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合集下载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及赏析【导语】:故乡的野菜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故乡的野菜荠菜。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故乡的野菜篇1:汪曾祺的散文《五味》引导语: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下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五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中华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来,不仅讲它们的做法,还讲它们的来历。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

邻座的客人直瞪眼。

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

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

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

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

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

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

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

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

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

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

“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

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

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大全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大全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大全篇一: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在读《汪曾祺散文》之前,汪曾祺这个名字,我是知道的,但仅知道他是个作家。

估计是在《读者》《小说选刊》等杂志上读到过他的__,至于写了些什么,不是很有印象了。

寒假,我读完了《汪曾祺》散文,通过他的文字,对汪老有了一个较全面、较细致的了解。

汪老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

在艺术上给予汪老启蒙和熏陶的,是他的“绝顶聪明”的父亲:是画家,会摆弄、改良各种乐器,会养蟋蟀、金铃子,养花,会给孩子们制作各种精巧美观的玩具;在学业和为人处事上给予汪老深远影响的,也是他的兄弟般的父亲:关心学业但不强求,培养爱好但不强迫,汪老小时候的绘画、书法、作文,均受到父亲的影响和启发。

作家汪曾祺汪老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

品读汪老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淡泊名利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就是对于自己当年被划为“右派”的经历,他也是如谈别人的事一般,娓娓道来。

读着读着,你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汪老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我喜欢他的作品,当然也喜欢他的人了。

读着读着,你会看到一个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的老人,正把他的人生经历一一细数。

喜欢他的一组写人的__,推荐大家走近汪老笔下的金岳霖、老舍、赵树理,《地质系同学》《吴大和尚和七拳板半》等也很值得一读。

喜欢听他讲在云南求学时的经历:《泡茶馆》《跑警报》。

喜欢他回忆故乡人事的__:《花园》《多年父子成兄弟》《自报家门》。

喜欢读他的北京生活、工作:《国子监》《胡同文化》《午门回忆》。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汪老不仅仅是散文家、更是小说家、剧作家,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剧本,他就是主要编者之一。

他的小说作品中赫然有《异禀》,隐约记得这是我多年前读过的印象比较深的一篇小说。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作家资料生平汪曾祺自报家门京剧的角色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作家资料生平汪曾祺自报家门京剧的角色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二、作家资料1.生平汪曾祺:自报家门京剧的角色出台,大都有一段相当长的独白。

向观众介绍自己的历史,最近遇到什么事,他将要干什么,叫做“自报家门”。

过去西方戏剧很少用这种办法。

西方戏剧的第一幕往往是介绍人物,通过别人之口互相介绍出剧中人。

这实在很费事。

中国的“自报家门”省事得多。

我采取这种办法,也是为了图省事,省得麻烦别人。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打算翻译我的小说。

她从波士顿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已经订好了飞机票。

听说我要到波士顿,特意把机票退了,好跟我见一面。

她谈了对我的小说的印象,谈得很聪明有一点是别的评论家没有提过,我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

她说我很多小说里都有水。

《大淖记事》是这样。

《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

我想了想,真是这样。

这是很自然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

江苏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

在运河的旁边。

运河西边,是高邮湖。

城的地势低,据说运河的河底和城墙垛子一般高。

我们小时候到运河堤上去玩,可以俯瞰堤下人家的屋顶。

因此,常常闹水灾。

县境内有很多河道。

出城到乡镇,大都是坐船。

农民几乎家家都有船。

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

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

我是1920年生的。

3月5日。

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中国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日。

到现在还是这样。

到了这天,家家吃“元宵”,南北皆然。

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我的家庭是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

房屋、家具、习俗,都很旧。

整所住宅,只有一处叫做“花厅”的三大间是明亮的,因为朝南的一溜大窗户是安玻璃的。

其余的屋子的窗格上都糊的是白纸。

一直到我读高中时,晚上有的屋里点的还是豆油灯。

这在全城(除了乡下)大概找不出几家。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

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问题:[单选]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中提到()的《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一诗。

A.黄庭坚B.范成大C.秦少游D.欧阳修参考答案:C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元丰元年,苏东坡为纪念战胜洪水的壮举,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大楼,并邀请文人雅士饮酒作赋,以示庆贺。

高邮人秦少游派专人呈上一份高邮土特产,并附诗一首:“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滑于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饤饾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我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这首名为《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是秦少游少有的专写食物的诗,但这首诗却浓缩了高邮最具特点的美食。

有了秦少游作为先例,高邮的文人便多少都对美食有了那么一点癖好。

于是,在900年后的高邮,就又出了那么一个“文人食客”,那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与故乡的美食汪曾祺的嗜吃,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是出了名的,金庸就曾说过,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汪老的癖好之所以如此闻名于天下,更重要的不仅在于他会吃,更在于他会写吃。

你看,汪老留下的散文与散文集自然是浩如烟海,其覆盖的主题之广自然不用多说,但要说汪老的文章涉及最多的、写得最好的恐怕还当数“美食”。

不用说《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这一类直接在题目里凸显“吃”这一主题的文章和文集,今年出版的“作家与故乡”系列中汪老的两本选集(《水蛇腰》和《我的高邮》)里依然能常常看到美食的“影子”。

对于汪老来说,天下美食派系众多,“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汪曾祺语)各地口味各具特色,但其中令汪老最难忘怀的,恐怕仍要数故乡高邮的那些美食。

汪老曾特意作《故乡的食物》和《故乡的野菜》等文给故乡美食“作传”,即是为证。

谈到高邮的特产,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红心咸鸭蛋。

对于名满天下的高邮鸭蛋,汪老自然不会忘掉,在《故乡的食物》中被拿来单独“立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新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

最新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豁达超然的汪曾祺:
•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 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 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 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 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 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 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 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 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 人。”
•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 •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
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 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 晚翠优秀短篇小说奖。 •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
•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 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
• 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 1966年,文革期间被划为“右派”关进牛棚,68年 获得“解放”。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未可知 。她走着 ,如 同一棵枯树在缓慢移动。她穿一 件奇怪 的青黑布长衫一 里面是大 红布里 子,一看就 知道是给死人穿的 “ 寿衣 ”,家乡旧俗 ,说是 已经备 下 “ 寿衣 ”的老人 ,生前如能穿几 次,死后就能真正 地享受到这件衣服 。手里拄一根拐杖 ,提一个篮子, 篮子像船一样在风 中摇晃 。 太 阳快要落坡 了 ,街上 的行人少起 来 ,越发 显 得她身影的孤寂。连 问她一声的人 都没有 。她却张开 瘪瘪 的嘴叫起来:
时 间,然后 是生着 密密 小黄花 苞的菜 苔 ,接着 就 该 尝尝 折耳根 的鲜 了。只要 看见 桌子上 摆一碗 凉拌折 耳根 ,就 知道春天 来啦 。
在 小街上 ,有 卖折耳根 的乡下人 了 。他们提 着 小竹篮 ,在巷子 里慢慢 地走 ,多半是 小孩子和 老婆 婆。他们说挣点油盐钱 。油 ,是指点灯 的煤油 。 小孩子抓 篮子 的手还 是冬天肿胀 的模样 ,上面 有深黑的口子 。老婆婆的手像枯树的根,一层皮包着 几根蚯 蚓样 的血管 。这 种手放 在你 的手上 ,是冰凉 的,许久 ,才有一点微温 。老婆婆穿着破烂 ,步履艰
味使他 实在吃不消 。
但 我 觉 得 , 鱼 腥 怎能 比折 耳根 呢 ?
当初 取 名 的人 实在 不
通 ,折 耳根 发 出的 是
春天 的清 气 ,怎 是鱼 腥 的 腻 气 所 能 比 的
呢?
重 复,然而 希望却 是新
的。一年一 年 ,就这样 走 过来 。
三 月的故 乡,水
聆 听 自 然
要,
-[ 1二 .

起去撬折耳根,挎上帆布书包,闹哄哄地去 ,又闹
哄哄地 回来 。把书包里 的折耳根倒出来 ,有时还有拣 到的一些地衣。地衣洗净 ,用酸辣椒炒一炒 ,是难得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赏读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赏读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赏读汪曾祺《故乡的野菜》原文赏读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齐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汪曾祺小说《故乡人》

汪曾祺小说《故乡人》

汪曾祺小说《故乡人》汪曾祺小说《故乡人》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其实呢?何必一定是瓢儿菜,种什么别的菜也不是一样吗?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看出其天真处。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过了小院,是三间正房,当中是堂屋,一边是卧房,一边是他的医室。

他的医室和别的医生的不一样,像一个小药铺。

架子上摆着许多青花小瓷坛,坛口塞了棉纸卷紧的塞子,坛肚子上贴着浅黄蜡笺的签子,写着“九一丹”、“珍珠散”、“冰片散”……到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乳钵,药碾子,药臼、嘴刀、剪子、镊子、钳子、钎子,往耳朵和喉咙里吹药用的铜鼓……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多有经验的医生和药铺的店伙也鉴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都是一些粉红的或雪白的粉末。

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散要研得极细,都是加了水“乳”的)。

另外,找他看病的多一半是乡下来的,即使是看内科,他们也不愿上药铺去抓药,希望先生开了方子就给配一副,因此,他还得预备一些常用的内科药。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觉得都有点“江湖”,不如内科清高,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2)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塘鳢鱼亦称土步鱼。

《随园食单》:“杭州以土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虎头蛇即虎头鲨。

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

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

这种鱼在我们那里也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

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

我们家乡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

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有点像鲇鱼,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

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

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

这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我一直没弄明白。

这种鱼是由这种声音得名的。

它的学名是什么,只有去问鱼类学专家了。

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

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

我的一个亲戚在农村插队,见到昂嗤鱼,买了一些,农民都笑他:“买这种鱼干什么!”昂嗤鱼其实是很好吃的。

昂嗤鱼通常也是氽汤。

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

”昂嗤鱼也极细嫩,鳃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

有一年,北京一家鱼店不知从哪里运来一些昂嗤鱼,无人问津。

顾客都不识这是啥鱼。

有一位卖鱼的老师傅倒知道:“这是昂嗤。

”我看到,高兴极了,买了十来条。

回家一做,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昂嗤要吃活的(虎头鲨也是活杀)。

长途转运,又在冷库里冰了一些日子,肉质变硬,鲜味全失,一点意思都没有!砗螯我的家乡叫馋螯,砗螯是扬州人的叫法。

我在大连见到花蛤,我以为就是砗螯,不是。

形状很相似,入口全不同。

花蛤肉粗而硬,咬不动。

砗螯极柔软细嫩。

砗螯好像是淡水里产的,但味道却似海鲜。

有点像蛎黄,但比蛎黄味道清爽。

比青蛤、蚶子味厚。

砗螯可清炒,烧豆腐,或与咸肉同煮。

砗螯烧乌青菜(江南人叫塌苦菜),风味绝佳。

乌青菜如是经霜而现拔的,尤美。

我不食砗螯四十五年矣。

砗螯壳稍呈三角形,质坚,白如细磁,而有各种颜色的弧形花斑,有浅紫的,有暗红的,有赭石,墨蓝的,很好看。

主题阅读4:故乡的野菜精选全文

主题阅读4:故乡的野菜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故乡的野菜〇周作人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此文开篇即流露出作者漂泊感与洒脱感,与后文细微的乡情形成鲜明对比,实为一种别致的“掩饰”。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此部分回忆了采荠菜之事,并娓娓道出荠菜颇为风雅的传说,借此表达作者对家乡荠菜的喜爱与想念。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清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鲜花与嫩叶相村,妙形与赞语相辅,亮色与美味相成,尽显黄花麦果之妙,作者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做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春风时拂,我踏足故乡的郊野,又一次干起了老行当———采野菜,花了半天功夫,采得满当当一篮子野菜,回家几经下厨烹调,那上桌的野菜鲜香味美,惹人品尝。

提起野菜,回想起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汪老对故乡的野菜如数家珍,那充溢字里句间的野菜美味,足让人品味不已。

此时,不禁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有自己故乡的野菜,我也不例外,更何况我出生于农村,就读农业大学时又学过《植物学》,对故乡的野菜,因此而多了一份情缘、多了一份认识。

岁月悠悠,我想念故乡的野菜,思念故乡野菜的味道。

我的故乡地处江南,那儿依山抱江,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十分适宜野菜的生长。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野菜,在这良好的环境中,伴随几场潇潇春雨,野菜冲破春寒,欢快地吐出幼小嫩芽,自由地伸展嫩绿身姿,有的还不时绽放出小花朵。

在不知不觉中,野菜稚嫩的身影已遍及田埂地头、山间路旁,溪畔河边,悄悄地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慷慨地为人间送来一种又一种绿色食品、天赐美味。

野菜是个大家族,拥有许许多多成员,我凭借学过的知识,对故乡的野菜品种作个粗浅分类,就依所采用的野菜器官不同,可分为:全株均可食用的全株类,如荠菜、苦菜、蒲公英、马齿苋;以食用嫩叶为主的叶菜类,如蕨菜;以根可供食用的根菜类,如牛蒡等等。

每当从故乡的原野上看到野菜家族中的这些成员,心中不由感叹:野菜之美,在于“野性”,它无需人家照料,无需化肥农药,自然生长,是难得绿色食品;野菜之美,在于“奉献”,当人们需要时,它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丰富人家生活。

生于斯,长于斯,一个人对故乡野菜的偏好,也许源自小时候舌尖上的记忆。

家里餐桌上用野菜烹制的下饭菜,那是母亲的厨艺,是故乡的味道。

于是,长大后的我,舌尖接触到一种儿时野菜滋味时,脑海中就会不经意间想起母亲下厨烹调野菜的情景;远在他乡的我,味蕾品到一种野菜韵味时,脑际间就会闪出故乡原野上野菜的身影。

故乡,故乡,啥是故乡的味道?我想,野菜承载着故乡的许多记忆,母亲用野菜烹制出来的佳肴就是故乡的味道,慰藉着远方子女的心。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春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 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 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 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 早已忘记干净),有许 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 写 得美一点,有诗意, 有哲理。沈先生说: “你这不是对话,是两 个聪明脑壳打架。”从 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 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 要尽量写得朴素。 不要 哲理,不要诗意。这样 才真实。
众说汪曾祺
有评论家概括汪Biblioteka 祺是“美丽的汪曾祺”。《论快乐》钱钟书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 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 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 同样地自相矛盾。 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 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 了!” 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 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 者有约 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 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 “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 不肯快走的, 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以《故乡的野菜》为例 浅谈周作人文章的艺术特色

以《故乡的野菜》为例 浅谈周作人文章的艺术特色

以《故乡的野菜》为例浅谈周作人的散文艺术特色11届汉语言文学2班李思盈45号摘要:平和冲淡是周作人的散文风格的突出特点,而在《故乡的野菜》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普通的野菜蕴含着作者对故乡似淡非淡的故乡情。

正是他这种闲适地对待生活的艺术态度,读者才有机会静静的体会到那种淡淡的愁思。

野菜不仅是他装载思念的家常特产,更多的是勾起儿时美好的回忆的载体。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赏析《故乡的野菜》来深入了解周作人的散文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散文艺术特色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绍兴人。

初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灼,1909年又改号为启明,常用笔名有岂明、开明、独应、仲密等。

虽然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的私塾书屋(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但后来在国内新学的风潮中,于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

五四时期及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1923年)、《雨天的书》(1925年)、《泽泻集》(1927年)、《谈龙集》(1927年)、,另有诗和散文《过去的生命》(1929年)。

周作人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

五四前后及20年代谈时事的杂文属于浮躁凌厉的一类,而五四时期的杂感、读书随笔及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则属于平和冲淡的一类。

[1]一、散文的艺术特色虽然周作人和鲁迅是两兄弟,但是性格上自小就属截然相反的两类。

鲁迅正直敢为,不平则鸣,在是非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

周作人则和顺平静,用心专注,不爱惹事,即使在不良的环境中也能随遇而安。

这在双方的作品中也能体验得到。

《故乡的野菜》可以从淡、深、动、静来剖析其艺术特色。

(一)淡纵观全文,它的基调就是一个字——淡。

仿佛没有对故乡有一个很深切的概念,作者开篇便“漫不经心”地说着故乡的“水到渠成”性,说那只是“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豁达超然的汪曾祺: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 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 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 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 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 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 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 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 人。”
思考与写作
1、《故乡的小食》800字。
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 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 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 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 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 味,油岭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 以成仙,我 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 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 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简答题
1、比较“莼菜”和其他各篇在内容上有何 不同。
答:其他各篇以情趣见长,而“莼菜”一 篇则别开生面,写家乡的野菜和乡土大地 的沧桑血泪,使我们领略了汪曾祺散文的 别调。
简答题 2、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①、以儒家审美理想为主导,辅以庄禅 哲学,文章的内容冲淡平和。 ②、文章表现了传统文化和习俗,语态 安详、心态从容。 ③、作者引证大量大量的民俗学资料, 将几首民歌附录在内,富有哲理色彩。 ④、语言简约生动、拙朴而高雅,给人 们极大的想象空间。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摘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摘抄

1、现在,这里是日常生活。

人来,人往。

公共汽车斜驶过来,轻巧地进了站。

冰糖葫芦。

邮筒。

鲜花店的玻璃上结着水气,一朵红花清晰地突现出来,从恍惚的绿影的后面。

狐皮大衣,铜鼓。

炒栗子的香气。

2、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

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

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

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

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

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

焦屑也像炒米一样。

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

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3、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引导语:汪曾祺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却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

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下笔,发人深省,下面是小编收集他的一篇怀念故乡的散文《故乡的食物》,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炒米和焦屑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齿苋南北皆有。我在北京的甘家口住过,离玉渊潭很近,玉渊潭马齿苋极多。北京人叫做马苋儿菜,吃的人很少。养鸟的拔了喂画眉。据说画眉吃了能清火。画眉还会有“火”么?
莼菜。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这以前我没有吃过莼菜,也没有见过。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菜的。诗最后一句是“泽居备礼无麋鹿”,秦少游当时盖在高邮居住,送给苏东坡的是高邮的土产。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邮,我得调查调查。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磐。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散曲作品有《西楼乐府》。王磐当时名声很大,与散曲大家陈大声并称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画家。高邮现在还有一句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王西楼有一本有点特别的著作:《野菜谱》。《野菜谱》收野菜五十二种。五十二种中有些我是认识的,如白鼓钉(蒲公英)、蒲儿根、马栏头、青蒿儿(即茵陈蒿)、枸杞头、野绿豆、蒌蒿、荠菜儿、马齿苋、灰条。江南人重马栏头。小时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提到儿歌:“荠菜马栏头,姐姐嫁在后门头”,很是向往,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大有人吃的。灰条的“条”字,正字应是“藋”,通称灰菜。这东西我的家乡不吃。我第一次吃灰菜是在一个山东同学的家里,蘸了稀面,蒸熟,就烂蒜,别具滋味。后来在昆明黄土坡一中学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我们时常断炊,就掳了灰菜来炒了吃。在北京我也摘过灰菜炒食。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王西楼《野菜谱》中有一些,我不但没有吃过,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如:“燕子不来香”、“油灼灼”……。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亦称“大馄饨”。我们那里没有用荠菜包馄饨的。我们那里的面店中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没有“大馄饨”。我在北京的一家有名的家庭餐馆吃过这一家的一道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这种讲究的吃法,我们家乡没有。
在真之外,这篇散文又极美。它有着极美的意境,“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 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这是动态的劳作;“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这是静态的生机。挖菜的村姑,歌唱的小儿,绿色的荠菜,紫红的花朵,分明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这美还体现在语言。通篇文字,很难找到文绉绉的、艰涩难懂的语言和句子
我的家乡本是个穷地方,灾荒很多,主要是水灾,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事是常有的。我小时就见过。现在水利大有改进,去年那样的特大洪水,也没死一个人,王西楼所写的悲惨景象不复存在了。想到这一点,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
(选自汪曾祺《家常酒菜》,青岛出版社出版)
”。尤其是用儿童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童谣,又添了一种稚趣在里面,就更是周作人所谓的“天籁”了。《故乡的野菜》散发着浓浓的风俗趣味的,这种趣味,除了上述的民谣所带来的“ 俗趣”,还体现在作者的渊博学识所带来的“雅趣”。
周作人读书极多,每写到一个风物,他都能东征西引,左右逢源,各种趣语稗谈信手拈来。比如本文写到故乡的荠菜,便引明代文学家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和清代文学家顾禄的《清嘉录》中的记载,这两本都是关于吴中民间世俗的书。这些引用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文章也有了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写紫云英,引用日本的《俳句大辞典》,“ 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仿佛不经意,但作者的学识已经跃然纸上了,就使周作人的美文与那些惟有平淡的文章天壤之别。而且,对每一种野菜的性状,以及野菜的食法,周作人都仿佛博物学家一样,能细细道来。如“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再如,“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等等。此类文字,是周作人一贯的风格,能让读者对绍兴地方的植物和生活习俗都有明白的认识,风俗宛然如在眼前。“这些都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特别留心于野卉杂花,亲切爱抚的记其性状,文情闲静,文笔润泽” 。这就是周作人散文中的雅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得来的。有这些作底子,《故乡的野菜》中体现的地方风味方显得雅致,所用的民间歌谣也更显亲切,才不孤单。淡而有味道,不正是周氏美文的特色么。
自己去摘,也不费事。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祭天地的空地,叫做“天地坛”。天地坛的四边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果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荠菜、枸杞我在外地偶尔吃过,蒌蒿薹子自十九岁离乡后从未吃过,非常想念。去年我的家乡有人开了汽车到北京来办事,我的弟妹托他们带了一塑料袋蒌蒿薹子来,因为路上耽搁,到北京时已经焐坏了。我挑了一些还不及烂的,炒了一盘,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马齿苋。中国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马苋与人苋(即红白苋菜)并提。后来不知怎么吃的人少了。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不是家里人包的。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都是备了面、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做,做一上午,就够正月里吃了。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
,纯属平常的白话口语,如叙家常。
2、浓郁的地方风味
周作人美文,尤其是一些描写故乡风物的言志小品,里面总有很多童谣和民谚,使他的散文在冲淡平和的文风之外,充盈着一种“俗趣”,氤氲着浓浓的地方风味,这是《故乡的野菜》的另一特点。民谣是周作人一生的最爱之一。《故乡的野菜》中,引用歌谣就有四五处之多。“ 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等,短短一两句,语言通俗可爱,含义浅近直白,使文章生动不少。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的民谣,没有经过刻意的文饰和加工,有一种天然的野趣,周作人称之为“ 民族的文学
蒌蒿。小说
《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面加了一条注:“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字典上都注“蒌”音楼,蒿之一种,即白蒿。我以为蒌蒿不是蒿之一种,蒌蒿掐断,没有那种蒿子气,倒是有一种水草气。苏东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以蒌蒿与芦芽并举,证明是水边的植物,就是我的家乡所说“蒌蒿薹子”。“蒌”字我的家乡不读楼,读吕。蒌蒿好像都是和瘦猪肉同炒,素炒好像没有。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蒌蒿臺子除了清香,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写作手法
1、卓越的散文
艺术
《故乡的野菜》以冲淡平和为主要面目,整篇文字就像一位长者在静静讲述,淡泊安详,但平淡的背后却有着用心的经营。如作者开篇说道,“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要写故乡,却先说对故乡没有什么情分,笔调一下子荡了开去。为不使文脉过于呆滞,正话反说,倒着说,对着说,都是周作人散文经常采用的策略。作者听妻子“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因为“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很自然地就把话头又拉回了正题,丝毫无牵强之感。接下来由春天常吃荠菜想到另一种常吃的黄花麦果,再由它扫墓时作贡品想到另一种扫墓时常吃的野菜紫云英,表面信口而谈,内里却是一条线。但作者又不露痕迹,由看到卖荠菜,随之想起故乡,这种情思看似有意,又似无意;回想故乡,却只谈野菜,看似有意思,又似无意思,冲淡的意境跃然纸上。郁达夫在谈到周作人的美文小品时曾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千字小文之内,起承转合,写得活而不僵,独具匠心的结构艺术可见一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