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语言学概论复习提要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语言。
(2)主要任务: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规律,使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2.语言学简史(1)语文学阶段。
语言学三大发源地: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
公元前4世纪,印度学者波尼尼的《梵语语法》或称《波尼尼语法》。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的《希腊语法》。
早在公元前4世纪,被中国古代人们尊崇为十三经之一的《尔雅》就已初具规模,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物类与义类的词典,比西方早了两千多年。
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比西方的字典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古代中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
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第一,从研究对象看,古代语言学只重视书面语言,把古代书面语作为语言的研究对象,而对当时社会普遍使用的口语不予重视。
第二,从研究任务看,古代语言学并不把描写语言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只重视为流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读通、读懂古代的经典。
换言之,它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只是经学的附庸。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
19世纪初,西方语言学者开始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本身,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在初创阶段,英国的威廉·琼斯最先发现希腊语和拉丁语、梵语有惊人的相似处,于是大胆地提出了“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德国的施列格尔也看到梵语和欧洲许多语言有着不可否认的共同点,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历史比较语言学摆脱了过去从属经学的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由于涉及多种语言,这为普通语言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叶,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一般规律的普通语言学诞生。
奠基人是德国的洪堡特和瑞士的索绪尔。
洪堡特被公认为普通语言学的第一个奠基者,他的许多语言学观点被后代学者不断继承和发展。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论述题应用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的重点题目引言1、语言学在学科领域中能起到哪些作用?语言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带头学科。
(1)基础作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语言教学。
(2)带头作用:语言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可以并正在转化为应用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工作自动化的进程。
2、传统语言学有哪几个研究中心?各自的代表性成果是什么?1、古代印度:公元前4世纪,波尼尼,《波尼尼经》(《梵语语法》)。
2、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特拉克斯,《语法术》(《语法艺术》)。
3、古代中国:训诂学:公元前2世纪《尔雅》;文字学:公元100年,许慎《说文解字》;音韵学:《广韵》(1008年);语法学: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
3、中国的传统语言学与古印度和古希腊的传统语言学相比,在研究的切入点上有什么不同?中国: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古印度、古希腊:语法为主4、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哪几个人物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做出过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了谱系分类。
人物:1、两位先驱:威廉琼斯:第一个提出印欧语言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历史来源。
史勒格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的术语。
2、三位创始人:葆普:动词变位系统拉斯克:词汇对应关系格里姆:语音对应规律5、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是谁?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结构主义语言学:诞生的标志: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转换生成语言学:乔姆斯基《句法结构》6、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著作是什么?什么时间出版?布龙菲尔德,《语言论》1933年出版,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纲领性著作。
7、什么是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语言学: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但主要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科学。
普通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存在的现象和规律描写语言学:截取语言发展中的一个横段面,用静态的描写的方法,如实地记录语言的结构,客观地反映语言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重点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运动和感知等方面。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国际音标的掌握,包括元音、辅音和音节等。
2.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比如舌头、喉头、声带等的作用。
3.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语言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语音的实际表现。
4.音变规律,比如浊音化、清音化、辅音的鼻化等。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句法学、词法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句子、短语、词类等。
2.句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短语结构的上下位关系分析和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分析。
3.句子成分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4.语法关系的表示,包括句法树和依存关系图等。
三、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语用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义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义、语篇意义等。
2.词义的分类,包括编码词义和概念词义等。
3.语义关系的表示,包括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等。
4.语义义原的掌握,比如用来描述词义的最小单位,可以用来解释多义、歧义、同义等现象。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方面。
1.言语行为的分类,包括表示、指示、陈述、询问等。
2.言语行为的成分,包括言辞、语境、意图等。
3.语用规则的掌握,比如礼貌原则、言外之意等。
4.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等。
以上仅为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复习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加深对语言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1.语文学阶段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三个方面的成就。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一般规律的研究。
4.共时语言学: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6.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形式独立传递的信息有限,且大多数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7.逻辑学关注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关注思维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关注思维的生理机制。
认知神经语言学是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结合。
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专门研究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关系。
9.当人出生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失去了发展的潜力。
这个时期叫做临界期。
10.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
11.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12.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构。
高层结构中的每个符号称为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3.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
14.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以及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15.音位: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一、语言学的分类从不同角度1、普通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角度概念)2、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角度概念)3、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角度概念)4、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概念)二、语言研究简史1、传统语言学①三个中心:古代印度(波尼尼及其代表著作)古代希腊(狄奥尼修斯·特拉克丝及其代表著作)古代中国(小学及其代表性专著)2、历史比较语言学①两位先驱②三位创始人3、结构主义语言学①概念和创始人——索绪尔②索绪尔的成就(三点)③三个学派:学派名称、六个代表人物、一个著作、一个著名公式5、转换生成语言学(简称TG)五个阶段:名称及标志性作品三、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和言语①语言和言语的概念②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三点)2、语言的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三点)3、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四点)四、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定义;语言具有符号性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定义3、语言系统的二层性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定义五、语音1、语音研究的诸方面①音素定义②国际音标:创造年份,原则,优点(三点)③从哪些方面研究语音:三个环节、三个方面、三个学科④语音的属性:自然属性(包括两个属性)、社会属性(概念)2、音响:语音的四要素3、发音①发音器官(三区)②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a:元音辅音定义b:二者区别(三点)c:元音不同的原因(共鸣器不同三点)d:八个基本元音(音标和名称)e:辅音的发音描述(教材67页辅音表)4、音位①音位概念②对立和互补(对立关心和互补关系概念)③音位变体(概念分类<两类、概念>)④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5、音位的聚合:区别特征的概念、聚合群6、音位的组合①音节的定义②三个阶段③七个相关的概念(填空)④语流音变(概念、常见的语流音变<四主、二次>及其概念和举例)六、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单位1、语法规则①语法规则的构成:组合规则、聚合规则(二者定义)②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区别与联系(三点)2、语法的特点(四点,其中三个是显著特点)3、语法单位(定义):句子、词组(短语)、词、语素<词根、词缀、词尾、词缀和词尾的不同点(四点)>的定义。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1.语言学:语言的基础研究,即研究语言本身的构成及其规律,通常分为语法、语音、词汇语义三大方面,其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小学:人们分析汉字的形体,讲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为“小学”的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言学。
3.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等具体的语言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包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东西。
5.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6.语言符号:用声音作为形式(或载体),声音的背后蕴含着意义,因此语言符号是(声音+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中的声音称为语音。
2)声音传递的信息成之为语义。
3)语音载体又称为能指,语音传达的信息又称为所指。
7.符号具有下列特点:1)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逻辑或经验上是不可推知的。
2)符号的形式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即显性的;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通常是隐性的、抽象的。
3)符号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人们约定俗称的,是或然的。
8.语言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号:1)音位不属于符号;2)语素:语言中的最小的符号;3)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符号(单位);4)短语和句子是符号列。
9.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稳定性和渐变性。
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音义组合的任意性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線條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有规律的。
3)穩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轻易改变。
4)漸變性: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发展变化。
10.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2)聚合關係:在符号组合的线性序列上,在某一点上可以相互替换的成分之间形成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3、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4、总而言之,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言语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以上)5、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看不到受话者。
但是,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话语的接受者。
写作者在用语言传递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以说话人的身份向阅读者表达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使阅读者也会有情感态度的回应和共鸣。
也就是说,书籍、报刊和自言自语也具有人际互动的功能。
()6、聋哑人也能够思维,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7、思维是大脑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思维能力也就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8、语言和言语(说话)的区别和联系(课件)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语言与言语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9、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能指(形式)语音所指(内容)语义10、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由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任意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
文字和口语的结合同样具有任意性。
例如汉字“新闻”、“手纸”在日语中记录的是“报纸”、“信”的意思。
字组“”。
任意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对任意性的正确理解:()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个人不能随便改变。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重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重点汇总【选择题】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
2、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复合构词的分类: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补充式复合词。
3、表音文字的字符,或者说字母,只跟语言单位的语音发生联系,情况比较简单,不论是音节文字还是辅音文字,还是音位文字,根据是与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都是表音文字。
4、语音对应关系:语音对应关系是指不同语言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语言成分间有语音上的对应。
5、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
语言首先是以口语的形式存在,文字产生以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书面语。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同时,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6、附加构词(派生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7、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各自的含义:(1)地域方言的含义: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地域方言”。
(2)亲属方言的含义: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8、歧义: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组合歧义的类型:语法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
9、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社会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
10、语素的各种类型归类:“成语语素”和“不成语语素”、“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11、非基本语汇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12、划分词类的标准: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分布标准。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导言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及要点

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复习提纲(1-21)一、名词解释(4×5’)(1)能指与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二者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与言语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是语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4)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析语、粘着语、编插语;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
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一般分为SVO,SOV,VSO三种类型语言。
(5)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6)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其变化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7)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
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把许多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的不同的语音单位归纳成数目有限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
(8)实验语音学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语音研究的分支学科。
使用实验仪器或电子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研究手段和方法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9)音素与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4*6=24 )1、孤立语:孤立语又称词根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孤立语。
例如,“我喜欢他”中的“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
又如,“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个名词性词语无论是充当句子的主语还是宾语,词性都不曾发生变化。
除了汉语外,属孤立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2、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的book (书,单数)在后面加上词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书,复数)。
屈折语的一个构型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s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语态,如works.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o(如neop钢笔),-e (no n e田地)。
屈折语的词根和构型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型词缀,词根往往就不能成词,如俄语nepo去掉词尾-o,nep-就不能独立使用。
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都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是最典型的屈折语。
3、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音位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意义。
音位只有在和别的音位组合成高一层级的单位后才能负载意义。
如单个的/k/和/ae/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他们组合成了[caet](cat)之后就有了 "猫” 的意义。
因此,音位只有区别音形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没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音位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语言符号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
(斜线//是音位标记。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形式,不能再切分。
音位虽能再分成若干区别性语音特征,但一个单一的语音特征不能构成一种语音形式。
2、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是以音高、音长、音强为语音形式的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或超音段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指定并开始使用的。
它的指定原则是“一个因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因素”,因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
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所引起的语音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5、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分化是语言分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6、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上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处于聚合关系中的语句与共同的句法特征但在语义上不能互相替换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一、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
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吃透内容要点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
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
我们在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中列出了一些重点名词,复习可参考这部分内容。
第三,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
所谓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
例如音位的分析原则、各种变体、语素的分类、词和词组句子的分析等等,都是如此,都要求既掌握理论,又能灵活运用。
比如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可以说是必考的内容,但如果只机械死记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结构这些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弄懂其内涵,再结合具体的的词组灵活自如地进行分析辨认。
二、期末试题情况介绍(一)试题编制所遵循的原则第一,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出题的范围依据;第二,以考核说明规定的考核层次要求和题型为依据;考核说明有关知识点的层级规定,需要琢磨;第三,以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为主,同时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人类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探讨语言的构成、发展、使用、习得等方面的问题。
在语言学的学习中,有几个重点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包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言可以定义为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具有符号性、产生性、传递性和交际性等特点。
符号性是指语言以音、形、色、势等形式来表达,具有特定的语音、文字等符号。
产生性是指语言是人类天生具备的能力,可以随意创造和组合新的语言表达。
传递性是指语言是为了交流而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和意义。
交际性是指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组织、传播和知觉等问题。
语音由音段和音素组成,音段是语言中的基本音单位,而音素则是语音学上对音段的理论抽象。
语音学重点研究了语音的发音和声音的特征,包括元音、辅音、音节结构、音位等内容。
三、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包括句子的构成、词汇的分类和句子的句法规则等。
语法学可以分为句法学、词法学和语法规则等方面的研究。
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包括词语的层次、短语的组成和句子的句法规则。
词法学研究词汇的构成和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形态学特点和语义学特征。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语义关系,研究词汇的意义、句子的意义和语义关系的表达方式等。
语义学包括词汇语义学和句子语义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词汇语义学研究词汇的意义和词汇之间的关系,包括语义原理、词汇关系等。
句子语义学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包括句子的逻辑关系、语义角色等。
五、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分析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行为和交际行为产生的效果等。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环境、语言行为的目的、语言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研究语言中的礼貌用语、谈话中的暗示和推理、言语行为的意义和效果等。
六、其他相关内容除了以上几个重点内容外,还有一些其他与语言学相关的内容也值得复习和关注。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一.填空题〔20个空,20分〕1、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三个部门为: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2、西方传统语言学以古希腊-罗马为主。
3、历史比拟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5、语言习得的临界期说明语言具有先天生理和后天社会属性。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7、语义角色可以分为:物体与动程两种根本的类型8、动程可以分为动作、性质/状态、使动三种根本的大类。
9、物体可以分为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等大类。
10、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环节。
11、文字的产生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的图画文字等几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构造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约有5000-7000种。
也有人认为只有两三千种。
2.形态在*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概而言之,通过改变词的外在形式来表示*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叫形态。
词形变化或者说形态是词进入组合构造关系所要求的,其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3.底层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换,被替换的语言留在替换语言中的成分,被称作"底层〞。
底层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比方我国**、**郊区、**、**等地都有一种浊塞音声母,出现这种特殊音值的汉语方言刚好都处于壮侗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而壮侗语是具有成系统的浊内爆音声母的语言。
所以认为汉语方言中出现的浊内爆音是壮侗语留在汉语中的底层。
另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地名,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例如东北的"**〞、"**〞等等是满语的残留。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 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语言。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 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3.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 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 是人的一种行为, 叫言语活动, 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 写出来的东西, 也叫言语作品。
5.符号: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 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 二者缺一不可。
6.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7、聚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 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8、音素: 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9、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10、音位变体: 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对立和互补: 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 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12.语法: 词的构成, 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13.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的类。
14.语法手段: 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的主观性: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互动的另一方面包括受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2.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
人的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相同。
3.心理现实:贮存在人脑的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成果,是关于客观现实的各种知识信息。
其来源:①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脑神经综合处理转化为记忆信息;②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4.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例如:俄语中的Р(如РУка,手)是舌尖颤音[r]。
5.闪音:舌头颤动一次发出的音。
例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的r[ʃ]。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ɑ/音位有不圆唇和舌位低两个发音特征;某个音位利用哪些特征和其他音位对立,这由该特征在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而定。
例如:英语音位用清/p/浊/b/对立而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用是否送气来区别。
7.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是语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相当于音乐节拍但不如音乐规整严格。
包括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和音步型节奏。
8.成句范畴: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情态、时、语态等句子功能意义类别。
成句范畴有一定的表达形式,例如疑问句语气可以用语调或虚词表达。
9.黏着语:只以黏着语素替换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例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等。
1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词义的形成以现实现象为基础,同时也受制于本语言词义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有不同的切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
11.中心意义:离开上下文后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它大多同本义一致,有时同本义不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原则——基本点: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够顺利下去,双方必须合作。
具体内容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其认为交际双方的合作,必须遵循四项准则:(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不超出不少于交际目的需要(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问多答少、言语晦涩、含混啰嗦等都不利于交际的进行。
变异概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绝对划一的统一体,语言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处于一种缓变的状态中。
语言在共时层面的差异称为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变异受到三种情况的影响:(1)说话者的地区背景和社会背景(母语、教育程度、职业等)(2)产生言语行为的实际情景,需要采取什么言语表达方式和超语言特征(3)谈论的话题是什么语言的变异分为三类:(1)地域变异:形成地域方言,即属于某一地域的群体使用的语言(2社会变异:指不同社会地位、职业、行帮、种族、性别的区别在语言使用上产生的差异(3)功能变异:指说话人为了某一目的使受话人受到影响、产生反应而使用的言语方式地域变异——语言的地域变异表现为地域方言,包括次方言,与之相对的有共同语和规范语言。
(方言—次方言—土语)方言变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1、语音方面闽方言、粤方言的变异较大,吴方言次之,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又次之。
2、词汇方面主要表现为同一意义用不同词语表现。
3、语法方面主要表现在词序、虚词方面。
粤方言中这种双音节词中修饰性词素位于被修饰性词素之后,是语法上的一个特点。
例如:客人—人客、干菜—菜干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汉语言发源地:黄河流域。
秦汉以前,楚国南迁,吴方言、湘方言可能在东南部地区形成方言的形成除了由于移民、山川阻隔、政治经济的原因外,与异民族语言的接触和土著语言的混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的分化和产生变异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
方言发展的前途:1、在社会封闭,甚至分裂的情况下,共同约束力减弱,语言分化的结果导致差别扩大,有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
2、继续保持已有的地域差异状态,在地域范围内,优势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覆盖范围。
3、由于共同语的强大影响、社会的统一和发展,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或者方言本身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次方言——由于移民、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的影响等原因,地域方言内部可能产生再变异,产生低一层次的地域方言,一般称之为次方言。
语言地理学——又称方言地理学或者区域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或者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分布的学科。
社会变异——语言不仅有地域变异,表现为不同的地域方言,还有阶层变异、行业变异以及由于性别和年龄等不同而产生的变异,这些变异构成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常指一个语言集团内部某一群体或者某一阶层内通用的语言变异体。
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它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特殊的、使用范围较窄的词语方面。
它必须依托于全民语言,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社会变异的表现:1、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阶层惯用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没有自己的语音和语法系统,而是在全民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构成的特殊词语。
行业语是社会上从事某一行业的人为了生产和工作的需要而使用的专门用语。
社会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言变异形式——黑话和隐语。
其最大差异是保密性黑话对于非本集体的人绝对保密。
比如帮会暗语、流氓团伙的切口等就是黑话。
隐语指某些行帮、社团为了进行活动,防止泄密而使用的一些特别词语。
2、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产生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有二:男女各有其自然标志和社会标志。
自然标志表现在生理特征和体态方面,社会标志是全社会为性别差异成文或不成文地规定的一系列关于区别性的行为、服饰、仪表、礼节等方面的规范。
另外,习俗方面的禁忌也可能造成词语上的性别差异。
语言的年龄变异问题:青年和中老年的语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有些方言中,存在明显的新派和老派方言之间的差异——中老年人多半保存原语言的旧有特点,而年轻人则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偏离老年人的语言,向某一更有权威性的方言靠拢。
3、种族变异和民族变异,其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因语言的接触而产生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如音位的产生,借词的输入,仿造的新兴句式的流行等。
此外,双语现象在多民族国家和异族杂居的地区也是普遍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在操同一共同语的国家和地区中,社会成员的种族地位、母语和文化观念的种种影响,往往带到语言中来,使共同语出现种族变异。
(语言的社会变异研究属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课题)功能变异——由于谈话场合的不同(谈话目的、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特点,综合起来就叫语言的功能变体或变异。
英国伦敦学派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而情景语境是人们实际运用语言的情况。
情景语境由于其中三项(场景、方式、交际者)的变化,产生各种语言变体,这种变体称为“语域”。
在情景语境中起变化的三个变项:(1)场景field:指实际发生的事和说话者的目的(2)方式mode:指话语的传递方式(3)交际者:及参与交际的人之间的关系书面语体——指经过一定修饰、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形成的语体,它以口头语为基础,但是与口头语又有明显差别。
(没有语调语气,只有采取复杂的句子结构、精心选择的词语、恰当的篇章结构来弥补不足;但其用于书写契约、制定法律、签订合同是不可取代的)谈话语体——可分为正式语体和随意语体正式语体要求语音清晰,用词准确,语句之间的连续性强,句子比较完整,重复与停顿较少;随意语体在一般情况下很少长篇大论,语句简短,插话、重复与停顿较多。
语言的演变——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这是一种历时变化,又是导致语言系统变得与原来的语言系统不同。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1)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发展社会之间的联系交往和接触人际交流的省力原则、求新求异的要求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原因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其中某一种要素发生了变化(满足新的表达需求,或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或由于小孩学话的偏离等等),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相对平衡。
语言演变的特点1、渐变性“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二是经过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积累,也就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2、不平衡性词汇﹥语音﹥语法语言的分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绝对划一的统一体,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变化。
而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分分化,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也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会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或区域优先传播,这就造成了语言的分化。
社会的分化主要有三种状况,语言的分化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方言。
1、社会方言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这些社团又称为“言语社团”。
各个言语社团都会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反过来说,社会方言就是社会内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社会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用词的不同。
2、地域方言简称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扩大差异,成为具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
而社会方言一般说来没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它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特殊的、使用范围较窄的词语方面。
它必须依托于全民语言,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方言→次方言→土语确定方言还是语言不能仅凭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使用语言地域分支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否长期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之中,在各个地域分支之上是不是还有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要看说话人的语言认同感。
是方言还是语言,其差别主要是有语言外的因素决定的:社会是否完全分化,是否有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语言认同心理。
3、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之间有同源关系,把它们叫做亲属语言。
把亲属语言由以分化的原始语言称为原始共同语(原始基础语)。
亲属语言从同一个原始基础语分化发展而来,它们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同源成分必定具有明显的、成系列对应的特点。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语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的演变——语音的演变(条件性、时间性、地域性)音位聚合关系的变化、音位组合关系的变化语法的演变聚合规则的发展(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变化)组合规则的发展(词序的变化)类推(在某种语法规则的影响下,其他规则向这种规则趋同的演变。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词义:义位的增减,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
词汇:新词产生(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旧词新用,词义分化,借词),旧词消亡,词语替换。
语言的接触——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如果不同的社会或民族在地域上不相邻,接触上也只有一般的贸易往来或文化交流,则语言的变动就只限于吸收对方语言中有而自己语言没有的事物或概念,也即只有文化层面的、为数有限的借词。
意译词不是借词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有大量混居、通婚这样深度接触的若干民族,如果接触是相对平衡的,那么不仅各个民族的词汇会互相大量借用,音系和语法上也会相互感染而趋同。
其结果是一片区域内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结构类型上都十分相似,但各个语言仍然保持相当数量自己语言的核心词根。
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
这些语言之间的相似是因后起的彼此接触造成的,而不是来自同一祖先语或同一祖先语中关系密切的后代。
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如果若干民族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接触极为密切但不平衡,则经过长期的双语或多语并存阶段之后,各语言相对平衡的状态会打破,经济文化和人口占优势的民族的语言会替换其他民族的语言,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在优势语言中留下自己的一些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底层”。
语言替换是不同民族深度且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通用书面语、名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这些语言的高层形式通过读书识字等特别途径传播,所及之地不一定地域相邻。
其对方言、民族语言的影响有不同,推平方言或替换民族语言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在方言或民族语言中形成外来的文读层次是另一种常见的可能。
洋泾浜和混合语: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洋泾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