor 2. Symptomatic RBD group scored the highest on factors and overall scale among three RBD subgroups, idiopathic RBD group scored lower, while the RBD-like disorder group scored the lowest.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n mean score of RBDQ-HK factor 2 between symptomatic RBD group and RBD-like disorder group (29.11± 16.05 & 15.50± 13.00, p < 0.05),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factor 2 of RBDQ-HK had a capability to distinguish symptomatic RBD patients from RBD-like disorder patients. RBDQ-HK factor 2 has a stable property of identifying RBD in different population and a cut-off of 7 point is useful. RBDQ-HK factor 2 is the best RBD screening tool.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 非涉密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导 师 签 名: 日 日 期: 期: 在 年 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consistency of RBDQ-HK was tested by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and the
I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英文摘要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assessed by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Methods:
We collected patients‟ response on RBDQ-HK and RBDSQ
in our sleep center, and validated them against the criterion of PSG using 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s (ROC curve). The internal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中文摘要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一种以 REM 睡眠期肌肉迟缓状态消失,患者表现出与梦境内容 相关的梦语和(或)肢体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确诊需行多导睡眠图 监测(Polysomnography,PSG)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RBD 是神经变性 疾病特别是共核蛋白病如帕金森病的高危标志,但其转化为神经变性疾 病的过程并不清楚。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对 RBD 病情进展进行长期随访 并开展相应基础研究, 而首要的是提高 RBD 患者的识别率和诊断率。 PSG 检查费时费力,不易普及,找到简单高信效度重测性好的 RBD 筛查工具 尤为重要。因此,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在该领域有着巨大的应 用价值。目前,用于临床及科研领域中的 RBD 量表主要有两种:快速眼 动 睡 眠 期 行 为 障 碍 量 表 (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RBDSQ)及香港中文大学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questionnaire- Hong Kong, RBDQ-HK) 。 目的:检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RBDSQ)及香港中文大 学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 RBDQ-HK )的信效度,进一步验证 RBDQ-HK 鉴别症状性 RBD 与 RBD 样疾病的能力, 初步探讨 RBDQ-HK 量表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来我院睡眠中心就诊患者的 RBDQ-HK 量表、RBDSQ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RBDSQ and RBDQ-HK.
Further, to assess the capability of RBDQ-HK to distinguish RBD from RBD-like disorder and the difference on mean scores of RBDQ-HK in different groups.
I
中文摘要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量表及 PSG 检查结果。以 PSG 结果为金标准,采用 ROC 曲线 (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s, ROC curve) 分析两量表的效度。 采用科巴赫 α 系数(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检验两量表的内部一致 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两量 表的重测信度。 结果: RBDQ-HK 及 RBDSQ 量表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及重测 信度(科巴赫 α 系数=0.83 & 0.87,ICC=0.88 & 0.91) 。ROC 曲线显示 RBDQ-HK 因子 2 诊断 RBD 的最佳阈值为 7 或 8,相应效度指标为:灵 敏度 90.43% , 特异度 82.38%, 阳性预测值 73.76%, 阴性预测值 94.02%。 RBDQ-HK 量表总得分诊断 RBD 的最佳阈值为 17,相应效度指标为:灵 敏度 84.35%; 特异度 80.95%; 阳性预测值 70.80%, 阴性预测值 90.42%。 RBDSQ 量表诊断 RBD 的最佳阈值为 6, 相应效度指标为: 灵敏度 82.60%; 特异度 92.38%; 阳性预测值 85.58%, 阴性预测值 90.65% 。数据显示 RBDQ-HK、RBDSQ 量表均是可信的 RBD 筛选量表。 在三种不同亚型 RBD 组中, 症状性 RBD (Symptomatic RBD, sRBD) 组 RBDQ-HK 量表因子分及总分得分最高, 原发性 RBD (Idiopathic RBD, iRBD)组得分次之,RBD 样疾病(RBD-like disorder)组得分最低。症 状性 RBD 组与 RBD 样疾病组间 RBDQ-HK 因子 2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29.11± 16.05 & 15.50± 13.00,P<0.05) ,说明 RBDQ-HK 因子 2 可区分 症状性 RBD 与 RBD 样疾病。 在不同人群中, RBDQ-HK 因子 2 鉴别 RBD 的阈值恒定,均为 7 分,是最好的 RBD 筛查工具。
Background: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which is a promising
risk marker of synucleinopathies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loss of normal muscle atonia during REM sleep, presentation of complex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nightmare. Further prospective researches and easy to reproduce quantitative RBD measurements with high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re needed to define the nature course of this marker and its conversion process to synucleinopathies. There are two main specific RBD screening questionnaires for research , the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RBDSQ) and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Questionnaire (RBDQ-H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