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doc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与温度组别
1.1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2 II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A,B,C三级: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
1.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分组,见表1.
6.3如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则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它防爆型式,如II类主体增安型并有隔爆型C级T4组部件,标志为ExedIICT4。
6.4如电气设备为粉尘防爆尘密型T12组。
7.引入装置通径对应见表5
通径
相当的管螺纹
俗称
允许电缆最大外径(Ф,mm)
DN15
1/2
4分
10
DN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4
IIA
≥0.9
≥0.8
IIB
0.5≤MESG≤0.9
0.45≤MESG≤0.8
IIC
≤0.5
≤0.45
1.5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1)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6分
14
DN25
1
1寸
17
DN32
11/4
1.2寸
23
DN40
11/2
1.5寸
30
DN50
2
2寸
38
DN70
21/2
2.5寸
46
DN80
防爆电动葫芦防护等级怎么划分
防爆电动葫芦防护等级怎么划分?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或石油勘探工程在工程项目中会选择防爆电动葫芦。
使用前,应先对防爆级别有所了解,才能在采购过程中选择适合您的产品,同时也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操作。
防爆电动葫芦根据国家标准《GB10222-2001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GB12476、1-200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器设备》、GB3836、1-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的规定,制成防爆等级为DIIBT4、DIICT4和DIPA20TAT4的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适用于工厂爆炸性气性混合物存在的危险场所和工厂内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品的危险场所。
其主体可悬挂在工字钢轨道上作直线或曲线运行。
防爆电动葫芦主要分为ⅡA、ⅡB、ⅡC三个防护等级,温度组别为T1-T4组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构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防爆电动葫芦可以分B级、C级。
防爆电动葫芦一般适用在1区、2区。
防爆电动葫芦可适用的温度主要是从T1-T6,达到T6这个级别是最高温度限制。
比方说DIICT4这个所代表的是:d代表隔爆型。
II代表II类防爆,即厂用防爆。
C代表可用于C级防爆区域,也就是可用于最危险的区域。
T4代表温度组别。
目前来说防爆电动葫芦用DIICT4等级的比较多。
请查看以下常用防爆级别分类及常见危险气体分类。
危险气体种类EX IIBT4乙烷、丙烷、丁烷、庚烷、乙烯、一氧化碳、汽油、丙酮、苯乙烯、甲苯、苯、甲醇、乙醇、氯乙烯、乙醛等。
EX IICT4氢气、水煤气及EX IIBT4以外的气体小贴士:在使用时,应注意设备防爆标志对应的环境温度。
根据实际存在的气体,参照防爆级别进行选购。
如有其他不明事项,可以咨询西安力霸起重,我们可以提供专业采购参考方案。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建应采用框架结构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设置符合GB50016等要求的泄爆面积。
对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程及工艺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应符合标准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金属粉末干磨设备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当金属粉末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机。
防止电弧和电火花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GB50057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应符合GB12158相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取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不便或工艺不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企业应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企业应编制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设计要求
粉尘爆炸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到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破坏力极强。
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粉体加工业的发展,粉尘大量产生,粉尘爆炸以及污染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显著增加。
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止粉尘爆炸,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措施,以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的形成及爆炸的发生。
那么,粉尘防爆对电气产品的设计一般有哪些要求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设备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电气设备外壳材料应热稳定性好,具有足够高的强度,能承受爆炸压力而不致损坏和变形,其隔爆接合面应能承受爆炸而不传爆。
二、设备最高表面温度方面的要求限制粉尘外壳最高表面温度的形成是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由于电气元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热,所以要保证安全,限制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值范围就显得格外必要。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所以,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范围也应有所不同。
气体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与粉尘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一致。
三、非金属部件方面的要求设备的非金属部件,也应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耐热、耐寒要求。
四、IP防护方面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12476.1的要求,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还需满足以下2个条件:1、防尘外壳:虽不能完全防止粉尘的进入,但进入量尚不足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外壳防外物能力为5级;2、尘密外壳:外壳的结构设计成隔尘结构,粉尘不能进入,外壳防外物能力为6级。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粉尘防爆意识的加强,要求产品进行粉尘防爆认证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外知名品牌厂家,其产品一般都经过粉尘防爆认证。
由于对粉尘防爆认识不够,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厂家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做粉尘防爆方面的设计,更没有进行粉尘防爆方面的认证,这无疑为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爆电气设备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标准1. 引言防爆电气设备是指在易燃气体、蒸汽、粉尘等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由于这些环境中存在着潜在的爆炸风险,因此对于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档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的相关标准,并对其内容进行解读和说明。
2. 国际标准2.1 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制定了众多与防爆电气设备相关的标准。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标准:•IEC 60079-0: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IEC 60079-1: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防爆电气设备 - 水平火花试验装置和实施指南。
该标准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防护要求和水平火花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IEC 60079-11: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防爆电气设备 - 防火焊接。
该标准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在进行防火焊接操作时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2.2 NEC标准美国国家电气代码(National Electrical Code,简称NEC)也对防爆电气设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NEC标准:•NEC 500:危险地点使用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电气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危险地点、防护要求和使用条件。
•NEC 505:爆炸性危险地点的固定电气设备。
该标准规定了爆炸性危险地点中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的要求和安装方法。
•NEC 506:爆炸性危险地点的可移动电气设备。
该标准规定了爆炸性危险地点中可移动电气设备的要求和安全性能。
3. 国内标准3.1 GB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SAC)制定了一系列与防爆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GB 3836系列: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该系列标准包括多个部分,分别规定了不同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分类和标志、防爆结构要求等。
爆炸危险环境或场所电气防爆技术
电气防爆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 开发新型防爆电气设备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气防爆系统的智能
• 提高防爆性能和故障安全性能
化监控和管理
• 提高防火性能
• 提高电气防爆系统的安全性能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完善的电气防爆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电气防爆技术的监督管理
• 制定国家防爆认证标准
• 严格执行防爆认证制度
• 制定行业防爆认证标准
• 加强对电气防爆系统的监督管理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
爆技术在未来发展的
重要性
•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技术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 保护环境和资源
谢谢观看
Tencent Docs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甲烷、乙炔、氢气等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类与等级
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划分
• Ⅰ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
• Ⅱ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短时间出现或偶然出现
• Ⅲ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粉尘、纤维,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
• Ⅳ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粉尘、纤维,短时间出现或偶然出现
• 申请防爆认证
• 提交认证资料
• 进行现场检查和检测
• 颁发防爆认证证书
电气防爆系统的认证标准
• 国家防爆认证标准
• 行业防爆认证标准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系统的监控与维护
建立完善的电气防爆系统监控制度
对电气防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 实时监控电气防爆系统的运行状态
• 维护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
•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2476.1—9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8—27批准1991—03—01实施第一篇概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专用规定、试验方法、检验程序和标志。
1.2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爆炸性粉尘(包括纤维)环境用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制造和检验。
1.3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需空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物质(如火药、炸药)或引火物质所形成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也不适用于同时存在可燃性粉尘和可燃性气体的爆炸危险场所。
1.4本标准是根据限制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外壳之内,并限制外壳表面温度的原理制订的。
本标准仅适用于外壳防护型式的电气设备。
1.5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还应符合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2引用标准GB531橡胶邵尔氏A型硬度试验方法GB1312荧光灯座与起辉器座GB1410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3836.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ZBK74003螺口式灯座技术条件3术语3.1粉尘dust能悬浮在空气中或呈堆积层的颗粒物质。
3.2粉尘conductivedust电阻系数小于10Ω·cm的粉尘。
3.3爆炸性粉尘explosivedust即使空气中氧气很少的条件下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爆炸的粉尘。
3.4可燃性粉尘combustibledust与空气中的氧起氧化放热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3.5爆炸性粉尘混合物explosivedustmixture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
3.6爆炸性粉尘环境explosivedustatmosphere含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第一章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在爆炸危险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为了防止和减少引爆因素,必须在设备本体防爆和运行防爆两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爆炸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电气防爆就是将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沙型、油浸型或正压型等其它防爆形式以达到防爆目的;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增安型电气设备,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产生电弧、火花或过热现象,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可进一步提高,同样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电气线路的设计、施工应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特性,选择相应的敷设方式、导线材质、配线技术、连接方式和密封隔断措施等;2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如无特殊需要,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3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4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在电气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之前,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自动切断爆炸危险区域电源;5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环境类别,正确地选型、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正确地维护、检修防爆电气设备;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危险环境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 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三个区,即0区、1区、2区,这与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2014的分区基本一致;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而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也将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及区域等级见表2-8-4;三、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以下3类;1Ⅰ类:矿井甲烷;2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3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小点燃电流分级和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长25mm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越小,其传爆能力就越强,危险性越大;反之,间隙越大,其传爆能力越弱,危险性也越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Ⅱ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Ⅱ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最小点燃电流是在温度 20-40℃,在电压为24V、电感为95 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越小,危险性就越大;Ⅱ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Ⅱc危险性最大;3按引燃温度分组;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越低的物质,越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低,T1引燃温度最高;2.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分级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分为ⅢA、ⅢB、ⅢC三级;四、防爆电气设备一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1隔爆型d;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2增安型e;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减少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环境,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3本质安全型ia、ib、ic、iD;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该类型设备只能用于弱电设备中,ia适用于0区、1区、2区危险环境, ib 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ic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iD适用于20区、21区和22区危险环境;4正压型PX、PR、PD;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该类型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5油浸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6充砂型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7无火花型n、nA;正常运行条件下,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大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该类型设备仅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8浇封型ma、mb、mc、mD;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9特殊型S;特殊型设备是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型式;采用该类型的电气设备,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认可,方可按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使用;该类型设备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环境;10粉尘防爆型;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的方式,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根据其防爆性能,可选用于20区、21区或22区危险环境;二防爆电气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三种;1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2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其中,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ⅡB、Ⅱc类;Ⅱ无火花型“n”电气设备如果包括密封断路装置、非故障元件或限能设备或电路,该设备应是ⅡA、ⅡB、ⅡC类,并按表2-8-5选型;3Ⅲ类: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为第Ⅲ类;Ⅲ类又分为ⅢA、ⅢB、Ⅲ类C三种;ⅢA 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导电性粉尘;三防爆电气设备温度组别Ⅱ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l、T2、T3、T4、T5、T6六组,应按对应的Tl-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可能出现的任何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选型;温度组别、最高温度和气体、蒸汽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见表2-8-6;四防爆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温度;防爆标志示例如下;Ⅰ类隔爆型:Ex d I;Ⅰ类特殊型:Ex sI;ⅡB类隔爆型T3组:ExdⅡBT3;;Ⅱ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Ex iaⅡAT5;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形式时,须先标出主体防爆形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Ⅱ类主体增安型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Ex ep II T4;对只允许使用于一种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温度组别;如Ⅱ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Ex dⅡ NH3 或Ex d Ⅱ氨;对Ⅱ类电气设备的标志,可标温度组别,也可标最高表面温度,或两者都标出;如最高表面温度为125℃的工厂用增安型:Ex eⅡT4;Ex e Ⅱ 12YC或Ex eⅡ 125℃ T4 ;复合型电气设备,应分别在不同防爆形式的外壳上标出相应的防爆形式;Ⅱc类本质安全型ib等级关联设备T5组:Ex ib ⅡCT5;对于粉尘防爆设备,如用于具有导电性粉尘的爆炸性粉尘环境ⅢC等级“ia”EPL Da电器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低于120℃的表示方法为Ex iaⅢCT120℃或ⅢCT120℃ IP20;五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1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2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和温度组别,应与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相对应;可燃性粉尘环境内,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3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4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本章思考题1.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2.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3.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总平面布置有哪些要求4.什么是泄压面积该如何确定5.泄压设施有哪些设置上有什么要求6.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形式有哪些7.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是什么参考文献1屈立军.建筑防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李新乐.工程灾害与防灾减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016 -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058 -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38 -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6全国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防爆区域气体组别防爆等级
危险场所的划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关于危险环境的划分中明确规定,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未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粉尘环境,称为I类环境。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称为II类环境。
危险场所是指危险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用专门措施的区域,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1)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进行分类,可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 20区:zone 20,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EN50281-1-1标准对用于20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
IEC60241-11对在20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
20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
- 21区:zone 2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磨坊,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周围是典型的21区场所。
在21区中,可能会发生因粉尘泄漏等原因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 22区:zone 22,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未21区。
22区须使用种类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如果是爆炸性环境中的粉尘是导电性粉尘,则依据EN50281-1-2的规定,须使用种类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电动机的防爆等级及防护等级从高到低是怎么划分的
电动机的防爆等级及防护等级从高到低是怎么划分的?1)在爆炸性气体区域(0区、1区、2区)不同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级别的划分。
如旋转电机选型分为隔爆型(代号d)、正压型(p)、增安型(e)、无火花型(n)2)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等级的划分,分为ⅡA、ⅡB、ⅡC三种,这些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的。
3)引燃某种介质的温度分组的划分。
主要分为T1-450℃<T、T2-300<T≤ 450℃、T3-200<T≤300℃、T4-135<T≤200℃、T5-100<T≤135 、T6-85<T≤100℃.详情请参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防爆电机与普通电机区别:1、防爆电机一般应用在易燃易爆的场合。
2、防爆电机接线盒的密封较普通电机要好。
3、防爆电机防护等级最低为IP55,而普通电机有IPIP23、IP44、IP54、IP55、IP56不等,故而从外形可以分辨出。
下面详细介绍防爆电机:防爆电机是一种可以在易燃易爆厂所使用的一种电机,运行时不产生电火花。
防爆电机主要用于煤矿、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
此外,在纺织、冶金、城市煤气、交通、粮油加工、造纸、医药等部门也被广泛应用。
防爆电机作为主要的动力设备,通常用于驱动泵、风机、压缩机和其他传动机械。
随着科技、生产的发展,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食用油生产过去是用传统的压榨法工艺,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浸出油工艺,但此工艺中要使用含有己烷的化学溶剂,己烷是易燃易爆物质;因此浸出油车间就成了爆炸危险场所,需要使用防爆电机和其他防爆电气产品。
又如,近年来我国公路发展迅速,一大批燃油加油站出现,也给防爆电机提供了新的市场。
产品分类1.按电机原理分可分为防爆异步电机、防爆同步电机及防爆直流电机等。
2.按使用场所分可分为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机及工厂用防爆电机。
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求及预防措施全套
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求及预防措施全套-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要求1.1外壳要求防尘的外壳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6级的尘密外壳,可以完全防止所有粉尘的进入;第二类为5级的防尘外壳,这种外壳比尘密外壳的防尘性能稍差,但是也能够防止绝大部分粉尘的进入,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整个的防尘外壳对于防止粉尘爆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作防尘外壳时要在其表面刻印EX永久性标志,同时对于整个防尘外壳的数据信息、警告等都要标明,防止出现防尘外壳被破坏的情况。
1.2电气设备材料的选择为了防止整个的防尘外壳出现裂的情况,以及为了确保整个防尘外壳的防尘性能,在选择防尘外壳的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强度较大的材料,例如铸铁、钢等。
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整个的防尘外壳的体积小于了2L z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塑料进行防尘外壳的制作,但是不能选择普通的塑料,而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工业塑料,同时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厚度不能太大,防止出现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同时选择工业塑料后,要重视防止静电的产生,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电阻小于10Ω,同时还要在紧固螺栓的过程中设置金属埋封件,这样可以有利于静电的流出,防止静电导致的粉尘爆炸现象。
1.3粉尘外壳允许最高表温度使用了防尘外壳后有效的阻止了粉尘的进入,防止了电弧火花点燃粉尘,但是电气设备的发热仍然会导致粉尘爆炸的产生,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降低整个的电气设备的温度,防止出现电气设备发热而导致的粉尘爆炸。
在进行电气设备表面温度限制的工作之前,首先要对空气中的粉尘有所了解,不同的粉尘的点燃温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根据粉尘的点燃温度来限制电气设备的发热温度,不能一味的降低整个电气设备的外壳温度。
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要对施工环境内的粉尘进行长期的清扫,降低整个环境内的粉尘温度,同时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清理工作,防止出现灰尘堆积的现象。
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打开电气设备,那么必须确保这个电气设备内部的温度小于表面所设置的最高限制温度,防止出现设备打开后引起的粉尘爆炸现象。
粉尘防爆原理与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 (2)可燃性粉尘爆炸特性的研究 (5)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7)粉尘爆炸研究进展 (11)粉尘爆炸的机理及爆炸产生的直接原因 (17)与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的特点 (18)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19)粉尘爆炸的特点 (21)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 (22)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发生在1785 年意大利的一个面粉厂,此后200 多年里,粉尘爆炸事故不断发生,虽然各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粉尘爆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很多物理因素的影响,其爆炸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爆炸危险性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常见可爆粉尘材料包括:农林( 粮食、饲料、食品、农药、肥料、木材、糖、咖啡等) 、矿冶( 煤炭、钢铁、金属、硫磺等) 、纺织( 塑料、纸张、橡胶、染料、药物等) 、化工( 多种化合物粉体) 。
常见粉尘爆炸场所有:室内( 通道、地沟、厂房、仓库等) 和设备内( 集尘器、除尘器、混合机、输送机、筛选机、料斗、高炉、打包机等) 。
因此研究粉尘爆炸性质和机理对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可燃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爆炸的条件归结起来有以下5 个方面的因素:其一,要有一定的粉尘浓度。
粉尘爆炸所采用的化学计量浓度单位与气体爆炸不同,气体爆炸采用体积百分数表示,而粉尘浓度采用单位体积所含粉尘粒子的质量来表示,单位是g/m3 或mg/L,如浓度太低,粉尘粒子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
其二,要有一定的氧含量。
( 含能粉尘除外) 一定的氧含量是粉尘得以燃烧的基础。
其三,要有足够的点火源。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比气体爆炸大1~2 个数量级, 大多数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在5 mJ~50 mJ 量级范围。
其四,粉尘必须处于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
这样可以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其五,粉尘云要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压力和温度才能急剧升高,继而发生爆炸。
2021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标准是
2021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标准是粉尘爆炸主要是指粒径小于75um的可燃性粉尘,在某个范围内空气中的悬浮,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在明火、高热、静电的引燃下发生爆炸。
这种化学反应的威力惊人,会对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产生粉尘爆炸需要具备五种条件,分别是火源、可燃性粉尘、氧气、密闭空间、扩散。
为了防止在可燃性粉尘较多的情况出现粉尘爆炸,需要采取正确清理粉尘、杜绝一切点火源(明火、高热、静电)、泄爆、抑爆与隔爆等措施。
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粉体加工业的发展,粉尘大量产生,粉尘爆炸以及污染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显著增加。
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止粉尘爆炸,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措施,以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的形成及爆炸的发生。
1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01外壳要求能够防尘的外壳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6级的尘密外壳,可以完全防止所有粉尘的进入;第二类为5级的防尘外壳,这种外壳比尘密外壳的防尘性能稍差,但是也能够防止绝大部分粉尘的进入,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整个的防尘外壳对于防止粉尘爆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作防尘外壳时要在其表面刻印Ex永久性标志,同时对于整个防尘外壳的数据信息、警告等都要标明,防止出现防尘外壳被破坏的情况。
02电气设备材料的选择为了防止整个的防尘外壳出现裂的情况,以及为了确保整个防尘外壳的防尘性能,在选择防尘外壳的材料时一定要选择强度较大的材料,例如铸铁、铜等。
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整个的防尘外壳的体积小于了2L,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塑料进行防尘外壳的制作,但是不能选择普通的塑料,而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工业塑料,同时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厚度不能太大,防止出现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同时选择工业塑料后,要重视防止静电的产生,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电阻小于10Ω,同时还要在紧固螺栓的过程中设置金属埋封件,这样可以有利于静电的流出,防止静电导致的粉尘爆炸现象。
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性粉尘环境第一节一般规范第1.1条对用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可燃性导电粉尘、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环境时,应进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设计。
第1.2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应分为下列四种。
一、爆炸性粉尘:这种粉尘即使在空气中氧气很少的环境中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如镁、铝、铝青铜等粉尘。
二、可燃性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
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非导电性粉尘,如聚乙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粉尘。
四、可燃纤维: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
第l.3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出现的粉尘应按引燃温度分组,并应符合规定。
注:确定粉尘温度组别时,应取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和粉尘层的引燃温度两者中的低值。
第1.4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一、存在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二、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
第l.5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应采取下列防止爆炸的措施:一、防止产生爆炸的基本措施,应是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小到最小程度。
二、防止爆炸危险,应按照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爆炸下限随粉尘的分散度、湿度、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灰分的含量、火源的性质和温度等而变化。
三、在工程设计中应先取下列消除或减少爆炸性粉尘混合物产生和积聚的措施:1.工艺设备宜将危险物料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2.宜采用露天或开敞式布置,或采用机械除尘或通风措施;宜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将可能释放爆炸性粉尘的设备单独集中布置;4.提高自动化水平,可采用必要的安全联锁;5.爆炸危险区域应设有两个以上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其出入口的门应向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区域侧开启;6.应定期清除沉积的粉尘;7.应限制产生危险温度及火花,特别是由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的过热及火花。
GB1557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doc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6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7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8二次爆炸的预防9个体防护和救援前言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他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代替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1557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结构顺序作了调整(1995年版的第10章;本版的第5章);——增加了电气设备及电力设计的规定(本版的6.3.3和6.3.4);——增加了通风除尘内容(见本版6.6);——增加了抑爆内容(1995年版的6.3;本版的7.3)。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厚博安全技术研究所、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吴笑、谷庆红、王贵生、朱贤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烟花爆竹和火炸药粉尘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2476.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l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IDT IEC 61241-1:1999)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NEQ NFPA 68)GB/T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
现行的是:GB3836-2010《爆炸性环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与标准IEC60079-0:2007,MOD 同步,分为若干部分:GB3836.1 设备通用要求GB3836.2 由“d”保护的设备GB3836.3 由“e”保护的设备GB3836.4 由“i”保护的设备GB3836.5 外壳型“p”GB3836.6 油浸型“o”GB3836.7 充“q”GB3836.8 “n”型GB3836.9 浇封型“m”GB3836.11 测定方法GB3836.12 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按照其和的分级GB3836.1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检修GB3836.14 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5 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3836.16 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煤矿除外)GB3836.17 房间或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防爆常识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1.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件2.爆炸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产生的光和热或机械功。
在此仅谈及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即所有的可燃性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这类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第一,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第二,要有助燃性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第三,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会产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即可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
由于爆炸性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如发生爆炸则危害极大。
于是,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方法,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形成及其爆炸。
3. 2.基本防爆型式4.(1)隔爆型“d”5.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38362标准)。
粉尘防爆设备标识
粉尘防爆设备标识本文摘自<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关于防爆型式、防爆电气设备类型、粉尘防爆标志摘录,作为防爆卷帘门生产厂家-昆山新恒邦门业,为客户提供的防爆卷帘门涵盖IIB、IIC、粉尘防爆,欢迎来我司实地考察。
一、防爆型式符号----正压保护型"pD"----外壳保护型"tD"----本质安全型"iaD"或"ibD"----浇封保护型"mD"二、电气设备的类型符号I(煤矿用电气设备);IIA、IIB、IIC(除煤矿外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如果电气设备只允许使用在某一特定的气体中,则在符号II后面写上气体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II类设备的温度组别或最高表面温度(℃),或者两者并有,当这两个符号都用时,温度组别放在后面,并用括号括上。
例如:T1或350℃,或者350℃(T1)最高表面温度超过450℃的II类电气设备,应标出温度数值。
例如:600℃粉尘防爆卷帘门三、粉尘防爆标志示例1.用于20区的"mD"型粉尘防爆设备防爆标志:Ex mD 20 T120℃2.用于20区的"iaD"型粉尘防爆设备防爆标志:Ex iaD 20 T120℃3.用于21区的"pD"型粉尘防爆设备防爆标志:Ex pD 21 IP65 T120℃4.用于21区的"tD"A型粉尘防爆设备设备标志;温度试验在500mm 厚粉尘层下进行防爆标志:Ex tD A21 IP65 T225℃ T500 320℃5.用于22区的"tD"B型粉尘防爆设备设备标志防爆标志:Ex tD B22 IP65 T170℃6.用于22区的"tD"A型粉尘防爆设备设备标志防爆标志:Ex tD A22 IP54 T120℃常见粉尘防爆标志,以上6种是比较常见的防爆标志.。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doc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3.2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3.4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3.5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3.6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防爆电器
1 设备分类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II类和III类。
1.1 I类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注:I类防爆型式考虑了甲烷和煤粉的点燃以及地下用设备增加的物理保护措施。
用于煤矿的电气设备,当其环境中除甲烷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爆炸性气体时,应按照Ⅰ类和Ⅱ类相应可燃性气体的要求进行制造和试验。
该类电气设备应有相应的标志(例如:“Ex d I/IIB T3”或“ExdI/II(NH3)”。
1.2 II类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甲烷气体之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
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再分类。
II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IIA类:代表性气体是丙烷;●IIB类:代表性气体是乙烯;●IIC类:代表性气体是氢气。
注1:以上分类的依据,对于隔爆外壳电气设备是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对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见GB3836.11-200×和GB3836.12-200×)。
注2:标志IIB的设备可适用于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C类的设备可适用于IIA和IIB类设备的使用条件。
1.3 III类I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I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可进一步再分类。
III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IIIA类:可燃性飞絮;●IIIB类:非导电性粉尘;●IIIC类:导电性粉尘。
注:标志IIIB的设备可适用于I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IC类的设备可适用于IIIA或IIIB类设备的使用条件。
工作温度如果本部分或专用防爆型式标准要求在设备的任何部位测量电气设备的工作温度,则温度测定应在额定负载情况下,设备处于最高或最低环境温度和最大额定外部热源或冷源时进行。
如果要求工作温度试验,则应按照26.5.1的规定进行。
注:由制造商给出的电气设备的定额包括环境温度、电源和负载特性、工作周期或工作类型。
1.1 最高表面温度1.1.1 最高表面温度的测定当设备承受最高环境温度和相应的最大额定外部热源时,应按照26.5.1的规定或相关防爆型式标准的具体要求测定最高表面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2476 . 1— 90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0 — 08— 27 批准 1991 — 03— 01 实施第一篇概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专用规定、试验方法、检验程序和标志。
1. 2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爆炸性粉尘( 包括纤维 ) 环境用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制造和检验。
1. 3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需空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物质( 如火药、炸药) 或引火物质所形成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也不适用于同时存在可燃性粉尘和可燃性气体的爆炸危险场所。
1. 4 本标准是根据限制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外壳之内,并限制外壳表面温度的原理制订的。
本标准仅适用于外壳防护型式的电气设备。
1. 5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还应符合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2引用标准GB 531 橡胶邵尔氏 A 型硬度试验方法GB 1312 荧光灯座与起辉器座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 3836 .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 e”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 4942 . 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ZB K74 003螺口式灯座技术条件3术语3. 1 粉尘 dust能悬浮在空气中或呈堆积层的颗粒物质。
3. 2 粉尘 conductive dust电阻系数小于10Ω· cm 的粉尘。
3. 3 爆炸性粉尘explosive dust即使空气中氧气很少的条件下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爆炸的粉尘。
3. 4 可燃性粉尘combustible dust与空气中的氧起氧化放热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3. 5 爆炸性粉尘混合物explosive dust mixture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
3. 6 爆炸性粉尘环境explosive dust atmosphere含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3. 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dust explosion hazardous area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
3. 8 粉尘点燃温度dust ignition temperature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粉尘云或一定厚度的粉尘层被热表面点燃的最低温度。
3. 9 外壳 enclosure包容电气设备内部电气元件或电路的整个壳体 ( 包括门、盖、观察窗、电缆引入装置、操纵杆和轴等 ) 。
3. 10 尘密外壳dust tight enclosure能够阻止可见粉尘进入设备内部的外壳。
3. 11 防尘外壳dust protected enclosure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入设备内部,但其进入量不会妨碍设备安全运行,内部粉尘的堆积不易产生点燃危险的外壳。
3. 12 ( 爆炸性环境用 )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dust ignition proof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explosive atmosphere按规定条件设计制造,使用时不会引起周围粉尘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3. 13 最高表面温度maximum surface temperature在规定的无粉尘状态或粉尘覆盖状态下试验时,电气设备表面任何部分达到的最高温度。
3. 14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maximum permissible surface temperature为了避免粉尘点燃,允许电气设备在运行中达到的最高表面温度。
注: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取决于粉尘的种类,状态和所取的安全系数。
4粉尘种类粉尘按其燃烧的剧烈程度分为两类:a.爆炸性粉尘:如镁、铝、铝青铜等;b.可燃性粉尘:如锌、焦炭、铁、煤、小麦、玉米、棉花、砂糖、橡胶、染料、聚乙烯、苯酚树脂等。
可燃性粉尘可分为导电粉尘和非导电粉尘。
5粉尘的温度组别粉尘按其点燃温度分为三组,如表 1。
表 1温度组别点燃温度 T℃T11T> 270T12200<T≤27T13150<T≤20注:确定粉尘温度组别时,应取粉尘云的点燃温度和粉尘层的点燃温度两者中的低值。
6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分类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按其限制粉尘进入设备的能力分为两类:尘密外壳:外壳防护等级为IP6X ,标志为 DT。
防尘外壳:外壳防护等级为IP5X ,标志为DP。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根据爆炸性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在正常加工、处理或清理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粉尘云或粉尘层与空气混合能达到爆炸浓度的区。
11区:未划为 10 区的场所,但在异常条件下可以在该场所内出现粉尘云或粉尘层与空气混合能达到爆炸浓度的区。
8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须按表 2 的规定选型。
表 2危险场所10 区11 区粉尘种类爆炸性粉DT DT尘可燃性粉导电粉尘DT尘非导电粉DT尘9温度9. 1 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须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温度组别无过负荷有认可的过负荷T11215190T12160145T131201109. 2 电气设备运行环境温度电气设备运行环境温度一般为- 20~40℃。
环境温度范围不同时,须在铭牌上标明,并以最高环境温度为基准计算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第二篇通用要求10概述10.1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应适于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并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注:如果电气设备必须承受特别不利的条件 ( 如机械的、电的、热的和化学的作用 ) ,则这些条件应由用户规定,并由制造厂、用户和检验单位之间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10.2 电气设备的外壳表面应尽可能设计成能避免静电荷聚集和粉尘堆积并易于清理的结构。
10.3 如果电气设备外壳盖或门的开启时间小于内部元件冷却到低于该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所需的时间时,须在外壳上设置警告牌,标明开启前的延时时间规定。
11材质11. 1 电气设备外壳可采用,金属 ( 如铸铁、钢、铜、黄铜、青铜、含镁量不大于 0. 5%的轻合金 ) 或非金属 ( 如塑料 ) 材料制成。
11. 2 机械强度外壳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在正常运行和安装条件下( 包括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变形) 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12 塑料外壳12. 1 塑料外壳应具有热稳定性,并能承受35 章规定的热稳定性试验和其它有关试验。
外力冲击不到者不进行冲击试验。
12. 2 为保证塑料正常工作时不积聚危险静电,按34 章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塑料表面绝缘电阻值须不大于10Ω。
12. 3 塑料外壳须采用不燃或难燃性材料制成。
12.4 对于用紧固件紧固并在运行中因调整、检查或其它原因须开启的外壳盖,其紧固螺钉的螺孔可采用下列形式:a.带金属镶嵌件的螺孔。
其镶嵌件应永久地固定在塑料外壳上;b.与金属紧固件配合的塑料螺孔。
其螺孔形式应适合于塑性材料,并有适当的强度和寿命。
13接合面13. 1 外壳壳体与可卸部件之间的接合面可以是平面式、止口式、密封式、螺纹式、圆筒式以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
13.2 凡用螺栓或螺钉紧固时,应具有足够数量的紧固螺栓或螺钉以保证整个接合面紧密配合。
13. 3 密封垫须采用石棉、橡胶或其它耐久的优质材料,并应适合电气设备的负荷状况和预计的工作寿命温度。
易于变硬或易于发粘的材料不宜作密封垫。
13. 4 接合面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 1 防锈油等。
接合面不准涂油漆。
13. 5 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 值为:6.3μm。
13. 6 尘密外壳13. 6.1 外壳接合面外壳接合面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13. 6. 1. 1 平面式接合面L( 图1) 和接合面边缘至螺平面式接合面应紧密接合。
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孔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 图 2) 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图 1图 2表 4 mmL 15L1 513. 6.1.2 止口式接合面止口式接合面的径向平面接合面应紧密接合。
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 和接合面边缘至螺孔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 须符合表 4 的规定。
若轴向圆柱面配合部分的直径差小于0.075mm时,可将其配合长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接合面( 图 3) 。
止口式接合面长度也须符合表 4 的规定。
图 3直径差≤ 0. 07513. 6. 1. 3 密封式接合面密封式接合面须充分压紧。
在安装或拆卸接合部位时,密封垫不得损伤、脱离。
平垫密封时,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 L 和接合面边缘至螺孔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 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mm接合面周 <300300~500>500长L 5 8 10 L1333注:接合面周长按接合面中心线计算。
13. 6. 2 操纵杆和转轴13. 6. 2. 1 不带防尘罩的操纵杆 操纵杆与杆孔的接合面应采用密封圈或O 形环密封,以防止粉尘进入外壳内部。
其固定方式如图4、图 5 所示。
密封圈接合面的有效长度L 须不小于 10mm ,采用二层 O 形环时除外。
图 41—压盖; 2—垫圈; 3—密封圈; 4—密封箱; 5—操纵杆 图 51—操纵杆; 13. 6.2.2 2—壳壁; 3— O 形环带防尘罩的操纵杆 a . 按钮式操纵杆可设置防尘罩( 图 6) ,且可不设置密封圈。
b . 防尘罩应采用橡胶或其它类似的优质材料制成,其夹紧部位应有紧固、防松措施。
c . 操纵杆与杆孔的直径差须不大于0.2mm ,其轴向配合长度须不小于d . 为了防止防尘罩因破裂影响其防尘性能,宜加设“注意更换”字样的警告20mm 。
牌。
图 6 1—操纵杆; 2—密封垫;3—弹簧;4—金属帽;5—按钮;6—橡胶护套;7— 紧定螺钉13. 6.2.3转轴转轴与轴孔的配合可采用密封式接合面( 如图 7) 。
接合面应设在轴承外侧。
为了保证防尘性能,产品名牌上须标明密封件的更换时间。
此外,可采用防尘性能优 良的密封轴承。
采用该轴承时,宜在轴承,室充填润滑脂,以防止粉尘进入。
13. 6. 3 螺纹式接合面螺纹式接合面的螺纹旋合长度须不小于还可加密封垫,以提高防尘性能。
5 倍螺距,并须采取防松措施,此外,当外壳与外壳、外壳与钢管之间的螺纹接合为两端固定不能松脱时,可不采取防松措施。
13. 6.4 观察窗13. 6.4.1 电气设备上设置观察窗时,应将其个数和开口面积限制到最小限度。
13. 6. 4. 2 观察窗上的透明件应采用玻璃或其它抗机械、热、化学等作用的材料制成,并能承受第30 章规定的冲击试验。
13. 6. 4. 3 观察窗应采用密封接合,并须符合13. 6. 1. 3 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