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隧道单向掘进出洞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涪陵-丰都-石柱高速公路

白塔隧道单向掘进出洞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路桥建设重庆BOT项目

2011年10月20日

一、工程慨况:

白塔隧道位于涪陵区江东街道黄桷嘴村熊家岩与白塔变电站之间,线路呈南西-北东走向,穿越山体为低山地貌。进出口地形均较陡,洞口外侧均属于深切沟谷,地形陡峻。左线全长584m,右线全长602m。

隧址区洞身段在地貌上属于低山地貌单元。进口地形较陡,属于古崩塌体,坡向约坡向约225°,坡角大于40°,洞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基本垂直,洞口附近及其下部堆积有较厚的崩塌堆积物,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底部前缘有线状分阶段布的泉眼,有再次发生崩塌、滑塌的可能。

隧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进口处陡坡的稳定性问题。

隧道进口左线ZK19+225∽+255设计为地表注浆,φ108大管棚进洞,右线K19+225∽+255设计为地表注浆,φ108大管棚进洞。

二、隧道单向掘进出洞前准备工作:

白塔隧道由出口向进口独头掘进,截止2011年10月20日,左线上断面掘进至ZK19+304,隧道进口明暗交接处里程为ZK19+225,距离79m;右线上断面掘进至K19+293,隧道进口明暗交接处里程为K19+225,距离68m。

白塔隧道由出口向进口单向掘进出洞前,必须先对洞口上方陡壁围岩进行处理、地表注浆及钻安管棚并注浆。

1、洞口上方围岩处治:

排除危石,然后进行锚网喷射混凝土加固,支护参数为ф22

药卷锚杆长6m,间距1.2*1.2m梅花形布置,φ8钢筋网20*20,C25喷射混凝土10cm厚。

2、地表注浆:

按设计要求对洞口崩塌体进行地表注浆。

3、钻安大管棚并注浆:

在出口施工开挖至ZK19+255、K19+255前,按设计要求将管棚施工完毕。

三、隧道单向掘进出洞方案:

㈠、上台阶小导洞出洞方案:

隧道掌子面施工至距贯通面约10m时,每循环钻眼增加2~3个探眼,探眼深度5m,以探明具体剩余距离,便于安全出洞,剩余最后10m采用上台阶小导洞出洞方案,小导洞位于隧道顶部中间位置,导坑尺寸为5m(高)×4m(宽),以便装载机出碴为宜,小导洞利用小药量爆破法开挖,确保安全。

方案一、喷锚支护

围岩自稳能力较强时,小导洞开挖后,应即使进行初期支护,拱部打设φ22砂浆锚杆,长度3.0m,环、纵向间距为1.2m×1.0m,梅花型布置,挂设直径为φ8的钢筋网片,网眼尺寸为20cm×

20cm,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

方案二、隔栅钢架锚喷支护

围岩自稳能力差易坍塌时,需加工隔栅钢架,间距1.2m~1.5m,连接筋环向间距1.0m, 拱部打设φ22砂浆锚杆,长度3.0m,环、纵向间距为1.2m×1.0m,梅花型布置,挂设直径为φ8的钢筋网片,网眼尺寸为20cm×20cm,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

隧道小导洞贯通后,可在进口明暗交界处开挖支护2榀工字钢钢架支护,然后从出口向进口逐步扩挖至设计轮廓,及时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仰拱、填充尽快封闭成环,二衬紧跟,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

㈡、上断面出洞:

隧道掌子面施工至距贯通面约10m时,每循环钻眼增加2~3个探眼,探眼深度5m,以探明具体剩余距离,便于安全出洞,剩余最后10m采用缩短循环进尺,每循环控制在1~2榀钢架进尺,必要时辅以超前小导管出洞。

三、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⑴施工前安排专人对洞口围岩进行观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排除或加固措施。

⑵施工人员提前对进口进行警戒,防止飞石危及周边村民及施工人员。

⑶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洞碴滚落。

⑷安全施工保证小组对洞内外作业进行24h巡查,确保施工安全。

⑸贯通距离剩余不足10m时,每循环钻眼时增加2~3个探眼,探眼深度5m,以探明具体的剩余距离,便于安全出洞。

⑹在爆破后进入掌子面施工前,应先对掌子面周边围岩进行详细调查,将因爆破震动产生的危石清理干净后方可继续进行正常施工。

⑺开挖后及时进行初喷和初期支护,并加强对掌子面附近围岩的巡回找顶工作,以防落石伤人。

四、监控量测

⑴洞内监测

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采用观测的方法,对围岩的岩性、岩质、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时候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

钢支撑是否压屈等。观察分析,一一进行描述、记录,以此作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与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量测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断面间距为20m。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周边位移量测以初期支护上个点的绝对位移为主,同时增加水平及斜向收敛量测,以便校核水平位移结果。

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量测在开挖后尽早进行,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12h内取得,其它量测读数在开挖24h内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读取。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⑵地表监测

洞口段覆盖层薄,开挖后围岩难以自稳成拱,地表易沉陷,为了确保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浅埋段设置地表观测点,观测点与洞内量测点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以便反映量测数据的关联性,地表量测断面间距为5m,每个量测断面上测点间距为5m,每日量测2次

每日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洞口范围的洞内外监测数据,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成果及时反映围岩下沉、收敛动态,正确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