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月考试题
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4小题,总分28分)1.(2分)1.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可利用GIS 系统作综合分析,需调取的参考图层有()①交通图②公共停车场分布图③电力网络图④地形图⑤住宅区图⑥充电设备生产商分布图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2.(2分)16.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
据此完成下题。
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交通建设D.居民生活3.(2分)17.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雨林能够()A.净化空气,释放氧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消毒灭菌,美化环境4.(2分)18.下列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是荒漠扩张的过程 B.土壤有机质减少是荒漠化迹象之一C.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植被 D.荒漠化的防治战略和对策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5.(2分)19.下列环境问题,与森林减少无关的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臭氧层破坏6.(2分)20.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毁林开荒B.修筑梯田C.降雨集中D.黄土结构疏松7.(2分)21.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A.B.C.D.8.(2分)22.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9.(2分)23.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能源供电一周。
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内的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此次用来供电的太阳能、风能及水能属于()①常规能源②新能源③可再生能源④非可再生能源⑤清洁能源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④10.(2分)24.山西省改变“一煤独大”现状的有效措施是()A.扩大煤炭开采B.发展钢铁工业C.优化产业结构D.改善生态环境11.(2分)25.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③煤层气储量丰富④位置适中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2.(2分)26.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13.(2分)32.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48分)1.(4分)读松嫩平原示意图,完成1~2题。
1.白城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主要是因为白城( )A.接近冬季风源地 B.海拔低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 D.纬度低2.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尔滨,主要原因是白城( )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C.蒸发旺盛 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2.(4分)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划分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市场B.气候 C.土壤 D.水源7.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低温冻害 B.多大风C.光照弱 D.降水少3.(4分)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始于清代,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
2006年,该工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受制于“一间房子一盏灯,一个炉子两个人”的生产方式,太谷饼在很长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
“鑫炳记”牌太谷饼厂通过研发不同口味产品等策略扩大经营,建成一个集研发、生产、旅游、体验、销售为一体的“太谷饼产业文化园”。
据此回答3~4题。
8太谷饼早年能够成为山西传统名吃的原因有( )①饮食文化习惯②规模化经营③制作工艺精良④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太谷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主要原因是( )A.产品质量低下B.生产规模小C.包装简陋D.销售方式落后4.(6分)下图示意我国农业区及气象站数量分布,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农业区初、终霜日出现的时间。
据此回答10~12题。
区域初霜日终霜日青藏区9月18日5月27日东北区10月3日5月3日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10月1日5月2日甘新区10月9日4月19日黄土高原区10月22日4月13日黄淮海区11月10日3月26日10.①范围②农业生产结构③气候④地形⑤种植密度⑥单位面积产值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11.从整体上看,我国终霜日分布的特点是( )A.西早东晚 B.东早西晚 C.南早北晚 D.北早南晚12.我国无霜期最短和最长的农业区分别是( )A.青藏区华南区 B.东北区西南区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D.青藏区黄淮海区5.(4分)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9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80分)1.(6分)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A. 甲为岩浆岩B. 乙为沉积岩C. 丙为变质岩D. 丁为岩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冷却凝固作用B. ②是变质作用C. ③是外力作用D. ④是重熔再生作用3.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
和田玉属于()A. 侵入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2.(4分)岩浆热场指的是很短时间内一个局部区域出现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域地热梯度明显上升,形成局部区域的瞬间热场。
它往往伴有流体的活动,是流体循环、上升、汲取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场所,往往有矿产形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岩石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 冷却凝固B. 侵蚀搬运C. 高温变质D. 沉积固结5.图中矿产可能为A. 煤炭B. 金矿C. 天然气D. 石油3.(4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4.(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背斜、向斜B. 向斜、背斜C. 断层、背斜D. 断层、向斜9.图中花岗岩的形成( )A. 属于沉积作用B. 属于变质作用C. 早于岩层②D. 晚于岩层③10.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4分)读以下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千强镇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强、经济规模较大的建制镇。
这些镇通常具有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高的财政收入,是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图为2021年我国千强镇分布影响因子决定力雷达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21年我国千强镇分布的空间分异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企业个数B.人口密度C.人口城镇化D.公共财政收入2.要在我国西部地区打造更多的千强镇,首先需要()A.增加常住人口数量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引进众多高等院校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答案】1.D 2.B【解析】【1题详解】据图可知,影响2021年千强镇分布的空间分异格局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公共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工业企业个数、人口密度、人口城镇化。
公共财政收入反映的基础经济实力是千强镇形成与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为乡镇配套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及人才引进等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对千强镇分布的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最大,D正确;人口密度、人口城镇化、公共财政收入都不是影响千强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要打造更多的千强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的投入,提高镇区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B正确;常住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之后人口迁入的结果,A错误;高等院校一般分布在大城市,C错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高镇区的综合竞争力影响较小,D错误。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选择题(25×2分)下图是⽢肃省以某种⾃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这四⼤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B.年降⽔量的多少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D.降⽔量和蒸发量的对⽐关系2.关于这四⼤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区域是相互联系的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壮”;③“琼海独具⼤⼿笔,五指擎天”;④“⽯林⾃有⾼材⽣,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3.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x疆、⿊龙江、海南、云南B.⿊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龙江、贵州、⼴西4.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地貌B.断层⾕、背斜⼭、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洲、蒙古包、红树林、⽕⼭岛6.某快运公司推出“快件动态轨迹,看得见的快件旅程”服务项⽬,只需输⼊订单号,就可直观地看到快件的最新状态。
这是某消费者利⽤店的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表中的结果。
实现该项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是( )A.RSB.GPS 、RSC.GPS 、GISD.RS、GPS、GIS鄱阳湖是东亚主要的候鸟越冬地,平均每年约有105种、34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
鄱阳湖⽔位变化影响各类候鸟越冬取⾷和夜宿环境,从⽽影响候鸟数量。
读2009、2010年鄱阳湖⽔位及越冬候鸟数量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丰⽔期⽔位枯⽔期⽔位候鸟总数2009年 12.66⽶ 7.47⽶ 170703只2010年 15.24⽶ 8.26⽶ 339479只7.在获取越冬候鸟的觅⾷半径、夜宿环境等资料后,以此准确划定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可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GPRS8.鄱阳湖成为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多样性少B.⼤⽓能见度较好C.湖滩⾯积较⼤D.⽔位季节变化⼩图表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频率与⼟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各题。
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12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50分)1.(4分)竹竿竖立在阳光下,不仅立竿见影,而且影子的长度和方向还会发生变化。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在空旷地方竖立一竹竿,得到的“立竿见影”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阳光下杆影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昼夜长短变化B.天文四季的更替C.一日内太阳高度与方位的变化D.一日内最大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 与夏季相比,冬季每日内杆影()A. 移动弧度较大B. 移动弧度较小C. 日出时朝向西南方向D. 日落时朝向东南方向2.(4分)图1a 和图 1b 分别为 2021年 5月 1日 21 时和2日 9 时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形势示意图。
读图完成1.图示两个时刻之间,东京市民经历了()A.狂风暴雨B.白雪飘飘C.阴雨绵绵D.艳阳高照2.5月1日21时和2日9时,上海市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C.西北风、东北风D.东南风、东北风3.(4分)2019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发生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下图为该地区某地11日5~24时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是()A. 5~6时B. 10~11时C. 14~15时D. 21~22时2. 推测该地5月10日天气特点可能是()A. 温和、晴朗B. 寒冷、阴雨C. 温和、阴雨D. 寒冷、大风4.(4分)下图为亚洲东部(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
据此完成1.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亚洲高压B.亚洲低压C.副热带高压D.副极地低压2.关于亚洲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5.(4分)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在地球内能和太阳辐射能的共同驱动下,地层会发生塑性变形或变位,以及侵蚀破坏。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区B .我国东部季风区C .浙江省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 .点状B .网格状C .面状D .岛状3.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②水产养殖业③肉类加工业④数控机床制造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4.读图1中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D .①③②5.东部地带今后应( )A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B .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C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D .有步骤地重点开发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能源和水力资源6.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国民收入C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D .历史文化指标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钢铁产量明显减少。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
完成7~9题。
7.20世纪中叶,新兴企业不愿落户匹兹堡的主要原因有(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8.美国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迅速繁荣的原因是( )①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②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③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④有丰富的煤铁资源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9.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 )A .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B .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 .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D .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10.下列省区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 .晋、秦、甘B .黑、豫、皖C .豫、湘、渝D .桂、湘、鄂11.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 .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B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图1C.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12.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农垦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农业基础B.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D.河网密布,便利的水运条件13.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矛盾突出。
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地理(选修)2023.10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点应位于()A.南极大陆B.北冰洋C.南美洲D.太平洋2.B点位于A点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3.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4.②地的地理坐标是()A.(40°N,20°W)B.(40°S,20°E)C.(40°S,20°W)D.(40°N,20°E)5.关于图中各点的地球自转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的线速度小于②地B.②地的线速度大于③地C.③地的角速度等于④地D.④地的角速度大于⑤地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6.A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99米B.415米C.318米D.198米7.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A.A处开发攀岩项目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C.C处可修建观景台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站在图中H处最可能看到()A.①B.②C.③D.④9.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A. B.C. D.下图示意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地区,大圆为赤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若图中阴影区和空白区分别为东半球和西半球,OM线地方时为0时,OL线地方时为6时,则()A.北京时间为21:20B.O为南极点C.PO线经度为70°WD.LO线经度为160°E11.若图中O为南极点,图中阴影区为夜半球,空白区为昼半球,则()A.此时MO线为6:00B.Q在M的正北方C.此时QO线为昏线D.L在O的正北方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要点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球地图知识)姓名_____ 班级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本初子午线是A、东一区和西一区的分界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中时区的中央经线D、0º纬度的起点2、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A、23.50N,1600EB、23.50S,1600EC、23.50N,200WD、23.50S,200W3、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4、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A、6时B、8时C、12时D、20时5、下列关于纬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纬线都相互平行6、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超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A、不变B、10月2日C、9月29日D、9月30日7、甲地位于1200E、400N,乙地位于200E、2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B、甲地位于东12区C、乙地位于西2区D、甲地时间比乙地晚8、甲地位于980E,310N;乙地位于880W,280S。
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9、某人从赤道以北4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10、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线的长度是A、200厘米B、100厘米C、50厘米D、20厘米11、我国浙江省的温岭县是大陆上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的地方。
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出现在A、5∶35B、6∶32C、4∶50D、5∶43读右图回答12~13题:12、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13、断崖顶部的E点海拨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读右面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判断14----15题14、若阴影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15.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其中弧MJK为晨昏线的一部分。
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50分)1.(4分)读图甲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单位:m)和图乙、图丙地形剖面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A.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 B.B和D即图甲中的O点C.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 D.站在C点看不到A点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A.无岛B.一个岛 C.两个岛 D.三个岛2.(4分)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假设地球为正球体。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a、b之间和c、d之间的最近距离,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最近距离等于c、d之间的B.a、b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c、d之间的C.a、b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c、d之间的D.无法确定4.从a地到c地路程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往东南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C.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D.先往东北,再往东南3.(4分)长期以来,首尔一直是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21世纪初期,韩国近25%的人口聚集在仅占国土面积0.6%的首尔。
2003年,韩国国会决定将总理办公室等国家机关迁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世宗市形成行政首都,预计到2030年,世宗市人口将达到50万。
读图,完成5~6题。
5. 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A.位置偏僻,对内沟通不便B.历史悠久,资源消耗严重C.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D.面积狭小,不易扩大规模6. 此次迁都可能导致A. 世宗市人居环境迅速恶化B. 首尔市将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 首尔市城郊农业快速发展D. 世宗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4.(4分)下图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歧阜县,因房舍外貌酷似双掌相合,就取名为合掌屋。
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º,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捆扎或者采用较黏性的木头接合房屋架构,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
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11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8小题,总分95分)1.(10分)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滨平原平坦广阔。
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读图完成1-2小题。
1.洞里萨湖入湖输沙量季节变化大,其影响因素有()①流域面积②湖水的顶托作用③流域植被覆盖率④入湖径流量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主要发生在()A.全年B.2~5月C.6~9月D.12月~次年3月2.(15分)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山前冲积扇时,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向下游再次涌出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
下图示意该水系。
据此完成3-5小题。
3.河流在甲处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主要是因为()A.蒸发旺盛B.水流不畅C.补给水源减少D.河水下渗4.自甲处流向乙处的地下径流()A.水质变差B.埋深变浅C.流速变快D.水量骤减5.该水系上游山区长期加强水土保持,可能会引起()①分界点甲向下游移动②分界点乙向上游移动③甲、乙间时令河河段延长④尾闾湖泊面积扩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10分)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功能。
下图为湿塘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6-7小题。
6."湿塘"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降水B.水汽输送C.植物蒸腾D.地表径流7.图中前置塘设置的主要目的可能是()A.减少侵蚀力B.沉淀悬浮物C.提高蓄水量D.创造新景观4.(10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部分洋流及盛行风向示意图。
完成9-10小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支洋流,性质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10.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盛行风,其形成与气压带移动直接相关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10分)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小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冰期时,大陆冰川覆盖了南美洲大局部地区B.石炭纪,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C.恐龙时代,地球正处于大冰期D 第四纪以来,地球气温一直很低2.美国2001年宣布不实行?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 出现酸雨现象C全球进入冰期 D 全球气候变暖3.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有色金属,这表达了自然资源的:A.整体性B多用性C社会性D地域性4.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人均能源消费量较小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③人均能源消费量较高④水能开发比核能开发快A①②④B①② C ②③④D②③5.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界线是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是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两区域河流的丰水期〔又叫汛期或洪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局部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局部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影响6.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方案地将东北地区的以阔叶林为主的森林全部砍伐,改种针叶树林,以便获得优质木材B在南方丘陵山地将梯田修到山顶,以便扩大耕地面积C在西北干旱地区修筑铁路避开绿洲,以免占用耕地D采用人工撒布煤粉、炭粒的方法,使祁连山、天山的冰雪迅速融化,以便扩大“绿洲〞面积7.以下有关台风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台风是属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②在温带和寒带也可以形成台风③台风的旋转方向和气旋的旋转方向相同④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有: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②气候复杂多样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防御干旱的有效举措有:①开展农田水利根本建设②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③在高山陡坡多修梯田④大力开展水稻种植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每年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答复10——11题.10.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B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C消除来自一切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D修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限制污染11.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大量CO2和酸性气体B.大量堆放工业“三废〞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D.海洋资源开发及赤潮现象读图,答复12——15题.12.我国东南部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在气候上与同纬度相比,其优越性有:①光热充足②雨热同期③大陆性强④降水丰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3.在上题中,这种优越性形成的原因是:①背陆面洋,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②国土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多样③地形复杂,东部平原面积广阔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图中的低纬度地区,在自然条件上,它们开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是:①气候温暖,光热充足②降水充分,河湖众多③水系兴旺,灌溉便利④地势起伏,土壤肥沃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15.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①湖泊萎缩,土壤盐碱化②自然灾害频繁,农林牧业减产③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开垦④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1998年长江洪灾时的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B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C中上游地区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植被,中游泥沙淤积加剧D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水平增强17.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 B 山高谷深的地貌C炎热湿润的气候D盛产毛竹的热带雨林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貌类型比例表〞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答复18——20题.18.综合以上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南地区19.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 土地沙漠化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 分.每题后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项选择、少选均不给分.只选一个且选对者给1分.共30分.〕21.有我国“煤海〞之称和“西南煤海〞之称的省份是:A 内蒙古自治区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山西省D贵州省22.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自然环境的相同点是:A.两地都有河流流经,并且河流四季都不结冰B.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 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D.所获取的太阳辐射各季节有所不同,但降水都比拟丰富23.有关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C可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D缓解北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24.有关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地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跨越西部的省区有:新、甘、宁、陕B三次跨越黄河后,向东连接了郑州、南京、上海等城市C经过了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为当地人们提供能源D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为改善所经过地区的生态环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5.产业转移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开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导致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B.兴旺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的产业调整C.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有利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开展中国家接受兴旺国家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读我国两省区轮廓图,答复26题.2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连接两省区的主要铁路是南昆线〔南宁——昆明〕B.A省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C.B省西部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两省的水能资源丰富,同为我国西电东送的电源地阅读材料:土地荒漠化在当前我们的中学“课标〞中是指沙漠化.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了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形式,出现的地区可以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可以出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荒漠是一种景观;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主要是指植被破坏后,土地侵蚀,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塔里木河流域出现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化、盐渍化现象严重的迹象.据此答复27——28题.27.有关塔里木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是靠地下水C塔里木河是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河流D塔里木河流域的水热资源丰富28.导致塔里木河流域出现上述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塔里木河上游冰雪消融量减少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C不合理的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造成的D由于人为因素使局部河段来水量减少,造成胡杨林死亡、土壤盐渍化、沙漠化.29.我国以下区域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秦岭——淮河 B 鄱阳湖平原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局部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30.以下属于广州和洛杉矶共同拥有的地理特征是:A位于沿海地区B都位于河流的出海口C都地处亚热带地区D两地夏季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31.读我国局部区域图,辽宁到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蕴藏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据此答复以下问题〔22分〕〔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变化?〔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10分〕32.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梦想利用大地的自然走势跨越重重分水岭,将横断山区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如今南水北调这一投资5000亿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已全面开工.据此答复:-〔1〕李白曾写下“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酸酷〞的诗句,苏轼也留下“襄阳逢汉江,宛似蜀江清〞的感慨.这两位诗人描述汉江水的共同特征是—————————————————〔2分〕〔2〕据材料一,中线与东线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两幅图比例尺较大的一幅是------------〔6分〕〔3〕丹江口水库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相差-------------倍.如果每年调水130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值的-----------%〔4分〕〔4〕中线输水总干渠西侧沿途的伏牛山、太行山山前地带的主要气象灾害是-----------;而河北邢台、京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是------------〔4分〕〔5〕导致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8分〕33.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8分〕〔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和——————工程;属于交通建设的是-----------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地区属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2分〕〔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分析我国水资源、能源、经济开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表现:〔6分〕水资源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经济开展水平的东西差异————————————————————〔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有————和——————工程,它对上海的有利影响是:——————————————————————————————————————————————————————————————————〔6分〕34.读西电东送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6分〕〔1〕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用超高压输电方式与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地区的有利影响是:对交通:——————————————————————————对环境:——————————————————————————————————————————————————————.〔2〕中路输电主要是水电.该能源供给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开展有哪些有利影响?航运方面:———————————————————————————;库区:————————————————————————————;——————————————————————————————;其他产业方面:————————————————————————;〔3〕南路输送的主要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水能却很丰富,其原因是:————————————————————————————————————————————.学号————姓名——————高二地理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卷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40分〕31.〔1〕〔6分〕〔2〕〔6分〕〔3〕〔10分〕32.〔1〕〔2分〕〔2〕〔4分〕;〔2分〕〔3〕〔4分〕〔4〕〔4分〕〔5〕〔8分33.〔1〕〔4分〕〔2〕〔2分〕〔3〕〔2分〕水资源的南北差异:;〔2分〕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2分〕经济开展水平的东西差异:〔4〕〔6分〕和;34.〔1〕〔4分〕对交通:对环境:〔2〕〔2分〕航运方面:〔2分〕对库区:〔4分〕对其他产业方面:〔3〕〔4分〕第一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80分〕31.〔1〕〔6分〕丰富的煤、铁等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劳动力资源丰富. 〔2〕〔6分〕省内的煤等某些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等使工业开展有了新的机遇.〔3〕〔10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局部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力不高.32.〔1〕〔2分〕丹江口水库水源水质好〔2〕〔4分〕中线根本上能自流输水,而东线在穿越黄河前要逐级抽水.〔2分〕东线〔3〕〔4分〕7 36〔4〕〔4分〕暴雨地震〔5〕〔8分〕这里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多暴雨,大多以洪水径流流入海洋;人均径流量少.人为原因:华北地区大中城市多,工农业兴旺,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33.〔1〕〔4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2〕〔2分〕西气东输青藏铁路〔3〕〔2分〕水资源的南北差异:南部多,北部少;〔2分〕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西部能源供大于求,东部能源供不应求;〔2分〕经济开展水平的东西差异:东部经济比拟兴旺,西部经济相对落后〔4〕〔6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当地能源供给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34.〔1〕〔4分〕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减轻京津地区的空气污染,降低酸雨危害〔2〕〔2分〕长江上游河道水量增加,通航水平增强,利于水运开展;〔2分〕库区可开展水产养殖、旅游等〔4分〕开发水电可提供较多就业时机,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开展〔运输、钢铁、建筑、建材等〕〔3〕〔4分〕该地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又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水位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
河北高二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面积大约为A.100km2B.1000km2C.10000km2D.100000km2【2】下列叙述和图示地区相符的是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B.受洋流影响,M地区沙洲向北扩展C.由于板块碰撞挤压,海岸线曲折D.形成甲国城镇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水源【3】N是著名旅游胜地,6月22日该地沙滩上旗杆影子(黑粗线表示影子,箭头表示移动方向)朝向变化正确的是2.读“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B.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C.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D.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2】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3.“岱崮地貌”(如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下题。
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5.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5分)1.(1.5分)1.某一恒星昨晚21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1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21时56分4秒2.(1.5分)29.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横亘石壁如带”。
该地“山崖”形成过程可能()A.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上升B.地壳下沉——沉积作用——风化侵蚀C.地壳上升——固结成岩——沉积作用D.沉积作用——风化侵蚀——地壳上升3.(1.5分)40.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
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
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B.上游流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C.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加强D.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二、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5小题,总分55.5分)4.(6分)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2.②地的地理坐标是()A.(40°N,20°W)B.(40°S,20°E)C.(40°S,20°W)D.(40°N,20°E)3.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D.⑤位于南半球4.关于图中各点的地球自转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的线速度等于②地B.②地的线速度大于③地C.③地的角速度等于④地D.④地的角速度大于⑤地5.当黄赤交角变为30°时,地球上五带的变化将是()A.热带范围变小B.北寒带范围变大C.南寒带范围变小D.北温带范围变大5.(3分)下图为某日某区域昼夜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详细解析

6.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B.纬度低,生长期长
C.可开垦荒地多D.灌溉水源充足
7.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以水稻种植为主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水利设施完善D.科技水平高
26.李健家乡田野风吹麦浪时,图中最有可能看到相似景观的是( )
A.AB.BC.CD.D
27.流经C带的河流,其对农产品生产的有利影响表现为( )
①提供灌溉水源②提供便利水运③提供廉价水能④提供河流景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为了保证BCD区域的土壤肥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15.形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6.新疆气候干旱,夏季光照充足,发展绿洲农业既有有利条件,又有限制因素。下面做法符合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A.在绿洲边缘可以采伐薪柴B.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23.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4.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自身的发展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高二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答复1~2题。
1.图中甲、乙两河流域()A.均流经广阔平原B.降水季节变化均较明显C.水循环均较活泼D.生态系统均保存完好2.甲、乙两河的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注入不同的大洋B.甲河水量较乙河小C.甲河汛期在夏季,乙河汛期在冬季D.甲河水流平稳利航运,乙河水流湍急,富水能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3.“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开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以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读图完成小题。
7.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B.甲与丁C.乙与丁D.甲、乙、丁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答复以下各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时期在6月份D.北疆地区开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风电产业。
以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本钱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500米,历多洪涝灾害。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60分)1.(6分)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庆祝建国70周年的国庆阅兵,北京时间10时整,70响礼炮鸣响庆祝大会开始。
据此完成7-8题。
1.纽约(40°40′N,74°W)的华人观看阅兵电视直播时,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9月30日18:00 B.9月30日21:00 C.10月1日21:00 D.10月2日10:00 2.我国国庆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北移D.南半球向南移2.(6分)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纬度是()A.90°N B.66°34′N C.90°S D.66°34′S4.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3.(6分)读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A.甲点昼短夜长B.乙点自转线速度最大C.丙点满天繁星D.丁点地方时为12时6.图中丙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的晨昏线时的时间间隔为()A.24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C.1个恒星日D.365日4.(6分)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完成第7~8题。
7.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A.AB.BC.CD.D8.北京(40°N)在C图所示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40°B.23°26'C.60°D.50°5.(6分)读五带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低纬度地区10.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A.寒带的范围变大B.温带的范围变大C.热带的范围变小D.寒带的范围变小6.(6分)读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春季学期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卷
出题和审题:韦桑
第I卷(单选题,共50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到下列表格内)
A.植被和土壤 B .土壤和气候C .气候和地貌 D .地貌和植被
2. 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 气候和地形 B .植被和土壤 C .水文和植被D .气候和土壤
3. 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 9月,是因为该季节
A .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
4. 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黄土高原
5•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以湖泊水补给为主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6•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青藏高寒区
D .大陆邻近约海区
7.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
A.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
B. 三大灌溉平原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 灌溉水源都来自黄河
D.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甜菜等
&我国比较典型的温带草原是
A.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
B .内蒙古高原西部草原
C.新疆的高山草地 D .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
9. 我国生活在牧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是
A. 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
B.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C.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D.鄂伦春族、藏族、壮族
10. 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差异不大
11.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 •水分条件的差异
C •垂直高度的差异
D •非地带性差异
13•东部季风区中,地貌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的自然地区是
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B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14•东部季风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地区间水分条件差异显著的自然地区是
A.东南地区
B .华中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15. 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A. 1月平均气温〉0C B. 1月平均气温》25C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16. 青藏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带的农业方式是
A.草原畜牧业 B •山地畜牧业 C •高寒畜牧业
D •耕作业
17•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观以落叶阔叶掠为主的自然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18. 关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北部是昆仑山,西北是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有南北向的高山峡谷
B. 南部边缘谷地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C. 东南森林草原,西北荒漠广布
D. 东南农业较发达,西北放牧耗牛、绵羊
19. 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
其序号与下列农作物序 一致的是
22. 下列省区既有经济特区,又有沿海开放城市,且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广东、广西 B .广东、福建
C .广东、海南
D .浙江、福建
23.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
A.东部优于中、西部
B.中部优于东、西部
C.
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 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
A.自然条件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21. 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非由于 历史背景 D .产业结构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B. 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 D. 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
20.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24. 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
A.陕西、河南、重庆 B .山西、河南、四川
C.内蒙古、河北、山东 D •湖北、吉林、江西
25. 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山西煤炭外运的需要②淡水资源短缺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⑤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
A.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第U卷(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读“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图”(如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帕农产M生产县地分布国
(1) 图中(上图)字母所示的商品粮基地中位于西部地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农产品出口基地,其中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南部沿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除图中所示字母的商品粮基地外,位于中部地带的商品粮基地还有
(4) 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商品棉基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上代号为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区域C为 ______ 区,D为区。
(2)图中A B所在的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AB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A与C相邻处的温度带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B与C
相邻处的干湿地区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
从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业为主变为以业为主。
28.读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土地资源类型: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
O
(2)图中B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发展农业潜力很大,原因是:
(3 ) 1987 年 5 月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在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
该地区主要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树种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C、D为林区,E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区。
2009年春季学期高二地理3月月考参考答案
26. 答案:
(1) B(成都平原)
⑵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3) 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4)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E
27. 答案:
(1)青藏高寒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东部季风区秦岭一淮河暖温带湿润地区
(3)畜牧业种植业
28答案:
(1) 草地耕地
(2) 春小麦宜耕荒地多,可供开垦,土壤肥沃
(3) C 寒温带针叶林兴安松、红松
(4)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